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素质调研七年级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相信你定能在15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2.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3.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及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表达诗人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的诗句是:①______,②______。(2)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通过写现在之衰败,来抒发时事凋敝与人生飘零的感慨的诗句是:③______,④______。(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描绘暮春景象,烘托哀伤愁绪的气氛的句子是:⑤______,⑥______。(4)《论语》中孔子说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⑦______,⑧______。”(5)孔子伫立河畔,感叹时光匆匆的句子是“⑨______,⑩______。”(《论语》)【答案】①.夜发清溪向三峡②.思君不见下渝州③.正是江南好风景④.落花时节又逢君⑤.杨花落尽子规啼⑥.闻道龙标过五溪⑦.有朋自远方来⑧.不亦乐乎⑨.逝者如斯夫⑩.不舍昼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夜、溪、峡、渝、逢、啼、闻、溪、逝、昼、夜。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按要求完成问题。①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②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③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④“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⑤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⑥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⑦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缺,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⑧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①铁钳()②蟋shuài()③祝贺()④hén迹()(2)选文中有个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3)以上文段节选自______(作者)的《______》(填写书名)中的《______》(填写篇目名)。(4)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我”什么样的复杂心情?整篇文章表现了什么主题?【答案】(1)①.qián②.蟀③.hè④.痕(2)①.忘缺②.忘却(3)①.鲁迅②.朝花夕拾③.五猖会(4)表现了“我”当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复杂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的主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铁钳:tiěqián,一种常用的夹持工具,通常由钢铁制成,具有两个相对活动的钳口,可以夹住物体进行搬运、切割等操作。蟋蟀:xīshuài,一种昆虫,属于直翅目蟋蟀科,体型较小,通常生活在草丛或土壤中,以植物根茎、嫩芽等为食,雄性蟋蟀能发出清脆的叫声。祝贺:zhùhè,对别人的成就、喜庆等表示祝贺或祝福,通常用于喜庆场合,如生日、婚礼、升学等。痕迹:hénjì,事物留下的印痕或印迹,可以是物理上的,如脚印、划痕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心理创伤、历史印记等。它通常用于描述某物或事件在空间中留下的可观察、可识别的标志。【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忘缺——忘却,不记得,忘记。【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由文段中“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可知,出自鲁迅先生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五猖会》。《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五猖会》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然而,接着转写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后终于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而作者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主旨把握。第一问:结合“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可知,作者急于去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无端地逼着背书。作者以蟋蟀在深秋的夜中孤独鸣叫,写出了自己在父亲的威压之下的可怜与痛苦。第二问:《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表达了作者对强制教育对童心摧残的谴责。3.某校七(2)班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什么是朋友?古人云:“同门(师)曰朋,同志曰友。”就是说在一起读书的叫“朋”,有共同的理想、志向和抱负的叫“友”。古人有许多称谓来表达彼此间的关系,请你仿照示例,根据提示填空。【示例】生死之交:有着同生共死交情的朋友。①____________:交情不深,仅见面点点头、打个招呼朋友。②____________: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③____________: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为名利。(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尤其是青少年酷爱网上交友聊天。网上交友的确更方便,但也有很多弊端,如果就此问题让你来发表意见,你会怎么提醒同学?(3)下面是一份班委会出的通知,存在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修改。通知七(2)班全体同学: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我班准备将于11月8日下午在学校多功能教室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各位同学准时参加。2023年11月6日七(2)班班委会①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②通知中有一处内容不够详细,请指出。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错误,请指出。【答案】(1)①.点头之交②.忘年之交③.君子之交(2)示例:在互联网上也要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多上网,否则会影响身心发展,影响学习;不要轻信他人,警惕上当受骗。(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3)①删去“准备”或“将”②缺少具体的时间③署名和日期写反了,应互换位置【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知识积累。点头之交,意思是谓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结合“仅见面点点头、打个招呼”可知,是“点头之交”。忘年之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的关系。结合“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可知,是“忘年之交”。君子之交,品德高尚的人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结合“贤者”“平淡如水”可知,是“君子之交”。【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意见建议。围绕“网上交友的确更方便,但也有很多弊端”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没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网上交友方便快捷,我们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能与知心朋友畅谈交流。但网上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甚至有违法犯罪份子利用网络危害他人,这就需要我们明辨是非,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此外,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沉迷网络,以免荒废学业。【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通知。①画线句重复啰嗦,删去“准备”或“将”;②通知中有一处内容不够详细,缺少具体的时间,可在“下午”后加上“3点”;③通知署名和日期写反了,应互换位置。二、阅读(55分)【一】(19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济南的冬天(节选)老舍①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②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④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4.给第①段描绘的画面拟个标题。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6.找出第③段中表示色彩的词语(至少四个),说说它们的作用?7.“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8.第③段文字描绘雪后山景,从______、______写到______、______,是按照______的顺序来写景的。9.“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那些小山太秀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4.阳光朗照下的山5.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6.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使丰富的色彩相互映衬,画面显得色彩缤纷,赏心悦目。7.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8.①.山上②.山尖③.山坡④.山腰⑤.自上而下9.表达了作者对秀美的济南小山的爱怜、赞叹之情。【解析】【导语】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以细腻的文字描绘出济南冬日的温暖与静谧美景,表达了对故乡深切的热爱。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的比喻将济南比作“睡着”的城市、被“摇篮”呵护的地方,赋予了山川自然以生命力。色彩词的巧妙运用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小雪让山景生动,表现济南冬天的秀丽而不失娇韵,表达了对济南自然环境的怜爱和赞美。【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①段中“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②段“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可知,描绘的是阳光朗照下的济南的小山,可概括为:阳光朗照下的山。【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结合“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可知,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摇篮”,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温暖的原因是像小摇篮一样的特殊地形,写出了这一圈小山的可爱与温情,再现了这一“理想的境界”的明净、温暖和舒适的特点。富有情趣,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③段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可知,第③段中表示色彩的词语有“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和“粉”。“青黑”的矮松、“白”的雪、“蓝”的天、“银”的山尖、以及“暗黄”与“微黄”交织的山坡,再加上日落时“粉”色的薄雪,这些色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美感。这种丰富的色彩组合,不仅让画面显得色彩缤纷,而且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读者正置身于那个美丽的冬日场景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因此,这些色彩词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济南冬天雪景的独特魅力。【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承上的角度来看,前文描述了济南冬天的整体气候特点,包括阳光、温暖以及小山围城的景象,这些内容为后文具体描绘小雪带来的美景做了铺垫。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则是对前文内容的进一步引申和转折,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整体的气候特点转向了更加具体、细腻的雪景描绘。从启下的角度来看,这句话直接引出了下文对济南冬天小雪美景的详细描写。小雪使得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以及日落时的景色都变得更加生动和美丽,这些具体的描写都是围绕“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展开的。因此,这句话作为过渡句,不仅连接了前后文的内容,使得整篇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而且也起到了引导读者进入下一个描绘重点的作用,让读者更加期待和关注接下来对雪景的描绘。【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可提炼词语:山上;根据“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可提炼词语:山尖;根据“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可提炼词语:山坡;根据“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可提炼词语:山腰。从描写顺序来看,采用了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9题详解】本题考查情感理解。结合末段最后一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可知,“就是”一词,流露出作者对济南下小雪这种情境的欣然接受与喜爱。“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并非是说济南无法承载大雪,而是强调小雪对于济南的独特性与适配性,体现出作者对济南特质的精准把握与珍视。“那些小山太秀气”中“秀气”一词将小山拟人化,生动地描绘出小山在小雪覆盖下的娇柔、玲珑之态,满含着作者对小山的怜爱与欣赏。【二】(20分)听雨王继怀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小溪里的水涨了,村子里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③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椽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二十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韵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⑦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10.简要概述文章③至⑥段作者想起了哪些和“雨”有关的故事,完成下表。段落主要内容概括③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11.第③段中“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答。12.第⑤段中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关于听雨的佳句,有何作用?13.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动词的妙处。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1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0.①.“我”在檐下看雨听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②.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③.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11.母亲发现“我”赤脚光头在雨中田野里漫步,“必教育我一番”,但“我”再遇微风细雨,会“依然如故”,是因为“我”对家乡的雨的痴迷和喜爱,非常享受雨中的这份惬意。12.第⑤段中引用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关于听雨的佳句,写出了雨的诗意与灵性,增强了文章的雅趣,也使本文充满了诗情画意。13.“打”“敲”“击”“落”这些动词描写雨落下的各种声音以及带给作者的美妙感受,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中雨声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雨声的迷恋和陶醉。14.文章以“听雨”为线索,“听雨”贯穿全文始终,在描写与叙述中,表达了作者浓浓的乡愁。【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要求结合文章③~⑥段的内容概括作者想起的和“雨”有关的故事。第③段已概括为: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结合第④段中“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可概括为:“我”在檐下看雨听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结合第⑤段中“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可概括为: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结合第⑥段“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可概括为: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③段“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可知,“我”小时候喜欢在细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那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是因为担心“我”淋雨后身体受到伤害,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但“我”再遇微风细雨,会“依然如故”,是因为“我”对家乡的雨极端痴迷和喜爱。【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引用诗词的作用。记叙文引用诗句,作用常常有: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有文化内涵,加强文章的底蕴,使全文具有浓郁的诗情韵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第⑤段中引用的诗人陆游和词人竹山先生的佳句,都与“听雨”有关。“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等经典名句,清新质朴自然,写出了雨的诗意与灵性;同时,诗词本身增强了文章的内涵,为文章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赏析。要求从动词角度品析。结合语境中“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等内容可知,“打”“敲”“击”“落”这些动词,生动形象的描写了雨落下的各种声音以及带给作者的美妙感受,鲜活灵动地再现了山中雨声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结合第④段“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可知,表现了作者对故乡雨声的陶醉和喜爱之情。【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和作者情感。本文以“听雨”为线索,记叙了“儿时的‘我’在雨中漫步,享受雨中的惬意;‘我’在檐下看雨听雨,感受山中雨的气息;古代文人听雨写下名篇佳句;一位华侨录制家乡雨声并时常聆听”四件往事,“听雨”贯穿全文始终。结合第⑦段“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雨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可知,“听雨”表达了作者对山村听雨的喜爱,寄托了作者浓浓的乡愁。【三】文言文阅读(16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______。”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5.解释加点的词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______(2)俄而雪骤俄而: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拟:______(4)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______16.翻译下面的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2)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17.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18.兄妹两人“解”哪一个更好呢?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5.①.把家里人聚集一起②.一会儿,不久③.相比④.文章的义理16.①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17.写出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18.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不仅和雪的形状、颜色相似,而且其轻盈程度也相似,可谓是形神俱似,而“撒盐空中差可拟”则只是写出了盐和雪在颜色上的相似。【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绘谢太傅与儿女在寒雪日内集谈论文学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文中的对话活泼,充满智慧,尤其是兄妹间对雪的比喻,显示出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文化修养。作者通过细腻的情节描写,突出家庭成员间的思维碰撞与交流,营造了“欣然”“大笑乐”的家庭氛围,体现出在封建时代士大夫家庭中对文学及艺术的重视。【1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内集:把家里人聚集一起。(2)句意为:不久,雪下得大了。俄而:一会儿,不久。(3)句意为: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拟:相比。(4)句意为: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文义:文章的义理。【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2)默写时注意“柳、絮”的写法。本句重点词语:未若:不如。因:趁、乘。【1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与表达能力。重点要结合文意发表对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的看法。《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中“与儿女讲论文义、公欣然曰、公大笑乐”等词语都可看出这场家长聚会中谢太傅的轻松愉快之情。示例:从“内集”“与儿女讲论文意”“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和谐”“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第一,本次聚会是谢太傅和儿女讲论文义,这次聚会的主题就是比较轻松愉悦的。第二,“公欣然”、“公大笑乐”也形象体现出了谢公欢愉的的心境以及聚会愉悦的氛围。【18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明确观点,结合内容表述理由即可。示例一:我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说法更好,此句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柳絮”是轻盈的,有风就会漫天飞舞。“柳絮因风起”表现了雪花乘着风飞舞的景象,表现了雪花的轻盈,以春景写冬景,富有意蕴美,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盐”有颗粒感,略显沉重,将雪纷纷扬扬的飘落的景象比作“撒盐空中”,缺乏美感与意蕴。示例二:“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喻好,前文提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雪粒片直落,雪的色彩和下落之态与盐比较接近,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点睛】参考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三、写作(55分,卷面5分)19.按要求作文“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季节不同,风采不同,法国雕塑艺术家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