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艘步(duo)勉强(qiang)随声附邳(he)
B.迁徙(xi)投奔(ben)宽厚仁慈(C1)
C.惩罚(cheng)周济(ji)任劳任啰(yue)
D.溺死(ni)衙门(ya)不辍劳作(chub)
2.小语同学对“口”处的标点有疑问,请你帮她填入正确的标点。
【甲】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
康,但仍不chud劳作□尤喜纺棉。”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乙】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因此,她们做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
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口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
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老舍《我的母亲》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横蛮迁陡托辞瞩目
B.荣辱榨油碾转聊叙
C.欺压仁慈逊色通辑
D.诉说慰勉竭力发髻
4.阅读语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良好的家风□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美满,
能促进社会的和谐。②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读书
传统的家风”。③一个家庭中,从小重视子女阅读习惯的培养,涵养热爱阅读、
勤于思考的家风,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家庭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⑴请在第①句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⑵第②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⑶第③句画线部分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步领酒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
挑水或放牛去了。
B.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方任期o
C.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
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段审到禾。
D.母亲沉痛的烂军不绝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
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
灌,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B.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
获得许可,因此今后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C.在那些心胸宽广、性格温良的教师所教的学生身上,往往更具幸福感,更有自
信心,更富创造力。
D.把新冠肺炎诊疗救治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确保患者、医院不因费用问题影
响就医、救治,这是“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和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7.“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网上。”这两天很多网友都有此感受。因为适值母亲节,
不少网友选择在网上“晒妈”,赞颂母亲的诗句、和老妈的合照让人应接不暇,不
少网友感叹“网上被各种妈妈占领了“。母亲节网上“晒妈”的行为是虚荣还是孝顺?
请发表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二'综合性学习
8.班里准备在母亲节召开主题为“感谢母亲”的班会,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54%66%91%
祝福同学生日的56%86%92%
差值2%20%1%
请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同学们纷纷发言感恩母亲。请你仿照甲、乙两人的发言形式,续写完成你的
反日O
甲: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
乙: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9.读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
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⑴句子中的“常”字能删去吗?为什么?
(2)把“悄悄”换成默默”好不好?为什么?
10.课文选取了哪些事例来写母亲?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11.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贯穿全文,请分别概括出来。
12.作者写报答母亲的方法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母亲的手工月饼
陈建兴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大街小巷的月饼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每当此时此景,
我就会想起儿时母亲做的土月饼。
阿姨送来店里买来的一个五仁月饼,让我垂涎欲滴。我围着月饼团团转,任
凭外面喊我出去玩的伙伴千呼万唤,就是不出家门。母亲见状,未等阿姨出门就
将月饼切为四份,我们四个孩子每人分得一小块。我掰开月饼,迫不及待地大咬
一口,花生仁、瓜子仁、桃仁,香香的。我一手拿着月饼,一手小心地托着下巴,
连掉下来的渣屑都——舔掉。
那时能吃到店里买来的月饼算是一种奢侈。母亲通常亲手做月饼给我们解馋。
中秋前夕,母亲将面粉掺水揉成面团,发酵后再拿出来用力压、摔、按,让
面团富有韧性。之后,像做馒头一样切成小块,用擀面杖擀成一个个圆圆的面饼,
摊得很匀又不厚不薄,再裹进红枣、核桃和“古巴砂糖”合成的馅料。红枣、核桃
是母亲生病时亲戚送的补品,她舍不得吃;每家配给少得可怜的绵白糖送给了乡
下的外公,只能用廉价的“古巴砂糖”。裹完馅料,把面饼边缘紧紧捏在一起,用
小碗反扣压一下,去掉边缘多余的面团,一个圆圆的月饼就做成了。
我在一旁看着馅料馋得不行,趁母亲不备,抓起一把就往嘴里塞。母亲没说
话,只用严厉的眼神瞪了我一眼。我见她不吱声,故技重演,被她一巴掌打在手
上,我只能躲到一边去了。“榜样”在前,弟弟坐在方凳上老老实实地看着母亲忙
碌,不敢有非分之想。
一个月饼成形,母亲用刷子在正反两面各刷一层豆油,以免在烘煎时粘锅底。
用煤球炉烘煎。火大,月饼会烘焦;火小,又会烘不熟。母亲知道该用什么火候。
她将炉门关上一半,在铁锅里倒上一摊豆油,把四五个月饼放进铁锅,丝丝缕缕
的香气开始在屋子里萦绕。
烘熟了的月饼,软软的,黄黄的,香喷喷的。等到母亲把月饼夹出来的时候,
我那份满满的幸福感溢满了笑脸,清脆的笑声在老屋里久久飘荡。弟弟这下急不
可耐了,趁着母亲不注意,抓起一个月饼就往门外跑,烫得不断换着左右手,一
口咬下去,满嘴的糖汁淌出嘴巴,嘴角被烫出一个血泡来,“哇哇”大哭起来,可
手中的月饼还是抓得牢牢的。征得母亲的同意后,我也拿起了一个,咬上一口,
香香甜甜的,还有红枣、核桃屑粒独特的香味,那是别的孩子永远无法体会的味
道。
虽说母亲做的是土月饼,但是看上去倒和市面上卖的苏式月饼有几分相似。
十五的夜,月圆当头,一家人搭着一只小方桌坐在门口,母亲把一碟子月饼端上
桌,微风拂面,抬头赏月,其乐融融。团团圆圆的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着月饼,
聊着家事,好一幅融洽美满的全家福啊!母亲站在一旁美滋滋地笑着,父亲坐在
小板凳上低声哼着我们听不懂的京剧唱段。
如今,各种味道的月饼都有,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可吃在嘴里,总感觉没
有母亲做的土月饼吃起来那么有滋有味。那其中不仅有着美好的童趣、悠长的回
忆,更有浓得化不开的母爱。每到中秋,我便会想起母亲在煤球炉边躬身烘煎月
饼的背影,想起已经逝去的母亲,我的眼睛忍不住又湿润了。
(选自《新民晚报》2023年9月20日,有删改)
13.阅读选文,梳理母亲制作土月饼的过程,将下面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面粉掺水揉成面团,发酵后用力压、摔、按面团,使面团富有韧性一①
一②
_7用小碗反扣压一下面饼,去掉边缘多余的面团,使月饼成形一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锅里倒
上一摊豆油,把月饼放进铁锅,放在煤球炉上用合适的火候烘煎至熟
14.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烘熟了的月饼,软软的,黄黄的,香喷喷的。
15.文中画线句子中的环境描写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6.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如今,各种味道的月饼都有,品种繁多,口味各异,可
吃在嘴里,总感觉没有母亲做的土月饼吃起来那么有滋有味”?
参考答案
1.B【解析】A项,“强”应读qiWng,“和”应读h6;C项,“济”应读ji,“怨”应
读yuan;D项,"衙”应读yW。
2.,;
3.D【解析】A项,“迁陡”应为“迁徙”;B项,“碾转”应为“辗转”;C项,“通辑”应
为“通缉”。
4.⑴不仅还
⑵答案:将句号放到后引号内。
(3)答案:将“社会”与“家庭”位置互换。
5.D【解析】D项,“滔滔不绝”形容说话连续不断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应改成
“三言两语”。
6.D【解析】A项,前后不一致,应删去“能否”;B项,“加大……规范和管理”
搭配不当,应改为“加大在这方面的管理力度”;C项,成分残缺,后面三个分句
的主语应该是“学生”,删去“在”和“身上”。
7.示例一:我认为这是虚荣的行为。这些饱含亲情的照片、文字,到底有几位母
亲能看到呢?如果母亲年龄偏大,又不善于接受新事物,那么她很可能不会上网。
那么网上分享照片、美文就和孝顺无关,而是为了向朋友展示自己多么孝顺,说
到底还是一种虚荣。示例二:我认为这是孝顺的行为。现在的父母很多都会用智
能手机了,而且,就算父母一开始不会上网,借这个机会教教他们,既增进了和
父母的感情,又让父母跟上了时代的脚步,岂不是一举两得?
8.(1)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
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低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2)示例一:母爱是一盏明灯,照亮我的征程。
示例二:母爱是一泓清泉,滋润我的心田。
9.⑴不能。删去后不能突出说明母亲经常都是那样的,体现不出母亲的辛劳。
(2)不好。“悄悄”一词突出了“我”不想让母亲知道“我”当时的行为,相比“默默”,
“悄悄”更为传神。
10.①母亲“整日劳碌”,她要忙着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
水挑粪等,这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②“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
架”,这表现了母亲的和蔼宽厚。③“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阜阳科技职业学院《材料力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豫章师范学院《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健身教练技能培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管理职业学院《图像编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中学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师范学院《运动控制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犯罪心理学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技学院《世界平面设计史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第五版 课件全套 肖涧松 单元1-10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概述 - 消费者购买决策与购后行为
- 《会展概述》课件
- 体检报告电子版
-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12议论文阅读(第01期)含答案及解析
- 七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 食堂清洗及消毒制度
- 服装质量管理制度
- 自然辩证法概论: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 会议会务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培训
- 华文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