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聊城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学年聊城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学年聊城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学年聊城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学年聊城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聊城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1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网络文学

用户规模达4.92亿,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过2278万,“网络作家表现出主动的文化自觉意

识,从而推动了网络文学的主流化进程”。“在多姿多彩的大众文化生活中,网络文学彰显中华

智慧的原创性力量,继续发挥着传播主流价值、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作用。历经约三十

年的发展,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基本成熟,对文学生产关系的结构性影响已经趋于稳定”。

网络文学究竟是什么?一般来说,学界对网络文学的定义大致有广义与义两种。郑熙青认为,

“在网络上原创、流通、消费的文学作品”就是中国学术界对网络文学所下的基本定义。王万举

则认为,网络文学是文学在市场机制和互联网机制的交互作用艺术一文化形态。上述诸说即是

从广义角度来界定网络文学概念的。从狭义上来说,“网络文学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创作并在互

联网上首发、一般以付费或其他有偿方式供用户阅读或参与的网络小说”。

综观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早期网络文学作品通常较短,受技术条件限制,文字精练,情节

紧凑,后来长篇网络小说出现,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大大增加。一方面,玄幻小说、穿越小说、

科幻小说风行,大量作品涌现,虽然与现实生活拉开了一定距离,但从大的范围讲,也为文学增

添了更多主题、内容和风格样式,起到了繁荣文学、满足读者多方面精神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面,

近年来也涌现出大量或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和审美特点,或以艺术形式再现历史的优

秀网络小说,如《庆余年》《欢乐颂》《遍地狼烟》等,这些作品完全是传统文学的自然发展。

此外,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和阅读方式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等特点,受众群体更加广泛和多

样化,因此网络文学也是一个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文学领域。

既然网络文学也是文学的一种,那么语言就是它最根本、最显著的属性,是其本体意义上的

特征。“这种文学语言的特别本事能够产生一种特有方式的客观性和语言的组织性,通过这种本

事作品所产生出来一切的东西都变成为一个统一体。”雷•韦勒克指出,表面上看,文学作品与

一件雕刻或一幅画一样,都是一种人工制品,但其实前者与后者之间有着本质不同,“如果我们

毁掉一幅画、一件雕刻、或一座建筑,我们就把它彻底毁掉了”,但是“毁掉一本书或者它的全

部版本却根本毁不掉作品”。这道出了文学作品的本质特性,即它是语言作品,是人类以语言形

式创造的人工制品。

正因如此,大多数传统文学研究的方法、概念仍被许多研究者采用,这不仅说明这些研究方

法是必要的,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这些方法是有效的。爱•摩•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

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等经典小说理论,经常被运用于网络文学研究;近一百年来,几代研究者

创立、运用、发展的各种理论、方法,也仍然被继续运用。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文学层面探讨网

络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质和特点、风格类型、体裁创新、人物塑造与人物性格,还有作品内容与作

者的人生经验、主题思想和价值取向,以及作品的思想内涵或教育意义,等等,都仍将是网络文

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学仍是文学,不可把它与传统文学过分对立,

视为异物。

(摘编自祝晓风《论网络文学研究的四个层面》)

材料二:

对于从事网络文学的研究者来说,无法回避的是要认清原创并不是横空出世的理论空想,更

不是毫无保留地汇入流行文化,自造新词。要提炼出原创的概念,构建具有创新价值的理论体系,

既要融入时代,又要在传承中借鉴提升。

其一,扎根网络文学的本土实践。研究者必须深入网络文学现场,直面网络文学发展中出现

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倾听网络文学跳动的脉搏。据《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网

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最大的IP来源,年轻的Z世代在海外受众中占据绝对

主导地位,西方的年轻人将中国的网络文学作为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

其二,实现传承与创新的良性互动。研究网络文学的学者往往会忽略本土的理论与文化资源,

将网络文学简单地视为技术与资本催生的产物,倾向于从外来理论中寻找解释的依据。事实上,

网络文学离不开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历史题材或现实题材创作更是对本土历史与时代进程的独

特想象和多彩记录。

其三,以理论借鉴推动创新发展。研究者不能生搬硬套外来概念或其他行业的术语,但在深

入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发挥其镜鉴意义。通过借鉴,研究者才能发现自己的理论盲点与观念误区,

才能做出准确的价值评判与文化选择。正如黄鸣奋所言:“从跨文化、跨媒体与跨门类比较中,

我们或许有望找到诠释网络文学的恰当话语,实现西方文论与中国文论、当代文论与古典文论等

的结合,促进文学理论本身的推陈出新。”

(摘编自黄发有《网络文学研究的反思与突破》)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网络文学逐渐趋向成熟,走向主流化,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B.网络文学的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性,既增加了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又有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

发展。

C.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和阅读方式更有优势,具有便捷、快速等特点,是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

根本原因。

D.网络文学本质上还是文学,语言是其最根本、最显著的属性,传统文学研究的很多方法仍然是

有效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界对网络文学定义的认识虽不同,但大都认为网络文学离不开网络技术和用户消费。

B.综观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均需要关注读者和时代。

C.从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现状看,网络文学势必承担起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使命。

D.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中,只要知彼知己,就能找到自身弱点,进而促进文学理论的创新。

3.下列文句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选择两处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当下网络文学方兴未艾,你对网络文学的发展有何建议,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架梦想的桥

冷梅

一水横断,伫立此岸与彼岸,望着水流兴叹,此时此刻,多么渴望一只小船能来到面前,当

然,最好是一条小桥横于溪面,渡我走向对岸。小时候,我走得最远的距离就是从村庄到镇里,

但最怕的是横于村庄与梅冲山之间的那条宽约五十米的梅溪,每次要渡溪到对面的山坡,心里就

发怵。

2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从七岁开始帮生产队放牛挣工分计口粮。放牛是要到村后隔溪的山坡

去的,最麻烦的就是横渡梅溪。夏天还好,我们三五放牛娃把衣服一脱,跟着水牛泅到对岸,还

一边戏水一边哼着童谣呢。其它季节里的溪水冰冷刺骨,我们被迫练就了一种叫“站牛桩”的本

领,就是挽起裤管,赤脚稳稳立于牛背上,被牛驮着渡溪。有一次刚好到了小溪中央,突然刮风

下雨,我脚一滑,整个人丢进溪里,很快筋骨就象被冻住了,任我怎么折腾拼命,也游不到岸边,

幸好一位路过的农民及时救起了我。现在想起来,仍不免心有余悸。当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

有一座飞架梅溪的小桥。

桥,于生命而言,是多么重要。桥,可以连接路的终点与起点,是延长旅程的重要节点,相

对于舟楫,它来得更直截了当。哪怕是一截树木或一条石板架成的小桥,也会令人感动。改革开

放的春风吹到村里不久,村人集资筹劳建起了一座足够一头水牛通过的简易石桥,我们才免除了

渡溪放牛的困苦。许多年后,我觉得这是架起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座心桥。后来,我上

学了,慢慢结束了放牛生涯。从小学到高中,校门前都有一座小桥,听老人说,那叫“步贤桥”,

也许是尊崇“学而优则任”的传统思想吧。

我无数次走过这样的步贤桥。每一次走过.脚步就越发坚实,前方也越来越广阔,是步贤桥

把我一步步引向远方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湘楚文化名城长沙求学,第一次漫步于湘江大

桥,心潮澎湃,竟发出“世上还有如此雄伟壮观的大桥”之慨叹。

想当年,青年毛泽东独立寒秋,望湘江北去,其心情该是怎样?他要乘船才能到达湘江对岸

的岳麓书院,遇上风雨雷电的天气,又能如何?假如早有了湘江大桥,他求知的路程肯定更加顺

畅,寻求救国救民的理想也许实现得更快。湘江战役中,他又来到湘江畔,面对战友们的鲜血染

红了滔滔江水,必定很悲伤。假如有一座桥,情况可能不至于如此糟糕。其实,在毛泽东的心中,

最重要的是要在军民的心间搭起一座稳固的桥梁,后来他完全做到了。渡江战役中,除了一些木

船,军民同心搭起了人力浮桥,为百万雄师过大江冲破了长江天险。

世界上的桥梁很多,有形的,无形的。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需要无数

有形的无形的桥梁来放飞中国梦。现在许多大城市,一座座立交桥飞架,仿佛一道道彩虹,靓丽

了城市的时空。如此看来,桥梁未必都处于江河湖海之上。在千沟万壑与万丈深渊之上建设这些

桥梁,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修桥人不屈不挠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是“感动”两字可以表达的,

许多人为此奉献了青春,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每一个修桥人就是一个桥墩,支撑着更多的中国

人完成一次次旅程,一■次次走向远方。

2004年夏天,我作为粤港经贸交流会的一名工作人员,第一次踏上东方之珠这片热土,百感

交集。香港与大陆仅隔着一条窄窄的深圳河,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道路,却走了156年。澳门也

一样,回归之路也布满荆棘。不管多远,迷途的孩子总会回到母亲怀抱的。当我通过罗湖桥再回

到深圳,感觉步履轻快。于我而言,这一步的意义仿佛旅者归来那么自然,但对祖国母亲来讲,

这一步的跨度不是一座桥的距离,而是从孱弱走到富强的距离,是一个母亲思念孩子的距离。如

此一步之遥的距离是最难熬的。如今,不用十分钟,我们就可以来回走完罗湖桥了。

中国山川众多,江河纵横,是个桥梁大国,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在古代,无论是

建桥技术还是桥梁数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与才能。一

座座古桥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还闪烁着技术与艺术的光芒。这些古桥已超越了一般桥

梁的交通作用,既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又有艺术的审美价值,是跨越时空的国粹,是与江河朝夕

共唱的美妙音符,更是祖国母亲一块块坚硬的骨头,任凭风敲雨打,电闪雷击,不改初心,铸造

了桥梁文化的丰碑。

中国在前进,道路在延伸,桥梁在飞越。祖国胸怀宽广,在走好自己道路的同时,还惦记着

世界上“行路难”的姐妹兄弟,为他们展开“一带一路”的蓝图。走出国门的高铁,是一枝枝橄

榄枝,而一座座高铁桥,应是橄榄枝上的一片片绿叶,闪烁着万缕阳光。往来海内外的轮船飞机,

仿佛穿梭于海天的一只只鸽子,绵绵不息传递着爱、友谊与和平的心愿。其实,“一带一路”也

3

是一座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桥梁,必将连接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梦想。“予人玫瑰,手留余

香”,祖国母亲就是赠花人,“一带一路”的实施,正体现了一个东方大国的风范。

祖国啊母亲,我早已不会害怕“行路难”。无论前方是千沟万壑还是峰峦叠嶂,无论是江河

阻挡还是风浪滔天,我都不改前进的初心,更不会迷失方向,必将一如既往地一步步走下去,从

春天走向下一个春天,因为你已经为我修建好一座座桥梁。来日方长,我梦想成为一座小桥,随

时为需要的人弓下身子,托起他们远行的梦想。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横渡梅溪带给童年的我都是些不好的经历,至今让我心有余悸,所以我当年非常渴望梅溪有一

座小桥。

B.在我看来,只有有了湘江大桥,毛泽东求知的路程才会走得更顺畅,救国救民的理想才会实现

得更快。

C.“桥的国度”的美誉体现出与不改初心的精神文化相比,中国劳动人民更看重技术与艺术的智

慧和才能。

D.本文情理相融,既叙写个人的人生经历,蕴含真情实感;又传达出对时代和国家的思考,理性

不失深度。

7.关于文中罗湖桥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百感交集中包含了对祖国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骄傲和自豪。

B.“轻快”指为香港、澳门的回归感到欣喜,同时为香港快速地变化发展而惊叹。

C.这个段落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写出“我”两次经过罗湖桥的不同感受。

D.罗湖桥不仅连接了香港和深圳,更见证了中国由孱弱走向富强的百年历史变迁。

8.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丰富意蕴。(4分)

9.文中写了很多种“桥”,作者赋予这些“桥”哪些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

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

迎之。”瑜目:“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

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

耶?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

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

保为将军破之。”权日:“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

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

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日:“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

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

欺以欲降。又预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

船,同时发火。时风威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

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4

(节选自《三国志•周瑜传》,有删改)

材料二:

周瑜拒曹公于赤壁,部将黄盖献火攻之策,会东南风急,悉烧操船,军遂败。说者谓:使天无

大风,黄盖不进计,则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

“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目:“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刘备见

瑜,恨其兵少,瑜目:“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胜矣。不

然,何以为瑜?

(节选自洪迈《荣斋随笔》卷五)

[注]刘备曾任豫州牧,后常以豫州称刘备。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顷之A烟炎B张天C人马D烧溺E死者F甚众G军H遂败退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表目的关系,与《琵琶行》中“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中的“以”字用法相同。

B.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与成语“横行霸道”中的“横行”意义不同。

C.走,使动用法,与《沁园春•长沙》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用法相同。

D.何以,用什么,怎么,与《短歌行》中“何以解忧”的“何以”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率兵袭吴,吴国议者认为曹操虽然在道义上处于劣势,但是敌强我弱,双方的军事实

力不可相提并论,所以应该投降曹操。

B.周瑜驳斥了议者的看法,分析了曹军必败的理由;在赤壁之战中,他采纳了黄盖的火攻之

策。展现了他作为军事家的战略战术。

C.孙权在大军压境时,问计于群臣;在战与降的争执中,支持周瑜,做出决断。可见他是一

位兼听明断的优秀领导者。

D.洪迈认为,评论者的观点是不善于观察之人的看法,在周瑜对孙权与刘备的回答中已经看

出他对取胜成竹在胸。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

(2)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

14.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即使没有火攻之计,周瑜也必定能战胜曹操。曹军有哪些必败的原

因?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注]①该诗写于安史之乱,此时诗人身陷贼中,与家人远隔。②国西营:长安西部的兵营,

是抗击安史叛军的军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首联既点明时令,又描绘了月影清朗的景象,不仅呼应了标题,而且营造了空寂、清冷的

氛围。

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了诗人眼前之景,以动衬静,表现了周围的环境之静和自然

万物的永恒。

C.尾联中“干戈”,代指战争,和《永遇乐》中“烽火扬州路”中的“烽火”所用的修辞手

法相同。

D.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将自然景象与个人命运、国家兴衰相融合,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忧国忧

民之情。

16.月亮增添了诗人哪些“丹心苦”?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时,用“”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

幺》;最后,“"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2)古人喜欢描写服饰来代指人物或展现人物特点,《短歌行》中“一句用服饰

来代指周代学子,《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一句展现了古代儒者的装束

特征。

(3)古人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书写在唐宋诗词中比比皆是,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

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甲),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

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由武而文而又由文而政的辛弃疾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被用或被弃

中矛盾、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A,便再不染政;也不

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

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

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乙)。他

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

时刻B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被抛年的感

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富,却为他准备了锤打思想和艺术的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

油炸,千锤百炼。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

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笔端,

化作诗词。诗词,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炸响.才能C。他并不想当

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

是一首好词了。

18.下列句子中的“要”与文中加点的“要”,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袁隆平下定决心要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B.莲花池边有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打了半斤酒,还要了些菜。

C.描绘“寒风扫高木”的景况,用“木”字要比用“树”字更合适。

D.等枣树的叶子落尽,树上的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6

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

变原意。(4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表述不当之处,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提问:什么是人生?是谁创造了你?毫无疑问,是父母给了你生命,给了你独一无二的基

因和深厚的爱;除此之外,人是历史的结晶,是地理的产物,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为你提供了广

泛的思想内容、心灵素材;还有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人一你,是你创造了你自己,你的内心,

你的生活,你的人生,只能是你自己去创作,去塑造。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的认定欠准确)

2.D(“只要一就--”表述不准,知彼知己,未必能找到自身弱点,而是“有望促进文学理

论的推陈出新”)

3.B(B项蕴含的哲理是:角度不同,得出的观点也即不同,ACD分别对应材料二中三点)

4.①对比论证,用“毁掉一幅画,一座建筑”和“毁掉一本书”作对比,突出文学作品的语

言属性特征,观点鲜明形象。

②举例论证,举《庆余年》等作品的例子,证明网络小说通过拓宽内容或再现历史,可以丰

富表现内容,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③引用论证(略)

(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得满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①网络作家要有主动的文化自觉意识,传播主流价值,引领时代风尚。

②网络文学作品要创新题材,贴近时代,反映生活,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③利用好传统文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助力网络文学研究,推动网络文学发展。

④理论研究者构建具有创新价值的理论体系,跟随时代要求,传承发展,互通借鉴。

(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可得满分)

6.D(A.“都是不好的经历”错,文中提及夏天的“一边戏水一边哼着童谣”经历是轻松惬

意的。B.说法绝对,文中为假设情况,侧重桥对理想的实现的加速作用。C.文中未提及比较)

7.B(文中未提及“也为香港快速的变化发展而惊叹”)

8.①“我”从小学到高中,走过校门的那座小桥。②现实中“我”通过其他“桥”走向广阔

的远方和未来。③我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分,前两点每点1分,

第三点2分)

9.①沟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连心桥;②引领青年人坚实地走向广阔未来的成长桥;③实

现救国济民的理想、军民团结一致的同心桥;④助力祖国由孱弱到富强,再到连接起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跨越桥。(6分,答出任意3点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7

10.ACG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

译为:不久,烟火弥漫天空,被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曹军于是败退。人马烧溺死者为定语

后置句。

11.C(“粪土”为意动用法,视……为粪土)

12.A(“议者认为曹操虽然在道义上处于劣势”错误。原文为: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译为:曹公是豺虎一样的人,但他假借

汉朝丞相名义,挟持天子来征讨四方,行动以朝廷为借口,现在如果抵抗他,事情就更不顺利。

行动以朝廷为借口,意味着曹操的军事行动以朝廷的名义进行,名正言顺,符合道义,有道义上

的优势)

13.(1)这几种情况,是用兵的禁忌,但是曹操都贸然做了。将军您擒获曹操,应该就在今

天。

(4分,得分要点:患:隐患,禁忌;判断句式;冒:贸然,轻率;宜:应该,应当)

(2)刘备见到周瑜时,为他的军队太少而遗憾,周瑜说:“这些已经够用了,您只管看我

击破曹军。”

(4分,得分要点:恨:为……遗憾;足:足够;但:只管;整体句意1分。)

14.①曹操名是汉相,实是汉贼,处于道义上的劣势。

②北方未定,马超、韩遂还在关西,这是曹操的后患。

③曹军不擅长水战,曹操弃其所长与吴军作战是为下策。

④天气严寒,曹军战马缺少草料。

⑤中原士兵长途跋涉,水土不服,易生疾病。(5分,每条1分,意思对即可)

15.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了诗人眼前之景错)

16.①思亲之苦:月影清朗,亲人离散,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对战乱中离散亲人的担忧与

思念;

②伤己之痛:月亮永恒,自己却白发频增,诗人以月之不变反衬人生的短暂,抒发人生迟暮

的悲凉和壮志难酬的痛心。

③感时伤乱之悲/对国家战事与人民疾苦的忧心:兵乱未歇,百姓流离失所,诗人将月拟人

化,劝告月亮不要去照“国西营”,以免将士们因睹月而思家念亲,表达了诗人对因战乱而流离

失所的百姓的同情担忧和对平定叛乱、家国平安的渴望。

(6分,每条2分,概括与赏析各1分。)

17.(1)轻拢慢捻抹复挑曲终收拨当心画

(2)青青子衿羽扇纶巾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塞上长城空自

许镜中衰鬓己先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该处不得分)

18.A(文中含有“要”的句子是“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其中的“要”表示

“想要”。A项中的“要”表示“想要”,B项中的“要”表示“索取”,C项中的“要”表示

“估计,应该”,用于比较,D项中的“要”表示“即将”)

19.A浅尝辄止B忧心如焚/忧心忡忡C振聋发日贵(3分,有错别字则该处不得分)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忧心如焚:指心里愁得像火烧一样,

形容非常忧虑焦急。振聋发璃: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

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20.辛弃疾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4

分)

8

1.甲:词人本色是武人乙:便又被招而任用(4分,每处2分)

22.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

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4分,共两处,一处为缺少“在”,一处“捶打”改为“锤炼”。学生

可写修改后的句子,也可在句中正确的位置给出修改意见)

23.参照202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

不负时代不负自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