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湖南省高考语文模拟信息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汉字铭刻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记忆。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我国许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发现了带有刻画符号的考古器物,这些符号虽尚不能系统记录语言,但已是我们抵近先民世界的文化“密码”。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甲骨文无疑是殷商语言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文化标本,确证了中国古史关于先商早商的历史叙述,展现了先民早期社会的生活图景,留存着中华民族久远而清晰的文化记忆。汉字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创造了稳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语言生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文字统一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文书行政之制大体确立,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汉字还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力量。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正如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言:“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于中国人来说,数千年前的文献都能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大都是由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汉字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有力维系着汉语的发展走向,使汉语在方言多样性与文化共同性上达到了平衡统一。中国地域辽阔,在长时期人群流动与史化变迁中,汉语形成了北方、吴,精、湘、闽、季、客家等几大方言,有些方言差异很大,口语通解度较小,单凭口头语言甚至难以沟通。但汉语并没有在历史演变和地域变异中分化为不同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汉字能够超越方言差异,“代偿”了沟通信息、联通人心、汇通文化的功能。汉字这种“通古今、达四方”的超时空力量,源于其表意文字的本质特性。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委身于口语语音,而是通过形、义等符号要素直接锚定语言的意义系统,“得意忘言”的书面语使不同时、地的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对中国人来说,“语”与“文”常常是一体的,语言认同主要通过文字认同建立,在此过程中,文化认同得以生发。此外,汉字创造了书法篆刻、对联谜语、诗歌音乐等异彩纷呈的汉字文化,带给人们独特而奇妙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源源不断地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汉字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民族交往、语言交流、文化交融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汉字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随着中国疆域扩大、民族交流加深,汉字很早就从中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我国境内一些少数民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是他们借以交流和记事的工具。秦汉时期,北方匈奴族“无文书薄领”,其信函印玺都使用汉字。唐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起初习用汉字,后仿照汉字于10至12世纪创制了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这些比照汉字形貌特征和构造原理创造的文字被称为“汉字系文字”,共同组成一个“汉字大家族”。汉字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无一体的历史进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树立在拉萨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了汉藏两族“叶同如一”的团结情意。13世纪初,元朝政府规定,“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清代的语言生活如同《五体清文鉴》所展现的那样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其中汉字是当时文书行政系统和社会文化领域中最重要最通用的文字,因此编纂《康熙字典》“于以昭同文之治”。在中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程中,汉字不仅是族际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交流使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摘编自刘翠霞《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材料二:大家熟知的甲骨文、金文,是后世汉字的前身,其时代的上限是商代后期。不过在这之前,文字已经有过很长的发展历程。事实上,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业已发现了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中国史前文化中大量存在的陶器、玉石器上面的符号,确有可能与文字起源相关。其中一部分只是符号,另一部分则应视为原始文字。当前关于中国文字起源讨论的一个焦点,是符号与原始文字(以及文字)的判定和区别。然而无论如何,像吴县澄湖等地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多个持号,邹平丁公龙山文化陶片上的成行陶文,说与文字无关是不合适的。襄汾陶寺陶扁壶上的毛笔朱书文字,是字也很难否定。我想重复一个观点,就是不能认为,在中国境内的古文字只有像商周文字那样的汉字的前身;在四川及其附近发现的巴蜀文字,便不是汉字。(摘编自李学勤《汉字起源研究是科学的重大课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了解先民的最早的文化“密码”,是祖国汉字的源头和文化的根脉。B.“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生活交际的尴尬局面,秦朝实行“书同文”制度,促成了汉字的统一,进而促进了国家的统一。C.我国方言在口语方面差异较大,阻碍了人们交流,但汉字可以“通古今,达四方”,让人“得意忘言”,在书面语交流方面不受影响。D.古代少数民族多习用汉字,匈奴、契丹、蒙古族、满族等后来比照汉字形貌特征和构造原理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这种文字都属于“汉字系文字”。(2)下列对材料中有关论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段提到岩石、器物上的图画符号和甲骨文,旨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以证明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B.材料一第三段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法。其中的对比论证涉及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的对比以及英国文字和中国文字的对比。C.材料一就整体而言,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四个层面论述了汉字的重要作用;就行文顺序而言,全文基本上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进行论证。D.材料二就关键词句而言,“确有可能”“说与文字无关是不合适的”“是字也很难否定”等表述,措辞精准,恰如其分,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被称为“多事之邦”,中国历史被称为“多事之秋”,战事繁多冗杂且蔓延不绝,却分久必合,这与汉字的特性不无关系。B.欧洲自古以来不缺政治狂人和军事狂人,比如凯撒大帝、希特勒、拿破仑等,却终究不能统一,这与语言文字的不统一有密切的关联。C.汉字的发展变化是一脉相承的,大体上是不断进步,日益文明的;但也留下一些遗憾,比如简化繁体字,让很多汉字流于简单而丧失深义和美感。D.由材料二不难看出,李学勤先生治学严谨,对当前关于中国文字起源讨论的焦点问题,有深刻研究,更是提出了一些合情合理的观点。(4)材料对汉字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概括汉字有哪些独特的性质特点?请简要概括。(5)关于中国文字起源的观点,材料一第二段与材料二都有论述、你认为双方观点有什么异同?请简要说明。(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棵老树冯至我们搬到这里来时,所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放牛的老人。他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墩上,两眼模糊,望着一条水牛在山坡上吃草。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时间对于他已经没有意义。气候的转变他也感觉不到,我只看见他春、夏、秋、冬,无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四周围的山坡,好像这山林外并没有世界;他掺杂在林场里的鸡、犬、马、牛的中间,早已失却人的骄傲和夸张。他“生”在这里,他没有营谋,没有积蓄,使人想到耶稣所说的“天上的飞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水牛,庞大的身躯,缓缓地在草地上走着,像是古代的生物;原始的力还存留在它的身上。把它交在这个老人的手里,是十分和谐的。山坡上,树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跚,是一幅忧郁的画图。因为他们同样有一个忘却的久远在过去,同样拖着一个迟钝在这灵巧的时代。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若有,就算是水牛生小牛的那一天了。他每天放牛回来,有时附带着抱回一束柴,这天,却和看山的少年共同抱着一只小牛进来了。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他把小牛放在棚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那许久不曾打扫过的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焦黄的干草,把小牛放在干草上。他把小牛安插好了不久,在山坡上生过小牛的老牛也蹒蹒跚跚地走回来了。此后老牛的身后又多了一只小牛。他呢,经过一番所谓兴奋后,好像眼前并没有增加了什么。一天下午,老牛不知为什么忽然不爱走动了,老人举起鞭子,它略微走几步,又停住了,他在它面前堆些青草,它只嗅一嗅,并不吃。旁的工人都说牛是病了,到处找万金油,他却一人坐在一边,把上衣脱下来晒太阳。他露不出一点慌张的神色,这类的事他似乎已经经验过好几次,反正老牛死了还有小牛。两盒万金油给牛舔下去后,牛显出来一度的活泼,随后更没有精神了。山上的人赶快趁着它未死的时候把它抬到山下的村庄里去。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了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未生小牛以前的那只老牛一样。因为他自从开始放牛以来,已经更换过好几只牛,但在他看来,仿佛从头到了,只是一只,并无所谓更换。可是这老人面前的不变终于起了变化。今年初夏的雨水分外少,一天上午,连云也没有了,太阳照焦一切,这是在昆明少有的热天气。老人和平素一样,吃完午饭,就赶着牛出去了,大家正在热得疲惫,尽在想着午睡的时候,转瞬间烟云布遍天空,大雨如注。雨,继续了三个钟头。人们尽在雨声里乱谈乱讲,却没有一个人想起外边的大雨里还有两个生命。雨止了,院子里明亮起来,被雨阻住的鸟儿渐渐离开它们避雨的地方飞回巢里去,这时那老人也牵着小牛回来了。人和牛都是一样湿淋淋的,神情沮丧,好像飓风掠过的海滨的渔村,全身都是零乱。老人把牛放在雨后的阳光里,自己走到厨房里去烘干他那只有一身的衣裤。人们乱忙忙的,仍然是没有人理会他们。等到老人把衣服烘干再走出来时,小牛伏在地上已经不能动转。这只有几个月的小生命,担不起这次宇宙的暴力,被骤雨激死了。当晚工人们在林边掘了一个坑,把小牛埋在里边。埋葬后,老人还在漆黑的夜色里坑旁边坐了许久。最后,一步步地挪回来。第二天,我看见他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仍然拿着放牛的鞭子,但是没有牛了。他好像变成一个盲人,眼前尽管是无边的绿色,对于他也许是一片白茫茫吧。几十年的岁月,没有一天没有水牛,他都实实在在地度过了,今天他却有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老牛病死,小牛淋死,主人有些凄然。考虑结果,暂时不买新牛,山上种菜不多,耕地时可以到附近佃户家里去借。所成问题的,是这老人如何安插。他现在什么事也不能做了,主人经过长时的踌躇,又感念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只好给他一些养老费,送他回家去。家?不但旁人听了有些惊愕,就是老人自己也会觉得惊奇。他在这里有几十年,像是生了根,至于家,早已变成一个遥远、生疏、再也难以想象的处所了。他再也没有勇气去到那生疏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孙儿孙媳,但是他久已记不得他们是什么面貌,什么声音,什么样的人。人们叫他走,说是回家,在他看来,好比一个远征,他这样大的年纪,哪里当得起一个远征呢。他一天挪过一天,怎样催他,他也不动,事实上他也不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去。最后主人派了两个工人,替他夹着那条仅有的破被送他——他在后边没精打采,像个小孩子学步一般,一步一颠地离开了这座山,和这山上的鸡、犬、木、石。又过了几天,门外的狗在叫,门前呆呆地站着一个年轻的农夫,他说:“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宜,死了。在山上两年的工夫,我没有同他谈过一句话,他也不知我是哪里来的人。我想,假如小牛不被冷雨淋死,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了死亡。(选自冯至《山水集》,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人“掺杂在林场里的鸡、犬、马、牛的中间”,与老牛在气质上更是相似,老人与老牛之间存在着某种强烈的关联。B.小牛的出生没有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任何变动,老牛死去也没有给老人带来一丝悲伤,他并不在意陪伴自己的是哪一只牛。C.从“他好像变成一个盲人”“今天他却有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等处可见,小牛的死去给老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D.对于老人而言,独自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山、这片林场俨然已成了自己的“家”,亲人们所在的那个家反而让他有陌生感。(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穿插着一些描写、议论。句式长短灵活,富于变化。B.冯至用比喻的手法,将老人比作“天上的飞鸟”“野地里的百合花”,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C.冯至作为旁观者看着这位暮年老人,他虽不曾与老人交谈过,但似乎已经看清了老人的一生。D.本文风格符合冯至散文一贯的特色,避免夸张渲染的笔墨,给人凝重简练又朴厚深远的美感。(3)本文标题没有拟为“一个放牛的老人”,而是“一棵老树”,试加比较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朱自清先生曾评价冯至能“在日常的境界里品味出精微的哲理”,请结合本文和教材中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僚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建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御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节选自《明史•于谦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B.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C.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D.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扈跸: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扈,随从;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B.稽察:稽考,检查。文中指纪检官员检查县吏的工作。C.伏阙:拜伏于宫阙下。文中指吏民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D.丁内外艰:丁艰,即丁忧;“丁内外艰”指分别在宫内宫外任职时遭遇父母的丧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于谦少年时被僧人认定有异相,经科举考试入仕,后屡受皇帝和权臣看重提拔,在自己不凡的一生中立下赫赫功勋。B.于谦为人正直,性格刚正,巡抚各地,执法严明。曾为江西数百囚徒伸冤,也为陕西遇害官员抓到元凶,还曾剥夺边将私垦的田地充公。C.于谦宅心仁厚,心系苍生,下令凿井种树,兴修水利,特别注重民生,多次赈救灾民,深受官吏和百姓认可。D.于谦既能够坚持道德原则,保持个人操守,又善于灵活处理政务,关爱天下众生。做人做事都堪称良吏典范。(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②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5)于谦在《石灰吟》中留下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名句,而这两句诗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世的光辉写照。请结合选文内容,找出三例加以证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②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③?却忆安石④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⑤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注】①建康:今南京。②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时为建康府兼建康行官留守。③喷霜竹:指吹箫。④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⑤宝镜:《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遂不能再得。(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解”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类似戏谑之笔。B.上阕四、五两句,通过反问,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感叹曾经的虎踞龙盘之地,而今却缺少如龙似虎的人才,只留下让人不禁悲凉的景象。C.上阕“柳外”五句,写形写声,层次井然,以悲景衬悲情;下阕最后两句,都是虚笔,遥想明朝长江卷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似在暗指南宋危机重重。D.辛氏此词乃吊古伤今的典型之作。写景时,感情极其饱满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全诗设置了三个问句,强化了情感,也深化了主旨。(2)辛弃疾好用典故,此词可为明证,诗中典故有哪些?如何借此表现主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因带领团队研制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其名字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紧密相连,试找出那两句:“,。”(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作者从梦境拉回现实。(3)正如“西风”常指秋风一样,“东风”既可以实指从东方吹来的风,也可以指春风。“东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古诗词中,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挑动对抗最容易获得舆论的廉价点赞,但人类最深层的渴望是宁静过日子。追求霸权的国家主义意志总能够聚集起表层团结,然而人们在现实中又都过着各自的日子。特朗普团队的冷战思维严重过头了,美国的体制又根本无力开展统筹和平衡,以至于他们的执政在对华问题上越来越极端,出现了别的问题解决不了,比如新冠疫情,就拿极化对抗中国来“泄洪”,保一时之安。强硬对华政策没有给美国带来任何实际好处,打贸易战最终没能缩小美国对华逆差,没能把工作带回美国。搞技术脱钩给少数中国企业制造了一时的困难,①,此外,这种制裁未能阻止中国科技实力的整体进步。美方拉盟友共同对付中国,但只有很少量的表面进展,中国的对外合作规模无疑呈继续扩大趋势。特朗普对华政策的最大失败就是看错了时代,错估了真实民意,同时②。美国的确仍然比中国强大,但它的能力根本不够以一种无所顾忌的方式削弱中国。这种力量与意愿的不匹配导致美国对华战略成为严重的地缘政治“烂尾工程”。(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烂尾工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B.毕竟,没有物质基础,去谈梦想,谈自由,再美也都只是“空中楼阁”。C.这样,互联网诊疗便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医疗机构开展得红红火火,却得不到患者的支持和配合,也就很难实行下去。D.村里家洁院净,欢声笑语,群众安居乐业,山村宛如“世外桃源”。(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3)有人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比如新冠疫情,就拿竭力对抗中国来‘栽赃’,保一时之安”,你觉得是否合适?请说明理由。(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工智能的主体性问题,其实就是看它是否具备情感与自我意识等,因此在获得这些能力之前,人工智能并不具备主体性。那么,在未来教育中,人工智能的定位何在?一方面,人工智能应促进学习环境的变革,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全方位提升学习环境的智能水平和质量,制定针对性学习场景;另一方面要凸显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教育大数据可以通过采集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精准诊断出学生的真实状态。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应带来教师主体性的转变,随着教育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不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丰富了教师与社会情景的沟通,也为教育的虚拟与现实融合增强了可能。(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教育的虚拟与现实融合提供了可能,同时丰富了教师与社会情景的沟通。B.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但丰富了教师与社会情景的沟通,也为教育的虚拟与现实融合提供了可能。C.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仅为教育的虚拟与现实融合提供了可能,而且丰富了教师与社会情景的沟通。D.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但丰富了教师与社会情景的沟通,也为教育的虚拟与现实融合增强了可能。(2)请用并列关系的句子简述本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并列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看到一位同事“连续20多小时高强度并行设计和开发”“持续1周高强度完成了超过200项产品和设计修改”的获奖评语后,在600人的微信大群,腾讯新入职员工张生@部门负责人黄总等人:“用健康的、年轻的、充满活力的躯体,用一个又一个20多小时的高强度加班,换来一个所谓的‘业务突破奖’……到底值不值得?”并提出辞职。对此,黄总在论坛回应,之前已有很多人“匿名反馈中肯建议和方案”,表示要“认真反思,尽快整改”。企业相关领导也与张生作了沟通。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过失);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瞎眼)。”道理很好,但在生活中把握分寸却很难。类似此种事件,你无从确定领导是不是“君子”,你会选择言或不言,是直言还是匿名反馈?请你在张生,匿名反馈者(称“隐者”)、黄总中选择一人作为收信人,以书信的方式表达你的真实思考。要求:书信体裁,自拟标题,自选对象和角度,字数800字以上。
2023年湖南省高考语文模拟信息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7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宝贵财富。汉字铭刻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记忆。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我国许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发现了带有刻画符号的考古器物,这些符号虽尚不能系统记录语言,但已是我们抵近先民世界的文化“密码”。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源头和中华文化根脉。甲骨文无疑是殷商语言生活中最为典型的文化标本,确证了中国古史关于先商早商的历史叙述,展现了先民早期社会的生活图景,留存着中华民族久远而清晰的文化记忆。汉字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创造了稳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语言生活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统一六国后,以秦国文字为标准实行“书同文”制度,文字统一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秦汉以来汉字的形体样式基本定型,文书行政之制大体确立,汉字成为大一统格局的文化支撑。汉字还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力量。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正如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言:“今天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很少能看懂三百年前的本国文献……对于中国人来说,数千年前的文献都能了解;他们对本国古代文化的无比热爱和理解,大都是由于他们文字的这种特殊的性质之故。”汉字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作为汉语的书写系统,汉字有力维系着汉语的发展走向,使汉语在方言多样性与文化共同性上达到了平衡统一。中国地域辽阔,在长时期人群流动与史化变迁中,汉语形成了北方、吴,精、湘、闽、季、客家等几大方言,有些方言差异很大,口语通解度较小,单凭口头语言甚至难以沟通。但汉语并没有在历史演变和地域变异中分化为不同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汉字能够超越方言差异,“代偿”了沟通信息、联通人心、汇通文化的功能。汉字这种“通古今、达四方”的超时空力量,源于其表意文字的本质特性。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委身于口语语音,而是通过形、义等符号要素直接锚定语言的意义系统,“得意忘言”的书面语使不同时、地的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对中国人来说,“语”与“文”常常是一体的,语言认同主要通过文字认同建立,在此过程中,文化认同得以生发。此外,汉字创造了书法篆刻、对联谜语、诗歌音乐等异彩纷呈的汉字文化,带给人们独特而奇妙的艺术享受和文化体验,源源不断地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汉字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民族交往、语言交流、文化交融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汉字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随着中国疆域扩大、民族交流加深,汉字很早就从中原传播到少数民族地区。我国境内一些少数民族起初没有自己的文字,汉字是他们借以交流和记事的工具。秦汉时期,北方匈奴族“无文书薄领”,其信函印玺都使用汉字。唐宋时期,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起初习用汉字,后仿照汉字于10至12世纪创制了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这些比照汉字形貌特征和构造原理创造的文字被称为“汉字系文字”,共同组成一个“汉字大家族”。汉字见证并推动了中华民族多无一体的历史进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树立在拉萨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了汉藏两族“叶同如一”的团结情意。13世纪初,元朝政府规定,“凡施用文字,因用汉楷及畏吾字,以达本朝之言”。清代的语言生活如同《五体清文鉴》所展现的那样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其中汉字是当时文书行政系统和社会文化领域中最重要最通用的文字,因此编纂《康熙字典》“于以昭同文之治”。在中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历程中,汉字不仅是族际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交流使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发展。(摘编自刘翠霞《汉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材料二:大家熟知的甲骨文、金文,是后世汉字的前身,其时代的上限是商代后期。不过在这之前,文字已经有过很长的发展历程。事实上,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业已发现了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中国史前文化中大量存在的陶器、玉石器上面的符号,确有可能与文字起源相关。其中一部分只是符号,另一部分则应视为原始文字。当前关于中国文字起源讨论的一个焦点,是符号与原始文字(以及文字)的判定和区别。然而无论如何,像吴县澄湖等地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多个持号,邹平丁公龙山文化陶片上的成行陶文,说与文字无关是不合适的。襄汾陶寺陶扁壶上的毛笔朱书文字,是字也很难否定。我想重复一个观点,就是不能认为,在中国境内的古文字只有像商周文字那样的汉字的前身;在四川及其附近发现的巴蜀文字,便不是汉字。(摘编自李学勤《汉字起源研究是科学的重大课题》)(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了解先民的最早的文化“密码”,是祖国汉字的源头和文化的根脉。B.“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是春秋战国时期生活交际的尴尬局面,秦朝实行“书同文”制度,促成了汉字的统一,进而促进了国家的统一。C.我国方言在口语方面差异较大,阻碍了人们交流,但汉字可以“通古今,达四方”,让人“得意忘言”,在书面语交流方面不受影响。D.古代少数民族多习用汉字,匈奴、契丹、蒙古族、满族等后来比照汉字形貌特征和构造原理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这种文字都属于“汉字系文字”。(2)下列对材料中有关论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材料一第二段提到岩石、器物上的图画符号和甲骨文,旨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以证明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明。B.材料一第三段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和对比论证法。其中的对比论证涉及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的对比以及英国文字和中国文字的对比。C.材料一就整体而言,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四个层面论述了汉字的重要作用;就行文顺序而言,全文基本上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进行论证。D.材料二就关键词句而言,“确有可能”“说与文字无关是不合适的”“是字也很难否定”等表述,措辞精准,恰如其分,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中国被称为“多事之邦”,中国历史被称为“多事之秋”,战事繁多冗杂且蔓延不绝,却分久必合,这与汉字的特性不无关系。B.欧洲自古以来不缺政治狂人和军事狂人,比如凯撒大帝、希特勒、拿破仑等,却终究不能统一,这与语言文字的不统一有密切的关联。C.汉字的发展变化是一脉相承的,大体上是不断进步,日益文明的;但也留下一些遗憾,比如简化繁体字,让很多汉字流于简单而丧失深义和美感。D.由材料二不难看出,李学勤先生治学严谨,对当前关于中国文字起源讨论的焦点问题,有深刻研究,更是提出了一些合情合理的观点。(4)材料对汉字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概括汉字有哪些独特的性质特点?请简要概括。(5)关于中国文字起源的观点,材料一第二段与材料二都有论述、你认为双方观点有什么异同?请简要说明。【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论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内容,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解答】(1)A.“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了解先民的最早的文化‘密码’”错误,由原文“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我国许多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陆续发现了带有刻画符号的考古器物,这些符号虽尚不能系统记录语言,但已是我们抵近先民世界的文化‘密码’”可知,考古器物上的刻画符号才是“了解先民的最早的文化密码”。故选A。(2)A.先提图画符号,后提甲骨文,旨在证明“汉字铭刻着中华民族久远的文化记忆”。不是为了说明两者的不同,更不能借此说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文明璀璨。B.“古代汉字和现代汉字的对比”表述有误,这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并非对比。C.“全文基本上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进行论证”,此句中“从古到今”错误,只有前两段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D.正确。故选D。(3)C.“但也留下一些遗憾,比如简化繁体字,让很多汉字流于简单而丧失深义和美感”错误。简化繁体字,促进了汉字的传播和发展,是一个大的进步,不是遗憾。故选C。(4)由原文“汉字还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力量。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可知,汉字稳定性强。(或“从古至今,汉字的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由原文“源于其表意文字的本质特性。汉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委身于口语语音,而是通过形、义等符号要素直接锚定语言的意义系统,‘得意忘言’的书面语使不同时、地的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可知,汉字是表意文字。(或“能通过形、义等符号要素直接锚定语言的意义系统”)由原文“不过在这之前,文字已经有过很长的发展历程。事实上,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业已发现了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中国史前文化中大量存在的陶器、玉石器上面的符号,确有可能与文字起源相关。其中一部分只是符号,另一部分则应视为原始文字”可知,汉字是象形文字。(5)相同点:由原文“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大家熟知的甲骨文、金文,是后世汉字的前身,其时代的上限是商代后期。不过在这之前,文字已经有过很长的发展历程。事实上,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业已发现了有关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可知,起源早,历史悠久。由原文“早在史前时期,中华先民就在岩石、器物上摹画契刻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中国史前文化中大量存在的陶器、玉石器上面的符号,确有可能与文字起源相关。其中一部分只是符号,另一部分则应视为原始文字”可知,文字起源于符号。不同点:由原文“从以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到计算机处理的现代汉字,其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一以贯之的汉字系统,为中华文化代代传承创造了稳定性条件”可知,材料一第二段笼统认为“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由原文“我想重复一个观点,就是不能认为,在中国境内的古文字只有像商周文字那样的汉字的前身;在四川及其附近发现的巴蜀文字,便不是汉字”可知,材料二认为有些符号不是文字,有些符号就是文字。答案:(1)A(2)D(3)C(4)①汉字稳定性强。(或“从古至今,汉字的方块样态、线条构形、表意原理一脉相通”)②汉字是表意文字。(或“能通过形、义等符号要素直接锚定语言的意义系统”)③汉字是象形文字。(5)相同点:①起源早,历史悠久。②文字起源于符号。不同点:①材料一第二段笼统认为“图画符号孕育了文字的雏形”。②材料二认为有些符号不是文字,有些符号就是文字。(二)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8分)2.(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棵老树冯至我们搬到这里来时,所遇见的第一个人是一个放牛的老人。他坐在门前的一块石墩上,两眼模糊,望着一条水牛在山坡上吃草。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时间对于他已经没有意义。气候的转变他也感觉不到,我只看见他春、夏、秋、冬,无论早晚,只是穿着一件破旧的衣裳。他步履所到的地方,只限于四周围的山坡,好像这山林外并没有世界;他掺杂在林场里的鸡、犬、马、牛的中间,早已失却人的骄傲和夸张。他“生”在这里,他没有营谋,没有积蓄,使人想到耶稣所说的“天上的飞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水牛,庞大的身躯,缓缓地在草地上走着,像是古代的生物;原始的力还存留在它的身上。把它交在这个老人的手里,是十分和谐的。山坡上,树林间,老人无言,水牛也没有声音,蹒蹒跚跚,是一幅忧郁的画图。因为他们同样有一个忘却的久远在过去,同样拖着一个迟钝在这灵巧的时代。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若有,就算是水牛生小牛的那一天了。他每天放牛回来,有时附带着抱回一束柴,这天,却和看山的少年共同抱着一只小牛进来了。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他把小牛放在棚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那许久不曾打扫过的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铺上焦黄的干草,把小牛放在干草上。他把小牛安插好了不久,在山坡上生过小牛的老牛也蹒蹒跚跚地走回来了。此后老牛的身后又多了一只小牛。他呢,经过一番所谓兴奋后,好像眼前并没有增加了什么。一天下午,老牛不知为什么忽然不爱走动了,老人举起鞭子,它略微走几步,又停住了,他在它面前堆些青草,它只嗅一嗅,并不吃。旁的工人都说牛是病了,到处找万金油,他却一人坐在一边,把上衣脱下来晒太阳。他露不出一点慌张的神色,这类的事他似乎已经经验过好几次,反正老牛死了还有小牛。两盒万金油给牛舔下去后,牛显出来一度的活泼,随后更没有精神了。山上的人赶快趁着它未死的时候把它抬到山下的村庄里去。老人目送几个人想尽方法把这病牛牵走,并不带一点悲伤。他抽完了一袋烟,又赶着小牛出去了,他看这小牛和未生小牛以前的那只老牛一样。因为他自从开始放牛以来,已经更换过好几只牛,但在他看来,仿佛从头到了,只是一只,并无所谓更换。可是这老人面前的不变终于起了变化。今年初夏的雨水分外少,一天上午,连云也没有了,太阳照焦一切,这是在昆明少有的热天气。老人和平素一样,吃完午饭,就赶着牛出去了,大家正在热得疲惫,尽在想着午睡的时候,转瞬间烟云布遍天空,大雨如注。雨,继续了三个钟头。人们尽在雨声里乱谈乱讲,却没有一个人想起外边的大雨里还有两个生命。雨止了,院子里明亮起来,被雨阻住的鸟儿渐渐离开它们避雨的地方飞回巢里去,这时那老人也牵着小牛回来了。人和牛都是一样湿淋淋的,神情沮丧,好像飓风掠过的海滨的渔村,全身都是零乱。老人把牛放在雨后的阳光里,自己走到厨房里去烘干他那只有一身的衣裤。人们乱忙忙的,仍然是没有人理会他们。等到老人把衣服烘干再走出来时,小牛伏在地上已经不能动转。这只有几个月的小生命,担不起这次宇宙的暴力,被骤雨激死了。当晚工人们在林边掘了一个坑,把小牛埋在里边。埋葬后,老人还在漆黑的夜色里坑旁边坐了许久。最后,一步步地挪回来。第二天,我看见他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仍然拿着放牛的鞭子,但是没有牛了。他好像变成一个盲人,眼前尽管是无边的绿色,对于他也许是一片白茫茫吧。几十年的岁月,没有一天没有水牛,他都实实在在地度过了,今天他却有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老牛病死,小牛淋死,主人有些凄然。考虑结果,暂时不买新牛,山上种菜不多,耕地时可以到附近佃户家里去借。所成问题的,是这老人如何安插。他现在什么事也不能做了,主人经过长时的踌躇,又感念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只好给他一些养老费,送他回家去。家?不但旁人听了有些惊愕,就是老人自己也会觉得惊奇。他在这里有几十年,像是生了根,至于家,早已变成一个遥远、生疏、再也难以想象的处所了。他再也没有勇气去到那生疏的地方,那里有他的孙儿孙媳,但是他久已记不得他们是什么面貌,什么声音,什么样的人。人们叫他走,说是回家,在他看来,好比一个远征,他这样大的年纪,哪里当得起一个远征呢。他一天挪过一天,怎样催他,他也不动,事实上他也不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去。最后主人派了两个工人,替他夹着那条仅有的破被送他——他在后边没精打采,像个小孩子学步一般,一步一颠地离开了这座山,和这山上的鸡、犬、木、石。又过了几天,门外的狗在叫,门前呆呆地站着一个年轻的农夫,他说:“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宜,死了。在山上两年的工夫,我没有同他谈过一句话,他也不知我是哪里来的人。我想,假如小牛不被冷雨淋死,他会还继续在这山上生长着,一年一年地下去,忘却了死亡。(选自冯至《山水集》,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老人“掺杂在林场里的鸡、犬、马、牛的中间”,与老牛在气质上更是相似,老人与老牛之间存在着某种强烈的关联。B.小牛的出生没有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任何变动,老牛死去也没有给老人带来一丝悲伤,他并不在意陪伴自己的是哪一只牛。C.从“他好像变成一个盲人”“今天他却有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等处可见,小牛的死去给老人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D.对于老人而言,独自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山、这片林场俨然已成了自己的“家”,亲人们所在的那个家反而让他有陌生感。(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本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穿插着一些描写、议论。句式长短灵活,富于变化。B.冯至用比喻的手法,将老人比作“天上的飞鸟”“野地里的百合花”,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C.冯至作为旁观者看着这位暮年老人,他虽不曾与老人交谈过,但似乎已经看清了老人的一生。D.本文风格符合冯至散文一贯的特色,避免夸张渲染的笔墨,给人凝重简练又朴厚深远的美感。(3)本文标题没有拟为“一个放牛的老人”,而是“一棵老树”,试加比较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朱自清先生曾评价冯至能“在日常的境界里品味出精微的哲理”,请结合本文和教材中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标题作用的比较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从内容、结构等方面比较分析标题的作用。(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两篇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B.“小牛的出生没有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任何变动”错误。由“老人的生活从未有过变动。若有,就算是水牛生小牛的那一天了”“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他呢,经过一番所谓兴奋后,好像眼前并没有增加了什么”可知,小牛的出生还是有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丝变动和兴奋的。故选:B。(2)B.“冯至用比喻的手法”错误。“他‘生’在这里,他没有营谋,没有积蓄,使人想到耶稣所说的‘天上飞的鸟’和‘野地里的百合花’”此处为联想、想象,不是比喻。后文“几十年的岁月,没有一天没有水牛,他都实实在在地度过了,今天他却有如一个钟面上没有指针”才是比喻。故选:B。(3)“一个放牛的老人”是实写,具体指文中的老人,他以放牛为职业;“一棵老树”为虚写,运用比喻的手法,暗指老人如同树一样坚韧;以“一棵老树”为题,更有诗意美感。由“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化为泥土,只剩下这根秃树干,没有感觉地蹲在那里,在继续受着风雨的折磨;从远方望去,不知是一堆土,还是一块石,绝不会使人想到,它从前也曾生过嫩绿的枝叶”“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宜,死了”可知,“一棵老树”更能暗示老人现在的和原来的生命状态,也暗示了老人最终死去的结局。由“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树枝树叶,不知在多少年前被暴风雨折去了”“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宜,死了”可知,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均提到老人如同一棵老树,前后呼应;标题也以“老树”为题,照应结构。(4)本文,由“雨止了,院子里明亮起来……老人也牵着小牛回来了。人和牛都是一样湿淋淋的,神情沮丧,好像飓风掠过的海滨的渔村,全身都是零乱……人们乱忙忙的,仍然是没有人理会他们。等到老人把衣服烘干再走出来时,小牛伏在地上已经不能动转。这只有几个月的小生命,担不起这次宇宙的暴力,被骤雨激死了”“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等可知,文章讲述的是一位放牛老人与牛为伴、在山中静默生存的故事,牛是老人生存的寄托和他作为存在者的独特性标志。老人和牛之间的紧密联系昭示着人与自然的相依无间。作者笔下的人和自然在气质上是相似的,他们的生命之间有着强烈的关联性。这里“日常的境界”是指一个普通的老人放牛、与牛生死相依的故事,“精微的哲理”则是从中体会出的人与自然的相依无间。《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作者笔下描绘的是小溪、鼠曲草、彩菌、加利树、野狗的嗥叫、麂子的嘶声等“日常的境界”可是,这些日常的事物却给人深深的启迪:自然给生命许多滋养(或自然滋养人类),自然将时间相隔的人们在生命的深处连结在一起(或自然使时空相隔的人们在生命的深处,有着意味不尽的关联)。答案:(1)B(2)B(3)①“一个放牛的老人”为实写,指向老人的职业;“一棵老树”为虚写,运用比喻义,更有诗意美感。②“一棵老树”更能暗示老人现在的和原来的生命状态,也暗示了老人最终死去的结局。③文章开头提到“他好比一棵折断了的老树”,结尾再次提到“这如同一棵老树,被移植到另外一个地带,水土不宜,死了”,标题也以“老树”为题,照应结构。(4)示例一:①“日常的境界《一棵老树》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放牛老人在山中默默生存、死去的故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描写了朴素的自然风物,呈现了一个普通山村的兴衰变迁。这些都是贴近日常的生存状态。②“精微的哲理”:《一棵老树》通过叙写老人对生活失去感知力来表现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对生命价值的思索。《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通过感知自然风物,展开联想和想象,表现了自然滋养人类,生命跨越时空、彼此关联的哲理。示例二:①《一棵老树》: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放牛老人在山中默默生存、死去的故事。通过叙写老人对生活失去感知力来表现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探求,对生命价值的思索。②《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描写了朴素的自然风物,呈现了一个普通山村的兴衰变迁。通过感知自然风物,展开联想和想象,表现了自然滋养人类,生命跨越时空、彼此关联的哲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僚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建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御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节选自《明史•于谦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B.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C.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D.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扈跸: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扈,随从;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B.稽察:稽考,检查。文中指纪检官员检查县吏的工作。C.伏阙:拜伏于宫阙下。文中指吏民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D.丁内外艰:丁艰,即丁忧;“丁内外艰”指分别在宫内宫外任职时遭遇父母的丧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于谦少年时被僧人认定有异相,经科举考试入仕,后屡受皇帝和权臣看重提拔,在自己不凡的一生中立下赫赫功勋。B.于谦为人正直,性格刚正,巡抚各地,执法严明。曾为江西数百囚徒伸冤,也为陕西遇害官员抓到元凶,还曾剥夺边将私垦的田地充公。C.于谦宅心仁厚,心系苍生,下令凿井种树,兴修水利,特别注重民生,多次赈救灾民,深受官吏和百姓认可。D.于谦既能够坚持道德原则,保持个人操守,又善于灵活处理政务,关爱天下众生。做人做事都堪称良吏典范。(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②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5)于谦在《石灰吟》中留下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名句,而这两句诗也是他一生为人处世的光辉写照。请结合选文内容,找出三例加以证明。【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解答】(1)句意: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阿振指”为完整的动宾组合,“指”通“旨”,意旨,意愿,意思是逢迎王振的指使,中间不宜断开,故可排除AB;“怨望”是同义词,怨恨,不能断开;“擅举人自代”,省略了主语,句意完整,意思是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应在“擅”前断开,可排除C。故选D。(2)D.“宫内宫外任职时”错。母亲丧事为丁内艰,父亲丧事为丁外艰。故选D。(3)B.“也为陕西遇害官员抓到元凶”错。原文“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建御史捕之”,可看出,应该是官员为害百姓,于谦请御史严惩。故选B。(4)①“秩满”,任期已满;“迁”,提升;“未足”,不够;“不听”,不准。译文:州县官员任期满了应该提升时,储存的预备粮不够,不准离任。②“奏令”,上奏请求;“安集”,安抚召集;“司察”,监督管理。译文:又上奏请求让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地、耕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5)①原文“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据此看出,蒙受“三杨”等达官贵人认可,却从不送礼行贿,是为“清白”;②原文“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御”,据此看出,不畏太监专政,敢于仗义执言,是为“不怕”;③原文“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据此看出,不怕得罪同僚,剥夺镇将私田为官家屯田等,是为“不怕”。答案:(1)D(2)D(3)B(4)①州县官员任期满了应该提升时,储存的预备粮不够,不准离任。②又上奏请求让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地、耕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3)①蒙受“三杨”等达官贵人认可,却从不送礼行贿,是为“清白”;②不畏太监专政,敢于仗义执言,是为“不怕”;③不怕得罪同僚,剥夺镇将私田为官家屯田等,是为“不怕”。参考译文: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宣德初年,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栗,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校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疏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正统六年,于谦上疏说:“现在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州县吏员任满应该提升时,储存预备粮达不到指标的,不准离任。并命令监察官员经常稽查视察。”下诏令照此执行。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常因涨水冲缺堤岸。于谦令加厚防护堤,计里数设置亭,亭有亭长,负责督促修缮堤岸。又下令种树、打井,于是榆树夹道,路上没有干渴的行人。大同单独远在边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难于前往,奏请另设御史管理。把镇守将领私自开垦的田全部收为官屯,用以资助边防经费。他的威望恩德遍布于各地,在太行山的盗贼都逃跑或隐藏起来。在职九年,升任左侍郎,领二品官的俸禄。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主持朝政,素来很看重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没有怨恨。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顶撞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宫门前上书,请求于谦留任的人数以千计,周王、晋王等藩王也这样上言,于是再命于谦为巡抚。当时的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余万人,于谦请求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储的粟米救济。又奏请令布政使年富安抚召集这些人,给他们田、牛和种子,由里老监督管理。前后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时,都让他回去办理丧事,不久便起用原职。(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②辛弃疾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盘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③?却忆安石④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⑤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注】①建康:今南京。②致道:史正志,字致道,时为建康府兼建康行官留守。③喷霜竹:指吹箫。④安石:即谢安,字安石,早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晚年位高遭忌被疏。⑤宝镜:《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遂不能再得。(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解”是形容愁苦极多,所谓“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类似戏谑之笔。B.上阕四、五两句,通过反问,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感叹曾经的虎踞龙盘之地,而今却缺少如龙似虎的人才,只留下让人不禁悲凉的景象。C.上阕“柳外”五句,写形写声,层次井然,以悲景衬悲情;下阕最后两句,都是虚笔,遥想明朝长江卷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似在暗指南宋危机重重。D.辛氏此词乃吊古伤今的典型之作。写景时,感情极其饱满浓郁:抒情时,笔调极为深沉悲凉、全诗设置了三个问句,强化了情感,也深化了主旨。(2)辛弃疾好用典故,此词可为明证,诗中典故有哪些?如何借此表现主旨?【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答题时要全面理解诗歌,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表达技巧及主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诗歌,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解答】(1)C.“都是虚笔”表述有误,“江头风怒”是写实,“朝来波浪翻屋”才是写虚。故选C。(2)“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意思是:回想当年那功业显赫的谢安,晚年被迫在东山闲居,也被悲哀的筝声引起伤恸。用谢安被疏远的典故,表明自己曾经建功立业,如今却都被闲置,不能博取功名,表达不被重用、志不得伸的情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意思是:表明心迹的宝镜已难于寻觅,岁月又将无情地逝去,谁能安慰我的情怀共饮酒一盅?“谁劝杯中绿”,反问手法,表达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借用“宝镜”典故,借“宝镜”寻觅不到意在说明自己的报国忠心之才无人鉴察,暗示了知音难觅、明主难遇之意。答案:(1)C(2)①借谢安之典,说自身之悲,自己和谢安一样,曾经建功立业,如今却都被闲置,不能博取功名,只能蹉跎于棋局之中,只能将功名都付与儿辈,不过是无奈之举和激愤之言。②宝镜难寻,虽愿意披肝沥胆,坦诚相见,但苦于宝镜已丢,忠心难鉴。借此典暗示了知音难觅、明主难遇之意。译文:我来凭吊古人的陈迹,登上高楼,却落得愁闷无穷。当年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处?满目所见只是千古兴亡的遗踪。夕阳斜照着迷茫的柳树,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中,风儿吹拂着高树,掠过荒凉的丘垄。一只孤独的船儿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回想当年那功业显赫的谢安,晚年被迫在东山闲居,也被悲哀的筝声引起伤恸。建功扬名的希望都寄托在儿辈身上,漫长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表明心迹的宝镜已难于寻觅,岁月又将无情地逝去,谁能安慰我的情怀共饮酒一盅?早晨以来江上便狂风怒号,高浪似要翻倒房屋,真令人忧悚。赏析:开头三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主题,抒发内心感情基调。然后再围绕主题,一层一曲地舒展开来。“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是说词人登上高楼,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闲愁千斛”,是形容愁苦极多。“闲愁”,是作者故作轻松之笔,其实是作者关心国事但身不在要位始终不能伸抗金之志的深深忧愁。四、五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吊古伤今”落到实处。“虎踞龙蟠何处是”?问话中透出今不比昔的悲凉。据《金陵图经》记载:“石头城在建康府上元县西五里。诸葛亮谓吴大帝曰:‘秣陵地形,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正因为如此,建康曾经成为六朝的国都。但在辛弃疾看来,此时却徒留空名,和一片败亡的气息。这里暗中,谴责南宋朝廷不利用建康的有利地形抗击金兵、收复中原饱含感情的问答异常生动地勾画出词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气愤填膺的形象。“兴亡满目”,“兴亡”是偏义词,侧重于“亡”字。“柳外斜阳”五句,是建康眼前的景象,把“兴亡满目”落到实处,渲染一种国势渐衰悲凉凄楚的气氛:夕阳斜照在迷茫的柳树上;在水边觅食的鸟儿,急促地飞回窝巢;垅上的乔木,被狂风吹打,飘落下片片黄叶;一只孤零零的小船,漂泊在秦淮河中,匆匆地向西边驶;不知何人,吹奏起悲凉的笛声。映入词入眼帘怎能不勾起作者忧国的感叹。同时词人独选此景,也正是意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从构思而言,上片三个层次,采用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的笔法,衔接极为严密。而各个层次,又都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和强化主题。上片十句侧重于吊古伤今。下片十句则侧重于表现词人志不得神、无法实现抗金国收河山壮志的愁苦,及其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下片亦分三个层次,前五句为一个层次,是曲笔。次三句为一个层次,是直抒胸臆。最后两句为一个层次,是比喻。各层次的笔法虽不相同,但能相辅相成,浑然符契。“却忆安石风流”五句,用谢安(安石)受谗被疏和淝水之战等典故。前三句写谢安早年寓居会稽,与王羲之等知名文人,“渔弋山水”“言咏属文”,风流倜傥逍遥洒脱。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本也可隐居安逸但忧国之心使其尽小国事,以至“泪落哀筝曲”。晋孝武帝司马曜执政,谢安出任宰相,后来受谗被疏远。“泪落哀筝曲”,是写谢安被疏远后,孝武帝有次设宴款待大将桓伊,谢安在座。桓伊擅长弹筝,谢安为孝武帝弹一曲《怨诗》,借以表白谢安对皇帝的忠心,和忠而见疑的委屈,声节慷慨,谢安深受感动,泪下沾襟。孝武帝亦颇有愧色。词人在此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曲折隐晦地表达未见重用志不得伸的情怀。“儿辈”两句,写谢安出任宰相未被疏前,派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领兵八万,在淝水大败前秦苻坚九十万大军的事。当捷报传到健康,谢安正在和别人下棋。谢安了无喜色,仍下棋如故。别人问谢安战况时,谢安才漫不经心的答道:“小儿辈遂已破贼。”这段历史,本来说明谢安主持国事,沉着与矜持。可是,辛弃疾改变了它的原意,把词意变成:建立功名的事,让给小儿辈干吧,我只须整天下棋消磨岁月!不难看出,这里包含着词人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同时也给予议和派以极大的讽刺。辛弃疾为词气魄不亚于东坡,但这里却屡用喻指,语含讥讽,可见长期的压抑使之极度愤懑,而面对现实除了无奈更别无他法。“宝镜”三句,笔锋又双从历史转到现实,词人用寻觅不到“宝镜”、夜幕降临、无人劝酒,暗喻壮志忠心不为人知、知音难觅的苦闷。“宝镜”,唐李濬《松窗杂录》载秦淮河有渔人网得宝镜,能照见五脏六腑,渔人大惊,失手宝镜落水,后遂不能再得。这里借用此典,意在说明自己的报国忠心保国之才无人鉴察。刘熙载说:“稼轩词龙腾虎掷,任古书中俚语、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天姿是何敻异!”(《艺概•词曲概》)的确,“宝镜”三句,感情基调虽然悲愤沉郁,但词句却含蓄蕴藉,优美动人。最后两句,境界幽远,寓意颇深。它写词人眺望江面,看到狂风怒号,便预感到风势将会愈来愈大,可能明朝长江卷起的巨浪,会把岸上的房屋推翻。这两句不仅写出江上波涛的险恶,也暗示对时局险恶的忧虑。“吊古”之作,大都抒发感慨或鸣不平。辛弃疾写得尤其成功,感人至深。《宋史》本传称其“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即说明辛词此类作品的豪放风格。(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因带领团队研制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其名字与曹操《短歌行》中的名句紧密相连,试找出那两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作者从梦境拉回现实。(3)正如“西风”常指秋风一样,“东风”既可以实指从东方吹来的风,也可以指春风。“东风”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古诗词中,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解答】故答案为:(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重点字:呦)(2)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重点字:枕)(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重点字:雀)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11分)6.(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挑动对抗最容易获得舆论的廉价点赞,但人类最深层的渴望是宁静过日子。追求霸权的国家主义意志总能够聚集起表层团结,然而人们在现实中又都过着各自的日子。特朗普团队的冷战思维严重过头了,美国的体制又根本无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大学《插画表现技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东学院《公共空间环境导视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学院《合唱与指挥(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教学课件
- 兰州城市学院《沙盘治疗》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陆一体化数据管理能力建设需求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 8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 江苏盐城人文介绍
- 抽象线条背景商务幻灯片模板
- 2024年村级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说课稿
- 瑞文高级推理实验APM附有答案
- DL∕T 79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 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仪校准规范
- 2024山西吕梁兴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人员招聘30人(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秸秆打包机租赁合同
- 某服饰公司商家自播抖音直播运营部门KPI绩效考核管理指标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高清版)WST 408-2024 定量检验程序分析性能验证指南
- 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