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1页
2023年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2页
2023年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3页
2023年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4页
2023年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谈起如何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卧游”一词最为常用。但有些人对“卧游”一词有误解,认为是年龄大了,躺在床上回味自己亲身游历过的风景。事实并非如此,卧游与真实的山水没有太大的关系。欣赏中国山水画时所说的卧游,是一种身居斗室,通过画家构建的山水世界去体味万物、思考古今和人生,进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过程。如何能做到卧游呢?有一些外部的条件要满足。鉴赏者首先要“偷得浮生半日闲”,让自己从外到内安静下来。只有安静下来,才能走进山水画的世界。其次,书房要小,即所谓“斗室”。如果你去过故宫博物院,见过乾隆皇帝著名的书房“三希堂”,就会对“斗室”有更直观的感受。在偌大的紫禁城内,位于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仅有五平方米大小。可以想象,乾隆从繁忙的政务中偷得半日的清闲,在这个小而雅致的房间中静坐榻上,展卷鉴赏书画。三希堂内,墙上悬挂的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仿佛是对“卧游”一词的注解。再次,展卷也有讲究。宋元以前流传下来的画作,更多的是一卷卷小而精致的长卷作品,更适合在斗室之内欣赏。鉴赏这样的长卷时,一边展开一边卷起,让人产生“移步换景”的观感。明代中晚期之后,大幅立轴的作品增多,被用来悬挂在壁上。鉴赏这些作品,选择适宜的高度和距离,观者便能按照画家的设定走进其所营造的山水世界。有人要问,即使我满足了以上这些外部的条件,但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依然难以取得卧游的效果,怎么办呢?其实,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在画家对笔墨的锤炼上。想要欣赏画家透过笔墨所传达的意境,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书法知识。通过欣赏画面中的运笔和用墨,观者不仅能判断出画家技法水准的高低,也能判断出画家的审美旨趣。影响深远的画家,不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图式和笔墨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因此,当我们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时,最值得玩味的便是画家的笔墨,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审美意境。千百年来,中国的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边从自然界学得山石、树木、云水的画法,一边通过自己的心裁,让画面传达出更加深远的意境。因此,与西方风景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写照,而是营造了一个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从而让人完成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摘编自刘亚刚《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意与审美境界》)材料二:意境,是指中国画中的境界与情调,是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形象与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相合所幻变而成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鉴赏一幅山水画的意境,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意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及人格魅力。画是由人创作的,作品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作者本人。一个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画一辈子画,也未必会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若从整个绘画史去审定,大凡历史上能流传下来的画家,除了在绘画价值上具有独特风貌之外,在诗文、书法、画学上必有一定造诣。意境全由笔墨而生。意境,除了由作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力量所致之外,更是由具体的笔墨运行去体现。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已不纯粹是一种技法技巧。它不但是每位画家的必修功力,更是每位画家人格修炼的直接反映。山水画因其笔法和墨法的运用变化,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空间、层次和趣味,以达到表现作者某种情韵意蕴的目的,才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展现出意境之美。意境是通过鉴赏活动完成后实现的一种艺术总汇。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而这灵魂除了创作者本身的因素和笔墨生成的原因之外,还在于景与情的结合。山水作品只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才能达到天人合一、诗画融合的艺术境界。山水画与真实的山水不一样,一位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与另一位画家所作的作品也会不一样,就是同一位画家所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也会不一样,这里面既有画家本身的问题,也有鉴赏者欣赏能力的问题,也就是鉴赏者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的问题。大凡一位大画家,其眼力必高。一位大鉴赏家,其修养必深厚。知人论画,知画论鉴,这是起码的品鉴道理。一幅成功的山水画除了蕴含着理想和情感的空间镜像外,必须给观赏者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如此,判断一幅山水画有无意境,必须通过鉴赏者的鉴赏才能去鉴别。意境既是画家的终点,也是鉴赏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鉴赏者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摘编自刘建《认识“意境”在山水画鉴定中的审美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卧游与真实的山水没有太大的关系,鉴赏者只要身居斗室且能安静下来欣赏,就能取得卧游的效果。B.鉴赏大幅立轴的作品时,如果选择适宜的高度和距离,欣赏者便能更好地走进其所营造的山水世界。C.文人画家学得山水意象的画法又通过心裁让画面有更深远的意境,营造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D.纵观整个绘画史,历史上流传的画家,除其绘画价值具有独特风貌外,还在于其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举乾隆皇帝著名的书房“三希堂”的例子,是为了阐述身居斗室是欣赏中国山水取得“卧游”效果的条件之一。B.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分别从作者的艺术修养、笔墨运行和鉴赏活动三个方面论证了鉴赏山水画的意境具备的条件。C.材料二指出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已不纯粹是技法技巧,而是每位画家人格修炼的直接反映,这是画家最应该重视的。D.材料二从画家本身和鉴赏者的欣赏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画家的作品与同一画家所作同一题材作品不一样的原因。(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卧游”观点的一项是A.赵希鹄撰写的《洞天清录》曾介绍道:“择画之名笔,一室止可三四轴,观玩三五日别易名笔。则诸轴皆见风日,决不蒸湿。又轮次挂之,则不惹尘埃。B.南宋的袁燮特地在住所的东侧,建了一个小轩,取名“卧雪”。他把收藏的名画环挂四周,点上一炉香,就在卧雪里遍览山野泉林,亭台楼榭。C.清代画家王武《唐寅落花诗图》取唐寅《落花诗》诗意,以细腻的笔法勾勒出辽阔的平静湖面,烟波迷蒙,令人犹如置身江南山水之间。D.《潇湘卧游图卷》为禅僧云谷禅师而绘。全卷以淡墨为主,大面积留白,描绘了水雾朦胧的广阔潇湘山水,将潇湘之景描绘的淋漓尽致。(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欣赏者怎样才能鉴定一幅山水画的审美价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湖船丰子恺二十年来,西湖船的形式变了四次。我小时在杭州读书,傍着西湖住过五年。毕业后供职上海,春秋佳日也常来游。现在蛰居家乡,离杭很近,更常到杭州小住。因此我亲眼看见西湖船的逐渐变形。西湖船的基本形式,是有白篷的两头尖的一叶扁舟。这至今还是不变。常变的是船舱里的客人的座位。二十年前,西湖船的座位是一条藤穿的长方形木框。背后有同样藤穿的长方形木框,当作靠背。这些木框涂着赭黄的油漆,与船身为同色或同类色。木框上的藤,穿成冰梅花纹样。每一小孔都通风,一望而知为软软的坐垫与靠背,因此坐下去心地是很好的。靠背对坐垫的角度,比九十度稍大。既不像旧式厅堂上的太师椅子那么竖得笔直,使人坐了腰痛;也不像醉翁椅那么放得平坦,使人坐了起身不来。靠背的木框,像括号般微微向内弯曲,恰好切合坐者的背部的曲线。因此坐下去身体是很舒服的。原来游玩这件事体,说它近于旅行,又不愿像旅行那么肯吃苦;说它类似休养,又不愿像休养那么贪懒惰。故西湖船的原始的形式,我认为是最合格的游船形式。它们的形状、质料与颜色,又与船的全部十分调和,先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呢!早春晚秋,每逢星期日,出三四毛钱雇一只船,载着二三同学、数册书、一壶茶、几包花生米,便可优游湖中,尽一日之长。尤其是那时候的摇船人,生活很充裕,样子很惬意,一面打桨,一面还有心情对我们闲谈自己的家庭、西湖的掌故,以及种种笑话。此情此景,现在回想了不但可以神往,还可以凭着追忆而写几幅画,吟几首诗呢。“野航恰受两三人”,“恰受”两字的状态,在这种船上最充分地表现着。我离杭后,某年春,到杭游西湖,忽然发见有许多船的座位变了形式。藤穿木框被撤去,改用了长的藤椅子,后面也有靠背,两旁又有靠手,不过全体是藤编的。这种藤椅子,坐的地方比以前的加阔,靠背也比以前的加高。坐上去固然比以前舒服。但在形式上,殊不及以前的好看。因为船身全是木的,椅子全是藤的,二者配合不甚调和。在人家屋里,木的几桌旁边也常配着藤椅子,并不觉得很不调和,这是屋与船情形不同之故。屋的场面大,其所要求的统一不甚严格。船的局面小,一望在目,全体浑成一个单位,其形式与质料,当然要求严格的统一。此外还有一种更大的不快:摇船人为了这两张藤椅子的设备费耗大,常向游客诉苦,希望多给船钱。有的自己告白:为了同业竞争得厉害,当了衣物置备这两只藤椅的。我们回头一看,见他果然穿一件破旧的夹衣,当着料峭的东风,坐在船头上很狭窄的尖角里。我们的衣服与他的衣服,我们的座位与他的座位,我们的生活与他的生活,同在一叶扁舟之中,相距咫尺之间,怎不令人心情不快?即使我们力能多给他船钱,这种不快已在游湖时生受了。西湖船从此变坏了!其后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座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长藤椅已被撤去,改用了躺藤椅。这料想是船家营业竞争愈趋厉害。他们看见游湖来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大都脚不着地,手不染水,一味贪图安逸。他们为营生起见,就委曲迎合这种游客的心理,索性在船里放两把躺藤椅,让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得了近代科学与物质文明的助力。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西湖上自从那种用躺藤椅的游船出现之后,不拘它们在游湖的实用上何等不适宜,在游船的形式上何等不美观,世间自有许多人欢迎它们,使它们风行一时。正当的游玩,决不是放逸,更不是养病。那种西湖船载了仰天躺着的游客而来,我初见时认真当作载来的是一船病人呢。最近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座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躺藤椅已被撤去,改用了沙发。沙发这种东西,不必真坐,看看已够舒服之至了。它那脸皮半软半硬,对人迎合得十分周到,体贴得无微不至,有时使人肉麻。它那些弹簧能屈能伸,似抵抗又不抵抗,这又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去一时爬不起来。故我只有十分疲劳或者生病的时候,懂得沙发的好处;若在健康时,我常觉得看别人坐比自己坐更舒服。倘把西湖船当作一件工艺品而审察它的形式,这配合就不免唐突。因为这些船身还是旧式的,还是二十年前的船身,只有座位的部分奇迹地换了新式的弹簧坐垫,使人看了发生“时代错误”之感。若以弹簧坐垫为标准,则船身的形式应该还要造得精密,摇船人的脸孔应该还要有血气,不应该如此憔悴;摇船人的衣服应该还要楚楚,不应该穿得像叫花子一般褴褛。我今天就坐了这样的一只西湖船回来,在船中起了上述的种种感想,上岸后不能忘却。现在就把它们记录在这里。总之西湖船的形式,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有删改)(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游玩,作者认为既不应同旅行那样苦,也不应如休养般安逸懒惰,据此,他认为西湖船的原始形式是最合格的,不仅达到了局部与整体的调和,还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B.“我们的衣服与他的……怎不令人心情不快”,眼见与想象我们与摇船人衣服、座位、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作者心情复杂,颇感不快。C.那些来游湖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们对西湖船座位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大都贪图安逸享乐,脚不着地,手不染水,进而还影响了世风。D.随着科学与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西湖船座位越变越奢华。而船身还是旧式的,船夫又很憔悴,这样写反映了社会问题,引人深思。(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将躺藤椅的弊端表现得形象而充分,西湖船的座位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状态。B.文章写“我”观察到的西湖船座位的变化,每次都细致全面地描写了座位的质料、形状、颜色等,具体而真切,充分展示了丰子恺对事物高超的白描写真功底。C.在文章写法上,作者有意舍弃西湖的优美景色而集中笔墨写船中座位二十年来的变化,以小见大;在表达方式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兼而有之。D.面对西湖船中座位的变化,作者使用了“忽然发见”“忽然看见”等,形象生动地写出座位变化在人物心中激起的波澜,作者并无心理准备。(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4)丰子恺先生在文章结尾说“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西湖船二十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愈变愈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戌,韩世忠自镇江退守江阴。是月,知徐州赵立闻诏诸路以兵勤王,乃将兵三万趋行在。金人邀立于淮阴,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于是率众径进,与金人遇,转战四十里,至楚州城下。立中箭贯两颊,口不能言,以手指麾诸军,憩歇定,方拔箭出之。议者谓自燕山之役,南兵未有如此之鏖战者。辛巳,金人攻常州,守臣周杞遣赤心队官刘晏击之;迎岳飞移屯宜兴。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等追破之,尽降其众。时兀术将趋杭州,遂进攻广德军。飞闻之,邀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驻军钟村,将士无粮,忍饥不敢扰民。会金复遣兵攻常州,飞复追至,四战皆捷。于是广德无援,金人杀守臣张烈。乙酉,兀术自广德过独松关,见无戍者,谓其下曰:“南朝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哉!”遂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走,钱塘县令朱跸率弓手土军,前路拒战,两中流矢,犹奋勇而进,力竭死之。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又谓张俊曰:“若能捍敌成功,当加王爵。”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各从便去。帝曰:“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扈从!若然,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于是郎官以下多从卫。癸巳,帝舟次昌国县。戊戌,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以城降,金人琶八守之。卫士唐琦袖石伏道旁,伺其出击之,不中,被执。琶八诘之,琦曰:“欲碎尔首,我即死,为赵氏鬼耳。”琶八曰:“使人如此,赵氏岂至是哉!”又问:“李邺为帅,尚以城降,汝何人,敢尔?”琦曰:“邺为臣不忠,恨不得手刃之,尚言及斯人耶”!仍顾邺曰:“我月给石米,不肯悖其主,汝享国厚恩,乃至此,岂人类哉?”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B.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C.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D.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德军为宋代行政区域,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等县地,为杭州西北重镇。金兀术进攻临安,就取道于此。B.王爵是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仅次于君主,高于公爵。汉朝施行封国制,没有王爵,只设普通爵位;魏晋始设王爵。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属于封建的官僚阶层,也包括没有做官的读书人。D.朕为古代帝王自称,为突出尊贵。《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中的“朕”即指楚王。此外,帝王还常“称孤道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世忠退守江阴之后,徐州知州赵立带兵勤王,和金人相遇,战斗中两颊中箭,他仍指挥若定,议者震撼。B.岳飞遣将降服郭吉后,又带兵拦截兀术,连战连捷,活捉大将王权。此时,金人攻打常州,导致广德失陷。C.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可以去留从便,皇帝认为官员应当知晓伦理,随驾陪从,以此来避免盗贼的侵扰劫掠。D.唐琦暗杀琶八,失手被擒。此前,宋军主帅李邺降金,唐琦认为李邺悖逆皇帝,不尽人臣之责,厉声责骂。(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南朝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哉!”遂犯临安。②琶八诘之,琦曰:“欲碎尔首,我即死,为赵氏鬼耳。”(5)欧阳修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说明南宋在抵抗金人南侵过程中“人事”的不足之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初夏行平水①道中陆游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莼②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注】①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②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抒发感慨,表现出诗人叹老嗟卑的悲愤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莼菜滑腻,豆荚鲜美,颔联二句颇能表现时令特点与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C.尾联写诗人微觉暑意便换掉夹衣,细致生动地表现了由春入夏的微妙变化。D.诗歌语言清新明丽,风格委婉自然,通过描绘郊行景象表现出游乐的兴致。(2)诗中颈联“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名句名篇默写(6分):5.(6分)名篇名句默写诗人在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时常常会运用典故。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用“①,②”,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廉颇自比,“③,④”,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故事,“⑤,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这一刻,亲历了北斗研制的人们欢欣鼓舞(额手称庆)。为了赶超世界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二十六载风雨兼程(风餐露宿)、九千日夜集智攻关,实现了北斗系统的历史性跨越,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速度”,展现“中国气度”。给别人指路,自己先要走出一条路。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始终坚持从现实国情出发,始终遵循“自主、开放、兼容、渐进”为原则,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2000年,北斗一号又省又快地构建起兼具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双星定位系统。在异常艰辛的自主创新过程中,北斗人在世界尖端科技挑战中牢牢握住了北斗导航的“勺柄”,在太空组网的北斗星座更是加速了坚实的脚步。从2017年11月到2020年6月,仅仅不到3年时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圆梦全球,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院士感慨万千:“北斗是党和国家调动千军万马齐心协力干出来的,()。”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北斗人迎难而上(急流勇进),对“一流北斗”始终精益求精、严慎细实的不懈追求。仰望星空,一颗颗明亮的围绕地球飞翔的北斗导航卫星,见证着北斗事业星空筑梦的历史,也闪耀着熠熠生辉(流光溢彩)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这种既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血脉赓续,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强国征程上树起的凝聚着亿万人心血的又一座精神丰碑。(1)文中四处加点词语,能够与括号中的词语互换的一项是A.欢欣鼓舞(额手称庆)B.风雨兼程(风餐露宿)C.迎难而上(急流勇进)D.熠熠生辉(流光溢彩)(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刷新“中国精度”,展现“中国速度”,彰显“中国气度”B.始终遵循以“自主、开放、兼容、渐进”为原则C.北斗星座更是加速了它在太空组网的坚实脚步D.仰望星空,一颗颗围绕地球飞翔的明亮的北斗导航卫星(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用共同支持把它托举起来的B.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一丝不苟拼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用共同支持把它托举起来的C.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D.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一丝不苟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长句改成四个短句,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可以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传承好、弘扬好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此,某中学开展了一次板报宣传教育活动。请你为本班级的板报撰写一段宣传文字。要求:结合上述材料,突出北斗精神的内涵(至少2个),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5字。四、写作(60分)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勇气是什么?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便害怕得瑟瑟发抖,还是坚持往前走。(《中国青年报》)(2)我们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天,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从悲叹和绝望中产生对人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勇敢迈向这种挑战的那一天。(法国作家福楼拜)(3)直面人生少有之困境,总有一些东西不可被击败、无法被战胜、不能被征服。我们困缚于巨变与惶惑之际,是勇气驱动我们不甘于麻木与注定。(《南方周末》2023年新年贺词)以上材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3年海南省昌江县部分学校高考语文二模试卷·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谈起如何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卧游”一词最为常用。但有些人对“卧游”一词有误解,认为是年龄大了,躺在床上回味自己亲身游历过的风景。事实并非如此,卧游与真实的山水没有太大的关系。欣赏中国山水画时所说的卧游,是一种身居斗室,通过画家构建的山水世界去体味万物、思考古今和人生,进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过程。如何能做到卧游呢?有一些外部的条件要满足。鉴赏者首先要“偷得浮生半日闲”,让自己从外到内安静下来。只有安静下来,才能走进山水画的世界。其次,书房要小,即所谓“斗室”。如果你去过故宫博物院,见过乾隆皇帝著名的书房“三希堂”,就会对“斗室”有更直观的感受。在偌大的紫禁城内,位于养心殿西暖阁的三希堂仅有五平方米大小。可以想象,乾隆从繁忙的政务中偷得半日的清闲,在这个小而雅致的房间中静坐榻上,展卷鉴赏书画。三希堂内,墙上悬挂的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仿佛是对“卧游”一词的注解。再次,展卷也有讲究。宋元以前流传下来的画作,更多的是一卷卷小而精致的长卷作品,更适合在斗室之内欣赏。鉴赏这样的长卷时,一边展开一边卷起,让人产生“移步换景”的观感。明代中晚期之后,大幅立轴的作品增多,被用来悬挂在壁上。鉴赏这些作品,选择适宜的高度和距离,观者便能按照画家的设定走进其所营造的山水世界。有人要问,即使我满足了以上这些外部的条件,但在欣赏中国山水画时,依然难以取得卧游的效果,怎么办呢?其实,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在画家对笔墨的锤炼上。想要欣赏画家透过笔墨所传达的意境,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书法知识。通过欣赏画面中的运笔和用墨,观者不仅能判断出画家技法水准的高低,也能判断出画家的审美旨趣。影响深远的画家,不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图式和笔墨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因此,当我们欣赏一幅中国山水画时,最值得玩味的便是画家的笔墨,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审美意境。千百年来,中国的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一边从自然界学得山石、树木、云水的画法,一边通过自己的心裁,让画面传达出更加深远的意境。因此,与西方风景画不同,中国山水画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写照,而是营造了一个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从而让人完成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摘编自刘亚刚《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意与审美境界》)材料二:意境,是指中国画中的境界与情调,是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形象与情感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是情与景、意与境交融相合所幻变而成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鉴赏一幅山水画的意境,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意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及人格魅力。画是由人创作的,作品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作者本人。一个没有文化修养的人,画一辈子画,也未必会创作出一幅好的作品。若从整个绘画史去审定,大凡历史上能流传下来的画家,除了在绘画价值上具有独特风貌之外,在诗文、书法、画学上必有一定造诣。意境全由笔墨而生。意境,除了由作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力量所致之外,更是由具体的笔墨运行去体现。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已不纯粹是一种技法技巧。它不但是每位画家的必修功力,更是每位画家人格修炼的直接反映。山水画因其笔法和墨法的运用变化,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空间、层次和趣味,以达到表现作者某种情韵意蕴的目的,才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展现出意境之美。意境是通过鉴赏活动完成后实现的一种艺术总汇。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而这灵魂除了创作者本身的因素和笔墨生成的原因之外,还在于景与情的结合。山水作品只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才能达到天人合一、诗画融合的艺术境界。山水画与真实的山水不一样,一位画家所创作的作品与另一位画家所作的作品也会不一样,就是同一位画家所作的同一题材的作品也会不一样,这里面既有画家本身的问题,也有鉴赏者欣赏能力的问题,也就是鉴赏者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的问题。大凡一位大画家,其眼力必高。一位大鉴赏家,其修养必深厚。知人论画,知画论鉴,这是起码的品鉴道理。一幅成功的山水画除了蕴含着理想和情感的空间镜像外,必须给观赏者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如此,判断一幅山水画有无意境,必须通过鉴赏者的鉴赏才能去鉴别。意境既是画家的终点,也是鉴赏者再创造的起点,是画家与鉴赏者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摘编自刘建《认识“意境”在山水画鉴定中的审美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卧游与真实的山水没有太大的关系,鉴赏者只要身居斗室且能安静下来欣赏,就能取得卧游的效果。B.鉴赏大幅立轴的作品时,如果选择适宜的高度和距离,欣赏者便能更好地走进其所营造的山水世界。C.文人画家学得山水意象的画法又通过心裁让画面有更深远的意境,营造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D.纵观整个绘画史,历史上流传的画家,除其绘画价值具有独特风貌外,还在于其艺术修养和人格魅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作者举乾隆皇帝著名的书房“三希堂”的例子,是为了阐述身居斗室是欣赏中国山水取得“卧游”效果的条件之一。B.材料二采用总分结构,分别从作者的艺术修养、笔墨运行和鉴赏活动三个方面论证了鉴赏山水画的意境具备的条件。C.材料二指出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已不纯粹是技法技巧,而是每位画家人格修炼的直接反映,这是画家最应该重视的。D.材料二从画家本身和鉴赏者的欣赏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画家的作品与同一画家所作同一题材作品不一样的原因。(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卧游”观点的一项是BA.赵希鹄撰写的《洞天清录》曾介绍道:“择画之名笔,一室止可三四轴,观玩三五日别易名笔。则诸轴皆见风日,决不蒸湿。又轮次挂之,则不惹尘埃。B.南宋的袁燮特地在住所的东侧,建了一个小轩,取名“卧雪”。他把收藏的名画环挂四周,点上一炉香,就在卧雪里遍览山野泉林,亭台楼榭。C.清代画家王武《唐寅落花诗图》取唐寅《落花诗》诗意,以细腻的笔法勾勒出辽阔的平静湖面,烟波迷蒙,令人犹如置身江南山水之间。D.《潇湘卧游图卷》为禅僧云谷禅师而绘。全卷以淡墨为主,大面积留白,描绘了水雾朦胧的广阔潇湘山水,将潇湘之景描绘的淋漓尽致。(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欣赏者怎样才能鉴定一幅山水画的审美价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4)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证思路的梳理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层次关系,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梳理。(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找出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解答】(1)A.“鉴赏者只要身居斗室且能安静下来欣赏,就能取得卧游的效果”错误。结合“事实并非如此……通过画家构建的山水世界去体味万物、思考古今和人生,进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过程”分析,“只要……就……”表述太绝对。故选A。(2)C.“这是画家最应该重视的”错误。结合“中国画的笔墨之道,已不纯粹是一种技法技巧。它不但是每位画家的必修功力,更是每位画家人格修炼的直接反映”分析,“这是画家最应该重视的”于文无据。故选C。(3)通过材料一可知,“卧游”是一种身居斗室,通过画家构建的山水世界去体味万物、思考古今和人生,进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过程。它对外部条件的要求是“鉴赏者首先要‘偷得浮生半日闲’,让自己从外到内安静下来”“书房要小,即所谓‘斗室’”“展卷也有讲究”。内在条件则是“想要欣赏画家透过笔墨所传达的意境,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和书法知识”。A.介绍挂画的方法,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卧游”的观点。B.轩中欣赏名画,“卧游”山水世界,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卧游”的观点。C.讲画家借鉴诗作的诗意进行画作的创作,与“卧游”没有直接的关系,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卧游”的观点。D.讲画家的画作意境,与“卧游”没有直接的关系,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卧游”的观点。故选B。(4)材料一共有四段内容,第一段先讲“有些人对‘卧游’一词有误解”,然后用“事实并非如此”引出“卧游”,明确“欣赏中国山水画时需要‘卧游’”。第二、三段讲“如何能做到卧游呢”,先讲“有一些外部的条件要满足”,然后具体分析需要满足的外部条件。第三段讲“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体现在画家对笔墨的锤炼上”,即一些内部条件。最后一段讲“中国山水画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写照,而是营造了一个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从而让人完成一次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指出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及影响等。(5)结合“意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及人格魅力”“也有鉴赏者欣赏能力的问题,也就是鉴赏者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的问题”分析,从艺术修养及眼光的角度来分析,欣赏者需要有独到的艺术修养、人格魅力及审美眼光等。结合“一幅成功的山水画除了蕴含着理想和情感的空间镜像外,必须给观赏者以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的余地”分析,欣赏者需要展开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结合“通过欣赏画面中的运笔和用墨,观者不仅能判断出画家技法水准的高低,也能判断出画家的审美旨趣。影响深远的画家,不仅能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图式和笔墨语言,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分析,欣赏者需要欣赏画面中的运笔和用墨,理解笔墨语言,欣赏作品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意境。结合“山水作品只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才能达到天人合一、诗画融合的艺术境界”分析,欣赏者要感悟画作中的艺术境界。答案:(1)A(2)C(3)B(4)首先针对一些人对“卧游”的误解提出欣赏中国山水画需要“卧游”的观点,接着阐述“卧游”需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最后指出中国山水画营造出能让观众“卧游”的山水世界,让人完成充满诗意的心灵之旅。(5)①欣赏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②欣赏者要能充分的联想和再创造。③欣赏者要能欣赏画家的运笔和用墨以及笔墨所传达出的审美意境。④欣赏者要能感悟画作中天人合一、诗画融合的艺术境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西湖船丰子恺二十年来,西湖船的形式变了四次。我小时在杭州读书,傍着西湖住过五年。毕业后供职上海,春秋佳日也常来游。现在蛰居家乡,离杭很近,更常到杭州小住。因此我亲眼看见西湖船的逐渐变形。西湖船的基本形式,是有白篷的两头尖的一叶扁舟。这至今还是不变。常变的是船舱里的客人的座位。二十年前,西湖船的座位是一条藤穿的长方形木框。背后有同样藤穿的长方形木框,当作靠背。这些木框涂着赭黄的油漆,与船身为同色或同类色。木框上的藤,穿成冰梅花纹样。每一小孔都通风,一望而知为软软的坐垫与靠背,因此坐下去心地是很好的。靠背对坐垫的角度,比九十度稍大。既不像旧式厅堂上的太师椅子那么竖得笔直,使人坐了腰痛;也不像醉翁椅那么放得平坦,使人坐了起身不来。靠背的木框,像括号般微微向内弯曲,恰好切合坐者的背部的曲线。因此坐下去身体是很舒服的。原来游玩这件事体,说它近于旅行,又不愿像旅行那么肯吃苦;说它类似休养,又不愿像休养那么贪懒惰。故西湖船的原始的形式,我认为是最合格的游船形式。它们的形状、质料与颜色,又与船的全部十分调和,先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呢!早春晚秋,每逢星期日,出三四毛钱雇一只船,载着二三同学、数册书、一壶茶、几包花生米,便可优游湖中,尽一日之长。尤其是那时候的摇船人,生活很充裕,样子很惬意,一面打桨,一面还有心情对我们闲谈自己的家庭、西湖的掌故,以及种种笑话。此情此景,现在回想了不但可以神往,还可以凭着追忆而写几幅画,吟几首诗呢。“野航恰受两三人”,“恰受”两字的状态,在这种船上最充分地表现着。我离杭后,某年春,到杭游西湖,忽然发见有许多船的座位变了形式。藤穿木框被撤去,改用了长的藤椅子,后面也有靠背,两旁又有靠手,不过全体是藤编的。这种藤椅子,坐的地方比以前的加阔,靠背也比以前的加高。坐上去固然比以前舒服。但在形式上,殊不及以前的好看。因为船身全是木的,椅子全是藤的,二者配合不甚调和。在人家屋里,木的几桌旁边也常配着藤椅子,并不觉得很不调和,这是屋与船情形不同之故。屋的场面大,其所要求的统一不甚严格。船的局面小,一望在目,全体浑成一个单位,其形式与质料,当然要求严格的统一。此外还有一种更大的不快:摇船人为了这两张藤椅子的设备费耗大,常向游客诉苦,希望多给船钱。有的自己告白:为了同业竞争得厉害,当了衣物置备这两只藤椅的。我们回头一看,见他果然穿一件破旧的夹衣,当着料峭的东风,坐在船头上很狭窄的尖角里。我们的衣服与他的衣服,我们的座位与他的座位,我们的生活与他的生活,同在一叶扁舟之中,相距咫尺之间,怎不令人心情不快?即使我们力能多给他船钱,这种不快已在游湖时生受了。西湖船从此变坏了!其后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座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长藤椅已被撤去,改用了躺藤椅。这料想是船家营业竞争愈趋厉害。他们看见游湖来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大都脚不着地,手不染水,一味贪图安逸。他们为营生起见,就委曲迎合这种游客的心理,索性在船里放两把躺藤椅,让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得了近代科学与物质文明的助力。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西湖上自从那种用躺藤椅的游船出现之后,不拘它们在游湖的实用上何等不适宜,在游船的形式上何等不美观,世间自有许多人欢迎它们,使它们风行一时。正当的游玩,决不是放逸,更不是养病。那种西湖船载了仰天躺着的游客而来,我初见时认真当作载来的是一船病人呢。最近某年春,我又到杭州游西湖,忽然看见许多西湖船的座位又变了形式。前此的躺藤椅已被撤去,改用了沙发。沙发这种东西,不必真坐,看看已够舒服之至了。它那脸皮半软半硬,对人迎合得十分周到,体贴得无微不至,有时使人肉麻。它那些弹簧能屈能伸,似抵抗又不抵抗,这又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去一时爬不起来。故我只有十分疲劳或者生病的时候,懂得沙发的好处;若在健康时,我常觉得看别人坐比自己坐更舒服。倘把西湖船当作一件工艺品而审察它的形式,这配合就不免唐突。因为这些船身还是旧式的,还是二十年前的船身,只有座位的部分奇迹地换了新式的弹簧坐垫,使人看了发生“时代错误”之感。若以弹簧坐垫为标准,则船身的形式应该还要造得精密,摇船人的脸孔应该还要有血气,不应该如此憔悴;摇船人的衣服应该还要楚楚,不应该穿得像叫花子一般褴褛。我今天就坐了这样的一只西湖船回来,在船中起了上述的种种感想,上岸后不能忘却。现在就把它们记录在这里。总之西湖船的形式,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有删改)(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对于游玩,作者认为既不应同旅行那样苦,也不应如休养般安逸懒惰,据此,他认为西湖船的原始形式是最合格的,不仅达到了局部与整体的调和,还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B.“我们的衣服与他的……怎不令人心情不快”,眼见与想象我们与摇船人衣服、座位、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作者心情复杂,颇感不快。C.那些来游湖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们对西湖船座位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大都贪图安逸享乐,脚不着地,手不染水,进而还影响了世风。D.随着科学与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西湖船座位越变越奢华。而船身还是旧式的,船夫又很憔悴,这样写反映了社会问题,引人深思。(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A.“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将躺藤椅的弊端表现得形象而充分,西湖船的座位形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精神状态。B.文章写“我”观察到的西湖船座位的变化,每次都细致全面地描写了座位的质料、形状、颜色等,具体而真切,充分展示了丰子恺对事物高超的白描写真功底。C.在文章写法上,作者有意舍弃西湖的优美景色而集中笔墨写船中座位二十年来的变化,以小见大;在表达方式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兼而有之。D.面对西湖船中座位的变化,作者使用了“忽然发见”“忽然看见”等,形象生动地写出座位变化在人物心中激起的波澜,作者并无心理准备。(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4)丰子恺先生在文章结尾说“二十年来,变了四次,但是愈变愈坏”,西湖船二十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愈变愈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答题时要认真阅读每一个选项,结合文本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句子的意思,并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理解其深层含义。(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筛选出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解答】(1)C.“那些来游湖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们对西湖船座位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进而还影响了世风”错误。文中说“这料想是船家营业竞争愈趋厉害。他们看见游湖来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大都脚不着地……让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无法推断出“起到关键作用”,应该是影响因素之一。且从“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来看,“进而还影响了世风”错误。故选:C。(2)B.“每次都细致全面地描写了座位的质料、形状、颜色等”说法错误,并不是每次都细致全面地描写了这些方面。如写躺藤椅就没有写形状和颜色。故选:B。(3)由“它那脸皮半软半硬,对人迎合得十分周到,体贴得无微不至”“它那些弹簧能屈能伸,似抵抗又不抵抗”可知,沙发半软半硬,还有弹簧,的确使人坐得很舒服。但其“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去一时爬不起来”“有时使人肉麻”,则证明沙发不适合作为游船的座椅。作者在描写沙发时,用了“脸皮”“陷阱”“肉麻”等词语,突出了西湖船座位只会一味迎合世俗,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特点,没有个西湖船座位的特质。再联系前文对“藤穿的长方形木框”椅的描写,结合“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分析,作者在此突出了这样的沙发座位代表的贪闲好逸的风习对世人产生的不好的影响。而句中的“这又好似一个陷阱,翻了进去一时爬不起来”的表述,表现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担忧。(4)第一问关于西湖船二十年来发生的变化,由“西湖船的座位是一条藤穿的长方形木框。背后有同样藤穿的长方形木框,当作靠背。这些木框涂着赭黄的油漆,与船身为同色或同类色”“靠背的木框,像括号般微微向内弯曲,恰好切合坐者的背部的曲线。因此坐下去身体是很舒服的”“它们的形状,质料与颜色,又与船的全部十分调和,先给游人以恰好的心情呢”可知,最初的座位藤穿木框椅与整只船色彩协调,给人的身体带来舒适感,使用起来也极为合适。接着,藤穿木框被换成全藤长椅,由“坐上去固然比以前舒服。但在形式上,殊不及以前的好看”“因为船身全是木的,椅子全是藤的。二者配合不甚调和……其形式与质料,当然要求严格的统一”可知,全藤长椅虽比以前舒服,但是船身全是木的,椅子全是藤的,二者配合不甚调和,使船的整体形式与质料缺乏统一。再接着变为躺藤椅,由“他们看见游湖来的富绅、贵客、公子、小姐大都脚不着地,手不染水,一味贪图安逸。他们为营生起见,就委曲迎合这种游客的心理,索性在船里放两把躺藤椅,让他们在湖面上躺来躺去,像浮尸一般”可知,此时的躺藤椅一味追求舒懒,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特质,呈现出病态。最后变为沙发,“沙发这种东西,不必真坐,看看已够舒服之至了”“倘把西湖船当作一件工艺品而审察它的形式,这配合就不免唐突”,从中可见沙发虽然舒服,但与船整体不协调,奢华之风令人生厌。关于作者为什么说这是“愈变愈坏”,通过阅读文章可知,船上的座位是越变越舒适,只考虑乘客的舒适度而没有考虑座位与船整体的协调度,而且坐船本是游玩,游玩与只注重享受的修养是有着很大区别的。由“我在这里看见了世纪末的痼病的影迹:19世纪末的颓废主义的精神,得了近代科学与物质文明的助力。在所谓文明人之间长养了一种贪闲好逸的风习……使它们风行一时”可知,西湖船座位形式的变化,实则是当时社会风气盛行的缩影。由“此外还有一种更大的不快:摇船人为了这两张滕椅子的设备费浩大,常向游客诉苦,希望多给船钱。有的自己告白:为了同业竞争得厉害,当了衣物置备这两只藤椅的”“我们的衣服与他的衣服,我们的座位与他的座位,我们的生活与他的生活,同在一叶扁舟之中,相距咫尺之间。怎不令人心情不快”可知,这种奢靡风气让社会不同阶层间矛盾冲突加剧,这种矛盾冲突让怀有正义感的作者感到悲伤,所以作者说“愈变愈坏”。答案:(1)C(2)B(3)①沙发半软半硬,还有弹簧,的确使人坐得很舒服,但它不适合作为游船的座椅。②西湖船座位只会一味迎合世俗,失掉了其应有特质,突出了西湖船沙发座位代表的贪闲好逸的世风对世人产生的恶劣影响,表现了作者对世风日下的担忧。(4)第一问:①最初的座位藤穿木框椅与整只船色彩协调,使用起来也极为合适。②后来变为全藤长椅,虽比以前舒服,但使船的整体形式与质料缺乏统一。③再后来的躺藤椅一味追求舒懒,呈现出病态。④最后变为沙发,与船整体不协调,奢华之风令人生厌。第二问:西湖船座位形式变化实则是当时奢华、颓废、好逸恶劳的社会风气盛行的缩影,社会不同阶层间矛盾冲突加剧的表现,所以作者说“愈变愈坏”。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戌,韩世忠自镇江退守江阴。是月,知徐州赵立闻诏诸路以兵勤王,乃将兵三万趋行在。金人邀立于淮阴,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于是率众径进,与金人遇,转战四十里,至楚州城下。立中箭贯两颊,口不能言,以手指麾诸军,憩歇定,方拔箭出之。议者谓自燕山之役,南兵未有如此之鏖战者。辛巳,金人攻常州,守臣周杞遣赤心队官刘晏击之;迎岳飞移屯宜兴。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等追破之,尽降其众。时兀术将趋杭州,遂进攻广德军。飞闻之,邀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驻军钟村,将士无粮,忍饥不敢扰民。会金复遣兵攻常州,飞复追至,四战皆捷。于是广德无援,金人杀守臣张烈。乙酉,兀术自广德过独松关,见无戍者,谓其下曰:“南朝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哉!”遂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走,钱塘县令朱跸率弓手土军,前路拒战,两中流矢,犹奋勇而进,力竭死之。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又谓张俊曰:“若能捍敌成功,当加王爵。”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各从便去。帝曰:“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扈从!若然,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于是郎官以下多从卫。癸巳,帝舟次昌国县。戊戌,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以城降,金人琶八守之。卫士唐琦袖石伏道旁,伺其出击之,不中,被执。琶八诘之,琦曰:“欲碎尔首,我即死,为赵氏鬼耳。”琶八曰:“使人如此,赵氏岂至是哉!”又问:“李邺为帅,尚以城降,汝何人,敢尔?”琦曰:“邺为臣不忠,恨不得手刃之,尚言及斯人耶”!仍顾邺曰:“我月给石米,不肯悖其主,汝享国厚恩,乃至此,岂人类哉?”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A.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B.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C.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D.兀术闻帝在明州/遣阿里蒲卢浑帅精骑渡浙来追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广德军为宋代行政区域,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等县地,为杭州西北重镇。金兀术进攻临安,就取道于此。B.王爵是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仅次于君主,高于公爵。汉朝施行封国制,没有王爵,只设普通爵位;魏晋始设王爵。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属于封建的官僚阶层,也包括没有做官的读书人。D.朕为古代帝王自称,为突出尊贵。《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中的“朕”即指楚王。此外,帝王还常“称孤道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A.韩世忠退守江阴之后,徐州知州赵立带兵勤王,和金人相遇,战斗中两颊中箭,他仍指挥若定,议者震撼。B.岳飞遣将降服郭吉后,又带兵拦截兀术,连战连捷,活捉大将王权。此时,金人攻打常州,导致广德失陷。C.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可以去留从便,皇帝认为官员应当知晓伦理,随驾陪从,以此来避免盗贼的侵扰劫掠。D.唐琦暗杀琶八,失手被擒。此前,宋军主帅李邺降金,唐琦认为李邺悖逆皇帝,不尽人臣之责,厉声责骂。(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南朝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哉!”遂犯临安。②琶八诘之,琦曰:“欲碎尔首,我即死,为赵氏鬼耳。”(5)欧阳修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说明南宋在抵抗金人南侵过程中“人事”的不足之处。【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兀术”是主语,“闻”是谓语,“帝在明州”是主谓短语做宾语,主谓宾之间不可断开,排除AC。“己丑”是下一句“帝乘楼船”的时间状语,所以前面要断开,排除D。译文:兀术听说皇帝在明州,派遣阿里蒲卢浑率领精锐骑兵渡过浙水前来追赶。己丑日,皇帝乘楼船,驻扎定海县,留下范宗尹、赵鼎在明州,来等待金国使者。故选:B。(2)D.“‘回朕车以复路兮’一句中的‘朕’即指楚王”错误,“朕”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文中的“朕”指的不是“楚王”,而是屈原自己。故选:D。(3)C.“以此来避免盗贼的侵扰劫掠”错误,文中“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意思是“那么我所到之处便与侵扰劫掠相同了”,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4)①“羸兵”,疲弱的士兵;“遽”,马上;“度”,越过。译文:“南朝如果用数百个疲弱的士兵守在这里,我怎么可能马上越过呢!”于是进犯临安。②“诘”,质问;“即”,即使;“为”,是。译文:琶八质问他,唐琦说:“想要击碎你的头,我即使死,也是赵氏的鬼。”(5)①结合“颐浩遂进航海之策”“帝然之”可知,高宗皇帝一味逃避退让,不能力主抗金。②结合“杜充叛,降金”“守臣康允之弃城走”“安抚使李邺以城降”可知,部分官员或贪生怕死,弃城而逃,或没有节操,投降卖国。③结合“广德无援”“无戍者”“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各从便去”可知,将领各自为战,没有战略上的全盘考虑和周密部署,导致金人乘虚而入。答案:(1)B(2)D(3)C(4)①“南朝如果用数百个疲弱的士兵守在这里,我怎么可能马上越过呢!”于是进犯临安。②琶八质问他,唐琦说:“想要击碎你的头,我即使死,也是赵氏的鬼。”(5)①高宗皇帝一味逃避退让,不能力主抗金。②部分官员或贪生怕死,弃城而逃,或没有节操,投降卖国。③将领各自为战,没有战略上的全盘考虑和周密部署,导致金人乘虚而入。参考译文:    甲戌日,韩世忠从镇江退守江阴。当月,徐州知州赵立听说朝廷下诏让各地带兵勤王,于是率兵三万赶到皇帝住所。金人在淮阴截击赵立,赵立下属劝说赵立不如返回守住徐州,赵立震怒,咬紧牙关愤怒地说:“返回的人斩首!”于是率领众人径直前行,和金人遭遇,转战四十里,到楚州城下。赵立被箭射中贯穿两颊,口不能说话,用手指挥各路军队,休息安定,才把箭拔出。评论的人说从燕山战役开始,南兵中从没有像这样激战的人。辛巳日,金人攻打常州,守臣周杞派遣赤心队官兵刘晏迎击金人:迎接岳飞转移驻防到官兴。强盗郭吉听说岳飞到来,逃入湖中,岳飞派遣王贵等人追击击溃郭吉,他的部下全部降服。当时兀术将要到达杭州,干是进攻广德军。岳飞听说这件事,到广德边境中拦截攻击兀术,六战六胜,活捉兀术大将王权。恰逢金人再次派兵攻打常州,岳飞再次追击,四战四胜。于是广德没有援军,金人杀害守臣张烈。乙酉日,兀术从广德经过独松关,看到没有成卫的人,对手下的人说:“南朝如果用数百个疲弱的士兵守在这里,我怎么可能马上越过呢!”于是进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逃走,钱塘县令朱跸率领弓手民兵,前线抵御抗击,两次被乱箭射中,仍然奋勇前进,气力用尽被杀。兀术听说皇帝在明州,派遣阿里蒲卢浑率领精锐骑兵渡过浙水前来追赶。己丑日,皇帝乘楼船,驻扎定海县,留下范宗尹、赵鼎在明州,来等待金国使者。又对张俊说:“若能成功抵御敌人,当加封王爵。”吕颐浩上奏让从官以下去留从便。皇帝说:“士大夫应当知晓伦理道德,怎么能够不随从!如果这样,那么我所到之处便与侵扰劫掠相同了。”于是郎官以下大多随从护卫。癸已日,皇帝船只驻扎昌国县。戊戌日,金人进犯越州,安抚使李邺开城投降,金人琶八驻守越州。卫士唐琦袖中装石头埋伏在路边,等候琶八出城攻击他,没有击中,被抓住。琶八质问他,唐琦说:“想要击碎你的头,我即使死,也是赵氏的鬼。”琶八说:“假如人人如此,赵氏哪能到这样的地步!”又询问:“李邺做元帅,尚且开城投降,你是什么人,胆敢如此?”唐琦说:“李邺作为臣子不忠心,我恨不得亲手杀了他,还提他做什么呢!”辱骂没让他稍有屈服,琶八催促杀了他,唐琦至死都没有住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初夏行平水①道中陆游老去人间乐事稀,一年容易又春归。市桥压担莼②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郊行已觉侵微暑,小立桐阴换夹衣。【注】①平水:陆游家乡浙江绍兴以东四十里,以产茶著称。②莼:一种水生植物,可食用。(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首联抒发感慨,表现出诗人叹老嗟卑的悲愤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莼菜滑腻,豆荚鲜美,颔联二句颇能表现时令特点与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C.尾联写诗人微觉暑意便换掉夹衣,细致生动地表现了由春入夏的微妙变化。D.诗歌语言清新明丽,风格委婉自然,通过描绘郊行景象表现出游乐的兴致。(2)诗中颈联“傍水风林莺语语,满园烟草蝶飞飞”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先准确地列举出意象,再思考这些意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解答】(1)A.诗歌中表现出诗人的感慨之情,但出语平和,不应视作“叹老嗟卑的悲愤”,故表述错误。故选:A。(2)这两句诗大意是:傍水林中,随风传来声声莺语。市上人家的园内,碧草如烟,蝴蝶翻飞。诗人选取了水、风、黄莺、蝴蝶这些意象。营造了“莺语语”“蝶飞飞”充满生机,热闹非凡的意境,读来不仅有亲切之感,更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答案:(1)A(2)选取了水、林、莺、草、蝶等意象。构成了初夏季节莺语声声,蝴蝶翻飞的热闹美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译文:人老了以后生活中就少了兴味和趣事,一年又一年很快就过去,又是一年春归来。桥头的集市上,莼丝担里的蔬菜分量很大,村中小店用粗瓷碟子以招徕顾客,豌豆黄豆相继粒绽。傍水林中,随风传来声声莺语,市上人家的园内,碧草如烟,蝴蝶翻飞。在郊外游玩感到暑气侵人,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便取出单衣换下了夹衣。赏析:首联便是以抒发感慨的议论提起:人老了,感到生活中乐事不多。时间一年年地过去,眼下春天又完了。这两句诗,联系陆游的经历来看,不应视作叹老嗟卑的陈词。诗人有志难伸,被迫赋闲,光阴空逝,欲挽无由,当此之际,不会没有“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陆游《醉歌》)的激愤,只是这首诗没有触着这方面的话题,因而出语平和罢了。不过,“容易”和“又”二语,还是约略透出了一丝感慨之情。中间两联就承接“春归”二字落笔,具体展示初夏时分平水道上的景象。颔联写集市风光:桥上莼丝担,路旁小酒店。陆游生于江南,对于其味深有体会,一个“滑”字,最能表现莼菜特色。桥头是过往行人必经之路,莼丝担停在桥头,可谓善于选择地址。从“压”字可见,担中莼丝数量不少。在这桥畔村头,酒店自然是少不了的。初夏时,豌豆、黄豆相继粒绽。江南村俗,带荚水煮,用以佐酒。村店中常可以见到用粗瓷碟子堆起几盘以招徕顾客。二句颇能表现时令特点与江南水乡的地方特色。颈联转而写初夏自然风光:傍水林中,随风传来声声莺语。市上人家的园内,碧草如烟,蝴蝶翻飞。不说“莺语”“蝶飞”,而说“莺语语”“蝶飞飞”,动词叠用,情景热闹,读来更有亲切之感,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时当初夏,郊行稍久,即感暑气侵人。于是诗人便取出单衣,在梧桐阴下站立片刻,换下了夹衣。“小立桐阴换夹衣”,是这首诗中最动人之句。诗人描绘了这一生活琐事,而换衣之处是历来以喻清节的梧桐之阴,则更增添了几分雅致。全篇无一“喜”“乐”等字眼,诗人欣喜之情却漫溢于画面之中,令人读之心醉神怡。名句名篇默写(6分):5.(6分)名篇名句默写诗人在抒发情感、表达情怀时常常会运用典故。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用“①出师未捷身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②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不幸;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廉颇自比,“③廉颇老矣,④尚能饭否”,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陆游在《书愤》中,借用檀道济的故事,“⑤塞上长城空自许,⑥镜中衰鬓已先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解答】故答案为:①出师未捷身先死(重点字:捷)②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字:襟)③廉颇老矣(重点字:颇)④尚能饭否(重点字:否)⑤塞上长城空自许(重点字:塞)⑥镜中衰鬓已先斑(重点字: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这一刻,亲历了北斗研制的人们欢欣鼓舞(额手称庆)。为了赶超世界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几代北斗人接续奋斗、数十万建设者聚力托举、二十六载风雨兼程(风餐露宿)、九千日夜集智攻关,实现了北斗系统的历史性跨越,一次又一次刷新“中国精度”,彰显“中国速度”,展现“中国气度”。给别人指路,自己先要走出一条路。在北斗系统研制建设过程中,工程全线始终坚持从现实国情出发,始终遵循“自主、开放、兼容、渐进”为原则,探索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2000年,北斗一号又省又快地构建起兼具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的双星定位系统。在异常艰辛的自主创新过程中,北斗人在世界尖端科技挑战中牢牢握住了北斗导航的“勺柄”,在太空组网的北斗星座更是加速了坚实的脚步。从2017年11月到2020年6月,仅仅不到3年时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圆梦全球,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院士感慨万千:“北斗是党和国家调动千军万马齐心协力干出来的,()。”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北斗人迎难而上(急流勇进),对“一流北斗”始终精益求精、严慎细实的不懈追求。仰望星空,一颗颗明亮的围绕地球飞翔的北斗导航卫星,见证着北斗事业星空筑梦的历史,也闪耀着熠熠生辉(流光溢彩)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这种既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血脉赓续,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质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强国征程上树起的凝聚着亿万人心血的又一座精神丰碑。(1)文中四处加点词语,能够与括号中的词语互换的一项是CA.欢欣鼓舞(额手称庆)B.风雨兼程(风餐露宿)C.迎难而上(急流勇进)D.熠熠生辉(流光溢彩)(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DA.刷新“中国精度”,展现“中国速度”,彰显“中国气度”B.始终遵循以“自主、开放、兼容、渐进”为原则C.北斗星座更是加速了它在太空组网的坚实脚步D.仰望星空,一颗颗围绕地球飞翔的明亮的北斗导航卫星(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A.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用共同支持把它托举起来的B.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一丝不苟拼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用共同支持把它托举起来的C.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团结一心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D.是工程全线几十万人一丝不苟拼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支持共同托举起来的(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长句改成四个短句,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可以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辨析这些易混词语,一要辨其形,看其异在哪里;二要辨其神,注意使用上的细微差别。(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要明确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子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修改。(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题时,学生要读语段,明大意;读选项,明内容;入语境,析对应(4)本题考查学生长句变短句的能力。解答时,学生要注意长句变短句的方法,主要有抽取法、分述法、解说法。【解答】(1)A.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额手称庆:双手合掌,举到额头,表示感到庆幸。不可互换。B.风雨兼程:形容在风雨中仍然不停的赶路,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餐露宿: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不可互换。C.急流勇进:意思为在急流中要勇于前进。形容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迎难而上:就算遇到困难也不退缩,迎着困难去克服它。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可以互换。D.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不可互换。故选C。(2)A.“刷新……精度”搭配不当。B.“遵循……的原则”和“以……为原则”句式杂糅。C.“加速了……脚步”搭配不当。D.正确。故选D。(3)结合前文“北斗是党和国家调动千军万马齐心协力干出来的”的句式特点,可知后文用“是……的,是……的”,句式更加协调一致,可以排除AB;D.“一丝不苟”与前文“齐心协力”缺乏呼应,不合语境,应用“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