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_第1页
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_第2页
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_第3页
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_第4页
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第一章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概述

一、预案目的

吉林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旨在建立健全吉林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预案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吉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

4.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应急预案

三、预案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吉林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

2.本预案适用于吉林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

四、预案组织体系

1.预案的组织体系包括: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市(州)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县(市、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和基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2.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省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市(州)、县(市、区)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基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具体实施。

五、预案响应级别

1.突发事件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分别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

2.突发事件响应级别的确定,依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六、预案响应流程

1.事发阶段:发现突发事件后,各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预案,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调查、评估,确定响应级别。

2.处置阶段:根据响应级别,各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采取相应措施,组织救援队伍、物资、设备等,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后期恢复阶段: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组织恢复重建、善后处理等工作。

七、预案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2.物资保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救援物资的充足、合理分配。

3.资金保障:各级政府应将突发事件应急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4.技术保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技术研发,提高预警预测、应急响应、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5.宣传培训: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八、预案修订与实施

1.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2.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按照本预案要求,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和培训。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章吉林省突发事件风险识别与评估

一、风险识别

1.风险类型识别

(1)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地震、洪水、台风、干旱、山体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

(2)事故灾难风险:包括交通事故、火灾、危化品泄漏、建筑事故、电力系统故障等。

(3)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包括传染病疫情、食物和职业中毒、核辐射事故、药品安全事件等。

(4)社会安全事件风险:包括恐怖袭击、暴力犯罪、重大群体性事件、网络攻击等。

2.风险来源识别

(1)自然因素: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可能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2)人为因素: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问题、社会矛盾激化等人为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事件。

(3)技术因素:技术缺陷、信息泄露等技术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灾难或网络攻击等事件。

3.风险识别程序

(1)资料收集:收集历史数据、现有资料、专家意见等,进行风险信息的初步整理。

(2)现场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进行现场调查和评估。

(3)风险分析:运用风险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识别潜在风险。

二、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内容

(1)风险可能性评估:评估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风险影响评估:评估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等。

(3)风险等级评估: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风险的等级。

2.风险评估方法

(1)定性评估:通过专家咨询、历史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描述。

(2)定量评估:运用统计学、概率论等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3)综合评估:结合定性和定量的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

3.风险评估流程

(1)制定评估方案:明确评估目的、内容、方法、流程等。

(2)实施评估:按照评估方案,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3)评估结果分析: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提出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4)评估报告编制:编制风险评估报告,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依据。

三、风险监控与预警

1.风险监控

(1)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建立覆盖各类风险的监控网络,实时收集、分析风险信息。

(2)实施动态监控: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持续跟踪,掌握风险动态变化。

2.预警系统

(1)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包括气象、地质、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预警指标体系。

(2)预警信息发布: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预警响应:根据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

四、风险沟通与交流

1.风险沟通机制

(1)政府与公众沟通:通过新闻发布会、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方式,及时向公众发布风险信息。

(2)政府与企业沟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风险。

2.风险交流平台

(1)建立风险交流平台:搭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风险交流平台。

(2)定期举办风险论坛:定期举办风险论坛,促进风险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第三章吉林省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

一、应急响应流程

1.突发事件报告

(1)事发单位或个人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2)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核实情况,并逐级上报至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2.应急响应启动

(1)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响应。

(2)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后,各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应急响应措施

(1)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组织救援队伍和物资,开展救援工作;

-实施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应急保障;

-加强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事件进展和救援情况;

-开展卫生防疫、心理援助等后续服务工作。

(2)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密切协作,确保应急响应措施的顺利进行。

二、突发事件处置

1.现场救援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迅速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现场救援队伍应按照预案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救援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2.应急协调

(1)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应急工作。

(2)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按照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密切配合,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3.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发布工作,确保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权威。

(2)通过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发布应急响应措施、救援进展和科普知识,引导舆论正面发展。

4.后期恢复与重建

(1)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立即组织开展后期恢复与重建工作。

(2)后期恢复与重建工作应包括基础设施修复、生态环境恢复、受灾群众安置、经济损失补偿等方面。

三、应急资源保障

1.人力资源保障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对能力。

(2)建立志愿者参与应急工作的机制,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参与度。

2.物资与设备保障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救援物资的充足和合理分配。

(2)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

3.资金保障

(1)各级政府应将应急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应急工作的资金需求。

(2)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规范和高效。

四、应急演练与培训

1.应急演练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

(2)应急演练应涵盖突发事件应对的各个环节,确保演练的全面性和实战性。

2.应急培训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

(2)培训内容应包括应急法律法规、预案制定与执行、救援技能等方面。

五、预案修订与评估

1.预案修订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2)预案修订应充分考虑应急响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预案内容。

2.预案评估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分析预案的优缺点。

(2)预案评估结果应作为预案修订的重要依据,促进预案的持续改进。

第四章吉林省突发事件应急保障与监督管理

一、应急保障体系

1.人力资源保障

(1)建立应急队伍:各级政府应组建专业化的应急队伍,包括救援队伍、医疗队伍、防疫队伍等。

(2)志愿者管理:建立健全志愿者参与应急工作的管理制度,确保志愿者的有效组织和调度。

(3)技能培训:定期对应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2.物资与设备保障

(1)物资储备:各级政府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确保救援物资的种类、数量和质量。

(2)设备维护:定期对应急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3)供应链管理:建立应急物资供应链管理系统,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调度和补充物资。

3.资金保障

(1)财政支持:各级政府应将应急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的及时拨付和使用。

(2)社会捐赠: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应急捐赠,拓宽应急资金来源渠道。

(3)保险机制:探索建立应急保险机制,减轻突发事件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负担。

二、应急信息化建设

1.信息平台建设

(1)建立全省统一的应急信息平台,实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共享。

(2)信息平台应具备风险监测、预警发布、应急指挥、资源调度等功能。

2.通信保障

(1)建立健全应急通信网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信畅通。

(2)配备卫星通信设备,为偏远地区和通信中断区域提供应急通信服务。

3.数据分析与应用

(1)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应急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开发应急应用软件,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三、监督管理机制

1.法律法规监督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应急法律法规,确保应急工作的合法性。

(2)建立健全应急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2.预案执行监督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预案执行应急响应措施。

(2)建立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3.资金使用监督

(1)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应急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2)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应急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资金的合规使用。

四、社会参与与公众意识

1.社会参与

(1)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积极参与应急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格局。

(2)建立应急社会参与激励机制,对社会参与应急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公众意识

(1)加强应急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定期举办应急知识讲座和演练,使公众熟悉应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