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五四运动》教案教学内容第13课
五四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时空观念: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唯物史观: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史料实证:通过微课和材料,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社会背景,培养学生概括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家国情怀: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合理表达爱国诉求,理性爱国,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及重大意义教学难点对五四精神的理解。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史料分析法,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引课明标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歌词中“五四”的火炬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爆发的背景是怎样的?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走进本课去探究这些内容。
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直接原因(导火线)、开始时间、地点、主力、口号、斗争方式、结果?2、五四运动扩大的原因、时间、主力、地点(运动中心)、斗争形式?3、五四运动取得的成果?4、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三、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之间相互检查配套练习册自主研讨完成情况,学友互学合作交流,学友共同努力也不能完成的请教老师。
四、展示评价精讲点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从中找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回答: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教师提问: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世界格局的变化不可避免的波及中国。以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学生讨论后回答:略教师概况: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仍然外受帝国主义的蹂躏,内有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经济落后,主权不能独立,中国依然受到被列强宰割的命运。作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北洋军阀政府,明知丧权,却准备在和约上签字。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北京青年学生凭借着一种对祖国无比诚挚的爱和胸腔中燃烧的青春热血,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吹响了革命求存的号角——五四运动。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五四运动第一时期的相关信息,并出示图片:
时间:1919年5月4日;
地点:北京
参加者:北京3000多名学生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爱国学生。二
五四运动的扩大原因教师:提问:五四运动扩大的原因?学生:(1)陈独秀的领导: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商人、学生、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日本帝国主义的挑衅行为进一步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日怒潮。2.前期与后期对比表教师出示下面表格,引导学生填写。前期(1919.5.4—1919.6.3)后期(1919.6.3以后)中心北京上海参加者学生、知识分子学生、商人、工人主力学生工人阶级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罢课、罢市、罢工结果许多学生被逮捕取得重大胜利3.结果教师提问:五四运动的结果?学生:(1)释放被捕的学生;(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1)释放被捕的学生。教师: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五四运动历史意义材料一:毛泽东: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材料二: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其阶级力量、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革命也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材料三:五四运动最突出的思想贡献就是引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进一步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要求成立能领导自己斗争的政党。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应运而生。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中国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有哪些异同点呢?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归纳总结)相同点: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不同点: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上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五、训练反馈自测自评1.“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北伐战争
D.西安事变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依据是(B)A.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创造了条件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00年前一批青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准确无误的是(C)A.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在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北京学生发动五四运动后,首先支持他们的是以商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而那时商会已遍及各地;随之,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人也投入运动。吴佩孚5月9日通电说,“莘莘学子……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有可原。”这反映出(A)A.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五四运动是全国性革命运动C.经济诉求是运动的重要目标D.军队支持是胜利的重要原因5.“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1919年的这一呐喊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C)A.旧民主主义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君主立宪时代6.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上海,你有可能看到或听到
(A)A.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爱国运动B.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黄埔军校创办六、课堂小结总结提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103年前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就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作业设计复习背诵本课知识点,完成作业题。板书设计五四运动一、背景: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时间:1919年5月4日
中心:北京→上海二、过程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主力:学生→工人结果:取得初步胜利三、意义:五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房产抵押贷款转让协议书合同
- 2025年度住宅小区装修施工安全免责协议
- 2025年度仓储物流劳务派遣安全责任书
- 2025年度在线贷款中介居间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内部员工外出安全免责合同
- 2025年度个人租房合同协议书模板(含租赁房屋维修费用承担)
- 2025年度应届大学生实习合同
- 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 第六期绿色发展援助篇
- 2025年度抖音网红达人合作推广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合作社土地入股与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合作协议
- 《炼油化工基本知识》课件
-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分析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 《射频同轴电缆》课件2
- 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辅助营养治疗策略
- 以工代赈政策培训课件
- 垃圾分类校本教材
- 中职学生开学心理知识讲座
- 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应用
- DD 2014-11 地面沉降干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 咖啡与茶文化培训1
- 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精讲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