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_第1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_第2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_第3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_第4页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系柳长兴二○○九年二月

目录TOC\o"1-2"\h\z\u《国外社会学学说》讲课说明 4第一章绪论 5第一节教育、社会学与典范 5第二节近代西方思潮的演变与社会学的产生 5第三节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与态势 5第二章实证主义社会学 6第一节社会学之父——孔德 6第二节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 8第二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 10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0二、社会转型理论 11三、社会失范理论 13第三章德国社会学 15第一节腾尼斯的社会学 15第二节齐美尔的社会学 16第三节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18第四章美国社会学(一) 23一、美国社会学的兴起 23二、库利的“镜中我” 23三、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24四、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 26第五章美国社会学(二) 28一、功能主义理论渊源 28二、帕森斯的功能主义 29三、默顿中层功能分析理论 34第六章美国社会学(三) 39一、科塞的冲突理论 39二、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40三、布劳的交换理论 43四、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47五、加芬格尔的常人方法论 48第七章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50一、认识与兴趣 50二、公共领域结构转型问题 51三、交往行为理论 52四、什么是现代性 54第八章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55一、结构化理论 55二、社会转型理论 57三、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58第九章布迪厄的社会理论 61一、社会关系是社会学主题 61二、“场域”与“惯习”是社会关系的核心 61三、资本的三种类型 63

《西方社会学理论》讲课说明一、课程性质《西方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专业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人文社会科学重要课程,还是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因此,必须下大力气要求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二、总教学时数:本课程总学时数为54学时,一个学期集中讲授完毕。三、教学总体要求1、学生要能够掌握国外各个社会学家基本的思想;2、学生能够掌握各个社会学家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尽力让理论流动起来;3、学生至少能够阅读一本国外社会学理论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其中读书笔记的字数不少于7000字,且注明名著的页码等;4、在老师引导下,能够运用国外社会学家的理论分析中国社会变迁中出现的经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四、教材选用本课程的教材选用侯君生主编的、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社会学理论》,该书是国内许多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参考教材,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五、考核说明1、考核分配:平时作业20%,考勤10%,期末考试80%。2、平时作业要求:选择一本指定的国外社会学名著,读书并作读书笔记,要求不少于7000字,且注明名著的页码等。3、期末考试题型和分数比例:名词解释(20%)简答(40%)论述(16%)综合应用(24%)

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近代西方思潮的演变与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社会学产生的理论前提;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与态势第一节教育、社会学与典范这门课程名叫国外社会学学说,英文名称是SociologicalTheoriesintheWest(实际上我们所要(应)讲的内容,实际上已经超越了sociological的范围,这门课程,我更愿意将之称为“西方社会学理论与原著导读”。)主要内容是社会学理论的history。你们为什么上大学?目的各异(“脱农跳农门”,提升地位)第二节近代西方思潮的演变与社会学的产生第三节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与态势

第二章实证主义社会学第一节社会学之父——孔德生平:(1798—1857),社会学概念的创始人,生于法国的蒙彼利埃市,16岁读大学,曾经担任过圣西门的秘书。主要代表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等著作,提出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等思想。一、实证社会学产生的背景1、法国社会动荡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解决。也就是说,传统的思辩哲学无法解决当时法国的社会矛盾,法国出现了急剧的社会动荡与社会变迁。(1)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代表资产阶级的党派取得了政权,虽然产生了1791年的宪法,但是依然维护君主政体,平民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路易16继续当权。(2)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权,逮捕了路易16,于9月22日成立法兰西共和国,而此次掌权的是吉伦特派,代表着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3)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颁布《雅各布宾宪法》,但是又保留了平民希望废除的《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人民非常不满,加上内讧,出现了问题。(4)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热月党人发动政变,热月党人上台,社会秩序仍然混乱。(5)1794年11月,发动了“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从1789年到1794年,短短5年时间内,法国连年内战,社会需要安宁,而思辩哲学对此却无能为力!这样,创建新的学科——一门以实用为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成为必然。2、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已经有了发展,它的思维方式影响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强调注重观察与实验,追求知识的确实性或实证性。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科学。3、个人所面临的不幸:(1)婚姻的不幸:1825年孔德与一名曾经做过妓女的女子结婚,但是此人却经常不辞而别,导致1826年孔德患有精神病而住院;以后,孔德与另外一名女子有过柏拉图式的爱情,但都是没有结果而终,这对他打击很大。(2)学业的不幸:本来孔德师从圣西门,但是1824年,与圣西门发生了著作权问题而分道扬镳,师徒二人从此决裂。(3)生活的不幸:生活困难始终是困扰圣西门的一个大问题。他除了做圣西门秘书的7年期间有固定的收入外,没有其它收入。他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写作以及做私人教学为主。这就使得他一直生活在窘迫的生活之中。二、实证社会学概念的提出孔德认为,为了摆脱社会危机,重建社会秩序,必须创建一门新的知识与信仰体系,即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将科学的实证方法运用到社会、政治、道德以及宗教等问题上。这就是社会学。1、实证的含义孔德是西方社会学史上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之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在孔德看来,实证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幻的;(2)是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是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是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2、实证社会学原则孔德认为,社会学实证主义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1)方法论上追求自然科学主义倾向。孔德认为,社会学应当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并采用其它科学方法;它主要依据自然规律去解释社会现象;(2)认识论上追求经验主义:孔德认为,社会学可以解释经验、感觉以及其它可实验性的知识或材料;(3)追求价值中立: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它只与“是什么”有关,而对“应该是什么”不感兴趣,因此,它是价值中立的。3、人类思想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圣西门早就说过,一切科学都从假说开始,经过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而以实证结束。孔德对此进行了系统化,认为每一种知识、人类的发展都经过三个不同的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以及实证阶段。第一,神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以及初级阶段。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人们往往追求事物的本源,把自己无法认识的对象都归结为“神”,这是一种虚构的状态;第二,形而上学阶段,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人类乞求于抽象的实体,以抽象的概念、实体代替了神,运用形而上学解释一切;第三,实证阶段,这是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努力寻求事物或现象的客观规律性和实证性。也就是说,人类不再探求宇宙的起源、不再探求“事物的原理与原因”,而努力发现事物的实际规律。孔德认为,一方面,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经过这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不同学科之间的进化和发展也体现了这三个阶段,处于最高阶段的就是社会学。当然,孔德这样划分有其积极德因素,那就是肯定了人类思想的发展性进步性;但是他划分这三个阶段也缺乏必要的、科学的依据。三、孔德的社会秩序理论1、社会静力学——关于社会内部结构的学说(1)静力学相当于解剖学;(2)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础。孔德认为人的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他心。社会之所以动乱,就在于利己心大于利他心。所以,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利己心等于利他心社会才能够稳定;(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他心相结合的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4)家庭分工与合作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的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进行社会控制,才能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2、社会动力学孔德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是有规律的,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立,社会变迁也应该有三个阶段:(1)军事阶段(中世纪之前):强调君权神授,以城邦制为基础,人们对神、君主无限的崇拜;(2)过度阶段(中世纪至工业革命):由君主制逐渐走向共和制;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人类开始设法征服、掠夺自然;到了过渡阶段的晚期,实业家逐渐成为社会的精英;(3)工业社会(16世纪以来):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人类设法开发资源;资本家、实业家成为社会精英;劳资矛盾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第二节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生平:(1820—1903),称自己的学说为进化论社会学,当然也从属于实证社会学。我们今天之所以称他的学说为实证社会学,是因为他与孔德一样都属于不承认与任何哲学有关联,这就属于进化论原则。(1)斯宾塞一生当中有很多奇迹,值得我们学习:他一共有9个兄弟姐妹,都身体不好,只有他一个人顽强地生存下来;(2)作为一个伟大的社会学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只跟其叔叔学习了三年,却能够提出一个宏伟的计划并得以实现,将他那个时代所有理论科学综合成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理论体系;(3)他一生受疾病所折磨,采取了很多措施后往往才能够保证每天工作几小时而不至于痛苦,就是这样,却活了83岁;(4)他没有任何财产,尽管是一名伟大的社会学家。综上所述,美国历史学家乔治萨顿曾经这样评价过斯宾塞:“他不但给了我们知识,而且给我们树立了道德勇气和忠于信念的榜样。”一、“社会有机体”学说在1896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中,斯宾塞提出了“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著名论断。在他看来,社会本身就是个生物有机体,遵循着生物有机体的一般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和生物有机体一样,都有发育、生长、成熟、衰老等阶段;2、当社会有机体体积增大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也在增大,它们的功能也在增大与分化,并且日益复杂,这样就会导致专业化的产生;3、一旦社会有机体各部分不同,则它们之间必然发生相互依赖、相互联系,而进化使得这种依赖关系更加显著;4、在简单社会中,社会功能可互相替代;而在复杂的社会中,社会整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控制协调各部分行动的“管理系统”。二、社会变迁的类型1、尚武社会,表现为工业社会以前的社会形态。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只有一个中心,负责控制社会成员活动;第二,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是先赋的;第三,社会结构几乎不变;第四,社会成员具有共同的精神特征:如守旧、崇古、服从、依赖等。2、工业社会,尼德兰以来的近代社会类型。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由中央集权向自我管理转型;第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性;第三,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第四,以创新代替保守;第五,用职业的流动代替职业及地位之间的固定不变。

第二章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生平:美国社会学家科塞曾经说过:迪尔凯姆(1858—1917)是法国第一位学院式的社会学家,也是一位具有正式学术头衔的专业社会学家。1887年法国教育部第一次同意专门为他在波尔多大学文学院开设社会学课程;1898年,迪尔凯姆创办了《社会学年鉴》,专门发表社会学评论及相关社会学文章,传播社会学观点与方法;1913年在索邦大学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学与社会学系,从而使法国成为头等重要的社会学中心。主要著作:1893年《社会分工论》、1895年《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1897年《自杀论》等著作。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事实”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应当把社会事实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1)社会事实的含义:一切行为方式,无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个人以约束的,都叫社会事实。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制约性:即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而且还具有一种必须认同、服从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力量。这种强制性力量会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它;二是客观性。也就是说它是实际存在的一种对象,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迪尔凯姆认为客观性不等于可见性或者可触性。例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甚至包括语言以及货币制度等都独立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三是普遍性。这是由于它具有集体性。迪尔凯姆利用19世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了聚合在一起的个人行为不同于其独处时的行为。在他看来,人从来都没有生活在孤立的状态之中,所以,精神风尚一定会凝聚成社会集体观念。(2)社会事实的类型在《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一书中,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主要包括:①社会;②政党;③教会;④组织等;二是非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它主要有:①道德;②集体表象(价值规范);③社会潮流;2、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在1895年的《社会学方法论准则》中,迪尔凯姆认为,作为一门科学的学问,一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学应当有自己的方法与准则。他于是提出了如下“准则”:(1)把社会事实当作社会学研究的起点:一是要摆脱一切预断,尊重事实,排除一切在头脑中已经存在的观点,像笛卡尔那样,做到“我思故我在”;二是要从感性材料出发去开展研究,达到对社会事实的本质认识;三是要剔除感性材料中的主观成分,寻求价值中立。(2)要能区分正常的社会现象与病态的社会现象正常的社会现象是指“规则的现象”,即“应当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现象”;病态的社会现象指“不规则的现象”,即“偏不这样的现象”,“特殊存在的现象”;从这个视角来看,犯罪就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而不是病态的是社会现象。这是因为:第一,犯罪“在任何社会里都是不可能不存在的”;第二,对任何社会而言犯罪都是功能必须的,因为,“要是没有犯罪,社会就没有重建的希望”;第三,犯罪将有益于社会进化。有时,犯罪看起来触动了现实的道德,但是,迪尔凯姆认为这实际上“已经预定了将来的道德”(在《社会学方法论准则》中,迪尔凯姆举了苏格拉底追求思想自由而触犯雅典法律的例子)3、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在迪尔凯姆看来,划分正常的社会事实以及非正常的社会事实,就是为了便于解释社会事实,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解释社会事实。为此,他提出解释社会事实的两个原则:一是循环法,即用一个社会事实去结实另一个社会事实,而不能主观臆断;二是分析法,即要寻求社会事实的因果分析与功能分析,来解释社会事实之间的相关性。二、社会转型理论社会转型与社会变迁问题是国外社会学家们始终关注的理论话题之一,也是社会学不同于其它社会科学的地方。这自然也成了迪尔凯姆社会学的兴趣之一。1、社会转型的原因(1)道德的弱化:对传统道德力量的破坏与反叛,传统的社会结构开始瓦解;(2)法律:法律也是维系社会团结的基础,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法律在维系着社会的团结:一是刑事法。其条文是镇压性的制裁,惩罚错误或罪行,这对于维护传统社会的团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惩罚性法律占优势的社会里,几乎全部生活都被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信仰和情感高度同化,社会与宗教结为一体。因此,社会是一个几乎没有分化的同质体。二是合作法。不是为了惩罚,而是对社会失范的一种弥补。也就是说在不法行为发生以后,把事情力图恢复到原状。例如,在合作法的框架下大量精神病医生的出现。在合作法盛行的社会中,社会团结建立在分工的基础之上,分工使人对社会产生了依赖。(3)社会转型的原因:主要就是社会分工的产生,使得维系社会团结的法律无效。2、社会转型的类型(1)机械团结型社会: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基础上,社会靠惩罚性法律得以维持,主要出现在古代社会以及近代不发达的社会中。在这个社会里,集体意识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个人意识被集体意识所压制;(2)有机团结型社会:建立在个人异质性基础上,借助于社会分工及合作法的兴起,它主要出现在现代发达社会中。在这个社会里,个体独立性增强。按照迪尔凯姆的理解,法律和道德作为社会事实的表象在维系着社会的团结,规范着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实现社会的转型与变迁,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他认为,历史上有两种类型的法律制度:一是刑事法,二是合作法。前者是一种镇压性法律,惩罚统治者所认为的错误行为,在这样的社会里,几乎所有的生活都被监督和控制,人们的信仰和情感高度同质化,社会道德、社会意识以及宗教信仰也认同这样的法律,这就加剧了惩罚性法律的合法性。与刑事法不同,合作法的本质不是为了惩罚,或者说惩罚不是目的,合作法的本质上是在不法行为发生以后,把事情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或者恢复事情的原状,或者增强个人之间的协调。所以,在合作法为主导的社会里,道德、宗教以及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等(迪尔凯姆称为集体意识)就会注重引导人们进行适当的社会分工以加强社会协调。所以,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的转型与变迁从本质上看首先是法律与道德的变迁,也就是由惩罚法律及其社会意识形态向合作法律及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型与变迁。在此基础上,迪尔凯姆区分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所具有的两种社会结构类型,那就是机械团结社会以及有机团结社会。机械团结是指彼此间无差异的个体或群体的结合形式,它以一种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的社会团结类型。阿隆认为,迪尔凯姆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和情操的总和。”迪尔凯姆认为,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以及社会同质性基础之上的,它主要体现在古代社会以及不发达社会,也就是原始的或乡村社会。在这种社会里,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支配,个体淹没在集体意识中,维系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的基础是惩罚性法律。他认为,当这种团结类型主宰社会时,个人之间还没有分化,“由于他们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仿佛,人与人之间彼此相近或相似。”由于分工不发达,社会各部分的相互领带程度低。迪尔凯姆认为,在现代发达社会,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以及社会分工的形成,个人的独立性日益增强,因此,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社会也由原来的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转型。所以,他认为,如果说集体意识是机械团结型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分工则是现代高度发达社会的重要特征与标志,也就成了有机团结社会的物质基础。迪尔凯姆还认为,在传统社会里也有社会分工形式,只不过那时候的分工还很不发达,集体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社会行动,只有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不断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我是人”、“我就是我自己”、“我是凡人,我应当追求凡人的生活”、人们甚至喊出“上帝已经死了”这个口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促进了物质生产力的解放与提高,也促进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也就进入了如迪尔凯姆所认为的有机团结型社会之中。在迪尔凯姆看来,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整合方式,其标志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合作性法律的出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迪尔凯姆认为,有机团结型社会是随着社会分工发展而出现的,分工导致了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以及标准化,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因职业的不同而发挥着独特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无法代替其他人的经济社会行动。所以,在这样的社会里,分工也就产生了了相互依赖、相互协作。那么,接下来的一个问题便是:究竟是什么力量的存在导致社会分工的产生与发展?迪尔凯姆认为,造成社会分工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增加,这是产生社会分工的最根本因素。他认为,人口的增加直接导致了生存危机,为此,只有提高生产效率,于是,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进行社会分工,把每个人安排得井井有条;二是科学的普世化,使得普通的群体都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成果为自己的生活所服务;三是老年人的权威开始下降,掌握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知识、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年轻人的权威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必然导致社会发展转型与变迁。所以,他说,社会分工不是个人寻找乐趣、追求幸福、不是个人的原因,而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反过来,分工又能促进社会的转型与发展。3、社会分工(1)迪尔凯姆认为,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而集体意识则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但是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在现代社会中也有集体意识,当然在古代社会里同样也有社会分工,只不过两者的范围以及程度不同而已。(2)迪尔凯姆认为,分工是社会高度发达的特征与标志,也是有机团结的基础,分工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3)分工是一个历史的现象,它不是个人因素引起的,而是社会因素作用的。(4)分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口的增加所带来的后果:如生存危机、物质产品危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5)其它次要因素也会引起社会分工。如科技的世俗化、普及化;传统的年长权威的削弱导致个人主义的增强;现代工具理性的建立以及个人独立性的增强等等。三、社会失范理论1、失范的标志:在迪尔凯姆看来,道德及法律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控制个体行为的道德与法律开始弱化。这就导致自杀人群的增多、以及自杀问题的社会化。2、自杀类型(1)利己型自杀:发生在低度的社会整合以及个人主义膨胀时期(个人与组织分离)。表现在家庭中,离婚者、未婚者、无子者、丧偶者容易自杀。所以,他说:“我们看到为什么一般说来自杀随着科学的进步而发展,我们知道为什么一般地说宗教对自杀有一种预防的作用。”(自杀论:141—142)(2)利他型自杀:不是个人对社会的分离,而是社会组织对个人的控制过程而产生的,因此它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如军队、宗教或邪教。“利己主义自杀的心理特征是一般的消沉,表现为伤感效忧郁或伊壁钨鲁式的冷滨。相反,利他主义自杀的根源是一种强烈的感情.所以不能不表现出某种力量。在义务性自杀的情况下,这种义务是为他的意志服务的。利他主义者自杀是因为他服从某种迫切的需要。”(自杀论:265)(3)失范型自杀: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个人失去了对社会变迁相适应的能力而导致的自杀行为。在这样的社会里,旧的道德观念遭到破坏,而新的道德观念尚未形成,社会缺乏明确的行为准则,个人失去了对社会变化的适应能力,个人的精神以及心理平衡遭到破坏,此时失范型自杀就会产生。当然,在社会转型时期,个人生活秩序的破坏也会导致失范型自杀的增多。(4)宿命型自杀:也就是当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使得个人无法忍受时引起的自杀行为。迪尔凯姆认为,宿命型“自杀者大多是被严酷的法律、制度断送前程以及压制情欲的人们。”这样,他就提出了关于自杀的三点结论。3、关于自杀的结论(1)利己型、失范型与社会整合强度成反比,社会整合越强,人们的观念越是高度一致,自杀就少;而利他型以及宿命型自杀正好与社会整合程度成正比率的关系。(2)在现代社会中,自杀与环境、个体心理关联性小,但与社会有关,因此,自杀主要是一种社会现象。(3)一个正常的社会必然有相对稳定的自杀率,自杀以及稳定的自杀率是社会的常态,只有迅速多变的自杀率才是社会的反常状态。4、自杀的社会控制(1)加强镇压和惩戒,政府不能姑息和纵容喜欢自杀的人。(2)加强教育,改变其性格。(3)恢复社会组织的统一性功能,努力使个人团结在组织的周围,对组织产生依恋感。迪尔凯姆认为,只有职业组织才能够具有这样的功能,而其他的政治组织以及宗教组织都无法实现这个功能。

第三章德国社会学第一节腾尼斯的社会学生平:腾尼斯(1855—1936)出版的著作主要有1887年《社区与社会》又译《共同体与社会》,提出了著名的“社区”这个概念。一、社会如何形成社会团结或者社会联系问题是腾尼斯社会学的焦点问题。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腾尼斯提出了两种社会联系学说。1、本质的意志。腾尼斯不同意把迪尔凯姆等人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的基础,认为“意志”才是社会的心理基础。腾尼斯认为“意志”有两种:一种来自于人性自我的最深处,他为此称为“本质的意志”。腾尼斯认为,这是一种整体的意志,它是人的思维过程与生命、情感以及全部的人类经验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2、选择的意志。这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独立的意志,它与人的外在目标、外在行为相联系。腾尼斯认为,人的两种“心理”状态是人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结成社会的基础。3、腾尼斯认为,本质的意志形成“公社、社区、共同体”,而选择的意志则会形成“社会”二、人类社会转型腾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从社区向社会的转型。1、社区:以血缘、地缘关系为基础、生活在一起的人们,他们生存的环境叫社区。“社区”这个词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共同的东西”、“亲密的伙伴”、“团体”或者“群落”。滕尼斯认为,与工业社会不同,社区以血缘、邻里以及朋友关系而不是以业缘关系为主,它依照传统习惯而不是法律进行社会控制,引导社区成员行动的基础是信仰而不是舆论,社区中的经济基础是土地、集体财产而不是资本与私有财产。之后,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在“Community”这个词中增加了“地域”含义。在任何一本牛津英汉词典中,“Community”这个词三个含义,一是指“居住在同一个地区的群体”(thepeoplelivinginoneplaceordistrict);二是指“有相同宗教、种族、职业以及兴趣背景的群体”(groupofpersonswiththesamereligion,race,occupation,interests,etc);三是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以及共同性。(havingthingsincommon,beingalikeinsomeway)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还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费孝通先生将Community翻译为“社区”,中国学术界从此有了社区概念,并一直沿用至今。但是,与早期社会学家们的思想不同,“社区”这个概念一经传到中国便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中国学术界一般将这个词理解为“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生活共同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学术界关于社区的含义比较宽泛,既指乡村也指城市,既认同血缘关系又接纳业缘关系。2、社会: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生活在一起的人们。3、社区与社会的关系(1)社区以血缘关系、邻里关系以及朋友关系为基础,社会则与业缘关系相联系着;(2)社区依据传统习惯进行社会控制,而社会则以法律尤其是形式化的法律为控制手段;(3)引导社区成员行为的准则是信仰,而在社会中则是舆论(4)社区中的经济基础是土地与集体财产,而社会则是工业、资本与私有财产。4、社会转型的特征腾尼斯认为,社会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从社区转向社会。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血缘关系转变为业缘关系;二是由乡村转向城镇;三是维系社会整合的基础由习俗转向法律;四是靠信仰的力量形成社区共同的价值观;而社会则主要靠舆论的力量来维持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五是社区里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靠农业,而社会里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主要靠工业;第二节齐美尔的社会学生平:齐美尔(1858—1918)知识渊博;演讲家;发表了300多篇论文,20多本书,代表作有《社会分工论》、《货币哲学》;由于他是一个犹太人而成为一个边缘人物。一、什么是社会学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其实也就是社会学是什么的问题。齐美尔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其反面来加以回答,也就是说只要回答“社会学不是什么”,然后就可以得到社会学是什么这个答案了。1、社会学定义:第一,社会学不是研究其他社会学科的“剩余对象”。在当时,很多学者认为,社会学既然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应当是哲学无法研究或者不能研究的对象,即“哲学的剩余学科”。同样,由于有了经济学等学科,社会学也不能直接研究这些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只能研究剩余的领域。在齐美尔看来,不能这样看。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而社会就是“历史事件”的体现者。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应当为其他学科所关注。反之,其它学科的对象也应当为社会学所用、所吸纳。第二,社会学研究社会,但是它不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因为,如果社会是一切事物的综合,那么,如果同意“社会是关于社会的科学”的论断的话,这就意味着,社会学要穷尽一切事物的“原理与原因”,也就意味着社会学必须承担一切社会科学的任务,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齐美认为,“社会”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发生于社会中的一切事物的总和,这是各门分支科学的任务;二是各种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这才是社会学的任务。所以,他称自己的社会学为形式社会学。即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的,如社会的结构、功能、社会化以及社会互动等等。第三,社会学也同样不是个体心理的堆积。社会学不是心理主义的还原论,社会现象不能完全归纳为个体的性质与感受。因此,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社会学就应当研究人们的社会交往。2、社会学的研究领域齐美尔认为,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纯粹社会学。即社会的互动形式及其相关的心理因素。例如,什么是“穷人”,一般学者认为,所谓穷人就是比别人缺少某种财富就是穷人。齐美尔认为不能这么理解。他认为,“穷人”应该是被别人援助或者有权得到别人援助的人。也就是说,从相互关系角度看,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关系是援助与被援助之间的关系,这就减少了接受援助者的痛苦。(2)一般社会学。即历史社会学或者社会学史。也就是研究历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例如,货币从其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它作为交换的媒介,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它构成了社会分化的原因与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他吸收了马克思的观点。(3)哲学社会学。即研究带有终极倾向性问题的社会学问题。二、形式社会学齐美尔对当代社会学的贡献,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他关于社会交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形式社会学问题。1、社会学应当以社会交往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是因为:第一,作为社会生活内容、各种动机和行为,如饥饿、爱、劳动以及宗教信仰等等,其本身并不是社会的,只有把它们纳入到社会交往关系中,才成为社会交往中的因素。第二,社会交往的因素只有通过确定的交往形式,如合作、统治、竞争等,才能实现自身从个人的属性转变为社会属性。2、形式也是社会学关注的一个问题。第一,在齐美尔看来,“形式”可以使我们具有某种客观性内容。例如,它能够使我们从一向被认为是主观任意的、一次性的历史事件中发现这种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同一性结构或者叫做客观性结构。例如,历史上的君主,尽管个人遭遇、个人性格彼此各不相同,但是社会学家们能够抛开历史的特殊性,证明所有的君主活动都受到君主制度的限制。进一步,还可以发现,其实君主的活动也蕴涵着冲突与合作、统治与服从等社会结构。第二,齐美尔认为,“形式”可以使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他认为,“形式”为多样而散乱的客观世界提供了同一性,因此,社会生活本身就是一门几何学。叫做“社会几何学”。齐美尔认为,社会几何学有两个主题:一是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为此,他着重分析了2人或者3人群体的变化导致社会互动性质的变化。他认为,2人群体不存在独立的社会结构。因为群体的存在依赖于双方,任何一方的撤出都会导致群体的解体。在这样的群体中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个性。但是,加入了第3个人以后,这个群体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三人团体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独立结构,可以支配、约束其成员,追求并不属于每个个体目的的超个体的力量与动机,从而出现许多新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过程。例如,一个第三者可以充当这个群体内部纠纷发生的仲裁人、调解人;或者其他两人争斗时获渔翁之利,获怂恿另外两人争斗以获得某种优势等等。二是距离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齐美尔指出,事物的价值是由它与行动者之间的距离所决定的。如果一个事物距离太近又容易得到,或者太远而非常难以得到,那么这个事物的价值就不是太高了。因此,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那些有可能获得但是必须付出最大努力的事物。例如,在《陌生人》一文中,齐美尔指出,陌生人就是距离我们不能太远又不能太近的人。太近就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太远不发生关系也谈不上是陌生人。第三节韦伯的理解社会学生平:(1864—1920)生于德国图林根德爱尔福特市。1868年全家移居柏林。1882年进海德堡大学读书学习法律,1889年获得博士学位,1898年患精神分裂症而中断教学科研达5年之久。1920年6月因患肺炎而去世。主要著作有1904—190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15年《儒教与道教》、1919—1920年《经济通史》以及1922年的《经济与社会》(死后由学生整理出版)一、思想来源韦伯是德国社会学乃至整个西方社会学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经常成为人们研究评论的焦点。柯林斯曾经说过:“没有争议,就没有韦伯”。当代社会学许多问题都是要追溯到韦伯,后者从韦伯那里汲取灵感,还因为韦伯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甚至对立的理论倾向,但是都能够统一于他的理论当中。韦伯社会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庭的教育。韦伯家庭是一个在观念、道德取向以及性格上存在着反差的家庭,从而造成了韦伯分裂的人格与心理。他的父亲比较贪图世俗利益,仕途顺利,政治上腾达,家中常有一些政界朋友聚会。韦伯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政治的现实性以及妥协的必要性。他的母亲正好相反,信念坚定、心地仁慈、德行高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这种状况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后来父亲突然去世,使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二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受家庭的影响,韦伯从小就认识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如大历史学家孟森、大法学家杰林克以及历史学家李凯尔特、图尔希以及海德堡的一位神学家。这就使得韦伯的学术视野非常宽阔。二、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理解的社会学”众所周知,韦伯把自己的社会学叫做“理解的社会学”。他指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的科学。”根据韦伯的这个定义,我们认为,韦伯把“人类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社会行动”。韦伯把社会学看成是一种人的社会行动的理论。韦伯讲的社会行动是这样的一种行动类型:(1)行动的类型。韦伯认为,行动既可以是公开的行动也可以完全是个人内心的或者主观的行动;社会行动则是指行动的个人赋予其行动以主观的意义,这种行动考虑到他人的行动,并且在其行动过程中也是以他人的行动作为目标的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韦伯所讲的行动是指采取某种态度、追求某种价值、实现某种目标的个体行动,因而也是有意义的人的行动,而不是物的行动或单纯的机械行动。在韦伯看来,有意义的行动是社会行动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的本质特征。这样,这种有意义的行动其实就是个体有意义的行动。当然,韦伯也不排除军队、家庭、民族、国家等集体的社会行动。韦伯认为,法学可以把国家或者团体称为“法人”,而社会学则不能这么做。社会学要把这些机构、社会设置与个人的行动联系起来,按照使这些社会机构对行动者有意义的方式进行。这样,他就提出了“行动的意义”。2、社会行动的意义韦伯认为,个人赋予社会行动的那种意义,主要是指个人的主观意义和主观价值及目的,而不是所谓“最高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他所讲的社会行动是一种意向性行动。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行动者本人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行动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二是行动是以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期望的那个人的行动为目标。因此,行动的目标指向性是指向外。这样,个体的行动就体现了社会交往的性质。3、社会行动的特征韦伯认为,社会行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价值取向性。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社会行动,而社会行动又包含着各种动机和情感的意向性行动以及价值取向性行动。因此,他认为,人们选择何种目标,委身于何种价值完全取决于个人主观的情感。因此,人们的社会行动是受价值支配的。价值因素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研究者对题材的选择。这是因为,研究者总是最为关注他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研究者本人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他的选择,这是时代的目标,也是时代所固有的兴趣。另一方面,价值关系只表明我们的研究者应当从“价值”的维度来选取主题,但是在后面的研究中,研究者又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也就是说,研究者一旦选定了研究题材,就绝不可以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到研究方式上去,或者强加到对经验材料的解释中去。此时,他必须遵循材料的指引,走向事实判断和逻辑判断,而不管这个结论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这样,就实现了价值选择和价值中立的有机统一。(2)社会行动的理解性。韦伯认为,由于社会行动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意向性,因此,也只有把人的行动与他的价值、意义等观念联系在一起才是可理解的。所以,所谓寻求意义,就是寻求“理解”,于是韦伯区分了两种社会学的理解方式:一是从确定性角度来看,理解的确定性包括科学的方法以及重新体验的方法。科学的方法也就是逻辑的方法、理性的方法、数学的方法;而重新体验的方法就是个体体验其意义的方法。但是,韦伯后来又讲,这种方法固然很重要但不是全部,因为“要理解恺撒,自身不必成为恺撒。”二是从操作类型视角来看,理解的确定性包括观察性理解和解释性理解。观察性理解,就是对某个社会行动的直接观察就可以理解其意义;而解释性理解则是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3)社会行动的因果性说明。韦伯认为,理解的社会学不仅要理解行动的主观意义,而且还应当说明人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如何决定人们的行动。也就是说,还应当从因果关系上去说明这些现象。他认为,因果关系不是整体决定整体,也不是部分决定整体,而是部分对部分的关系;组成社会总体因素很多,要找到全部确定的因果关系非常不可能;因果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双向的、多重的。(4)社会行动的类型性根据帕森斯对韦伯的理解,社会行动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的行动类型。一是传统型行动。这是对习惯正当性状态的期望;二是价值合理性行动,这是对伦理、美学、宗教等终极价值正当性的信念;三是情感型行动。它来源于情感正当性的信念;四是目标合理性行动。主要是对法律正当性状态的期望。三、宗教社会学: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宗教社会学的工作始于1904年撰写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著作。韦伯在写这部著作时,始终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新教的禁欲主义伦理观念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建立以及在其世界历史合理化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也就是说,为什么近代形态的资本主义只出现在西方文明中,而没有出现在其他文明中?1、人的一切行动都是有意义的,其背后隐藏着某种伦理规范,而伦理的终极根基就是宗教;2、现代社会“理性的宗教”而不是“原始的宗教”在支配着人们的行动。所谓理性的宗教就是说一种世俗的宗教在支配着人类的行动,不是那种原始的巫术或某种情感性宗教诉诸的不可控制性、不可预测性的神秘力量在引导和支配着人类。这种理性的宗教主要指基督教、佛教、儒教、伊斯兰教以及犹太教等世界性宗教。3、在基督教中,这种“理性的宗教”表现为“禁欲主义”。人们拒绝奢侈浪费,推迟现世的物质或感官满足,目的就是为了超越人的堕落状态或自然状态,过一种为上帝所许可的生活以此来获得被拯救的希望。所以,韦伯认为,正是这种对非理性欲望加以抑制的伦理动机构成了资本主义精神。4、韦伯认为,在所有新教教派中,只有加尔文教派成功地把资本主义精神的价值观同职业观结合在一起了。路德教派认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上帝决定的,因此必须好好工作,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也就是所谓的“表现决定论”);但加尔文教派认为,上帝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人类的理解力永远也无法企及上帝。在我们来到人间以前,上帝就已安排好人类的命运,因此,人类只有拼命地工作,为上帝增加荣誉,死后方可进入天堂。(这可以称为“自我加压法”)四、政治社会学如果说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着重于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论证了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合理性问题,那么,他的政治社会学则主要论证资本主义统治类型的合法性问题。合理性与合法性是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的合法性主要来源于同志的合法性。1、统治的合法性统治是一种特定的权力施用关系,即具有特殊内容的命令能够得到某一群体的服从可能性;而合法性则是人们对享有权威的人的地位的承认以及对其命令的服从。也就是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统治不等于服从,它仅仅只是一种服从的可能性。而只有在它被人们认为他的统治有“正当理由”即有合法性的时候才为人们所服从。这就是说:只有一种正当性的统治才是合法性的统治。2、历史上存在的三种合法性统治类型(1)传统型统治:人们相信古老的、传统的神圣性作为统治的根基;权力获得方式主要依靠继承、习俗。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对某个人的忠诚与臣服,最基本的关系就是臣民人身依附于统治者。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行政人员依靠统治者随意的任命;二是问题的解决依靠权威,当上一级统治者在场时,其他权威统统无效;三是官员的升迁主要靠统治者的恩赐;四是官员没有货币工资,缺乏培训。(2)卡里斯玛型统治:依靠个人非凡的力量和特殊的魅力进行统治。这个人往往被称为“先知”、“救世主”。他“天分过人,具有超自然的或超人的力量,特别是非凡的、任何其他人都无法企及的力量或素质”。这样的人常常被称为“领袖”。卡里斯玛型统治往往产生于社会转型、社会动荡以及社会失范时期,此时,人们期望某种根本的变化或新的秩序。这样,就为某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人创造了大显身手的机会。这个社会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它只有得到被统治者自发的认同才能合法地统治;二是主要依靠“情感”、“人格的魅力”来进行统治;三是具有革命性,领袖为了证明自己力挽狂澜的本领,往往打破传统的规则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这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统治类型。因为领袖的生命迟早会结束,最终要有新的卡里斯玛来代替。这样领袖们必然从神圣化走向平凡化。平凡化的结果要么重新回到传统型统治,要么前进到法理型统治。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世袭制度的弱化,必然走向法理型统治。(3)法理型统治法理型统治是依法对社会进行控制。这是现代社会最为普遍的一种统治类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依法对社会进行控制和管理;二是任何一个职务都要受到规则的约束;三是职务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四是规范的档案制度;五是非人格化的法律关系;六是社会的科层制化。3、科层制——现代社会中的行政管理制度韦伯认为,科层制是最符合法理型统治的行政管理制度。科层制是由官员与官僚构成。(1)个人自由,在工作中是一种服从关系;(2)每个人都处于某种固定的职务等级制度之中;(3)根据契约工作;(4)根据专业技术资格来任命;(5)每个人都能看清自己的前程;(6)职务有严格的制约和监督。科层制度的缺陷:一是必然会产生官僚制度;二是陷入一种理性化的“牢笼”之中。

第四章美国社会学(一)一、美国社会学的兴起1、美国社会学兴起的原因。美国社会学兴起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社会的快速变迁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如都市化问题、移民问题、种族问题等,并由此形成了都市社区、种族、民族文化、社会环境、贫民分化等经济社会问题。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往往是从实际活动领域涉及社会学的。也就是说他们主要通过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进入到社会学领域中来的。2、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在欧洲,早在社会学诞生之前,各大学体系都基本形成,社会学难以快速地进入大学的讲坛。但是美国不同,美国大学本身建校时间较晚,大学的体系也不太完善,所以,社会学很容易进入大学课堂。正是这个原因,1892年,斯梅尔瑟在芝加哥大学创办社会学与人类学系。而当时,社会学理论比较先进和成熟的欧洲国家却没有这个条件,迪尔凯姆到1896年才允许创办社会学系。二、库利的“镜中我”生平:1864—1929。库利是一个学养深厚的社会学家,他的思想受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达尔文的生物学以及康德的哲学影响很深,并且对这些理论试图进行综合。同时,在美国社会学界中,他与杜威、米德有着良好的亲缘关系。1、镜中我。指每个人彼此都是一面镜子,相互照应着对方。儿童通过与其母亲、家庭其他成员、同龄人的交流而发展了他自身的人格。及至年长,个人扩大了他与别人的接触,但塑造人格的机制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对象反观自身。这就是“镜中我”。(1)他人对于“我”而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着“我”自身;(2)“我们”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也就是他人对“我”的评价;(3)“我”对上述两者的主体感受。2、初级群体。这也是库利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也指“首属群体”,或者叫“首属关系群体”。(1)初级群体是指建立在地缘、血缘以及业缘关系基础上的群体。这种群体具有亲密性,能够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如儿童群体、邻居以及家庭等群体都是“首属群体”。(2)从内容上看,初级关系群体可分为:第一,业缘型首属关系群体。这是建立在工作联系上的志同道合的群体,例如,工作小组;第二,友谊型首属关系群体。这是建立在友好、信任关系基础上的群体,例如,朋友圈,游戏伙伴;第三,地缘型首属关系群体。这是建立在空间上紧密相连的关系基础上的群体,例如,邻居等;第四,血缘型首属关系群体。这是建立在婚姻、家庭、亲子关系基础上的群体。(3)库利认为,这些初级群体是他人进一步合作的基础,形成某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进一步推进产生了国家、社会和世界,是形成次属群体的基础。3、库利社会学意义:开创了小群体社会化研究的先河,为后来的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生平:Herbert米德(1863—1931)其实是一个哲学家,他所讲授的课程也都是哲学课程。米德之所以挤身社会学家行列中来,主要是因为他的学生绝大多数成为社会学家。米德出身于美国,1883年毕业于奥柏林学院,188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代表作是《心灵、自我与社会》1、米德社会学思想主要来源米德社会学思想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社会心理学理论受到下列思想的影响。(1)米德反对库利的方法。库利认为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性可以还原到“首属关系”中,通过“首属关系”进而建立社会。而米德则强调从外在性即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而不必从内省的方面来研究。(2)反对对人类行为采取刺激反应式的研究方式。米德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源于动物心理学,其研究集中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研究。在米德看来,人类的行动与反映不是台球的碰撞,人不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人能够选择刺激,并联系他以前的经验,人对于不同的反映应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以及单向的。因此,人的反应是一种社会性的反应。2、米德符号互动论假设(1)人类行动的有限性、脆弱性使之必须要合作,以求得生存。(2)那些有利于合作和生存的行动保留下来;(3)人的心灵、自我及社会只有在人的相互行动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3、符号互动是人类互动的实质在米德看来,心灵、自我与社会都产生于持续不断的人类对话与交往活动之中。而人类德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进行的,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或本能的行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类的行动不是动物式的刺激反应。(1)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使用某种‘姿势’进行沟通的能力。姿势沟通构成了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但是,人类并不仅仅只是这样的沟通方式,除此以外人还能观察、理解、认同对方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反映。(2)人类符号沟通不仅使用身体‘姿势’,而是能够使用语言符号。这样,人类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米德认为,符号的互动才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透过符号交流,我们双方才能够为对方所设想,这与动物之间的动作大相径庭。(3)有意的符号互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4个条件。一是语言包括文字。使行动者理解意义,可以使行动者之间相互交流。二是思想的形成。可以使人类进入到一个纯粹的符号操作系统。三是要有自我意识,即反思性。也就是主体成为自身的客体,要能够与自己对话,四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社会互动的结构,也就是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4、心灵论心灵是符号互动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符号互动理论的逻辑起点。(1)米德认为,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是一种隐藏性的意识活动,是人的行动的准备或前奏,它还没有在现实中展现出来。(2)心灵由两个方面构成:生理性的冲动以及反映性的理智。前者是动物式的心灵,而后者则是人所特有的心灵。前者构成了心灵的主体,而后者则构成了心灵的客体。(3)人的心灵与动物的心灵相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人以符号表达对象,也就是人以符号表达对象;二是勾画功能。即勾画未来的行动路线,预演对客体的行动路线;三是对行动路线进行比较、控制和选择。因此,动物的生理性冲动只是行动的动力,只能满足后来的习惯,而人则不同。人能够根据形式、凭借反应理智的力量去控制某种活动。(4)米德认为,心灵产生于婴幼儿时期。首先,婴儿最初像动物一样,没有意识;其次,婴儿能跟身边最亲密的人学习语言和动作;再次,在向幼儿过度中产生了语言思维5、自我论米德认为,人类和动物相互区别的另一个标志就是人有自我概念,即具有心灵的行动者能够成为自身的对象,也就是说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反思,展开对话与交流。为此,他提出了自我概念。(1)自我形成于孩提时代,儿童具有的扮演某种角色的能力。自我不同于非我(环境、对象),它包括主我、客我。主我是主动行动者,是主体人对他人的反映,具有自发性、冲动性以及创造性,它在行动中能够改变社会结构。客我是自我的社会方面,客我是行动的方向。也就是想象中的有组织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主我与客我构成了完整的自我。(2)自我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嬉戏阶段。婴儿期儿童能够扮演他人的角色,但不了解这个角色的意义。二是游戏阶段。儿童可以同时担任几个角色并遵循游戏规则并将其融合为一个整体,儿童在游戏中遵循游戏规则。三是泛化的他人阶段。也就是说儿童此时能够按他人的角色乃至按非人格的角色来控制自己的行动,使自己逐渐以普遍的其他人的角度来执行自己的行动路线。6、社会论米德对社会的看法是建立在他对心灵与自我的认识基础之上的。(1)米德认为,社会是人与人在互动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依赖于心灵,没有心灵的存在,个体之间就不能协调他们的行动。也就是说,没有心灵即语言和思维的存在,个体之间就不能进行协调行动。同时,社会依赖于自我,特别是能够从泛化的他人当中寻找自我的意思,没有自我,个体之间的行动也无法形成。(2)与动物社会相比,米德认为,动物社会的个体行动仅仅是一种本能冲动,而人类社会的个体行动不仅仅是本能,而且更主要的是借助于语言进行反思和交流。(3)人类社会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交往。在交往过程中采纳他人的态度、扮演某种角色,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就使得交往更加有价值。(4)与动物社会相比,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感受主要通过理解而获得的,社会对个体的行动也有制约作用。社会制度、社会文化也就成了制约个体行动的重要方式。7、评价(1)米德把个体的心灵和自我的性策划能够看成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与进化论的思想一脉相承;(2)米德把社会的行动,社会的产生还原于个体的心理行动,从心理机能角度解释社会行动的产生,并把人的行动归结于一种语言符号的互动,这一思想构成了符号互动理论基石;(3)米德仅把自我分解为主我和客我,忽视了潜意识情感在自我当中的作用,即过于理性化地分析了自我的形成;(4)米德从微观主义、心理主义解释社会行动,忽视了宏观主义、整体主义的视角,陷入了方法论的片面性。四、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米德符号互动理论提出以后,他的学生在他去世之后帮他整理出版了《心灵自我与社会》并于1934年出版。其中参与文献整理的就有他的学生布鲁默(1900—1987)1、布鲁默符号互动论假设(1)人类对待事物的行为是以事物的意义性为基础的;(外在事物的意义性决定了人类行动的有意义性)(2)有意义性乃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的产物;(3)通过个体独特性的解释(理解),意义性不断地丰富和发展2、布鲁默符号互动理论主要内容(1)社会是由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人形成的,自我一定使个人功能运用象征即符号来表示其生活环境中的事物,并解释他人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类能够创造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周围的世界。(2)个人的行动是构造的。也就是说,个人行为是有意识的构造而不是不经意地举动。为此,他提出了两种互动形式。一是非符号的互动。即在互动过程中没有完成必要的解释过程。例如,一个拳击手下意识地挥动一下手臂,这种行动就是“非符号的互动”。二是符号的互动。即在互动过程中完成了必要的解释过程。如果刚才那个拳击手意识到挥动手臂的意义以及他自身动作的意义,那就是一种符号的互动。(3)符号的互动创造和改变了社会结构,个人通过社会交往的行动就会形成群体行动。

第五章美国社会学(二)如前所述,20世纪30年代以前,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长期在美国社会学界占据主导地位,30年代,米德的去世以及帕克的离任使得芝加哥大学一度一蹶不振。明显的标志便是象征美国社会学权威的《美国社会学杂志》原来基本上被芝加哥大学所控制,现在人们重新创办了另外一种社会学杂志以对抗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1935年,美国社会学界创办了《美国社会学评论》,在这其中起作用的就是功能主义学派。这个学派以帕森斯为代表,他于1937年出版了《社会行动的结构》,成为美国社会学界上的里程碑。开辟了美国社会学界新的分析道路即结构功能主义道路。一、功能主义理论渊源1、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功能主义起源于以下几个人物(1)孔德及斯宾塞的思想。孔德在《社会静力学》中把社会有机体比喻为生物有机体,用细胞、器官、组织来表示家庭、阶层、社会城市国家。认为,既然生物有机体是由组织、器官和细胞构成,那么,相应地社会有机体则由城市、阶层和家庭构成,它们之间应当是一一对应关系。斯宾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2)迪尔凯姆关于社会整合以及社会有机团结的思想。迪尔凯姆认为,社会组织的存在仅仅是为了满足某种特定的社会需要,即特定的功能需要。所以,在解释社会组织、社会事实时还要揭示其功能。(3)布朗的思想。在《安达曼群岛岛民》一书中,布朗认为,一切制度或习俗以及信仰等等,都是由于它们对整个社会有独特的功能,即:对外能够适应环境,对内能够调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社会文化现象就是要研究其意义和功能。但是,“任何文化都是一个整合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每个元素都有与整体相联系的确定功能。”(4)马林诺夫斯基的思想。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任何社会系统都有三个层次:生物学层次、社会学层次以及符号性层次。各个层次如果在生理上健康、结构上完善以及文化上统一的话,那么,各个层次就相互依存而不可代替。2、基本方法(1)是强调系统优于它的组成部分,系统的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总和。功能分析着重探讨部分对于系统的维持或解体作用;(2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联系,一部分正常运转必然以另一部分正常运转为条件;(3)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一种功能,或者是积极的,有助于系统的运作;或者是消极的,造成系统的解体或变迁。所以,宗教就是缓解社会组织中存在的紧张情绪,而乱伦禁忌旨在控制性接触,防止身份混乱。(4)每个社会都是一个自我调节、相对稳定的结构体系,也就是功能一体的。如果一个系统要想生存或维持下去,必须满足某种功能。反之,则会导致系统的崩溃。功能主义认为,下列因素会导致社会系统的维持:一是社会角色分化;二是共享的认知途径;三是情感的交流;四是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有效控制(5)下列几个因素促使社会系统的解体:一是系统内部成员的离散,或者有机体的衰亡;二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三是成员的态度很漠然,个人不再努力;四是社会被另一个社会所吞并二、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生平(1902—1979)1937年《社会行动的结构》,1951年《社会系统》,1956年《经济与社会》(与斯梅尔瑟合作),1960年《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1、反思和批判以往的社会学理论,帕森斯重点检讨与反思了功利主义、实证主义以及唯意志论思想。(1)批判了功利主义思想。帕森斯认为,功利主义包含着人类自觉追求私利的个人概念,因而体现着一种强大的行动动力。但是,功利主义中原子论的社会观、分散的目的观以及过分的理想性,都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利的个体会形成有秩序的集体或社会?也就是说为什么要用社会秩序来控制个人行动。(2)批判了实证主义思想。实证主义把人的行为归结为生理的、心理的、遗传的、地理的以及社会的因素,但是,它不能为行动者主观的、有选择的、随意的以及有目的的行动留有余地。也就是说以个人的主观行动为依据无法解释社会的目的性活动。(3)批判了唯意志主义思想。唯意志主义也是没有真理性的。因为这种理论也没有能够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因为它们只能将行动者的行为差异归结为观念和文化的决定作用。但这往往是狭隘的。2、社会行动理论:单元行动、社会行动帕森斯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指出,我们的兴趣不在于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而在于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行动者、目标手段、情境及规范限定等四种要素,从而构成了一个“单位行动”或者叫“单元行动”。(1)继承韦伯的思想,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首先是具有主观性的个人行动,因此,个人行动就构成了社会行动的基本单元。单元行动则是社会行动的基础。(2)帕森斯认为,在行动者的行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行动者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行动者与情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包括行动者、目标、情境以及规范或限定等四种要素,从而构成了一个单元行动。单元行动是社会行动的基础。一是行动者。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目标的主体。行动者本人必须有知识,必须有实现自身目标的冲动、需要或欲望。二是目标。这是行动者行动的理由和动力,它指向行动者的未来。三是情境。行动者实现个人目标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无法控制的情境以及个人可以控制的情境因素。帕森斯认为,情境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行动者实现目标的限定。帕森斯举例说:如果一个人视力不好,那么就无法成为飞行员,视力不好成为一个无法控制的情境。一个信仰天主教的医生,即使有机会让他选择,他也不会去学堕胎手术,这个就是可以控制的情境。四是规范或限定。规范本身就是一种限定,它制约着行动者的思想和行为倾向,影响行动者的行动。帕森斯举例说,在斯巴达,一个战士不是凯旋而归就是战死疆场,很少有苟且偷生的选择。(3)社会行动:个体的行动通过“制度化”就能够成为社会行动。第一,帕森斯认为,任何单元行动总要涉及到外在的社会结构因素,涉及到社会秩序、共同价值观念等问题。这样,任何单元行动必然会涉及到社会系统或者制度化问题。这样,他就提出了社会行动的概念。所谓“制度化行动”就是将个人的行动结构化、制度化。第二,社会行动表示各个行动者之间的互动结构。因此,社会行动又可称为社会行动体系或社会行动系统,或者直接叫做行动系统或社会系统。但是,单位行动如何转化为社会行动呢?帕森斯认为,其中桥梁就是共同的规范以及由此形成的共的角色。例如:某个行动者在与别人的互动中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就会重复该行动(守株待兔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每个行动者都会期待他人(其他行动者)做出某种反应,以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样社会规范便形成了。第三,社会行动系统往往通过地位、角色把个人与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把个别行动整合为社会行动系统。这里又涉及到帕森斯的两个概念:一是“地位”:行动者在社会行动系统中的位置。如教师、医生、总统等(社会化);二是“角色”:则是依附于地位之上的,被社会所期待的规范。(内在化)第四,这样,社会行动系统就包括两个部分:社会行动系统的价值或目标制度化;二是个人人格的价值体系的内在化。即角色的自我认同。所以,社会行动体系九必然包括:追求目标的行动者的人格体系;调节地位角色并整合为一个的行动观即文化体系。后来他又加了个“有机体系统”。3.社会整合或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功能必要条件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发现,帕森斯的理论已经开始从个体行动上升到社会行动,事实上实现社会学微观到宏观的整合正是帕森斯理论的主旨。帕森斯认为,社会整合有两层含义:一是社会行动系统内部共同维持以抗拒外来压力;如:人格系统对于社会行动系统的整合主要有两个途径:社会化与社会控制;二是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使社会(行动)系统达到均衡状态,以使社会变迁。这两者是任何一种社会行动系统维持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体来说:(1)适应:adaptation: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足够的资源,并在系统中加以分配,以使之适应环境,即对“环境”这个条件的适应。(2)目标实现:goalattainment: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去实现系统目标,即从环境中获取目标。(3)整合:integration:每个个体都必须实现他自身各部分之间的内部协调,并发展出对付由各部分越轨行为的方法。(4)模式维持:latentpatternmaintenance:主要包括维持模式和调停紧张。维持模式是指如何根据一些规范确保体系中行动的连续性;调停紧张:处理内部紧张和系统各部分紧张问题,也就是设法根据一些秩序和规范以确保社会行动系统(体系)中的连续性。以工厂为例:Adaptation:完备的照明,良好的空气调节、适用的机器、充足的食物等;Goalattainment:加工、生产、销售、研发等目标;Integration:劳动委员会、工人俱乐部、公关、社交、“思政”Latentpatternmaintenance:培训、工资加薪、提干、纪律、停留不离等。这四个条件其实就是系统平衡条件,对应这四个条件,社会行动系统就包括有机体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这就是说,任何有生命体系(行动系统)要维持生存,就必须满足某些特定功能,即功能先决条件。包括体系内需求与环境的需求、一定的目标以及满足这些目标所必须运用得手段,即四种功能先决条件。适应:系统必然要与环境发生某种关系;系统为了生存,必须能够从环境获取资源、控制环境;目标实现:任何系统都有目标导向,系统必须有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跳动内部能量以实现系统目标;整合:为了使系统发挥其功能,必须将各部分关系协调一致,而不出现分离;模式维持:在系统运行中存在暂时中断。所以要将原有的运行模式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运行时能恢复过来的一种机制。在帕森斯的早期理论中,行动系统包括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有机系统。这四个系统与上述四个功能先决条件是相对应的。同时,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也可以进一步分化为四个部分,直到无穷。帕森斯的行动系统满足的四个功能先决条件以及对应着的四个子系统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科。人类学研究文化,与模式维持一致;心理学研究人格与目标达成一致;生物学研究认为有机体,强调或关注适应;社会学则研究社会系统的整合。就社会系统而言,帕认为,又可以分为四个子系统:1.经济系统承担适应功能;因为只有适应生产交换、分配等经济活动,社会系统中各种资源才能转化为满足各种需求的产品,社会才能生存下来;2.政治系统实现着社会系统的目标,因为社会目标的决策机构就是政府,为了实现目标,政府必须集中人力、物力,必须动用社会组织或权威,而所有这些主要受政党影响的目标只能由政治机构和组织来实施;3.法律等制度承担整合功能,以寻求社会最底限度的团结,以便在冲突时可以调节,除法律外,宗教、人际规范等社会手段也有利于整合;4.宗教、家庭、学校等教育机构作为社会教育机构和场所,担负起树立共同的基本价值和规范之任务,因此起着模式维持功能。4、模式变量如前所述,我们在介绍帕森斯思想渊源时,曾经说过,帕森斯主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整合,为此,他提出了“模式变量”这个概念来整合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是说,在每一个模式中,都存在相互对立的但又相互统一的倾向。两者共在于一个模式之中。(1)情感性与非情感性。处于某种关系中行动着的个人或者是为了满足情感、精神上的需要而工作;或者他们在情感上是中立的。前者:夫妻、朋友;后者如营业员—顾客(2)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行动者在行动过程中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也可以让群体(集体)利益占据支配地位。例:一个人想买辆新车,他所感兴趣的只是汽车的性价比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满意度,而不去关心汽车商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利益。但同样是这个人,也许他认为反游行或抵制日货对民族国家有意义,因为往往坚定地抵制日产汽车(3)普遍性与特殊性。行动者能够根据使用于所有其他人的标准而与其他行动者发生联系;与此同时,行动者对某个标准也会加以选择。例如单位组织公务员考试。(4)品质与成就。品质属于一个人的先赋方面,指行动者以某种出身为基础的先赋条件,成就是指这个人所获得的成绩。即我们评价一个人是根据他的所作所为还是根据他的出身?例如:对古代、中世纪的贵族评价,主要依据身份;而对于现代公务员则主要依据工作业绩。(5)转一性与扩散性。前者在较为有限的领域中才会出现,而后者则较为广泛帕森斯认为,上述模式变量可以结合起来解释各种互动情境中的行为,如父母关系,既是情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