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高三语文上学期模拟考试卷(二)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1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17分)
材料一
①就文化而言,最有价值的往往是正在生成和正在消逝的部分。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注]中的乡村社
会而言,正在生成的便是信息化、全球化及其所带来的种种新的文化观念、生产生活方式和美丽乡村。
而正在消逝的则是乡村社会数千年建构起来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其
存在的空间一一传统村庄。
②作家们敏感地意识到作为传统乡村社会实体的一些“村庄”,正在成为逐渐远去的文化背影。这与大
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和城镇化建设密切相关。由此,作为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的村庄
正在解体。正是由于村庄成为一种正在消逝的文化,新乡村叙事才集中爆发出了从未有过的书写“村庄”
的热潮,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阿来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孙惠芬的上塘村、梁鸿的梁庄
等。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别,有的甚至直接将
作品命名为《即将消失的村庄》(赵本夫)、《最后的村庄》(曹乃谦)。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
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并由此生发出文化“乡愁”主题,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
③这曲多声部的挽歌、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
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愁”,也不同于余光中远离故土的“乡愁”。鲁迅所说的
那些“侨寓”北京的作家们对故土的“胸臆”,只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对故土的怀恋和想象,诸如“蹇
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事实上,也应包括沈从文之于湘西。而其时的贵州、榆关、湘
西都还是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延续着的乡村社会,他们“愁”的只是自己主观上的怀恋、想象和与他们
生活的城市之间的文化反差。所以说,那时的乡土文学与其说是在写乡土,不如说是在写作家自己的“胸
臆”。谢有顺曾用“‘存在’的乡愁”来区别先锋派作家们与此前乡土作家们的“‘文化’的乡愁”。
而事实上,在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作家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具
有文化消逝的特征,不管用树碑立传、记录苦难,还是神化、美化甚或丑化方式与之作别,都是一种文
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
(摘编自李震《新乡村叙事及其文化逻辑》)
材料二
①文化自觉的提出最早来自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是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重新思考人
与自然、人与社会之关系的成果。由中华民族的“大混杂、大融合”格局所形成的“和而不同”“多元
交融”“多元统一”文化,启发费孝通提出兼容并包、互利共生、共存共荣的文化自觉思想。在费孝通
的思想脉络里,文化自觉理论是他从关注利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经济政治建设,转向关注利用文化心
态安民遂生的文化建设的标志。这一思想上的转向,代表了费孝通对乡土中国之现代化的体悟,从物质
文明延伸到了精神文明、从社会生态扩展到了社会心态。
②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记住乡愁”其实就是乡土中国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乡村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
保持文化自觉的体现。乡愁除了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复杂情感外,作为一种隐喻城乡关系、乡民认
同的观念话语,也包含着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如理想追求、身份认同、精神寄托等。有学者认为,“记
住乡愁”是对“乡愁”这一中国传统话语的传承和现代化转换,为乡村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构提供
了道德与文化的“根”,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在乡村振兴过
程中,“乡愁”成为人们重归故乡的精神动力。无论是单纯思念家乡的返村乡民,还是为了支援家乡建
设的返村乡贤,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落叶归根”的精神动机而返乡,也就是出于对家乡的文化
认同而非仅仅是对经济发展机会和政策倡导的认同。因此,乡村振兴所要实现的应当是一个以文化认同
撑起乡愁、留住乡愁的乡村,而不是一个只有城市文化而丧失乡愁底蕴的乡村;是一个“文化实心化”
的乡村,而非一个“文化空心化”的乡村。这种基于文化自觉的深层认同,也同样可以作用于城市,乡
愁记忆是所有中国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这种乡愁记忆生成了落叶归根的观念,让人们与家乡建立了精神纽带,这是传统中国城乡人才流动循
环的原因所在,也是化解现代中国城乡融合难题的策略之一。费孝通曾在《损蚀冲洗下的乡土》一文中
提到,人和地在乡土社会中有着感情的联系,是一种桑梓情谊、落叶归根的有机循环中所培养出来的精
神。中国人一直有着强烈的“根”文化,这个根就是供给他生长和教育的社会:小之一家一村,大之一
乡一国。而从社会层面来说,取之于一乡的必须回之于一乡,这样社会才能维持它的水准。传统中国确
如费老所言,乡土社会的人才从不忘本,而是始终设法回到生养他的土地和族人中去,将保卫和培养“乡
土之根”视为责任和荣耀。然而,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土生土长的人才已不复为乡土社会自身
所用,人们既不愿也不能回到乡土中,这成为中国乡村随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源之一。因此,记住乡
愁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
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甚而以此为基础,增进以国
为家、家国一体的文化认同。
(摘编自吴越《文化自觉与记住乡愁:乡土中国的文化价值》)
【注】第三次文化裂变:在21世纪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兴起,新型信息产
业与农业、工商业的融合体之间不断冲突与再度融合,乡村社会从传统生活习俗、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
语言和行为方式,到心理和观念意识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深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的乡村社会而言,正在消逝的宗族伦理、文化规则、风俗习惯等,具有巨
大的文化价值。
B.“侨寓文学的作者”们的“乡愁”和沈从文之于湘西的“愁”都偏于主观化,他们的故土彼时还存在
并延续着。
C.费孝通是最早提出文化自觉理论的人,他认为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效果远比不上利用文化心态安民
遂生。
D.中国乡村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衰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乡村人才流失,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有
助于人才回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庄是亲密关系存在空间和宗族伦理文化生成地,它是阿来笔下的机村、贾平凹的清风街、梁鸿的梁
庄,它是“乡愁”的载体。
B.乡愁不仅包含恋土、乡愁、思乡的情感,也包含价值诉求和伦理意义,它是我国传统话语,是道德与
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
C.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正在上演一场文化意义上的“生离死别”,“记住乡愁”有利于振兴乡村,避
免乡村“文化空心化”。
D.一家一村一乡乃至一国都是供给我们生长和教育的环境,我们受到其滋养再回馈反哺,社会才能维持
应有水准,从而不趋向于衰退和消亡。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一中“挽歌”主题的一项是()(3分)
A.《秦腔》以贾平凹老家为原型,讲述清风街的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
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以及难以挽回的衰败、无地彷徨的哀伤。
B.乔叶的《宝水》讲述了太行山深处的宝水村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文旅特色型乡村,重新焕发出生机和
活力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生活和乡村建设的生动图景。
C.鲁迅的《故乡》展现了还乡者的故乡体验和对传统乡村的文化价值判断,反映出底层人民生活的辛酸
与痛苦,也表达出对惨败的故乡景象、麻木的故乡人的痛心与无奈。
D.肖勤的《外婆的月亮田》描绘了层层叠叠的月亮田、开满洁白桐花的桐花岭以及伤佬族少女,如世外
桃源般的乡村,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涓涓乡愁。
2
4.两则材料都使用了大量的引号,请说明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5.中央领导人曾指出要“记得住乡愁”,结合两则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记得住乡愁”。(5分)
(二)现代文阅读n(18分)
文本1;
李三
汪曾祺
李三是地保,又是更夫。他住在土地祠。土地祠每坊都有一个。“坊”后来改称为“保”了。只有死了
人,和尚放焰口,写疏文,写明死者籍贯,还沿用旧称:“南赡部洲中华民国某省某县某坊信士某某……”
云云,疏文是写给阴间的公事。大概阴间还没有改过来。土地是阴间的保长。其职权范围与阳间的保长
相等,不能越界理事,故称“当坊土地”。李三所管的,也只是这一坊之事。出了本坊,哪怕只差一步,
不论出了什么事,死人、失火,他都不问。一个坊或一个保的疆界,保长清楚,李三也清楚。
李三同时又是庙祝。庙祝也没有多少事。初一、十五,把土地祠里外打扫一下,准备有人来进香。过年
的时候,把两个“灯对子”找出来,挂在庙门两边。灯对子是长方形的纸灯,里面是木条钉成的框子,
外糊白纸,上书大字,一边是“风调雨顺”,一边是“国泰民安”。灯对子里有横隔,可以点蜡烛。从
正月初一,一直点到灯节。这半个多月,土地祠门前明晃晃的,很有点节日气氛。这半个月,进香的也
多。每逢香期,到了晚上,李三就把收香钱的柜子打开,把香钱倒出来,一五一十地数一数。
偶尔有人来赌咒。两家为一件事分辩不清一一常见的是东家丢了东西,怀疑是西家偷了,两家对骂了一
阵,就各备一份香烛到土地祠来赌咒。两个人同时磕了头,一个说:“土地老爷在上,若是某某偷了我
的东西,就叫他现世现报!”另一个说:“土地老爷在上,我若做了此事,就叫我家死人失天火!他诬
赖我,也一样!”咒已赌完,各自回家。李三就把只点了小半截的蜡烛吹灭,拔下,收好,备用。
地保所管的事,主要的就是死人、失火。一般人家死了人,他是不管的,他管的是无后的孤寡和“路倒”。
一个孤寡老人死在床上,或是哪里发现一具无名男尸,在本坊地界,李三就有事了:拿了一个捐簿,到
几家殷实店铺去化钱。然后买一口薄皮棺材装殓起来;省事一点,就用芦席一卷,草绳一捆(这有个名
堂,叫做“万字纹的棺材,三道紫金箍”),用一把锄头背着,送到乱葬岗去埋掉。因此本地流传一句
骂人的话:“叫李三把你背出去吧!”李三很愿意本坊常发生这样的事,因为募化得来的钱怎样花销,
是谁也不来查账的。李三拿埋葬费用的余数来喝酒,实在也在情在理,没有什么说不过去。这种事,谁
愿承揽,就请来试试!哼,你以为这几杯酒喝到肚里容易呀!不过,为了心安理得,无愧于神鬼,他在
埋了死人后,照例还为他烧一陌纸钱,磕三个头。
李三希望人家失火么?哎,话怎么能这样说呢!换一个说法:他希望火不成灾,及时救灭。火灭之后,
如果这一家损失不大,他就跑去道喜:“恭喜恭喜,越烧越旺!”如果这家烧得片瓦无存,他就向幸免
殃及的四邻去道喜:“恭喜恭喜,土地菩萨保佑!”他还会说:“火势没有蔓延,也多亏水龙来得快。”
言下之意也很清楚:水龙来得快,是因为他没命地飞跑。听话的人并不是傻子。他飞跑着敲锣报警,不
会白跑,总是能拿到相当可观的酒钱的。
地保当然还要管缉盗。谁家失窃,首先得叫李三来。李三先看看小偷进出的路径,是撬门,是挖洞,还
是爬墙。按律(哪朝的律呢):如果案发,撬门罪最重,只下明火执仗一等。挖洞次之。爬墙又次之。
然后,叫本家写一份失单。事情就完了。如果是爬墙进去偷的,他还不会忘了把小偷爬墙用的一根船篙
带走。一一小偷爬墙没有带梯子的,只是从河边船上抽一根竹篱,上面绑十来个稻草疙瘩,钱在墙边,
踩着草疙瘩就进去了。偷完了,照例把这根竹篙靠在墙外。这根船篙不一会儿就会有失主到土地祠来赎。
——“交二百钱,拿走!”
丢失衣物的人家,如果对李三说,有几件重要的东西,本家愿出钱赎回,过些日子,李三真能把这些赃
物追回来。但是是怎样追回来的,是什么人偷的,这些事是不作兴问的。这也是规矩。
李三打更。左手拿着竹梆,吊着锣,右手拿锣槌。
笃,铛。定更。
笃,笃;铛一一铛。二更。
3
笃,笃,笃;铛,铛一一铛。三更。
三更以后,就不打了。
打更是为了防盗。但是人家失窃,多在四更左右,这时天最黑,人也睡得最死。李三打更,时常也装腔
作势吓唬人:“看见了,看见了!往哪里躲!树后头!墙春晁!……”其实他什么也没看见。
一进腊月,李三在打更时添了一个新项目,喊''小心火烛”:
“岁尾年关,小心火烛!----
“火塘扑熄,一一水缸上满!一一
“老头子老太太,铜炉子播远些一一!
“屋上瓦响,莫疑猫狗,起来望望一一!
“岁尾年关,小心火烛……”
店铺上了板,人家关了门,外面很黑,西北风呜呜地叫着,李三一个人,腰里别着一个白纸灯笼,大街
小巷,拉长了声音,有板有眼、有腔有调地喊着,听起来有点凄惨。人们想到:一年又要过去了。又想:
李三也不容易,怪难为他。
没有死人,没有失火,没人还愿,没人家挨偷,李三这几天的日子委实过得有些清淡。他拿着锣、梆,
很无聊地敲着三更:
“笃、笃、笃;铛,铛一一铛!”
一边敲,一边走,走到了河边。一只船上有一根很结实的船篙在船帮外面别着,他一伸手,抽了出来,
夹在胳肢窝里回身便走。他还不紧不慢地敲着:
“笃,笃,笃;铛,铛一一铛!”
不想船篙带不动了,篙子后梢被一只很有劲的大手攥住了。
李三原想把船篙带到土地祠,明天等这个弄船的拿钱来赎,能弄二百钱,也能喝四两。不想这船家刚刚
起来撒过尿,躺下还没有睡着。他听到有人抽篱子,爬出舱口一看:是李三!
“好,李三!你偷篙子!”
“莫喊!莫喊!”
李三不是很要脸面的人,但是一个地保偷东西,而且叫人当场抓住,总不大好看。
“你认打认罚?”
“认罚!认罚!罚多少?”
“罚二百钱!”
李三老是罚乡下人的钱。谁在街上挑粪,溅出了一点,“罚!二百钱!”谁在不该撒尿的地方撒了尿,
“罚!二百钱!”没有想到这回被别人罚了。李三挨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有删改)
文本二: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
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
规范这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
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
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逢香期的晚上,李三就要把收香钱的柜子打开,把里面的香钱数一数。李三的行为主要是想看一看
上香的人是否虔诚。
B.赌咒的人家赌完咒回家后,李三总会把只点了小半截的蜡烛拔下,收好,备用。李三的行为充分展示
了底层百姓的节约美德。
4
C.李三对于人家失火的态度是:希望火不成灾,及时救灭。火灭之后,他总能左右逢源。李三的态度决
定于自己能否从中获益。
D.李三在打更时偷拿弄船的船篙,却不巧被当场抓住了。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李三认罚二百钱。
李三的遭遇是自作自受。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李三这个乡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的塑造,体现了汪曾祺关注小人物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态度,彰显出
其对“微小”事物的趣味。
B.小说在结尾部分用很小的篇幅写了李三偷篙被罚这件事,从“李三挨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这句
可看出作者鲜明的态度,让读者回味无穷。
C.李三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他是地保、更夫,同时又是庙祝,作者通过他的几种职责写出了当地旧时
代的有关民俗民风。
D.作者擅长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表现人物,如文中三次写到李三打更,他从“定更”敲到“三更”,这
能展现出作为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8.汪曾祺的小说也被称为散文化小说,抒情性是散文化小说的重要特征,请从意境氛围、内蕴、语言三
个方面来分析文本一的抒情性特征。(6分)
9.研读文本一、文本二,结合具体内容,请分析文本一的故事是否符合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特点的理解。
(6分)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材料1;
韩子之术,明法尚功。韩子论儒有益与无益也,比之于鹿马。鹿无益,马有用也。儒者犹鹿,有用之吏
犹马也。夫韩子知以鹿马喻,不知以冠履譬。使韩子不冠,徒履而朝,吾将听其言也。加冠于首而立于
朝,受无益之服,增无益之行,言与服相违,行与术相反,吾是以非其言而不用其法也。烦劳人体,无
益于人身,莫过跪拜。使韩子逢人不拜,见君父不谒,未必有贼于身体也。然须拜谒以尊亲者,礼义至
重,不可失也。以谓有益,礼义不如饮食。使韩子赐食君父之前,不拜而用,肯为之乎?夫拜谒,札义
之效,非益身之实也,然而韩子终不失者,不废礼义以苟益也。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
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缪,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
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子贡去告朔之筑羊,孔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子贡恶费
羊,孔子重废礼也。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节选自《论衡•卷十•非韩篇》)
材料二: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大夫之
簧与?"子春日:“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簧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簧。”曾元日:“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
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
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节选自《礼记•檀弓》)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尔之爱我A也B不如彼C君子D之爱人也E以德F细人G之爱人也H以姑息I吾何求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术,文中指政治主张,与《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术”意思不同。
B.履,文中指穿着鞋子。这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的“履”意思相同。
C.苟,文中指苟且、贪图,这与《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的“苟”意思不同。
D.告朔,指天子季冬将次年历书颁给诸侯,或诸侯于朔日告祭祖庙,文中指后者。
5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非主张明确法令,尊重功绩。他将儒生比作无用的鹿,将有用的官吏比作马。
B.韩非认为儒生没有用处,但本文作者认为儒生讲求礼仪,大有用处,不应抛弃。
C.子贡因为爱惜而要取消用作祭品的羊,孔子看重礼义,认为取消它会招致灾祸。
D.曾子用生命践行礼仪,因为童仆说他用的竹席不合礼法,便不顾病情坚决更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韩子赐食君父之前,不拜而用,肯为之乎?
(2)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14.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
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送贾校书东归寄振上人①
李益
北风吹雁数声悲,况指前林是别时。
秋草不堪频送远,白云何处更相期。
山随匹马行看暮,路入寒城独去迟。
为向东州故人道,江淹②已拟惠休诗③。
[注]:①贾校书:即贾莫(yin),曾任校书郎。振上人:诗僧法振,作者诗友,当时居于“东州”。②
江淹:南朝梁诗人,曾模仿惠休《怨诗行》而作《休上人怨别》。惠休:南朝宋、齐间诗人,原为僧。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风劲吹、大雁悲鸣,诗歌开篇便从触觉与听觉角度渲染出送别时的伤感氛围。
B.诗歌第三句与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采用了相同的写法。
C.诗人认为,分别之后友人会像浮云一样行踪不定,二人何处再相见就难以预期。
D.颈联描述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的情景,烘托出与友人别后的孤独冷寂。
16.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学校计划将本诗拍摄
成一个短视频,请你拟写第八句的视频拍摄脚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完成下面表格。(6
分)
分镜头脚本(时长20秒)
场景静夜拟诗
音乐特点
远镜头
特写镜头
视频解说(可从内容、情感角度解说;不超过60字)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蜀道难》中,在绝壁枯松的特写后,是一组快镜头,用“,”两句营造了排山倒海的声势。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紧接着,
他坚定地表示“,。”
(3)自问自答,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这种形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文字,完成问题。(20分)
6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①在20世纪20年代的乡土小说
中,②叙事策略基本上是写实的,③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之一。④通过相对平实的一种眼光,⑤作
家们发现乡村破败荒凉的根源。鲁迅《故乡》里金黄的圆月、碧绿的瓜地、英雄的少年,每个意象无不
纯美如梦;对照“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之类满目疮痍的现状,“乡愁”原来只是
不可逼视的幻象。
然而,在同一时期,村落仍在诗意的观照下,显露了令人倾心的山水之美、人情人性之美以及风土之美。
沈从文在具有湘西风情的村落里,构建了一条渡船,渡给凭水依山的茶帽,给一半着陆、一半在水的吊
脚楼河街以生机。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一一(甲);历
经岁月风雨的老船夫、一派真纯明净的翠翠、与人性较量的天保和傩送一一船摆渡的是命运。他们在密
密匝匝的生活里种植喜怒哀乐,四季流转,盛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
白雪覆盖了秋的金黄,(乙)。
作家们所描写的乡村大多以自己的故乡为蓝本,经过记忆的筛选,掩盖了其中艰辛苦楚的成分,营造了
一个令人难忘的美丽原乡。
在封建时代,人们习惯于从古典史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去认识中国;从村落开始,我们也慢慢能够
从一个农民、一座村庄、一条河流等视角出发,去领悟这片博大的土地。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这里埋藏着中华民族A的遗传信息。
村落是一条丝滑的彩带,一端扎系在人们身上,一端飘向文学梦乡。孙犁的文思飘荡在荷花淀里,沈从
文一生走不出湘西凤凰的山村。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这是对
中国乡村的一种文化自觉。它不是B,而是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它力求在初始之地提炼出有益的精
神元素,构建迥异于传统社会但具有相对恒定性的社会结构与人地关系。
(有删改)
18.文中第一段标有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出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不得改
变句意。(4分)
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4分)
20.请就文中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进行仿写,仿写句以“渡船”为本体。要求:使用暗喻修辞,且符合
暗喻修辞特征,依照画线句结构进行仿写。(4分)
21.请在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种植喜怒哀乐”,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
说明理由。(4分)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传统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以农为生
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一一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乡村哲学家”刘亮程的散文透过对村庄事物的观察,展现了乡土世界中独异的精神地图。
材料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
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一一党的二十大报告
上述材料分别出自20世纪40年代的学术著作,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文学,党的二十大报告。请据此围
绕“乡土文化与乡村发展”主题写一篇发言稿,用于学校“时代青年讲坛”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7
【答案】
1.(3分)C2.(3分)B3.(3分)A
4.①基于原作者的直接引用,使论证有依据,出处明确,真实可信。比如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
“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等。
②强调表达重点,加深读者对表述对象的印象,突出该词的重要性。比如“村庄”“乡愁”“愁”“记
住乡愁”等。
③突出所引词语的特殊含义,使其更符合文本的表达,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比如“生离死别”“根”“落
叶归根”等。
5.①关注乡村文化中正在消逝的部分,鼓励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留住村庄的情怀,深化“乡愁”主题。
②增强对家乡的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
③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
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
④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让愿意回归乡村社会的人才能够返村。
【解析】
这篇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乡村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与乡愁主题。材料一聚焦于文学作品
对正在消逝的传统乡村文化的挽歌式书写,强调文化乡愁的深沉情感。材料二则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
论出发,论述了乡愁在乡村振兴和文化认同中的重要性,提出“记住乡愁”不仅是情感寄托,更是文化
价值的体现。两则材料共同揭示了在现代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文化认同和精神纽带来实现乡村的可持续
发展。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认为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效果远比不上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①段“文化
自觉理论是他从关注利用现代技术富国强民的经济政治建设,转向关注利用文化心态安民遂生的文化建
设的标志”可知,是费孝通关注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但并没有对二者所起效果进行比较。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乡愁……是道德与文化的'根',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错误。根据材料二第②段“‘记住乡愁’
是对‘乡愁’这一中国传统话语的传承和现代化转换,为乡村伦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构提供了道德与
文化的‘根',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可知,“道德与文化的
'根'”和“文化表达方式”指的是“记住乡愁”而非“乡愁”。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A.根据材料一“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为正在消逝的村庄唱出深沉的挽歌”和“这曲多声部的挽歌,
唱出的是具有深远历史回音的‘乡愁’主题。这个时期的乡愁,既不同于鲁迅所说的……”,以及“在乡
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作家们所面对的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文化消逝的特
征”可知,选项属于此意义上的“挽歌”。
B.该选项主要描述了乡村的转型和重新焕发活力的过程,更多地体现了乡村发展的积极面,没有写到乡
村的文化消逝特征;
C.不属于乡村社会的第三次文化裂变中的作品,不符合材料一“挽歌”的范畴。
D.该选项强调的是对乡村美好景象的描绘和引发的乡愁,虽然有乡愁的成分,没有写到乡村的文化消逝
特征。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论述类文本中引号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文中使用的引号,一共有三种作用,分别是表直接引用、表强调和表特殊含义。
直接引用:材料一中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鲁迅所说的“侨寓文学的作者”们“隐现着”的“乡
愁”,谢有顺曾用“‘存在'的乡愁”来区别先锋派作家们与此前乡土作家们的‘文化’的乡愁”,材
料二中“大混杂、大融合”格局、“和而不同”“多元交融”“多元统一”文化、“文化实心化”“文
化空心化”等,这些引用都是选自其他作者的原句,可以使论证有理有据,真实可信。
8
表示强调:引号用于强调文本中的关键词或概念,使得这些词汇在读者心中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村
庄”、“乡愁”、“愁”、“记住乡愁”等词汇在材料中被引号标注,突出了它们在讨论乡村文化和文
化自觉中的核心地位,引号的使用加深了读者对表述对象的印象,突出了该词的重要性。
特殊含义:引号还可以用于赋予某些词汇以特殊的含义或语境,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例如,“生离
死别”在材料一中被用来形象地描述文化消逝的过程,“根”和“落叶归根”在材料二中被用来比喻人
与家乡的精神联系和归属感。
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归纳要点、把握中心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作家们尽管风格各异,但却不约而同地开始与自己心中的‘村庄’做最后的告
别……这批书写村庄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留住村庄的情怀……”可知,可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
如文学创作来记录和表达乡村的记忆,以此来深化“乡愁”主题,使得乡村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根据材料二第②段“……乡村振兴所要实现的应当是一个以文化认同撑起乡愁、留住乡愁的乡村……”
可知,要增强人们对家乡的文化认同感,通过文化认同来支撑和留住乡愁,让乡村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
家园,更是心灵归属的地方。
根据材料二第③段“……记住乡愁的意义就在于巩固人们与家乡的精神纽带……使人们能够将个人人生
价值的衡量放置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将生命融入到家乡振兴和国家复兴中……”可知,要通过记住乡
愁来巩固人们与家乡之间的情感纽带,激励人们参与到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中去。
根据材料二第③段“……重新打通城乡互促共进的回路……”可知,需要建立和加强城乡之间的互动机
制,鼓励和支持那些希望回到乡村发展的人才,让他们能够顺利地返回乡村,促进乡村的发展与繁荣。
6.(3分)C7.(3分)B
8.(6分)①注重意境氛围的描写,重点写民风民俗,在乡土情调中自然展现人物形象,淡化作家的直
接褒贬判断。
②内蕴:表现李三作为底层普通人促狭油滑的生存状态,表达对于在传统沿袭之下人们病态文化心理的
反思。
③语言抒情化:语言散化,多用短句,接近口语,简洁晓畅而富有韵味,具有抒情情味;语言简洁晓畅
而从容有致,营造了散淡的氛围。
9.(6分)观点:符合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的理解,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是“无法”的社会,维
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不是“法律”。
分析:①两家发生纠纷之后,选择到土地祠来赌咒,而不是去官府打官司,影响他们的正是乡土社会的
传统,遇到理不清的纠纷请神明解决;
②失窃后,想找回丢失的重要的东西,本家出钱找李三赎回,而不是由官府缉盗,这表明乡土社会礼治
秩序的强大;
③李三偷船篙被当场抓住,选择同等的处理办法,认罚二百钱,遵循了礼治秩序的传统。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A.“看一看上香的人心里是否虔诚”错误,“一五一十地数一数”这一动作和细节描写体现了李三的贪
婪。
B.“李三的行为充分展示了底层人民的节约美德”错误,“李三总会把只点了小半截的蜡烛拔下,收好”
体现其贪婪。
D.“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错误,由“认罚!认罚!罚多少?”“罚二百钱!”可知李三是直接认罚。
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看出作者鲜明的态度”错误,这篇小说中作家的情感态度不直接,此句没有表达作者鲜明的态度。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①就意境氛围而言,由“只有死了人,和尚放焰口,写疏文,写明死者籍贯,还沿用旧称”“初一、十
五,把土地祠里外打扫一下,准备有人来进香。过年的时候,把两个‘灯对子'找出来,挂在庙门两边”
9
“偶尔有人来赌咒。两家为一件事分辩不清一一常见的是东家丢了东西,怀疑是西家偷了,两家对骂了
一阵,就各备一份香烛到土地祠来赌咒”等句子着力刻画了乡土社会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充满了生
活的氛围,营造了最本真的乡土社会的风俗,人物形象在乡土风俗中得到展现,作者对人物的或褒或贬
的评判也在散漫的意境中间接地透露出来,并没有鲜明犀利地批判。具备散文化的特点。
②从情感内蕴上,文中重点塑造了李三这一人物形象,其形象既有贪婪狡猾,也有艰辛不易,其性格多
面多样,作为底层小人物,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的生存方式和状态,对其有批判,有关怀,有同
情,表现了作者对传统市价心理影响下的小市民的心理状态、生活追求的反思和批判。
③从语言特色上,“这也是规矩”“保长清楚,李三也清楚”“但是人家失窃,多在四更左右,这时天
最黑,人也睡得最死”“李三打更。左手拿着竹梆,吊着锣,右手拿锣槌”“店铺上了板,人家关了门,
外面很黑,西北风呜呜地叫着”等叙述语言,“恭喜恭喜,越烧越旺”“看见了,看见了!往哪里躲!
树后头!墙音兄”“你认打认罚”“认罚!认罚!罚多少”等人物语言,语句句式短小,简洁明了,不
事雕琢,口语入文,让人读后不免琢磨其中韵味,对事件的叙述从容不迫,不急不躁,在缓慢的节奏中
写人记事,而情感倾向自然而然地流露展现出来,显出闲散平淡的特点。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需要首先分析乡土社会的特点: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
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不是法律。
①由文本一“两家为一件事分辩不清,一一常见的是东家丢了东西,怀疑是西家偷了,两家对骂了一阵,
就各备一份香烛到土地祠来赌咒。两个人同时磕了头,一个说:'……就叫他现世现报!'另一个说:
'就叫我家死人失天火!他诬赖我,也一样!'咒己赌完,各自回家”可知,两家发生纠纷,不是去官
府打官司,而是选择到土地祠来赌咒,请神明解决纠纷,这正是乡土社会的传统。
②由“地保当然还要管缉盗。谁家失窃,首先得叫李三来”“丢失衣物的人家,如果对李三说,有几件
重要的东西,本家愿出钱赎回,过些日子,李三真能把这些赃物追回来”可知,村里发生盗窃之事,村
民也不报案,而是让地保李三进行解决,自己出钱赎回,这表明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强大。
①由“一只船上有一枝很结实的船篙在船帮外面别着,他一伸手,抽了出来,夹在胳肢窝里回身便走”
“你认打认罚?”“认罚!认罚!罚多少?”“罚二百钱!”可知,李三偷船篙被当场抓住,也不报案,
而是认罚二百钱,遵循了乡土社会礼治秩序的传统。
10.(3分)CFI11.(3分)B12.(3分)C
13.(8分)(1)假使韩非在君父面前接受赐给的饮食,不行拜礼就吃,(他)愿意这样做吗?
(2)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希望到了早晨,请允许我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
14.(3分)①儒生讲求的是礼义,用礼义维护礼法。②孔子不赞同子贡取消恫羊的做法,就是对礼的敬
畏。③曾子把守礼看得比生命还重,是主动服礼的有力证据。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去爱护人。我还有什
么苛求啊?
三个“也”都表句中停顿,其后不能断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结构一致,
应单独成句,前后CFI处断开。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政治主张;学术。句意:韩非的政治主张。/领会道理有早有晚,学术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B.错误。穿着鞋子;踏上、登上。句意:只穿着鞋子来拜访。/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
C.正确。苟且、贪图;如果。句意:这是因为人不能废掉礼义来贪图对身体的好处。/如果凭着偌大的天
下。
D.正确。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10
C.“孔子……认为取消它会招致灾祸”错,张冠李戴,由原文“子贡恶费羊,孔子重废礼也。故以旧防
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可知,这是作者(王充)的观点。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使”,假如、假使;“赐食君父之前”,状语后置,“于君父之前赐食";“用”,吃。
⑵“革”,急,重;“幸”,期望,希冀;“易”,换掉、替换。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夫儒生,礼义也……使礼义废,纲纪败”可知,儒生讲求的是礼义,用礼义维护礼法。
②由原文“孔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可知,孔子不赞同子贡取消忤羊的做法,就是
对礼的敬畏。
③由原文“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簧'”“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
焉,斯己矣”可知,曾子把守礼看得比生命还重,是主动服礼的有力证据。
【参考译文】
材料
韩非的政治主张,是明确法令尊重功绩。韩非在评论儒家有用和没用的时候,把他们比喻成鹿和马。鹿
没有用,而马有用。儒生像鹿一样,有用的官吏像马一样。韩非知道用鹿和马作比喻,却不知道用帽子
和鞋子来作比喻。假使韩非不戴帽子,只穿着鞋子来拜访,我会听从他责难儒家的话。要是把帽子戴在
头上而站在大堂中,忍受没有好处的装饰,多做了件无用的事情,说的与穿戴相违背,行动与主张相违
反,我因此要指责他的说法而不采用他的政治主张。劳烦人的身体,对人体没有好处的,没有超过跪拜
的。假使韩非碰到人不行拜礼,见到君父不下跪,不一定对身体有害。然而对尊者和双亲一定要跪拜,
这是很重要的礼义,不能违反。如果说对身体有好处,礼义比不上饮食。假使韩非在君父面前接受赐给
的饮食,不行拜礼就吃,(他)愿意这样做吗?跪拜,是礼义的表现,并非对身体实际上有好处,然而
韩非始终不违反它,这是因为人不能废掉礼义来贪图对身体的好处。儒生讲求的是礼义,农耕和战争讲
求的是饮食。重视农耕和战争而轻视儒生,这是抛弃礼义而追求饮食。假使礼义被抛弃,维持统治秩序
的礼法就会被破坏,上下关系一片混乱,阴阳二气也会错乱,天晴下雨违背时节,五谷没有收成,老百
姓饿死,农民无法耕种,士兵也无法打仗。子贡要取消告朔的活羊,孔子说:“端木赐,你爱那羊,我
爱这礼。”这是说子贡痛恨浪费羊,孔子不愿意废掉礼。所以认为旧堤防是没有用处的就把它拆掉,一
定会遭水灾;认为旧有的礼义没有补益就把它抛弃,一定会有灾乱祸患。
材料二:
曾子卧病在床,病危。(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
着蜡烛。童仆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吗?”子春说:“住嘴!”曾子听
见这话,惊惧地说:“啊!”(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吗?”
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赠送的,我没有能换掉它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
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希望到了早晨,请允许我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
“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去爱护人。我还有什么苛
求啊?我只求能坚守正礼而死去,如此而已。”(曾元)扶着抬起(他的身体)然后更换竹席。(曾参)
回到席子上还没躺好就死了。
15.(3分)D
16.(6分)抒情低沉、略带伤感(低沉、伤感)暮色,前林送别(雁、山、马)李益提笔伏案写诗(沉
吟、叹息)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
赏与对他的思念(写诗背景及情感)。
【解析】
1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诗人匹马独行返城时倍感寒冷”错,颈联意思是,眼看友人远去,山峦随着马匹行进,天色已晚,
道路延伸进寒冷的城池,而我还独自一人迟迟没有离去。“山随匹马”“路入寒城”写的是友人行为。
11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中有关于拟写“短视频拍摄脚本”的要求,考生需要对脚本的写
作要求有所了解。填写表格涉及的能力要求有信息筛选和概括、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表达,意思相近即可。
尾联意思是,我已经有了像谢惠休那样的离别之情,我将告知东州的故友,诉说我心中的感慨。
诗人要伏案写诗抒发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故背景音乐应该是低沉抒情的,满含着思念之
情、伤感之意;
远镜头多为远处、空间范围大的场景,此处应该把离别的时间“暮色”、地点“前林”作为背景,镜头
包括雁、山、马等场景。
特写镜头应为某一细部的镜头,也就是语言上的细节描写,此处细节场景就是李益提笔伏案写诗;
视频解说,可以介绍李益写诗的背景及李益内心的情感,即江淹曾模仿惠休作诗,此时李益以江淹自比
仿照振上人的诗创作,表现出对振上人诗作的赞赏与对他的思念。
17.(1)飞湍瀑流争喧眩破崖转石万壑雷(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
州司马青衫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眩、破、壑、座。
分)
18.(4分)③把“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之一”改成“村落自然成了最好的素材”或“村落自然成了
素材之一”。
④把“通过相对平实的一种眼光”改成“通过一种相对平实的眼光”。
19.(4分)甲:船摆渡的是生活
乙:又开始酝酿春的黎明/希望/期盼
20.(4分)渡船是一座移动的桥梁,一端连接翠翠的守候,一端牵系傩送的归期。/渡船是一座移动的
桥梁,一端连接此岸的期盼,一端通向彼岸的希望。
21.(4分)A:生生不息/源远流长B:另起炉灶/另辟蹊径/标新立异
22.(4分)观点一可以使用,属于超常搭配,理由是:
①“种植”本义是指在土地上培植植物,使其生长和繁殖,在这里和“喜怒哀乐”搭配,突破习惯的修
饰与搭配,语言新颖生动。
②化抽象为具体,“喜怒哀乐”本是无形的,在这里与“种植”搭配显得具体可感,表现了人们从容坦
荡的胸怀和冷静的态度。
③与后文照应,语意衔接紧密,符合语言逻辑。
观点二
不合语言逻辑,理由是:
①“种植”一词后面一般与表示“实物”的名词搭配,如种植树木,种植蔬菜等,这里与抽象性词语搭
配,不符合“种植”一词的搭配习惯。
②“种植”虽是带有明显主观色彩的动词,在生活里有意种植“喜乐”尚可,但种植“怒哀”背离了人
的主观意图,不符合人的情感真实。
【解析】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不合逻辑,“最好的”和“之一”不能同时出现,可删掉“最好的”或“之一”。
④“相对平实的一种”语序不当,定语的顺序一般是“属数动形名”,“一种”是数量类的定语,应该
放在“相对平实”的前面,可改为“通过一种相对平实的眼光”。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根据文后的“;”可知,前后两个句子形成并列关系。根据后文“一一船摆渡的是命运”可知,
甲处填写的句子应和“船摆渡的是命运”句子结构相同。根据前文“桐油、青盐、染色的五倍子,棉花、
12
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可知,渡船装载了很多生活用品,描绘了一幅河上生活的忙碌图景,所
以此处可填写“船摆渡的是生活”。
乙处,根据前文“四季流转,盛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了秋
的金黄”可知,此处的语境是在写四季的流转变化,所以,在描述完冬季景象后,需要一个与春季相关
的句子来延续四季的变化。根据“盛夏的果实”“秋的收获”“冬日的皑皑白雪”“秋的金黄”可判定
句子的主体结构为“春的……”,春天代表希望,所以可填写“又开始酝酿春的黎明/希望/期盼”。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本题要求仿写句使用“暗喻修辞"。暗喻(隐喻)是将某物直接比作另一物,通过隐含的方式表达其特
征或属性,而不使用“像”“如”等明显的比喻词。仿写句子应以“渡船”为本体,模仿原句结构,保
持句子的整体节奏和意境。
整个句子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比喻句,第二部分是“一端……,一端……”,这种结构增加了
句子的平衡感和对称美。
仿写句应围绕渡船的“连接”特性展开,结合《边城》中的人物关系及故事情节,可以考虑“翠翠的守
候”和“傩送的归期”等意象,或更抽象地表达“此岸的期盼”和“彼岸的希望”。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根据前文“埋藏着中华民族”和后文“遗传信息”可知,要填入的成语应该能够准确表达“中华民族的
遗传信息”这个主语的性质或特点。这里的“遗传信息”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指文化、精神、习
俗等方面的特质。因此,需要选择一个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力量的成语。可填
入“生生不息”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殖。源远流长: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
根据后文“而是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可知,所填写的词语意思应和“在旧有的土壤重新生成”构成
对比关系。结合前文“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这是对中国乡村
的一种文化自觉。”可知,文段强调“文化自觉”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
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填写的成语应该表示脱离了这种文化自觉,重新开始的意思。可填写“另
起炉灶”“另辟蹊径”或“标新立异”。另起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另辟蹊径:另外
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标新立异:原指表明自己新颖的义理,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后来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见解,表示自己与众不同。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
结合“他们在密密匝匝的生活里种植喜怒哀乐,四季流转,盛夏的果实躲藏在绿荫里,等待一场秋的收
获,冬日的皑皑白雪覆盖了秋的金黄……”可知,“种植喜怒哀乐”是对湘西村落居民生活状态的描绘,
表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表达。
从逻辑角度来看,“种植”通常用来形容具体的事物(如植物),而“喜怒哀乐”是抽象的情感,特别
是将“种植”和“怒”“哀”搭配,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生假期学习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专题
- 4秘书处干事工作计划
- 2024年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 学校“争当四好少年”活动计划
- 8综治科月份工作小结和月份工作计划
- 2024办公室第二季度工作计划范文
- 临沂大学《大学生健康教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生个人工作计划素材模板
- 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范文汇编
-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测试试题及解答
- 0-3岁婴幼儿营养与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杭州师范大学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 《女娲造人》预习资料
- 无人机喷药合作合同书模板
- 手术室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公需科2024广东公需课《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试题(含答案)继续教育
- 走进现代林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TB10001-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作家明前茶及梁晓声相关阅读训练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