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第11题词语理解强化演练
1.(安徽省部分学校高三摸底考试)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废,废弃、废除,与贾谊《过秦论》中"于是废先王之道"的"废"意思相同。
B.坐,犯……罪或错误,与《蜀道难》中"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意思不同。
C."知日知之必摘己愆"(句意:知道崔日知一定会指出自己的过错)与《师说》中"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的"之"用法不同。
D•益,增加,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曾益其所不能"的"益"意思相同。
1.C(A.正确。废弃,废除。句意:那么御史台就可以废弃了。/于是就废除古代帝王的
治国方法。B.正确。犯……罪或错误/徒,空。句意:他们所犯的罪过很小。/用手抚胸惊
恐不已徒然长叹。C.不正确。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知道崔日知一定
会指出自己的过错。/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D.正确。增加。句意:再加上
诬陷贤能的罪恶。/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2.(陕西省部分学校开学校际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逆迎接、迎候,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杯"的"逆"意思相同。
B.济,成就,成语有“扶危济困",其中的"济"字意思与此不同。
C•少,稍微、稍稍,与《师说》中"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的"少"意思不同。
D.王,称王,与《鸿门宴》中"沛公欲王关中"的"王"意思相同。
2.A("意思相同"错误,"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的"逆"指预料、想到将来,所以意思
不同。)
3.(鄂豫皖五十三校8月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幸,表示侥幸,与《阿房宫赋》"而望幸焉"中的"幸"的意义不同。
B.法章主的"主"意为"主政",与《烛之武退秦师》"东道主"中的"主"用法和意义相同。
C."赵虽未亡"中的"虽",与《报仁安书》“虽被万戮"中的"虽"意思不同。
D.三晋,文中指战国时期的赵、魏、韩三国。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
453年,三家联手打败晋国执政智氏,之后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3.B(A.正确。侥幸/宠幸。句意:没有被楚国打败,(纯粹)是侥幸。/盼望得到帝王的
宠幸。B."用法和意义相同”错误。动词,主政,即位/名词,主人。句意:法章即位。/
东边道路上的主人。C.正确。虽然/即使。句意:赵国虽然没有灭亡。/即使是让我千次
万次地被侮辱。D.正确。)
4.(福建省泉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适,指恰好、正巧,与《孔雀东南飞》"始适还家门"中的"适"含义不同。
B."以实关畿”与《陈涉世家》"令辱之,以激怒其众"中的"以"用法相同。
C.抗疏,是一种较委婉的进谏方式,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谏”是上书直言。
D."而夷狄殊俗之国”与《过秦论》"余威震于殊俗"中的"殊俗"用法不同。
4.C(抗疏"指上书直言,《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谏”是用含蓄、尖刻的言辞或行动
去嘲笑某种事物,有时也表现为夸张或反语,所以"讽谏"较"抗疏"更为委婉。)
5.(福建省福州市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省,简略,与《论语》中"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省"词义不同。
B."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常"与"国无常强"中的"常"词义相同。
C."于受纳场前"与《屈原列传》"故内惑于郑袖"的"于"用法不同。
D.闾里,是古代居民户口编制单位,也是平民聚居处,这里指乡里民间。
5.B(B.材料二中"隆礼至法则国有常"的"常"是"常规、常法”之意广国无常强"中的"常"是"固
定不变"之意,词义不同。)
6.(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模拟)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阙下,指帝王所居之地,借指朝廷。阙,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左右
各一。
B.除授,同义复用,意为拜官、授职,与"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远近”的构
词法不一样。
C.辞以疾,即“以疾辞",状语后置句,与《〈论语〉十二章》中的"仁以为己任"句式不同。
D.契阔,指离别,与"契阔谈(《短歌行》)中的“契阔”词义相同。
6.D(A.正确。B.正确。除授,同义复用,意为拜官、授职/"忘路之远近"的"远近",偏义
复词,仅指远。句意: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忘记了路程有多远。C.正确。”辞
以疾",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疾辞7"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
仁为己任"。句意:以女子的疾病推辞。/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D.”契阔谈
潮的‘契阔",久别重逢。)
7.(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入学考试)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伦,类,与《过秦论》中"…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的"伦"词义相同。
B.偶,匹敌,相提并论,和《与妻书》中“汝幸而偶我"的"偶"词义不同。
C.发,打开,与《庖丁解牛》中"而刀刃若新发于研『'的"发"字词义相同。
D.趣,通"促",赶快,与《兰亭集序》中“趣舍万殊"的"殊"词义不同。
7.C(A.正确。类。句意:拿人相比一定要是与他一类的人/……廉颇、赵奢这一类人统
率军队。B.正确。匹敌,相提并论/嫁给。句意:诸侯不可有所匹敌/你有幸嫁给了我。
C.错误。打开/出。句意:打开箱子/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D.正确。通"促",
赶快/通"取"。句意:赶快趁早驾车,君侯要召见我了/各有各的爰好,取舍各不相同。)
8.(广东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道"指的是借路,春秋时,凡大国帮助小国,小国向大国请求借路用兵,常用"假道"
一词。
B."B召"指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
为昭,右为穆。
C."谏有五"中"谏"指古代向君主进谏的五种官职,是臣子向君主提出意见、建议或批评
的职位。
D."去"意为离开,指臣子向君主多次进谏而君主不采纳时,臣子选择离开以明志和保持
自身尊严。
8.C(C."指古代向君主进谏的五种官职"错误。"谏"并非指古代向君主进谏的五种官职,
而是指臣子向君主进谏的五种方式或策略,即正谏、降谏、忠谏、慧谏和讽谏。这些方
式体现了臣子向君主提出意见或批评的不同形式,而非官职。)
9.(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8月联考)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宗,文中指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庙号,本文中的孝元帝、隋炀帝、梁武帝都是
以谥号相称。
B."君举必书,言存左史"的"举"指"行为动作",与《孔雀东南飞》的"莫令事不举"的"举"
意义用法相同。
C."凡在众庶"的"庶"指"众民、百姓",与《陈情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意义用法不相
同。
D.文中"况是万乘之主""岂不以居万乘之尊"两句中的"万乘",都是指"帝王、帝位”的意
思。
9.B(B项"莫令事不举"的"举"指成功,完成。二者意义用法不同。)
10.(广东省光大8月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缥纳,原指捆绑犯人的绳索,文中指囚禁,与《苏武传》"武能网纺缴"中的"网"用法
相同。
B.速,文中意思为快速,与《六国论》"始速祸焉"、成语"不速之客"中的"速"意义相同。
C.燕,文中同"宴"意为进餐、宴饮,与《项脊轩志》"客逾庖而宴"中的"宴"意义相同。
D.而,在此处表示顺承,与《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而"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
1O.B(B项中,"始速祸焉"中的"速"意为"招致";"不速之客"中的"速"意为"邀请"。D项中,"故
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中的"而"意为"就,则",表示顺承;《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
的"而"意为”并且,而且",表示递进,两者的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
11.(广东省衡水金卷八月初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撰写,与《屈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中的"属"意思相同。
B."罔罗六艺之遗文”与《齐桓晋文之事》"是罔民也"中的"罔"都是通假字。
C.笃,坚定,与《陈情表》”则刘病日笃"中的"笃"意思不同。
D."方需功业之成”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中的"之"用法不相同。
11.D(B."罔"通"网"。C.恻刘病日笃"中"笃",特指病重。D.”用法不相同"错,"之"都是
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12.(炎德英才名校联考联合体入学摸底考试)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认为……美,与”单于壮其节"(《苏武传》)中的"壮"用法相同。
B.弑,意为"杀",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C.与,指顺从。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中的"与"字意义相同。
D.疾,响亮、洪亮,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的"疾"意义和用法相同
12.C(A项正确,两词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壮,认为……豪壮。B、D项正确。C项,
"与"在文中意为“顺从",而"夫人之相与"的"与"意为"交往"。)
13.(江西省重点学校开学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表达祈使语气,与《师说》"其可怪也欤"中的"其"意思不同。
B.争,争夺,与《过秦论》”争割地而赂秦"中的"争"意思不同。
C.美,赞美,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用法相同。
D."褒之也”与《屈原列传》"王甚任之"中的"之"用法相同。
13.C("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认为美”的意思,形容词意动用法,和原文中的"美"
用法不同。)
14.(金太阳四省[广东、湖南、江西、河北]8月开学联考)
下列对材料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间,悄悄地,与《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的"间"意思不同。
B.顾,回头,与《苏武传》"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的"顾"意思不同。
C.俟,等待,与《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的"俟"意思不同。
D.愠,恼怒,与《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愠"意思相同。
14.C("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中的"俟"也是"等待"的意思。)
15.(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相互。与《孔雀东南飞》中"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相"意义相同。
B.负,依恃。与《伶官传序》中"负而前驱"的"负"意义不相同。
C.前,名词作动词,上前。与《鸿门宴》中"若入前为寿"的"前"意义和用法相同。
D.以,介词,因为。与《小石潭记》中,"以其境过清"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
15.A(A.错误。相互。/表示由一方发出动作、行为涉及另一方,这里代"我"。句意:我
认为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互相不欺骗。/每当七夕之夜和每月的十九日,在玩耍的时
候不要忘记我。B.正确。依恃。/背着。句意:依恃着它的强大。/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
C.正确。句意:便走上前去说。/你进去上前为他敬酒。D.正确。句意:况且因为一块璧
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
16.(湖北省"腾云"联盟8月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之欲伐我久矣”与《师说》"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之"用法不同。
B.信,可靠的,与《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中的"信"意思相同。
C.雁,像大雁一样,名词作状语,与《鸿门宴》”常以身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
D.兴,发动,与《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兴"意思不同。
16.A(A.错误,二者相同,均为主谓之间助词。句意:秦国想攻打我国,蓄谋已久了。
/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B.正确,句意:派出亲信的使臣。/忠诚的臣下和精锐的士卒,
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C.正确,像大雁一样;/像翅膀一样。句意:绝不会像
大雁那样排列成行而来。/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沛公(刘邦)。
D.正确,发动;/兴起。句意:发兵与韩国在岸门交战。/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
在这里兴起。)
17.(广东省六校8月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多指去世的父亲,与《离骚》"朕皇考日伯庸"的"考"意思相同。
B."公固请以泣"的"以"与《岳阳楼记》"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以"意思不同。
C.难,认为……很难,与《答司马谏议书》"难壬人"的"难"用法相同。
D.响,回声,与《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的"响"意思相同,用法不同。
17.C(A.正确。句意:他去世的父亲是显赫的长沙文献公。/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B.正确。连词,相当于"而",表递进;连词,表目的。句意:他坚持请求在家,以至于
泣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C错误。意动用法,认为……很难;动词,
责难。用法不同。句意:皇上您常想挑选一个能胜任河东总管的人,却因找不到合适的
人选而为难。/责难奸佞小人。D.正确。名词,回声;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句意:
姚元之对答快如回声。/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
18.(广州市[武汉]高三年级阶段训练考试)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攻克,与《谏太宗十思疏》中"能克终者盖寡"的"克"意思不同。
B.赞,辅佐,与成语"赞不绝口"中的"赞"字意思不同。
C•间,离间,与《屈原列传》中"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的"间"用法相同。
D.趋,奔赴,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尝趋百里外"的"趋"用法相同。
18.C(A.正确。攻克/能够。句意:未能攻克,唐庄宗迎面攻击他们。/能够坚持到底的
人却很少。B.正确。辅佐/赞美。句意:都是郭崇韬辅佐庄宗,为他出谋划策完成的。/
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C.不相同。"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的"间",
"离间"。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D.正确。奔赴。句意:向西进攻洛阳,
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曾经跑到百里之外。)
19.(浙江省强基联盟8月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以是名"的"以"与《赤壁赋》中"举匏樽以相属"的"以"用法相同。
B"蛇"意为"像蛇一样",与《荀子・劝学》中“蛇鳍之穴"的"蛇"意义不同。
"何"意为"为什么",与《齐桓晋文之事》中"何由知吾可也"的"何"用法不同。
D."烛"意为"点亮蜡烛",与《登泰山记》中“明烛天南"的"烛"意义不同。
19.A(因为、由于/表目的,来。两者用法不同)
20.(辽宁省普通高中8月期初模拟)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攻占。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克终者盖寡"的"克"含义不同。
B.易,容易。与《愚公移山》中"寒暑易节"的"易"含义不同。
C.固,一定。与《阿房宫赋》中"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的"固"含义不同。
D.再,再次。与《鸿门宴》中"再拜献大王足下"的"再"含义不同。
20.D(A,正确。攻占。/能够。句意:魏国大将军邓艾攻占江由。/能够坚持到最后
的大概就少了。B.正确。容易/改换。句意:容易守御。/冬夏换季。C,正确。一定、
必定。/固执。句意:他的根基是很稳固的。/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固执。D.错
误。均为"两次"。/句意:两次受辱所受的耻辱。/拜两次献给大王您。)
21.(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高中高三起点考试)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戈"运用了借代修辞,与《过零丁洋》中“干戈寥落四周星”的手法不相同。
B."方"意为方圆,与《鸿门宴》中"如今人方为刀俎"的"方"意思不相同。
C."振"意为赈济,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振之以威怒"的"振"意思不同。
D."敛"意为招致,与《促织》中"成不敢敛户口"的"敛"意思不同。
21.A(A.错误。都是借代手法,用干戈代指战争。句意:而战事却与日俱增。/如今战
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B.正确。方圆;正。句意:灾区方圆一二千里。/现在人
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C.正确。赈济;威吓。句意:运来巴、蜀的粮食来赈济他们。/
用威风的怒气来威吓他们。D.正确。句意:招致;征收,勒索。句意:招致怨恨祸乱。
/成名不敢勒索百姓。)
22.(湖南省湘楚名校8月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卜筮,指灼烧龟板,根据龟板的裂纹推断吉凶叫作"卜";用蓍草的茎占卦叫作"筮"。
B."韩囚马轻"与《鸿门宴》中"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二者句式相同。
C.负,承受,此处译为享有,与《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中的"负"词义不
同。
D.讽,讽诵、玩味,不同于今天的"讽刺",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词义相同。
22.D(A.正确。B.正确。均为被动句。句意:韩非被囚禁,司马被看轻。/不然的话,你
们都将被他所俘虎。C.正确。"负",第一个承受,引申为"享有、拥有";第二个"覆盖”。
句意:刘知几拥有了高超的学问。/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D错误。
二者不同。第一个"讽",讽诵、玩味;第二个才是以委婉的言辞劝告。句意:扬雄讽诵
玩味(《离骚》)。/邹忌委婉劝告齐王采纳谏言。)
23.(江苏省南通市名校联盟8月模拟演练性月考)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郑公,在文中指唐朝政治家魏征,他被封郑国公,"公"是朝廷赐予他的爵位。
B.事,指侍奉,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文武争驰,在君无事"的"事"意思不同。
C.区区,指不重要,与《答司马谏议书》中"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的"区区"意思相同。
D.《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
23.C(A.正确。B.正确。侍奉;/事故、变故。句意:君王任用臣子与臣子侍奉君王是怎
样的呢?/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君主没有大事烦扰。C错误。"不任区区向往之
至"中的"区区"指自己,用作自称的谦辞,两者意思不同。句意:成就不重要的小小谦让
的名声。/内心不胜仰慕至极。D.正确。)
24.(内蒙古金太阳联考8月月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惊前掩后”与《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中的"掩"意思不同。
B."蹑于强川口"与《促织》"蹑迹披求"中的"蹑"意思相同。
C.东,向东,名词作状语,与《赤壁赋》"顺流而东也"中的"东"用法不同。
D."驰还更战”与《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中的"更"意思相同。
24.D("驰还更战"中的"更"是"再"的意思,"良庖岁更刀"中的"更"是"更换"的意思。)
25.(浙江省A9协作体暑假返校联考)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爱护工作方案
- 2025年瓶装香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玻璃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种防火厨房台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牌仔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淄博市沂源县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经典心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施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春新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重点必考知识点
- 门头广告合同协议
- 2025年中国电船制造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河北保定钞票纸业有限公司人员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三历史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 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石嘴山市2025届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试题
- 2025-2030中国生物酶制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现代物流校考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投资专员面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