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朗诵征文_第1页
古诗朗诵征文_第2页
古诗朗诵征文_第3页
古诗朗诵征文_第4页
古诗朗诵征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朗诵征文TOC\o"1-2"\h\u21824第一章:唐风宋韵 2160871.1 236141.1.1山水田园诗 2186471.1.2边塞诗 2309631.1.3豪放派词 3312261.1.4婉约派词 327713第二章:山水田园 330981第三章:咏史抒怀 47391第二节:抒情短章 5133271.1.5《江畔独行》 56971.1.6《秋日私语》 5175931.1.7《夜雨思亲》 5298691.1.8《山居随想》 5171941.1.9《望月怀远》 615384第四章:战争边塞 626062第五章:爱情婚姻 69752第六章:宫廷生活 7317881.1.10概述 719301.1.11宫廷建筑与布局 813591.1.12宫廷服饰与礼仪 846871.1.13宫廷音乐与舞蹈 8262631.1.14概述 834191.1.15宫廷传说 8117541.1.16宫廷轶事 9201221.1.17宫廷故事的价值 925248第七章:诗话杂谈 93257第八章:节日习俗 10170571.1.18春节 1041611.1.19元宵节 10300861.1.20清明节 10181061.1.21端午节 10199071.1.22春节习俗 1140101.1.23元宵习俗 11123231.1.24清明习俗 1168171.1.25端午习俗 1115387第九章:哲理寓言 1199211.1.26诗篇选录 11255371.1.27诗篇解析 12141731.1.28寓言诗选录 12226311.1.29寓言诗解析 1211932第十章:后世影响 13目录第一章:唐风宋韵1.1唐代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之中。唐代诗人以雄奇豪放、细腻婉约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1.1.1山水田园诗唐代山水田园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他们以自然山水为题材,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境,描绘了秋日山居的宁静与美好。(2)《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1.1.2边塞诗唐代边塞诗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他们以雄浑激昂的笔触,描绘了边疆戍卒的英勇事迹和壮丽风光。(1)《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首诗以宏大的意境,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戍卒的英勇。(2)《塞下曲》——李贺大漠穷秋独长云,长云落日孤飞鸟。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棱棱汉骑轻。这首诗以激昂的情感,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英勇和忠诚。第二节:宋词品鉴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成果,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传世佳作。以下选取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宋词,以飨读者。1.1.3豪放派词豪放派词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他们的词作豪放激昂,展现了壮志凌云的气概。(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词以豪放的情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这首词以激昂的情感,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1.1.4婉约派词婉约派词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他们的词作细腻婉约,展现了女性柔美的内心世界。(1)《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首词以婉约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悲凉和思念之情。第二章:山水田园第一节:山水诗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山水诗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山水诗以自然山水为审美对象,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山水诗篇的产生,源于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摸索。山水诗篇的代表人物有谢灵运、王维、孟浩然等。他们的诗作,既有描绘山水景色的细腻笔触,又有抒发山水之情的深刻内涵。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王维的《山居秋暝》则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隐逸的生活态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水诗篇在唐代达到了巅峰。孟浩然的《春晓》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了春天美景带给人们的愉悦:“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则以豪放洒脱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第二节:田园风光田园风光是山水诗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在中国古代,许多诗人都曾描绘过田园风光,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他的《归园田居》系列诗作,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的《鸟鸣涧》则以田园风光为背景,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描绘了田园风光的宁静与恬淡:“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则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田园风光诗篇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还表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摸索。这些诗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第三章:咏史抒怀第一节:咏史长河历史如长河,悠远流长,源远流深。在这漫长的历史画卷中,无数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以诗词歌赋为载体,借咏史抒怀,传颂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了我国历史的辉煌与灿烂。自古以来,咏史诗词便是文人墨客们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重要方式。从《诗经》中的《大雅·文王》篇,到汉乐府《长歌行》,再到唐宋时期的杜甫、白居易、陆游等诗人,他们用诗词记录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传达了家国情怀。在咏史诗词中,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怀念。如杜甫的《蜀相》,以诸葛亮为主题,描绘了一位忠诚耿直、智慧卓越的丞相形象,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与反思。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复杂与无奈。还有的咏史诗词以山水风光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以山水为寄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在咏史长河中,诗人們用诗词歌赋抒发了对历史的热爱,对家国的关怀,对未来的憧憬。这些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第二节:抒情短章1.1.5《江畔独行》夜幕低垂,江风拂面,独立于江之畔。潮声轻拍岸石,心中波涛亦起伏。江水如镜,映照着我孤独的身影,遥望天际,星河璀璨,思绪飘渺如烟。1.1.6《秋日私语》落叶纷飞,秋日的私语轻轻响起,在林间小径,踏着落叶,脚步轻盈。金黄的落叶,铺就一条通往回忆的路,每一片落叶,都承载着过往的点点滴滴。1.1.7《夜雨思亲》夜雨潺潺,敲打着窗棂,思绪蔓延,独夜无眠,思念若流水,绵绵不绝。孤灯独夜,心中的那份思念,如同一缕轻烟,袅袅升起,难以散去。1.1.8《山居随想》山居岁月,悠然自在,心随景迁,晨曦微露,鸟语花香,心境宁静。漫步山间,聆听自然的和谐乐章,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诉说着生命的秘密。1.1.9《望月怀远》皎洁的月光,洒满窗前,思绪飞扬,独望苍穹,明月共辉,思念若长河。远方的亲人,是否也在同一轮明月下,诉说着相同的思念,共赏这无尽的宁静。第四章:战争边塞第一节:战火烽烟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带给人们的,既有毁灭与痛苦,也有荣耀与辉煌。在我国古代,战火烽烟弥漫的边塞,更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无数勇士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边塞战争,既有汉朝与匈奴的百年恩怨,又有唐朝与吐蕃的争霸。在这些战争中,我国边塞将士们英勇无畏,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火烽烟中,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第二节:边塞诗韵在战火纷飞的边塞,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边塞诗歌。这些诗歌以边塞风光、战争场景、将士情怀为主题,展现了边塞地区的独特魅力。边塞诗韵中,既有豪放激昂的战歌,又有婉约柔美的抒情。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描绘了边塞壮美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又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以及对边塞将士的敬意。边塞诗韵,是古代诗人对战争的独特诠释,也是对边塞将士的深情赞美。在这些诗歌中,我们既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能体会到将士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第五章:爱情婚姻第一节:爱情诗篇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美好、最纯粹的一种。在古诗中,爱情诗篇犹如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散发出温馨、浪漫的气息。从《诗经》到唐宋诗词,无数诗人以优美的诗句描绘出爱情的千姿百态。《诗经》中的《关雎》篇,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描绘了一位淑女与君子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则以“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为开头,表现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描绘了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又以“花前月下,容易黄昏后”表现了恋人间的欢聚与别离。这些诗句既展示了爱情的美好,又传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感悟。第二节:婚姻诗话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在古诗中,婚姻诗话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诗人以婚姻为题材,描绘了夫妻间的相濡以沫、白头偕老的美好画面。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开头,描绘了壮美的山河,又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意夫妻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则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为开头,表达了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之情。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为开头,描绘了新婚夫妇的甜蜜生活。宋代诗人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则以“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为开头,表现了婚姻生活中的曲折与坎坷。从这些婚姻诗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婚姻的珍视和坚守,以及他们在婚姻中所追求的美好品质。第六章:宫廷生活第一节:宫廷雅韵1.1.10概述宫廷,作为古代帝王的居所,不仅是政治权力的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宫廷雅韵,指的是宫廷生活中所蕴含的优雅韵味,它体现在宫廷建筑、服饰、礼仪、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1.1.11宫廷建筑与布局(1)宫廷建筑宫廷建筑以宏伟、庄严、精美著称,融合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从皇城的城墙、宫门、宫殿,到内部的亭台楼阁、园林池沼,每一处都彰显着皇权的威严与尊贵。(2)布局特点宫廷布局讲究对称、和谐,以中轴线为核心,东西两侧建筑相对称。这种布局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宇宙观和哲学思想,强调天地万物的平衡与和谐。1.1.12宫廷服饰与礼仪(1)服饰制度宫廷服饰制度严格,皇帝、皇后、妃嫔、宫女等各有规定。服饰的色彩、款式、图案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反映了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2)礼仪规范宫廷礼仪规范繁多,包括朝会、宴请、册封、祭祀等场合的礼仪。这些礼仪规范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宫廷生活的严谨。1.1.13宫廷音乐与舞蹈(1)音乐宫廷音乐以雅乐为主,包括宫廷乐曲、宫廷歌曲等。这些音乐作品多由宫廷乐师创作,既有宫廷特有的风格,也吸收了民间音乐的元素。(2)舞蹈宫廷舞蹈分为文舞和武舞两大类。文舞优雅柔美,武舞刚健有力。宫廷舞蹈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第二节:宫廷故事1.1.14概述宫廷故事是古代宫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或传颂皇权神威,或描绘宫廷生活,或讲述宫廷秘闻,富有传奇色彩。1.1.15宫廷传说(1)传说中的宫廷人物宫廷传说中,有许多令人敬仰的皇帝、皇后、忠臣、烈女等人物。他们的事迹被传颂千古,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2)传说中的宫廷事件宫廷传说中,还有一些令人瞩目的宫廷事件,如宫廷政变、刺杀皇帝等。这些事件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复杂性和残酷性。1.1.16宫廷轶事(1)宫廷趣闻宫廷轶事中,有许多关于皇帝、皇后、妃嫔的趣闻秩事。这些秩事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丰富了人们对宫廷生活的认识。(2)宫廷秘闻宫廷秘闻则涉及到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宫廷阴谋等。这些秘闻揭示了宫廷生活的阴暗面,引人深思。1.1.17宫廷故事的价值宫廷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们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宫廷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第七章:诗话杂谈第一节:诗话逸事诗话,作为一种文学评论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其内容广泛,既有对诗歌的品评,也有对诗人逸事的记载。本章旨在探讨诗话中的逸事,以窥见古人的生活状态和诗歌创作的背后故事。自古以来,诗人以诗歌抒发情感,寄托志向。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有趣的逸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一日与友人造访诗人杜甫,杜甫不在,王之涣便在杜甫的墙上题诗一首:“杜甫不在,墙有遗草。欲访故人,惭愧无好。”这首诗传开后,成为一时的佳话。又如宋代诗人苏轼,一日与好友黄庭坚郊游,见一老翁在田间劳作。苏轼兴起,以诗一首赠之:“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流传千古。第二节:诗人交往诗人之间的交往,是古代文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们以诗会友,相互砥砺,共同进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令人传颂的佳话。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的交往,堪称诗坛佳话。两人相识于青年时期,志同道合,结为好友。杜甫曾在诗中写道:“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可见他对李白的诗歌才华极为推崇。而李白亦对杜甫的诗歌赞美有加,称其“世上谪仙人”。宋代诗人陆游与范成大的交往,同样令人称道。陆游在诗中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人无赖始谦逊,好处再加三两点。”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范成大的敬意。范成大亦对陆游的诗才赞赏有加,两人相互砥砺,共同推动了宋代诗歌的发展。此类诗人交往的佳话,在古代文坛上屡见不鲜。他们以诗歌为纽带,结下深厚的友谊,共同谱写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辉煌篇章。第八章:节日习俗第一节:节日诗篇1.1.18春节春节之际,诗人们以笔为戈,抒发对新岁的喜悦与祝福。王安石的《元日》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诗描绘了春节的氛围,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1.19元宵节元宵佳节,诗人们以月为景,抒发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词中以繁花、星雨、宝马雕车等意象,展现了元宵佳节的喜庆场景。1.1.20清明节清明时节,诗人们以景抒怀,感叹时光荏苒。如杜甫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1.1.21端午节端午节,诗人们以龙舟竞渡、粽子香囊为题材,寄托了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如苏轼的《端午》诗:“端午节,谁家不粽子?百草盈门,千舟竞渡,欢声笑语,乐融融。”诗中展现了端午节的习俗,传递了民族精神。第二节:习俗诗话1.1.22春节习俗春节习俗中,诗人们以诗意描绘了贴对联、放鞭炮、拜年等传统习俗。如孟浩然的《春节》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绘了贴对联的情景,传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祝福。1.1.23元宵习俗元宵习俗中,诗人们以诗意描绘了猜灯谜、赏花灯、吃元宵等习俗。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词中展现了赏花灯的盛况,传递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1.1.24清明习俗清明习俗中,诗人们以诗意描绘了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如杜甫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诗中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展现了扫墓的习俗。1.1.25端午习俗端午习俗中,诗人们以诗意描绘了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习俗。如苏轼的《端午》诗:“端午节,谁家不粽子?”诗中展现了端午习俗,传递了民族精神。还有许多诗人以端午节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如陆游的《乙卯重五诗》、文天祥的《端午》等,丰富了端午习俗的内涵。第九章:哲理寓言第一节:哲理诗篇1.1.26诗篇选录(1)《人生如梦》人生如梦难预料,百态千姿各不同。苦乐悲欢皆际遇,浮沉升降任时空。(2)《岁月无声》岁月无声逝流水,磨砺人生几多愁。浮云散尽见青天,岁月无痕心底留。(3)《浮生若梦》浮生若梦何须问,世间万象皆如烟。四大皆空难把握,唯有哲理永流传。1.1.27诗篇解析(1)《人生如梦》此诗通过对人生如梦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百态、际遇无常的哲理。诗人以“人生如梦”为喻,强调人生的变幻莫测,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把握人生。(2)《岁月无声》此诗以“岁月无声”为题,表达了岁月流逝、人生多变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岁月的描绘,启示人们要珍惜时间,勇敢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3)《浮生若梦》此诗以“浮生若梦”为引子,阐述了人生如烟、四大皆空的哲理。诗人提醒人们,世间万象皆为虚幻,唯有哲理才能永存。第二节:寓言诗韵1.1.28寓言诗选录(1)《乌鸦与狐狸》乌鸦树上唱歌音,狐狸夸赞羽毛新。乌鸦喜悦开口答,狐狸骗取鸟儿食。(2)《狐狸与葡萄》狐狸葡萄架下瞧,心想美味入口跳。努力攀爬未得逞,葡萄嘲笑狐狸傻。(3)《狼与七只小羊》狼装羊妈哄小羊,小羊识破狼伪装。机智应对脱险境,全家团圆共欢歌。1.1.29寓言诗解析(1)《乌鸦与狐狸》此诗以乌鸦与狐狸的故事为背景,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轻易相信别人的人。诗人通过寓言故事,告诫人们要警惕身边的陷阱,保持清醒的头脑。(2)《狐狸与葡萄》此诗以狐狸与葡萄的故事为素材,揭示了人们面对困难时,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从而放弃努力。诗人通过寓言诗,鼓励人们要有自信,勇敢面对挑战。(3)《狼与七只小羊》此诗以狼与七只小羊的故事为蓝本,展示了小羊们机智勇敢、团结一致对抗狼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