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5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5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5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5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练25(60分钟72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蝶恋花·离情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注]斜攲,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注]山枕:因枕头中凹,其形似山,故称。(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起句点明季节是早春,烘托出和暖温馨的氛围,写出了主子公初感春天气息时的喜悦,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B.词的下片以乍试夹衫、独倚山枕、夜弄灯花三个闺中生活细微环节,把“谁与共”的内心感受化成了生动的视觉形象。C.“独抱浓愁”化虚为实,语意新颖 ,愁本无形,却言能“抱”,写出了主子公无人与共、只能与愁相拥的孤独孤独。D.末句中“夜阑”写夜深人静,“犹”字说明剪灯花的动作不止一次,写出主子公不安、夜不能寐的状态,表现了思念之深。解析:“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错误,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愁”,而非“喜悦”。答案:A(2)该词上片中的“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可以说是“易安奇句”,请谈谈这两句“奇”在何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意蕴丰富,一语双关,既是写景,又是写人,既补充起句的景语,又极为简练地刻画了一个思妇的形象。②运用了比方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柳叶比作人眼,将梅花比作腮,并且将“春”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万物复苏的春光。③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美妙的春光使主子公春心萌动,寄寓着主子公浓浓的愁绪。(答出其中随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金陵怀古刘禹锡潮满冶城①渚,日斜征虏亭②。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注]①冶城:江苏南京一带,这里是春秋时代冶铸刀枪剑戟的中心。②征虏亭:故址在今江苏南京,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将江边的荒芜之景与旧时征虏亭的喧闹进行对比,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B.颔联写景,春草年年绿,旧烟岁岁青,景色虽然照旧,但人事却已面目全非。C.颈联以精练的语言指出国家兴亡取决于统治者的治理,警示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D.尾联借鉴了杜牧的《泊秦淮》,诗人想到六朝的兴亡而幽怨地唱起《后庭花》。解析:“诗人想到六朝的兴亡而幽怨地唱起《后庭花》”错误。尾联中“不堪听”的意思是“不忍听”,诗人在尾联要表达的意思是:《玉树后庭花》这支亡国曲,幽咽哀怨让人不忍再听。由此可知并不是诗人唱起《后庭花》。答案:D(2)有人认为“山川空地形”与王勃的《滕王阁诗》“槛外长江空自流”两句中的“空”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否赞成?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回答赞成的,可以从两诗都抒发的“物是人非之感”的角度进行赏析;回答不赞成的,可以从本诗着眼于国家兴亡而王诗着眼于个人成败的角度进行赏析。答案:(示例一)不赞成。本诗“山川空地形”中的“空”意为“徒有”,这句话是说险要的山川地势并没有为六朝的长治久安供应保障,揭示了六朝兴亡的隐私,并警示当世勿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步六朝后尘,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王诗中的“空”意为“独自”,“空”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消逝之快的感慨,以及自己一事无成的悲伤。前者感叹国家兴亡,后者感叹个人成败。(示例二)赞成。本诗借古讽今,揭示了六朝兴亡在于“人事”,体现了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王诗中的“空”字写出了长江的滔滔不绝、奔流不息,结合上句“阁中帝子今何在?”可知,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之感。因此,两诗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平蔡州三首(其二)[注]刘禹锡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谢皆涕零。老人收泪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常。”[注]元和十二年(817),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生擒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是安史之乱导致的地方割据状况加剧后的一次重大成功。(1)下列对这首诗首联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蔡州天宝时为汝南郡,古乐府《鸡鸣歌》中有句曰“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本诗的首联正是对这两句的化用,体现成功之喜悦,也与尾联相呼应。B.雄鸡一唱天下白,隐含官军克复蔡州城、人民重见天日之意,因此首联首句带有起兴的性质。C.平蔡之役是雪夜奇袭,恰好至翌日晨鸡啼鸣而奏功,如此短时间内快速解除敌人武装,诗人干脆向我们呈现了奇袭的艰险以及李愬的指挥才能。D.杜甫的《阁夜》和姜夔的《扬州慢》中均提到鼓角声,而此诗中的鼓角声营造的氛围与杜诗和姜词中的意境均不同。解析:“诗人干脆向我们呈现了”错误,应是“侧面表现”。答案:C(2)清人翁方纲说,刘禹锡此诗“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石洲诗话》卷二),请就此结合全诗进行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翁方纲对刘禹锡这首诗的评价,可见这首诗的地位和成就。首先,“以《竹枝》歌谣之调”是从语言的角度进行评价的。“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的民歌演化过来的,语言大多直白浅显,方言兼及巴、楚,通俗易懂。本诗当中,描写早晨鸡的鸣叫之声“喔喔鸣”、“路旁老人”,以及老人所说的三句话,都具有口语的性质,老人的话表现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造老杜诗史之地位”写出了该诗记录社会重大历史事务、反映现实的特点。所以本诗又犹如杜甫的诗歌一样,可以与杜甫诗史的地位相当。答案:①本诗语言如《竹枝》歌谣一般,明白浅近,通俗易懂。“喔喔鸣”“路旁老人”等词,以及后三句老人所说的话,都有口语性质,表现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渴望。②本诗又犹如杜甫的诗歌一样,记录社会重大事务,反映社会现实。诗人侧面表现奇袭过程,又干脆描写百姓对平定叛乱的拥护,并特殊标明“元和十二载”,用史笔将这一重大事务记录下来,流传千古,歌颂了平蔡之役的重大意义。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过五原胡儿饮马泉[注]李益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注]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旧是”一词示意五原这片草丰景美的土地,曾被吐蕃占据,后又失而复得,透露出诗人庆幸失地得以收复的欣慰之情,也表达了对从前国难的感慨和忧思。B.诗中写到了夜宿五原的见闻,既有皎皎明月,又有声声笳鸣,还回顾了一路走来由冬到春的改变,喻指边关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不同。C.这首七言律诗,语言凝练自然,韵律和谐明快,和激扬高扬的盛唐边塞诗一样,整首诗的感情基调都充溢了快乐与昂扬之情。D.诗人寄情于景,景中融情,一系列景象的描绘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渐次绽开,脉络清楚,构成了一幅颇有意味的边塞风景画。解析:“和激扬高扬的盛唐边塞诗一样……充溢了快乐与昂扬之情”错误。李益这首诗悲伤重于欢欣,悲观多于希望,与那些激壮昂扬的盛唐边塞诗大相径庭,诗人的情感是困难冲突的,既含有失地收复后喜悦的赞美,又有对边防安危和国家形势的担忧,还有对个人前途命运的感伤。答案:C(2)沈德潜曾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本诗颔联“言备边无人,句特含蓄”,请简要分析颔联表达的思想情感。(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颔联写夜宿五原的见闻。五原之夜,明月皎皎,笳鸣声声,这一静一动,更有力地烘托出塞外之地空旷、宽阔的意境。月夜笳声营造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月下思乡的情感。“何人”是不定指的反问,既是边塞鸣笳之地,将士们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志向中所希望的,能多有一些倚剑天外的英雄来保卫边疆的恳切愿望。它透露出五原这一带虽然眼下已被收复,但形势照旧惊慌,边防能否巩固尚令人担忧。答案:①月夜笳声营造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月下思乡的情感。②诗人于“几处”“何人”中又透露出对边备空虚、边防尚未巩固的担忧。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鹧鸪天①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②,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歌缥缈,橹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注]①公元1166年春,词人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撤职归家。这首词就是这一年词人归家不久闲居镜湖时所作。②汉初邵平不愿为官,在长安青门外种瓜。(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首句用典,并着一“懒”字,词人借以表达不想学古人种瓜都城门外的心境。B.上片三、四句,紧承“渔钓”,动静结合,状写了镜湖新燕翩飞、沙鸥憩晚的漂亮春色。C.下片一、二句,歌声与橹声并作,“缥缈”“呕哑”相映,以动衬静,极写山水的安静。D.下片第三句,以清露喻杯中酒,以花喻盘中菜,状物传情,想象丰富而自然。解析:“动静结合”分析错误。从“飞”“落”可看出,两句均为动景。答案:B(2)这首词移情于景,含而不吐,举重若轻,耐人寻味。请结合“只将渔钓送年华”“笑指船儿此是家”两句,分析其“举重若轻”之妙。(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抓住题干中的“移情于景”来分析“举重若轻”之妙。“举重若轻”:明写词人闲居生活的怡然自得,这是其“轻”;暗写词人被罢官之后的百无聊赖,这是其“重”。“只将渔钓送年华”意为一心只求能够回家过上渔钓的闲适生活,安度余生。写的是“渔钓”的闲适,所要传达的却是“渔钓”的因由。词人本是一心报国之人,在此处却说自己想要归乡隐居,事实上是对自己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的排遣之词。答案:①词人说自己一心只求能够回家过上渔钓的闲适生活,事实上是对自己壮志难酬、年华老去的无奈之词。②词人笑着说要以船为家,事实上此处的“笑”是强作笑颜、故作旷达,深蕴其间的则是志向无法实现的愤懑与无奈。③这首词明写词人闲居生活的怡然自得,这是其“轻”;其中暗含着词人被罢官之后的百无聊赖,这是其“重”。词人志在抗金,却被以罪罢归,心中自是忧愤无奈,然而词中极写渔钓生活的快乐与闲适自由,内心真情不着一字,深得“举重若轻”之妙。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题桃树①杜甫小径升堂旧②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满眼花。帘户每宜通乳燕,儿童莫信③打慈鸦。寡妻群盗非今日,天下车书正一家④。[注]①此诗为公元764年杜甫再回成都草堂时所作。这年,北寇平,蜀乱息,吐蕃退。②旧:原。③信:信手。④车书正一家:《礼记·中庸》中记载“今日下车同轨(统一的轨辙),书统文(统一的文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先交代桃树的生长环境,后描写桃树枝繁叶茂的景象,照应了题目。B.颈联由桃树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燕”“鸦”,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图景。C.尾联流露了作者对“群盗”危害的痛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珍爱之情。D.诗歌前三联描写草堂景物,虚实结合;最终一联则慨叹时事,卒章显志。解析:“描绘了一幅太平祥和的图景”理解有误,“儿童莫信打慈鸦”是诗人对儿童的嘱咐,并非场景描写。答案:B(2)请赏析颔联中“馈”和“舒”两字的妙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颔联说的是,桃树不仅有经济价值,可以疗饥,而且有审美价值,可以悦目。“馈”,是以食物赠人。一个“馈”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桃树有情,新颖 生动;一个“舒”字写出了桃花会在来年的春天里伸展花蕊点亮人们双眼,从而表明白桃花的观赏价值,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诗人用一个“馈”字来感谢桃树赠给他食物,用一个“舒”字来夸赞桃树,从而写出了诗人对桃树的感谢和赞美之情。答案:①“馈”字意为“赠送”,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桃树能够让贫人果腹的作用写得富有人情味;②“舒”字意为“使……舒适”,形象地写出了桃花能够让人身心愉悦的作用;③“馈”“舒”两字流露出诗人对桃树的感谢和宠爱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秋雨夜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①温瓶②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注]①宿(xiǔ):夜。②瓶:烤火用的烘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诗人用气候环境赐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这就给整首诗抹上了深秋的基调。B.颔联中“卧迟”写出老翁的特性。老年人瞌睡少,宁可闲坐闭目养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间睡不着。C.“霜叶满阶红”,一夜之间树叶被秋风秋雨扫得飘舞满阶,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D.这首诗前两联是从老翁秋雨之夜的就寝状况刻画他的性格,后两联则从老翁睡醒之后的状况做进一步描绘。解析:“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错误,应是“运用反衬的手法”,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无情。答案:C(2)“安闲”是全诗的“诗眼”,试联系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体现老翁“安闲”这一特点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颔联:窗外秋雨淅沥,屋内老翁“睡美”,正说明他心无所虑,具有闲适的情怀。②颈联:夜已过去,按理说老翁应当起床了,但却还要“香添暖被笼”,准备接着躺着,生动地描绘出体衰闲散的老翁形象。③尾联:老翁晓晴时仍未起床,而是悠闲看满阶红霜叶,突出老翁心境的淡泊。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9分)念奴娇·登多景楼陈亮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①。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②,势成宁问强对![注]①下片前三句用新亭对泣故事,“王谢诸人”概括东晋世家大族的上层人物,说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克服神州的实际行动。②小儿破贼:淝水之战,谢安之侄谢玄等击败苻坚大军,捷报送达,谢安方与客围棋,看书毕,缄默无语,照旧对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两句,凌空而起。撇开登临感怀之作先写望中景物的俗套,大笔挥洒,直抒胸臆,一个问句,传达出困难情感。B.“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写出了镇江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地理形势,说明镇江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足以作为与北方强敌争雄的凭借。C.“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词人希望以长江为天险,把广阔的中原地区作为收复的目标,根本就不把异族统治者放在眼里。D.“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化用了祖逖统兵北伐的典故。在词人看来,南宋统治者应当像当年的祖逖那样,中流击水,收复中原。解析:“词人希望以长江为天险,把广阔的中原地区作为收复的目标,根本就不把异族统治者放在眼里”错误。这三句诗意为,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阔的中原地区许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广阔人民呻吟辗转于铁蹄之下呢!这是词人对统治者“只成门户私计”的进一步批判。答案:C(2)刘熙载曾在《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