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成长》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
考点1概括文章内容
1.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含有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找出文中的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
们,这就是主要内容。
2.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照四要素补充增添,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段意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法,即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
4.摘录句段法。关注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重点段落,答题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
考点2品味准确、传神的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让读者如
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描写的分类
1.按内容
(1)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①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
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答题模式: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
②语言描写: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
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
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动作描写:通过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
展示人物精神面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
答题模式:生动形象写出了……人的……感情(或…•一性格)。
④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
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⑤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答题模式:此处通过……词语,生动地写出了……的心理,表现了……的性格、品质。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
自然景物的描写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其作用主要有:
①交代故事(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提供人物活动的空间。
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心情。
④烘托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性格品质。
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⑥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的感情),深化文章中心。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描写;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其作用主要有:
①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等。
②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③揭示人物〔事物)命运的社会原因。
环境描写出现位置及作用:
①在开头写景,渲染某种气氛、交待故事背景,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②在文中写景,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在文末写景,升华主题、使作品具有无限的思考空间。
(3)场面描写
2.按角度: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按状态: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4.按手法:工笔、白描
主题阅读
1.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
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
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
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
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
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
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
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
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
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
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
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啊……”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
(1)请概括选文写了“我”与先生的哪几件事。
(2)结合语境,回答问题。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本句中“疑心”能否改为“觉得”,为什么?
(3)结合文中三处画线句,说说寿镜吾老先生教学上有什么特点?
(4)“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表现了少年鲁迅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下列选项不能说明这一点
的是_______
A.我在叔祖家看到了绘图的《山海经》十分渴望,在阿长的帮助下终于得到一套。
B.因《陶庵梦忆》中有对迎神赛会盛况的记载,我便十分渴望去看东关的五猖会。
C.我对为我一人所独有的《二十四孝图》画图本子中的故事一直喜爱,念念不忘。
D.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我就极愿意有这样一个墨猴。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
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
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
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
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
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
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
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
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
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老师讲课的“入情”的?
(2)老师的讲课给我的印象很深,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请举两例,做简要地分析。
(3)“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
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
(4)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5)描写两位国文老师时,都注重神态和动作描写,请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两位老师特点的语句。
3.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有一天,莎莉文小姐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同时也把原来那个布娃娃拿来放在我的膝上,然后
在我手上拼写“doll”这个词,用意在于告诉我这个大的布娃娃和小布娃娃一样都叫作“doll”。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
“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
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
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
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
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
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一一“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
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
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
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
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
摔坏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
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
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
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1)“我”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发脾气?
(2)“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句中提到的这种眼光是指什么眼光?
(3)在这一天里,“我”对生活的态度有了彻底的转变,请你具体说说有什么变化?
(4)为什么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5)莎莉文老师不愧为一位教育艺术家,这一点从她引导海伦弄清“文字与世间万物的关系”这个事
例,可见一斑。归纳一下,她是怎样一步步地引导海伦认识文字的奥秘的?
4.阅读《故乡的冰凌花》一文,回答问题。
①一个人不论离开故乡多久,对故乡的“一花一世界”那种眷恋之情大都放不下。
②冰凌花是我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种花,它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是较为普遍且在早春最
先开放在雪地里的草本花朵。其别名众多,如报春花、冰了花、冰凉花、顶冰花、福寿花和雪莲花等,
至于它的学名叫侧金盏花,中医称之为福寿草。
③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对冰凌花有着特殊的情结。那时我家住在屯子中间,屯子不大,四面环山。
彼时那里还是山连着山,很多高大的树木也是一望无际。仅是那些能长出野果的树就有樱桃树、榛子
树、山梨树、臭李树、杏树、山核桃树……当然还有山葡萄之类的藤蔓植物。
④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最纯真、最美好的记忆,可以说那种纯真能伴随自己一生。每年春季开学,
残雪初融、乍暖犹寒的时候,放学后,我们几个小伙伴都不走人们常规走出来的山路,而是特别喜欢在
雪野里穿行,走那种穷岭荒坡,即所谓的“抄近道”。在春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前,雪野还是我们嬉闹的
乐园。倘若能够遇到可爱的冰凌花在残冬里顶着冰硝生长出来,迎接我们这群天真快乐的孩子,这也满
足了我们对北国春天美好的向往。
⑤山中的雪深浅不一,阳面的山里,雪融化得快一些,走这样的“近道”,一走一毗溜;走那种半
阴半阳的地方,相对来说不容易摔倒,也会更容易遇到冰凌花。我们在雪野里深一脚浅一脚走着,那些
雪就从脚踝处顺着棉鞋帮往鞋窠里灌,冰凉凉地刺激着我们的脚丫,几乎每天回到家,我们都要将鞋子
放在火炉旁烘烤,不然湿漉漉的第二天就没得穿。因为年龄小,正是贪玩的时候,大人们也不会数落我
们。
⑥每天放学,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努力寻找冰凌花,然后采摘几把带回家。采摘冰凌花,就要采摘
那些待开未开的圆圆的花骨朵o有一些花骨朵微微张开笑脸,露出了一点点蛋黄色,娇羞的样子像刚出
嫁的新娘,怯生生的,令人爱怜。每一次我都蹑手蹑脚地,生怕吓着娇嫩的它们。那时候我不懂大自然
是怎样恩赐它们,让它们在这样的季节里给东北大地装点着美丽,不畏严寒绽放着异彩,成为早春里的
一道胜景。
⑦我采摘到冰凌花,就把它们放进书包里,到家后立即将它们插在空酒瓶或者罐头瓶里,再在瓶中
灌入三分之二容积的井水。一夜之后,那些含苞待放褐色紧实的小花蕾就会绽放出花朵。家中只要有摆
放的地方,就会有这些采摘来的冰凌花,那股清新的气息和淡淡的芳香就会弥漫整个屋子。
⑧冰凌花生长的环境,有的地方,人们一辈子都未曾去过。它却能从北方春雪覆盖的一片片枯叶衰
草当中,在坚硬的冻土之上,甚至会带着冰硝执着地傲然生长出来,独自绽放,不屈不挠,就连残冰积
雪都被它们不畏春寒的精神一点点击退,我认为它是花中的伟丈夫。
⑨如今,我在江南,故乡的山里,那些即将生长出来的冰凌花对我而言遥不可及,只好用心来感受
那一簇一簇的冰凌花的开放。我似乎看到了童年求学时途经的山坡处有疝疝的冰凌花绽开了……
(有删改)
(1)简要概括作者对冰凌花有哪些特殊情结。
(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的划线语句。
(3)请理解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灿灿”的含义。
(4)花木有情,岁月生香。在你的记忆里也会有一朵花灿灿地绽开:课文里顽强美好的紫藤萝,“出
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或是校园里你亲手种下的向日葵,倾听过你少年心事的紫丁香……请你用生动
优美的语言将记忆中的这朵花描写出来,不少于30字。
5.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我的作家之路
叶辛
①童年时代,我跟好多在上海弄堂里长大的孩子一样,打弹子,飞香烟牌子,打康乐球,抽转轴
儿,滚铁环……哪样不玩啊!光是这样玩玩也不够味儿,我经常想新花样,不是到绍兴路上那不花钱的
小花园去玩“官兵捉强盗”,就是穿过襄阳南路或岳阳路,到肇嘉浜去摸螃蟹、捉小鱼……
②别人不敢往楠竹竿的顶上爬,我能爬上去,还往下做鬼脸;别人不敢从丈来高的围墙上往下跳,
我敢跳下来,明明脚板心好痛,我还嘻嘻笑;下一节课的时候,我经常在偷偷地做上一节课老师布置的
家庭作业,等到放了学,我把家庭作业做完了,于是就拉着没做作业的同学一起去玩。我爸老是叹气
说,这么发展下去的话,长大了会变成个什么样子……
③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少儿期刊《儿童时代》。这本有字有画的书,很快吸引了我。里面
的小故事、寓言、猜谜语、小游戏,还有念起来朗朗上口的小诗,比我那调皮捣蛋的生活有趣多了;比
我们那条长长的弄堂,比弄堂外灰白色的柏油马路,也有趣多了。从这本薄薄的书上,我知道了世界上
有高山、大海、冰川。荷,原来书里面有这么多吸引人的东西呢!读了这一本书,我又开始寻找另外一
本。我读了一本又一本《儿童时代》,还津津有味地学着做那上面刊登的小游戏,挖空心思猜着上面的谜
语。
④就这样,《儿童时代》给我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门户。每读到一本,我总是又惊喜、又震动,读完
了,还兴致勃勃地给小伙伴讲呢!书本以它壮丽绚烂的境界给我描绘了一幅又一幅图画,给我叙述了一
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它逐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的空余时间,差不多都扑到书本上去了。爱上了
书,弄堂里小伙伴们的喧哗声我听不见了,滚铁环、踢足球的声响也不会惹得我心痒了。
⑤随着日子的过去,书越读越多,差不多已经脱离了顽童行列的我,开始变得好幻想起来了。
⑥在儿童时代的这一时期,我做过多少幻想的梦啊。读了描写天空生活的书,我想着长大了当一个
飞行员;读了描写大海生活的书,我立志要当一个体魄强壮的海员;读了描写战争的书,我又想着该当
一名司令员...
⑦所有的梦都像肥皂泡那样一个一个破灭了。在读过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之后,我沉浸在他所描绘
的生活中,第一次想到写书的人,第一次注意到写书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从那以后,我开始想到,我长
大了,也要当一个写书的人,也要去感动那些读我的书的小孩子。这个愿望,我没有说出来,把它埋在
心底。
⑧这又是一个“梦”。可这个梦老在做着,我知道,要叫这个“梦”变成现实,就得用功学习,认
真读书,读大量的书。于是,我从感兴趣读书,变为自觉自律地读书。每一本我都读得很细致、很认
真,还悄悄记下读书的笔记。书已经成了我儿童时代最好的朋友。这么一来,岂止是我的小伙伴,连我
家里的人、我的班主任老师,他们都说:“顽童变成了小书迷、书呆子!”
⑨今天,我小时候的“梦”成了现实,我也变成了一个写书的人。这可不是孙悟空眨眨眼那么快就
能变个老婆婆出来的。只有我最清楚,小时候读了那么多书,对我的帮助有多大。十年动乱期间,在农
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的生活条件很差,我的周围没有一点儿的学习空气……我觉得,不能让光阴这么
白白地虚耗过去,得像我小时候所看的书中写的那样,抓紧时间学习写作,绝不能半途而废,我还要叫
小时候的“梦”变成现实呢。是书,给了我这么大的精神力量,努力摆脱环境的影响,不怕困难,不畏
挫折,百折不挠地学习着创作,争取做一个写书的人。
⑩我绝不是要小朋友们都去当书迷,长大当作家,仅仅只想说,多读书,读好书,对我们的成长是
会有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愿小朋友们学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孩子,愿书本开阔你的眼界,陶冶你的
情操,长大了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1)结合上下文读①②两段,概括这两段文字主要表现了“我”的哪两个特点,并联系全文分析这两
段文字的作用。
(2)阅读③一⑧段,概括“我”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小书迷的。
0________________
②书越读越多,开始变得好幻想起来;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这可不是孙悟空眨眨眼那么快就能变个老婆婆出来的。
(4)通读全文,概括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哪两方面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
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
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
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
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
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
至(J,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
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
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
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
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
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
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
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喜欢上那里。每
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
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
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我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
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
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
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
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
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做了什么事?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
(3)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分别包含怎样的感情?
(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花园(节选)
汪曾祺
①在任何情形之下,那座小花园是我们家最亮的地方。
②每当家像一个概念一样浮现于我的记忆之上,它的颜色是深沉的。
③祖父年轻时建造的几进,是灰青色与褐色的。我自小养育于这种安定与寂寞里。报春花开放在这
种背景前是好的。它不至被晒得那么多粉。
④曾祖留下的则几乎是黑色的,一种类似眼圈上的黑色,里面充满了影子。这些影子足以使供在神
龛前的花消失。晚间点上灯,我们常觉那些布灰布漆的大柱子一直伸拔到无穷高处。神堂屋里总挂一只
鸟笼,我相信即是现在也挂一只的。那只青裆子(一种鸟)永远眯着眼假寐。只有巳时将尽,它唱一会
儿,洗个澡,抖下一团小雾,再伸展到廊内片刻的夕阳光影里。
⑤我的脸上若有从童年带来的红色,它的来源是那座花园。
⑥“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每个小孩子都这么唱过吧。有时什么也不做,我躺着,
用手指绕住它的根,用一种不露锋芒的力量拉,听顽强的根胡一处一处断。这种声音只有拔草的人自己
才能听得见。当然我嘴里是含着一根草了。草根的甜味和它的似有若无的水红色是一种自然的巧合。
⑦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瞎,难闻得很。沾上身了,不要用手指去拈,用刷子刷。这种籽儿有带
钩儿的毛,讨嫌死了。至今我不能忘记它:因为我急于要捉住那个“都溜”(一种蝉,叫的最好听),我
举着我的网,蹑手蹑脚,抄近路过去,循它的声音找着时,拍,得了。可是回去,我一身都是那种臭玩
意。想想我捉过多少“都溜”!
⑧蟋蟀已经变成大人玩意了。但是大人的兴趣在斗,而我们对于捉蟋蟀的兴趣恐怕要更大些。我看
过一本秋虫谱,上面除了苏东坡和米南宫,还有许多济颠和尚说的话,都神乎其神的不大好懂。捉到一
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
听,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曜,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
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呢,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
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
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
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摊水了。
⑨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这种蠢头蠢脑的家伙,我觉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来撅去的,有点不
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当作窠的。看它从洞里把个有绒毛的小脑袋钻出来(那神气像
个东张西望的近视眼),嗡,飞出去了,我便用一点点湿泥把那个洞封好,在原来的旁边给它重掘一个,
等着,一会儿,它拖着肚子回来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个洞,钻进去,看看,不对,于是在四近大
找一气。我会看着它那副急样笑个半天。或者,干脆看它进了洞,用一根树枝塞起来,看它从别处开了
洞再出来。好容易,可重见天日了,它老先生于是坐在新大门旁边休息,吹吹风。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
点气,因为到这时已一声不响了。
(选自《人间草木》,有改动)
(1)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f拔巴根草、含巴根草的根
「与植物相关的活动-
[②____
「捉蟋蟀
与动物相关的活动-
I〔逗弄土蜂
(2)乙文题为“花园”,但开头却写了整个家的情况,似与“花园”无关。这一部分可否删去?为什
么?
(3)按照括号内的提示赏析语句。
用草掏,手扒,水灌,曜,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从动作描写或句式的角度
赏析)
(4)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汪曾祺的《花园》,虽然都有写童年生活的趣事,但两文的作
者对这些回忆的态度却并不相同。请你阅读以下两则材料,结合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
和《花园》内容,分析两位作者对生活往事的不同情感态度,并谈谈你对二者的看法。
[材料一]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菱白、香瓜。凡这些,都
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
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鲁迅《朝花夕拾•小序》
[材料二]汪曾祺曾这样谈自己对散文的理解:“过度抒情,不知节制,容易流于伤感主义。我觉得伤
感主义是散文(也是一切文学)的大敌.......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
的。”此外,他还有一句名言:“生活,是很好玩的。”
8.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小油灯是坠落的星星
刘玉林
①一条土街像扁担,一头挑着小学校,一头挑着村子里我们的家。我们背了书包三三两两往小学校
跑,跑进校园,那口钟也像破锣一样响起了。其实挂在教室前大柳树上的那只铁疙瘩并非一口钟,而是
某台机器上拆下来的旧缸套。老师每天都会敲响,声音像锅底被石头击碎时的尖刻与刺耳。
②不知道从何时起这位老师就在这所小学校了。他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长辈。我的同学小
伙伴当中有人喊他爷爷,有人喊他伯伯或老叔,这就跟我的小学同学当中很多人是我的姑姑或叔叔一
样。他对我们很凶,如果钟声响起谁还没有走进教室,就会被他罚站,书包挂在脖子上,鼻涕拖得老
长。
③七八岁讨狗嫌的年纪,他管救我们的方式有很多,最神奇的一点是,看见我们在课堂上不老实,
他手指一弹,一截粉笔头就会飞过来正中你的眉心,生疼生疼的。我们有各种理由怕他,也有各种理由
恨他,譬如晚自习。
④那时候乡村的冬天,天黑得特别早。房屋隐入黑暗,远山也只剩下剪影。北风卷着寒气。抽打着
乡野间的杂草和石块,发出呜呜的声响。吃罢晚饭,在家长的催促下我们不情愿地背起书包,点起小油
灯,费力地辨着土路向小学校走去,洒下一路星光。我们人手一只小油灯,因为那时电灯泡还像月亮一
样太过遥远。我们端着小油灯走进校园的时候,教室往往锁着门,老师还没来。我们熄灭了小油灯,把
它放在校园里的乒乓球台上,双手插进袖筒,为了取暖时不时还跺着脚。那个用砖头砌起的乒乓球台只
是一块凹凸不平的水泥台面,下边是一个鸡窝。
⑤因为有晚自习,我们都变得更加苦大仇深。于是我们都把目光投向了胖大头,在我们的眼神会意
下,胖大头找了几根小柴棍塞进了教室门上的锁眼里。这事他干得轻车熟路,神不知鬼不觉。我们向他
保证,这一次再也不会把他供出来,或许老师打不开铁锁,就会把我们统统轰回家里的热炕头上。
⑥该上课了,老师的钥匙死活插不进锁眼,于是他回头冲我们咆哮起来,吼声把树上的许多鸟儿都
惊飞了。那只被柴棍堵了无数遍的铁锁,终于让老师连门鼻子一块撬下来扔进了雪窝里,我们被赶进了
教室……
⑦小油灯又一盏盏点了起来,教室里跳动起了许多豆粒大的光亮,像许多萤火虫停在了枝头,又像
天上许多星星落了下来。这些小油灯多是老师用墨水瓶给我们制成的。那年月煤油需要供应,并不是家
家都有,所以小油灯里多是生产队柴油机里的柴油,烟特别大。我们红着眼睛,盯着书本的字。小油灯
把我们的影子投在了墙上,像山峦一样重叠起伏。那上边白灰正脱落出许多地图的形状,图案诡异而荒
诞,在我们的心目中,外面的世界无非是这个样子。
⑧梦想被一盏盏星星般的小油灯点燃了。我们忽然觉得一些东西不再虚无缥缈,在煤油与柴油的燃
烧中,一种工业化的味道在教室里蔓延,仿佛是大城市一座巨大的工业车间在向我们招手。小油灯正在
引诱我们走出农村这片天地,让我们踏进工厂变成工人师傅,不会再像我们的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许
多在冬天布满了皴裂与雀斑的小脸蛋,这会儿在小油灯的映射下可爱了许多,都泛起蜡一样的光来。
⑨我们的老师端坐在讲台上,表情肃穆而庄严。我们无法得知他是什么样的心境。我们只知道他一
个月的工资只有5块钱,而生产队在没钱的时候会给他一棵树当酬劳。他是位老三届的高中生,他本来是
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走进大城市,但他还是为了家乡的孩子们回到了起点,做起了农民。穿行在一片小
油灯的闪烁之间,他是否会感觉走进了一片庄稼地?那一盏最闪烁的灯火和一只只小脑壳,不就是他的
一季季的庄稼吗?我们红着眼睛,卖力地做题,他的身影则融在灯光里。
⑩那所小学校我们很快就毕业离开了,老师也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的还有学生。但他------个民办
教师一一一直在留守,那些被他踩塌了多少次的讲台被他用砖头垒了又垒,那些缺胳膊少腿的桌椅板凳
被他钉了又钉o他像是一位摆渡人,把许多人送到对库,自己在原地静静地等新的客人,还有一缕黎明
前的曙光……
⑪多年之后,小油灯和许多日子的艰辛被他付之一笑。在他弥留之际,许多人围在他面前泣不成
声,但他脸上却充满笑意。那些人不明白他的手为什么总是在空中乱划,嘴里还不停地喃喃:“灯,
灯……”
酬听说后立即明白了,他一定感觉自己又站在了黑板前,他又闻到粉笔屑飘入鼻腔的味道,身后
一片小油灯的灯火在闪烁,如同天上坠落的星星。
(1)请结合选文内容补全表格。
事件我们对老师的情感
被老师严厉地管教①________
被要求上晚自习怨恨
知道老师毅然返乡教书②________
听说老师坚持留守在小学校③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我们”在晚自习时“红着眼睛”的原因。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那一盏盏闪烁的灯火和一只只小脑壳,不就是他的一季季的庄稼吗?
(5)请结合选文理解第⑩段的画线句的含义。
他像是一位摆渡人,把许多人送到对岸,自己在原地静静地等新的客人,还有一缕黎明前的曙光……
(6)请结合选文内容理解题目的含义。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八十八分
琦君
①中学时,我本来是很不喜欢地理这门课的。可教地理的房先生实在太慈爱,教得又好,我就开始
喜欢听她的课了。
②房先生年纪轻轻,却打扮得好老气。本色皮肤,不施一点脂粉。
③刚开始上课时,她面对我们,伸出左手,手心向着我们说:“中国就像这只手掌,西北高,东南
低,所有的河流,都从西北流向东南。”我们一个个伸出手来,对着地图愈看愈觉得像。然后她转过身
去,熟练至极地画出整幅地图,一下子就让我们对她佩服不已。
④每教完一省,她都要做一次测验,要我们画出这一省的详细地图。一次我默江西省,把“鄱阳
湖”误写为“洞庭湖”,其他都对,她一下子扣了我二十分。我很懊丧地说只是笔误,她说:“笔误也
不可以,两个湖怎么可以由着你自由搬家呢?”问得我哑口无言。又有一次,我把浙江省的钱塘江误写
为“钱塘江”,她扣了我十分。我向她央求:“只掉了个“土字边”,少扣五分好不好?”她连连摇头
说:“我扣你十分是要你写字时用心。无论读书做事,都要认真仔细,不能有差错。"我只好默然了。
⑤从那以后,每回看见自己的作文或日记里有错别字,我就会暗暗对自己说:“又得扣十分了。”
⑥有一次测验,默的是江苏、浙江两省。我因准备充分,默得又快又详细。我正得意,房先生走来站在
边上,却发现我桌上有本地图册。她默默拿起来翻翻,偏又发现浙江省那页还夹着一张画有地图轮廓的
纸。我有点懊恼自己粗心大意,却觉问心无愧,抬起头来说:“我并没有看。”房先生没作声,却把我
画好的地图收去了,又拿了张纸来给我,严肃地说:“你再画一张。”她竟然怀疑我偷看地图,我心里
万分委屈,连声说:“房先生,我并没有偷看呀。”她点点头,但仍坚持要我再画。左右前后的同学都
转过头来朝我看,我眼泪扑簌簌地掉,一滴滴都落在纸上。
⑦我咬着嘴唇,很快就把一张地图默得完完整整的。房先生收去后,摸摸我的头说:“不要哭,我
向你道歉,但你不应当把地图册放在桌上。”那晚下夜课以后,房先生特地陪我回宿舍。校园中一片寂
静,凉风轻拂,草木清芬。她用手臂围绕着我的肩问:“你不怪我吧?"我心情复杂,只想再放声大
哭,但我忍住了,终究是我太疏忽所致。
⑧地图发回来时,房先生批的是八十八分。我悄悄地问她既然都没错,为什么不给九十八分。她笑
笑说,八十八分是她最喜欢的数字,她初中毕业时,平均分就是八十八分。
⑨“八十八分是个完美的数字,”她说,“只差两分就是九十。从九十到一百,还有十分需要努
力,这样不是更好吗?”
⑩初中毕业时,我们刚好轮到举行第一届会考。校长宣布:“如果会考全体甲等,就可全体免试升
本校高中。但如有一人是乙等,就不行。”
酬自觉压力更巨大。压力越大,我越想睡觉。做数学题时尤其如此。几位数理好的同学,就轮番
为我填鸭式恶补数学。考试的前一天,我还发起了高烧来。
⑫考数学那天,我打开卷子,忽觉浑身一阵清凉。回头一看,原来我身旁放了一大块冰。我顿觉头
脑清醒,一道道题目都迎刃而解。
成绩揭晓,我们全班都是甲等。这下我扬眉吐气了,昂首阔步地走到学校去看成绩一我的平均分
竟然是八十八分。我不由得跳起来,连忙奔到房先生屋子里,大喊道:“房先生,您记得吗?您那次给
我临时测验默地图的分数就是八十八分,您说您最喜欢八十八分,因为您初中毕业时的平均分也是八十
八分。”房先生笑逐颜开,点点头说:“真巧,八十八分是个吉利的好分数,而且前面还有十二分给你
努力。希望你高中毕业时,能考到九十八分。”
⑭“那多不容易呀!房先生,您高中毕业时,平均分也是九十八分吗?"我问她。
⑮“也差不多,总之是进步多了。”她笑笑,又接着说,“在学业上、知识上,总要力求进步。在
对人方面,却不必样样争先,强出风头,倒是八十八分恰恰好。”
(有删改)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我”的表现“我”的态度或情房先生的教育态度“我”的态度或情
感感
测验中出现笔误©_______诘问②_______
测验中出现错别字求情③____3默然接受
因疏忽把地图册放在了桌子上,引起④_______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我”心情复杂
房先生误会道歉
(2)说说第3段中画线的句子好在哪里?
“中国就像这只手掌,西北高,东南低,所有的河流,都从西北流向东南。”我们一个个伸出手
来,对着地图愈看愈觉得像。
(3)下面两组语句中,作者用“竟然”所表达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①她竟然怀疑我偷看地图,我心里万分委屈,连声说:“房先生,我并没有偷看呀。”
②这下我扬眉吐气了,昂首阔步地走到学校去看成绩一一我的平均分竟然是八十八分。
(4)文章以房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尾,请结合这段话的内容说说这样结尾的妙处。
10.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乡村故事
莫泊桑
离一个海滨小城不远处,在一座小山脚下有两座并肩而立的小茅屋。两个农夫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
劳作,为了养家糊口。每家都有四个孩子。小家伙们一天到晚都在门前的空地上嬉戏打闹。两个大的六
岁了,两个小的大约十五个月,两个家庭几乎是同时成家、同时生儿育女的。
所有人都靠菜汤、土豆和充足的空气艰难度日。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两家的主妇都要
把她们的娃娃们集合在一起喂菜汤,就像看鹅人把鹅群赶拢一样。
八月的一天下午,一辆小汽车猛地停在了两个茅屋前,驾车的年轻女人对坐在身旁的先生说:
“噢!看哪,亨利,这群孩子!他们在土里滚来滚去有多可爱啊!”她跳下车,向孩子们跑去,抓住两
个最小的孩子中的一个,蒂瓦施家的那个,把他抱在怀里,狂热地亲吻他肮脏的脸蛋,粘着尘土的卷曲
的金发和拼命挥动着想要挣脱这恼人的拥抱的两只小手。她是亨利•德•于贝尔太太。
正在屋里忙着劈柴做饭的夫妇俩诧异地抬起头来。年轻太太先开了口,她的声音发颤:“我们没有
孩子,家里只有我丈夫和我……我们想把他带走……你们同意吗?”
“你们想把夏洛从这家里带走吗?哦,不,不行,绝对不行。”农妇生气地说道。
这时德•于贝尔先生说话了:“我的妻子没说清楚。我们是想收养他,不过他以后可以回来看你们。
如果他能长大成人,这点当然不成问题,那么他将是我们的继承人。万一我们有了孩子,他将享有同等
的继承权。而且,考虑到你们的情况,在你们有生之年,我们将每月定期给你们一百法郎,你们听明白
了吗?”
农妇气冲冲地站起身来:“你们想让我把夏洛卖给你们吗?啊,不!怎么能对一个母亲提出这种要
求!噢,不!这太无耻了。”
德•于贝尔太太走出大门时,忽然想起有两个小小的孩子,于是问道:“但是另外一个小男孩,他不
是你们的吧?"蒂瓦施老爹答道:“不,是邻居家的,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去那家看看。”说完他就进
了屋,他妻子在屋里大发雷霆。
瓦兰夫妇正坐在桌旁小口小口地吃着面包片,他们用刀在放在两人中间的盘子里挑起一点点黄油,
然后小心翼翼地抹在面包上。
德•于贝尔先生再一次陈述了他的建议。两个乡下人摇了摇头,表示拒绝。但是当他们得知每月可以
得到一百法郎时,他们的决心大大地动摇了。夫妇俩你看我,我看你,互相用眼光征询对方的意见。
他们沉默了很久很久,左右为难,犹豫不决。女人终于开口问道:“你说呢,他爹?”他用一种说
教式的口气答道:“我认为这倒不坏。”
于是德•于贝尔太太开始跟他们谈孩子的未来,他的幸福,他将给他们带来的财富。
农夫问道:”这一千二百法郎的年金要在公证人面前立约吗?”德•于贝尔先生答道:“当然,这事
明天就可以办妥。”
农妇仔细地想了想,又说:“每月一百法郎,想从我们身边把小家伙带走,这点钱可不够。这孩子
过几年就能干活了。得给我们一百二十法郎。”
德•于贝尔太太立刻就答应了。她拿出一百法郎作为礼物,以便立刻将孩子带走。她的丈夫则在一旁
立字据。镇长和一个邻居很快被请了来,他们欣然同意为双方作证。
蒂瓦施夫妇站在门口,望着邻居家的孩子被德•于比埃尔夫妇带走,他们一声不响。
从此再没有人听到小让•瓦兰的消息。他的父母每个月都去公证人那儿领他们的一百二十法郎。他们
跟邻居家翻了脸,因为蒂瓦施大妈没完没了地羞辱他们,挨家挨户地说若非丧尽天良怎么会卖孩子呢,
还说这事太可怕、太肮脏、太下贱了。
有时候她把她的夏洛夸耀似地抱在怀里,冲着他大声说,仿佛他听得懂似的:“我可没把你卖掉,
我!我没把你卖掉,我的小宝贝,我不卖自己的孩子,我!我没钱,可是不卖孩子。”
年复一年,天天如此。每天她都在门前含沙射影地大声说些不堪入耳的话,好让邻居家的人听见。
人们都赞扬她。已经十八岁的夏洛从小就听着这些话长大,他认为自己比同伴们都优越,因为他没
有被卖掉。
靠着那笔年金,瓦兰一家不愁吃喝了。依然穷困的蒂瓦施一家因而怒气难平。他们的大儿子去服兵
役了,二儿子死了,只剩下夏洛和他的老父亲一起拼命干活来养活母亲和小妹妹。
他二十一岁了,有一天早上,一辆亮程锂的小汽车在两个茅屋前停了下来。一位挂着金表链的年轻
先生从车上下来,像回到自己家一样走进瓦兰家的茅屋。
老妈妈正在洗她的围裙,身患残疾的父亲在火炉边打盹。两人一起抬起头来,年轻人说道:“您
好,爸爸,您好,妈妈。”
他们惊呆了,一下子站起来,激动之下,老妇人手里的肥皂掉进了水里,她结结巴巴地说:“是你
吗?我的孩子?是你吗,我的孩子?”
相认之后,父母亲迫不及待地想让乡亲们见见他们的儿子,于是带他去镇长家、镇长助理家、神父
家、小学老师家。
夏洛站在自家的破屋门口看着他走过。
晚饭时,他对两位老人说:“你们那会儿可真蠢,居然让他们抱走了瓦兰家的孩子!”
他母亲固执地说:“我可不想卖掉自己的孩子。”父亲沉默不语。
儿子又说:“送给这样的人家并不坏呀。”
蒂瓦施老爹含着怒气一字一顿地说:“你是不是责怪我们把你留了下来?”
年轻人粗暴地回答道:“不错,我怪你们,你们可真是呆子,像你们这样的父母只会给孩子带来不
幸,你们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们。”
女人对着面前的盘子失声痛哭,她边抱怨边喝菜汤,勺里的汤洒了一半。”累死累活地拉扯这些孩
子!”
年轻人怒吼道:“我宁可不生下来也不愿像现在这样活着。刚才我看见那人时,真气极了,我对自
己说:'本应该是我。'”
他站起身:“听着,我觉得我最好走,因为我会一天到晚地埋怨你们,给你们的生活带来痛苦。你
们知道,为这件事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你们。”
两个老人惊呆了,一句话都说不出,老泪纵横。
他又说:“不,这样想太残忍了,我还是到别处去谋生吧。”
他打开门,一阵欢声笑语闯了进来,这是瓦兰家在为他们归来的儿子大摆宴席。
夏洛跺了跺脚,转身对他的父母吼道:“乡巴佬!”说完他就消失在黑夜中。
(1)在整个故事的推进中,蒂瓦施夫妇的表现有变化。请根据所列情节,将表格填写完整。
情节蒂瓦施夫妇的表现
当德•于贝尔夫妇提出用金钱交换小夏洛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德•于贝尔夫妇用金钱换走小瓦兰后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长大成人的瓦兰来看望亲生父母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①早上七点、中午十二点和晚上六点两家的主妇都要把她们的娃娃们集合在一起喂菜汤,就像看鹅人
把鹅群赶拢一样。(从修辞角度)
②有时候她把她的夏洛夸耀似地抱在怀里,冲着他大声说,仿佛他听得懂似的:“我可没把你卖掉,
我的小宝贝。我没把你卖掉,我没钱,可是不卖孩子。“(从描写角度)
(3)瓦兰的父母和儿子相认后,迫不及待地让乡亲们见见他们的儿子,作者设置这个情节有什么作
用?
(4)文末交代了夏洛朝父母吼过之后就消失在黑夜中,作者为什么安排这样的结局?请谈谈你的理
解。
1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桑甚熟了
①多年前,朋友赠了我一瓶自酿的美酒,醇香扑鼻,饮后唇齿留香,回味无穷,经请教后方知是由
桑甚酿造而成。
②于是,每到桑甚成熟的季节,偶见街中有叫卖桑甚的村姑,便会买一小盆尝尝鲜,重圆一回儿时
的梦。心底下总想着有一天能加入到采摘桑意的队伍中去。
③今年五月外出开会,回来时在朋友的指引下,特意到农家乐山庄停留,在这个处处飘散着桑甚味
道的庄园,我终于圆了我的采桑梦。
④跨过一条小溪,进入到一片原生态的桑林后,我一时惊呆了,只见翠绿的桑叶层层叠叠,衬着紫
红的桑甚,迎风摇曳。熟透了的桑甚,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大家
一齐兴奋地扎入桑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专挑那个大、肉厚、色紫的下手,来个先尝为快。熟透的
桑甚浑身透着光亮,充满水分,稍不小心就会把它捏破,挤出紫汁来。我轻轻地摘下一颗放入嘴里嚼
去,果汁四溢,顿觉满口生香,通过味蕾透出一种桑科特有的清甜,丝丝滋润到心田。就这样,我们一
边尽情地采摘,一边忘情地海吃,那是一种绝美的享受。
⑤桑林中鸟雀成群,叽叽喳喳,它们也在分享着这难得的美味,受惊吓飞离时,弹起树枝,那熟透
的桑甚如同一阵紫雨,纷纷坠落,砸到人身上,落入泥土中,立刻留下一个个紫黑的印记,大家只能叹
惜一回,继续有说有笑,挑肥拣瘦,边摘边往前走,不一会儿竹篮中已平添了许多桑果。
⑥看着这微微颤动的桑甚,听着那啾啾鸟鸣,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悄然远逝却忆之犹甜的童年时光。
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奇缺,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最盼望的就是老桑树结满了紫红的桑甚,给我们带来了
解馋的机会。放学后,大家迫不及待地扔下书包,三五成群地来到了村边桑田,个个身手敏捷,猴子似
的爬上桑树,低矮枝头的桑意早已寥寥无几,高枝处的桑意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于是找根竹竿去敲打,
桑甚娇嫩,落地即惨不忍睹,但大家都不管那血肉模糊的样子,也不管其是否沾上了泥土,一时间大家
满地找甚,经过一顿猛吃后,每个人的手上、嘴上和衣服上无一例外地都沾满了紫黑的桑汁,有的更成
了大花脸了,伙伴们你看我、我看你,相互对笑。自己吃够了以后,有时也不忘给父母兜带一些回去,
虽然没能做到古人那样的“拾甚供亲”--“以异器盛之,黑者奉母,赤者自食”,但母亲也每每被我
的孝心所感动,那满身的脏相自然也就逃过一劫,不再追究了……
⑦一晃数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小孩都已过着衣食无虑的生活,没有了我们儿时的那副馋样,恐怕也
己很少见到桑甚了,都市里没有桑树,也没有人养蚕,更不会有采摘桑甚的乐趣了。
⑧面对这成片的桑林,我一时思绪万千,在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今日,桑意能一如既往地保持
着当年的那分清纯,那份天然,实属不易。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两件事?
(2)请用原文回答第②段画线词语“儿时的梦”具体指什么?
(3)请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熟透了的桑意,紫紫的丰满着挂满了枝条,如玛瑙,晶莹剔透,非常诱人。
(4)全文主要内容写的是采摘桑甚这些欢快的事情,但结尾两段却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这样结尾
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主旨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问题。
姥爷的小人书
①姥爷年过古稀,平生有个习惯就是收集用过的“破烂儿”,比如坏了的台灯、不会走的钟表、
缺了腿的唐三彩、泛黄的稿纸、作废的粮票,还有现如今少有人看的小人书。这些奇怪的东西堆满了
地下室,堆满了书房,堆满了姥爷家的每一个角落。
②“破烂儿”是姥姥对这些旧物的称呼,历经岁月的它们大多早已毫无用处,姥爷却总是一丝不
苟地收拾起来。每当姥姥埋怨姥爷还留着这些东西时,姥爷总会笑笑,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把它们
收拾到姥姥看不见的地方去。
③小时候有段时间,我和表姐都住在姥爷家里。姥姥常年受失眠之苦,因此每天都要午睡,不许
我们打扰。那些安静的午后,藏满了姥爷“破烂儿”的书房就成了我们的乐园。为了安抚我们两个小
鬼头,姥爷总会小心翼翼地从书柜里捧出一个小纸箱,那里面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小人书。
④纸箱打开,细细的灰尘飞出来,在阳光下旋转起舞,那些泛黄的、卷了页的小人书散发出一股
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第一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4年教师暑假培训工作计划
- 高一班级工作计划范文
- 上半年环卫所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 中学2024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 2024年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 小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 秸秆计划烧除工作实施方案
- 项目管理计划统计应用综述
- 2024年学生党支部工作计划
- JJG 4-2015钢卷尺行业标准
- 云计算技术的边缘计算技术
- 武汉武昌区租房合同
- 急诊分诊流程和分诊标准课件
- 紧急医学救援培训突发事件现场的伤员管理与照顾
- 《儿童性教育》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中的原材料采购管理
- 2024年度《新媒体文案写作》教学课件3
- 《呕血与黑便》课件
- 永劫无间创业计划书
- 2024年内蒙古包头能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