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T8联考)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联合测评(T8联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2024年12月13日14:30--17:05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4年发售的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主要为山西古建筑,让“低调”的山西文旅资源惊艳“出圈”。国庆假期前五天,古建筑代表之一的山西应县木塔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建筑木塔使用材料主要来自该地山地海拔较高的华北落叶松。据此完成1—3题。1.2024年国庆期间,应县木塔景区的主要客源地为A.国外B.省外C.省内D.县内2.2024年国庆假期应县木塔景区的火爆,主要反映出A.县域旅游热度高B.红色旅游受追捧C.文化旅游增长猛D.定制旅游成新宠3.建设应县木塔使用华北落叶松的主要原因是①方便运输②木质坚硬③就地取材④便于修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港市聚落是海岸带上因港而兴的典型商贸聚落,我国近代通商口岸汕头是粤东韩江三角洲的重要港市。图1为20世纪20年代初汕头港市聚落内部建设区域划分。据此完成4—6题。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4.图中A.居住生活空间街巷密度更大B.核心商业空间街巷宽度更大C.居住生活空间街巷呈“梳式”D.核心商业空间街巷等级更高5.行政公署周边街巷格局呈方格状,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B.历史C.海港D.河流6.20世纪20年代初,升平路以南街巷的主要商贸形式最可能是A.出口贸易B.国内贸易C.边境贸易D.城乡贸易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关系密切。能源碳排放脱钩系数是指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程度,脱钩系数<1时,表明两者关联性小甚至脱离联系,脱钩状态好。图2为2006—2020年东北三省能源碳排放脱钩系数,表1为2006—2020年东北三省能源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平均贡献度。据此完成7—9题。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表1省份能源碳排放平均贡献度/%能源结构人口规模单位产值能耗人均GDP东北三省22.91-3.56-28.545.03黑龙江省21.78-6.38—35.3439.56吉林省23.69—2.43—35.3438.53辽宁省23.89-1.6-30.3744.147.2010—2020年东北三省的能源碳排放脱钩状态的发展过程主要为A.改善一退步一改善B.改善—改善—退步C.退步一改善一改善D.退步一改善一退步8.与黑龙江省、吉林省相比,近年来辽宁省能源碳排放脱钩系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能源结构以煤为主B.能源利用效率较低C.工业发展水平最高D.省内人口规模更大9.为促进东北三省能源碳排放脱钩,短期内可行的措施有①调整能源结构,清洁能源主体化②放开生育政策,人口规模现代化③加大科技投入,能源利用高效化④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优质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冀北某生态输水小流域是京津冀城市圈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但水资源紧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突出。为改善该流域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将该流域划分为生态输水区、生态生产复合区和生产生活区三大功能区进行治理,以统筹、配置水资源。图3为该生态输水小流域生态功能区划。据此完成10—12题。10.甲、乙、丙分别对应的功能区是A.生态生产复合区、生产生活区、生态输水区B.生产生活区、生态生产复合区、生态输水区地理试题第3页共6页C.生态输水区、生态生产复合区、生产生活区D.生态输水区、生产生活区、生态生产复合区11.下列适合生态生产复合区的产业是A.畜牧业B.种植业C.养殖业D.林果业12.该小流域各功能区的重点治理措施,合理的是A.生态输水区注重生态安全,控制污染B.生态生产复合区控制污染,生态恢复C.生产生活区高效利用水源,控制污染D.生态生产复合区拦沙排水,涵养水源山谷地区多存在局地山谷风环流。湟水谷地内部峡谷与盆地相间分布,使山谷风存在较大差异。图4为湟水谷地西宁和平安两地2005—2007年6—8月平均地面风速和静风频率日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13.湟水谷地山谷风环流的特征是A.白天吹谷风,风力较大B.夜晚吹山风,风力较大C.白天吹山风,风力较小D.夜晚吹谷风,风力较小14.湟水谷地中谷风出现的时间是A.6时B.11时C.19时D.21时15.西宁、平安两地近地面风速和静风频率差异较大,其原因是①西宁位于盆地,地形封闭②平安位于盆地,地形开阔③西宁位于峡谷,地形阻塞④平安位于峡谷,峡谷效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蜜蜂对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起着决定性作用。云南蜜蜂品种众多,有“蜜蜂王国”的美誉。云南众多的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图5)和丰富的蜜源植物为蜜蜂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古至今,当地各民族在养蜂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蜜蜂文化。云南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内,村村养蜂,蜂源主要是收集野生蜜蜂。为了科学发展蜜蜂产业,保护区管理局不断加强技术培训。而从云南省目前蜜蜂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其生态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地理试题第4页.共6页.(1)分析云南省发展蜜蜂养殖业的优势自然条件。(6分)(2)请对云南省蜜蜂产业发展现状“生态意义大于经济意义”给出合理解释。(5分)(3)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为云南省蜜蜂产业的深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黑龙港平原是华北平原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工业基地,区内地势平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为550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1200毫米,浅层地下水埋藏于砂质岩层,主要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渗透、河流灌渠渗透和灌溉入渗,主要排泄方式是人工开采和蒸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黑龙港平原浅层地下水得到较大改善。图6示意黑龙港平原2019年12月相对于6月地下水水位及EC变化(左)(水体EC反映了水体的纯净度,水体EC低代表纯净度高)及黑龙港平原地下咸水分布(右)。地理试题第5页共6页

(1)描述2019年12月黑龙港平原地下水水位空间分布特征。(4分)(2)归纳黑龙港平原地下水2019年12月相对于6月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原因。(8分)(3)分析黑龙港平原西北部(图6右图M区域)地下水盐碱度较高的原因。(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海洋热浪事件指表层海温的极端增暖现象。近几十年来,受海冰、海水垂直稳定度等因素影响,北冰洋(图7)不同海冰覆盖面下的海洋热浪事件增幅差异显著:季节冰区(融冰季时全域海冰变少变薄、部分海域表层浮冰完全融化的冰区)的增长速率相较于多年冰区和开放水域更强。图8为夏季北冰洋季节冰区0—50米深度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1)指出夏季北冰洋季节冰区0—50米深度海水性质的垂直分布特点,并由此推断其对海水垂直稳定度的影响。(6分)(2)与多年冰区和开放水域相比,分析北冰洋季节冰区海洋热浪事件的增长速率更强的原因。(8分)(3)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推测未来北冰洋海域发生海洋热浪事件的频次趋势。(6分)地理试题第6页共6页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12月联合测评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多维细目表题号12345678答案BCDcBAAc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DBDcABc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黑神话:悟空》取景主要为山西古建筑,让‘低调’的山西文旅资源惊艳‘出圈’。2024年国庆假期前五天,古建筑代表之一的山西应县木塔景区共接待游客约1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可知,应县木塔景区游客主要为我国各地游客且游客数量较大,故选B。2.【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黑神话:悟空》取景主要为山西古建筑,让‘低调’的山西文旅资源惊艳`出圈’”“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可知,文化旅游增长猛。故选C。3.【答案】D【解析】结合材料“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建筑木塔使用材料主要来源于该地山地海拔较高的华北落叶松”,可知建设应县木塔使用华北落叶松的主要原因是木质坚硬、就地取材、便于修建,但运输不方便。故选D。4.【答案】C【解析】核心商业空间的街巷格局以环形放射式和网格式为主,居住生活空间的街巷格局以梳式为主。街巷密度以核心商业空间的街巷最为密集,因为地价高,商行多而用地紧张,地块划分更加细碎。核心商业空间和居住生活空间均有不同等级和宽度的街巷。故选C。5.【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我国传统的城市布局,街道多为方格状。图中以行政公署为中心形成的周边街巷是典型的方格式布局,主要为历史原因。故选B。

6.【答案】A【解析】升平路以南街巷多呈放射状联通海港,港口空间可满足大型轮船的停泊与货物运输,商贸形式多为出口商贸。故选A。7.【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2010—2020年东北三省的脱钩系数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脱钩状态经历了“改善—退步—改善”的过程。故选A。8.【答案】C【解析】由表可知,辽宁省人均GDP对碳排放量贡献率最高,辽宁省能源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能耗大。近年来,辽宁省的脱钩状态虽然有向好的趋势,但碳排放与经济发展未实现脱钩。故选C。9.【答案】D【解析】促进东北三省能源碳排放脱钩,实际上就是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可以加大清洁能源的比重,但是东北三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无法改变,①错误;由表可知,人口规模对能源碳排放的贡献度小,而且从放开生育政策到成为新的劳动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不属于短期内可行的措施,②错误;人均GDP对东北三省碳排放量呈正向的驱动作用,贡献率最高,在短期内降低碳排放水平的措施主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如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③④正确。故选D。10.【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冀北山区为京津冀城市圈重要的水源地,该区域实际分为三个功能区,甲位于河谷地带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为生产生活区;丙区域海拔最高,受人类干扰相对较少,环境洁净,森林茂密,为水源地,故为生态输水区;乙处位于山麓坡地,则为生态生产复合区。故选B。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11.【答案】D【解析】根据小流域的治理目标,要保护好水源地,就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生态生产复合区位于山麓坡地,特别要防止水土流失。发展林果业,有利于植被保护,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故选D。12.【答案】C【解析】在生态输水区要形成以生态安全和拦沙排水为主要目标的治理模式,以形成优质的水源地;在生产生活区有人类活动的集中区域,要强化治理,形成以水资源高效利用、污染源控制为主要目标的治理模式;在生态生产复合区要适度治理,形成以弹性资源基地建设(诸如林果业、生态文旅等)、坡耕地改造与生态恢复为主要目标的治理模式。治理的总体目标是解决水资源紧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故选C。13.【答案】A【解析】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白天吹谷风。同时,由图可知,白天风力较大。故选A、14.【答案】B【解析】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可知,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因此由山风转谷风时间应该在白天日出之后太阳辐射不断增强的时段。排除C、D。根据图中湟水河谷两地各时刻的静风频率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湟水河谷20时以后至次日10时静风频率高(基本为无风状态),11时左右为转折点,大气流动出现(即出现山谷风),之后静风频率降到最低。一般在山、谷风风向转换期间,静风频率较高,上午11时是静风频率的转折点,正对应为山风向谷风转换时刻,即谷风出现的时刻。故选B。15.【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各时间点平安风速高于西宁,静风频率低于西宁。一般而言,盆地地形对风的阻碍作用较强,风力小;而狭窄的山谷地带因峡谷效应风速较大。因此推断,西宁位于盆地,平安位于峡谷,①④正确。故选C。16.【答案】(1)自然环境优越,蜜蜂品种繁多;自然环境多样,蜜源植物丰富;自然保护区众多,蜜蜂受人为因素(农药)干扰少,蜂蜜品质高。(每点2分,共6分)

(2)有利于野蜂种群的保护,(1分)同时蜜蜂为植物授粉,维护自然生物的多样性;(2分)云南多数地区蜜蜂养殖技术水平低,养蜂、取蜜相对粗放,远离高需求市场,经济效益较低。(2分)(3)加大对蜜蜂产业的扶持力度,强化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蜜蜂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每点2分,共6分)【解析】(1)从蜜蜂的品种、蜜源和蜂蜜品质等方面进行分析。云南省气候条件优越,原始森林面积广,生态环境优良,垂直地带分异显著,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蜜蜂品种多、天然蜜源植物丰富。区域受人类干扰相对较少,环境洁净,蜂蜜品质高。(2)从云南省蜜蜂文化来看,当地居民养蜂是传统习俗的延伸,主要是收集野生蜜蜂,对保护蜜蜂物种资源有着重要作用。蜜蜂是重要的传粉媒介,在热带生态系统中,蜜蜂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保护好蜜蜂进而影响着多数植物的正常繁育,而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从经济角度看,当地养蜂取蜜相对粗放,远离高需求的市场,经济效益较低,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作用有限,因此云南省蜜蜂产业发展的经济意义要小于生态意义。(3)从政策、技术、市场、品牌、产品深加工和产业多元化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17.【答案】(1)中部水位最高(高于30米),向四周水位降低;(2分)南北降低幅度大,在区域的南部和北部分别存在一个水位最低区域(漏斗区)。(2分)(2)变化:大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2分)地下水水位上升区域与EC减小区域高度重叠,地下水水位上升区域水质得到改善。(2分)原因:由于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减少了对地下水抽取,且12月份农业需水量较少,相对于6月份抽取地下水更少;(2分)当地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6—12月份期间地下水淡水补给量较大。(2分)(3)当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分)同时受农业灌溉等因素的影响,表层土壤盐渍化程度较高,(2分)砂性岩层透水性好,表层土壤盐碱在降水淋溶作用下进入地下水中,并随地下径流在地下水低水位区(漏斗区)汇集。(2分)【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中部水位最高,向四周降低,且南北分别有一个漏斗区。(2)由材料可知,大部地区水位上升,水位上升区域与EC减小区域高度重叠,说明水位上升区域地下水水质得到改善。而其原因则是当地地下水排泄减少而补给增加。(3)黑龙港西北部区域为漏斗区,其地下水水位最低,地下水向低处汇流。而当地由于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使表土层盐碱化较为严重。在降水发生后,地表水下渗将表土层盐碱带到漏斗区。18.【答案】(1)夏季北冰洋季节冰区0—50米深度海水随深度的增加,温度迅速降低(2分)、盐度迅速升高(2分);该海水性质的垂直变化特点使海水垂直稳定度更高'(2分)(2)夏季太阳辐射增强,与多年冰区相比,北冰洋季节冰区海冰面积显著减少,表层海水可以被太阳(短波)辐射直接加热,造成季节冰区表面海水的剧烈升温,(2分)促进海冰进一步消融,从而加快表面海水的升温,利于海洋热浪事件的发展;(2分)与开放水域相比,夏季北冰洋季节冰区海冰融化释放大量的淡水,使得表层海水密度减小,海水垂直稳定度加强,(2分)抑制表层热量的向下输送,从而导致表层海水升温幅度大。(2分)(3)未来随着全球不断变暖,北冰洋海冰快速减少,海冰的覆盖范围和厚度都会持续降低,并呈

现由多年冰向季节冰转化的趋势,北冰洋海洋热浪事件的发生频次增多;(3分)随着北冰洋变暖加剧,海冰迅速减少甚至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无冰海域,北冰洋的海水将有可能统一变为温暖且垂直混合均匀的水域,不利于热量在表层海水聚集,海洋热浪事件的发生频次减少。(3分)【解析】(1)由图可知,夏季季节冰区0—50米深度海水随深度的增加,温度迅速递减、盐度迅速升高,与下层海水相比,上层海水密度更小,海水垂直稳定度更高。(2)结合材料“受海冰、海水垂直稳定度等因素影响,北冰洋不同海冰覆盖面下的海洋热浪事件增幅差异显著”可知,夏季北冰洋季节冰区表层海水升温幅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海冰和海水垂直稳定度的变化,即夏季北冰洋季节冰区海冰的大量消融与大量淡水释放两个因素的叠加,使季节冰区海洋热浪增长速率更强。(3)结合材料“北冰洋不同海冰覆盖面下的海洋热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