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中药制剂共七十八页基本(jīběn)要求掌握浸出技术、中药制剂的概念、浸出过程,浸出方法及影响因素(yīnsù)熟悉常用的工艺设备、浸出原理及浸出液干燥方法以及各种中药制剂的概念共七十八页Contents目录(mùlù)12345中药制剂概述(ɡàishù)常用的浸出制剂中药成方制剂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控制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浸出方法与设备共七十八页药材的预处理与加工浸出过程影响浸出的因素(yīnsù)浸出方法及设备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第一节浸出(jìnchū)方法与设备共七十八页(一)药材(yàocái)的预处理与加工1药材的来源(láiyuán)与品种的鉴定中国药典附录ⅨH3含水量测定:9%~16%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1)药材品质检查共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2)药材预处理药材供浸出前,一般(yībān)需进行拣选、净洗,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水洗、干燥。共七十八页(3)药材的粉碎目的:将药材粉碎成适当粒度增加药材的表面积,加速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注意事项:粉碎后应保持药物的组成和药理作用不变;根据应用目的和药物剂型控制适当的粉碎度;注意及时过筛,以免部分药物过度粉碎,提高工效;注意减少细粉飞扬,并防止异物(yìwù)掺入;植物性药材必须全部粉碎应用,较难粉碎部位(叶脉、纤维等)不应随意丢掉,以免损失药物的有效成分。共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
浸出(萃取)过程:指溶剂进入细胞组织溶解其有效成分后变成浸出液的全部过程。系以扩散原理为基础。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浓度梯度。中药材成分:有效成分、辅助成分、无效成分、组织物浸出原则:选用合理的浸出溶剂和方法(fāngfǎ),将有效成分及辅助成分尽可能地浸提出来,而使无效成分和组织物尽量少混入或不混入浸提物中。(二)浸出(jìnchū)过程共七十八页(1)浸润、渗透(shèntòu)过程浸提(jìntí)辅助剂:酸、碱、表面活性剂常用溶媒:水、乙醇、丙酮、植物油、甘油、丙二醇、乙醚、氯仿溶媒共七十八页(2)解吸附和溶解(róngjiě)阶段解吸作用:由于细胞中各成分间有一定的亲和力,故于溶解前必须克服这种亲和力,才能使各种成分转入溶媒中。具解吸的溶媒:如乙醇。助解吸:如适量的酸、碱、甘油或表面活性剂,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作用。溶解阶段:浸提溶媒通过(tōngguò)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后与经解吸的各种成分接触,使成分转入溶媒中。共七十八页(3)扩散(kuòsàn)过程扩散阶段:浓度差、渗透压差→浸提动力Ficks第一(dìyī)扩散公式:
dM=-DF(dc/dx)dtdM-扩散物质量;dt-扩散时间;dc/dx-浓度梯度;D-扩散系数;F-扩散面积扩散系数:D=RT/N·6πrη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r为扩散分子半径;η为粘度共七十八页(4)置换(zhìhuàn)阶段用新鲜溶剂或稀的浸提液不断更换药材粉粒周围的浓浸出液,保持最大浓度梯度,以提高浸出推动力。浸出过程是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kuòsàn)、置换等几个相互联系的作用综合组成的,往往交错进行。共七十八页浸出药材(yàocái)的粉碎度(三)影响浸出(jìnchū)的因素浸出溶剂及pH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浸出压力浓度差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提设备及新技术应用浸提溶剂用量及浸提次数共七十八页A煎煮法B浸渍(jìnzì)法C渗漉法D回流(huíliú)提取法(四)浸出方法及设备E水蒸气蒸馏法共七十八页(1).煎煮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取汁。特点(tèdiǎn):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药材。缺点:浸出的成分比较复杂,除有效成分外,杂质也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物质溶出,增加以后精制的难度。共七十八页(2).浸渍(jìnzì)法
浸渍法:药材置于溶媒中浸泡一段时间分离(fēnlí)出浸渍液。
冷浸法:常温下(15-25℃)溶媒中浸渍。
温浸法:40-60℃溶媒中浸渍。
一次浸渍法:定量溶媒一次浸渍完毕。
多次浸渍法:定量溶媒多次浸渍,减小药渣吸液损失。
适宜于黏性药物、无组织结构的药物,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的浸取,尤其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挥发或易破坏的药材。共七十八页(3).渗漉法
将药材粗粉装入渗漉筒中,不断添加浸出溶媒,由于重力作用使其渗过药粉,从下端出口(chūkǒu)流出浸出液,在流动过程中浸出有效成分的方法。所得浸出液称“渗漉液”。特点:良好的浓度差,提取完全;省去分离浸出液的时间和操作;粒度(lìdù)和操作要求高;④不适宜新鲜、易膨胀、无组织结构的药材提取。共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渗漉具体操作方法(fāngfǎ)1.润湿
药材60~70%溶媒
粗粉
湿粉
浸润、搅拌、密闭、膨胀2.装筒垫脱脂棉→分次装入药材湿粉→压平→盖滤纸加重物3.浸提
开活塞加入溶媒排除空气→流出液和添加的溶媒倒入筒内→加盖放置浸提24~48h4.渗漉
打开活塞,控制(kòngzhì)渗漉液流出速度共七十八页(4).提取(tíqǔ)纯化新工艺超临界萃取(cuìqǔ)技术(SCF)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提取纯化新工艺共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5).浸出(jìnchū)工艺与设备1、单级浸出工艺与多能式中药提取罐2、多级浸出工艺3、连续逆流浸出工艺共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五)浸出液的蒸发(zhēngfā)与干燥蒸发(evaporation):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部分溶剂气化并除去,从而提高溶液的浓度的工艺操作。蒸发操作分类:沸腾蒸发和自然蒸发蒸发公式:
S(F-f)m∝Pm: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S:液体暴露面积(miànjī);P:大气压力;F:一定温度时液体的饱和蒸汽压;f:一定温度时液体的实际蒸汽压蒸发共七十八页蒸发(zhēngfā)方式敞口(chǎnɡkǒu)倾倒式夹层蒸锅真空浓缩罐旋转薄膜蒸发器常压蒸发减压蒸发薄膜蒸发共七十八页常压蒸发(zhēngfā)设备共七十八页单效蒸发(zhēngfā)设备共七十八页三效蒸发(zhēngfā)设备共七十八页共七十八页干燥(gānzào)的方法1、接触(jiēchù)干燥(滚筒式干燥器)2、气流干燥(烘箱、烘房)3、隧道式烘箱4、真空干燥5、沸腾干燥7、冷冻干燥8、远红外干燥6、喷雾干燥9、微波干燥共七十八页冷冻干燥机共七十八页
影响(yǐngxiǎng)干燥的因素形状大小、堆积厚度、水分的结合方式物料的性质干燥介质与物料的接触方式干燥速度与方法温度湿度流速干燥介质共七十八页第二节中药制剂概述(ɡàishù)浸出技术:系指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yàocái)(动、植物)中浸出有效成分的工艺技术。浸出制剂:以浸出的有效成分为原料制得的制剂。中药制剂:系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的各类制剂。共七十八页中药传统(chuántǒng)剂型丸、散、丹、锭、茶、粬、炙、熨、线、条、棒、糕、钉固体(gùtǐ)制剂外用制剂
汤、酒、露、饮、酊、膏液体制剂软膏、膏药、胶半固体制剂共七十八页中药(zhōngyào)现代五大类剂型:(1)口服剂型(jìxíng)(片剂、胶囊、颗粒剂、冲剂、胶丸、滴丸、微粒剂);(2)吸入型剂型(气雾剂、喷雾剂、干粉吸入剂等);(3)注射剂与输液;(4)粘膜释放与透皮释放制剂(肛门栓剂、阴道栓剂、膜剂等);(5)植入式制剂。共七十八页A水浸出制剂(zhìjì)B含醇浸出(jìnchū)制剂C含糖浸出制剂D精制浸出制剂常用浸出制剂的分类共七十八页1.具有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作用,有利于发挥某些成分的多效性,适应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2.作用缓和持久,毒性较低。3.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减少剂量,便于服用。4.但浸出制剂中由于多种成分共存,有效成分会发生水解、氧化、沉淀、霉变等理化性质(xìngzhì)的变化,有时会严重影响制剂的质量和药效。浸出(jìnchū)制剂的特点共七十八页中药(zhōngyào)剂型的改革(一)中药剂型的改革原则(1)坚持中医中药理论体系,突出中医药的特点。药物功能主治、性味、归经、十八反、炮制(2)继承与研制并重(3)提高药效,否则继续(jìxù)剂型改革无意义。共七十八页(二)中药剂型(jìxíng)改革的程序A.制剂学的研究1、处方来源(1)根据疾病选定处方①选用常见病、多发病处方;②选择防治疑难杂症的处方;③医治人体功能紊乱性病证处方;④治疗机体免疫性疾病的处方。共七十八页(2)从传统古方中筛选(3)从整理中医药文献中发掘新药(4)从民间单方(dānfāng)、验方、祖传秘方、少数民族药中开发新药(5)从中医长期临床实践中开发中药新药共七十八页2、剂型选择应根据用药症候、患者年龄、生理状况选用(xuǎnyòng)适当剂型,同时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吸收、起效快慢、疗效的高低,以及工艺上的难易和实现规模生产的可能性。共七十八页3、剂量的确定剂量的确定可从几方面考虑:(1)从文献资料中了解古今医药学家用药的经验,作为人的基本(jīběn)参考剂量;(2)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制定出一个保证安全有效的剂量;(3)通过药理试验找到能呈现明显药效的剂量,以供参考;(4)通过数百例临床观察确定其有效安全剂量。共七十八页4、工艺选择(1)根据药材有效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存在的形式,确定提取、纯化的方法;(2)根据给药途径(tújìng)和剂型,确定制备工艺。共七十八页B.质量标准的研究为了制定正确而合理的中药新制剂的质量标准,首先要制定特征有效成分、总有效成分、贵重药、毒剧药的含量测定方法,或对处方中总有效成分进行限量测定。如有困难,可选择(xuǎnzé)处方中其它中药材的已知成分,或选择(xuǎnzé)能反映内在质量的指标成分,建立含量测定方法作为控制指标。制定中药新制剂的质量标准,应与制备工艺平行进行。C.稳定性研究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对药物制剂的最基本的要求。稳定性则是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条件。共七十八页第三节常用的浸出(jìnchū)制剂
汤剂(tānɡjì)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煎膏剂颗粒剂中药微丸共七十八页一、汤剂汤剂(decoction):指将中药材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亦称汤液。类型:(1)煮剂(2)煎剂(3)煮散(4)沸水泡药用途:①内服(口服)②外用(wàiyònɡ)(洗浴、熏蒸、含漱用)共七十八页汤剂(tānɡjì)的特点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制备简单易行,溶媒来源广,价格低廉;多为复方,充分发挥药多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和特点;具备液体制剂(zhìjì)的特点,即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汤剂所含成分相当复杂,是真溶液、胶体、混悬和乳浊液的混合液;受溶媒的限制,有些脂溶性成分和难溶性成分煎出不完全,而且病人自制,质量不易保证和统一;须临时煎制,使用和携带不变,易霉变;口服体积大,味苦等缺点。共七十八页汤剂(tānɡjì)的制备方法制备(zhìbèi)方法12345煎器的选择:砂锅、陶器、搪瓷、不锈钢药材的加水量:药材量的5~10倍饮片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药材的加工:切制成饮片或粗颗粒药物的加入顺序与特别处理共七十八页饮片浸泡时间(shíjiān)和煎煮时间(shíjiān)、煎煮次数浸泡:冷水室温20~30min(花、叶茎),60min(根、根茎、果实、种子)煎煮次数:2~3次火候:武火(未沸前)→文火(沸后)煎煮时间(shíjiān):一般头煎20~25min,二煎15~20min
解表药头煎10~15min,二煎10min
滋补药头煎30~40min,二煎25~30min共七十八页服药(fúyào)法服药温度温服、冷服、热服服药时间一般在早晚各服一次或在两餐之间服服药剂量分服、顿服服药时的饮食(yǐnshí)禁忌共七十八页中药合剂(héjì):指中药材经提取、浓缩而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又称浓煎剂,属于汤剂改进的剂型。协定处方、浸出方法多样、可适量加防腐剂与矫味剂、便于服用携带和储存。汤剂改革的探讨:处方、工艺等的改革共七十八页二、酒剂酒剂(medicinalliquor):指药材用蒸馏酒浸取(jìnqǔ)的澄清的液体制剂,又名药酒。药酒多供内服,为矫味或着色可加适量糖或蜂蜜。制备方法:(1)冷浸法(2)热浸法(3)渗漉法(4)回流提取法注意事项:①澄清度②蒸馏酒浓度共七十八页三、酊剂(dīngjì)(tincture)定义: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guīdìng)浓度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可供内服或外用。质量要求:①含有毒剧药品(药材)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g;②其它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g。制备与储藏注意:选择适宜乙醇浓度,最低浓度为30%
;久贮发生沉淀,可过滤除去,调整乙醇含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至规定标准,仍可使用。共七十八页酊剂(dīngjì)的制备方法:①溶解法按处方称取药物,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yǐchún)溶解至需要量,即得。适用于制备化学药物及少数的中药酊剂。②稀释法以药物的流浸膏或浸膏为原料,加入规定浓度的乙醇稀释至需要量,混合后静置至澄明,分取上清液,残液滤过,合并即得。③浸渍法常用冷浸法④渗漉法制备酊剂较常用的方法共七十八页举例(jǔlì):颠茄酊取颠茄草粗粉1000g,按渗滤法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48h后,以1~3ml/min的速度渗漉,收集初滤液约3000ml,另器保存(bǎocún);继续渗漉,续漉液作下次渗漉溶剂用,至生物碱完全渗出;将初滤液在60℃减压回收乙醇,放至室温,分离除去叶绿素;滤过,滤液在60-70℃蒸发至稠膏状,加10倍量的乙醇,搅拌均匀,静置,待沉淀完全,吸取上清液,在60℃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稠膏状。测定生物碱的含量后,加85%乙醇适量,并用水稀释,使含生物碱和乙醇量均符合规定,静置,澄清后滤过,即得。
共七十八页注解制备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如温度过高、时间过久,由于颠茄草的部分左旋体茛菪碱会发生消旋作用,变为含有等量的左旋及右旋的混合物(外消旋体即阿托品),使原有的药效降低。易发生消旋作用的温度为60℃以上(yǐshàng),因此工艺中乙醇回收等操作,宜控制在60℃左右。颠茄酊的制备,是用颠茄草的浸膏,测定含量后,直接稀释成成品的方法。该方法的应用较好地控制了成品的含量和澄明度。初滤液中的叶绿素在除醇后去除,使制得的酊剂用水稀释时能得到较澄清的液体。除叶绿素后的浓缩液已不含乙醇,此时水中难溶性杂质可大部分沉淀滤除,可突出生物碱的作用,也减轻了含量测定时乳化现象,利于含量测定。共七十八页四、流浸膏剂(gāojì)与浸膏剂(gāojì)流浸膏剂(fluidextracts):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nóngdù)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液体制剂,如甘草流浸膏。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有药材1g。浸膏剂(extracts):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所制成的膏状或粉状的固体制剂,如刺五加浸膏。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有药材2-5g。共七十八页五、煎膏剂(gāojì)煎膏剂(electuary):系指中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状制剂,亦称膏滋。特点:浓度高、体积小、有良好的保存性,便于服用;药性滋润,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制备(zhìbèi)方法:煎煮法。举例:益母草膏、二冬膏、秋梨膏。共七十八页煎膏剂(gāojì)的制备流程煎液与压榨(yāzhà)液清膏、挂旗比重计测定加入中蜜(炼蜜)或炼糖、炒糖煎煮浓缩收膏共七十八页煎膏剂(gāojì)质量检查项目不溶物检查:焦屑、药渣等异物相对密度测定外观:质地细腻,稠度适宜,无浮沫,无反砂,用手捻之无粗粒感,无异臭和酸败,储藏一定时间后,仅允许少量细腻的沉淀物,但不得霉败变质(biànzhì)。菌检装量差异限度检查共七十八页六、颗粒剂颗粒剂(granules)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内服制剂,分为可溶性和混悬性两类,服用时用开水(kāishuǐ)冲服故亦称冲剂。七、中药(zhōngyào)微丸微丸(micropellets)是指直径小于2.5mm的各类丸剂。制备包衣锅滚制法离心造粒法挤出滚圆法流化床喷涂法共七十八页控制药材(yàocái)的质量严格控制提取(tíqǔ)过程控制浸出制剂的理化指标第四节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保证浸出制剂的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采取措施:共七十八页控制浸出制剂的理化(lǐhuà)指标1、鉴别(jiànbié):多采用TLC法鉴定2、含量控制(1)药材比量法(2)化学测定法(3)生物测定法(4)鉴别及检查共七十八页
中药注射剂、中药眼用制剂中药软膏剂、中药栓剂中药巴布剂、中药橡胶硬膏剂(gāojì)中药片剂、中药胶囊剂中药膜剂、中药涂膜剂、中药气雾剂第五节中药成方制剂(zhìjì)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共七十八页A作用迅速,疗效(liáoxiào)确切B单方(dānfāng)和复方注射剂C控制质量标准的制订较困难复杂D药效、安全和毒性试验要求更严格中药注射剂的特点E易沉淀;工艺复杂;质量不恒定;药效不稳定;刺激性较大。共七十八页中药(zhōngyào)注射剂的制备(1)中药材的预处理;(2)中药材的浸出和纯化;①水醇法②蒸馏法(3)配液与过滤(guòlǜ);(4)分装与灭菌。例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共七十八页中药眼用制剂:指以中药为原料制成的用于治疗眼科疾病的各种无菌制剂。如复方穿心莲滴眼剂。中药软膏剂:指以中药的细粉、提取物或提取的单体(dāntǐ)成分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为外用制剂。如老鹳草软膏。中药栓剂:指中药浸膏与适宜的栓剂基质混合制成的用于人体腔道的制剂。中药栓剂主要有肛门栓和阴道栓,如复方蛇床子阴道栓。共七十八页中药(zhōngyào)片剂中药片剂:系指以中药的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shìy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连翻译职业学院《水处理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数字音频音效制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影视音乐作品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藏药矿物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油画人物头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分子免疫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大学《汽车造型设计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音乐学院《施工组织学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楚雄师范学院《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地质大学《中国美术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露天矿山开采安全-ppt
- XXX垃圾填埋场初步设计
- 水平三-《多种形式尝试投篮》教案
- ICU重症监护技术
- 新概念英语第4册课文(中英文对照)
- 环保 水保监理月报
- GB/T 3785.1-2023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
- 三国姜维传攻略
- 叙事护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中考英语补全对话
- 防治脑卒中专业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