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5篇
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里由我
给大家共享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1
学问目标
1、在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根底上,推导得到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
对此定律有初步理解;
2、使学生了解并把握万有引力定律;
3、使学生能生疏到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它存在宇宙中任何有
质量的物体之间,不管它们之间是否还有其它作用力).
力量目标
1、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学问解决行星绕恒星和
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天体问题.
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感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经受了几代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甚至付出了生命,最终牛顿总结了前人阅历的根底上才觉察的.让学生在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
多观看、多思考.
教学建议
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固然重要,让学生了解觉察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更重要.建议教师在授课时,应提倡学生自学和查阅资料.教师应准备的资料应更广更全面.通过让学生阅读“万有引力定律的觉察过程”,让学生依据牛顿提出的几个结果自己去猜测万有引力与那些量有关.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也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争论,也可
由教师展现出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的一些故事引导学生争论.
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2、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3、把握万有引力定律,能解决简洁的万有引力问题;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定律
教具:
展现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教学(20分钟)
1、引言
展现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人照片并表达物理
学史:
十七世纪中叶以前的漫长时间中,很多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如第谷、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通过了长期的观看、争论,已为人类提醒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支配行星依据一定规律运动的缘由是什么.却缺乏了解,更没有人敢于把天体运动与地
面上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加以争论.
宏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哥白尼、伽利略和开普勒等人争论成果的根底上,进一步将地面上的动力学规律推广到天体运动中,争论、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们生疏了支配行星按肯定规律运动的
缘由,为天体动力学的进展奠定了根底.那么:
(1)牛顿是怎样争论、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呢?
(2)《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
以上两个问题就是这节课要争论的重点.
2、通过举例分析,引导学生粗略领悟牛顿争论、确立《万有引力
定律》的科学推理的思维方法.
苹果在地面上加速下落:(由于受重力的缘由):
月亮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地球引力的缘由);
行星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由于受太阳引力的缘由),
(牛顿认为)
牛顿将上述各运动联系起来争论后提出:这些力是属于同种性质的力,应遵循同一规律;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力应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具有
质量的物体之间.
3、引入课题.
板书:其次节、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板书)
(2)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大小,跟他们之间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板书)
式中:为万有引力恒量;为两物体的中心距离.引力是相互的(遵循
牛顿第三定律).
(二)应用(例题及课堂练习)
学生中存在这样的问题:既然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哪为什么物体没有被吸引到一起?(请学生带着这个疑问解题)
例题1、两物体质量都是1kg,两物体相距1m,则两物体间的万
有引力是多少?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2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要求学生会计算人造卫星的围绕速度,知道其次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本节是第五节,万有引力定律、圆周运动、天体运动都已经讲过,从学问上讲学生运用牛顿其次定律直接推导出卫星的速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实际上学生遇到卫星问题时总是感到困难和无从下手.究其根源是由于学生对地球、卫星的空间关系不清楚,学生无法从自己站立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体会巨大空间中发生的事情.因此,用各种视频、课件和图片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的概念是格外必要的,有了空间的图景,对问题的生疏和思考就有了依托.所以,本节课我使用
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来模拟、展现,让学生有比较深刻的感性生疏.
设计理念
通过对前几节学问的学习,学生对曲线运动的特点、万有引力定
律已有肯定的了解.在此根底上,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
究,获得学问.重视科学跟生活、跟社会的联系,让学生体会物理学就在身边.体会生活质量与物理学的依存关系,体会科学是迷人的、是
转变世界的奇特之手.
学情分析:
尽管学生对天体运动的学问储藏缺乏,猜测可能缺乏科学性,语言表达或许欠妥,但只要学习始终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激活思维,大
胆猜测,敢于表达,学生就能得到进展和提高.
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力量
了解人造卫星的放射与运行原理,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
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了解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生疏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进展所起的
作用,培育学生科学效劳于人类的意识.
二、途径与方法
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进展思维的独立性,提高发散思维力量、
分析推理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愉悦的学习气氛,在探究
中不断获得美的感受不断进步.
学习科学,宠爱科学,增加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
教学预备:
多媒体电脑及图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2.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难点: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依据圆周运动处理,卫星的围绕速度是最
小放射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了解形变的概念,了解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
2、能够正确推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
弹力.
3、把握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弹簧弹力的方法.
力量目标
1、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
2、针对实际问题确定弹力的大小方向,提高推断分析力量.
教学建议
一、根本学问技能:
(一)、根本概念:
1、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回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
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弹性限度:假设形变超过肯定限度,物体的外形将不能完全恢
复,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3、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
4、形变有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
(二)、根本技能:
1、应用胡克定律求解弹簧等的产生弹力的大小.
2、依据不同接触面或点画出弹力的图示.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弹力是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了解弹力产生的缘由、方向的
推断和大小确实定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2、弹力的有无和弹力方向的推断是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把握的学问
点.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弹力的产生缘由的教法建议
1、介绍弹力时,肯定要把物体在外力作用时发生外形转变的事实
演示好,可以演示椭圆外形玻璃瓶在用力握紧时的外形变化,也可以
演示其它明显的形变试验,如矿泉水瓶的形变,握力器的形变,钢尺的形变,也可以借助媒体资料演示一些争论观看物体微小形变的方法.通过演示,介绍我们在做科学争论时,通常将微小变化“放大”以利
于观看.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力的示意图
2、力的分类
[重点难点]
1、力的分类
[教学要求]
1、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意思的图,一为逗乐,二为提醒物体
名词的命名方式)
用有向线段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分在于,力的图示除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外,
还表示力的大小。即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正好是力的三要素。
而力的示意图中并不表示力的大小)
2、力的分类(力有很多种分类方式,比方力可以分成接触力和非
接触力。但今日我们学习的是其它的分类方法)
①按力的性质分--重力、摩擦力;弹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
等(性质力)
②按力的效果分--引力、斥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
拉力等
(每个分类前两个力的后面之所以用分号分开,目的是说,前面的两个力教师直接给出它们是什么力,也通过这四个力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性质力”什么是“效果力”。后面的力,告知同学们名称,让同学们试着自己分析是性质力还是效果力。以增加同学们的分析力量。
这比直接把几个力都写出来效果好多了。)
(这里还有两个没有学过的学问,教师可以提前简洁地做一下介绍。
第一个是“弹力”,我告知同学们说,“弹力”这一概念是中学物理
中同学们遇到的第一个难理解的概念,它包括三层含义,先是“变形”二是“恢复原状”,三是“产生弹力”,然后表达: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其次个是“电场力”,让同学们想象小学学到的“摩擦起电”中带电
体吸引轻小物体,初中学到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实际上物理学上把这种力叫做电场力;同理,磁体间的作用力就
叫磁场力。)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性质力一般不超过这六种)
[稳固练习](练习时间:三分钟)
把以下的力按“性质力”和“效果力”进展分类
弹力、重力、动力、摩擦力、磁力、阻力、压力、支持力、拉力、
斥力、引力。
高一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看和试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把握弹簧测力计
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育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
脑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试验法,比照法。
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学生试验,留意观看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
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
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
后的外形。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开放,纸不会恢复原来外形。
让学生沟通试验观看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试验现象进展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
能否恢复原来的外形这一特性进展分类)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外形,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
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
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肯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
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肯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
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
1、测量原理
它是依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留意事项。
使用测力计应当留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假设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当调整指针
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
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敏捷。
5、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弹力?
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五)稳固练习:
1、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使乒乓球自下而上运动的力
是,它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而产生的。
2、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它有一个前提条件,
该条件是,就是依据这个道理制作的。
3、关于弹力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肯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行能无限大
D、弹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气动真空阀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长方毛巾碟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超高效无隔板空气过滤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直线型圆形线螺栓连接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家用电烤箱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一次性输液针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便携气象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一体化净水设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面粉网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防爆扳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例乳腺癌术后并发淋巴水肿患者的个案护理
- 中级教师职称答辩题及答案
- Cadence高速PCB设计实战攻略
- 25道中国邮政集团邮政数据分析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附答案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多边形的面积》(省级作业设计大赛作品)
- 水利工程设计师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人称转换”题型专练-含答案
- 《我读书-我快乐》精美版课件
-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絮凝剂技术要求
- 脑电信号情绪识别研究综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