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112023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监测试卷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长跑剧烈运动中,机体产生乳酸与NaHCO3相互作用,使pH依旧维持在7.35-7.45,失水过多,使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可以降低细胞外液中渗透压。【详解】A、由于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因此乳酸进入血液不会导致血浆pH明显变化,A错误;B、大量消耗葡萄糖,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可以补充血糖,所以血糖浓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C、大量失钠,由于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因此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C正确;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D错误。故选C。2.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脑脊液是组成人体内环境的成分之一B.相比血浆,脑脊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C.脑脊液与组织液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D.脑脊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答案】B【解析】【分析】据题可知,脑脊液是脑和脊髓生活的内环境。由于血-脑屏障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较容易通过,而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故脑脊液中脂质的含量相对较高,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少。【详解】A、由题干可知,脑脊液是包围着脑和脊髓的无色透明液体,因此它是脑和脊髓的内环境,A正确;B、由题干可知,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血液和脑脊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严格的选择性,非脂溶性物质不易通过,因此与血浆相比,脑脊液含有较少的蛋白质,B错误;C、脑脊液是脑和脊髓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脑脊液和组织液化学组成大致相同,C正确;D、脑脊液是脑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因此脑脊液可由脑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渗出,也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D正确。故选B。3.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一直以来,针对AD的研究都是以神经元为主。2022年8月初,Amit团队和Schwartz团队在AD中发现了一类“疾病相关的神经胶质细胞(DOLs)”,并比较了不同年龄段野生型和AD模型小鼠中的DOLs的占比,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病患者受到刺激导致大脑皮层产痛觉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B.神经系统中多数为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到辅助作用C.实验结果表明DOLs在AD模型小鼠细胞中的占比随年龄增大而上升D.通过鉴定DOLs的特征基因产物,可能为AD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答案】A【解析】【分析】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2、“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详解】A、该病患者受到刺激导致大脑皮层产痛觉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属于反射,A错误;B、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大约是神经元的50倍,B正确;C、据图可知,随着AD模型小鼠年龄的增大,DOLs细胞所占的百分比增加,C正确;D、表中结果说明DOLs可能与AD有关,则通过鉴定DOLs的特征基因产物,可能为AD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D正确。故选A。4.麻醉药可使机体或机体局部暂时可逆性失去知觉及痛觉。全麻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局麻药作用于神经末梢。研究证实,局麻药分子在体液中解离的阳离子与带负电的受体结合关闭钠离子通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布有调控特定功能的神经中枢B.构成神经末梢的树突末端细小分支越多,越利于充分接收信息C.钠离子经通道内流时需要与膜通道蛋白结合,不需要消耗能量D.当钠离子通道大量开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答案】C【解析】【分析】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2、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3、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A正确;B、神经元中的树突是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收信息并将其传导到胞体,因此,树突末端细小分支越多,越利于充分接收信息,B正确;C、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C错误;D、当当钠离子通道大量开启时,钠离子内流,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C。5.谷氨酸(Glu)是一种常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听觉信号的传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若Glu释放过量或降解受阻,则可能引起耳蜗中的听毛细胞受损。激动剂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使受体发挥功能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Glu可使突触间隙中钠离子内流,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Glu在突触间隙中移动并定向运输至其受体处不需要消耗能量C.抑制Glu降解相关酶活性不利于听觉信号传导和保护听毛细胞D.若人为施加Glu受体激动剂,也有可能导致听毛细胞受到损伤【答案】B【解析】【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谷氨酸(Glu)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可引起Na+内流,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A正确;B、Glu在突触间隙中移动并扩散至突触后膜,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并不是定向运输至受体,B错误;C、抑制Glu降解相关酶的活性,Glu会过量存在于突触间隙,引起听毛细胞受损,不利于听觉信号传导和保护听毛细胞,C正确;D、根据题意“若Glu释放过量或降解受阻,则可能引起耳蜗中的听毛细胞受损”,激动剂是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使受体发挥功能的物质,因此若人为施加Glu受体激动剂,也可能引起听毛细胞受到损伤,D正确。故选B。6.将模型大鼠分别置于电刺激箱中适应3min后,给予5s的某种声音信号,最后1s同时给予足底电刺激,每天重复15次,连续4d,检测到条件恐惧模型大鼠海马区的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均为神经递质)含量分别减少和增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电击的重复次数不会影响模型大鼠脑内的突触数量及蛋白质合成B.条件恐惧模型大鼠经历了对电击刺激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C.不给予电击,一段时间内模型大鼠在听到相同声音时仍会产生恐惧D.海马区的两种神经递质含量可作为判断相关药物有效性的指标依据【答案】A【解析】【分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解】A、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某种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电击次数会影响到大鼠脑内突触数量及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B、条件恐惧模型鼠的建立过程是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因此条件恐惧模型鼠经历了对电击信号由短时记忆经不断强化转为长时记忆的过程,B正确;C、若不给予电击,一段时间内模型大鼠听到相同声音时仍会产生恐惧,因为条件反射仍然存在,C正确;D、正常大鼠与条件恐惧模型大鼠海马区的两种神经递质含量不同,因此二者含量可作为判断相关药物有效性的指标,D正确。故选A。7.斯他林等在发现促胰液素之后,继续进行研究:把一条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过滤后注射给另一条狗,后者在胰液分泌明显增加的同时,血压还骤然下降。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A.本实验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的清水B.胰液的增加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C.该研究说明促胰液素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D.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答案】B【解析】【分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第一条狗的小肠黏膜注射到第二条狗体内,引发第二条狗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原因是小肠黏膜内含有相关物质或激素。【详解】A、动物实验的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正常的生活状态,A错误;B、促胰液素是人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故第二条狗的胰液分泌明显增加可能是小肠分泌促胰液素的结果,B正确;C、小肠黏膜除了能分泌促胰液素,还有多种酶和其他物质,故第二条狗的血压下降不能得出促胰液素具有降血压的作用,C错误;D、滤液中物质的作用效果多样,可能是多种物质的作用结果,故不能说明激素不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B。8.短链脂肪酸(SCFAs)是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对机体有益的脂肪酸,可以被结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研究表明,SCFAs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直接向神经系统发出信号,或通过调节肠道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间接发出信号,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SCFAs被结肠上皮细胞吸收后,能为细胞提供能量B.SCFAs可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SCFAs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D.SCFAs一定能治疗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引起的疾病【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目信息分析可知,SCFAs是肠道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酸,可为细胞提供能量;SCFAs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详解】A、SCFAs化学本质是有机物脂肪酸,被结肠上皮细胞吸收后,能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A正确;B、SCFAs被结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进入血液循环,可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来调节肠道激素分泌,B正确;C、由题意“SCFAs可通过刺激迷走神经直接向神经系统发出信号,或通过调节肠道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间接发出信号”可知,SCFAs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体内环境稳态,C正确;D、SCFAs是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一类对机体有益的脂肪酸,但不一定能治疗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引起的疾病,D错误。故选D。9.低温冷疗技术通过影响血液的回流与再分布,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帮助运动员的机体恢复正常状态。运动员运动后先进行短时间的超低温刺激,使肌肉血管收缩,回到常温环境后,其外周血管扩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超低温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接受信号产生冷觉B.运动员刚进入超低温环境时,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C.低温冷疗技术有利于将肌肉中的乳酸排出和运输到心脏和肝脏进行代谢D.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因此运动员进食后不适合进行低温冷疗【答案】C【解析】【分析】1、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2、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以及蒸发的方式进行散热。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进入超低温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接受信号产生兴奋,冷觉在大脑皮层产生,A错误;B、在寒冷环境中,体温和外界环境温差更大,散热量增加的同时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相对恒定,即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增加,B错误;C、低温冷疗技术通过影响血液的回流与再分布,有利于将乳酸排出或运输到心脏、肝脏进行代谢,缓解乳酸积累带来的不适,C正确;D、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有利于胃肠蠕动,D错误。故选C。1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醛固酮分泌过量所致,其症状为高血压、低血钾。已知物质甲可竞争性的与醛固酮受体结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高盐饮食后会增加醛固酮分泌,降低对Na+的重吸收B.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都能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C.物质甲的分子结构可能与醛固酮相似,其作用部位为肾上腺皮质D.水和无机盐的平衡,都是通过体液调节网络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答案】B【解析】【分析】1、醛固酮是一种盐皮质激素,作用是保钠排钾,调节水盐平衡,醛固酮的分泌过程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正常人高盐饮食后,会减少醛固酮分泌,以减少对Na+的重吸收,从而维持体内水盐平衡,A错误;B、醛固酮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进而导致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血容量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B正确;C、物质甲可竞争性与醛固酮受体结合,所以其分子结构可能与醛固酮相似,但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作用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错误;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网络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D错误。故选B。11.肠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构成了肠道机械屏障。肠道上皮内的淋巴细胞和Peyers淋巴结等构成肠道黏膜免疫系统,能够抵制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入侵。研究发现,射线会使肠道黏膜受损,黏膜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抗体(sIgA)含量下降,肠源性感染严重。用白细胞介素—4(IL—4)治疗后,sIgA含量明显升高,免疫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肠道机械屏障是阻挡病原体入侵的第二道防线B.sIgA、IL—4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由辅助性T细胞产生C.射线可能导致了黏膜内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D.肠道黏膜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答案】C【解析】【详解】人体内的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点睛】A、肠道机械屏障是阻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A错误;B、免疫球蛋白(sIgA)和白细胞介素-4(IL-4)属于免疫活性物质,且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但并不都是由辅助T细胞产生的,B错误;C、射线会使肠道黏膜受损,可能导致了黏膜内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C正确;D、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D错误。故选C。12.研究发现,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TSLP)在诱发过敏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酮替芬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有效抑制抗体对肥大细胞的吸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a、c分别是细胞毒性T细胞和浆细胞B.TSLP作为信息分子能直接促进细胞b增殖分化C.细胞b的活化需要过敏原、细胞a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D.酮替芬可以通过减少肥大细胞合成、释放组胺等物质,有效治疗TSLP诱发的过敏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2、反应的特点: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h后才有症状。许多过敏反应还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详解】A、细胞a(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细胞c(能产生抗体)分别是指辅助性T细胞和浆细胞,A错误;B、TSLP能激活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能够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细胞b(B细胞)的增殖分化,故TSLP作为信息分子能间接促进细胞b增殖分化,B错误;C、细胞b(B细胞)的活化需要过敏原、细胞a(辅助性T细胞)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C正确;D、酮替芬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有效抑制抗体对肥大细胞的吸附作用,故酮替芬可有效治疗TSLP诱发的过敏反应,D错误。故选C。13.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可以逃避不同免疫细胞的识别。MSCs可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Treg),Treg能抑制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增殖,预防和阻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自身免疫疾病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异常所导致的B.可将MSCs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C.机体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大量增殖会诱发自身免疫疾病D.将外源的MSCs输入患者体内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对较弱【答案】A【解析】【分析】免疫系统有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细胞或组织等引发的疾病。【详解】A、自身免疫病是人体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造成的,A错误;B、MSCs可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简称Treg),Treg能抑制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增殖,可将MSCs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B正确;C、机体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大量增殖可能会去攻击自身正常的组织细胞,诱发自身免疫疾病,C正确;D、MSCs具有较低的免疫原性,其不容易被宿主T细胞识别,可以逃避不同基因免疫细胞的识别,将外源的MSCs输入患者体内一般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或免疫排斥较弱,D正确。故选A。14.图1表示一株植物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2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与对图1植株茎作用效应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成,主要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B.图1中植物不同器官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且根>芽>茎C.若图1幼苗a侧生长素浓度为图2f时,则b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f小于2fD.图1中茎的背地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由于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b点的生长素浓度高于a点;图2中B、D的生长素浓度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C点生长素浓度为促进效果最好的浓度,E点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详解】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变而成,其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A正确;B、植物各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根>芽>茎,当生长素浓度为g时,只对于茎来说是最适生长素浓度,但不是根、叶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B正确;C、由于重力的作用,图1中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且促进生长强于a侧,因此,若图1幼苗a侧生长素浓度为图2的f时,则b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f小于2f,这样才能保证b侧生长素浓度高,且促进作用强,进而表现出背地生长,C正确;D、图1中茎的背地生长是由于重力影响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进而导致b侧生长素浓度高于a侧,b侧生长快于a侧,D错误。故选D。15.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因素调节的,光、温度、重力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敏色素仅存在于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B.年轮、春化作用说明温度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C.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温度决定的D.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答案】A【解析】【分析】高等植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高度复杂的有机体,它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A错误;B、年轮形成的原因是:在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浅的带;在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较小,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深的带。有些植物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期的低温之后才能开花,这种经历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B正确;C、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温度决定的,C正确;D、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因素,如植物根向地、茎背地生长,就是在重力的调节下形成的,D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兴奋传递过程中作用机理如图。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与辣椒素同时使用才会有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兴奋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B.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需要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C.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结合后,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单独使用局麻药导致突触后膜的Na+通道构象改变,阻碍Na+内流【答案】BC【解析】【分析】题图1分析,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因此,γ-氨基丁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详解】A、神经元兴奋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A错误;B、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的过程是胞吐,需要消耗细胞提供的能量,B正确;C、由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但静息电位差增大,C正确;D、由图2可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钠离子通道没打开,抑制突触后膜兴奋,D错误。故选BC。17.人体抗利尿激素的水平取决于血浆渗透压,而醛固酮的水平与血钠含量有关。下图为一次性饮入1000mL清水和1000mL生理盐水的正常甲、乙两个体排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个体的血浆渗透压在a操作后半小时内保持不变B.曲线升高是由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的C.甲个体由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而乙个体不变D.乙个体醛固酮与肾小管集合管的相应受体结合而甲没有【答案】ACD【解析】【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甲个体中的血浆渗透压在a操作后半小时内尿量增加,说明其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而乙个体可能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一次性饮入1000mL清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因此曲线升高是由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的,B正确;C、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C错误;D、甲、乙个体肾小管集合管受体都需与醛固酮结合调控血钠含量,D错误。故选ACD。18.人的情绪变化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都会造成影响,其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过程由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受大脑高级中枢控制又不完全自主B.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C.通过C、D过程可以放大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效应,有利于精细调控D.长期处于紧张、恐慌、焦虑状态会通过糖皮质激素调节导致免疫力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它也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详解】A、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所以B过程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起作用,但受大脑皮层控制又不完全自主,A正确;B、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B错误;C、分级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通过C、D过程可以放大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效应,C正确;D、当人处于紧张、恐慌、焦虑状态会通过分级调节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而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因而导致免疫力下降,D正确。故选B。19.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其难以治疗的恶性脑肿瘤,手术切除它是困难的,而且有许多副作用。研究人员将L19抗体与细胞因子融合在一起而形成免疫细胞因子,将免疫细胞因子注射到患胶质母细胞瘤的小鼠体内,然后监测它对这种脑肿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IL-2、mTNF、mIL-12是三种细胞因子A.图中结果显示单独给小鼠注射L19抗体无法抑制肿瘤生长B.免疫细胞因子由浆细胞分泌,可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C.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抑制肿瘤生长D.应进一步检测免疫细胞因子在抑制肿瘤生长时产生的副作用【答案】CD【解析】【分析】有图可知,单独注射L19抗体是肿瘤体积较大,注射含IL2、mTNF、mlL12三种细胞因子的免疫细胞因子是肿瘤体积明显减小。【详解】A、从图中不能看出单独给小鼠注射L19抗体时对肿瘤生长否发生抑制,因为没有对照组,A错误;B、抗体由浆细胞分泌,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免疫细胞因子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B错误;C、细胞因子具有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进行免疫的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生长,C正确;D、免疫细胞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所以应检测其对正常细胞是否发生抑制和其他副作用,D正确。故选CD。2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能促进侧枝发育和叶绿素合成B.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也促进细胞分裂C.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促进果实发育、成熟和脱落D.特定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油菜素内酯可促进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答案】AB【解析】【分析】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2、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详解】A、细胞分裂素存在于分裂旺盛的部位,可分布于植物的根尖、生长中的种子和果实中,主要在根尖合成,能促进侧枝发育和叶绿素合成,A正确;B、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也促进细胞分裂,还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B正确;C、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植物没有内分泌器官,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D错误。故选AB。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图甲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I、Ⅱ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乙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④所在位置是某些管道的横切面。(1)图甲中的B表示____。图甲中的a对应图乙中的____(填序号),与③相比,①含有更多的____(填化合物)。①中该物质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____。(2)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其中含有很多____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其次还有/等。(3)体检时,通过检查血浆的____两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正常机体通过____调节机制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答案】(1)①.肾②.①③.蛋白质④.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2)①.7.35~7.45②.缓冲对③.(3)①.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②.神经—体液—免疫【解析】【分析】分析甲图:图中A是小肠、B是肾脏、C是皮肤、D肺;过程Ⅰ是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Ⅱ是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分析乙图:图中①是血浆、②是毛细血管壁细胞、③是组织液、④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⑤是组织细胞。【小问1详解】由图甲分析可知图中B表示肺(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需要靠肺)。图甲中a为血浆,对应图乙中①。与③组织液相比①血浆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若①血浆中蛋白质减少,则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受阻,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小问2详解】正常人的血浆pH值是7.35-7.45,血浆pH值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其中含有很多缓冲对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和H2CO3,其次还有HPO42−和H2PO4−等。【小问3详解】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体检时,通过检查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方面来预示机体是否处于健康状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使得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22.科研人员利用大鼠,研究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发现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有关的机制图解如下。(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通过____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然后与____上的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在突触后膜上实现的信号形式转换是____。兴奋传导至d处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情况是____。(2)据图分析,BDNF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有____。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图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填“单方向”或“双方向”)的,原因是____。【答案】(1)①.胞吐②.突触后膜③.由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④.内正外负(2)①.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②.减少(3)①.单方向②.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解析】【分析】1、突触分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小问1详解】突触小泡中的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在突触后膜上实现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兴奋传至d处时,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小问2详解】有图可知,BDNF可以进入突触前模,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也可以进入突触后膜,激活神经递质的受体。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抗体,神经递质的释放量会减少,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会减少。【小问3详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在图中兴奋只能单方向传递。23.糖尿病是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糖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血糖浓度偏高,严重者会出现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1)血糖调节与胰岛素相关,该激素由____细胞分泌,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浓度时,其降低血糖的机制是:一方面促进____等;另一方面又能抑制____。(2)2型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据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较正常人偏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图1是胰岛素作用机理的部分示意图,据图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有____(填序号)。①高尔基体合成的GLUT4数量减少②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③胰岛素受体结构受损④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过程障碍⑤含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出现障碍(3)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并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和健康鼠开展了相关研究。图2中FGF1的浓度均为1单位,图3为健康鼠和注射不同浓度FGF1模型鼠体内胰岛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图2实验结果说明_____。图3中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推测原因是_____。【答案】(1)①.胰岛B②.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③.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2)①.高②.高浓度的血糖通过反馈调节机制,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胰岛素③.②③④⑤(3)①.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且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②.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消耗量逐渐增多,含量逐渐降低【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胰岛素与相应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促使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上的转运过程,进而促进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过程。【小问1详解】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和胰岛素相关的代谢异常导致的,该激素由人体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其降低血糖的机制是: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小问2详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进而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据此推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较正常人偏高,原因是高浓度的血糖会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因可能有胰岛素的受体数量减少、胰岛素的受体受损等原因导致功能异常、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的信号转导过程出现障碍、含有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出现障碍,②③④⑤正确。【小问3详解】图2中使用FGF1之后血糖浓度降低,加上胰岛素抑制剂后血糖含量升高,所以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且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图3中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推测可能的原因是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随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消耗量逐渐增多,含量逐渐降低。24.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会通过相应的调节过程,使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部分机制如图所示。(1)图中物质b是____,其调节的特点有通过体液运输,微量和高效,____(答出2点)。(2)和正常人相比,艾滋病患者被病原体感染后炎症症状更严重,请据图解释原因____。(3)给小鼠注射物质b,会使下丘脑的物质a分泌减少。基于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分级调节的认识,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1认为物质b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观点2认为物质b通过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请你设计最佳实验方案,证明哪个观点是正确的。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结果分析_____。【答案】(1)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②.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2)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机体T细胞数量下降,乙酰胆碱分泌减少,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增多,炎症症状更严重(3)实验思路:①选取生长发育正常的小鼠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测定它们的基础物质a分泌量。②甲组小鼠,摘除垂体,适量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物质a分泌量。乙组,摘除肾上腺,适量注射物质b,测定物质a分泌量结果分析:如果仅是甲组物质a分泌量明显减少,表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物质a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如果仅是乙组物质a分泌量明显减少,则表明垂体分泌的物质b对下丘脑分泌物质a具有负反馈作用。如果甲、乙组物质a分泌量均明显减少,则表明物质b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物质a的分泌均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解析】【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的作用: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3、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比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指的是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两种方式。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典型的分级调节机制,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下丘脑会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腺体A)后,使垂体分泌b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多;激素调节的特点有: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通过体液运输;微量高效;作为信使传递信息等。【小问2详解】由于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会导致T细胞分泌的乙酰胆碱减少,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巨噬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较多,炎症症状更严重。【小问3详解】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电力机车模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振动筛分过滤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尾气催化净化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柴油发电机组并联屏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扁圆型液位浮球开关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彩钢板消声复合风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内燃货运机车用异步牵引电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正戊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防雷接地产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透明PP原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墙柱面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 2023年-2024年《西方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外贸安全培训课件教学
- 团餐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 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全面)
- 2024年特种作业人员(高压电工)证复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财务管理的人工智能应用
- 2019-2020学年天津市部分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导管堵塞的预防与处理
- 合规与监管部门鱼骨图KPI设计
- 《蝉》教学实录(一等奖创新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