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利用作业指导书TOC\o"1-2"\h\u28250第1章节能技术概述 3143931.1节能的基本概念 3117851.2节能技术的分类与评价 3139591.3我国节能政策及发展趋势 429362第2章新能源概述 4171342.1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4294222.2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4133162.3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意义 59197第3章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 518883.1热能利用基本原理 575353.1.1热力学第一定律 6195173.1.2热力学第二定律 657143.1.3能量转换与传递 6307943.2热能回收技术 617043.2.1余热回收技术 681723.2.2热泵技术 690823.2.3热管技术 654883.3热能利用设备与系统优化 6188483.3.1设备选型与匹配 7202323.3.2系统集成与优化 7226143.3.3节能技术应用 7126853.3.4运行维护与管理 716756第4章电力系统节能技术 736654.1电力系统概述 711404.2电力系统节能措施 7216444.3高效电机与变压器应用 812977第5章建筑节能技术 8151455.1建筑节能标准与政策 8200935.1.1概述 835785.1.2建筑节能标准 892175.1.3建筑节能政策 8249975.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 9291875.2.1建筑围护结构概述 9193885.2.2墙体节能技术 9107625.2.3屋顶节能技术 9268525.2.4门窗节能技术 926815.3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 923015.3.1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 9108995.3.2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9229435.3.3建筑环境监控系统 939715.3.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9269875.3.5建筑节能诊断与优化 1023272第6章工业节能技术 10294426.1工业节能概述 10262256.2工业窑炉节能技术 1052836.2.1窑炉概述 10321286.2.2窑炉节能技术 104426.3工业过程能量优化 10115256.3.1工业过程能量优化概述 10260896.3.2工业过程能量优化技术 108926第7章交通运输节能技术 11116007.1交通运输节能概述 1185737.2汽车节能技术 11174377.2.1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11291097.2.2车辆轻量化 11122137.2.3混合动力技术 11194057.2.4纯电动汽车 11138027.3航空与航运节能技术 11149277.3.1航空节能技术 11110387.3.2航运节能技术 1219501第8章新能源利用技术 1216018.1太阳能利用技术 12228318.1.1概述 1246258.1.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12293958.1.3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1233348.2风能利用技术 12115108.2.1概述 12219528.2.2风力发电技术 1212828.2.3风能热利用技术 13286818.3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1390918.3.1概述 13201198.3.2生物质燃烧技术 13213158.3.3生物质气化技术 13287278.3.4生物质发酵技术 138798第9章核能及氢能利用技术 1348819.1核能利用技术 1312679.1.1核能概述 1359069.1.2核能发电技术 13200559.1.3核能应用领域拓展 14124959.2氢能利用技术 14156139.2.1氢能概述 14226229.2.2氢燃料电池技术 14303149.2.3氢能应用领域 14317239.3新型能源利用前景展望 14317219.3.1新型能源发展态势 14317739.3.2核能与氢能的融合发展 1497029.3.3新型能源利用技术的挑战与机遇 1426762第10章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 142536610.1节能减排政策与措施 142579010.1.1政策背景 14865510.1.2主要政策与措施 15888010.2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发展 151568310.2.1新能源概述 15142610.2.2新能源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152188810.2.3新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152261710.3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 152875610.3.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15755110.3.2可持续发展策略 152933210.3.3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 15第1章节能技术概述1.1节能的基本概念节能,即节约能源,是指在满足生产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管理、行为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的一系列措施。节能是缓解能源压力、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2节能技术的分类与评价节能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工业节能技术:包括电机、变压器、工业锅炉、热处理、余热回收利用等技术。(2)建筑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供暖通风与空调、绿色照明、分布式能源等技术。(3)交通节能技术:包括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航空等领域的节能技术。(4)农业节能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过程、农村能源利用等方面的节能技术。节能技术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技术成熟度:指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2)节能效果:评价技术实施后,能源消耗的降低程度。(3)投资回收期:指技术实施后,投资成本在节能收益中所占的比重。(4)环境影响:评估技术实施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排效益、生态保护等。1.3我国节能政策及发展趋势我国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节能政策,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2)政策规划:如《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0042020年)》、《“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等。(3)政策措施:包括节能产品认证、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奖励等。我国节能技术发展趋势如下:(1)节能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节能技术水平。(2)节能技术应用: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提高节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比例。(3)节能产业培育:发展节能服务产业,提升节能产业核心竞争力。(4)节能政策完善:进一步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度。第2章新能源概述2.1新能源的定义与分类新能源,指的是在能源消耗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再生能源,其具有广泛来源、低碳排放、可再生等特点。新能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2)风能: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3)水能:包括传统水力发电和潮汐能、波浪能等新型水能利用方式。(4)生物质能:通过生物质燃料、生物质发电等形式,将生物质资源转化为能源。(5)地热能:利用地壳内部的热能进行发电或供暖。(6)氢能:以氢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等设备将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2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我国新能源开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能: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市场,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持续增长。(2)风能:我国风能资源丰富,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3)水能:我国水力发电技术成熟,正在积极开发潮汐能、波浪能等新型水能资源。(4)生物质能: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燃料产业逐步发展。(5)地热能: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巨大,正在加大地热发电和供暖的开发力度。(6)氢能:我国在氢能领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正在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等示范应用。2.3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意义新能源的发展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过程中的碳排放,促进我国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2)保障能源安全:新能源具有广泛来源和可再生特点,发展新能源有助于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安全性。(3)促进绿色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低碳、环保特点,发展新能源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4)推动科技创新: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将带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5)助力脱贫攻坚:新能源产业具有广泛就业、投资带动效应,发展新能源有助于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第3章热能利用与节能技术3.1热能利用基本原理热能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能源的一种重要形态。热能利用是指将热能转化为实际可用的能量,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本章首先介绍热能利用的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能量转换与传递等。3.1.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为: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热能利用过程中,热力学第一定律为能量分析和计算提供了基础。3.1.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在自然过程中,热量不能完全转化为功,总是有一部分热量以废热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热能利用过程中,热力学第二定律为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和节能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3.1.3能量转换与传递能量转换与传递是热能利用的基本过程,包括传热、传质和动力转换。传热主要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质主要涉及相变过程,动力转换则涉及热能与机械能、电能等能量形式的相互转换。3.2热能回收技术热能回收技术是指将工业生产、能源利用等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进行回收,用于其他生产和生活领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本节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热能回收技术:3.2.1余热回收技术余热回收技术是指将工业设备、热力设备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预热、供暖、热水供应等。余热回收技术主要包括热交换器、热泵、热管等设备。3.2.2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部件中循环流动,实现低温热源的热量向高温热源的传递。热泵技术在空调、供暖、热水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3.2.3热管技术热管是一种利用工作液体在封闭管内循环流动,实现热量高效传递的装置。热管技术在电子设备散热、太阳能集热、工业热回收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3.3热能利用设备与系统优化为了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需要对热能利用设备和系统进行优化。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热能利用设备与系统优化:3.3.1设备选型与匹配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热能利用设备,实现设备之间的合理匹配,以提高系统整体效率。设备选型与匹配应考虑设备功能、投资成本、运行维护等因素。3.3.2系统集成与优化系统集成与优化是指将热能利用过程中的各个设备、环节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优化。系统集成与优化主要包括热能梯级利用、多能互补、智能控制等策略。3.3.3节能技术应用在热能利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变频调速、热管换热、余热回收等,以提高系统热能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3.4运行维护与管理加强热能利用设备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是提高热能利用效率、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运行维护与管理包括设备检测、故障诊断、预防性维修等措施。第4章电力系统节能技术4.1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其稳定运行与高效能源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环节组成。在这些环节中,能源消耗与损失不可避免,但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2电力系统节能措施电力系统的节能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发电结构: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水电、风能、太阳能等,降低化石能源在发电中所占比例。(2)提高发电效率: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高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效率。(3)降低输电损耗:采用高压直流输电、超导输电等技术,减少输电线路损耗。(4)改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采用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无功补偿等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5)提高用电效率:推广高效电器设备,引导用户合理用电,降低用电损耗。4.3高效电机与变压器应用高效电机与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1)高效电机:高效电机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电磁、结构、材料等技术,使电机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其优点包括: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可靠性等。(2)变压器:高效变压器通过优化铁心结构、降低空载损耗、提高负载效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采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新型材料变压器,可以进一步降低损耗。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推广高效电机与变压器的应用,将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应加强对高效电机与变压器的运行维护,保证其在电力系统中的长期稳定运行。第5章建筑节能技术5.1建筑节能标准与政策5.1.1概述建筑节能作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国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标准与政策,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5.1.2建筑节能标准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主要包括:《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这些标准对建筑物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提出了明确的节能要求,以保证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5.1.3建筑节能政策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主要包括:强制性政策、激励政策和引导政策。强制性政策如能效标识、建筑节能审查等;激励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引导政策则通过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方式,引导建筑行业向节能方向发展。5.2建筑围护结构节能5.2.1建筑围护结构概述建筑围护结构是建筑物的外壳,包括墙体、屋顶、地面、门窗等。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功能对建筑物的整体能耗具有重要影响。5.2.2墙体节能技术墙体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复合墙体等。这些技术通过提高墙体的热阻值,降低热传导,减少热量损失,从而实现节能。5.2.3屋顶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主要包括:屋顶绿化、屋顶保温层、屋顶反射涂料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屋顶的传热系数,减少空调负荷,实现节能。5.2.4门窗节能技术门窗节能技术主要包括:提高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功能,采用低辐射镀膜玻璃、双层玻璃等。这些技术可以减少门窗的热量损失,提高节能功能。5.3建筑智能化节能技术5.3.1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对建筑物的设备、环境、能源等进行集成管理,实现节能、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5.3.2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建筑内各种能源消耗设备进行监测、分析、优化,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5.3.3建筑环境监控系统建筑环境监控系统通过对室内外环境参数的监测与控制,保证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同时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5.3.4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建筑内的供暖、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实现设备的优化运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5.3.5建筑节能诊断与优化通过建筑节能诊断与优化技术,对建筑物进行能耗分析,找出能耗高的环节,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降低建筑物的整体能耗。第6章工业节能技术6.1工业节能概述工业节能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活动。工业节能对于缓解我国能源压力、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介绍工业节能的基本概念、节能技术分类及工业节能的发展趋势。6.2工业窑炉节能技术6.2.1窑炉概述窑炉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热工设备,主要用于陶瓷、冶金、化工等行业。窑炉的节能对于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6.2.2窑炉节能技术(1)窑炉结构优化:通过优化窑炉结构,提高热效率,降低热损失。(2)窑炉燃烧控制: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实现窑炉燃烧过程的优化,提高燃料利用率。(3)余热回收利用:利用窑炉排放的废气、冷却水等余热资源,进行热能回收,降低能源消耗。(4)保温材料的应用:选用高功能的保温材料,减少窑炉热损失。6.3工业过程能量优化6.3.1工业过程能量优化概述工业过程能量优化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分析,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能源消耗的降低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6.3.2工业过程能量优化技术(1)过程集成:通过优化生产过程,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降低能源消耗。(2)能量回收:在生产过程中,回收利用废弃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3)高效节能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降低单耗,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4)优化控制策略: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降低能源消耗。(5)节能管理: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通过以上工业节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为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第7章交通运输节能技术7.1交通运输节能概述交通运输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提高交通运输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务之急。本章节将从汽车、航空与航运等方面,详细阐述交通运输领域的节能技术。7.2汽车节能技术7.2.1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提高发动机热效率是汽车节能的核心。通过优化燃烧过程、降低发动机内部摩擦、改进冷却系统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7.2.2车辆轻量化车辆轻量化可以降低汽车燃油消耗。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等轻质材料,以及先进的造车工艺,实现汽车的轻量化。7.2.3混合动力技术混合动力技术通过将内燃机与电动机相结合,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降低燃油消耗。根据不同的驱动方式,混合动力汽车可分为并联、串联和混联三种类型。7.2.4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采用电能作为动力源,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通过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优化驱动系统等手段,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7.3航空与航运节能技术7.3.1航空节能技术(1)高效发动机:通过提高发动机压缩比、采用先进燃烧技术等手段,提高航空发动机的热效率。(2)空气动力学优化:对飞机进行气动优化,降低阻力,提高升阻比,从而降低燃油消耗。(3)航路优化:合理规划航路,减少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降低燃油消耗。(4)航空器重量控制:严格控制航空器重量,减少燃油消耗。7.3.2航运节能技术(1)船舶设计优化:采用流线型设计,降低船舶阻力,提高航行效率。(2)高效发动机:采用大功率、低油耗的船用发动机,提高热效率。(3)航道优化:合理规划航道,减少船舶航行距离和时间。(4)船舶载重量控制:合理控制船舶载重量,提高航行效率。(5)船舶自动化: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船舶能源的优化利用。通过以上节能技术的应用,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耗将得到有效降低,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第8章新能源利用技术8.1太阳能利用技术8.1.1概述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本节主要介绍太阳能的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8.1.2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种类及其功能;光伏组件的设计与制造;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8.1.3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热发电等。本节主要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设备组成、系统设计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8.2风能利用技术8.2.1概述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节主要介绍风能的利用技术,包括风力发电和风能热利用。8.2.2风力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风力发电的原理及分类;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与制造;风力发电系统的组成及运行控制;风力发电场的规划与建设。8.2.3风能热利用技术风能热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风能供暖、风能热水和风能空调等。本节将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设备组成、系统设计及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8.3生物质能利用技术8.3.1概述生物质能是指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具有可再生、清洁、广泛分布等特点。本节主要介绍生物质能的利用技术,包括生物质燃烧、生物质气化和生物质发酵等。8.3.2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燃烧技术是将生物质转化为热能的一种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燃烧的原理及设备;生物质燃烧锅炉的设计与制造;生物质燃烧系统的运行控制及环保措施。8.3.3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是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的一种技术。本节将介绍生物质气化的原理、设备组成、气化工艺及气体利用等方面的内容。8.3.4生物质发酵技术生物质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的一种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发酵的原理及发酵工艺;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的生产技术;生物质发酵设备的选型及运行维护。第9章核能及氢能利用技术9.1核能利用技术9.1.1核能概述核能是一种能量密集、清洁、高效的能源,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的方式释放能量。本节主要介绍核能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9.1.2核能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是核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本节重点阐述核电站的运行原理、主要设备、安全措施以及核能发电的优势和局限性。9.1.3核能应用领域拓展除了核能发电,核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如核能海水淡化、核热能利用等。本节将探讨这些应用领域的技术原理和前景。9.2氢能利用技术9.2.1氢能概述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节介绍氢能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储存和运输技术。9.2.2氢燃料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油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描写春天的句子》课件
- 《社会语言学》课件
- 房产建筑工程
- (部编版八年级《政治》课件)第1课时-法不可违
- 《简单的电路计算》课件
- 《柠檬酸发酵机制》课件
- 机构编制培训课件(机构编制政策要点及纪律要求)
- 中型电力施工合同模板
- 用户体验研究保密协议管理办法
- 2024年肠道传染病培训课件:疾病预防新视角
- 2024年度拼多多店铺托管经营合同2篇
- 2023年北京肿瘤医院(含社会人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化学检验员(中级工)技能鉴定考试题库(附答案)
- 旅行社分店加盟协议书(2篇)
- 勘察工作质量及保证措施
- 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及燃气安全管理专题培训
- 个人和企业间资金拆借合同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 2024年除雪服务定制协议样本版
-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海陆变迁说课稿 (新版)商务星球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