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主观题50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主观题50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主观题50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主观题50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主观题50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主观题50题)

一、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

区广设军镇,相当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上孝文帝为推行均

田制、三长制,下令将全国分为38州,除北方边境地区外,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

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

各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级地方长官的品级不同,其下所设属员多少也有相应的差别,规

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

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

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依户给俸”在孝文帝以后停用,而地方行政

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变。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意义。

【正确答案】(1)改镇、戍为州、郡、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管理;地方行政机构分

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2)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北魏政权的转型;使均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

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详解】(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信息“北魏前期,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广设军镇,相当

于州,镇下置戍,相当于郡,对所在地区实行军事控制……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戍,改为州、

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得出:改镇、戍为州、君B、县,由军事管控变为正常行政化

管理;由材料信息“孝文帝还将州、郡、县依所管地区大小、民户多少等,各分为上、中、下

三等……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得出:地方行政机构分等级,据民户多少给予俸禄;由材料

信息“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

务”得出:中央对地方官吏加强管理;由材料信息“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

所学知识得出: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

(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上孝文帝为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使均

田制得以顺利推行,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发展;由材料信息“中原各地全面裁撤镇、成,改为

州、郡、县,地方管理回归汉晋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推动了

北魏政权的转型;由材料信息“规定地方长官‘依户给俸’,即据民户多少确定俸禄;又将州

刺史带将军号的办法推而广之,各州刺史、各郡太守例加将军号,将军府僚属纳入吏部管理,

实际管理一州一郡行政事务,这为隋朝时将地方官吏全部纳入朝廷管理奠定基础”得出:有利

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由材料信息“地方行政机构分为三等九级,直到唐代一直没有改

变”得出:影响了隋唐地方行政制度。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

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

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慌之。”太和十一年(487),

孝文帝下诏:“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

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为

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为官

吏发放俸禄。盗罪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至迟在西晋时“盗”有了法律意义上的概括。拓跋氏隆

兴之时,规定:“盗官物,一备五,私则备十。”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

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亲自勘定流

刑;“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律条,流徒限制,帝亲临决之。”流刑自此入律成为正刑。这一系

列措施,适应了经济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北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姚周霞《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

【正确答案】(1)特点:强调君主权威;渗透儒家伦理;犯罪惩戒与制度引导结合;继承前朝

并有所发展;加大盗劫官财的惩处力度。

(2)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北魏初期吏治腐败,

掠夺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适应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型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前朝立

法奠定了基础;统治者积极推动,支持改革。

【详解】(1)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根据材料“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逆不道腰斩,

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慌之。'”可推出强调君主权威;根据

材料“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可推出渗

透儒家伦理;根据材料“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

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可推出继承前朝并有所发展;加大盗劫官财的惩处力度。根据

材料“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

争。为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

为官吏发放俸禄。”可推出犯罪惩戒与制度引导结合。

(2)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根据材料“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

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

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北魏统一北方,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交融的趋势增强,适应游牧经

济向农耕经济转型需要;根据材料“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

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并结合所学可推出北魏初期吏治腐败,掠夺现象严重,社

会矛盾尖锐;以及材料中法制改革渗透儒家伦理可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且法律制度不断更

新,可得出前朝立法奠定了基础以及统治者积极推动,支持改革。

3.孔庙

材料一孔子卒后,《左传》等典籍记载,弟子将其故宅三间改作庙堂,岁时奉祀,为孔庙

之始,属“因宅立庙”的家庙。《史记》记载,汉高祖“过鲁,以太牢祀焉”,开创皇帝到孔

庙祭祀先河。汉武帝时,京城太学和地方郡县学开始祭孔,但此时学校中未设孔庙。东汉桓帝

时,在孔庙设管理官吏,孔庙开始向“国庙”演变。

材料二东晋时复兴儒学,南朝《宋书》载:东晋孝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选公卿二千

石子弟为生,增造庙(孔庙)屋(太学)一百五十五间”。首次在太学里建置孔庙,将“庙”

字置于“屋”前,以显其要。其空间布局按照《周礼》“左祖右社”的思想,建置为“左学右

庙”,“庙学合一”的格局已经出现。目前南京的夫子庙即在东晋学宫旧址历经改建而成。

材料三魏晋以后,在全国各地州县学里均设立孔庙,孔庙成为祭祀孔子与教育学生的重

要场所。北魏从南齐夺得孔子故里后,献文帝立即派四朝元老汉臣高允代表皇帝到孔庙祭祀。

孝文帝模仿汉制”立孔子庙于京师(平城)”,并亲赴鲁城(曲阜)孔庙祭祀,曾下诏:严令

取消民间“求财求子消灾去病”的孔庙祭祀活动,重续了国家对孔庙的管理制度。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汉代与东晋三个时期孔庙的差异,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产

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祭孔和修建孔庙。

【正确答案】(1)差异:从功能来看,春秋时孔庙是家族祭祀孔子场所,汉代为国家祭祀孔子

的场所,东晋时有祭祀与教化的复合功能。从分布空间来看,孔庙由在孔子故里的故居,变为

在外地学校内建置孔庙。从建筑形制来看,由春秋时三间居室,变为东晋的建筑群。

差异原因:汉朝儒家成为正统和主流思想,孔庙的地位得到提高。东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

立,将儒学和孔子视为正统政权的象征,因此建设了“庙学合一”的孔庙建筑群。

(2)①5世纪时,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为缓和社会矛盾,学习汉族文化,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②孔庙是体现国家礼仪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建筑,故北魏以祭孔和修建孔庙的方式彰显政权的合

法性,以巩固统治。

【详解】(1)差异:根据材料“弟子将其故宅三间改作庙堂,岁时奉祀,为孔庙之始”、“开创

皇帝到孔庙祭祀先河”、“东汉桓帝时,在孔庙设管理官吏,孔庙开始向‘国庙’演变”、可知

从功能来看,春秋时孔庙是家族祭祀孔子场所,汉代为国家祭祀孔子的场所,东晋时有祭祀与

教化的复合功能;根据材料“城太学和地方郡县学开始祭孔,但此时学校中未设孔庙”从分布

空间来看,孔庙由在孔子故里的故居,变为在外地学校内建置孔庙;根据材料“选公卿二千石

子弟为生,增造庙(孔庙)屋(太学)一百五十五间”可知从建筑形制来看,由春秋时三间居

室,变为东晋的建筑群。

差异原因:根据差异内容和所学知识可从儒家思想地位的演变、巩固统治等角度去分析,具体

分析可得:汉朝儒家成为正统和主流思想,孔庙的地位得到提高;东晋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

立,将儒学和孔子视为正统政权的象征,因此建设了“庙学合一”的孔庙建筑群。

(2)原因:根据材料“北魏从南齐夺得孔子故里后,献文帝立即派四朝元老汉臣高允代表皇

帝到孔庙祭祀。孝文帝模仿汉制''立孔子庙于京师(平城)”可知5世纪时,北魏统一黄河流

域,为缓和社会矛盾,学习汉族文化,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根据材料“魏晋以后,在全国

各地州县学里均设立孔庙,孔庙成为祭祀孔子与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可知孔庙是体现国家礼

仪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建筑,故北魏以祭孔和修建孔庙的方式彰显政权的合法性,以巩固统治。

4.人口迁徙改变了区域人文地理形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泗水之战、

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奏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总数约有90万

人左右。简言之,在此期间,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

民。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

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

的人口。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在1661-1812年这150年间,福建人口增加了9倍,耕地仅增加32%,人均耕地

数从7.11亩降至0.9亩。道光年间“几乎年年有灾,灾区遍及全国”,维持生活“颇费踌躇,

于是乎奔走外洋”。中国人移殖澳洲,“殆始于1840年到1859年之间”。随着中外一系列条

约的签订,洋布“把土布消灭了百分之九十九”,“无业贫民乘北风附洋舶往国外图生计”。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加强了对起义造反者的镇压,大量农民出洋避祸。如“广东新会

平南王黄德滋,率部渡南中国海,最后抵达澳洲北部达尔文港,成为淘金工人”。

——张秋生《略论早期华工移居澳大利亚的社会历史条件》

材料三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按照国籍划分,国际流离失所

者居世界前十位的难民来源国及数量分别是:叙利亚660万人,委内瑞拉440万人,阿富汗

300万人,南苏丹220万人,缅甸110万人,索马里90万人,刚果(金)80万人,苏丹70

万人,伊拉克60万人,中非共和国60万人。

——陈冰《全球难民治理的出路在哪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南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华工赴澳的国内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区域。结合所学,分析二战以来联合国为保护

难民基本人权做出的努力。

【正确答案】(1)特点:与重大政治变故相伴;北方人南迁的比例较高;流向相邻的南方地区;

依附士族或豪强。

影响:改变南方人口结构;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南方劳动力资源,促进南方开

发;加强了南方士族势力,改变政局;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2)国内原因:人口增长,耕地不足;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解体;因失业导致劳动力

过剩(或失业人口增多);灾荒频繁,生活困难;政治动荡,出洋避祸;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

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3)来源区域:中东、非洲I、拉美、东南亚。

努力:成立联合国难民署;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确

立“世界难民日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

赵败亡、泗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煮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

次”,可得出与重大政治变故相伴。根据材料一“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

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可得出流向相邻的南方地区。根据材料一“出路之一便

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可得出依附士族或豪强成为重

要出路。

影响:根据材料一“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可

得出改变南方人口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南方劳动

力资源,促进南方开发。根据材料一“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并

结合所学知识,逃到南方的几家高门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支柱可知,加强了南方士族势力,改

变政局。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2)国内原因:根据材料二“福建人口增加了9倍,耕地仅增加32%,人均耕地数从7.11

亩降至0.9亩;把土布消灭了百分之九十九”,可得出人口增长,耕地不足,外国资本主义入

侵,自然经济解体,劳动力过剩。根据材料二“几乎年年有灾,灾区遍及全国;维持生活颇费

踌躇”等,可得出灾荒频繁,生活困难。根据材料二“清政府加强了对起义造反者的镇压,大

量农民出洋避祸”,可得出政治动荡,出洋避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清政府被迫允许列

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3)来源区域:根据材料三“国际流离失所者居世界前十位的难民来源国及数量分别是:叙

利亚660万人,委内瑞拉440万人,阿富汗300万人,南苏丹220万人,缅甸110万人,索马

里90万人,刚果(金)80万人,苏丹70万人,伊拉克60万人,中非共和国60万人”,可得

出当代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区域中东、非洲、拉美、东南亚。

努力:根据材料三中关于联合国的努力概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立联合国难民署;通过《关

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确立“世界难民日”。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汉以来,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

族入居内地,同时由于我国天气有了逐渐寒冷的趋势,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逐渐南下,到了魏

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迁的高潮,最终"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

狄居半"。"汉胡共政"的局面也逐渐确立,有些胡人政权的主政者是汉人,如氏族君主苻坚重

用汉人谋士王猛,一些汉人政权的决策层中也有不少胡人。许多少数民族上层极力推崇汉文化。

如后赵的建立者羯人石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安排贵族子弟

学习汉语和儒学。汉人的各方面也深受胡人影响,比如汉人头上戴冠旧习逐渐改为使用头巾。

少数民族政权还十分重视族源的追溯,如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前赵),因当年刘邦曾以公主”

妻冒顿",因此匈奴成了"汉氏之甥"。

——摘编自李学勤等编著:《碰撞中的民族的大融合一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公元元年前后,日耳曼人开始逐渐南迁,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

境来当兵和务农,罗马的产品、技术和思想也影响着日耳曼社会的许多领域。3世纪,在西迁

的匈奴人压迫下,日耳曼各部族被迫西移,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民族大迁徙由此而生。

在这场"蛮族入侵"中,日耳曼人逐渐成了罗马的军队将领、政府官员,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冲

击下最终走向瓦解。在这个过程中,欧洲的人种分布发生剧变,西欧为日耳曼人各分支所占据,

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第人、法兰克人等,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西欧的语言也随

之改变。形成日耳曼语、拉丁语两大语系。日耳曼人对旧罗马帝国文明发

达地区的统治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文明。正如

恩格斯所言;"日耳曼的文明固然效仿了罗马人的样式,然而却完全独立地发展起来。"

——摘编自李秀珍主编;《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民族迁徙和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相比,魏晋民族迁徙的不同之处,并

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民族迁徙的意义。

【正确答案】(1)相同之处:持续时间长;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影响;少数民族得以进入政权或

建立自己的政权;产生了民族迁徙的连锁反应;民族分布产生剧变;导致了统一政权的灭亡;

加速了民族交融。

(2)不同之处:魏晋民族迁徙基本维持并巩固了统一的语言——汉语;魏晋民族迁徙丰富了原

有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强烈认同。

原因:秦汉时期已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趋势;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使得中华文明具

有较好的包容性;中国较早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文字,促使各民族能更深入地交流、交融;中

原地区先进的封建制度和文化,使得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更强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中原

地区先进的农耕经济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

(3)意义:深化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重新走向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有利

于江南的开发;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详解】(1)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东汉以来”和材料二“公元元年前后“可知,持续时间长;

根据材料一“统治者为补充内地劳动力和加强军事实力,招引或强制边疆少数民族入居内地”

和材料二“罗马人允许甚至鼓励日耳曼人越过边境来当兵和务农”可知,受到统治者的政策影响;

根据材料一“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和材料二“欧洲的人种分布发生剧变,

西欧为日耳曼人各分支所占据”可知,产生了民族分布的剧变;根据材料一“有些胡人政权的主

政者是汉人……一些汉人政权的决策层中也有不少胡人”和材料二“他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

可知,少数民族得以进入政权或建立自己的政权;根据材料一“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汉族南

迁的高潮”和材料二”在西迁的匈奴人压迫下,日耳曼各部族被迫西移,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

一次民族大迁徙由此而生”得出产生了民族迁徙的连锁反应;材料二”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冲击下

最终走向瓦解”并结合所学知识推出导致了统一政权的灭亡;从材料各处推出两者都加速了民

族交融。

(2)原因:根据材料“西欧的语言也随之改变,形成日耳曼语、拉丁语两大语系”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魏晋民族迁徙基本维持并巩固了统一的语言一汉语”;根据材料“日耳曼人对旧

罗马帝国文明发达地区的统治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的文明。它既不是罗马文明,也不是日耳曼

文明”可知,魏晋民族迁徙丰富了原有的中华文明,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强烈认同;根据材

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自秦汉以来建立并不断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原地区建立先进

的封建制度与文化,因此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有着极强的认同感,秦汉以来,中国境内形成了

通用的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因此,得出“秦汉时期已

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使得中华文明

具有较好的包容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较早形成了统一的语言、文字成为各民族交流、

交融的重要工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具有先进的封建制度和文化,使得少数民族对

中华文明有更强的制度认同、文化认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经济创造了

发达的物质文明

(3)意义:魏晋时期的民族迁徙,虽然伴随着民族间的冲突,但是总体而言,各民族在政治、

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往中,不断深化融合,为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少数民族文

化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得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进步,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引发的中原

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区域开发,这些因素都为后来的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综合以

上分析推知魏晋民族迁徙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为“深化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国家重新走向统一;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少数民族的迁徙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少数民族内迁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

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

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

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

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

——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

材料二(东汉以后)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

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

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

——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兴办太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汉至魏晋时期学术文化中心变迁的趋势,并

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1)特点:规模宏大;朝廷高度重视;与儒学紧密结合;把学校教育与选官结合

起来。

(2)趋势:从太学向地方的世家大族转移。原因:大一统政权的消亡,官方学校体系衰落;世

家大族重视儒家文化传承;世家大族垄断学术以求政治仕进;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较强,具备钻

研学术的经济基础。

(1)根据材料“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可知,汉武帝主

张设立太学,说明朝廷高度重视;根据材料“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

可得出;与儒学紧密结合;根据材料“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等信息可得出

把学校教育与选官结合起来;根据材料“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

几千个,,可得出太学规模宏大。

(2)趋势,根据材料“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

托”等信息可得出从太学向地方的世家大族转移。原因,根据材料“中原经五胡之乱”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大一统政权的消亡,官方学校体系衰落;根据材料“故论学术,

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可知,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较强,具有

研究学术的经济基础,并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

族强大,垄断学术以求政治仕进。

7.绢与马

材料一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

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天下凡一

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

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

令习”。

材料二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缴(注:细绢),

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

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

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

【正确答案】影响:唐与突厥互市中,引入突厥马种,改良了中原马匹质量,装大了唐的骑兵

部队。随着马匹数量的增加,驿递得到发展,而社会风气随之转变,士庶也喜骑马出行,马上

运动兴起;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互市往来,使得少数民族获得大量织物,同时通过中间贸易获得

财富;互市往来活动过程中,少数民族逐渐与汉族交融,吸收汉文化,社会上层建造宫殿以居

住,贵妇粉饰装扮。整体而言,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促进了民族交融交往交流。

【详解】影响:根据材料“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可知,唐与突厥

互市中,引入突厥马种,改良了中原马匹质量,装大了唐的骑兵部队。根据材料“各驿站的官

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可知,随着马匹数量的增加,驿递得到发展。

根据材料“士庶也喜骑马出行”“马球蔚然成风”可知,社会风气随之转变,士庶也喜骑马出行,

马上运动兴起;根据材料“每一马易四十绿(注:细绢),动至数万匹”“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

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可知,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互市往

来,使得少数民族获得大量织物,同时通过中间贸易获得财富;根据材料“获得唐朝厚利后,

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可知,互市往来活动过程中,少数民族逐渐与

汉族交融,吸收汉文化,社会上层建造宫殿以居住,贵妇粉饰装扮。整体而言,农耕与游牧民

族互动促进了民族交融交往交流。

8.“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匈奴凭借兵强马壮,多次南侵扰边,给西

汉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宁边固界、稳定政权,刘邦采纳大臣建议,与匈奴“和亲”。惠帝、文

帝、景帝承袭前制,继续推行与匈奴“和亲”政策,使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西汉“和

亲”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

之需。

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唐

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和亲”多出于建立友好互信、发展双边关

系的需要,拓土开疆为主要目的。寰宇四邻、目及四海,可谓“四面出击”,涉及吐谷浑、突

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

——摘编自唐建兵《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

材料二清代的满蒙联姻是五代以后次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和亲。满蒙联姻从一开始即有

一个明确目的:与对方结成政治性联盟,进而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

的力量。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都要继以政治性盟约来

约束对方。天命中,努尔哈赤曾先后数次与科尔沁和喀尔喀五部贝勒举行盟誓,反复重申要“相

与盟好,合谋并力”对付明王朝及察哈尔,将它们纳入自己的行动轨道。入关以后,满洲贵族

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蒙古王公地位的升降,爵

号的封削,联姻关系是连续发展还是就此中止等等,无一不以王公额附对清廷效忠的程度为转

移。

——崔明德、林恩显《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它》

(1)阅读材料一,指出唐初“和亲”与汉初“和亲”的异同。结合唐代的背景,说明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清朝为何重视满蒙联姻。

【正确答案】(1)异:汉初和亲规模小、次数少、和亲对象比较单一、处于被动地位;唐朝和

亲规模较大、次数较多;和亲对象相对多、远;处于主动地位。

同:都带有明显的政治针对性;都有利于内地和边疆民族的交流、交往和交融;都促进了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

原因:唐朝初期具有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比较开明;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

善。

(2)原因:政治上,通过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

政府建立和巩固统治的盟友;经济上,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比较接近;文化心理、语言、文

字和信仰信仰接近;历史上,两族保持了长期的紧密联系。

【详解】(1)异:根据材料一中“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为了宁边固界、稳定

政权”可知,汉初国力弱,和亲属于被动行为;根据“与匈奴达14次,与乌孙2次,均带明显

的政治针对性,或缓解边境压力,或为军事结盟之需”可知,西汉初期,和亲规模小,次数少,

对象比较单一,政治针对性强;根据“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多数较为主动而开放”“四面出

击”“涉及吐谷浑、突厥、吐蕃等九个少数民族,最远伸及中亚锡尔河中游的宁远国”等信息可

知,唐朝和亲规模较大、次数较多、和亲对象相对多、远,处于主动地位。同:根据材料中“使

汉匈休战得以维持60余年”,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民族和国家等方面分析可知,汉

唐的和亲政策,都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带有政治目的性,都有利于内地和边疆民族的交流、

交往和交融,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西汉立国之初,经济萧条,百

废待兴,,,,李唐王朝带有鲜卑族血统,与西北少数民族多有接触,‘夷夏之别,的观念相对淡薄”,

结合所学知识,从唐代背景分析可知,唐朝初期国力强大、统治者思想观念和民族政策开明,

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了解更多,唐朝的和亲政策相对完善。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将蒙古造成一支清朝在政治斗争中可以直接借助的力量”可知,政

治上,通过满蒙联姻结成政治联盟,约束对方,利用蒙古军事力量,将其纳入清政府建立和巩

固统治的盟友;根据“早在努尔哈赤时代,满州贵族每与一支蒙古部落接近或通婚”“满洲贵族

和蒙古王公之间更是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君臣身份的政治结盟关系”可知,长期的政治、军事

联系使得满蒙两族关系紧密;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文化和地域关系等方面分析可知,两族

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心理、语言、文字和信仰信仰等方面比较接近。

9.道路铺设和运河开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英国运河时代(1761—1835年)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英

国史学家道格拉斯•费歇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是棉花、煤、铁及运输”。

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连接圣海伦斯煤矿与默西河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

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它同1830年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通车一样,成为英国运输

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第一次投资高

潮,一大批运河法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主要立足干中北部工业城镇向四周扩散。80年

代下半期,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明显加快,运河开凿业掀起第二次高潮,运河兴建遍及全国。

1835年伯明翰一曼彻斯特运河的竣工通航,标志着英国运河系统的构建基本结束。英国近代

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但此时英国运河业发展

的黄金时期早已成为历史,新的竞争者铁路取代运河往昔的显赫地位,成为英国内陆运输的主

宰。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1)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修建驰道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相似动机,并

说明两大工程得以建成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运河时代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

然"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正确答案】(1)相似动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巩固统一);便利传递信息与军事征服。

有利条件:农耕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央集权体制自身的优势;统一后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古代先民的勤劳智慧;国都(咸阳、长安)的中心地位与影响力。

(2)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采煤、棉纺织业和冶金业迅速发展,煤炭等大宗物

资与商品的运输成为运河时代兴起的直接动因,工业化催生了近代交通运输革命。在铁路交通

兴起之前,低廉的运价与丰厚的利润刺激了英国近代运河业的发展与兴盛;蒸汽机广泛应用、

轮船的发明推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运河交通网连接的大都是工业城镇,并以此为中心向其他

地区与农村辐射扩散。但随着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铁路运输业兴起,运河时代也趋于终结。

总之,英国运河时代是蒸汽时代经济生活商业化与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合拍、共生现象,其兴

衰是工业革命发展演变过程的缩影与历史见证。

【详解】(1)相似动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修驰道和隋朝开通大运河都是为了加强对辽

阔疆域的统治(巩固统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驰道和大运河便利传递信息与军事征服。有

利条件: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都城位置、先民智慧等角度分析。具体而言,农耕经

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中央集权体制自身的优势;统一后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古代先民的勤劳智

慧;国都(咸阳、长安)的中心地位与影响力。

(2)论证:根据材料“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是棉花、煤、铁及运输'”并结合材料时间

可知,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采煤、棉纺织业和冶金业迅速发展,煤炭等大宗

物资与商品的运输成为运河时代兴起的直接动因,工业化催生了近代交通运输革命。根据材料

“该运河通航后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第一次投资高潮,一大批运河法案如

雨后春笋般涌现”可知,在铁路交通兴起之前,低廉的运价与丰厚的利润刺激了英国近代运河

业的发展与兴盛;根据材料“此时主要立足干中北部工业城镇向四周扩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蒸汽机广泛应用、轮船的发明推动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运河交通网连接的大都是工业城镇,并

以此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与农村辐射扩散。根据材料“新的竞争者铁路取代运河往昔的显赫地位,

成为英国内陆运输的主宰”可知,但随着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铁路运输业兴起,运河时代也

趋于终结。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英国运河时代是蒸汽时代经济生活商业化与工业经济加

速发展的合拍、共生现象,其兴衰是工业革命发展演变过程的缩影与历史见证。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道的经济发展中,

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玄宗在诏敕中指出:“大河南北,

人户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如荆州(治江陵县)

天宝年间有3万多户。而乾符年间“江陵城下有三十万户”,百年间增长了近10倍!益州,

天宝有户59万多,大中年间则“户百万,兵士五万”,也增加了近1倍。唐前期,河南、河

北不仅“桑蚕倍多”,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当时绢分为8等,而河南道宋、毫两州的绢列第

1等。德宗时顾况指出:“今江南绿帛,胜于樵(即毫州又名樵郡。)、宋。”唐后期,在江淮

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至德年间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指出:“杭州骈橘二十

里,开肆三万室。”这比唐前期洛阳开肆三千余多了10倍。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

江南。”社牧也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而韩愈则更进一步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

南居十九。”

——摘编自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区域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

(2)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

点进行评析。

【正确答案】(1)趋势: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或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原因:安史之乱与北方藩镇割据的局势阻碍北方经济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为南方经济发展

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中央政府倚重南方财政,弱化了重农抑商政

策。(答出2点即可)

(2)政治角度:这一观点是合理的。地方的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导致

政治腐败;安史之乱使唐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答出两点即可)

经济角度: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

的财政和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答出2点即可)

【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

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当今赋出于天下,

江南居十九”可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或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原因:根据材料“安

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与北方藩镇割据的局势阻

碍北方经济发展、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要素;根据所学知识

可知,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根据材料“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可知,中央政府倚重南

方财政,弱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2)政治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是合理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方的藩镇割

据威胁中央集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导致政治腐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安史之乱使唐朝的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经济角度:根据所学知识,如果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安史之乱后,唐代经济进一步发展,因

此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的财政和

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西汉“开

关梁,弛山泽之禁”,使富商贾周流天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

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坊市

不分,“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品经济发达,

出现了许多商业新名词,如商帮、票号等。

材料二晋商岷起于明,兴盛于清初,从清中叶开始转向衰落。晋商用会馆的维系和精神

上崇奉关圣的方式,组成以地域乡人为纽带的商帮集团。“合伙”是晋商普遍的经营方式,伙

计不出资,但作为企业经营者,享受分红权利(即身股制)。晋商用乡不用亲,招收学徒必须

有担保人,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山右(山西)巨商,

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

许的贸易垄断权获利丰厚。晋商经商致富后将大量资本投向土地,还家盖房置地的现象较为普

遍。晋商经营方式一般采用东伙合作制(股东与掌柜、伙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经营者随

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在身股制下,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现象。

晋商票号实行无限责任的股份公司经营方式和总经理负责制,一旦票号被挤兑倒闭,出资者也

就随之倾家荡产。

——摘编自刘建生《明清晋商制度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得以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晋商兴盛和衰败的原因。

【正确答案】(1)条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国家政局稳定有利于商业发

展;交通条件的改善便利商品流通;货币的统一和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中央政府相

对开明的经济政策保障了商业的运行环境。(任答三点即可)

(2)兴盛原因:通过建立股份制的资本运营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扩大企业资本和实力;

通过尊崇传统义利观和道德观,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严密的近代金融体制,拥有了很好的

信誉度;通过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组织,弘扬家族式的忠诚意识和乡人观念,激发群体力

量和竞争实力;通过利用政府特许的贸易制度,实行垄断经营致富。(任答两点即可)衰败原

因:官商结合下的垄断贸易,因失去封建统治者的政治依托而衰败;无限责任等经营方式风险

较大;合伙制下产权、经营权不明;封建家族制打压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传统重农抑商意识

制约企业发展等。(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条件:结合所学可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依据材料一“秦

始皇统一中国后,……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可以得出国家政局稳定有利于商业发展;根

据材料“修建驰道”、“大运河的开通”可以得出交通条件的改善便利商品流通;根据材料“统一

货币““交子,,出现,,可以得出货币的统一和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社会上

经商风气浓厚”中央政府相对开明的经济政策保障了商业的运行环境等。

(2)兴盛的原因:根据材料““合伙”是晋商普遍的经营方式,伙计不出资,但作为企业经营者,

享受分红权利”可以得出“合伙”经营,伙计不出资,享受分红权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根据

材料“晋商用乡不用亲,招收学徒必须有担保人,担保人对被保人的一切行为负责”可以得出晋

商用乡不用亲,建立起严格的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根据材料“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山右

(山西)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可以得出晋商实行票号密押制度,

建立严密的近代金融体制;根据材料“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

易垄断权获利丰厚。”可以得出晋商利用明政府施行开中法的机遇,凭借政府特许的贸易垄断

权获利丰厚,实行垄断经营致富。

衰败的原因:根据材料“出现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可以得

出经营者随意改变经营项目而不向出资者声明的侵权行为,内部制度没有实行进一步优化;根

据材料“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现象”可以得出票号内部易产生论资排辈,封建家族制打压人

才成长和企业发展;根据材料“一旦票号被挤兑倒闭,出资者也就随之倾家荡产。”失去统治者

支持;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12.20世纪末,在印尼附近水下考古发现一艘公元9世纪的沉船一“黑石号”,出土了大量

来自唐朝扬州、明州和广州的货物。其中两件瓷器“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是出自

宫廷还是民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玄宗时,多贯赐妃嫔和大臣。负责管理赋税的王供“岁进钱宝百亿,便入内库

(又称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启官吏向皇帝进贡之风。……宪宗”元和

十二年(817年)九月,出(售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

——据《旧唐书》

材料二唐朝“盈”字款的瓷器多为白瓷。“盈”、“进奉”、“翰林”款等宫廷属性明

显的瓷器多见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但在西明寺、长安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

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

——摘编自齐东方《“黑石号”沉船出水器物杂考》

材料三大历元年(766年),代宗生日,“诸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

直缗钱二十四万。”肃宗、代宗以后,进奉者多以节度使为主,德、宪二朝进奉的区域集中于

东南江淮诸道。

——项坤鹏《“黑石号”沉船中“盈”、“进奉”款瓷器来源途径考》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这两件瓷器的出处并说明理由。

(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探究瓷器的出处”这一问题对于研究唐朝历史有何具体价值。

【正确答案】⑴出自宫廷:①据文献记载可知“白宝大盈库”为皇家内库,与瓷器上的文字相

对应、②“盈”“进奉”字款瓷器多出土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考古实物与文献记载相

印证。③宫廷因赏赐妃嫔、大臣,由国库流向民间。④朝廷为补充军用而售卖内库藏品,致使

宫廷物品散落民间。

出自民间:①在西明寺、西安唐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可见并不

一定来自宫廷。②可能是地方节度使供奉外的剩余产品被售卖。③虽然有唐代有出售宫廷物品

的做法,但出货买卖清单中没有瓷器。④此前“盈”字款多为白瓷,“黑石号”的为绿釉碗,不一

定出自宫廷,可能是民间仿造。

(2)价值:①有助于研究唐朝中后期政治、经济、军事和财政多方面的情况。②经济重心逐渐

南移,东南地区比较富裕。③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扬州、明州和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④官僚统治腐败,大臣以财宝献媚皇帝,加重民众负担,激化社会矛盾。⑤唐玄宗之后进奉主

体为节度使,进奉区域集中于东南江淮诸道,说明朝廷在安史之乱后对东南节度使保有较大的

控制权。⑥唐中后期军情紧张导致财政危机,皇帝不得不售卖私库藏品以供军用。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唐朝的考古研究。

出处:出自宫廷。

……料”唐玄宗时,多贯赐妃嫔和大臣。负责管理赋税的王供'岁进钱宝百亿,便入内库(又称

百宝大盈库),”可知,“白宝大盈库”为皇家内库,与瓷器上的文字相对应;根据材料,“盈,、,进

奉‘、‘翰林’款等宫廷属性明显的瓷器多见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可知,“盈”“进奉”

字款瓷器多出土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考古实物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根据材料“唐

玄宗时,多贯赐妃嫔和大臣。”可知,宫廷因赏赐妃嫔、大臣,由国库流向民间;根据材料“元

和十二年(817年)九月,出(售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

可知,朝廷为补充军用而售卖内库藏品,致使宫廷物品散落民间。

出处:出自民间。

……料”在西明寺、长安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可知,在西明寺、

西安唐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可见并不一定来自宫廷;根据材料

“出(售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可知,可能是地方节度使

供奉外的剩余产品被售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有唐代有出售宫廷物品的做法,但出货买

卖清单中没有瓷器,另外,此前“盈”字款多为白瓷,“黑石号”的为绿釉碗,不一定出自宫廷,

可能是民间仿造。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唐朝的考古研究。

价值:根据材料“唐玄宗时,多贯赐妃嫔和大臣。负责管理赋税的王供'岁进钱宝百亿,便入内

库(又称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启官吏向皇帝进贡之风。”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分析“探究瓷器的出处”有助于研究唐朝中后期政治、经济、军事和财政多方面的情况,

以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东南地区比较富裕;根据材料“20世纪末,在印尼附近水下考古发现

一艘公元9世纪的沉船——,黑石号"出土了大量来自唐朝扬州、明州和广州的货物。”可知,

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扬州、明州和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根据材料“开启官吏向皇帝

进贡之风。”可知,官僚统治腐败,大臣以财宝献媚皇帝,加重民众负担,激化社会矛盾;根

据材料“肃宗、代宗以后,进奉者多以节度使为主,德、宪二朝进奉的区域集中于东南江淮诸

道。”可知,唐玄宗之后进奉主体为节度使,进奉区域集中于东南江淮诸道,说明朝廷在安史

之乱后对东南节度使保有较大的控制权;根据材料“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九月,出(售

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可知,唐中后期军情紧张导致财政危

机,皇帝不得不售卖私库藏品以供军用。

13.中外交通。

材料一京杭运河自隋代开通之后,虽然路线几经变迁,但是历代朝廷无不极其重视大运

河的维护疏浚,这是因为运河承担着漕运一一这一维系王朝正常运转的重要活动。自隋至清,

无不如此。清代前期,为了维持漕运的需要,清政府不惜耗费巨资,对京杭运河精心维护,以

保证王朝生命线的畅通。在漕运的带动下,大运河商贸兴旺,由此带动运河沿线地区城乡经济

的发展,使运河沿线的城乡经济一派繁荣景象。清代中期以后,漕粮改行海运,再加上黄河决

口、战争等原因,运河渐趋衰落。随着轮船、火车等近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京杭运河在经历前

期的兴盛之后,最终被铁路和海运所取代。

——摘自孙金浩《清中期以后京杭大运河衰落对运河地区城市城乡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运河时代(1761——1835年)。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连接

圣海伦斯煤矿与默西河的桑基运河。随之布里奇沃特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它同1830年利

物浦一一曼彻斯特铁路通车一样,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运费大减,

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第一次投资高潮,一大批运河法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主

要立足于中北部工业城镇向四周扩散。80年代下半期,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明显加快,运河

开凿业掀起第二次高潮,运河兴建遍及全国。1835年伯明翰——曼彻斯特运河的竣工通航,

标志着英国运河系统的构建基本结束。英国近代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

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作为“王朝生命线”的主要表现,并概括大运河衰落

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进入运河时代的原因。

【正确答案】(1)表现:是漕运的主要通道(南粮北运的主要通道);沟通南北,加强对南方的

控制。

衰落原因:海运的兴起;河道於塞、黄河决口、战争等因素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