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_第1页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_第2页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_第3页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_第4页
地理(三)-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新高考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contents

(一)

.倒计期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03

•倒”时

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26

资源能源与国家安全...............................................59

粮食安全与国家安全...............................................80

海洋开发与海洋安全..............................................102

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

M考情分析

考点分布考题统计命题趋势

2023浙江6月,17-18题,4分

【命题规律】命题规律,对于生态脆弱区及其

2023浙江6月,28(2)题,6分

2023浙江1月,17-18题,4分综合治理的主干知识,今年来全国卷及地方卷

2023福建卷,1题,3分考查频繁。就考查方向而言,生态环境问题的

2023北京卷,19题,12分分布和表现考查较少,侧重考查生态环境问题

人口分布,

2022浙江1月,2-3题,4分的产生原因和治理措施等联系生活实践情境

人口的数量变化

2022浙江6月,9-10题,4分设置问题,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其演变过

2022海南卷,3-5题,13题,12分程为背景材料,体现新高考的命题特点,考查方

2022山东卷,3-4题,6分式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颖设问角度多是分析

2022天津卷,10-11题,6分原因或探讨措施等。

2022湖北卷18题,12分

V笊高考预测

【命题预测】生态环境问题恻重于考查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的机制,包括成因、过程、影响、措施

等。对于新教材增加的诸多新内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首先要求必须站在一定高度上形成框架结构,构

建思维导图,能高屋建甑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对于具体案例中的自然、人文地理相关知识和原理也要

理解和把握好。

;‘应试必备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基本要素或两个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可持续(基础);经济可持续(条件);社会可持续(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原则: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

■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解决区域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制定综合治理的方案

(-)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然原因

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覆盖率、地质特点等。

(1)地形原因: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山地陡坡易发生水上流失、滑坡、泥石流等。

(2)气候原因:气温、降水、风力、风向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荒漠化通常与气候干旱、风力大有关,

水土流失通常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

(3)土壤原因:土壤特性会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如黄土高原的土壤以粉砂颗粒为主,垂直节理发育,土质

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易崩解,会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直被原因一植被破坏会引发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气候变暖、地下水位下降、滑

坡、泥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5)涧源原因:河流流量的大小、侵蚀强度等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关系。如泥石流、水土流失的发生等。

2.人为原因:

主要从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不和谐方面分析。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等。

农业结构单一或不合理,会导致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遭到破坏;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如柴草的大

量使用,会导致植被破坏、桔秆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针对产生环境问题的自然因素的对策:首先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然后从减弱或消除那些自

然因素对环境问题的影响角度分析对策。如:水土流失的产生与地形坡度有关,可以通过植树造林、修筑

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减轻水土流失。

生态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营造薪炭林、生物固沙等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建梯田、修建水库等

(2)针对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对策:改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如:毁林开荒——退耕

还林,围湖造田——退田还湖,陡坡垦荒——立体农业,农业结构单一——多种经营。

(3)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把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问题。

如:我国南方丘陵山M,要治理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就是发展立体农业;我国牧区荒漠化治理,除了规

定合理载畜量外,还要加强人工草场建设:我国东北林区,除了保护森林外,还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综合开

发与利用等。

(4)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

(5)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和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参与。

组织管理措施: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应急预警

机制等。

■三、案例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

1.成因

(1)自然原因:地球处于温暖的间冰期(主要原因);(2)人为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原理:吸收地面辐射更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2.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

(1)来得多:生产生活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2)去的少:森林大量砍伐,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变弱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

自然极端天气事件增加

环境气温降水分布变化

土壤和植被变化

海岸渔业资源破坏

海岸侵蚀和洪水泛滥

疾病蔓延

供给和千早加剧

调节服务灌溉需求增加

功能作物种植区和产量变化

水污染、洪水泛滥

森林退化、面积减少

野生物种栖息地和物种资源丧失

人类因极端事件及疾病死亡人数增加

活动粮食和水供应受损

移民、环境难民增加

(4)全球变暖的影响

减少森林

植树造林植被破坏

培育农作改变能源

物新品种增加温室,消费结构

调整农业加I快产:业

生产结构结构调整

建防护提高能源

堤坝利用效率

节能技术公众参与

技术政策

生物技术经济手段

于段于段

固碳技术直接控制

(二)水土流失

也笆集中,多・雨

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或土层薄

产生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冲刷能力强

原因

过垦、过牧、过椎;植被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二濯溉制度

工矿交通建设等行为导致植被、地表破坏

养分物质流失、土壕肥力下降「农业减产

植被覆盖率下降[生态期化

主要

流危害河流含沙■增加,河床抬高,

失湖泊(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大

沟谷增加,耕地减少

治理

措施

(三)土地盐碱化

1.概念:土地盐碱化(土壤盐碱化、土壤盐渍化、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和地下水的盐分,随着水分蒸发在

土壤表层集聚的现象。

土地盐碱化分为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

2.土地盐碱化的形成条件:

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3.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或者只灌不排);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围垦养殖导致的海

水入侵。

4.土地盐碱化的危害:

(I)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破坏生物多样性;河水、地下水、湿地咸化;

(2)盐度上升,水质恶化,影响生产,生活用水影响人类身体健康:

(3)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

(4)腐蚀各种建筑设备。

5.土地盐碱化的治理措施:

(1)井灌井排:引淡淋盐:采用浇灌、喷灌、滴灌等灌溉措施和技术。

(2)平整土地;改良耕作;采用轮作,间种套种措施;等高播种;地膜覆盖;施用农家肥。

(3)播种耐盐碱的植物种类,如牧草、绿肥等等。

(四)水体污染的治理原理分析

1.水体有自净能力:(作用)

水体本身可以稀释,分解,氧化还原污染物:

水中的底泥可以吸附污染物;

水中植物、微生物也可以将污染物当营养物,分解部分污染物

2.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

123

流动速度一更新周期—溶解毓

快短多一►自净能力强

3.水体污染的原理分析

(1)水体更新速度慢:(判断依据,看是否有经纬线,分析该区域气候类型及降水;看是否有

水流量的标注;看水域类型是否为泉水;等)

(2)水域空间密闭:(看图是开阔水域还是密闭水域;看是否有洋流流过)

(3)有污染物排放:

(看水域周围是否有污染源,比如城市,耕地,矿业,即工农业存在;位于河流下游)

(4)政府部门的作为:

(跨区域的河流或湖泊,一个区域部门治理,其它区域继续排污,区域联动性差)

真题回眸

典例1

(2023•浙江•高考真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飞下图为湖泊

湿地碳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湖泊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A.土壤碳含量降低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D.微生物活性减弱

2.下列对湖泊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A.减少湖滨植物,清除入湖污染物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降低湖面水位,重建微生物群落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答案】1.C2.D

【解析】1.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

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

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

2.湖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湖滨植物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A

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降低湖面

水位,水体减少,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湖泊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借鉴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

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故选D。

典例2

(2022•山东•高考真题)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o1991年,尼日利

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

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匚二)分依林地和农场

■椁地

反因电化理块

定居点

.....国室公园边界

分敢林*和农埼

林地

定阴点

国京公园境界

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H勺连通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从草地②草甸沼泽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

A.@@B.©@C.②③D.③④

【答案】3.B4.A

【解析】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分散林地和农场面积增大,A错误。雨林景观变得破碎,导致生物生存环

境的连通性下降,B正确,C错误。雨林遭受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D错误。所以选B,

4.该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较多,地表水充足,灌丛草地、草甸沼泽广布,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

导致该类景观类型退化,①②正确。由于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拔较低,难以形成大片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和常绿硬叶林,所以③©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典晴3

5.(2024•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长江两水文站位置及水文数据图,悬沙是指河水中悬移的泥沙,甲地为雨养农业(无人

工灌溉,仅靠自然降水作为水分来源的农业生产)区。图2为图I中甲地某年土壤盐分变化区,土壤电导

率值越大盐分越高。

ffil阴2

材料二长江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对其下游河段输水输沙能力造成一定影响。水库下泄水流携带的泥

沙越少,对河床冲刷越强。河口土壤的水盐变化深受气象、水文等因素制约,土壤盐分过高,会对低耐盐

作物造成危害。

(2)分析甲地该年6月土壤盐分偏高的原因。

(3)试从水循环角度说出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

【答案】(2)甲地该年梅雨季(节)降水较少,蒸发较强;水库(建成)蓄水,使得水库汛期下游径流量

减少,甲地径流量(减)少,海水倒灌形成咸潮。

(3)引水灌溉;开挖沟渠排水;人工降雨、覆盖地膜、植被覆盖、建防晒网、建大棚。

【解析】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长江入海口处,6月份梅雨季节结束,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

少,蒸发旺盛,盐碱化加剧;三峡水库建成蓄水之后,下游径流量减小,河流入海口处海水入侵,带来大

量盐分,盐碱化加剧。

(3)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引水灌溉,将土壤表层的盐分淋洗下去;开挖沟渠排水,促进土壤盐分的

排出;雨季人工降雨,增强土壤淋溶作用等;通过遮挡措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而达到控制土壤盐份,如覆

盖地膜、植被覆盖、建防晒网、建大棚等。

典例4

6.(2023•山西•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可分为内源类有机物(主要来自湖中浮游生物排放和降解)和外源类有机物(主

要为入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等)。如图所示湖泊均为可人工调控水量的天然湖泊,其中洪泽湖有淮河注入,

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有研究表明,各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外源类有机物

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差异大;洪泽湖溶解性

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常滞后于其他湖泊。

运河

河流、湖泊

(I)指出冬、夏季高邮湖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的高低。

(2)说明图示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的气候原因。

(3)解释图示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

(4)分析洪水期不泄洪和泄洪两种情形下,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不同的原因。

(5)根据洪泽湖的特征,解释洪泽湖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常滞后的现象。

【答案】(1)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湖水溶解性有机物比例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下降(低)。

(2)夏季气温高,湖泊水温高,浮游生物量大;降水量大,人湖河水挟带的腐殖质多。

(3)秋季湖水更新慢,已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多。

(4)不泄洪:洪水挟带的腐殖质,直接增加了湖水中溶解性有矶物累积量。加之腐殖质可分解出营养盐,

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

泄洪: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低、下泄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稀释作用强,湖水中溶解性有

机物含量低。

(5)淮河注入洪泽湖,夏季入湖水量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防洪压力大,调峰(泄洪)更为频繁,且持

续时间长。

【解析】(1)一般情况下,内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主要来自陆源输入,并且陆源输入会携带大量的大分

子有机物质进入水体,丰水期类腐阳质是其溶解性有机物库的主要页献者,由此可知推知,夏季外源类有

机物占比高,由此得出结论:冬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高;夏季内源类有机物占比低。

(2)湖泊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多在夏季达到峰值是因为气候有利于内源类有机物和外源类有机物达到峰值。

就外源类有机物而言,夏季流域内降水丰富,大量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土壤中的腐殖质并进入河流后

汇入湖泊;就内源类有机物而言,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大量废水汇入湖泊中引起藻类等的大量繁殖。

(3)湖泊外源类有机物降解量秋季大于夏季的原因主要从秋季的气候特征和降解条件来解释。降解条件与

水中氧气含量有关,积累的外源类有机物较多,秋季时,藻类物质生长条件弱于夏季,对氧气的消耗较少,

水中氧气较多,有利于对外源类有机物的降解;从气候角度来说,秋季降水减少,湖水更新慢,光照条件

增强,光照能起到催化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

(4)由前面题目分析可知,夏季该地区属于降水量丰富的时期,大量地面径流汇聚,会将陆地上的点源和

面源污染物携带进入流水中,因此洪水会携带大量的腐殖质进入湖泊,增加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累积量增

加,在加之腐殖质会分解出营养盐,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变高。泄洪时,湖

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最已经很高,入湖河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尾相对湖水来说明显偏低,稀释作用强,湖

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含量会降低。

(5)由材料“洪泽湖有淮河注入,泥沙沉积多,湖底高于周边地面“可知,洪泽湖的特征(相比于其它湖泊)

为地上湖,故其接受地表径流补给与其它湖泊不同,汛期时接受到的河流流水补给相对较少,甚至湖水流

出补给周边其它水体。洪泽湖属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输水渠道的一部分,雨季汛期时,防洪压力大,因此调

峰、泄洪较为频繁,持续时间又长;因此当洪泽湖湖水外调后,水位下降时,接受到外界较多的径流汇入,

就会造成其溶解性有机物含量峰值常滞后。

「名校预测

瓦盅1

(2024•广东江门•一模)我国滨海盐碱地面枳广,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是缓解我国耕地资源锐

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台田——浅池”(挖土成池,筑土为台)是我国华北地区一种新型的滨

海盐碱地综合改良模式,其创新性地将新型水资源一海冰水应用在滨海盐碱地的改良利用中。下图为“台

出一浅池”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筑台田

挖浅池

1.受气候影响,华北滨海盐碱土春、夏、秋、冬四季水盐运动变化过程是()

A.盐分稳定一淋盐一积盐一积盐B.积盐一淋盐一盐分稳定一积盐

C.淋盐一积盐一积盐一盐分稳定D.积盐一淋盐一积盐一盐分稳定

2.修筑台田,提高地表高度,可以相对()

A.减少水分蒸发B.提高土壤肥力C.降低地下水位D.加速盐分下移

3.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季节应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调第2

(2023•山东潍坊•一模)水华是淡水中藻类大量繁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当水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

(氢、磷等)和合适的水温时,藻类就会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巢湖位于长江中下游,是我

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该湖入湖水系众多,水体环境相对封闭,水体更新周期长,水华多发。下图示意巢湖

分区及入湖河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巢湖水华最严重区域位于()

A.中巢湖北部B.中巢湖东南部C.东巢湖东部D.西巢湖西北部

5.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可能是7、8月()

①治理力度加大②高温抑制藻类生长③降水稀释营养物质④排放到巢湖的污水少

A.①@B,②@C.③④D.①④

(2024•安徽•模拟预测)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分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

(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盐结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池()

A.降水稀少B.地表径流少C.蒸发强烈D.地下水位低

7.研究表明,“盐结皮”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少,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削弱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弱D.地表反射率高

8.“盐结皮”的形成()

A.导致土壤酸化加剧B.利于土壤湿度保持

C.导致土壤风蚀加强D.利于土壤肥力遑高

9.(2023•江苏南通•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侵蚀作用主要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等,与季节、植被覆盖率、土壤颗粒物粒径的

大小、地形等因素有关。

材料二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卜,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堆枳形成。在特殊的地理环

境下,黄土高原表现出了强烈的侵蚀作用。图示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

带,土壤颗粒物的大小差异较大,中部高原沟壑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河流

、400八等高线/由

(1)推测图示区域黄土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

(2)描述图示地区侵蚀作用的季节差异并简述原因。

(3)为缓解中部高原沟壑区的水土流失,专家建议了多种草少种树的策略;请从自然角度说E月理由。

10.(22・23高三下•湖北•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

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

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石漠化较为严重,坡耕地于2002

年前完成全部退耕工作,并开展坡面治理工程,在部分坡面修建了鱼鳞坑、梯IU等。梯田水平田面宽4〜6m,

田坎高7()〜110cm。鱼鳞坑直径约280〜340cm,高约30〜50cm,图示意为在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

机碳含量,图中的自然坡地为无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退耕还林地。

40

(1)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的原因。

(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帝名师押题

押题1

(2024•辽宁锦州•一模)某地是我国最主要的盐碱土分布区,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

某科研团队选择当地主要土地利用方式进行盐碱土改良实验。下图为“试验区五种十•地利用方式土壤剖面中

含盐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囚盐就地(一直播免;)

8□改良地(自然恢纪)]

。牧草地(种植苜稻)8年前施用脱硫

'石膏和有机肥

6目农用地(种植玉米)

E林地(种植杨树)1

4

2

0

10-2020-4040-6060-8080-100

土层深度(cm)

1.种植牧草时土壤含盐晟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是()

A.增加当地降水总量B.降低区域地下水位

C.促使盐分向下运移D.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2.该研究对治理盐碱地的启示是()

A.尽量减少林木种植B.农耕利于表土脱盐

C.施有机肥作用不大D.自然恢复效果最佳

押题2

(2024•湖北黄石•三模)青藏地区独特的高寒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气

候暧湿化与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湿地都有着明显的影响。图为青藏地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和三类湿地面

积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沼泽湿地O降水影响A或加

M湖泊湿地△气温影响t减少

«,、1湿地人力酒刘影响

3.由图可知,影响青藏地区湖泊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人类活动

4.当前气候变化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降低使得冻土层增厚B.气温升高使水体蒸发量增加

C.气温升高使水生植被增加D.气温降低使植被覆盖率降低

5.下列人类活动会使青藏地区湿地面积减少的是()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造林,程④盐田开发

A.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押题3

6.(2024•广东广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泸沽湖地处横断山区,是由地壳活动形成的高原溶蚀断陷湖盆,水深超过50米的湖区约占全湖面积

的一半。泸沽湖由亮海和草海组成,两者的水位差存在季节变动。亮海为开敞水面,面积约50平方千米;

草海水生植物繁茂,冬季,大面积的挺水植物枯体作为泸沽湖独特的景色被留在草海中。泸沽湖属金沙江

水系,盖祖河为唯一出水口,流域四季干湿分明,7月降水量最大,9月降水量开始减少。每年II月至次

年5月为旱季,泸沽湖基本无地表径流外泄,而每年9——10月亮海的富营养化会明显加重。下图示意泸

活湖的水系。

100°45'E1OO°55'E

图例

、河流及流向

O湖汨

O草海

噩?冲积扇

(1)与其他位置相比,分析泸沽湖东部形成草海的条件。

(2)说明每年II月至次年5月泸沽湖基本无地表径流外泄的原因。

(3)每年9—10月,泸沽湖亮海富营养化加重,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押题4

7.(2024•云南•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下图),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山地东麓,临近科尔沁沙地,生态

环境脆弱。2。世纪90年代已有90%天然草场存在不同程度退化,特别是南部地区,草原植被覆盖率已不足

10%,草原呈斑块状,形成生境孤岛。在沙进人退、生态恶化的情况下,该地开始大规模种植灌木林、围封

禁牧,但未能达到治理沙化、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的预期目标。2011年,该地开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经过近10年的发展,植被覆盖率已达到95%以匕

(I)分析阿鲁科尔沁旅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原因。

(2)简析草原呈斑块状分布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说明当地大规模种植灌木林、围封禁牧,生态和经济效益却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

(4)简述当地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的主要意义。

押题5

8.(2024•广东江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西北干旱沙漠矿区的煤炭储量丰富,拥有大量露天煤矿。内蒙占乌海市东部存在露天矿区(左图

所示),露天采煤形成的巨大矿坑侵入河道,改变了局部小流域水系结构。随着露天煤矿开采规模和强度

的不断增加,其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某研究团队提出“矿坑蓄洪''综合利用的地表水系恢复方案(右图所

示),为西北干旱荒漠区的矿区修复治理以及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1)指出乌海市东部露天煤矿所处小流域的地势特征及判断依据。

(2)分析“矿坑蓄洪”方案的可行性。

(3)简析该地“矿坑蓄洪”综合利用方案实施的生态意义。

♦=

参考答案与解析

【名校谓渊】

I.D2.C3.A

【解析】1.华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土壤解冻后,地表蒸发加强,土壤深层的盐分会

随着水分上升至地表,形成积盐的过程;夏季降雨较多,雨水能够对地表盐分进行淋洗,并将部分盐分带

入土壤深层,这是一个淋盐的过程;秋季降水减少,晴天多,蒸发较旺盛,土壤略有积盐;冬季降水少且

气温低,蒸发非常微弱,土壤水盐运动几乎停止,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故选D。

2.台田的修筑通过挖土成池、筑土为台的方式,提高了地表的高度,这样可以减少地表水的枳聚,从而相

对降低了地下水位,有利于抑制盐碱化过程,C正确;蒸发强弱主要受气温影响,提高地表温度并不能减少

水分蒸发,A错误;土壤肥力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有机质,提高地表高度不能提高土壤肥力,B借误;盐分

主要靠地表水卜渗过程中淋洗,提高地表高度无法加速盐分卜移,D错误。故选C。

3.冬季海水结冰,将海冰覆盖在台田上,有利于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减缓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减少了

盐分随水分蒸发而向土壤表层的积累;海冰含盐量低,春季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时,融化的水可以渗透到

土壤中,起到淋洗作用,有助于降低土壤表层的盐分浓度。因此该地海冰覆盖台田并产生明显脱盐效果的

季节应是春季,故选A。

4.D5.B

【解析】4.西巢湖西北方向河流注入的多,从陆地上带来的氮磷钾多,加之西北的河流上游有大城市合肥,

排放的含氮磷钾的的生产生活污水多,故西巢湖的西北区域水华严重,D正确;从中巢湖、东巢湖注入的

河流少,盐分注入少,水华较西巢湖轻,ABC错误。故答案选D。

5.相比9月,7、8月巢湖水华较轻,原因是7月、8月气温高,对藻类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同时7月、

8月较9月降水多,稀释作用强,氮磷钾的含量较少,②③正确;治理力度、排放的污水没有月分差异,①④

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6.C7.D8.B

【解析】6.根据材料信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盐分易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

可知,盐分在地表析出结晶并与土壤颗粒聚合形成“盐结皮”,“密结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地蒸发强烈,盐

分在地表不断析出,C正确;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有利于“盐结皮”的形成,但不是导致“盐结皮”形成的主

要因素,AB错误:地下水水位不是影响“盐结皮”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C。

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盐结皮是盐分在地表析出,并与土壤颗粒聚合,所以其对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反

射作用较强,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D正确;当地以晴朗天气为主,降水较少,云层较少,大气

的削弱作用较弱,A错误;地面辐射对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没有影响,B错误,大气逆辐射对于地面吸收太

阳辐射没有影响,C错误。所以选D。

8.“盐结皮”的形成会导致土壤盐碱化,A错误;“盐结皮”的形成之后会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湿

度保持,B正确;“盐结皮”稳定性较强,会抑制土壤风蚀作用,C错误;土壤肥力主要与土壤四类物质组成

比例、尤其是有机质含量有关,“盐结皮”不会提高土壤肥力,D错误。所以选B。

9.(1)变化: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

原因:该地黄土由西北季风堆积、分选形成;自西北向东南,风力减弱,搬运能力降低。

(2)差异:冬春季刃风力侵蚀为主,夏秋季吊流水侵蚀为主。

原因:冬春季节降水少,风力强,植被覆盖率差,风力侵蚀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流水侵蚀作用强。

(3)该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肥力低;树木耗水量大,不

易成活;草本植物适应性强,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显著。

【解析】(1)图示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

风力吹扬搬运下,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分选、堆积形成;自西北向东南距离风源地越来越远,风力逐渐减

弱,搬运能力降低,土壤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

(2)根据材料,图示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地表植被覆盖度低9冬

春季节,该地受冬季风影响显著,风力强劲且降水少,因此风蚀作用强:夏秋季节,该地受夏季风影响显

著,降水较多,因此流水侵蚀作用强。

(3)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夏季风影响两对较弱,降水较少;沟壑区由于水土流失

严重,土层薄且土壤肥力低;树木一般生长在降水较多的湿润地区,耗水量较大,在该地降水较少的条件

下不易存活;草本植物由于植株矮小,耐旱能力较强,一般可以在降水较少的地区生长,因此在沟壑区种

草不仅和当地干旱的环境条件相适宜,也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10.(1)喀斯特地区化学风化产物易溶于水,成土物质易流失,土壤浅薄;成土速率慢,成土时间长,

旦破坏难以恢复;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弱;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有

机质(碳)积累少。

(2)梯田修建大面积改变地表形态,大量破坏原生.植被和土壤,使土壤中的有机碳补充减少并大量流失;

梯田主要用于耕作,农业生产对土壤扰动大,导致土壤(有机碳)流失快:同时作物生产需要消耗土壤中

大量的养分,使土壤有机碳含后下降。

(3)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坡面修建鱼鳞坑,在坑内种植果木,发展林果业;种植牧草,发展

畜牧业;坡面采用梯田嵌套鱼鳞坑,梯田发展种植业(稳定粮食生产)。

【解析】(1)喀斯特地区的主要岩石成分为碳酸盐岩,易溶于水,该地区的化学风化产物容易溶解流失,

导致土壤浅薄;根据材料可知,平均需8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可推测该地区成土速率慢,成土

时间长,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由于土壤石砾含量高,土壤缝隙较大,土质疏松,致使该地区下渗能力强,

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弱;由于该地区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且夏季高温多雨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壤

有机质不易积累。

(2)梯田和原来的坡地相比,需要改变地表形态来实现,该行为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原生土域导致土壤有

机碳补充减少并大量流失;该地梯田主要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导致土质更

加疏松,加剧水土流失作用,会加快土壤有机碳的流失;同时作物生产也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壤养分,降低

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壤有机碳无法得到补充的前提下,同时土壤有机碳乂大量被损耗,结果导致该地梯

出土壤碳含量最低。

(3)要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坡度适宜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减少水土流失作用产生的

影响,在坡度较陡的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结合材料可知,在坡面修建鱼鳞坑,在坑内种植果木,可以

白效减弱地表径流,进而降低水土流失作用,达到保持土壤养分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坡面采用梯田嵌套

鱼鳞坑的模式,尽最大可能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减少水土流失带来的影响。

【名师押题】

1.D2.B

【脩析】I.牧草具有很强的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培肥地力的功能。种植牧草不会改变当地的气候,

故对该地降水的影响也非常小,A不符合题意;种植牧草可以拦蓄雨水,增加下渗,不会降低区域地下水

位,B错误。“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是盐碱地水盐运移的典型规律。灌水时,土壤盐分随入渗水向下迁移,

表上盐分的淋洗脱盐;停止灌水后,在土壤蒸发作用下盐分又在土壤表面聚集,故促使盐分向下运移主要

是与该地的降水有关,C错误;种植牧草可以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增加下渗,降低盐分的表聚,稀释土壤中

的盐,降低土壤含盐量,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通过林木的种植,施有机肥,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培肥地力,A、C错误;根据图表,改良

地(自然恢复)相较于牧草地、农用地、林地的含盐量高,且自然恢复所需要的时间长,三种农耕地的含

盐量比自然恢复的土地的含盐量低,农耕对降低盐碱化有很好的效果,B正确,D错。故本题选B。

3.B4.B5.A

【解析】3.结合图例读图可见,湖泊湿地的面积增加,主要是受降水增加影响所致,B对,ACD错。故选

Bo

4.结合图例读图,沼泽湿地面积较少,主要是受气温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青藏地区由于气

温升高,水分蒸发加剧导致沼泽湿地面积减小,B正确,AD错误;随温度升高,该地热量条件改善,陆生

植被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沼泽水位下降,该地沼泽湿地面积变小和水生植被增多无关,C错。故

选B。

5.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会导致农作物、牲畜、牧草对水资源需求量增加,水资源减少,湿地面积减小,①②

正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森林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也会导致周边湿地面积减

小,③正确。盐田为人工湿地的其中一类,开发盐田会使湿地面积增加,④错误。故正确的为①②③,结

合选项,A正确,BCD错。故选A。

6.(I)山前冲积扇发育,大量碎屑物质入湖,湖泊水体变浅;临近泸沽湖唯一的出水口,营养物质向此

处富集;水域较为封闭,水流平缓,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长。

(2)旱季降水量少,湖泊补给减少,水位低;2,5月气温回升,蒸发增强,湖泊储水量进一步减少;仅依

靠盖祖河排泄,外泄通道单一;外泄径流需经过草海,被湿地沼泽拦截,水体停滞.

(3)气温下降,草海大量挺水植物死亡,吸附、固定营养物质(I勺能力大幅减弱:保留的死亡残骸分解释放

养分;草海涵养水源能力更强,水位下降更慢,草海水位高于亮海,营养物质随水倒流进入亮海。

【解析】(1)考查地理事物形成的环境条件,从四大圈层要素综合作用角度分析即可。与其他位置相比,

泸沽湖的东部河流上游有大面积的冲积扇,说明该处河流上游带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