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学生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象”是一种意识。这种意识是中国人独有的。黄宾虹所说“中国画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便是“象”的思维的一个很好的注脚。因为太极图昭示了一种关系,即世界是阴阳二元辩证的,而不是二元对立的,这就不是简单的二元判断。太极图展示了黑白的辩证,而且那个线是曲线,就意味着太极图是运动的。这样一来,我们对形而下的绘画技法理解起来就轻松得多,为什么有浓就得有淡,为什么有虚就得有实,有直线就得有曲线,有干笔就得有湿笔。因为只有如此,才符合太极的规律。如果说“象思维”是对中国画形而上的一种认识,那么黄宾虹说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就是对绘画的形而下的技法总结。“象思维”不完全属于艺术学的范畴。西方美学的核心在于寻求美的本质,诸如美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总无法证实这个“客观存在”的美究竟是什么。而中国古典哲学没有用美学这个词,用西方美学的框架来衡量中国古典美学总感到有些困难,这是两个系统。《周易》中谈到的“象”“易”等,既具哲学范畴的美学意义,又有艺术层面的意义。它要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通过具备理想人格的人,或者说有人格追求的人,或者说人格化以后在笔下显现出来的气象。这确实是中国人很独特的一种思维观和认识观。对此文微明说得很绝对——“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中国画特别强调人格,这大约是笔墨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柏拉图把艺术家放在第六等级,他不以艺术为意是因为他认为在哲学面前艺术算不了什么。但是在中国,“士”介入了美术的活动,在西汉时期就有知识分子参与绘画活动,这是因为中国文化强调“书画同源”,画跟文字有关,象形字本身就有绘画的意味,所以以书入画肯定是文人活动而不是工匠所为。以书入画,毕竟有文字做基础,得有文人的思考。梁元帝萧绎撰《山水松石格》,皇帝不但画画还写画论。皇帝兼书画家,这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现象。国外国王雇一个画家来为自己画像、服务,而宋徽宗自己就直接进行书画创作。从汉代开始,两千年来民间画家、宫廷画家、文人画家各行其道。蔡邕是一个典型,他是“士”,又是史学家、音乐家、书画家。他的“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这句谁,就是放下。画又何不是“歌”呢?不能端着,要“放下”才能画好。中国传统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知识分子参与了绘画,使这个“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民间绘画、宫廷绘画也都有象思维,象思维大约是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因文人的参与,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异,文人画是象思维这个文脉发展的结果。(捕编自程大利《从“象”到中国画的笔墨形态》)材料二:人们惯用造型来表达物体形象。从广义上来讲,一切人和物体在绘画中的形象都可以称为造型。无论是西方绘画还是中国绘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特征。西方古典绘画讲究画出人或物的体积、光感等。这与中国绘画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中国画的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为了达到理想的境界,就需要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下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潘天寿先生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哲学思想渗入中国绘画极深。中国哲学思想中对绘画影响最深的当属儒家和通家思想。其中,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天、地、人息息相通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这也就导致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西方绘画追求的是现实的真实,而中国绘画追求的是心理上的“真实”。中国绘画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是要加入创作者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表达心中所想,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绘画需要追求的是意象造型。“意”指主体的所想、所思、所欲,如画之立意。也可以指主体的情感、情绪、兴味;“象”的基本的意思是形象,细分来说,“象”有着许许多多的含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朱良志把“象”归结为四个理论层次:自然之象、意中之象、艺术之象、象外之象。这四者跨越了构思、表达、鉴赏三个阶段,其中,象外之象是墨赏者的意中之象。中国画所追求的意象造型即艺术家通过观察自然之象,体会出意中之象,提炼出艺术之象,观赏者通过欣赏艺术家所创作的画作。感悟出象外之象。象外之象在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心灵境界,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意”和“象”,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词,组合起来却有着特殊的含义,即要求画者不仅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达出画家想要表达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而这正是中国绘画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东西。(摘编自林乐帆《论中国画的意象造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极图昭示了世界是一种阴阳二元辩证的关系,黄宾虹所说“中国画的一切奥妙尽在太极图中”就很好地解释了“象”思维。B.其实,形而下的绘画技法中的浓淡搭配、虚实结合以及直线曲线、干笔湿笔的运用,都是符合太极规律的,我们应该坦然看待。C.《周易》中的“象”“易”等有着哲学范畴的美学意义和艺术层面的意义,但它离不开人,要通过人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D.柏拉图认为,艺术在哲学面前不算什么,就把艺术家放在了第六等级,而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参与了绘画使自身的地位显著提高。(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特征,但二者追求的境界并不相同。B.中国所有的哲学思想对绘画的深远影响导致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出现了本质区别。C.中国绘画追求意象造型是因为中国绘画加入了创作者的情感体验,要表达心中所想。D.象外之象是鉴赏者的意中之象,在接受过程中形成的心灵境界是艺术客体内蕴层次的感性化的释放。(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用泼墨画法画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再用细笔勾画出五官,其他并未做出过多的描绘,而人物形象跃然纸上。B.《虢国夫人游春图》不着一景,通过人物衣着的颜色、马儿轻盈的步伐来表现初春的感觉,用轻盈流畅的线条表现出郊游人的愉悦心情。C.倪瓒《疏竹图》中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D.《李白行吟图》中头部刻画得比较精细,肩部往下用潇洒的线条,寥寥几笔勾勒出李白飘飘欲仙的形象,给人随意又不失稳重的感觉。(4)中国文化强调“书画同源”。“以书入画”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如何才能顺利完成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不看月亮侯发山细心的王队发现,这段时间,朱明像经霜的倭瓜,蔫头巴脑的,再没哼唱过《想你的时候问月亮》。王队私下向小刘打听,小刘跟朱明同宿舍。小刘这才恍然大悟地说:“是,有一段时间了,之前那首歌是朱明每晚的主打。”整个消防队都知道,朱明的女朋友是一名护士,她叫月亮。两个人的相识还缘于一场火灾事故,在那次救火过程中,朱明意外受伤,一直陪护他的护士就是月亮。小刘不止一次说过,朱明这叫因祸得福。听出了小刘话里酸溜溜的味道,朱明心里跟抹了蜜似的,甜美着呢,也不去辩解。因为疫情的闹腾,以及朱明和月亮工作的特殊性,两人聚少离多。月亮说,等支援上海回来,就来找他。谁知道,她从上海回来,他却赶赴山西抗洪抢险。等到他从山西回来,她又奔赴郑州抗疫……有一天,小刘悄悄给王队汇报,说他在朱明的床头看到两句话:“我不看月亮,也不看你,这样月亮和你都蒙在鼓里。我看月亮,也看你,你以为我只喜欢月亮,只有月亮知道,我喜欢你。”小刘疑惑地问:“王队,朱明是不是失恋了?”王队说:“别声张,我先找他聊聊。”这天晚上,看到朱明吃完晚饭一直躲在宿舍,王队一个电话把他叫了出来。“王队,是不是有任务了?”见到王队,朱明一改萎靡不振的样子,精气神十足地说。王队心里很舒服,这就是他手下的兵,自己有天大的委屈,在工作面前跟打了强心剂一样,没有一个孬种。他笑着说:“你小子就知道任务,任务,没事,咱随便聊聊。”朱明神了神自己的衣服,不自然地笑了。“今天农历十五,正是月圆的时候。”王队说罢,没有去看天上的月亮,而是看着朱明。他发现,朱明垂着头,嘴里“嗯嗯”地应答着,并没有去仰望天空。王队心里一惊:难道他跟月亮分手了?王队想了想,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对朱明说:“兄弟,你想不想听听我的恋爱经过?”朱明这才抬起头,下意识地点了点头。王队说:“我谈过三次恋爱,第一个只见过一次面,人家就拒绝了,嫌我的工资低。第二个认识不到半个月,人家提出了分手,很直白地说咱的工作太危险,担心自己当寡妇。第三个,也就是你现在的嫂子,是我从火场里把她救出来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死活要嫁给我……我现在体会到了那句话的含意:结婚找对象,不是要找自己喜欢的,而是找喜欢自己的。”“王队,我……”朱明张了张嘴,似乎要辩解。王队打断朱明的话,说:“别说了,早点休息吧,明天早上还要十公里越野训练呢。”说罢,王队转身走了。“王队,事情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月亮她很爱我!”王队猛地停住脚步,回过头,却发现朱明已经小跑着消失在夜色中。月亮爱朱明,难道是月亮的家人反对?有可能。唉!王队重重叹了口气,不过,很快他的心里就释然了,消防队员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失恋?他相信朱明能够渡过这一关,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出王队所料,过了一段时间,朱明像是度过寒冬经了春风的麦苗,又开始茁壮了。消防队有一个传统习惯,只要有队员过生日,就在队里的餐厅,大家一起热闹庆祝。轮到朱明的生日了,跟其他队员的生日一样,王队特意自掏腰包订做了一个大蛋糕,还让自己的媳妇到餐厅帮忙,给朱明擀面条,过生日一定要吃面条的,寓意长寿。就在生日蜡烛点燃后,大伙儿嚷着要朱明许愿的时候,餐厅进来了一个手捧鲜花的女孩。一时间,大家都惊呆了,这女孩太漂亮了——高挑的个头,白嫩的皮肤,走路像模特,很有明星的气质。“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去外地支援了?”朱明迎上去,脸上开出了花。女孩嫣然一笑,说:“半个月前回来了,一直在隔离,怕你担心,没给你说。”“月亮,谢谢你!”王队叫起来。“王队,她不是月亮。”朱明赶紧解释。女孩说:“我是月亮的孪生妹妹阳阳,也是一名护士。”后来,大家才知道,月亮在抢救病人时被感染,医治无效去世。她担心朱明过不了这个坎,临终前拜托妹妹开导朱明。在那次生日宴会上,朱明和阳阳合唱了一首歌:“……我不看月亮,也没说想你,这样月亮和你都蒙在鼓里。我站在原地,等风也等你,把你写书上,也写心上……”这首歌的名字叫《不动声色》。(摘编自《教师报》)(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小刘在王队向自己打听朱明的事时才发现朱明有一段时间没唱那首每晚必唱的主打歌,可见小刘有点冷漠。B.因救火受伤的朱明又因祸得福,他和陪护护士月亮谈起了恋爱,这让同宿舍的小刘内心酸溜溜的,甚是嫉妒。C.王队讲述自己的三次恋爱故事,既显示出当前消防员找对象的尴尬困境,又阐明找对象必须找一个爱自己的人。D.小说写大家误认为来到朱明生日庆祝会上的那位手捧鲜花的漂亮女孩是月亮,增添了故事的曲折性和感染力。(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写朱明近段时间精神不佳,既引起读者对小说中人物的关注,又引起读者的好奇。B.月亮虽没有出场,但她的形象很鲜明地展现出来,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C.月亮为抢救病人而牺牲,朱明和阳阳竟然一起唱歌,这样写大大地削弱了人物的魅力。D.作者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朴实语言传递给读者一股真实可感、积极充盈的精神力量。(3)小说中的“王队”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作用。(4)小说以一首歌词收束全篇,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①以证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孟尝君又窃以谏,靖郭君大怒曰:“刬②而类,破吾家,苟可慊③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数年,威王薨,宣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留。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耶君之所听爱夫!”齐晚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过颐豕视,若是者信反,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至于薛,昭阳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忍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太息,动于颜色,曰:“圻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客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清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七日,谢病强辞。靖郭君辞不得,三日而听。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注】①士尉:人名,齐国人。境邪君(田婴)的口客。证:通“诤”,规劝。②刬(chǎn):同“俨”,铲除,消灭。③燎(qiè):满意。(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B.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宜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C.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D.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尝君又窃以谏”与“信陵君窃符救赵”两句中的“窃”字含义不同。B.“王之不说婴甚”与“鲰生说我曰”(《鸿门宴》)两句中的“说”字含义相同。C.“不若废太子”与“彼与彼年相若也”(《师说》)两句中的“若”字含义不同。D.颜色,意思是脸色,与我们今天所说衣服的“颜色”,含义不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貌辨的为人有不少小毛病,门客们都不喜欢他,但靖郭君对齐貌辨很好。B.靖郭君因为和齐宣王的关系不好而选择回到自己的封地,齐貌辨为缓解靖郭君和齐宣王的关系而冒死进宫。C.齐宣王问靖郭君是否对齐貌辨信任宠爱,齐貌辨完全不承认,而是对自己丑化一番,来衬托靖郭君的忠心。D.齐貌辨没有辜负靖郭君的器重和信任,他通过卓越的口才换取了齐宣王的信任,为自己的主人挽回了一切。(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刬而类,破吾家,苟可慊齐貌辨者,吾无辞为之。②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5)齐貌辨为什么乐于为靖郭君效劳?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各题。太常引•端阳日当母诞不得归陈孚彩丝①堂上簇兰翘②。记生母,在今朝。无地捧金蕉③。奈烟水、龙沙④路遥。碧天迢递⑤,白云何处⑥,风急雨潇潇。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注】①彩丝:古代端午节,有用五彩丝线装饰厅堂、缠系手臂的风俗。②兰翘:指母亲及家中其他女誉所插戴的华美首饰。③金蕉:一种底托为蕉叶形的酒杯。④龙沙:古代指我国北部、西北部边缘山地或沙漠地区。⑤迢递:高远的样子。⑥白云何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中有“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极写堂上热闹场面,既点出了时间,也与题目暗合,节日气氛跃然纸上。B.次句转入叙事,用平易的文字把思母之情融入客观叙述之中,语言凝练,贴切自然。C.“碧天迢递,白云何处”两句对上片进一步渲染,巧妙地强化了思念母亲的赤子之心。D.这首词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情真意切而自然通脱。(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思母之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两句表明作者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爱护百姓。(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在描写了周瑜的年轻有为、踌躇满志后以自嘲语气表达伤感的诗句是“,”。(3)唐人喜欢用“孤舟”这一意象来表达人生旅途的漂泊寂寞之感或隐逸山林孤高傲世的思想,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7分)6.(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叶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可以说是“早期的剪纸”,但不像今天的剪纸那样①_______。自然界的树叶形态各异,不可复制,由此创作出来的每一幅叶雕作品更是②_______。当然,并不是每一种叶形都适合制作叶雕,还需要考虑叶片的质地、纹理。由于叶子形状各异,叶脉③_______,即使同一个人采用同类植物的叶片雕刻同一个图案,做出来的成品也不会重样。因此,叶雕具有不可复制性。叶雕巧借天然,突出意趣,它采用自然界原生态的叶片传递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利用叶片纵横交织的脉络来创造全新的生命状态,造就了神奇的艺术瞬间,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叶雕制作工序复杂,技艺难度高,叶片选取与图案的配合设计匠心独运,其作品异常精美,图案丰富、工艺精密更是非比寻常,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学虚拟、暗示、借代、引喻等文化技巧,正所谓“小蝉翼,大世界”。(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小蝉翼,大世界”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7.(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你或许会有这样的感觉:只要吃上一片薯片,①_______。这是为什么?要调动我们的食欲,大多数的食物主要靠色香味,也就是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而酥脆食物则主要通过触觉和听觉。所有的感官系统都有一个共性——习惯化,当感觉神经元持续地接受某种刺激一段时间后,②_______。比如,衣服刚刚穿上我们身体时,我们会深深感觉到衣服与皮肤接触,但这种感觉很快就会随着我们习惯这种感官刺激而被忽略。人脑要通过众多感官刺激来感知周围环境,因此习惯化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感官刺激越强烈、越丰富,习惯化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当我们吃酥脆食物时,食物被咬碎而发出的咔嚓声和牙齿咀嚼产生的振动会传达到耳朵,不间断的听觉刺激混合视觉、味觉和嗅觉的多重刺激,会给人带来比非酥脆食物更强烈的感官刺激,因此,我们会觉得酥脆食物越吃越香。根据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受试者丧失听觉时吃酥脆食物,感受到的满足感比听觉正常的受试者低。另有研究发现,③_______,人们就会觉得薯片越脆、越美味。(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请结合材料,用一个单句概述“我们觉得酥脆食物越吃越香”的原因。要求:不超过55个字。(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如果你了解世界之大,你会明白现在的苦难就是杯中风暴。——日本作家岸见一郎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解答】(1)D.“面中国的知识分子因为参与了绘画使自身的地位显著提高”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信息表明这一点。故选:D。(2)B.“中国所有的哲学思想对绘画的深远影响”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中国哲学思想中对绘画影响最深的当属儒家和道家思想。其中,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生命体,天、地人息息相通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绘画”。故选:B(3)C.倪瓒认为自己的《疏竹图》之竹能“聊以写胸中逸气”,但他人“视以为麻为芦”,像这样的“绝不似”不符合材料二表现的中国画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论。故选:C。(4)“以书入画,毕竟有文字做基础,得有文人的思考”,以书入画,有文字做基础,使绘画含有文人的思考在里面。“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绘画中的线条与书法中的线条都是艺术的支柱和形式,有助于完成中国画的意象造型。“中国传统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知识分子参与了绘画,使这个‘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民间绘画、宫廷绘画也都有象思维,象思维大约是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因文人的参与,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异,文人画是象思维这个文脉发展的结果”,使“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使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寻。(5)“中国画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中国画的造型‘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为了达到理想的境界,就需要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下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理论上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中国绘画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是要加入创作者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表达心中所想,这也就决定了中国绘画需要追求的是意象造型”,绘画时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要加入创作者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要表达出心中所想。“画者不仅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达出画家想要表达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而这正是中国绘画自古以来一直追求的东西”,绘画者要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答案:(1)D(2)B(3)C(4)①以书入画,有文字做基础,使绘画含有文人的思考在里面。②绘画中的线条与书法中的线条都是艺术的支柱和形式,有助于完成中国画的意象造型。③使“象思维”的脉络能够延续下去。④使文化渊源变得更清晰可寻。(5)①理论上讲求以书入画、以线造型,注重造型的意象性。对客观对象做出取舍,把与本质无关的给舍弃掉,只留最能突出事物特征的部分。②绘画时不是简单的对客体的直接复制或临摹,而要加入创作者的情感体验,体现自身处于大环境下的身心状态,要表达出心中所想。③绘画者要描绘出事物的客观形象,还要通过对客观形象进行处理,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精神韵味,达到传神的效果。(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再判断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文本艺术特色,再判断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次要人物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可以从情节、人物、主题、读者等角度分析作答。【解答】(1)A.“可见小刘有点冷漠”错,原文说“小刘这才恍然大悟地说:′是,有一段时间了,之前那首歌是朱明每晚的主打’”。小刘可能由于其他原因忽略了朱明的表现,并不能就此判定他“有点冷漠”。B.“这让同宿舍的小刘内心酸溜溜的,甚是嫉妒”错,原文说“听出了小刘话里酸溜溜的味道”,这不一定是小刘的真实心理,也许是故意说的羡慕的话,也不代表就是嫉妒。C.“又阐明找对象必须找一个爱自己的人”错,从文中“我现在体会到了那句话的含意:结婚找对象,不是要找自己喜欢的,而是找喜欢自己的”看,这只是王队安慰朱明的话而已,并不是在“阐明找对象必须找一个爱自己的人”的道理。故选D。(2)C“这样写大大地削弱了人物的魅力”错,从文中“她担心朱明过不了这个坎。临终前拜托妹妹开导朱明”可知,这样写应是更好地突出人物的形象。故选C。(3)由“王队心里一惊:难道他跟月亮分手了”“王队猛地停住脚步,回过……他相信朱明能够渡过这一关,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唉!王队重重叹了口气,不过,很快他的心里就释然了,消防队员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失恋?他相信朱明能够渡过这一关,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可知,文本写了王队对朱明的表现“起疑”“问疑”“解疑”,所以,王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由“有一天,小刘悄悄给王队汇报,说他在朱明的床头看到两句话”“这天晚上,看到朱明吃完晚饭一直躲在宿舍,王队一个电话把他叫了出来”等可知,王队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在一起。由“不出王队所料,过了一段时间,朱明像是度过寒冬经了春风的麦苗,又开始茁壮了”可知,王队的言行侧面衬托了朱明的形象。(4)由小说结尾的歌声“……我不看月亮,也没说想你,这样月亮和你都蒙在鼓里。我站在原地,等风也等你,把你写书上,也写心上……”可知,作者用“我不看月亮,也没说想你”等含蓄地表达了朱明心中对月亮的想念,深化了主旨。由“也写心上……”中省略号可知,人物的复杂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味深远,这就可以引发读者想象,增强了文章感染力。小说开篇写到主人公“再没哼唱过《想你的时候问月亮》”,结尾写到主人公和阳阳一起唱《不动声色》,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体现了主人公从“情绪低落”到“慢慢回归”的心路历程。文章以“我不看月亮”为标题,这首歌的歌词也提到了“我不看月亮”,所以末尾呼应标题,使得文本结构更加严谨。答案:(1)D(2)C(3)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王队对朱明的表现“起疑”“问疑”“解疑”构成了整个故事,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王队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在一起。③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王队的言行侧面衬托了朱明的形象。(4)①含蓄地表现主题。小说结尾的歌声,用“我不看月亮,也没说想你”等含蓄地表达了朱明心中对月亮的想念,深化了主旨。②引发读者想象。歌声艺术化地彰显了人物的复杂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味深远,引发读者想象,增强了文章感染力。③情节上前后对照(照应)。小说开篇写到主人公“再没哼唱过《想你的时候问月亮》”,结尾写到主人公和阳阳一起唱《不动声色》,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体现了主人公从“情绪低落”到“慢慢回归”的心路历程。④呼应标题(点题)。文章以“我不看月亮”为标题,其实是这首歌的歌词,末尾呼应标题,结构更加严谨。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个考点。我们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3)本题考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不能断开,排除BC;“因请相之”的主语是“宣王”,故应与“靖郭君至”断开,排除A;另外“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也都是完整的结构,两句之间要断开,也可排除AC。译文:靖郭君穿戴上齐威王赏赐给他的衣服、帽子,佩着齐威王赐给的宝剑。齐宣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看见他就哭了。靖郭君到了朝廷,齐宣王就请他做相国。靖郭君表示辞谢,不得已才接受。故选:D。(2)B.“含义相同”有误。根据句意“齐宣王很不喜欢我”“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前一个“说”是通假字,同“悦”,意思是“喜欢”;后一个“说”意思是“劝说”。两者含义不同。故选:B。(3)C.“齐貌辨完全不承认”错,“爱则有之,听则无有”意思是“宠爱倒是有的,听信可没有”,他只是否定了“信任”,而承认了有“宠爱”。故选:C。(4)①“而”,你们;“苟”,如果;“辞”,推辞、拒绝。译文:铲除你们这类人,毁掉我的家业,如果能让齐貌辨满意,我都不会拒绝去做。②第一个“舍”,动词;“御”,侍奉;“旦暮”,早晚。译文:于是安排齐貌辨在上等的客舍居住,派自己的长子侍奉他,早晚给他送去食物。(5)原文“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为沮。此齐貌辨之所以外生,乐患、趣难者也”大意是“在这个时候,靖郭君可称有知人之明啊!能够了解人才,所以即使有人非议那个有才能的人,他也毫不动摇。这就是齐貌辦把生死置之度外、乐于解除忧患、急于赴危难的原因”。归纳起来即:靖郭君了解齐貌辨(靖郭君有知人之明),他力排众议相信齐貌辨,善待齐貌辨,所以齐貌辨乐于为靖郭君效劳。答案:(1)D(2)B(3)C(4)①铲除你们这类人,毁掉我的家业,如果能让齐貌辨满意,我都不会拒绝去做。②于是安排齐貌辨在上等的客舍居住,派自己的长子侍奉他,早晚给他送去食物。(5)靖郭君了解齐貌辨(靖郭君有知人之明),他力排众议相信齐貌辨,善待齐貌辨,所以齐貌辨乐于为靖郭君效劳。参考译文:靖郭君很欣赏齐貌辨。齐貌辨的为人有不少小毛病,门客们都不喜欢他。有个叫士尉的人因此去劝说靖郭君,靖郭君没有听劝,士尉告辞而离开。孟尝君也在私下劝谏,靖郭君十分生气地说:“铲除你们这类人,毁掉我的家业,如果能让齐貌辨满意,我都不会拒绝去做。”于是安排齐貌辨在上等的客舍居住,派自己的长子侍奉他,早晚给他送去食物。几年以后,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靖郭君和齐宣王的关系很不融洽,只好辞别齐宣王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地去,齐貌辨也跟他一起回去。没多久,齐貌辨辞别靖郭君,打算回去拜见齐宣王。靖郭君说:“齐宣王很不喜欢我,您去那里一定会丢掉性命!”齐貌辨说:“我本来就没有打算活着回来,请一定让我去。”靖郭君没能阻止他。齐貌辩到了齐国都城,齐宣王听到这个消息,满心怒气地等着齐貌辨。齐貌辨拜见宣王后,宣王说:“你是靖郭君信任并十分宠爱的人吧!”齐貌辨回答说:“宠爱倒是有的,听信可没有。当大王还是太子的时候,我曾对靖郭君说:‘太子的相貌不仁义,脸颊过长,眼光无神,像这种人必然违背正道。不如把太子废掉,改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靖郭君哭着对我说:‘不可以,我不忍心这样做。’如果靖郭君听了我的话,那么他一定不会遭受今天这样的迫害。这是其一。靖郭君到了薛地后,楚将昭阳请求用几倍的土地来换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说:‘一定要接受这个请求。’靖郭君说:‘我从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现在虽然与宣王关系不好,(如果把薛地交换出去)将来我怎么对先王说?况且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怎么能把先王的宗庙交给楚国呢!’又不肯接受我的意见。这是其二。”齐宣王听了不禁长声叹息,脸上的神情变了,说:“靖郭君对待我,竟然到如此地步吗?我太年轻了,丝毫不了解这些情况。您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回来吗?”齐貌辨回答说:“可以。”靖郭君穿戴上齐威王赏赐给他的衣服、帽子,佩着齐威王赐给的宝剑。齐宣王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他,看见他就哭了。靖郭君到了朝廷,齐宣王就请他做相国。靖郭君表示辞谢,不得已才接受。七天以后,又称病坚决要求辞去相位。靖郭君没有辞成,三天以后齐宣王才同意。在这个时候,靖郭君可称有知人之明啊!能够了解人才,所以即使有人非议那个有才能的人,他也毫不动摇。这就是齐貌辦把生死置之度外、乐于解除忧患、急于赴危难的原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联系前后句子进行分析,把握诗人的内心感受。【解答】(1)D.“采用倒叙结构,完全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错,应是按照情感的发展顺序来遣词谋篇,不完全是倒叙。故选D。(2)由“记生母,在今朝”可知,作者直抒胸臆,抒发了思母之情;上片首句“彩丝堂上簇兰翘”极写堂上热闹场面,运用反衬手法,表达了母诞之日不能归而祝寿的痛苦心情;“奈烟水、龙沙路遥”“无地捧金蕉”把家乡亲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喜气洋洋与异地游子不能到场的孤寂痛苦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无可奈何的郁闷和怅惘之情;“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暗用唐代狄仁杰望云思亲的典故,寄托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由“万里梦魂消。待飞逐、钱塘夜潮”可知,作者运用虚写的手法,写思念母亲的那颗心,千山万水难以阻挡,在梦中,追赶钱塘江的潮水,连夜飞到母亲身旁。答案:(1)D(2)①直抒胸臆。“记生母,在今朝”,直接抒发了思母之情。②反衬。上片首句运用反衬手法,达到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效果,充分表达了母诞之日不能归而祝寿的痛苦心情。③对比。“奈烟水、龙沙路遥”“无地捧金蕉”把家乡亲人为母亲祝寿时的喜气洋洋与异地游子不能到场的孤寂痛苦构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无可奈何的郁闷和怅惘之情。④用典。“碧天迢递,白云何处”暗用唐代狄仁杰望云思亲的故事,寄托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⑤想象(虚写)。思念母亲的那颗心,千山万水难以阻挡,在梦中,追赶钱塘江的潮水,连夜飞到母亲身旁。全词以想象之景作结,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解答】故答案为:(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重点字:递)(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重点字:华)(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重点字: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7分)6.【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成语的含义,再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2)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构成及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比喻的特点,再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解答】(1)①处,语境强调今天的剪纸艺术人所共知,故可用“家喻户晓”。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②处,语境强调每一幅叶雕作品的独特,故可用“独一无二”。独一无二:只有这一个;而没有别的可与其相比。形容非常突出。③处,语境强调叶脉姿态多种多样,故可用“千姿百态”。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2)由“叶雕制作工序复杂,技艺难度高,叶片选取与图案的配合设计匠心独运,其作品异常精美,图案丰富、工艺精密更是非比寻常,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学虚拟、暗示、借代、引喻等文化技巧,正所谓‘小蝉翼,大世界’”可知,句中把“叶雕作品”比作“蝉翼”,比喻手法的使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叶雕作品很薄的特点,激发读者想象,突出叶雕制作工艺的精湛。答案:(1)①家喻户晓②独一无二③千姿百态(2)①构成:本体是叶雕作品,喻体是蝉翼。②效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叶雕作品很薄的特点,激发读者想象,突出叶雕制作工艺的精湛。(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7.【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补写的能力。解答时,先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然后根据上下语境,进行合理推导。(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童衣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浇注蜡烛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医药吸塑内托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2-氨基-5-氯二苯甲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PI胶带加氟素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网络版数字监控管理软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 2024出纳员总结和工作计划
- 《北京品今经营集团》课件
- 2024年到期房屋租赁终止合同样本版
- 棉花检测报告
-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知识点总结
- prp治疗膝关节炎
- 后羿射日故事课件
- 夏鹏 极简管理 笔记
- 护理pbl教学模式案例
- 2024年物流配送行业无人机配送方案
- 京剧社活动管理制度
- 肾脏干细胞治疗
- 商业银行全面质量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湖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