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脸、眼睛和神韵。这表明,在那时的人们看来,真实自然是最美的。在中国,汉成帝宠爱苗条纤细的赵飞燕,唐玄宗宠爱珠圆玉润的杨玉环,使得“燕瘦环肥”曾经在特定时代掀起一股不小的审美风潮。尽管人们追求身体美的愿望不曾改变,但由于地域、文化、种族等的不同,历时的与共时的“身体美学”均呈现出千姿百态。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日益频繁,地域隔阂被打破,东西方越来越多地共享着时尚身体的审美观念。②在《人体美丽史》一书中,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指出:人们对身体美的探求从面部轮廓延伸至整个身体的全面特征,并用这些特征展现自己的个性;然而,借助发型、化妆和体型锻炼等传统方式来修饰身体,总是存在一定限度;凭借科技支持,医疗美容手术能直接地干预身体,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无限地去接近他们理想的美貌。于是乎,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成为一种追求身体美的新时尚。在此背景下,医疗美容行业乘势发展,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已形成涵盖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美容中医科在内的上百种服务项目。在医美市场的扩张中,医美广告——既推销商品和服务,还不断地“生产”消费者——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③2019年8月,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在视频网站上投放了一则广告,视频中一群身穿白色裙子的女性一起尖声高唱:“新氧医美,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随后画面上浮现出五个大字——“做女人整好”。正如费瑟斯通所说,广告就是能把罗曼蒂克、奇珍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各种意象附着在肥皂、洗衣机、酒精饮品等各种平庸的消费品之上。这则医美广告正说明了广告商是如何将女性身体的“美”“好”与“自信”“完美”“成功”等价值观进行了置换。④广告解构那些根植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客体中的意义,利用所谓“任意能指”的效应来重新解释原有的使用价值。在“身体被认为是最美消费品”的当今社会,医美广告不断培养人们永不满足的形象消费需求。在这里,广告提供的意象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神话系统,其话语本身就是脱离具体产品之物的概念性能指,其与生俱来的工具性的特色就是激起对产品的意象与意义的想象,从而造就出一种真实产品的虚像。这样一来,产品就成了消费者品位、时髦,或者其他价值观的象征。⑤在“姿”本主义的市场背景下,美丽才成为普遍的、不可抗拒的宗教式绝对命令。文化学者陶东风指出,消费工业的制造者们隐蔽地制造了身体的标准模式之后,又通过传媒的力量,反复强调身体特征的可塑性,人们可以通过技术塑造身体,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标准的、美的外观形象。如果不按照这一标准来重塑自己的身体,就会产生对身体的焦虑感。医美广告主们热衷于把“自信”“完美”“成功”等字眼当作宣传噱头,利用广告,巧妙地将整形自由与女性的个人价值挂钩,不断传递“颜值即正义、美貌即成功”的价值观。医疗美容被赋予了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仅能让人们拥有姣好的面容和身材,甚至还能享有一定的社会资本。“颜值至上”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使得女性的容貌焦虑被无限放大。颜值是就业、婚恋的“敲门砖”,花钱整容是获得社会性成功的必要投资。容貌焦虑日益蔓延,甚至已经呈现出低龄化发展之势。例如,2021年10月郑州9岁女孩因“容貌焦虑”患上抑郁,诱因竟是“班主任太漂亮”。正所谓价值观决定行为逻辑,价值理念的偏差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的作用。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不少求美者狂热地追求“完美容貌”,哪怕最后可能“面目全非”甚至危及生命,也挡不住他们求美的步伐。“颜值即正义”的价值观是由人所建构的,反过来却对人产生了异化作用。⑥在形塑与传播“颜值即正义”的病态价值观的过程中,广告无疑是最大推手。正是因为广告的软性劝服,人们相信,体面的人不是像他们自己如此这般地生活着的,它驱使他们急切地去探视镜中的自我,为身体的不完美而情感脆弱,并鼓励不断改变自己而来消解缘于不完美的沮丧。医美广告一方面通过将每一个体都会遭遇的衰老或者身体不完美,与女性的社会失败相连接,以此放大女性的焦虑和恐慌;另一方面,又向女性传递着“身体可以塑造”的神话叙事,宣扬只要付出金钱和努力,通过“整形”,就可以拥有完美的身体和社会意义的成功与幸福。医美广告制造焦虑、生产希望、劝服消费可谓一气呵成,从产品推广意义上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广告除了推销之外,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潜藏或显露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的健康和谐与文明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医美广告的神话叙事营销得越成功,当代社会物化女性、贬抑女性倾向就越严重。这正是引发学界深刻反思之处。(摘编自刘传红、吴思琪《颜值幻象与美丽透支:医疗美容广告批判及其治理》)(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中的脸、眼睛和神韵不加任何修饰,说明人们崇尚真实自然的美,这和中国古代“燕瘦环肥”的审美风潮有所不同。B.比起修饰身体的传统方式,医疗美容手术凭借科技的支持能直接地干预身体,不仅见效快而且使得人们可以彻底实现理想的美貌。C.“洗衣机、酒精饮品等各种平庸的消费品”中的“平庸”,指的是医美广告宣扬高大时尚的审美价值观时借用的价格低质量差的消费品。D.广告除了有推销产品的作用之外,还是文化传播载体,它传播的价值观会阻碍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这正是引发学界深刻反思之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进入21世纪,随着“地域隔阂的打破”,东西方原本丰富多元的“时尚身体美学观念”愈发趋于共同分享。B.“医美广告的软性劝服”,在于它不动声色地建构审美标准模式后,又通过传媒强调可以通过技术塑造身体。C.“美貌即成功”的观念大行其道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颜值和获得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D.人在遭遇严重的衰老或发现身体的很多不完美后,易产生容貌焦虑,在医美广告的影响下定会走向求美之路。(3)下列广告词中,不属于利用了“任意能指”效应的一项是A.还你美丽新容颜,做更完美的自己。(丽人整形医院)B.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孔府宴酒)C.百年蜜炼枇杷膏,护肺止咳疗效好。(念慈庵枇杷糖浆)D.飘柔,就是这么自信。(飘柔洗发水)(4)为了让读者了解医美广告及其危害性,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5)如果要治理医美广告乱象,消除其消极影响,你将提出哪些建议?请依据材料进行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江南的冬景郁达夫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③我生长于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⑥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别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吧,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则雪月梅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⑨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吧!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选自《郁达夫文集》,有删改)(1)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A.①③④②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2)下列对本文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在写江南冬天晴暖日子的可爱时,先写北国之冬的蛰居异境,运用对比一抑一扬表达情感;这与《故都的秋》行文手法一致。B.本文选取了曝背谈天、寒郊散步、微雨寒村、江南冬雪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冬景,充满诗情画意。C.本文第⑥段提到德国作家有关冬天的文章,表现了作者中西文化比较的眼光,丰富了作品内涵,这在《故都的秋》中也有很好的体现。D.本文和《故都的秋》,都体现了作者善于捕捉典型景物,进行细致生动描写的特点;语言清新优美,呈现了季节的特殊情调。(3)本文写江南冬景,《故都的秋》写北方秋景,两篇散文均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物之美的敏锐感受力,但二者的感情基调却并不一致,请分别简析。(4)《江南的冬景》一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请结合文本对此观点作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廊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做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甫又善A陈时事B律切C精深D至千言E不少衰F世号G诗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其忍弃之”的“其”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的“其”,二者表达的语气是不一样的。B.“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相同。C.“未有如子美者”的“如”可理解为“比得上”,与《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不同。D.“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是杜审言的后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等地漂泊。后参加科举落第后困居长安。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并且大力赞扬自己。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受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他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暗地里却怀恨在心。(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②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5)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应该受到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①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②。长记平山堂③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④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⑤,未解庄生⑥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注】①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②湿青红:谓漆色鲜润。③平山堂;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下句中“醉翁”即欧阳修别号。④一叶:指小舟。⑤兰台公子:指楚国辞赋作家宋玉,作有《风赋》,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⑥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周。“天籁”即指发于自然的音响,风吹声。(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B.“长记”三句叙写了词人在平山堂卧看江南烟雨的美好回忆,又着一“没”字描摹孤鸿远去的画面,极具动感。C.下片“堪笑”寓含词人的情感态度,他不赞同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为雌雄之说,认为这样显得有些生硬可笑。D.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词人被贬黄州时所作,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赞美。(2)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此词“结句雄奇”。请对此进行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曾以“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感叹个体在天地面前的渺小,而苏轼《赤壁赋》中也有类似的句子:“,。”(2)雪天观日出有别样情趣。姚鼐在《登泰山记》中以“,”一句描绘出阳光照射下,山上雪光明亮的景致。(3)小刚在班级辩论赛上以“借助外物比天性更重要”为观点发言,为此他引用了前人的观点来强调即使是对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而言也不例外:“,。”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搭子、显眼包、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情绪价值等入选。特种兵式旅游、“特种兵”原是经过特殊训练,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执行某种特殊任务的技术兵种的统称,也指代这一兵种的士兵。用“特种兵式”来修饰“旅游”,是用“特种兵”的显著特征为特殊的旅游方式赋能。游客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在旅游目的地了解最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像在执行特殊任务。这反映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复苏回暖。()这一年显眼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有些可可爱爱,有些青春活力,有些火爆出圈,有些全程高能……不单单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流行表达、语言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而是国民心态、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记录着时代发展的旋律和声音,也折射出社会群体当下的生活态度、情绪表达与价值追求。当我们以语言复盘的方式回顾这一年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时,我们看到一个五彩斑斓、欣欣向荣的当代中国。(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B.香雪并没有住,更不打算去找“北京话”的什么亲戚。C.老板娘用她那刚梳过头的油手搅拌一下,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机器”们前面。D.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画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汉语中的新词层出不穷。请参照文段中特种兵式旅游示例,在括号中解说“显眼包”的含义及反映的社会现象。一、(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在我们停泊的地方,灯光原是纷然的;不过这些灯光都是黄而有晕的。黄已经不能明了,再加上了晕,便更不成了。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光芒与雾气腾腾的晕着,什么都只剩下了轮廓了;所以人面的详细的曲线,便消失于我们的眼底了。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混沌的灯光里,惨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柳,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沐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节选自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下列句子中的“仿佛”和文中加点的“仿佛”,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这家餐厅的菜肴味道仿佛和我妈妈做的一样美味。C.站到队列前,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个指挥官,所有人都在等待我的号令。D.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岸上原有的垂杨柳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沐浴着月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山水是无尽的宝藏。与自然的遇见常常触动文人的心灵:苏轼遇见赤壁江月,获得心灵的安顿;姚鼐遇见泰山风雪,悟得精神超越;朱自清遇见月下荷塘,觅得人生刹那意趣;史铁生遇见古老地坛,获得新生与力量……在遇见中,他们与自然共情、共理、共融,挥洒笔墨,成就经典。我们与大自然相依相伴,与大自然的相遇常抚慰心灵,获得生命的丰盈与成长。我校白帆文学社将组织以“遇见自然”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和自身体验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脸、眼睛和神韵。这表明,在那时的人们看来,真实自然是最美的。在中国,汉成帝宠爱苗条纤细的赵飞燕,唐玄宗宠爱珠圆玉润的杨玉环,使得“燕瘦环肥”曾经在特定时代掀起一股不小的审美风潮。尽管人们追求身体美的愿望不曾改变,但由于地域、文化、种族等的不同,历时的与共时的“身体美学”均呈现出千姿百态。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日益频繁,地域隔阂被打破,东西方越来越多地共享着时尚身体的审美观念。②在《人体美丽史》一书中,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指出:人们对身体美的探求从面部轮廓延伸至整个身体的全面特征,并用这些特征展现自己的个性;然而,借助发型、化妆和体型锻炼等传统方式来修饰身体,总是存在一定限度;凭借科技支持,医疗美容手术能直接地干预身体,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无限地去接近他们理想的美貌。于是乎,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成为一种追求身体美的新时尚。在此背景下,医疗美容行业乘势发展,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已形成涵盖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美容中医科在内的上百种服务项目。在医美市场的扩张中,医美广告——既推销商品和服务,还不断地“生产”消费者——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③2019年8月,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在视频网站上投放了一则广告,视频中一群身穿白色裙子的女性一起尖声高唱:“新氧医美,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随后画面上浮现出五个大字——“做女人整好”。正如费瑟斯通所说,广告就是能把罗曼蒂克、奇珍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各种意象附着在肥皂、洗衣机、酒精饮品等各种平庸的消费品之上。这则医美广告正说明了广告商是如何将女性身体的“美”“好”与“自信”“完美”“成功”等价值观进行了置换。④广告解构那些根植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客体中的意义,利用所谓“任意能指”的效应来重新解释原有的使用价值。在“身体被认为是最美消费品”的当今社会,医美广告不断培养人们永不满足的形象消费需求。在这里,广告提供的意象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神话系统,其话语本身就是脱离具体产品之物的概念性能指,其与生俱来的工具性的特色就是激起对产品的意象与意义的想象,从而造就出一种真实产品的虚像。这样一来,产品就成了消费者品位、时髦,或者其他价值观的象征。⑤在“姿”本主义的市场背景下,美丽才成为普遍的、不可抗拒的宗教式绝对命令。文化学者陶东风指出,消费工业的制造者们隐蔽地制造了身体的标准模式之后,又通过传媒的力量,反复强调身体特征的可塑性,人们可以通过技术塑造身体,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标准的、美的外观形象。如果不按照这一标准来重塑自己的身体,就会产生对身体的焦虑感。医美广告主们热衷于把“自信”“完美”“成功”等字眼当作宣传噱头,利用广告,巧妙地将整形自由与女性的个人价值挂钩,不断传递“颜值即正义、美貌即成功”的价值观。医疗美容被赋予了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仅能让人们拥有姣好的面容和身材,甚至还能享有一定的社会资本。“颜值至上”的价值观大行其道,使得女性的容貌焦虑被无限放大。颜值是就业、婚恋的“敲门砖”,花钱整容是获得社会性成功的必要投资。容貌焦虑日益蔓延,甚至已经呈现出低龄化发展之势。例如,2021年10月郑州9岁女孩因“容貌焦虑”患上抑郁,诱因竟是“班主任太漂亮”。正所谓价值观决定行为逻辑,价值理念的偏差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的作用。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不少求美者狂热地追求“完美容貌”,哪怕最后可能“面目全非”甚至危及生命,也挡不住他们求美的步伐。“颜值即正义”的价值观是由人所建构的,反过来却对人产生了异化作用。⑥在形塑与传播“颜值即正义”的病态价值观的过程中,广告无疑是最大推手。正是因为广告的软性劝服,人们相信,体面的人不是像他们自己如此这般地生活着的,它驱使他们急切地去探视镜中的自我,为身体的不完美而情感脆弱,并鼓励不断改变自己而来消解缘于不完美的沮丧。医美广告一方面通过将每一个体都会遭遇的衰老或者身体不完美,与女性的社会失败相连接,以此放大女性的焦虑和恐慌;另一方面,又向女性传递着“身体可以塑造”的神话叙事,宣扬只要付出金钱和努力,通过“整形”,就可以拥有完美的身体和社会意义的成功与幸福。医美广告制造焦虑、生产希望、劝服消费可谓一气呵成,从产品推广意义上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广告除了推销之外,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潜藏或显露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的健康和谐与文明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医美广告的神话叙事营销得越成功,当代社会物化女性、贬抑女性倾向就越严重。这正是引发学界深刻反思之处。(摘编自刘传红、吴思琪《颜值幻象与美丽透支:医疗美容广告批判及其治理》)(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A.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中的脸、眼睛和神韵不加任何修饰,说明人们崇尚真实自然的美,这和中国古代“燕瘦环肥”的审美风潮有所不同。B.比起修饰身体的传统方式,医疗美容手术凭借科技的支持能直接地干预身体,不仅见效快而且使得人们可以彻底实现理想的美貌。C.“洗衣机、酒精饮品等各种平庸的消费品”中的“平庸”,指的是医美广告宣扬高大时尚的审美价值观时借用的价格低质量差的消费品。D.广告除了有推销产品的作用之外,还是文化传播载体,它传播的价值观会阻碍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这正是引发学界深刻反思之处。(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进入21世纪,随着“地域隔阂的打破”,东西方原本丰富多元的“时尚身体美学观念”愈发趋于共同分享。B.“医美广告的软性劝服”,在于它不动声色地建构审美标准模式后,又通过传媒强调可以通过技术塑造身体。C.“美貌即成功”的观念大行其道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价值观是错误的,颜值和获得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D.人在遭遇严重的衰老或发现身体的很多不完美后,易产生容貌焦虑,在医美广告的影响下定会走向求美之路。(3)下列广告词中,不属于利用了“任意能指”效应的一项是CA.还你美丽新容颜,做更完美的自己。(丽人整形医院)B.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孔府宴酒)C.百年蜜炼枇杷膏,护肺止咳疗效好。(念慈庵枇杷糖浆)D.飘柔,就是这么自信。(飘柔洗发水)(4)为了让读者了解医美广告及其危害性,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文本简要分析。(5)如果要治理医美广告乱象,消除其消极影响,你将提出哪些建议?请依据材料进行概括。【解答】(1)A.正确。B.“可以彻底实现理想的美貌”错,原文是“使得人们可以无限地去接近他们理想的美貌”。C.“价格低质量差”错,“平庸”是指和“罗曼蒂克、奇珍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各种高雅时尚的意象相比,显得世俗平常,并非指“价格低质量差”。D.“会阻碍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这正是引发学界深刻反思之处”错,从原文可见,广告传播的价值观对社会健康和文明和谐的影响不一定是起阻碍作用,且对“这”指代的内容理解有误。故选A。(2)D.“在医美广告的影响下定会走向求美之路”错,医美广告只是推手,不必然导致容貌焦虑者走向求美之路。故选D。(3)C.根据材料第④段“广告提供的意象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神话系统。其话语本身就是脱离具体产品之物的概念性能指,其与生俱来的工具性的特色就是激起对产品的意象与意义的想象,从而造就出一种真实产品的虚像”可知,“百年蜜炼枇杷膏,护肺止咳疗效好”广告语没有脱离具体产品之物的概念性能指,不属于利用了“任意能指”效应。故选C。(4)①引证法。如:“在《人体美丽史》一书中,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指出:人们对身体美的探求……”引用乔治•维加莱洛的话,说明医疗美容行业乘势发展的原因。②例证法。如:“2019年8月,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在视频网站上投放了一则广告,视频中一群身穿白色裙子的女性一起尖声高唱……”列举具体的医美广告,并深入分析其实质;“例如,2021年10月郑州9岁女孩因‘容貌焦虑’患上抑郁,诱因竟是‘班主任太漂亮’”,列举9岁女孩的例子说明“容貌焦虑”蔓延的危害。(5)①结合可知,“在形塑与传播‘颜值即正义’的病态价值观的过程中,广告无疑是最大推手”“广告除了推销之外,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潜藏或显露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的健康和谐与文明进步”可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立法监管,禁止违规宣传。②结合“正所谓价值观决定行为逻辑,价值理念的偏差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的作用。在错误观念的驱使下,不少求美者狂热地追求‘完美容貌’”“‘颜值即正义’的价值观是由人所建构的,反过来却对人产生了异化作用”可知,(国家)应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③结合“医美广告主们热衷于把‘自信’‘完美’‘成功’等字眼当作宣传噱头,利用广告,巧妙地将整形自由与女性的个人价值挂钩,不断传递‘颜值即正义、美貌即成功’的价值观”可知,(医美广告企业)督促医美广告相关企业担负起传播正确文化观念的社会责任。答案:(1)A(2)D(3)C(4)①引证法。如:引用乔治•维加莱洛的话,说明医疗美容行业乘势发展的原因。②例证法。如:列举具体的医美广告,并深入分析其实质;列举9岁女孩的例子说明“容貌焦虑”蔓延的危害。(5)①(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立法监管,禁止违规宣传。②(国家)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③(医美广告企业)督促医美广告相关企业担负起传播正确文化观念的社会责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江南的冬景郁达夫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当这中间,有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③我生长于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⑥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的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别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吧,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则雪月梅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⑨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吧!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选自《郁达夫文集》,有删改)(1)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C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A.①③④②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③②①④(2)下列对本文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本文在写江南冬天晴暖日子的可爱时,先写北国之冬的蛰居异境,运用对比一抑一扬表达情感;这与《故都的秋》行文手法一致。B.本文选取了曝背谈天、寒郊散步、微雨寒村、江南冬雪等内容,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冬景,充满诗情画意。C.本文第⑥段提到德国作家有关冬天的文章,表现了作者中西文化比较的眼光,丰富了作品内涵,这在《故都的秋》中也有很好的体现。D.本文和《故都的秋》,都体现了作者善于捕捉典型景物,进行细致生动描写的特点;语言清新优美,呈现了季节的特殊情调。(3)本文写江南冬景,《故都的秋》写北方秋景,两篇散文均表现了作者对自然风物之美的敏锐感受力,但二者的感情基调却并不一致,请分别简析。(4)《江南的冬景》一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请结合文本对此观点作分析。【解答】(1)作者善用诗句,表现江南冬景意趣。第一空,由“日暮的景况”可推知是傍晚,而“晚来天欲雪”意思是“天快黑了,大雪将至”,由此推断这里填“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第二空,“雪月梅”“酒姑娘”与诗句中的“梅影路”“酒香村”契合,故选“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第三空,“风雪夜归人”与“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契合,故选“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第四空,“第二天的早晨”与“昨夜”时间正好对应上,故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排序为.③②④①。故选C。(2)A.“一抑一扬”错误,本文篇首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但对北国之冬没有“抑”,文中有句子为证:“……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很明显,作者在这里并没有“抑”北国之冬。同样的,《故都的秋》行文也是如此,写江南之秋只是为了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故选A。(3)要深入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就需要深入体会作者的用词用句,从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基调。比如《江南的冬景》中,“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由“天气晴朗”“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可知道,江南的冬天是明朗而暖和的;“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由“养得住植物”“感不到岁时的肃杀”“生气”等词句,可知道,江南的冬天是充满生机的;“……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这段话读来,就如一幅江南水墨画,作者情感已明显蕴蓄在“悠闲”二字之中;“‘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江南的雪景富有诗意。综上可知,江南的冬景明朗和暖,充满生机,有悠闲的境界,雪景富有诗意,文章基调是温润清朗、闲适恬淡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教长着几根蔬蔬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故都的秋》首段提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其景象中,蓝色牵牛花,疏落的秋草,槐树的落蕊,秋雨和秋虫等景象,都充满清、静、悲凉的色彩,其中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文章基调是悲凉的。(4)由“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泊一只乌篷小船”“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等可知,《江南的冬景》选择了村落长桥、杂木树林、纷飞的白雨、停泊的小船等意象,这些典型的江南自然之境随意飘洒在文中,如行云流水,自热真切,突出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草色顶多成了赭色”“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江南的冬景》写的是白色、赭色、红黄等,色调带着朦胧的美,描绘出江南冬日水墨一般写意的景色,自然有致。文中写雪以“晚来、冬宵、雪夜更深、早晨”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引用诗文,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的整体意境之美。所描写的江南雪景,是作者提到雨时所引发的联想,属于虚写,却通过这种以虚写实的手法展现了江南雪景不同时段的美丽,丰富了雪景意象,触发了人们对江南雪景的联想和向往,可谓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答案:(1)C(2)A(3)江南的冬景明朗和暖,充满生机,有悠闲的境界,雪景富有诗意,文章基调是温润清朗、闲适恬淡的。《故都的秋》中,蓝色牵牛花,疏落的秋草,槐树的落蕊,秋雨和秋虫等景象,都充满清、静、悲凉的色彩,其中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文章基调是悲凉的。(4)①意象上,文章选择了村落长桥、杂木树林、纷飞的白雨、停泊的小船等,这些自然之境随意飘洒在文中如行云流水,自热真切,突出了悠闲自得的心境。②文中色彩写的是白色、赭色、红黄等,色调带着朦胧的美,描绘出江南冬日水墨一般写意的景色,自然有致。③写雪景按照时间顺序引用安排诗句,以虚写实,表现了从日暮到清晨的江南雪景的整体意境之美,笔随意转,舒卷自如。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廊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做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甫又善A陈时事B律切C精深D至千言E不少衰F世号G诗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A.“陛下其忍弃之”的“其”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的“其”,二者表达的语气是不一样的。B.“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相同。C.“未有如子美者”的“如”可理解为“比得上”,与《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不同。D.“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杜甫是杜审言的后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等地漂泊。后参加科举落第后困居长安。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并且大力赞扬自己。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受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他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暗地里却怀恨在心。(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②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5)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应该受到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解答】(1)“善”的宾语是“陈时事”,在“事”后断开;“律切精深”为主谓句,表意完整,在“深”后断开;“世号诗史”是说世人称(他的诗)为“诗史”,表意完整,应在“世”前断开。综上应在BDF三处断开。译文: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2)B.“意思相同”有误。“惟”,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恭敬;只有。两者意义不同。句意:(向您)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故选:B。(3)C.“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可知,皇帝此后没再起用他,但并未将其免职。故选:C。(4)①赖,依赖;属,写;且,将近;窃,私下里。句意: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②放旷,旷达放荡;自检,自我约束;高,高谈;不切,不贴合实际。句意: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5)根据原文“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可知他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根据原文“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可知他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根据原文“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可知杜甫认为自己文思敏捷、卓有才干。答案:(1)BDF(2)B(3)C(4)①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②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5)①学识、思想深受先祖和父辈的熏陶,家学渊源深厚;②自己有改变地位低下命运的强烈愿望;③文思敏捷、卓有才干。参考译文: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旅居于吴、越、齐、赵之地。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前去见他。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和颂(两种文体),大力赞扬自己,并且说:“臣的先祖恕、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十一代,等到(祖父)审言时,凭文章显扬于中宗时。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开始写文章,将近四十年,私下里担心会死在荒郊外,还希望皇上同情、怜爱我。如果让臣继承先祖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述,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极为含蕴深刻,感情抑扬,切合时宜,文思敏捷,可以企望赶得上扬雄、枚皋。有这样的臣子,陛下怎能忍心舍弃呢?”适逢安禄山叛乱,皇上逃亡蜀地,杜甫避乱,奔走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肃宗即位,杜甫一身贫贱人打扮从鄜州投奔皇帝的临时驻地。(中途)被寇贼捉住。至德二年,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遗的官职。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小,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杜甫谢罪,可是皇帝从此就不怎么审察录用他了。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己前往鄜州探视。杜甫跟着返回京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一职。适逢严武统辖剑南东西二川兵马,杜甫前往归附他。严武再次统领剑南时,表荐杜甫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因为与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亲自到杜甫家探望。杜甫见严武,有时竟衣冠不整,而性格褊狭放诞,曾经酒醉登上严武床,瞪着眼说:“严挺之竟然有这样的儿子”,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内心恨杜甫,严武死后,崔旰等作乱,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于是客居耒阳,当地县令送给他牛肉和白酒,杜甫大醉,一天晚上死去,时年五十九。杜甫为人旷达放荡不能自我约束,喜好谈论天下的大事,高谈而不贴合实际。年轻时与李白齐名,当时号称为“李杜”。多次饱尝寇贼作乱的痛苦,坚持自己的气节不被玷污。做诗歌,感伤世事同情弱者,忠诚不忘君主,人们爱他的忠义。评价道:唐朝兴起以来,诗人们继承南朝陈及隋朝的诗风余韵,崇尚浮华绮丽的文风并相互夸耀。到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研究揣摩音韵,做到平仄没有差池,称之为‘律诗’,(以后)人们竞相沿袭。到了开元年间,渐渐地以典雅中正来衡量诗歌。然而倚仗形式华美的,其内容就会空虚,喜欢绮丽风格的,就会有违于雄壮。到了杜甫,他的诗歌雄浑开阔无比深广,融合千万风格为一体,古今诗体兼善。其他诗人不足之处,杜甫却能做到足足有余。即便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也让后人受益很多。所以元稹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昌黎韩愈对于(杜甫的)文章慎重地许可,至于诗歌,唯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可以相信他们说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①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②。长记平山堂③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④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⑤,未解庄生⑥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注】①快哉亭: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②湿青红:谓漆色鲜润。③平山堂;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在扬州所建。下句中“醉翁”即欧阳修别号。④一叶:指小舟。⑤兰台公子:指楚国辞赋作家宋玉,作有《风赋》,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⑥庄生:战国时道家学者庄周。“天籁”即指发于自然的音响,风吹声。(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B.“长记”三句叙写了词人在平山堂卧看江南烟雨的美好回忆,又着一“没”字描摹孤鸿远去的画面,极具动感。C.下片“堪笑”寓含词人的情感态度,他不赞同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为雌雄之说,认为这样显得有些生硬可笑。D.这首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词人被贬黄州时所作,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赞美。(2)明代文学家杨慎认为此词“结句雄奇”。请对此进行分析。【解答】(1)C.“他不赞同宋玉在《风赋》中将风分为雌雄之说”错,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意在表明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故选C。(2)“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是说“其实,只要心中存有浩然之气,就能享受这舒适快意的千里清风”,作者关于“浩然之气”议论,让我明白了在逆境中更要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旷达坦荡、刚直不阿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大气凛然,享受无穷快意的人生哲理。答案:(1)C(2)结句“浩然之气”的议论,强调一个人只要具备了旷达坦荡、刚直不阿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坦然自适,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大气凛然,享受无穷快意的人生哲理,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译文: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忽然江面波涛汹涌,一个渔翁驾着小舟在风浪中掀舞。见此不由得想起了宋玉的《风赋》,像宋玉这样可笑的人,是不可能理解庄子的风是天籁之说的,硬说什么风有雄雌。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在任何境遇中都处之泰然,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赏析:此词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新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两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的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在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空蒙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在“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当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生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的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有强烈的震撼力。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灌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曾以“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感叹个体在天地面前的渺小,而苏轼《赤壁赋》中也有类似的句子:“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2)雪天观日出有别样情趣。姚鼐在《登泰山记》中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一句描绘出阳光照射下,山上雪光明亮的景致。(3)小刚在班级辩论赛上以“借助外物比天性更重要”为观点发言,为此他引用了前人的观点来强调即使是对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而言也不例外:“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解答】故答案为:(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重点字:粟)(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重点字:苍)(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6.(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搭子、显眼包、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情绪价值等入选。特种兵式旅游、“特种兵”原是经过特殊训练,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执行某种特殊任务的技术兵种的统称,也指代这一兵种的士兵。用“特种兵式”来修饰“旅游”,是用“特种兵”的显著特征为特殊的旅游方式赋能。游客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在旅游目的地了解最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像在执行特殊任务。这反映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复苏回暖。()这一年显眼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有些可可爱爱,有些青春活力,有些火爆出圈,有些全程高能……不单单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流行表达、语言符号,在一定程度上而是国民心态、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反映着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记录着时代发展的旋律和声音,也折射出社会群体当下的生活态度、情绪表达与价值追求。当我们以语言复盘的方式回顾这一年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时,我们看到一个五彩斑斓、欣欣向荣的当代中国。(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A.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B.香雪并没有住,更不打算去找“北京话”的什么亲戚。C.老板娘用她那刚梳过头的油手搅拌一下,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机器”们前面。D.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2)画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3)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汉语中的新词层出不穷。请参照文段中特种兵式旅游示例,在括号中解说“显眼包”的含义及反映的社会现象。【解答】(1)表示强调。A.表示强调。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讽刺。故选A。(2)画横线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一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把“不单单”放到“网络流行语”后;二是语序不当,把“流行表达、语言符号”改为“语言符号、流行表达”;三是用错关联词语,把“而是”改为“更是”。故可修改为:网络流行语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符号、流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国民心态、社会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3)根据“特种兵式旅游、‘特种兵’原是经过特殊训练,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执行某种特殊任务的技术兵种的统称,也指代这一兵种的士兵。用‘特种兵式’来修饰‘旅游’,是用‘特种兵’的显著特征为特殊的旅游方式赋能。游客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在旅游目的地了解最多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像在执行特殊任务。这反映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复苏回暖”的内容构成可知,对“显眼包”的含义及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阐述时,先要明确“显眼”和“包”的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道工程建筑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陶粒和陶砂混凝土空心隔墙条板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代销进口酒合同范例
- 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合同样本
- 光伏反担保合同标准文本
- 代言签约合同标准文本
-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4简单的图案设计导学案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 中等学校食堂承包合同样本
- 出售卧式冲床合同样本
- 农村合同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年驾驶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 自考15040习新时代思想概论高频备考复习重点
- 抗震支架力学计算书
- 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简介
- 出纳岗位笔试试题
- 山东莱阳安定郡梁氏宗谱二十六卷.doc
- MSDS32除油粉
- 《我爱你中国》朗诵稿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编制指南(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