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箭行业航天器设计与发射方案TOC\o"1-2"\h\u19481第一章火箭行业概述 2313031.1火箭行业的发展历程 2148911.2航天器设计与发射的重要性 311942第二章航天器总体设计 3149642.1航天器设计的基本原则 326202.2航天器主要参数设计 4298182.3航天器系统设计 420332第三章推进系统设计 5159393.1推进系统的类型与选择 5196213.2推进系统的功能参数设计 5171483.3推进系统的结构设计 69460第四章航天器结构与材料 6296354.1航天器结构设计原则 677094.2航天器结构材料选择 7153414.3航天器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 710328第五章航天器热控系统设计 7317985.1热控系统的功能与分类 7136135.1.1功能 7114585.1.2分类 8240725.2热控系统的设计方法 8173695.2.1热控需求分析 883045.2.2热控方案设计 8122205.2.3热控系统仿真与优化 8258725.3热控系统的功能优化 8256215.3.1热控元件选型与布局优化 8286605.3.2控制系统优化 8163185.3.3热控系统与航天器整体设计协同 92974第六章航天器导航与控制 9302016.1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935566.1.1导航原理 9159646.1.2控制原理 932626.2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10268566.2.1导航系统设计 1026606.2.2控制系统设计 1082446.3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功能评估 1023401第七章航天器能源系统设计 11126877.1能源系统的类型与选择 11242537.1.1引言 11131857.1.2化学能源 1178707.1.3太阳能源 11258827.1.4核能源 11275787.1.5混合能源 11135497.1.6能源系统选择依据 11172957.2能源系统的功能参数设计 1252887.2.1引言 12141627.2.2主要功能参数 1298957.2.3设计方法 12182077.3能源系统的结构设计 12319967.3.1引言 12116547.3.2结构设计内容 1276067.3.3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137978第八章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计 13241818.1载荷的类型与选择 13267658.2载荷功能参数设计 13311178.3载荷任务规划与优化 1425382第九章航天器发射方案设计 1444169.1发射方案的类型与选择 14174559.2发射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15148159.3发射安全与可靠性分析 156857第十章航天器试验与评估 161070010.1航天器试验的类型与内容 161649510.2航天器试验方法与设备 162629210.3航天器功能评估与改进 16第一章火箭行业概述1.1火箭行业的发展历程火箭行业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分支,其发展历程源远流长。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天空充满好奇与向往。早在公元前,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便开始了对火箭技术的摸索。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火箭技术逐渐从军事领域拓展到航天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摸索宇宙的关键力量。从20世纪初开始,火箭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03年,俄国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多级火箭理论,为现代火箭技术奠定了基础。随后,德国、美国等国的科学家纷纷加入到火箭技术的研发中,使得火箭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火箭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德国V2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人类首次实现了火箭飞行。战后,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在火箭技术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推动了火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号,开启了航天时代。我国火箭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科学家开始了火箭技术的研发。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掌握火箭技术的国家。此后,我国火箭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箭系列,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1.2航天器设计与发射的重要性航天器设计与发射在火箭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航天器作为火箭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任务的成败。以下是航天器设计与发射的重要性:航天器设计是火箭技术的灵魂。优秀的航天器设计能够保证任务的成功实施,提高航天器的功能和可靠性。通过对航天器的设计优化,可以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效率。航天器发射是实现航天任务的关键环节。发射过程中,火箭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方案的合理性、精确性和安全性对于任务的顺利进行。航天器设计与发射还关系到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器设计的突破和发射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国际航天领域的地位,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航天器设计与发射在火箭行业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继续加大对航天器设计与发射技术的研发力度,为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章航天器总体设计2.1航天器设计的基本原则航天器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设计原则旨在保证航天器在任务过程中具备高可靠性、高功能、低成本及易于维护等特点。以下为航天器设计的基本原则:(1)可靠性原则:航天器设计应遵循可靠性原则,保证在极端环境下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提高任务成功率。(2)安全性原则:航天器设计应考虑安全性,避免对航天员、地面设施及空间环境造成潜在危害。(3)模块化原则:航天器设计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部件的互换性和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4)适应性原则:航天器设计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任务需求。(5)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航天器设计应尽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2航天器主要参数设计航天器主要参数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轨道参数设计:根据任务需求,确定航天器的轨道类型、轨道高度、轨道倾角等参数。(2)质量参数设计:包括航天器的总质量、有效载荷质量、燃料质量等参数,以满足发射、运行及返回过程中的力学要求。(3)能源参数设计: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能源类型(如太阳能、化学能等),确定能源系统参数。(4)姿态控制系统设计:确定航天器的姿态控制方式、姿态控制精度等参数,保证航天器在轨道上的稳定运行。(5)通信系统设计:确定航天器的通信频率、通信距离、通信速率等参数,以满足任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需求。2.3航天器系统设计航天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结构系统设计:根据航天器各部件的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结构布局,保证航天器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推进系统设计: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推进方式(如化学推进、电推进等),确定推进系统参数。(3)热控制系统设计:保证航天器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正常运行,设计合理的热控制方案,包括热防护、热隔离、热传输等。(4)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包括航天器的计算机系统、传感器系统、执行器系统等,以满足任务过程中的信息处理、数据传输和控制需求。(5)生命保障系统设计:针对载人航天器,设计生命保障系统,保证航天员在空间环境中的生存和安全。(6)返回与着陆系统设计:针对需要返回地面的航天器,设计返回与着陆系统,保证航天器安全返回地面。(7)综合测试与评估:在航天器设计过程中,进行综合测试与评估,验证航天器各系统的功能指标,保证航天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第三章推进系统设计3.1推进系统的类型与选择推进系统是航天器设计中的部分,其功能直接影响航天器的发射效率和任务成功率。按照能源类型和工作原理,推进系统主要分为化学推进系统、电推进系统和核推进系统。化学推进系统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推力,具有较高的比冲和成熟的工程技术,适用于近地轨道发射和航天器姿态调整等任务。电推进系统通过电磁场加速带电粒子产生推力,具有比冲高、工作时间长的优点,适用于深空探测和星际旅行等任务。核推进系统利用核能产生推力,具有极高的比冲和推力,但技术难度大,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选择推进系统时,需根据航天器任务需求、发射成本、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权衡。对于近地轨道发射任务,化学推进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对于深空探测任务,电推进系统具有更好的功能;核推进系统则适用于高难度、高要求的航天任务。3.2推进系统的功能参数设计推进系统的功能参数主要包括推力、比冲、工作时间、质量流量等。在设计推进系统时,需对这些参数进行优化。推力是推进系统产生的推力大小,与航天器所需的加速度和速度增量有关。合理设计推力参数,可保证航天器在发射过程中达到预定速度。比冲是推进系统产生的推力与燃料消耗量的比值,反映推进系统的效率。提高比冲有助于降低航天器发射成本,延长任务周期。工作时间是推进系统持续工作的时间,与航天器任务需求密切相关。设计合适的推进系统工作时间,可保证航天器在关键阶段具备足够的推力。质量流量是推进系统燃料消耗速率,与推力和比冲有关。降低质量流量有助于减轻航天器质量,提高发射效率。3.3推进系统的结构设计推进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推进剂储箱、发动机、喷管、控制系统等部分。推进剂储箱用于储存推进剂,其设计需考虑储箱材料、结构强度、密封功能等因素。为提高储箱容积利用率,可选用球形或椭球形储箱。发动机是推进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产生推力。发动机设计需考虑燃烧室压力、燃烧效率、喷注器结构等因素。为提高燃烧效率,可选用高功能的燃烧室材料和优化喷注器设计。喷管是推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燃烧产生的气体加速喷射出去,产生推力。喷管设计需考虑膨胀比、气流速度、喷管材料等因素。为提高喷管功能,可选用高温材料并进行优化设计。控制系统负责对推进系统的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保证推进系统在预定参数下工作。控制系统设计需考虑传感器精度、执行机构响应速度、控制算法等因素。为提高控制系统功能,可选用高精度传感器和快速响应执行机构,并优化控制算法。第四章航天器结构与材料4.1航天器结构设计原则航天器结构设计是实现其功能、保证任务成功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任务需求:根据航天器所承担的任务,明确结构设计的目标和功能指标,保证结构满足任务需求。(2)安全性原则:结构设计应保证航天器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包括在发射、飞行、返回和着陆等过程中的可靠性。(3)轻量化原则: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结构重量,以提高载荷能力,降低成本。(4)可靠性原则:结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航天器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故障。(5)工艺性原则:结构设计应考虑制造、装配和维修的便利性,降低生产成本。4.2航天器结构材料选择航天器结构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航天器的功能和寿命。在选择材料时,需考虑以下因素:(1)材料功能:根据航天器结构设计要求,选择具有优异力学功能、热功能、耐腐蚀功能等材料。(2)材料密度: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以减轻结构重量。(3)材料加工功能:选择易于加工、装配和维修的材料。(4)材料来源:考虑材料供应的稳定性,选择来源广泛的材料。(5)成本效益: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4.3航天器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航天器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是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对航天器结构强度与刚度分析的主要内容:(1)强度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包括静态载荷、动态载荷和温度载荷等。通过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构强度的可靠性。(2)刚度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受到载荷作用时的变形情况,包括弯曲、扭转、剪切等。通过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构刚度的可靠性。(3)疲劳分析:针对航天器结构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疲劳问题,分析疲劳寿命和疲劳损伤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4)稳定性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稳定性,包括临界载荷、失稳形式等,保证结构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失稳。(5)动力学分析:分析航天器结构在受到载荷作用时的动态响应,包括固有频率、振型等,为减振和隔振设计提供依据。第五章航天器热控系统设计5.1热控系统的功能与分类5.1.1功能航天器热控系统是保证航天器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正常运行的关键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维持航天器内部温度在适宜范围内,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调节航天器表面温度分布,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设备损坏;减少热辐射对航天器表面材料的损伤;提供航天器内部设备的热隔离和热保护。5.1.2分类根据热控系统的原理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被动热控系统:主要包括热防护材料、热隔离材料、热辐射器等,通过材料自身的热物性来实现热控功能。(2)主动热控系统:主要包括加热器、散热器、热交换器等,通过外部能源和控制系统实现热控功能。(3)混合热控系统:结合被动和主动热控系统的优点,实现航天器热控的优化。5.2热控系统的设计方法5.2.1热控需求分析在设计热控系统之前,首先需要对航天器内部设备的热需求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确定设备的热功耗、热流密度、温度范围等参数,为热控系统设计提供依据。5.2.2热控方案设计根据热控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热控方案。主要包括:确定热控系统的类型、热控元件的布局和参数、控制系统设计等。5.2.3热控系统仿真与优化通过热控系统仿真,验证热控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热控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其功能和可靠性。5.3热控系统的功能优化5.3.1热控元件选型与布局优化合理选择热控元件,优化布局,以提高热控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选用高效的热防护材料、热隔离材料;优化热辐射器的布局和面积;选用合适的加热器和散热器等。5.3.2控制系统优化优化控制系统设计,提高热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主要包括:选用合适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器;优化控制参数;采用智能控制技术等。5.3.3热控系统与航天器整体设计协同在航天器整体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热控系统的需求,实现热控系统与航天器整体设计的协同。主要包括:优化航天器结构布局,减少热干扰;采用热控系统与航天器结构一体化设计等。通过以上优化措施,可以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的功能,保证航天器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正常运行。第六章航天器导航与控制6.1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6.1.1导航原理航天器导航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以保证其按照预定轨迹稳定飞行。导航原理主要包括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天文导航和地球物理导航等。惯性导航:利用惯性元件(如加速度计、陀螺仪)测量航天器的角速度和线加速度,结合初始条件,通过积分运算得到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卫星导航:利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导航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通过测量航天器与卫星之间的距离、距离变化率等信息,解算出航天器的位置和速度。天文导航:利用天文观测设备(如星敏感器、太阳敏感器)测量航天器与天体之间的角度、方位等信息,结合天体数据库,解算出航天器的位置和姿态。地球物理导航:利用地球物理场(如地球磁场、重力场)的特性,通过测量航天器所在位置的地球物理参数,解算出航天器的位置。6.1.2控制原理航天器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调整航天器的姿态和轨道,以满足任务需求。控制原理主要包括姿态控制、轨道控制和轨道机动等。姿态控制:通过控制航天器上的执行机构(如飞轮、推力器)产生控制力矩,实现航天器的姿态调整。轨道控制:通过改变航天器的轨道速度,实现轨道调整。轨道控制方法包括火箭发动机推力控制、电推进控制等。轨道机动:在轨道控制的基础上,实现航天器在轨道上的快速移动,以满足任务需求。6.2导航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6.2.1导航系统设计导航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航传感器选型与布局: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导航传感器,并合理布局以提高导航精度。(2)导航算法设计:根据导航原理,设计适用于航天器任务的导航算法,包括滤波算法、数据融合算法等。(3)导航参数估计:利用导航传感器数据,通过算法估计航天器的位置、速度和姿态。(4)导航系统仿真与验证:对导航系统进行仿真试验,验证导航算法和系统功能。6.2.2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策略设计:根据控制原理,设计适用于航天器任务的姿态控制策略、轨道控制策略等。(2)控制器设计:根据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实现航天器的姿态和轨道调整。(3)执行机构选型与布局:选择合适的执行机构,并合理布局以提高控制效果。(4)控制系统仿真与验证: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验证控制策略和系统功能。6.3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功能评估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功能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航精度评估:分析导航算法的精度,包括位置、速度和姿态误差。(2)控制精度评估:分析控制算法的精度,包括姿态和轨道调整误差。(3)系统稳定性评估:分析导航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包括在扰动和故障情况下的功能。(4)系统可靠性评估:分析导航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故障率。(5)系统适应性评估:分析导航与控制系统在不同任务阶段的适应性,包括对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第七章航天器能源系统设计7.1能源系统的类型与选择7.1.1引言航天器能源系统是保证航天器正常运行的关键部分,其功能直接影响航天器的任务执行和寿命。根据能源来源和转换方式的不同,航天器能源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化学能源、太阳能源、核能源和混合能源。本节将对这些能源系统的类型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选择依据。7.1.2化学能源化学能源主要包括燃料电池、锂电池等,其能量密度较高,适用于短途和低功耗的航天器。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但其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适用于近地轨道和月球探测等任务。锂电池则具有较小的体积和重量,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适用于低功耗的航天器。7.1.3太阳能源太阳能源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具有清洁、高效、持久等特点。太阳能源系统适用于长期在轨运行的航天器,如地球观测卫星、通信卫星等。根据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面积和布局,太阳能源系统可分为平板式、翼式和展开式等。7.1.4核能源核能源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RTG)和核反应堆。RTG具有长寿命、高能量密度和自主性等特点,适用于深空探测任务。核反应堆则具有更高的能量输出,但技术复杂,适用于大型航天器。7.1.5混合能源混合能源系统结合了多种能源的优点,如太阳能源与化学能源的混合系统,既可利用太阳能的高效转换,又可保证航天器在太阳辐射不足时的能源需求。7.1.6能源系统选择依据在选择航天器能源系统时,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任务需求:包括航天器的运行轨道、任务周期、功耗等。(2)能源系统的功能参数:如能量密度、转换效率、寿命等。(3)技术成熟度和成本:考虑能源系统的研发、生产、维护成本及可靠性。7.2能源系统的功能参数设计7.2.1引言能源系统的功能参数设计是保证航天器能源供应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介绍能源系统的主要功能参数,并探讨其设计方法。7.2.2主要功能参数(1)能量密度: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能源所能提供的能量,是衡量能源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2)转换效率:指能源系统将输入能源转换为输出能源的效率,反映了能源系统的能量利用水平。(3)寿命:指能源系统在规定条件下能够持续提供能量的时间,影响航天器的任务执行和寿命。(4)可靠性:指能源系统在规定条件下正常运行的能力,包括故障率、维修性等。7.2.3设计方法(1)确定能源类型:根据任务需求和能源系统选择依据,确定合适的能源类型。(2)优化能源系统结构:根据能源类型和功能参数,优化能源系统的结构设计,提高能量密度和转换效率。(3)评估能源系统功能:通过仿真和实验,评估能源系统的功能参数,包括能量密度、转换效率、寿命等。(4)优化设计:根据评估结果,对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任务需求。7.3能源系统的结构设计7.3.1引言能源系统的结构设计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功能发挥的关键环节。本节将介绍能源系统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7.3.2结构设计内容(1)能源组件布局:根据能源系统的类型和功能参数,合理布局能源组件,如太阳能电池板、燃料电池等。(2)能源转换与存储:设计合理的能源转换和存储装置,如电池、电容器等。(3)传热与散热:考虑能源系统的热管理,设计传热和散热装置,以保证能源系统的正常运行。(4)控制与保护:设计能源系统的控制与保护装置,如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等。7.3.3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考虑航天器的整体结构布局:能源系统的结构设计应与航天器整体结构相协调,满足重量、体积等要求。(2)保证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结构设计应考虑能源系统的故障容忍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保证航天器的安全运行。(3)优化能源系统的功能:通过结构设计,提高能源系统的功能参数,如能量密度、转换效率等。(4)方便维护和升级:考虑能源系统的维护和升级需求,设计可拆卸、可更换的组件。通过以上分析,本章节对航天器能源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为航天器能源系统的设计与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八章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计8.1载荷的类型与选择航天器载荷是指航天器携带的有效负载,其类型繁多,包括但不限于通信载荷、遥感载荷、科学实验载荷等。在选择载荷类型时,需综合考虑任务需求、技术成熟度、成本效益等因素。根据任务需求,确定载荷的类型和数量。例如,通信卫星需携带通信载荷,遥感卫星需携带遥感载荷。考虑技术成熟度,选择具有较高成熟度的载荷,以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还需考虑载荷的成本效益,合理分配资源。8.2载荷功能参数设计载荷功能参数设计是航天器载荷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载荷功率需求:根据载荷类型和任务需求,确定载荷的功率需求。功率需求直接影响航天器的能源系统设计。(2)载荷质量与体积:根据载荷功能要求,确定载荷的质量与体积。载荷质量与体积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航天器的发射成本和载重能力。(3)载荷工作时间:根据任务需求,确定载荷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与载荷的功耗、寿命等因素密切相关。(4)载荷接口设计:考虑载荷与航天器其他系统的接口关系,如能源系统、控制系统等,保证载荷与航天器整体协调工作。8.3载荷任务规划与优化载荷任务规划与优化是航天器任务执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实现载荷的最佳功能。(1)载荷任务规划:根据任务需求,合理规划载荷的工作时间、工作模式等,保证载荷在任务期间充分发挥作用。(2)载荷任务优化:通过对载荷工作参数的调整,提高载荷功能,降低任务成本。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优化载荷工作模式:根据任务需求,调整载荷的工作模式,如遥感载荷的成像模式、通信载荷的传输模式等。(2)优化载荷工作时间:在保证任务需求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载荷的工作时间,降低能耗。(3)优化载荷接口关系:通过优化载荷与航天器其他系统的接口关系,提高系统整体功能。航天器载荷与任务设计是航天器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载荷类型与选择、载荷功能参数设计以及载荷任务规划与优化的研究,可以保证航天器在任务过程中充分发挥载荷的功能,实现任务目标。第九章航天器发射方案设计9.1发射方案的类型与选择航天器发射方案的设计是火箭行业中的重要环节,其类型主要包括直接发射、间接发射、一次性发射和可重复使用发射等。各类发射方案的选择需依据航天器的任务需求、技术功能、成本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直接发射是指航天器从地面直接进入预定轨道的发射方式,具有简单、经济、可靠的特点,适用于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任务。间接发射是指航天器通过多级火箭逐级推进,分阶段进入预定轨道的发射方式。这种方案可提高航天器进入轨道的效率,适用于深空探测等高轨道任务。一次性发射是指火箭在完成任务后不再回收的发射方式,具有成本低、技术成熟的特点,适用于大多数航天器发射任务。可重复使用发射是指火箭在完成任务后能够返回地面并进行再次使用的发射方式。这种方案可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频率,适用于商业航天发射市场。9.2发射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发射方案的制定需充分考虑任务需求、火箭功能、发射条件等因素。以下为发射方案制定与优化的一般步骤:(1)明确任务需求:分析航天器的任务目标、轨道参数、载荷要求等,确定发射方案的初步设想。(2)选择火箭型号: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火箭型号,保证火箭具备足够的运载能力。(3)制定发射计划:根据火箭型号、发射场条件、气象因素等,制定详细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爱国卫生工作计划例文
- 计算机实习计划书例文
- 后勤部年度工作计划:加强团队协作与职业技能培养
- 高三第一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
-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范文
-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计划范文样本
- 第二学期数学科计划
- 2024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计划
- 政务办年度行政工作计划
- 2021年XX街道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设计
- 个人基本情况表格模板
- 黑龙江伊春旅游介绍PPT模板
- GB/T 43173-2023种鸡场鸡白痢沙门菌净化规程
- 项目运维报告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2023年新改版)
- 重庆的英文介绍课件
- 道路试验段施工方案
- 伺服系统设计ppt课件伺服系统设计
- 贝努利-欧拉梁与铁木辛柯梁的对比研究
- IPD题库附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