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第二部分 阅 读-专题五 说明文阅读_第1页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第二部分 阅 读-专题五 说明文阅读_第2页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第二部分 阅 读-专题五 说明文阅读_第3页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第二部分 阅 读-专题五 说明文阅读_第4页
2025中考语文古诗文专项复习 第二部分 阅 读-专题五 说明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读中考专题集训专题五

说明文阅读2025年中考语文主题训练主题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2024湖北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红山文化及其考古成果(节选)

①2024年1月17日上午,2023年度红山文化考古工作成果论证会在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有6个与辽宁红山文化调查与考古发掘相关的项目做了现场汇报,与会专家从课题意识、聚落模式、理论方法等方面对年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②2023年是辽宁省红山文化研究成果丰硕的一年。辽宁省完成了大凌河中游、细河流域和辽河干流地区4

900平方千米的调查任务,新发现红山文化遗址129处。红山文化发源于东北地区西南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分布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境内有分布较为密集的红山文化遗址,被认为是红山文化时期社会上层统治者居住的核心区域,见证了红山文化孕育、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

③红山文化代表性出土文物“中华第一龙”碧玉C形龙整体造型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翘,嘴紧闭。鼻端平齐,双鼻孔呈圆形,额和颚底刻有细密方格纹。梭形双目凸起,前部圆形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脊起鬣,飘逸上卷,呈扁薄状,其上有浅凹槽,边缘为尖锐的刃状。尾部内卷。光素无纹。穿孔位于龙体中部。

④在马鞍桥山遗址一个大型祭祀坑内,考古人员发现了整套的农业工具,其中包括播种用的石耜(犁)、收割用的石刀、加工谷物时使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一件涂有红色颜料的石耜也一并出土,由此可见,这些农业工具是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这一发现表明,红山先民祭祀活动十分隆重,除了对具象的神明(牛河梁女神庙)、祖先(积石冢)进行祭祀外,还对生业活动进行祭祀,这是对红山文化祭祀对象认识的新突破。

⑤以为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观点,值得考古人深入思考。

⑥对于红山文化及有关遗存为什么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相关专家作了解析:以玫瑰花图案彩陶为主要特征因素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与以龙鳞纹图案彩陶为主要特征因素的红山文化,这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的南北结合是花(华)与龙的结合。从中原区系的酉瓶和河曲地区的三袋足斝的又一次南北不同文化传统共同体的结合所留下的中国文字初创时期的物证,到陶寺遗址所具有的从燕山北侧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表现出晋南是“帝王所都曰中,故曰中国”的地位,使我们联想到今天自称华人、龙的传人和中国人。中华传统光芒所披之广,延续之长,都可追溯到文明初现的五千年前后。(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链接材料】(选自《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1.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CA.辽宁省完成调查任务区域面积最广、发现遗址数最多证明2023年红山文化研究成果丰硕。B.红山文化后期先民有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整套农业工具表明他们也对生业活动进行祭祀。C.从《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中我们可以发现,2020年度海岱地区发表的考古材料最多。D.红山文化以龙鳞纹图案彩陶为主要特征证明红山文化及有关遗存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选项分析判断A辽宁省完成调查任务区域面积最广、发现遗址数最多(未提及)证明2023年红山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不正确B红山文化后期先民(未提及)有专门用于祭祀活动的整套农业工具表明他们也对生业活动进行祭祀。不正确C从《中国考古学年鉴2020》中我们可以发现,2020年度海岱地区发表的考古材料最多。正确D红山文化以龙鳞纹图案彩陶为主要特征证明红山文化及有关遗存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由第⑥段可知,这一说法过于片面)不正确2.小宇同学打算绘制一幅海报,选取下面的图片作为“红山文化遗产展”的海报原型,请你围绕活动及展览主题,并结合文章的内容帮助小宇同学完成选图理由。(5分)[答案]

(5分)①此图片为红山文化代表性出土文物“中华第一龙”碧玉C形龙图片,与这次展览的主题相关;②整体造型呈C字形,构图简单,设计起来不太复杂,可操作性强;③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直根系”,龙的形象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3.文章提到,红山先民祭祀活动十分隆重。请你结合文章第④段中的相关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简要描述红山先民的祭祀场景。(4分)[答案]

(4分)示例:深夜,悠扬的古乐声在空中回荡,虔诚的人们手持祭品,排队走向摆放着牛河梁女神塑像、先祖塑像及整套农具的祭坛,祈求来年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二、[2024云南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胡清扬

①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它既是中华儿女自古以来使用的时间计算方式,是这片土地上人们世代沿用的生活习惯,也是中华民族可以引以为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与传承。

②二十四节气可不是人为随便设定的,而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决定的。

③中国农历是根据太阳运行黄经的轨迹进行运算的。从黄经0°开始,每增加30°,大约要三十天。这称为一个“中气”。经过360°便要用十二个“中气”,分别就是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如果从小寒这一天算起,太阳黄经再每增加30°,就过到一个“节气”,运行360°后,正好经过十二个“节气”,即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中气”和“节气”交替运行,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一套时令系统。所以说,这与生产有着紧密联系的二十四节气,可谓是一套遵守自然规律、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传统历法。

④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为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人民群众许多生活习惯以及活动都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参照。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南,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比如《帝京景物略》记载明代北京的人们“立秋日,相戒不饮生水,曰‘呷秋头水,生暑痱子’”。再如有谚语云“清明过十天,单裤单布衫”,告诉人们根据节气调整穿衣的多少。在雨水、惊蛰期间,要及时除虫,免去害虫大量繁殖带来的危害。小满期间,要喝雄黄酒。当然,有时各个地域会有细微的差异。“小雪杀猪,大雪宰羊”是北方人在这两个节气特有的生活方式,南方则是“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⑤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为全国各地所采用,成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包括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生产仪式、民间风俗等节日文化。一些节气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如清明、立春、立夏、冬至等,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但是如今堪称节日的节气日已为数不多,能够保留下来的习俗活动数量少且流行不够普遍。以立春日为例,历史上它曾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有“新春大如年”的说法。立春日要举办盛大的迎春礼,这一活动最迟在东汉时期就已出现,到清代达到极盛,甚至民国时期在一些地方还十分隆重,成为官民共同参与的大型礼俗活动。

⑥现代社会,随着气候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生产指南的作用大大下降,于是引发了关于要不要保护二十四节气的谈论……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A.二十四节气是人为决定的计时方式,遵守自然规律。B.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活动有很大影响。C.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丰富多样,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D.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生产指南的作用大大下降,面临要不要被保护的争议。[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二十四节气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决定的有科学依据的计时方式,遵守自然规律。故A项“二十四节气是人为决定的计时方式”表述有误。2.结合文章第⑤段,分析加点词“既……又……还……”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

(4分)加点词“既……又……还……”从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强调了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进一步说明了二十四节气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3.文章结尾说:“现代社会,随着气候条件不断变迁,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生产指南的作用大大下降,于是引发了关于要不要保护二十四节气的谈论……”请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5分)[答案]

(5分)要保护二十四节气。(1分)因为二十四节气是有科学依据的计时方式,是遵守自然规律、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传统历法;(2分)它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是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2分)所以要保护二十四节气。三、[2024辽宁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3题。(12分)【材料一】

甲辰龙年,主打龙元素的设计纷纷登场,中国生肖文化迸发新活力。

龙形象衍生融合到影视、服装等多个领域,甚至有望形成产业链,给龙年消费带来更多想象和灵感。在影视文化领域,以经典动画《西游记》《花木兰》为素材而创作的“白龙马”“木须龙”等形象拥有大批忠实粉丝,据此制作的表情包、输入法风靡青年人群;在服饰设计领域,萌态十足的卡通龙、栩栩如生的刺绣龙融入新中式风格;在邮政收藏领域,以“天龙行健”和“辰龙献瑞”为代表的邮票一票难求……龙元素、龙形象的广泛应用和消费实践表明,以深刻的文化自觉将传统民俗文化价值与现代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让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日常生活,在市场和文化领域创造更多可能,甚至走向国际。(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二】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为鳞虫之长。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将龙视为文明象征、精神图腾。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等,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在古代主要寓意皇权;龙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承载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如今龙的诸多精神品质,已经凝聚为广泛的社会共识。我们在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进行当代思考,聚焦人民期盼和文化需求。借助专业知识,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展示独特的东方传统美学韵味。(选自互联网,有删改)【材料三】图1

舞龙图2

龙纹马面裙【材料四】

农历二月初二,是民间俗称“龙抬头”的日子,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春天,来了!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人们选择在这天理发,希望可以从“头”开始、红运当头,期待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好光景!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翻土、整地、施肥……农民们在地里忙碌着,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了,人们期盼着一个好年景、好收成……

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人们把对美好未来的盼望蕴含其中。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饼也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今年恰逢农历甲辰龙年,龙年“龙抬头”,盼有好兆头!

愿我们都能振奋精神,不负春光、不负自己!(选自《平凉日报》,有删改)1.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CA.龙年生肖文化迸发新活力,龙形象衍生到很多领域,完全形成了产业链,给龙年消费带来更多想象和灵感。B.材料二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介绍了龙的美好寓意以及如今鲜活的生命力。C.龙形象还衍生融合到邮票、服装等领域,《舞龙》邮票、“龙纹马面裙”都是龙形象广泛应用和创新的产物。D.材料四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清晰地说明了二月二这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表达了人们期盼着一个好年景、好收成。[解析]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选项分析A材料一第二段提到“龙形象衍生融合到影视、服装等多个领域,甚至有望形成产业链,给龙年消费带来更多想象和灵感”。选项中的“完全形成了产业链”表述绝对且变未然为已然。B材料二先介绍龙在古代的象征意义,然后阐述其精神内涵如何在当代传承,体现了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并无主次之分。选项中“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表述有误。D材料四列举了水饺、米饭、馄饨、面条、饼等民间饮食以“龙”为名的现象,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2.班级举办“龙文化与民俗节日”主题班会活动。班长小雅说:“端午节,赛龙舟,百舸争流,乘风破浪……”请你仿照班长的话,结合材料四,也写一句话。(3分)[答案]

(3分)示例一:二月二,剃龙头,从头开始,鸿运当头。示例二:二月二,剃龙头,迎接春天好光景,一年都有精神头。3.青年服装设计师小林设计的龙形刺绣马面裙,在2023年9月巴黎时装周上展演,受到人们青睐。请结合材料一与材料二分析小林成功的原因。(6分)[答案]

(6分)以深刻的文化自觉将传统民俗文化价值与现代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2分)让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日常生活,在市场和文化领域创造更多可能。(2分)借助专业知识,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更加鲜活的生命力,展示独特的东方传统美学韵味。(2分)主题二

自然探究一、[2024湖北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身体不舒服是地磁暴惹的祸?

①中国气象局地磁监测数据显示,3月24日23时到25日23时,地球出现了3小时特大地磁暴,且地磁活动一直持续到26日。其间,地磁暴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很多网友表示自己这几天“浑身不舒服”,怀疑是受到了地磁暴的影响。还有人“恍然大悟”称:还以为是上班上的,原来是地磁暴的“锅”!

②到底什么是地磁暴?它真的会危害人体健康吗?

③“简单地说,地磁暴就是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现象。”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曹静介绍,作为最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高速抛离太阳表面。强大的动能量和太阳磁场能量一旦冲向地球,就会引发地球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地磁暴。这种现象通常在太阳活动高峰期频繁发生,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小地磁暴、中等地磁暴、大地磁暴、特大地磁暴和超大地磁暴。据统计,平均每年有54天都会发生小地磁暴,但本次地磁暴因强度较大而引起公众关注。

④关于网友们自述的头痛、嗜睡、失眠、焦虑等症状,曹静说:“这应该和地磁暴无关。按目前研究看,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推广部部长陈卫荣则表示,虽然普通人不需要对地磁暴做特殊的防护措施,但对于太空飞行员和定居在高纬度地区的居民等特殊人群来说,需要关注地磁暴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⑤那么,地磁暴会对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造成干扰吗?曹静介绍:“对空间天气最敏感的是航天器。太阳活动剧烈时,高能粒子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飞行器可能造成损害。”随着地磁暴活动的加强,地球高层大气被太阳能量不断加热,低轨道值班的航天器飞行时就会遇到额外的阻力。这种阻力会产生类似拖拽的减速作用,降低运行轨道的高度,威胁航天器安全。

⑥此外,地磁暴还会对通信导航产生影响,比如干扰无线电通信、影响飞机轮船等的导航系统,甚至我们的手机信号。电力传输系统也可能受到地磁暴的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变压器或电网设施损坏,引起电力中断。

⑦虽然人类几乎感觉不到地磁暴的发生,但一些依赖地球磁场飞行的生物就不一样了。例如,地磁方向和大小的改变会令鸽子“找不到北”,回不了家。成都信鸽协会秘书长陈帅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就提道:“在25日早上7点的一场短距离比赛中,有近6

000羽信鸽刚放飞时估计受到地磁暴的短暂影响,导致整体速度变慢。”

⑧地磁暴为地球带来的并不全是麻烦,也有一份浪漫的“礼物”,那就是美丽的极光。去年12月,黑龙江、内蒙古、北京等多地出现极光,就是受地磁暴影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工程师韩大洋解释,这是因为太阳会不停地产生大量被称为“太阳风”的高能带电粒子,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这些粒子都围绕地球聚集起来。当储存的能量饱和时,太阳风就会沿着磁力线碰撞地球的大气层,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获得能量并释放,这就形成了让我们大饱眼福的极光。因此,最近极光爱好者可以密切留意空间天气预报,择机择地观测极光。(选自《科普时报》2024

年3月29

日)1.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DA.地磁暴是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现象,只在太阳活动高峰期频繁发生。B.地磁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人们不需要对地磁暴做特殊的防护措施。C.地磁暴为地球带来的并不全是麻烦,也会在多地形成美丽的极光,让人大饱眼福。D.地磁暴会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飞行器造成损害。[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D项,“直接”意为“不经过中间事物发生关系的”,这里是说当云南东部地区均处在准静止锋锋面以下时,昆明会立刻切换成“一雨成冬”模式,删除“直接”并不影响原文意思。2.小航在读第①段时,觉得说明文这样写很有意思。请谈谈文章第①段这样写的好处。(4分)[答案]

(4分)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2分)准确、科学、简明地介绍了“昆明准静止锋”的本质特点。(2分)3.小航觉得本文第⑦段的内容是多余的,你觉得能否删掉?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答案]

(5分)乙图能够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夜间的情形。(2分)夜间没有太阳辐射,气温降低使冷气团变强,锋面西进。(3分)二、[2024云南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昆明准静止锋

①长期往返于云贵地区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不论冬夏,从贵阳出发时阴雨绵绵,到昆明便是晴空万里;从昆明出发时艳阳高照,一到贵阳就要撑开雨伞。昆明是享誉世界的“春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为何相距不远的贵阳却常年多雨,“天无三日晴”?其实我国的气象学家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天气现象。1946年,张丙辰先生首次提出了“准静止锋”的概念,并命名了“昆明准静止锋”。探索这种天气现象,或许能帮助我们解答以上疑惑。

②“昆明准静止锋”是指主要由北方冷空气和西南暖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的,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锋面天气系统。冬季,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我国北方由于缺少大量高山的阻挡、削弱,冷空气便长驱直入。到达秦岭后,冷空气虽被众多高山削弱,但一部分还会继续南下,来到云贵高原。云南和贵州基本上以乌蒙山脉为界,山的西边是云南,东边为贵州。乌蒙山脉平均海拔达到2

500米,一般强度的冷空气难以逾越,便滞留在乌蒙山以东,在平均海拔1

000米左右的贵州一侧堆积。同时,在此堆积的冷气团与来自伊朗的西南干暖气团,或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团对峙,交界的锋面就此在云贵高原中部“静止”下来,形成昆明准静止锋。

③昆明准静止锋具有季节性特点。平均而言,昆明准静止锋在冬春季出现频率较高,夏秋季出现频率则较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云南大部分地区受干暖气团控制,云南东北部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则受冷气团控制,昆明准静止锋就是二者的交界处。以1月为例,处于锋面东北侧的贵阳阴雨连绵,每月≥0.1毫米降水日数均在10~15天以上;而处于锋面西南侧的云南大部分地区因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却碧空万里,冬无严寒。

④昆明准静止锋还有“昼伏夜出”的特点。当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白天太阳辐射增温使高原上的暖气团变强,挤压锋面东退;夜间无太阳辐射,降温使冷气团变强,锋面就西进。特别是冬春季节昆明准静止锋比较活跃时,云南人早起常感到天气阴冷,上午10点后天空变得一片晴朗,温暖的阳光又回到了人间。

⑤受其名字误导,很多人以为昆明准静止锋是静止不动的,其实准静止锋锋面的位置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其变动范围呈带状分布。一旦昆明准静止锋翻过乌蒙山脉西进或南下,就会转为冷锋,并迅速向西南方向推进,沿途会带来大幅降温。此时,如果云南东部地区均处在准静止锋锋面以下,那么四季如春的昆明会直接断崖式切换成“一雨成冬”模式。

⑥我国气象学家发现昆明准静止锋已近70年,但它神秘的面纱仍旧没有被完全揭开。昆明准静止锋对云贵高原上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怎样的?当地的环境和动植物的分布规律中,又有哪些细节反映着它的存在和力量呢?关于昆明准静止锋,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不同领域的人们去解答。(根据《中国国家地理》相关材料编写)1.下列句中加点的内容,删除后原文意思不变的一项是(

)

(3分)CA.探索这种天气现象,或许能帮助我们解答以上疑惑B.我国北方由于缺少大量高山的阻挡、削弱C.平均而言,昆明准静止锋在冬春季出现频率较高D.四季如春的昆明会直接断崖式切换成“一雨成冬”模式[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选项原文分析A地磁暴是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现象,只在太阳活动高峰期频繁发生。(第③段:“地磁暴就是太阳活动引起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在太阳活动高峰期频繁发生”)不正确B地磁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没有影响,人们不需要对地磁暴做特殊的防护措施。(第④段:“它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虽然普通人不需要对地磁暴做特殊的防护措施,但对于太空飞行员和定居在高纬度地区的居民等特殊人群来说,需要关注地磁暴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不正确选项原文分析C地磁暴为地球带来的并不全是麻烦,也会在多地形成美丽的极光,让人大饱眼福。(对应第⑧段内容)正确D地磁暴会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飞行器造成损害。(第⑤段:“太阳活动剧烈时,高能粒子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航天飞行器可能造成损害”)不正确2.第②段画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答案]

(4分)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往下读;②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地磁暴。3.请仔细观察甲、乙两幅图,根据文中相关内容,说说哪幅图能够描述昆明准静止锋夜间的情形,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甲乙[答案]

(5分)不能删去。第⑦段补充说明了地磁暴对一些依赖地球磁场飞行的生物的影响,使说明内容更全面、周密,且列举了具体例子,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主题三

古今匠造一、天星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邛窑省油灯

①“省油灯”在汉语中是一个一语双关的词,而该词来源于唐宋时期成都工匠的一件精彩发明。考古学者欧

②古代人们用油灯照明,油灯点燃后,热会通过灯盏的热传递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蒸发,增加耗油量。唐宋时期,聪明智慧的成都人发现了这个原理,他们设计了省油灯,____。阳希君在《福建宋代陶瓷省油灯漫谈》中写道:“省油灯最早出现于唐代四川邛窑并延续烧至宋代,并作为该窑特色科技产品而享誉全国。”

③在宋代,省油灯的美名留在了陆游的笔记里,传遍了天下。他在《老学庵笔记》里写道:“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陆游在笔记中还说,这省油灯在四川已经流行几百年了,曾被入川的外地官员当作“伴手礼”馈赠给朋友。后来他又在《斋居纪事》中对省油灯做出了更详细的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④1983年8月和12月,四川大学博物馆研究员陈德富选择四个省油灯,进行了四次省油灯节油率的模拟实验。【甲】实验结果表明,四个灯盏的省油效果平均在8%到14%之间,最高可达22.4%,省油效果会因季节的不同有所不同,夏季比冬季效果更好。虽然实验结果未及陆游所言“省油几半”,但仍然可以反映出明显的省油效果。一盏盏造型古拙、不太起眼的小小油灯,展示的是古代蜀地匠人的惊人才华。

⑤陆游所记载的夹瓷盏,就诞生于成都的邛窑。邛窑遗址位于邛崃市南郊,与三星堆、金沙遗址并列为四川三大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录。这里烧造的邛窑作为四川青瓷窑的代表,是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巨大瓷窑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远的影响。

⑥邛窑创新创造、优雅时尚的文化基因,时至今日仍然滋养着成都的文创产业。【乙】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带着文创企业“蜀山窑”落户蒲江县明月村,以当地的松、竹、茶为灵感创作了“明月杯”;青年陶艺家李清泉则打造出彭州白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植天府文化,依托现代科技,创作符合现代人生活美学的文创产品,推动成都文创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让成都文创充满活力与魅力。(选文有改动)1.下列四个句子是有关省油灯工作原理的阐述,将其还原到第②段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B①从小孔往夹层中加水

②为油灯增加了一个夹层

③达到省油的目的

④可以降低油温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句子的衔接与连贯。①②两句都提到了“夹层”,根据动作的顺序可知②句在前,①句在后,因此可排除A、C两项。④句紧承①句,点明了往夹层中加水的作用,而③句“达到省油的目的”是省油灯的最终功效,应放在最后。据此可知,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2.请根据选文内容,将表格填写完整。(5分)匠心内容说明方法匠心体现【甲】句列数字(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句(2)_______________借当下成都以邛窑为文化基因进行创新创造,打造出各种文创产品的事例,具体准确地突出了成都艺术家传承与创新的品质。

(5分)(3分)陈德富以确切实际的数据展现古人的科技成果,既体现了他探索钻研的精神,也充分展示出古代蜀地匠人的惊人才华。

(2分)举例子3.请简要概括第⑤段的说明内容。(4分)[答案]

(4分)夹瓷盏(省油灯)诞生地邛窑遗址的位置和地位。[解析]

本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解答本题,考生可先逐句分析,然后将每句的信息进行整合。该段开头先点明夹瓷盏(省油灯)诞生于成都的邛窑,然后介绍了邛窑遗址的位置及其在中国瓷窑中的重要地位。据此不难作答。二、天星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手炉:古代的“暖宝宝”周

①手炉为我国冬季取暖用具之一,一般为铜质或珐琅质。其体积较小,造型多以方圆为基准。炉内装有燃炭,炉顶有镂空罩盖。手炉可手提、手捧或放入袖内用于取暖,类似于现代人用的“暖宝宝”。

②手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陕西茂陵汉墓出土的一件手炉,上面就有“阳信家铜温手炉”的铭文。明清时期,手炉在宫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③作为明清皇宫用品,故宫里的手炉不失皇家风范。如故宫藏黑漆描金开光山水图手炉,为乾隆年制,长约18.4厘米,宽约12.9厘米,高约14厘米(不含木质提梁)。

④从构造组成来看,此手炉由外胎、内胆、顶罩、提梁四部分组成。外胎为木胎,外表面髹以彩漆。内胆为铜胆,架设于木胎的口沿上,用于贮藏燃炭。顶罩为铜丝编织而成的镂空罩网,精致细密,既可以通风换气助力炭燃,又可以避免燃炭的火星溅出。提梁为木制,形状与炉身巧妙融合,表面为描金回纹。使用此手炉时,往炉内加燃炭,炭火产生的热量(高温)传到铜内胆,铜内胆再将热量传给木外胎(适温)。使用者双手捧炉,即可感到温暖舒适。

⑤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热材料,其导热系数非常高,而木材具有较小的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此手炉采用铜内胆、木外胎,既有利于保持炉内长时间供热,又可避免手炉外表面发烫。

⑥明清时期手炉制作的巧匠,以张鸣岐为代表。他制作的手炉选用精炼红铜,锻打却不加雕凿,炉壁厚薄均匀,纹饰精美。尽管炉内胆与外胎均为铜质,但其热量处理却恰到好处,炉中炭火即使烧得很旺,炉的外表面也不烫手。

⑦张鸣岐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久用不松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虽然很薄,但是能够经得住踩踏。故宫藏有一款张鸣岐制作的手炉,以优质的红铜制作,底径7.5厘米,口径10厘米,高8.7厘米。整个手炉通体一色,外观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此手炉不设提梁,为手捧式。篾箩状顶罩向上隆起,使得炉内炭火的热量传到盖顶时,不会令人感到烫手。另底部有铭文:“不知寒积雪,但觉袖生春;张鸣岐制。”其篆书自然有度,运刀游刃有余,落款大方得体,颇具名家风范。

⑧综上可知,手炉作为古代“暖宝宝”,其艺术的造型及实用有效的功能,折射出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亦为我国古代工匠卓越制造技艺的体现。(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1.校刊《生活与艺术》栏目转载了这篇文章,转载时,编辑们认为文章标题很好,请你说说原因。(4分)[答案]

(4分)因为标题点明了说明对象“手炉”,并阐明了它的功能——“古代的‘暖宝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小语读完第④段后,问道:“为什么还要用木材来制作手炉的外胎?”请你为她解答困惑。(3分)[答案]

(3分)木材具有较小的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3.校刊转载选文后,还设计了一道体验题目,请你参与。(5分)

如果你是古代一位卖手炉的小哥,打算从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向顾客推销张鸣岐设计的手炉,请参考选文内容,接着下面的开头,写下你的推销语。[答案]

(5分)示例一:这手炉用优质的红铜制作,受热均匀,不烫手。这顶盖,细密严实,用多久也不松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看着薄,您踩一脚也没事!您再看这手炉上的花纹,多漂亮啊,细细看来又觉得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带一个回家吧,“不知寒积雪,但觉袖生春”,买手炉就是买春天!示例二:这是一款用精炼红铜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炉壁厚薄均匀,双手捧着暖和又不烫手;整个手炉纹饰精美,外观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刻有诗句。真是耐用又好看,买一个吧![解析]

本题借助具体情境考查信息提取与口语表达。文中对张鸣岐设计的手炉的介绍集中在第⑥⑦段。考生围绕实用性和艺术性,从这两段中提取该手炉的卖点即可。三、天星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千年不朽的神兵利刃陈

①铸成于春秋末期的国家一级文物越王勾践剑,代表了中国古代最巅峰的青铜冶铸技术。

②1965年,传说中的神兵利刃——越王勾践剑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的一座大型楚国墓葬中被发现。这把剑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剑刃异常锋利,多年的岁月侵蚀只让它生出了薄薄的锈迹。

⑥越王勾践剑剑格表面的含硫量较高,有0.9%~5.9%。有人猜测这是古人对越王勾践剑做了硫化处理。但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这其实是附着在器物上的硫化物,是墓室中尸体、衣物等腐烂后产生的。这些硫化物的致密性很差,根本不能起到抵抗锈蚀的作用,所谓“硫化处理”并不是越王勾践剑“千年不朽”的真正原因。那么,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⑦首先,同墓葬出土的其他铅含量高的器物都腐蚀严重,反观越王勾践剑,选材用料非常讲究,铅含量很少,从源头上避开了遭遇锈蚀的“厄运”。

⑧其次,这个墓地深埋地下,长期被地下水浸泡,墓内空气含量很少。并且铜剑所在之处被一椁两棺层层相套,四周用白膏泥填塞,墓坑填土夯实,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基本隔绝了氧气。

1.作者是如何围绕文章标题来行文的?(3分)[答案]

(3分)首先,直接点出说明对象“千年不朽的神兵利刃——越王勾践剑”;然后,围绕“神兵利刃”“千年不朽”,分别介绍越王勾践剑高超的铸制工艺以及“千年不朽”的原因;最后,赞叹古人铸造出越王勾践剑的不朽之举。[解析]

本题考查对行文思路的把握。首先,要明确标题的含义。标题“千年不朽的神兵利刃”指代的就是本文的说明对象“越王勾践剑”,且“千年不朽”“神兵利刃”恰恰是越王勾践剑的两个显著特点。然后,通读全文,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千年不朽的神兵利刃”展开的。分析可知,第①②段直接点出说明对象“越王勾践剑”;第③~⑩段具体介绍了越王勾践剑高超的铸制工艺以及“千年不朽”的原因(对应标题中越王勾践剑的两个特点“神兵利刃”“千年不朽”);第⑪段,赞叹了古人铸造出越王勾践剑的不朽之举。据此,不难整合出答案。2.选文中插入了越王勾践剑的图片,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

(3分)运用画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展示了越王勾践剑的剑身及上面的错金铭文、蓝色琉璃与绿松石镶嵌等细节,形象地说明了越王勾践剑铸制工艺高超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3.结合语境,说说选文第⑩段中“多个幸运因素”指什么。(6分)[答案]

(6分)选材用料讲究,铅含量少;处于几乎密闭的空间,基本隔绝了氧气;剑身与剑鞘紧密结合,与外界基本隔绝。(任答三点即可)主题四

日常科普一、[2024河北模拟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①相信很多人冬天早晨起床都会经历一场与被窝的“搏斗”,就算闹钟响个不停,也不愿离开温暖又舒适的被窝,总想多赖一会儿。

②那么,怎么解决冬天“赖床”的难题呢?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造成冬天“起床困难症”的原因吧。

③我们需要睡眠,很重要的原因是需要保持能量。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消耗更多的能量,为了减少能量消耗,人们通常会本能地选择躲在温暖的被窝中。有研究发现,和清醒状态比较,睡眠时人体会将体温主动调节到一个较低水平,快要苏醒时,体温开始缓慢恢复。如果天气寒冷,人们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使体温恢复,然后从睡眠状态中清醒。

④光照时间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生物钟,诱导睡眠。它的合成及自身节律受光周期的控制。夜幕降临,光线刺激减弱,褪黑激素分泌增加,人就会感到困倦,从而进入睡眠状态;白天光线充足,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人就会进入清醒状态。同样是早晨6点,夏季太阳早已升起,而冬季的6点天还没亮。因此在同样的起床时间,由于光线刺激弱,冬季人体内的褪黑激素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人会相对更困倦。

⑤冬季特有的习惯也会使你起床困难。冬天人们往往会关紧门窗以保暖,这样一来室内环境处于相对密闭的状态,经过一个晚上人体的代谢,房间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会升高,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使我们的睡眠质量下降,人在早上也会昏昏沉沉不容易起床。除了紧闭门窗,冬天睡觉大家都会盖上厚厚的被子,而这床厚被子也会让我们睡得更香,更想赖床。因为厚被子产生压力,压力的刺激能够使人体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呼吸和脉搏频率降低,使机体迅速平静,从而产生镇静效果,降低机体警觉性,缓解应激状态,进而促进睡眠。

⑥虽然有这些客观原因,但是也要注意冬天早晨赖床还是害处多多。比如:总是喜欢赖床,结果错过吃早餐的时间,这种行为对肠胃功能不利;长期有赖床习惯,会造成大脑皮质过长时间地抑制,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于是赖床醒来后会感到头昏脑涨,没有精神……

⑦那么如何让冬天起床变得不再困难?对于起床困难户,早睡不熬夜是关键。还可以准备一个闹钟,它的设置也有讲究,铃声可以设置为柔和、舒缓一些的音乐,避免过于刺耳。音量可以设置成逐渐增强模式,让大脑有适应的过程。

⑧大脑适应后,把起床分为三步:闹钟响后,躺一躺;起床之后,坐一坐;坐在床边,等一等。起床穿戴完毕之后,抓紧时间,拉开窗帘,让阳光照射进来,开一下窗通通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给身体一个信号——“我醒了”,就可以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了!(选文有改动)1.阅读选文②~⑤段,提取关键信息,完成思维导图。(3分)(3分)冬天早晨起床需要更多的时间使体温恢复。由于光线刺激弱,冬天早晨褪黑激素水平较高。冬天夜晚,紧闭门窗,二氧化碳浓度升高。2.小冀同学一到冬天就成了起床困难户,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向他提出几条合理建议。(4分)[答案]

(4分)①早睡不熬夜。

②准备一个闹钟,将铃声设置为柔和、舒缓一些的音乐。

③闹钟响后,可以再躺一躺,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坐在床边等一等,活动一下肢体,唤醒身体。起床后开窗通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意思对即可)3.小冀同学想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校报“趣味科普”专栏,并拟写了三个题目。请帮小冀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并说明理由。(5分)A.《起床三部曲》B.《聊聊冬天“起床困难症”》C.《漫谈冬天起床困难的问题》[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