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劳动安全 课件 第二章 防寒过冬_第1页
铁路劳动安全 课件 第二章 防寒过冬_第2页
铁路劳动安全 课件 第二章 防寒过冬_第3页
铁路劳动安全 课件 第二章 防寒过冬_第4页
铁路劳动安全 课件 第二章 防寒过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篇

季节性劳动安全第一章

防暑降温

第一节

防暑降温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人身安全控制措施

第三节

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常见人身伤害类型及应急处置措施第二章

防寒过冬

第一节

防寒过冬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冬季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人身安全控制措施

第三节

冬季作业常见人身伤害类型及应急处置措施第三章

防洪抢险

第一节

防洪抢险基本知识

第二节

防洪抢险劳动安全风险辨识

第三节

防洪抢险劳动安全控制措施第二章

防寒过冬第一节

防寒过冬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冬季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人身安全控制措施第三节

冬季作业常见人身伤害类型及应急处置措施第一节

防寒过冬的基本知识

冬季是四季之一,我国南北温度差异较大。北方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影响,经常有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使气温大大降低。南方则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大多是温和的。第一节

防寒过冬的基本知识

一、冬季常识1.二十四节气里的冬季

冬季始于立冬、止于立春。冬季始于立冬、止于立春。立冬:时值公历的11月7日前后。小雪:时值公历的11月22日前后。大雪:时值公历的12月7日前后。冬至:时值公历的12月22日前后。小寒:时值公历的1月6日前后。大寒:时值公历的1月20日前后。2.有关交通肇事犯罪的规定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温差别大。从1月等温线图可看出,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为20℃以上。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第一节

防寒过冬的基本知识

二、冬季常见气象预警1.寒潮

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就是寒冷空气好像潮水般奔流过来的意思,它属于空气(冷空气)流动的一种形式。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2.暴雪

自然天气的一种降雪过程,暴雪发生的时段一般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暴雪的出现往往伴随大风、降温等天气,给交通运输带来影响。3.道路结冰

当出现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引起气温下降的天气(气象上称为寒潮)时,如果伴有雨雪,最容易发生道路结冰现象。4.大雾

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使能见度低于1km的天气现象,气象学称为雾。5.冻雨

当雨滴从空中降落后,一旦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会迅速冻结成冰,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叫作冻雨。第一节

防寒过冬的基本知识

三、防寒过冬的时段

铁路防寒过冬期一般从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具体防寒过冬期按照国铁集团和所在地政府有关规定,由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确定。第二节

冬季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人身安全控制措施

铁路作业人员在冬季作业的人身安全是铁路运输防寒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时间较长,环境多变,气候条件恶劣,造成职工伤害的风险因素较多,保障作业人员安全过冬是铁路冬季运输生产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第二节

冬季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人身安全控制措施

一、冬季作业安全风险辨识

1.冬季作业特点

冬季作业特点可概括为冷、长、滑、雾、笨、畏、忙。

2.人身安全风险辨识

第二节

冬季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人身安全控制措施

二、冬季作业人身安全控制措施

(一)冬季作业对人身安全的基本要求

(二)冬季除冰雪作业要求

(三)冬季取暖注意事项

第三节

冬季作业常见人身伤害类型及应急处置措施

冬季户外作业,如果防护不当,人体受低温寒冷侵袭极易造成冻伤或失温。另外,冬季用煤炉取暖,用法不当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因此,克服麻痹思想,掌握冻伤、失温、一氧化碳中毒的应急处置知识十分重要。第三节

冬季作业常见人身伤害类型及应急处置措施

一、冻伤症状及现场应急处置

(一)冻伤的症状1.冻伤通常分为冻结性冻伤和非冻结性冻伤。2.根据冻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Ⅰ~Ⅳ度。

(二)现场应急处置

第三节

冬季作业常见人身伤害类型及应急处置措施

二、失温症状及现场应急处置

(一)失温的症状1.失温症的识别。识别方法可简单归纳为“一走、二听、三看”。2.失温症的程度。失温症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期。

(二)现场应急处置

第三节

冬季作业常见人身伤害类型及应急处置措施

三、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及现场应急处置

(一)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1.轻度中毒: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2.中度中毒:皮肤黏膜可呈樱桃红色,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兴奋、判断力减低、运动失调、幻觉、视力减退、意识模糊或浅昏迷。3.重度中毒:出现抽搐、深昏迷,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呼吸衰竭。

(二)现场应急处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