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2024-2025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_第1页
河南省鹤壁2024-2025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_第2页
河南省鹤壁2024-2025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_第3页
河南省鹤壁2024-2025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_第4页
河南省鹤壁2024-2025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鹤壁2024-2025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在中国传统社会,祖宗崇拜、血缘亲情、伦理道德及由此衍生的心理上的从属感,成为专制王权操纵社会的工具,也是臣民文化的起点。材料反映了A.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准则B.君主专制是宗法向政治延长的必定结果C.传统政治文化强化了王权的秩序认同D.等级秩序是专制王权不断强化的奠基石【答案】B【详解】从“祖宗”“亲情”“伦理”等信息可以推知考查宗法观念,而从“成为专制王权操纵社会的工具”则能够明确宗法对专制统治的影响。因此正确选项为B;材料并没有体现家庭伦理的重要作用,解除A;材料没有涉及对王权秩序的认同和等级秩序的内容,解除CD。2.《易经》对周初商业贸易活动有如下记载:“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全部,求易所无。远行贾……用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由此可知周初()A.职业商人群体渐渐形成 B.乡村商业起先缓慢发展C.工商食官制度受到冲击 D.商业逐利意识相对淡薄【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全部,求易所元”可知,周初的商业是农业的补充,主要是为了换取自己所需,D项正确;据所学,职业商人群体渐渐形成是在商代,解除A项;材料可以看出乡村中存在商业贸易行为,但无法得出是当时“起先”发展,解除B项;乡村中有限的商品交易并不能冲击工商食官制度,解除C项。故选D项。3.周公继承并改造了殷人祭祀“鬼神”的传统,他从殷人“尊神”“事神”的学问系统中生发出了“尊礼”“近人”的礼乐文化,宗教神学逐步成为礼乐制度的附属。这表明西周()A.尊神事鬼的观念已经消亡 B.早期人文思想渐渐萌发C.礼乐制度丰富了宗教文化 D.民本思想在变革中发展【答案】B【详解】依据“他从殷人‘尊神’‘事神’的学问系统中生发出了‘尊礼’‘近人’的礼乐文化”可得出西周从崇拜神到关注人,体现了早期的人文思想、民本思想的萌发,B项正确;A项太肯定,解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宗教文化,解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民本思想的发展,而是萌发,解除D项。故选B项。4.以下四幅图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心政权与西北地区关系形势图。对各图所属的朝代及中心在该地区实行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A.明朝:设立具有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 B.清朝:军事平叛后强制推行“改土归流”C.元朝:设立上统于中心政府的大都护府 D.西汉:先军事打击后设行政、军政机构【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可知D图是汉武帝时期,汉朝三次出击匈奴,设置河西四郡,在西域设置都护府管理西域,D项正确;A图是明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不是在西北地区,解除A项;图B是清朝在西北地区平定准葛尔部叛乱,解除B项;图C是唐朝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解除C项。故选D项。5.考古工作者在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等秦汉简牍中发觉了大量的券书,券书内容不仅涉及买卖交易、借贷债务、抵押典当、罚款赔偿等经济活动,甚至出现了租税徭役券书,这些券书签订流程都极为严格。据此可知秦汉时期()A.政府严格限制社会 B.商品经济特别旺盛C.契约观念比较流行 D.经济立法具体完备【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考古工作者在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等秦汉简牍中发觉了大量的券书,券书内容不仅涉及买卖交易、借贷债务、抵押典当、罚款赔偿等经济活动,甚至出现了租税摇役券书这些券书签订流程都极为严格。”可得知券书是古代经济活动中的契约形式,秦汉时期经济活动中比较重视契约关系,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秦汉时期的政府对社会限制的状况,解除A项;商品经济异样旺盛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解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经济立法具体完备,解除D项。故选C项。6.战国时期以来,女娲传闻和伏羲传闻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从西汉起先,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母题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更反映了汉代()A.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 B.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C.区域间经济往来频繁 D.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闻【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从西汉起先女娲传闻和伏羲传闻由之前的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变为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夫妻关系,这反映了汉代南北文化的进一步交融,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间经济往来的信息,解除C项;神话传闻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不能得出“文学创作源于神话传闻”的结论,解除D项。故选B项。7.从战国至三国时期,黄河流域粟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且小麦已经发展到了仅次于粟的地位,同时水稻也因为水利浇灌系统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反映出此时期的黄河流域A.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精耕细作的农业发达C.政府提倡多种经营 D.农业种植结构的变更【答案】D【详解】材料“小麦已经发展到了仅次于粟的地位,同时水稻也因为水利浇灌系统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体现的是当时黄河流域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呈现粟、小麦和水稻多元化种植的局面,D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解除;材料与精耕细作无关,解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府的看法,解除C项。故选D项。8.唐朝许浑《汉水伤稼》诗云:“江村夜涨浮天水,泽国秋生动地风。高下绿苗千顷尽,新陈红粟万厥空。”白居易《杜陵叟》诗云:“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这两首唐诗反映了()A.农夫对良好年景倍加期盼 B.农业经济抗灾实力的欠缺C.封建政府对农夫赈济缺失 D.水利设施建设的严峻滞后【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涝灾、旱灾和早寒都会让农业生产遭遇沉重损失,体现了古代农业抗灾实力的欠缺,B项正确;材料所述是旱涝等自然灾难对农业的影响,故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封建政府赈济问题,解除C项;材料体现了旱涝等灾难对农业的危害,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D项。故选B项。9.归纳概括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以下选项中主题与内容对应正确的是()序号主题内容A早期国家的制度建设禅让制井田制分封制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铁犁牛耕都江堰筒车C不断完善的监察体系御史台台谏合一内阁D赋役制度的发展演化上计制两税法摊丁入亩A.A B.B C.C D.D【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包括生产力进步,即铁犁牛耕运用,都江堰和筒车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解除A项;内阁的设置是皇权加强的产物,解除C项;上计制是中国古代地方政府对中心承诺、担负、履行赋税义务的制度,也是中心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解除D项。故选B项。10.据学者统计,唐代有369名宰相,出自98个家族;而宋代有134名宰相,出自126个家族。由此可知,科举制()A.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 B.优化官僚队伍整体结构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D.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宰相来自于更多的家族,这是因为宋代科举制度更趋严密与开放,能够扩大了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D项正确;科举制具有开放性,面对社会各阶层,不会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解除A项;材料强调科举制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B项;材料未体现官员的文化素养,解除C项。故选D项。11.《名公书判清明集》中记载:南宋年间一出典人(卖主)想在土地典出多年后以原价赎回,而当时货币(法定交易要求运用纸币)已经大为贬值,土地拥有者不同意,因而成讼。法官胡颖认为“法意、人情,实同一体”,最终判决出典人以出典时的铜钱赎回。上述史料说明()A.当时纸币保值效果要高于铜钱 B.法官司法审理中留意礼法结合C.撰书作者并不认可法官的判决 D.反映了南宋法制状况混乱不定【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南宋时期,法官在审理土地专卖纠纷时,秉承法意、人情一体原则,说明当时的法官在司法审理中留意礼法结合,B项正确;当时纸币保值效果要高于铜钱与“(纸币)已经大为贬值”不符,解除A项;材料只有事实陈述,并未体现作者对法官判决的看法,解除C项;材料不足以说明南宋法制状况混乱不定,解除D项。故选B项。12.宋代建立了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气为协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它将各级政府纳入到疫病防治体系之中,实行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对社会民众的救助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据此可知,宋代疫病防治()A.发挥社会力气核心作用 B.重视防疫方法的综合运用C.体现儒家礼乐思想影响 D.受到自然灾难频发的推动【答案】B【详解】结合材料信息“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社会力气为协助的疫病防治体系,它将各级政府纳入到疫病防治体系之中,实行了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并对社会民众的救助行为予以规范和指导”可知宋朝建立了完备的疫情防治体系,实行医学措施、经济措施和政治措施等对社会民众救助进行规范和救助,说明宋代重视防疫方法的综合运用,B项正确;发挥社会力气核心作用、儒家礼乐思想影响、自然灾难频发的推动对材料信息反映不完善,A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13.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各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A.白银已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时,白银确已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A项正确;清丈全国土地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现象,解除B项;白银的大量流入并未解决当时因逃税、走私等引发的明朝府库空虚问题,解除C项;明代商品经济并未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依旧是自然经济,解除D项。故选A项。

14.明代中期归有光在江南地区担当长兴知县时,发觉依据该县户口记录,从弘治元年(1488年)到嘉靖元年(1522年),这个商业高度旺盛的县城流失了20%的人口,且未添加一个人丁,女性也只占人口的20%。这种现象反映明朝中期()A.长期战乱导致人口大锐减 B.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脱节C.苛捐杂税刺激人口的逃亡 D.商业旺盛下的人员大迁徙【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发觉依据该县户口记录,从弘治元年(1488年)到嘉靖元年(1522年),这个商业高度旺盛的县城流失了20%的人口,且未添加一个人丁,女性也只占人口的20%”可知,长兴县商品经济高度旺盛,不大可能出现流失20%的人口的现象,更不行能出现“未添加一个人丁”的状况,因此“高度旺盛的县城流失了20%的人口,且未添加一个人丁,女性也只占人口的20%”是户籍制度混乱导致的,而户籍又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依据,因此材料体现了明朝中期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脱节的现象,B项正确;明朝并没有长期战乱,解除A项;材料苛捐杂税与人口的逃亡没在干脆的关系,解除C项;商业旺盛下的人员大迁徙,但并不会导致流失,解除D项。故选B项。15.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许多人纷纷购买主见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A.侧重选拨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C.尚未发生实质变更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答案】C【详解】购买主见维新的《时务报》跟科举考试的信息亲密相关,可见当时学问分子是功利性特别强的,听说欲求变新,则纷纷购买,而最终科举“犹然故辙”,则购报者意兴索然,这说明当时的科举制并未出现实质性变更,C项正确;从《时务报》的购买状况可知,科举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更,所以侧重选拔实务人才不符合当时科举制的实际状况,而是“欲求变新”的传闻而已,解除A项;由当时尽管纷纷购买《时务报》、但却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可以得出,题干所述现象并未极大促进西学传播,而只是科考者功利性应对的权宜之举,解除B项;题干所述说明科举制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实质变更,所以深刻推动制度革新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解除D项。故选C项。16.1883年,上海自来水公司的杨树浦水厂正式建成并供水;到清末,上海的租界和华界先后建成了各自的供水系统。其他城市如广州、武汉、北京也相继建立了自来水公司,向居民供水。一首词这样赞咏北京的自来水:“城北方塘一鉴开,千龙万蛇地下排。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城市基础设施的这种变更,反映了近代中国()A.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 B.工业文明影响着城市发展C.城市化进程得到迅猛发展 D.城市的生态环境渐渐恶化【答案】B【详解】近代以来,大城市中渐渐建立了供水系统和自来水公司,这是城市近代化的体现,而这种城市基础设施的出现是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B项正确;材料主旨并未涉及到人口压力,解除A项;C项夸大了城市化进程,解除C项;城市供水系统的出现不等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解除D项。故选B项。17.20世纪20年头人们这样概括交通的影响:“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A.交通网络使城乡联系日益亲密 B.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布局变更C.交通进步变更人们的出行方式 D.交通现代化确定工业化进程【答案】B【详解】依据“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等信息可知,天津的发展受益于交通的发展,说明交通发展促进了城市布局的变更,B项正确;“城乡联系”的说法无从体现,解除A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天津城的发展,没有体现人们的出行方式的变更,解除C项;“确定”的说法过于夸张,解除D项。故选B项。18.1864年,英国人波特·史密斯在汉口建立了湖北第一家教会医院。1865年,《中外新闻七日录》报道:“英国士勿医生(传教士)在汉口设立医院,踵门求医者源源而来。”1867年,《北华捷报》赞扬道:“几乎全部社会阶层的人都情愿前来寻求建议,……我们认为,数量如此之多的女性病人,是击败对外国人、外国医学和外科手术偏见的证据之一。”据此可知()A.社会各阶层人士都认可西医 B.西医在洋务运动时传入中国C.传教士以治病救人为其宗旨 D.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开化【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信息“英国士勿医生(传教士)在汉口设立医院,踵门求医者源源而来。”“几乎全部社会阶层的人都情愿前来寻求建议,……我们认为,数量如此之多的女性病人,是击败对外国人、外国医学和外科手术偏见的证据之一。”可见近代通商口岸已经出现西医,并且接受西医的人数众多,反映出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开化,D项正确;“社会各阶层人士都认可西医”此说法过于肯定,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西医传入中国的时间,解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西学东渐促进口岸风气开化,并非是传教士以治病救人为其宗旨,解除C项。故选D项。1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台了《考选委员会组织法》《典试委员会组织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贯考绩法》等一整套文官考试任用、俸禄发放、奖惩与考核的法律。这表明当时的公务员制度()A.较为系统完善并得以全面实施 B.体现了肯定程度上的进步性C.选官制度化并杜绝了腐败现象 D.组织严密保证了政府的效能【答案】B【详解】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了一整套文官考试任用、俸禄发放、奖惩与考核的法律,这表明当时政府公务员制度进行了制度化法律化的探究,体现了肯定程度上的进步性,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的公务员制度是否并得以全面实施,解除A项;“杜绝了腐败现象”的说法过于肯定,,且与史实不符,解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当时的公务员制度保证了政府的效能,解除D项。故选B项。20.下表为20世纪30年头广州市公、私立医院赠医时辰表。由此可知,当时的广州()医院名称赠医时间(周日及例假除外)中山高校其次医院每日上午11点—12点(药费从廉)光华医院每日上午11点—下午1点(药费从廉)妇孺医院每周一、四上午10点(筹金半角,药费薄收))博济医院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每日上午10点—12点;妇科、产科每周一、三、五下午2点—4点;牙科每周二、四下午3点—5点(诊金免收药费从廉)A.形成了完备的现代医疗服务体系 B.医疗慈善救助成为政府应尽的责任C.社会力气是医疗慈善事业的主力 D.医院服务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中医院赠医时辰表可知,医院在固定时间开展赠医活动,兼顾了社会效益,D项正确;材料只是赠医活动的支配,无法得出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备,解除A项;材料未提及政府的责任,解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医疗慈善事业的主力或体现社会力气的地位,解除C项。故选D项。21.1843年,黄河特大洪水造成河南中牟县大堤决口,23州县被洪水浸淹;1933年,河南、河北等地的黄河堤防因特大洪水决口数十处,30县遭遇洪灾;195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平安人海。上述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迥然不同,其根本缘由是()A.治理实力的强弱B.社会制度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凹凸D.自然因素的影响【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3年处于封建社会的清朝晚期,地主阶级为执政者,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主;1933年处于中华民国时期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执政者,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主;1958年处于新中国初期属于社会主义,共产党为执政党,代表最广阔人民的利益,因此,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迥然不同,其根本缘由统治阶级不同或社会制度的差异,B项正确;治理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属于重要的人文因素,而非根本缘由,解除AC项;自然因素属于重要的自然缘由,而非根本缘由,解除D项。故选B项。22.在1953年为实现普选而进行的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报民族名称有400多个。经过民族识别工作,1954年识别38个少数民族,1964年再度识别19个,加上1965年识别的珞巴族、1979年识别的基诺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识别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国的民族识别()A.是建立民族自治区的前提条件 B.意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同等权利C.推动了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融 D.有利于维持边疆地区社会稳定【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分析题干信息,只有确认了民族成份,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其他各项民族政策,保障少数民族的同等权利,B项正确;50年头初民族识别工作起先时,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建立,并不以民族识别工作为前提,解除A项;民族识别工作主要内容是确认少数民族成份,涉及对民族交融交往状况进行调查探讨,对于促进民族沟通交融没有明显的干脆影响,解除C项;少数民族并非都生活在边疆地区,解除D项。故选B项。23.新中国成立后,为治理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各地乡村开展了填壕平沟的活动,以此歼灭血吸虫寄生宿主钉螺。与此同时,群众就地取材,开新沟填旧沟,挖掘了大量新的沟渠。这些举措体现了()A.疾病防控与经济建设相结合B.公共卫生事业取得突出成就C.群众彻底摆脱血吸虫病困扰D.维护健康是政府的核心工作【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就。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反映了疾病防控,其次部分挖掘新水渠有利于农业生产,A项正确;B项无法全面体现材料内容,解除B项;C项“彻底”一词程度不当,解除C项;维护健康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核心”一词运用不当,解除D项。故选A项。24.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头末期,不单是在农村,甚至从全国范围来看,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大都来自非农业收入。这反映出该阶段()A.市场物资丰富多样 B.产业结构呈现大调整C.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全部制改革重心变更【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到20世纪90年头末期,人们经济收入的增长都来自于非农业收入,反映出该阶段乡镇企业和城市工商业发展快速,产业结构出现了变更,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市场物资的丰富多样,解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解除C项;20世纪90年头我国的全部制重心并未发生变更,解除D项。故选B项。25.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指出要加强宪法学习宣扬教化,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学问。下列关于新中国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②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1997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④2004年将“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04年将“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①②④均正确,C项正确;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③错误,解除ABD项。故选C项。26.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24年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变更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1950―1955年,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先后参与了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②1955―1969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建交高潮③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美国、日本等,数量快速增加,其中,大多数是发达国家④1978-2025年,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记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于1954年、1955年,先后参与了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改革开放后,中国遵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①④表述正确,B项正确;中美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因此③表述错误,解除AC项;新中国一经成立,就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后与苏联及欧亚十多个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②表述错误,解除D项;故选B项。27.16世纪的西欧上层社会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贵族往往以来自海外的金银珠宝、茶叶香料等奢侈品的多寡作为显示社会身份凹凸的重要标记。为此他们不惜挥金如土甚至借高利贷,却又因为经营不善而常常无法偿还。这种现象反映了()A.世界起先连成一个整体 B.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C.传统经济关系面临崩溃 D.资本原始积累的加速【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贵族以奢侈品的多寡显示身份凹凸,可知封建等级制受到冲击,借高利贷,却常常无法偿还,可见封建贵族经济实力衰弱,这种现象反映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B项正确;新航路的开拓,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的局面,世界起先连成一个整体,材料中的现象不能反映世界起先连成一个整体,解除A项;“传统经济关系面临崩溃”的表述太肯定,解除C项;材料未涉及资本原始积累,解除D项。故选B项。28.下图为古希腊雅典平面示意图。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如此布局()雅典平面示意图A.代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成熟 B.取决于山岭沟壑的地理环境C.说明宗教活动占据社会主导 D.具备了城市多元功能的特征【答案】D【详解】依据“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可知古希腊雅典城邦进行了不同的功能分区,这种划分有助于城邦的多元化发展,因此具备了城市多元功能的特征,D项正确;仅依据城邦功能区划分并不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成熟,解除A项;“取决于”的说法过于肯定,解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宗教活动占据了社会主导,解除C项。故选D项。29.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阿庇亚大道”,到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条之多,这些大道以罗马为起点,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据此可知,古代罗马()A.扩张促进了交通发展 B.道路系统是其建筑最主要特征C.交通发展维系了帝国稳定 D.经济联系的加强推动交通发展【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罗马修建了由罗马南下通往重镇卡普亚(今意大利境内)的第一条大道……辐射向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可知,到罗马帝国时期,大道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辐射到罗马帝国的各个方向,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罗马人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为加强对各地的管理,修建了通往各地道路,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罗马建筑的特征,解除B项;材料重在强调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没有说明交通发展产生的影响,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推动交通发展的缘由是罗马的对外扩张,而非经济联系的加强,解除D项。故选D项。30.15世纪末,哥伦布其次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A.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小麦和水稻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等,与题干“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等相合,A项正确;集约化可理解为“集合要素优势、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效益的方式,题干未提及集约化的相关信息,解除B项;题干未提及北美居民在水稻传入前后饮食结构的变更等信息,解除C项;“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是工业革命,解除D项。故选A项。31.下列“近代商业贸易变更示意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大西洋沿岸垄断组织快速扩张德国 B.太平洋沿岸商品种类数量增加美国C.地中海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变更英国 D.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变更英国【答案】D【详解】通过视察图片,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的开拓,导致欧洲的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引发商业经营方式变更和国际贸易格局的变更,英国继西班牙、荷兰后,成为世界商业霸主,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文字分别是,大西洋沿岸、商业经营方式变更和英国,D项正确;垄断组织是其次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列强生产关系变更的表现,并非新航路开拓的影响,德国是多中心格局中的一员,并非荷兰之后的世界商业霸主,解除A项;太平洋沿岸并非近代欧洲贸易中心,百货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并非商品种类数量增加的表现,美国只是20世纪多中心格局中的一员,解除B项;地中海沿岸只是欧洲原来的贸易中心,解除C项。故选D项。32.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肆虐欧洲,造成的最干脆、最严峻的后果是人口的损失。薄伽丘的家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去,变成了人间地狱,连信仰虔诚的教士也接二连三死去。作为亲历者薄伽丘在《十日谈》中写道∶“天主对人类残酷到了极点”。据此可知“黑死病”()A.引发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推动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诞生C.成为中世纪文学艺术表现主题 D.冲击了欧洲人的信念和心理【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中的“连信仰虔诚的教士也接二连三死去”、“天主对人类残酷到了极点”等信息可知,“黑死病”肆虐欧洲使人们对上帝于教会的信仰产生了松动,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欧洲人的信念和心理,D项正确;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于16世纪初的德国,解除A项;人文主义精神诞生于古希腊时期,并非14世纪中后期,解除B项;成为中世纪文学艺术表现主题的是宗教而非“黑死病”,况且一般来说中世纪大致跨越5-15世纪百年之久,而黑死病流行的至暗时代是14世纪中后期,解除C项。故选D项。33.1854年,英国的诺斯科特和屈维廉调查英国人事制度,提出文官改革建议:将政府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两类,分途而治;事务文官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以工作成果和勤奋程度作为提升文官的依据。这些建议()A.推动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渐渐形成 B.完全防范了官员选拔制度中的弊端C.奠定了现代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 D.说明白政党更替影响了文官的选用【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工业革命后,诺斯科特和屈维廉提出将政府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等文官改革建议,推动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渐渐形成,A项正确;完全防范了官员选拔制度中的弊端的说法太肯定,解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奠定基础,解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政党更替对文官选用的影响,解除D项。故选A项。34.关于古代到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6世纪编撰完成的《罗马民法大全》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②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③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行政独立并强调个人权利④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不仅强化了教会的限制,也具有肯定教化功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学问可知,6世纪编撰完成的《罗马民法大全》确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正是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法两国分别发展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同时负有强化教会限制和教化功能,说法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司法权独立,并非行政权独立,说法③不符合题意,解除与之组合的ACD三项。故选B项。35.据统计,英国工业品出口额从19世纪30年头到80年头增加了约5倍,但棉纺织品等纤维制品所占比例从72%削减到44%。英国纤维制品的主要出口地,欧洲地区由占5成以上降到不足10%,取而代之的是在拉美和亚洲的比例增加,仅亚洲的份额就达50%以上。上述变更说明()A.英国工业向生产资料的生产转移 B.交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C.英国海外投资以拉美和亚洲为重点 D.世界经济主导权起先发生转移【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从19世纪30年头到80年头,英国工业品出口快速增加,但棉纺织品等纤维制品所占比例不断缩小,且更多地向亚洲和拉美地区出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后期,英国领先完成工业革命,在1870年以后进入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其次次工业革命,这促进了英国出口工业品的结构变更:从以棉纺织品为代表的轻工业品向生产资料的生产(重工业)产品转变,进而说明英国工业向生产资料的生产转移,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交通革命的作用,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英国工业品的出口,未涉及英国海外投资状况,解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世界经济主导权起先发生转移”,解除D项。故选A项。36.在不同的地区与历史时期,运输河开凿的经济价值、军事作用和政治意义不尽相同,有着显明的地域与时代特色。下列对运输河开凿价值的分析,正确的有A.灵渠————沟通了中国的南方与北方,维护了国家统一B.米迪运输河————极大缩短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C.巴拿马运输河————开拓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D.苏伊士运输河————大大缩短西欧和南亚、东亚间的航行距离【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苏伊士运输河(又译苏彝士运输河)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穿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供应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旁边土地的最近的航线。大大缩短西欧和南亚、东亚间的航行距离,D项正确;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供应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足够的物资供应,A项不符合题意,解除A项;米迪运输河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比斯开湾间内陆水路系统的主要连接线,解除B项;巴拿马运输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解除C项。故选D项。37.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更如下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西方近代以来福利思想发展变更表阶段时间理论基本观点①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早期社会福利思想实行济贫制度②20世纪30—70年头国家干预主义福利理论通过国家力气加强社会保障,建立福利国家③20世纪70—90年头新自由主义福利理论福利私有化,反对福利国家制度④20世纪90年头后第三条路和福利多元理论强调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协调,主见福利由不同部门共同完成A.①阶段反映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要求 B.②—③阶段变更基于自由主义的流行C.④阶段适应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 D.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冲突未能得到解决【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90年头以后,西方的福利思想不断变更,表明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始终存在贫富差距大、贫苦民众基本生活得不到充分保障的问题,反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冲突未能从根本解决,D项正确;①阶段实行济贫制度,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实力的失业者必需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反映工业革命时期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解除A项;20世纪70年头-90年头,反对福利国家的思想流行,福利国家规模缩小,②—③的变更重要背景是“新自由主义”要求削减国家干预,解除B项;西方国家福利思想变更主要影响福利国家建设,不能确定经济走势,与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关系不大,解除C项。故选D项。38.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指出:当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和西欧起先时,最不发达国家和最发达国家之间的最大差距不过是1:2,200年后,这种差距变成了1:60。这反映出,作者强调()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迫切性 B.反对西方霸权成为时代主题C.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民族独立 D.推翻世界殖民体系的必定性【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可知,工业革命以来,最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出现这种状况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变更题干中现象就必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反对西方霸权没有干脆关联,解除B项;二战后,绝大多数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解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具有必定性,但其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主旨,解除D项。故选A项。39.下图为1800年—2015年世界城镇化趋势图,反映了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更状况。据此可知,下列有关世界城镇化进程的说明正确的是()注:上图依据联合国《世界城镇化展望(2024年版》等资料编制,反映了从1800年到2015年,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更状况。A.1800―1850年增长缓慢的缘由是各国政府不重视城镇化建设B.1850—1925年快速增长的缘由是欧美国家推动亚非拉城镇化C.1925—1950年增长较快的缘由是长久和平与稳定的世界环境D.1950—2015年持续增长的主要缘由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加快【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与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加快,因此,出现了1950—2015年这段时间城镇化持续增长的现象,D项正确;1800―1850年增长缓慢的缘由不是各国政府不重视城镇化建设,而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才起步,故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解除A项;1850—1925年快速增长是欧美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两次工业革命,带动本国城市化进程,解除B项;1925—1950年国际环境并不是长久和平与稳定,解除C项。故选D项。4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史实结论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多边贸易体系得以建立B1946年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美苏冷战正式起先C近些年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使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D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A.A B.B C.C D.D【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近些年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发展了西方基层治理,使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以美国为中心,有利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确立,解除A项;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记冷战起先,解除B项;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说明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解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41.【法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材料二序号文献来源内容摘录①《商君书·境内》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出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②《睡虎地秦墓竹简》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③《史记·商君列传》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④《里耶秦简》“迁陵(县)以邮行洞庭(郡)”“迁陵以邮利足(走得快的人)行洞庭,急”“乡啬夫以律令从事”。⑤琅碑刻石“颂秦德”(前219年刻)皇帝之功,勤劳本领。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器械一量,同书文字。(1)依据材料一,概括法家关于国家治理的主要观点。(2)将材料二中史料进行分类,写出类型和序号。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简要说明它们的史料价值。【答案】(1)君主用法律治理国家;法律执行应公正同等;以法治国以维护君主的权威。(随意2点)(2)分类:史籍,①③;简牍,②④;碑刻,⑤。(或传世文献,①③;出土文献,②④;碑刻实物,⑤)价值:史料反映了战国时秦国到秦朝国家治理的相关状况,对探讨国家治理体制演化有重要价值。史料①反映了秦的户籍制度,加强对人口的管理,以利于征收赋税徭役;史料②④反映了当时文书邮传行政制度,以法律保证国家的政令畅通;史料③④反映了建立郡县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史料⑤反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巩固中心集权统治。【详解】(1)依据材料一“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得出君主用法律治理国家;依据材料一“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得出法律执行应公正同等;依据材料一“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并结合所学,得出以法治国以维护君主的权威。(2)分类:据材料二“商君书”“史记”并结合常识得出史籍,①③;据材料二“睡虎地秦墓竹简”“里耶秦简”得出简牍,②④;据材料二“琅碑刻石”“前219年刻”得出碑刻,⑤。价值:首先,据设问中“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并总体把握材料二主旨得出史料反映了战国时秦国到秦朝国家治理的相关状况,对探讨国家治理体制演化有重要价值。其次,将材料二的“内容摘录”进行归类,从国家治理与史料价值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答案。据材料二“丈夫女子皆出名于上(注:户籍),生者著,死者削”并结合选必一所学得出史料①反映了秦的户籍制度,加强对人口的管理,以利于征收赋税徭役;据材料二“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迁陵以邮利足(走得快的人)行洞庭,急”得出史料②④反映了当时文书邮传行政制度,以法律保证国家的政令畅通;据材料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迁陵(县)’以邮行‘洞庭(郡)’”得出史料③④反映了建立郡县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据材料二“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并结合所学得出史料⑤反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以巩固中心集权统治。42.[中华文化的影响]材料纵观中华文明成长历程,不难看出,中华文明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先后融摄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等。中华文明秉持“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理念,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兼收并蓄的宽容心态,善待外来文化,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沟通互鉴中吸取一切有益养分,在求同存异中敬重差异性、讲求和谐共生,使中华文明始终历久弥新,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摘编李国强《中华文明生命力传播力及其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沟通互鉴》围绕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精确,表述清楚。)【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华文化在吸取与借鉴外来文化中不断丰富其文明内涵。阐述: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主动吸纳外来文化,并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运用于中国现实社会。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大沟通时期,西汉张骞两度出访西域,并与西域诸国取得联系。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造纸术、政治制度等均对西域诸国产生了影响,同时古希腊、罗马的诸多优秀文化成果也通过丝绸之路传至中原。鉴真东渡、玄类西行,昭示了唐朝开放和平的文化交往者的形象。这种开放包涵的交往观和世界观进一步丰富了“和合”理念的内涵,也为唐朝日后经济文化的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总之,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涵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不断吸取外来文明的先进成就,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示例二论题: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坚实基础。阐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体,源远流长,呈现出自身独特的特点与风格;先秦时期是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两汉以来,国人以昂扬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创建熔铸了绚丽的文化;中国古代中外文化沟通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留意吸取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有主动意义,但也存在偏向;继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华文化复兴的源泉.我们应重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吸取。(“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依据“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