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月_第1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月_第2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月_第3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月_第4页
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四川省遂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化的两个角度。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或“意淫书”来读。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受告知他,信任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意了。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但简·奥斯汀的《高傲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愿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最终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简洁从今名而一目了然。其次,《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调,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红楼梦》却不同,“红”是颜色,“楼”是建筑,“梦”是虚幻,三字合在一起,把全部内容都尽包进去。“红”可以表示万花千彩的女子,见得到“色”。“楼”是现实中的“相”,摸得着的实体,有人工在其中而建成的“楼”,代表现实世界。“红楼”两字合起来,是“千娇百媚所居的世界”——大观园,或“金粉繁华”的世界——书中所云“花柳繁华地、温顺富贵乡”,或如一位译者所说的,“红楼”就表示佛家所指的“红尘”——现实世界。这就有“色”有“相”了,是此书“实”“成”“有”的“正”的一面。“梦”却是虚也、空也,这是“反”的一面。“红楼梦”三字合起来,乃有实、有虚,有成、有幻,有有、有无,而“梦”又表示事物之易变。佛家说现实世间的“色”与“相”都是“幻”(梦),正因为一切都“无常”;何以无常,因有死、有灭、有散——都由时间的大限所确定。此名一看之下,可给人这三方面的意旨,所以最好、最切。

(节选自胡菊人《小说红楼》,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苏曼殊与贾宝玉都出家为僧,了解了苏曼殊的经验,就等于读了《红楼梦》。B.《高傲与偏见》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但其意旨的广度比不上《红楼梦》。C.小说中的石头是有寓意的,其“由玉变石”象征了小说的意旨之一,即欲望之斗争与生灭。D.“红”就是指贾府众多的女孩子,“楼”就是指人工建成的大观园,“红楼”是“实”的,而“梦”则是“虚”的。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一、二段先提出《红楼梦》的五个书名,然后分别指出《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局限性。B.文章具体阐述了《石头记》这个本名的优、缺点,并对“红”“楼”“梦”三个字分别进行了阐释,来论证曹雪芹为何最终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C.文章用“色”“相”“幻”“无常”等佛家用语来论证《红楼梦》这一书名的好处是,能体现出这部小说“时间”上的主题。D.文章不止一处运用比较,将《红楼梦》与《镜花缘》《高傲与偏见》进行比较,将《红楼梦》与《石头记》进行比较,最终论述了《红楼梦》这一名字是最好最切的。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红楼梦》有五个书名,可见这部小说有五个阅读角度,有五个主题,所以人们常说“读不尽的《红楼梦》”。B.以宝玉和黛玉的恋爱为主,情有所求、求而不得、出家为僧,这是书名为《情僧录》的阅读角度。C.很多人谈论这部小说,总会说“我喜爱史湘云”“我厌烦凤姐”等等,这是书名为《金陵十二钗》的阅读角度。D.小说中的贾府极尽荣华富贵,这体现了“红楼”的含义;最终贾家败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体现了“梦”的含义。(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圣洁已经被人们称颂了近千年之久。现在,科学家们最终发觉了荷叶一尘不染的隐私。这一发觉不但令人们感叹大自然的精妙构思,还给材料科学家带来启发。一场自清洁材料的革命因此揭开了序幕,有望使人们摆脱污渍的苦恼。20世纪90年头,德国波恩高校的植物学家巴斯洛特首次发觉并说明了荷叶的自清洁效应。他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视察植物叶面时,为防止微小灰尘带来的干扰,总是将叶面清洗干净。但是,他发觉有些植物几乎总是保持一尘不染,荷叶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他发觉荷叶表面分布着许很多多尺寸20~40微米的凸起结构,而整个荷叶,包括这些凸起结构的表面,又被更为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的晶体所覆盖。这种独特的结构就像是一片连绵不绝的长满参天大树的丘陵。植物表面的蜡本身具有疏水的功能,而表面微小的凸起结构可以吸附空气,这一层薄薄的“气垫”可以托起落在表面上的水滴。由于水滴与荷叶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特别小,因而水滴在荷叶上可以像小球一般自由滚动。同时,微小的凸起结构也使得荷叶表面的灰尘和污物与叶面的接触面积很小,这样就减小了污物与荷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水滴在叶面上滚动时,污物就很简洁黏附在水滴上,随着水滴的滚动被带走,因此荷叶在雨后显得特别清爽干净。荷叶的超疏水性依靠于表面疏水的植物蜡和表面独特的凸起结构。科学家们对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比如芋头叶、紫罗兰等进行探究,发觉很多植物叶面都有疏水的功能。水稻的叶子不但有疏水的功能,而且由于其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还可以使水滴定向滚动。除此之外,鸭、鹅、部分水鸟的羽毛表面具有微小的条形结构,这样使得水更易于定向解除,自身不简洁被沾湿。现在,科学家们在试验室中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制造出类似荷叶结构的自清洁表面。金属、塑料、有机物等疏水物质通过构造微米或纳米级别的复合表面结构,就可以拥有自清洁的功能。科学家们以简洁的溶液成膜的方法,通过变更成膜物质的组成或成膜条件,特别简便地在一般塑料表面上构筑了荷叶般的凸起结构,赐予了塑料超疏水的功能。瑞士的一家公司则将纳米颗粒黏结到织物纤维上,形成类似荷叶表面的粗糙凸起,可以使织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渍的实力。虽然目前投入到市场中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商品并不多,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自清洁革命的一线曙光。除了自清洁之外,类似荷叶结构的表面还有着更加广泛的用途:把它应用在卫星天线上,可以防止因为积雪而造成信号变差;应用于管道中,可以削减液体运输中造成的损失;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可以防止因生物分子的沉积而造成血栓等问题。荷叶上的一滴水珠赐予的启发已经可以解决这么多的难题,而这还远不及大自然才智的万分之一。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每一种都有其值得让人学习的独到之处。探讨生物给人类的启示,渐渐成为新兴的学科,即“仿生学”,也就是通过对生物的结构和性质的探讨来为工程技术供应新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的科学。今后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许大自然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答案。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荷叶“一尘不染”的隐私被发觉,引发了我们身边正在进行的自清洁材料研发的革命。B.凸起结构能使污物与荷叶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在叶面上流淌的水滴更简洁带走污物。C.叶面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的结构,可使水滴定向滚动,水稻从而具有了疏水功能。D.人类已能在塑料表面和织物上构筑类似荷叶表面的凸起结构,使它们具有自清洁功能。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开头,既点出说明对象,也起到引发读者阅读爱好的作用。B.瑞士一家公司研制的织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渍的实力是受荷叶表面植物蜡的特性启发。C.为了体现自清洁革命的光明前景,作者接受了把类似荷叶的结构“作为人体植入材料”的事例。D.从经过亿万年进化的地球生物身上学习它们的才智,可以一一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6.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荷叶的自清洁效应进行说明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文本一:平凡的世界(节选)路遥秋末冬初,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庄稼人便渐渐消闲下来。这时候双水村各处的“闲谈中心”又都自然的复原了。近一两年不像责任制刚起先,人们都忙于变更自己的穷光景,谁也顾不上找别人说闲谈;经过几年的舍命劳作,大部分人家都有了些存粮,因此在冬闲的时候就有时间凑到一块说说古朝今世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件相当神奇的事正暗中在这个村庄进行着。这件事的主角是神汉刘玉升。刘玉升在两月前突然萌发了一个宏大志向:他要为双水村做件好事,把庙坪那个破庙重新修复起来。他准备自己拿出一部分浮财,另外让村民们以布施的方式每家再出一点钱,确定要把这座庙修得比原来更堂皇!他立即成立了一个“庙会”,自任“会长”,同时选择金光亮任他的“副会长”。金光亮对这个职务受宠若惊。作为地主的儿子,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在村里都是“人下人”,好,他现在成了“副会长”,哼,让他也坐上几天官位!这些日子里,金光亮动不动就神气地钻进刘玉升昏暗无光的黑窑洞里,筹划重新修庙的事。与此同时,有些村民也在深更半夜神奇地出没于刘玉升的院落——他们是来交建庙钱的……这件事起先尽管秘而不宣,但不久就在村中成为公开的隐私。孙少安从砖瓦厂返回村中后,还不知道这些事。这一天晚上,少安被父亲有点神奇地叫到院子里。孙玉厚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我已经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听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吧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当出!”玉厚老汉对儿子的看法大为惊异。“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我不会出这钱!”少安强硬地说:“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玉厚老汉见儿子如此不恭神灵,急得两只手索索地抖着,不知该怎样指教这个逆子……其次天上午,少安原来要去砖瓦厂,但他无意间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到学校瞧瞧他的虎子。虎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静静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孙少安一个人渐渐遛达着,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他望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哼!当年异想天开,炸山打坝;结果人亡坝破,把个好端端的学校也震垮了。“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行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立起来呢?连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破庙,我为什么没志气重建这个破学校?一种使命感剧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孩子们正在上课。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望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望见儿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念拼音。他鼻根一酸……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走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没有忙着去他的砖瓦厂,也没有回家,干脆去找他的挚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准备,也很兴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假如剩余下了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另外,还可以高薪请个小学英语老师,假如孩子从小学就起先学英语,那升学率就可能大大提高……双水村的两个“中层领导”说得兴致勃勃。生活好像不知不觉把他们推到对这个村庄负责的位置上。是的,我们一眼望见,这个古老的村庄已经须要新一代领袖来统帅它进入新的时代了!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务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用竞争和对抗的形式领导起本村公众生活的潮流。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看法。文本二:路遥为创作《平凡的世界》作了浩繁艰苦的准备。从1982年到1985年,是他创作这部长篇的准备期;再加上从1985年秋天到1987年夏天的两年写作期,这部长篇共费了近五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路遥谢绝了全部笔会的邀请,避开了《人生》的小说和电影所带来的声名的热闹,蛰居在黄土地的一个角落里,潜心进行艰苦的艺术劳动。他阅读了近百部中外长篇小说名著,逐天翻阅了他所要描绘的那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报纸,经过比较、选择、确定了现实主义地描绘时代画卷的写法。这些年来文坛上五花八门、纷繁芜杂的变更,既刺激了他进行创新竞赛的活力,也坚决了他依据自己的艺术特性、美学志向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方法的决心。走自己的路,这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表现。路遥说:“经过反复比较、思索,我觉得还是恩格斯所概括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比较适合我的气质,比较能发挥我的所长。”这样一种自觉的艺术追求,当然会渗透在小说的艺术结构中,也确定了作家对历史背景的具体明晰性的追求。(节选自梁向阳《捕获“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历史诗意——路遥《平凡的世界》创作动因考》)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交代村中“闲谈中心”的复原,为后文“建校会”和“建庙会”的消息在短时间内家喻户晓做了铺垫。B.小说中若干细微环节描写刻画了人物心理,如“急得两只手索索地抖着”表现了孙玉厚对儿子不恭神灵的生气。C.荒芜的学习场所让孙少安心生酸楚,他不由自主联想起过去的生活经验,确定重建学校来变更儿子的命运。D.作者在叙述双水村的故事时加入了具有情感倾向的评价性语句,如文中画线句就明确表达了对时代变革的期盼。8.作为新一代农夫的代表,孙少安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9.《平凡的世界》荣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路遥明确地表明自己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一艺术追求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依据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甲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快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节选自《琵琶行并序》乙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宪宗深然之。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行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行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五年,当改官,上谓崔群曰:居易官卑俸薄,拘于资地,不能超等,其官可听自便奏来。居易奏曰:臣闻姜公辅为内职,求为京府判司,为奉亲也。臣有老母,家贫养薄,乞如公辅例。于是,除京兆府户曹参军。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不宜置彼周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10.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甲】例句:遂命酒,使快弹数曲A.商人重利轻别离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D.砯崖转石万壑雷1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3分)A.因为长句作为B.为君翻作《琵琶行》替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末语气词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成为12.对选段【乙】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士君子多之多:赞许 B.以市恩泽市:收买C.凡数千百言凡:凡是 D.会有素恶居易者素:一直13.下列对选段【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文辞丰富明丽,尤精于做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往往流传到宫中。B.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上奏皇帝,希望可由公家为魏征子孙赎买,不要让李师道占取美名。宪宗皇帝赞许他的看法。C.白居易在进谏吐突承璀之事时,言辞太尖锐,让皇上很不兴奋。皇上认为白居易是对他无礼,难以忍受。李绛劝告皇上,白居易这样做是为报答陛下,皇上想广开言路,就不宜阻挡白居易讲话。D.盗贼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正碰上有人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替白居易求情,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5分)▲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问题。怀古绝句

薛宝琴

黑水①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②应惭万古休。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注释:①黑水,黑河;《清统一志》:“昭君死,葬黑河岸,朝暮有愁云怨雾覆冢上”。②樗栎(chūlì):指两种树名,都是指不材之木。15.下面对诗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首怀古诗都是为了缅怀汉朝和亲的王昭君所作,“朔漠”“青冢”写出了昭君的悲剧。

B.两首诗的首联都用了烘托的手法,薛诗烘托昭君的凄惨命运,杜诗烘托出昭君的气度。

C.两首诗都用了比方手法,薛诗用“樗栎”比方汉代臣子,杜诗用“春风”比方皇帝恩宠。

D.两首诗都借音乐来抒发主子公的感情,“冰弦”“琵琶”剧烈地表达了昭君内心的愁怨。16.两首诗都就王昭君出塞和亲一事抒发情感,但表达的情感又不尽相同。薛诗和杜诗各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8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中的“

”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

”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2)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3)白居易《琵琶行》中,“

”两句借助对听者和江中月影的描写,侧面表现了琵琶乐的巨大魅力。(4)《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小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崖州民歌是海南方言民歌的一种,历史悠久。与海南其他类民歌相比,崖州民歌在数量上占确定优势。据不完全统计,仅目前乐东、三亚两地搜集出版的崖州民歌集就有20多册。崖州民歌是一种表达民众心声,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天地人生,或诗意地记录一件实事,或细腻地抒写一个场景,或含蓄地描摹一段真情。作品劝恶扬善,褒美贬丑,有移风易俗的作用。崖州民歌吸取了华夏文化的精华,同祖国其他地方的民歌,相互影响。崖州民歌平淡而不乏味,富丽而不浮华,表现手法丰富,有不少令人的佳作。崖州民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旋律美丽,节奏敏捷。崖州民歌既不像山歌那样高亢光明,也不像牧歌那样宽阔奔放,而。倾听崖州民歌,你能观赏到一种奇妙和谐之音,感受到一种平衡中和之美。()。五区片的唱腔自然平和,如;四区片的唱腔活泼灵动,幽默风趣。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崖州民歌表达民众心声,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天地人生,或诗意地记录一件实事,或细腻地描摹一个场景,或含蓄地刻画一段真情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B.崖州民歌是一种表达民众心声、关注社会现实的民间艺术形式,反映天地人生,或诗意地记录一件实事,或细腻地抒写一个场景,或含蓄地抒发一段真情。C.崖州民歌表达民众心声、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天地人生的民间艺术形式,或诗意地记录一件实事,或细腻地描摹一个场景,或含蓄地抒发一段真情。D.崖州民歌是一种表达民众心声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天地人生,或诗意地记录一件实事,或细腻地描摹一个场景,或含蓄地抒发一段真情。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陈陈相因拍案而起独具匠心高山流水B.一脉相承拍案叫绝独具匠心行云流水C.陈陈相因拍案叫绝别具匠心高山流水D.一脉相承拍案而起别具匠心行云流水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崖州民歌的唱腔特色显明,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B.崖州民歌的唱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特色显明C.各地崖州民歌的唱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独特韵味D.各地崖州民歌的唱腔既有各自的独特韵味,也有共同之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在《易经》中为阳数,①,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二九相重,故又称为“重九”。②,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别称。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化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中是最大数,③,寄予着人们对老人健康的祝愿,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浓浓深情。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激活历史传统,唤醒文化记忆,使重阳节更显迷人魅力与时代光彩。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①▲ ②▲③▲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据要求写作。材料一:高二年级准备开展经典文学课本剧表演活动,同学之间出现了一些探讨。“我报了林黛玉,假如要我演丫鬟,我可不情愿。”“我要演就演项羽,项庄、曹无伤这类小角色我确定拒绝。“可是配角总得有人演呀,假如人人都演主角,那不成戏呀!”其实,不只是演戏,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类似的情形。材料二:《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就这一现象对2000位青年人绽开调查,结果显示,48.4%的受访者情愿“甘当配角”,51.6%的受访者表示情愿“甘当主角”。有人认为,我们应当勇立潮头“争当主角”;也有人认为“甘当配角”未尝不是一种好的人生选择。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原委该如何取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材料内容,依据你的理解和看法,写一篇争论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B【解析】A项,应当是“以情僧来看的人”,了解苏曼殊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意;C项,“由玉变石”只能体现欲望之“灭”,“由石变玉,由玉变石”,才能体现欲望之“生灭”;D项,原文意思是,“红楼”代表现实世界,但不确定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人或事物。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精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B

【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实力。答题时留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B项,文章没有具体阐述《石头记》的优点。3.A【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实力,侧重文中观点的考核。重点留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微小差别。A项,通过第2段可以看出,文章对于《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这三个书名的阅读角度是不赞成的,很难体现这部小说的真正主题;“读不尽的《红楼梦》”与这五个书名的关系在文中也没有体现。4.C【解析】C.错在“水稻从而具有了疏水功能”,强加因果。从第四段“水稻的叶子不但有疏水的功能,而且由于其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还可以使水滴定向滚动”分析可知,原句是说因为“其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从而使水滴定向滚动,而选项说成是凸起结构能使污物与荷叶之间的作用力减弱,“水稻从而具有了疏水功能”。故选C。5.A【解析】B.“受荷叶表面植物蜡的特性启发”错,原文是“科学家们以简洁的溶液成膜的方法,通过变更成膜物质的组成或成膜条件,特别简便地在一般塑料表面上构筑了荷叶般的凸起结构,赐予了塑料超疏水的功能。瑞士的一家公司则将纳米颗粒黏结到织物纤维上,形成类似荷叶表面的粗糙凸起,可以使织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渍的实力”,可见,瑞士一家公司研制的织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溃的实力是由“荷叶的超疏水性依靠于表面疏水的植物蜡和表面独特的凸起结构”启发的。C.“作者接受了把类似荷叶的结构‘为人体植入材料’的事例”错。原文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自清洁革命的一线曙光。除了自清洁之外,类似荷叶结构的表面还有着更加广泛的用:……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可以防止因生物分子的沉积而造成血栓等问题”,可见,“作为人体植入材料”是为了说明自清洁之外的更加广泛的用途。D.“可以一一解决”错,原文是“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每一种都有其值得让人学习的独到之处”,可见,原文说的是地球上每一种生物都有其值得让人学习的独到之处,但是选项说“可以一一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明显夸大仿生学的作用。故选A。6.从三个方面介绍荷叶的自清洁效应:①独特的结构:荷叶表面有微小的凸起结构,且被更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的晶体所覆盖;②清洁的原理:荷叶表面独特的结构使得水滴可自由滚动,灰尘和污物与荷叶之间的作用力很小,能轻易被水滴带走;③广泛的用途(应用):科学家们通过构筑类似荷叶表面的结构,带来了自清洁材料研发的革命,并在医学等领域还有更广泛的用途。【解析】该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回答荷叶的自清洁效应:(1)从荷叶独特的结构方面依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他发觉荷叶表面分布着许很多多尺寸20~40微米的凸起结构,而整个荷叶,包括这些凸起结构的表面,又被更为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的晶体所覆盖”概括为:荷叶表面有微小的凸起结构,且被更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的晶体所覆盖。(2)从荷叶清洁的原理方面依据“由于水滴与荷叶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特别小,因而水滴在荷叶上可以像小球一般自由滚动。同时,微小的凸起结构也使得荷叶表面的灰尘和污物与叶面的接触面积很小,这样就减小了污物与荷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水滴在叶面上滚动时,污物就很简洁黏附在水滴上,随着水滴的滚动被带走,因此荷叶在雨后显得特别清爽干净”概括为:荷叶表面独特的结构使得水滴可自由滚动,灰尘和污物与荷叶之间的作用力很小,能轻易被水滴带走。(3)从荷叶广泛的用途(应用)方面依据“现在,科学家们在试验室中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制造出类似荷叶结构的自清洁表面。金属、塑料、有机物等疏水物质通过构造微米或纳米级别的复合表面结构,就可以拥有自清洁的功能”“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自清洁革命的一线曙光。除了自清洁之外,类似荷叶结构的表面还有着更加广泛的用途:把它应用在卫星天线上,可以防止因为积雪而造成信号变差;应用于管道中,可以削减液体运输中造成的损失;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可以防止因生物分子的沉积而造成血栓等问题”概括为:科学家们通过构筑类似荷叶表面的结构,带来了自清洁材料研发的革命,并在医学等领域还有更广泛的用途。C【解析】“确定重建学校只为变更儿子的命运”分析不当,少安想重建学校是因为使命感,他希望能为双水村做些事8.①有主见:不伴同他人捐款建庙;②有使命感:目睹衰败景象决心重建学校;③敢想敢干,目光长远:安排设立奖学金、聘请英语老师等,发展家乡教化事业。9.①小说通过塑造刘玉升、孙玉厚、孙少安等典型人物,刻画了特性显明、各具特色的典型性格,真实再现了中国农村的人物群像。②小说以双水村为典型环境,客观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生活状况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冲突、变更,具有显明的时代特色。③小说取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强调细微环节的真实,体现出朴实的写实风格。10.B【解析】例句和B项是名词用作动词。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D项,转,使滚动,使动用法。11.A【解析】为,动词,创作。12.C【答案】凡:总共。所以选C。13.D【解析】D项,中书舍人王涯上疏没有替白居易求情,反而是落井下石。14.(1)三年五月,被授官左拾遗。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被破格提升),想用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拜:被授官,授予。以:认为。所贮:所贮积的才识,所学得的学问。酬:报答;每点1分,大意1分)(2)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不避死亡的惩处的缘由,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正因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非说话轻率。(所以:的缘由;无:无论;拔擢:提拔;轻言:说话轻率、不慎重;每点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白居易文辞丰富明丽,尤精于做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所著诗歌数十百篇,皆含讽谏之意,针砭时弊,弥补政务之缺漏,受到那些有志有识之士的赞许,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言论,元和二年(807)十一月,白居易被召入长安任翰林学士。元和三年(808)五月,官拜左拾遗。白居易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主上,自己被破格提升,想用生平所贮积的才识,仰报圣恩。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屡次上疏极力奏谏,又有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征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道:魏征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曾赐宫殿建筑用材给他修成正宅,与诸官的宅第大不相同。子孙欲典押,需钱不多,自然可由公家为他赎买,而让李师道掠此美名,此事的确不合适。宪宗深以为然。皇上又欲加授河东王锷以平章事,白居易谏道:宰相是陛下辅佐之臣,非贤德良材不能居此位。王锷勒索民财进奉,为换取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陛下得了王锷进奉,便授他宰相之位,这对我圣朝极为不利。此事便作罢。王承宗反叛,皇上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十有七八上奏劝止,白居易面谏皇上,情辞极其恳切。接着又奏请停止河北用兵,奏文共有数百上千言,都是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皇上大都听取接受了。唯独谏吐突承璀之事言辞太尖锐,皇上很不兴奋,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提拔他才有这样的声名地位,他却对朕无礼,朕的确难以忍受。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不避死亡的惩处的缘由,事情无论大小必定要说,正因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非说话轻佻、轻率。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挡白居易讲话。皇上说:卿所说有道理。从今白居易的看法多被接受。元和五年(810),例当改授官职。皇上对崔群说:白居易官卑俸薄,限于资格地位,不能超等提拔,愿任何职可听其自便奏来。白居易奏道:臣听说姜公辅原任内职,恳求做京兆府判司,为的是奉养双亲。臣有老母,家境贫困奉养很差,恳求像姜公辅一样。于是,授白居易京兆府户曹参军。元和六年(811)四月,其母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圭阝。元和九年(814)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领头上疏论其冤屈,恳求迅急捕贼以雪国耻。执政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争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他母亲因看花堕井而死。白居易所做《赏花》及《新井》诗,特别有伤于教化,不宜大庭广众之中传播。执政宰相正厌恶他多言,奏请皇上贬他为江表刺史。诏令发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争论此事,说依据白居易所犯过错,不宜让他治理州郡,于是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15.C【解析】杜诗用“春风”比方皇帝恩宠错误,春风比方王昭君的花容月貌。

16.(1)薛诗抒发了昭君远离家乡、亲人悲凉哀怨之情,讽刺了汉元帝昏庸无能、不识美丑、忠奸。(2分)(2)杜诗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貌美入宫被冷落,远离汉宫的遭受,抒发自己入朝见妒,无辜遭贬的怨恨;(2分)借昭君惦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予自己漂泊西南,有家难归的怨恨之情。(2分)17.(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4)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18.D【解析】原句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崖州民歌应当是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句子应当为“崖州民歌是一种……的民间艺术形式”,解除AC。二是搭配不当,“描摹”与“真情”动宾搭配不当,应当是“抒发真情”。BD两项比较,“抒写……场景”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描摹”,解除B。故选D。19.B【解析】第一处,陈陈相因:原意是仓库的粮食,逐年积累起来。后比方因袭老一套,没有创新。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文中是说崖州民歌与祖国其他地方的民歌都是继承华夏文化而形成的,故此处用“一脉相承”。其次处,拍案而起:拍着桌子站起来。形容特别激愤。拍案叫绝:拍着桌子叫好。形容特别赞许。文中是形容崖州民歌吸引人的特点,表达的是赞许的意思,应用“拍案叫绝。”第三处,独具匠心:另有一种风格。别具匠心:具有别出心裁奇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建性的构思。此处是形容崖州民歌具有自己的特点,应用“独具匠心”。第四处,高山流水:比方知己或知音。也比方乐曲高妙。行云流水:比方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淌,特别自然。此处形容民歌的唱腔自然平和,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淌,特别自然,应用“行云流水”。故选B。20.C【解析】括号前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崖州民歌的总的特点,而依据后文“五区片的唱腔自然平和……四区片的唱腔活泼灵动……”可知,这里是叙述崖州民歌在不同地区存在的不同特点,因此填入括号的句子应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前一个分句要阐明各地崖州民歌是有共同点的,后面的分句则要突出其因地区的不同又存在自己的风格,据此解除AD两项。从前文“倾听崖州民歌,你能观赏到一种奇妙和谐之音,感受到一种平衡中和之美”可知,此处是描写的崖州民歌的奇妙,所以AB项中“崖州民歌的唱腔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之相冲突,解除AB项。故选C。21.(1)“九九”两阳数相重(2)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3)有许久(长寿)的含意【解析】第一处,依据“故曰‘重阳’”可知,此处是解说“重阳”这一称呼的缘由,“‘九’在《易经》中为阳数”,九月初九又为两个“九”,故此处为“‘九九’两阳数相重”。其次处,依据后文“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可知,此处说明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的缘由,依据其次段开头“在古代,民间在重阳登高的风俗相传始于东汉”可知,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第三处,“‘九’在数中是最大数”,用来“寄予着人们对老人健康的祝愿”,结合“对老人健康的祝愿”可知,“九”有许久(长寿)的含意。作文弄潮儿向潮头立目前,不喜爱向前闯,甘当团队配角的“配角综合症患者”占数颇多。他们认为配角不用担当太多的责任,又有工作可做,何乐而不为呢?可我认为:新时代,尤其在全面奔赴小康社会的当下,我们应勇立潮头,力挑重担。“甘当配角”的理念有其文化基因和社会根基。中华民族许久以来的“中庸之道”和从众意识造就了人们甘当配角的理念,又加之“人怕出名猪怕壮”和“枪打出头鸟”的俗言更给一些人做配角供应了足够的理由和借口,于是一些人因惰性甘当配角,哪怕有挑大梁的实力也没有斗志。可假如人人都甘当绿叶,那由谁来面对时代潮流,引领我们向前呢?又由谁勇挑重担,负民族复兴之大任?所以我们必需有争做主角的意识。“争做主角”要有“弄潮儿向潮头立”的志气。在时代的潮流面前我们不应退缩躲避,而要用自己的胆识和气魄,把握自己命运的航向,勇为人先。古往今来,我们有“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的毛遂,又有勇于进言献策的曹刿,他们在关键时刻不自暴自弃,勇立于他人之先,终成美名。近代我们又有毛润之“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壮志,在列强瓜分、军阀林立的时代,他举起共产主义的大旗,引领人们争取自己的自由民主。如今更有放弃百万年薪到农村去兴办黑土麦田公社的秦玥飞。他们志气满满,立于潮头,为别人未敢为,发别人未敢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必定是勇士。那些“争当主角”的人也确定是勇士。“争当主角”也要有“济世经邦者,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作为时代青年,我们要有不怕吃苦、勇于担当的意识,而那些“配角综合症患者”多是因精神缺钙而缺少挑战的意念。“在我眼中学问没有国界,但国家要有学问”,正是这种胸怀祖国的担当,使南仁东放弃了国外一个月超过国内一年薪水的工作,回国组建射电望远镜团队。在选址的12年间,他跋山涉水踏过多数的荒野,乘风破浪遭受多数险情。作为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他知道自己要为国家担起这一责任,要唱好主角,让国家在天文望远镜方面领先世界,也让自己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奏出壮美而辉煌的乐章。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不行能人人当主角。但作为新时代的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