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7课觉醒的涟漪——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统编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叙事以通史为主,每一课均有主题线索,对于主题线索的把握可以帮助教师抓住教学重难点,更好地优化、整合教科书内容。同时以学生材料阅读为中心的历史常规课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科书的历史材料开展深度学习活动,而不应舍本逐末、滥用教科书以外的“史料”,本节课还尝试融入初高中教科书衔接的元素。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17课。内容分为四个子目——“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面对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中下层普通民众因部分传教士引发“教案”而激起其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纷纷加入义和团,反抗列强侵略;晚清政府直至统治面临极端的危机(“西狩”)才慢慢“醒悟”,被迫进行新政,然而为时已晚。(二)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于晚清史的内容要求包括“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结合本节课内容,对课标内容要求进行细化:概述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及其影响,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派、平民阶层、封建统治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三)学情分析从戊戌维新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一时段的基本史实,学生在初中已有基本的涉猎,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的内容及危害,加之近代史主题的文学、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学生了解、接触这段历史的机会比较多。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停留在模糊、粗糙的感性认识阶段,对于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救亡图存运动屡屡遭挫的深层原因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教学目标(一) 通过多类型材料建构历史情境,在梳理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分析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二) 通过对三类社会群体觉醒行为的比照,揭露晚清社会民族危机加深的根源。(历史解释)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平民阶层、封建统治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教学难点民族危机加深的原因。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一)教学资源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历史表格等。(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科书阅读相结合、讨论法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大野招魂哭国殇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无数国人为之震动。然而所有国人在此时都“大梦唤醒”了吗?不同阶层、不同群体面对社会变化的反应是不同的,他们的觉醒存在着时间和程度上的差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差别又会产生什么影响?结合所学,复习回忆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晚清社会局面。回顾旧知,搭建起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强化学生的时序思维。一、热血的读书人一、热血的读书人一、热血的读书人一、热血的读书人一、热血的读书人一、热血的读书人一、热血的读书人(一)读书人要变法甲午败局之后,率先觉醒的是一批读书人——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什么他们会成为先行者?想必他们一定有相似的特殊性。1.结合维新派主要成员的教育背景,概括其相同点:表1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教育背景首先他们都接受过传统儒学教育,同时他们的字和号也各有特点,如康有为字广厦,我们能联想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根据他本人的解释是“饮冰十年,难凉热血”,如谭嗣同号壮飞,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的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与传统士大夫不同的是,他们还大多还有游学、访学经历,在游学、访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对社会现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眼界和视野更为开阔和高远。因此在民族危亡之际,他们立即振臂疾呼:我们要变法!2.维新派“托古改制”的原因提出变法主张需要依赖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康有为写了一些书。第一本书《新学伪经考》,他认为新莽之后所有古文经都是假的。为什么康有为不直接提出自己的学说,而先要批判呢?材料二:新、歆遽出,伪《左》盛行,古文篡乱。——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其实在当时儒家纲常伦理还占据统治地位,他这么做的目的是破旧:破除旧有的思想束缚。图1公羊学派中的“三世论”破旧之后,他也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从第二本书的书名《孔子改制考》可以得知,与孔子脱不开干系。在书中将孔子塑造成改革者的形象,同时对公羊学派中的“三世论”加以改造,说明人类进入升平世之后要以君主立宪制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材料三:康有为解释了托古改制的原因,“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当然也是对于现实情况的考量。3.维新派早期思想传播方式如何变化?提出变法主张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以便获得更多人的支持。维新派早期使用了多样化的思想传播方式,具体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呢?材料四:首先康、梁组织联合各省举人进行“公车上书”,通过进献万言书的方式以期得到皇帝的支持,但是这种传统的方式效率太过低下,而且容易遭到保守势力的阻挠。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又采用了什么新的宣传策略呢?材料五:维新派组织的学会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北京的强学会,学会除了维新志士之外,还主要吸纳了一批帝党人士和中下层年轻官僚,看似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却各怀鬼胎。比如帝党人士并非真心拥护变法,而欲借助变法使皇帝恢复权力,在与后党的斗争中获得胜利;中下层年轻官僚则带着投机目的,以此渠道结识更多政治人物,以为未来仕途铺路。材料六: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2023年修订),第31页。在强学会关停之后,维新派将重点放在了近代舆论媒体——报纸杂志上面,根据材料六可知收效很好,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从传统媒介到近代舆论媒体的转变,不仅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政治宣传上的进步,同时也为之后大众参预政治打开新的窗口。(二)读书人在变法经过前期的准备和努力,光绪皇帝最终接受了变法主张。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开始。1.变法方向与维新派最初的想法一致吗?材料七:从材料七可以看出,变法依然带有“中体西用”的色彩,大家可以思考为何会与维新派最初的想法不符呢?(学生思考作答,答案不唯一)材料八:更为重要的是,就连维新派的“开议院”等核心主张,在变法实践中也并未得到落实。康有为说“民智未开”,实际上是在说明现实条件并不成熟。在变法一开始便充满了妥协的色彩,尽管如此并未争取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反而损害了不少群体的利益。2.结合维新变法具体措施,说明变法触犯了国内哪些群体的利益?表2维新变法主要措施政治:被裁撤的冗官冗员失去了工作,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势必会对上位者产生冲击;经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需要近代财政人才,而户部主事官员大多不懂近代财政;文教:当时学习八股的知识分子大有人在,废除八股无疑断了这些人晋升的途径;军事:大量绿营将卒没有了生计的来源,自然也是不满。3.除了客观方面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之外,变法实施过程中是否出现过主观性的错误呢?材料九:材料十:变法操之过急,其实是光绪皇帝和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的体现。(三)读书人失变法变法的失败似乎有其必然性,但令皇帝和读书人没有想到的是,变法竟然来得如此之快。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大力搜捕维新派人士。结合材料,分析慈禧为何会转变态度,进而发动戊戌政变呢?材料十一:同时罢免六位保守派官员,并任命四位维新小将作为心腹。慈禧认为此举严重威胁其人事任免权。材料十二:以伊藤博文、李提摩太等外国人作为变法顾问,更引起慈禧的反感,慈禧无法像操控光绪那样操控外国人。从教育背景出身看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甲午战后最早“觉醒”的原因。把握“托古改制”与当时现实条件之间的联系。认识近代舆论媒体对于维新派思想传播的重要性。梳理变法过程,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清楚历史发展的个性与共性。并以学情出发,融入语文学科的内容,加强学生的迁移能力。勾连历史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引导学生跳出历史事件本身审视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变法的失败寓于其过程之中,历史事件发展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二、愤怒的劳力者二、愤怒的劳力者二、愤怒的劳力者二、愤怒的劳力者材料十三:(一)劳力者为何愤怒?1.结合教科书与图片,概括说明“鬼子闹中原”的表现。图2巨野教案后德军入侵图中国内地何以出现大量基督徒传教?(学生答:《天津条约》等条约规定)少数基督教士为非作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激起群众不满,加之中西观念之间产生的冲突使得这种不满情绪更加剧烈。“教案”由之发生,其中巨野教案引发的震动较大,成为德军强借胶州湾的借口,山东人民义愤填膺,所以义和团运动兴起最早的是不是有山东?(学生答是)2.为什么在民众看来“教堂”会“止住天”?图3晚清山东照片1898年山东等中原地区大旱,民众自然而然地将这一“天灾”归咎于西方传教士造成的“人祸”——洋教入侵破坏宇宙、自然的平衡。(二)劳力者如何泄愤?图4、5义和团民照片观察图4、5,说明义和团民究竟有怎样的“兵法艺”?义和团民的武器装备十分简陋和落后,主要是一些冷兵器,甚至还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手段。图6义和团拆毁京汉铁路漫画由于民众知识水平不够,被民族主义情绪冲昏大脑,把一切有关西方人的事物当作“敌人”,于是就出现了“折铁路”、“拔线杆”、“毁坏火轮船”等极端行为。(三)劳力者能否泄愤?1.劳力者们泄愤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答:“扶清灭洋”)图7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旗帜他们的目标能够实现吗?(学生答:不能)一方面,正如之前所述,义和团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洋人军队相抗衡;另一方面,清政府是否可以与他们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呢?(学生答:不能)2.结合教科书,概括晚清政府对待义和团态度的变化如何?材料十四:所谓“民心可用”,本来是主政者的托辞、懒政,甚至是逃避责任的一种行为,还是民粹主义泛滥的根源。——仲伟民:《我们应该从中国近代史中汲取什么教训——再读蒋廷黻先生<中国近代史>》,2022年12月15日讲座。清政府在对待义和团态度上的反复无常,本质上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可见封建保守派的自私。结合材料与所学内容,围绕义和团揭帖分析与思考。以初中教科书基本史料为基础,尽可能还原历史场景,开展深度学习。三、自私的统治者三、自私的统治者三、自私的统治者材料十五:1.比较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的措施,有何发现?(学生发现其中不少共同之处)表3清末新政主要措施2.为何面对相同的改革,当权者的态度不同?面对的形势不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失陷,慈禧与光绪被逼到逃跑的境地,慈禧对于民族危亡有了直接的认识。图8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紫禁城阅兵图9《辛丑条约》的签订材料十六:“东南互保”象征着在朝士绅之间有了裂痕,统治阶级本身的裂痕是统治阶级最为关心的事。材料十七:材料十八:从材料十七可知,清末新政是由慈禧领导、后党的亲信作为执行者,主动权掌握在慈禧等保守派手中。材料十八反映的“预备立宪”成员结构情况,皇族成员占7/13,清末新政的性质也就更加明显了。从时代背景出发思考清末新政出现的必然性。从清末新政为切口理解封建统治阶层的自私与腐朽。通过比较视野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月营业员工作计划
- 2024-2024年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个人工作计划学生会学院学生会年度工作计划表
- 软件销售人员的2019年工作计划
- 小学年级组长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样本
- 班组安全生产计划
- 2024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样例
- 乡镇年度人才工作计划
- 2024年公园管理所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 重庆2024年执业药师考试工作计划
- 2024版标准购房合同模板
- 2024年农业农村知识考试必背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 GB/T 33475.4-2024信息技术高效多媒体编码第4部分:符合性测试
- 三方代付款协议
- 有关保护地球的倡议书6篇
- 校园安全疏散
- 写字楼物业工程部个人年终总结
- 安全生产晨会会议记录
- 2024年度CAXA电子图板2024基础教程
- 中小学校园交通安全常识宣传
- MOOC 传热学-南华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