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580-2016 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_第1页
DB21T 2580-2016 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_第2页
DB21T 2580-2016 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_第3页
DB21T 2580-2016 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_第4页
DB21T 2580-2016 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21DB21/T2580—2016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1 1 1 2 3 4 6 7 9 本标准规定的人工防护林特指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农田牧场防护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LY/T1663油松毛虫、赤松毛虫和落叶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LY/T2111-2013美国白蛾防治技术DB21/T706-2013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T2277-2014樟子松造林技术规程以降低风速、防止或减缓风蚀、固定沙地,以及保2林、林木和灌木林。包括农田、牧(草)场内及其境界外100m范围内,或与沙质地区接壤250m~500m范围内,以及在阶地、低丘、岗地等处设置的林带、4评判标准与程度分级——林分郁闭度<0.4的中龄及以上的林分;——单位面积死亡木(含濒死木)株数占总株数20%以上的林分;——病虫害发病比重占单位面积株数20%以上且无恢复成林希望的林分(带——植被覆盖度<50%的灌木林中龄及以上的林分;3林分郁闭度(中龄及以上的林分)林木分布较均匀林木分布不均匀单位面积死亡木(含濒死木)株数占总株数20%以上的林分>40%病虫害发病比重占单位面积株数20%以上且无恢复成林希望的林分(带)>50%林分密度按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定的合理经营密度小于20%以上的林分>50%林带连续缺带20m以上且缺带距离占整条林带长度的20%>50%植被覆盖度灌木林中龄及以上的林分分布较均匀分布不均匀树高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20%以上>50%根据防护林退化程度和评判因子,宜采用的修适用于退化程度较轻,林隙、林窗或林中空地分布的防护林,根据林地内目的树种林木分布现状,确定补植方法,通过修复作业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实现乔灌树种的有机结合。并通过树种合理选5.2更新、改造适用于退化程度较重的防护林,对其进行全面皆伐或带状皆伐,也可采取分段采伐、隔株采伐、隔带采伐等更新方式进行。对防护林退化林带可采用带适用于需要调整组成、密度或结构的退化防护林。对间密留稀,留优去劣的,可采取透光抚育;需要调整林木生长空间,扩大单株营养面积,促进林木生长的林分,可采用生长抚育、修枝抚育;对4病虫危害林通过彻底清除受害木和病源木,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可望恢复林分健康发育的,可采取卫生抚育、定株抚育;土壤诊断缺肥为主要原因导致退化的可采取施肥措天然更新条件及现状较好的林分采取封禁保护,对自然更新有障碍的林地可辅以人工适用于受病原微生物或害虫等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导致防护林退化的,可通过采用化生药剂防治、生物防治、人工防治、营林措施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林分郁闭度(中龄及以上的林分)补植补造、封禁保护补植补造、更新改造、封禁保护更新改造单位面积死亡木(含濒死木)株数占总株数20%以上的林分抚育复壮更新改造更新改造病虫害发病比重占单位面积株数20%以上且无恢复成林希望的林分(带)病虫害防治抚育复壮、病虫害防治更新改造林分密度按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定的合理经营密度小于20%以上的林分补植补造、封禁保护补植补造更新改造林带连续缺带20m以上且缺带距离占整条林带长度的20%以上补植补造补植补造、更新改造更新改造植被覆盖度灌木林中龄及以上的林分补植补造、封禁保护补植补造补植补造、更新改造、树高较同类立地条件林分的平均水平低20%以上抚育复壮更新改造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作业设计以小班为基本单元,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为修复作业设计的申报单5退化人工防护林的修复作业,改善原有植被状况和林作业设计过程参照森林经营技术规程(DB21/T——修复区域自然环境的调查与分析;——修复区域森林资源的历史情况和现状的调查与评价;——区域内正常林分与退化林分,在林分质量、生态功能等方面的对比评价;——退化程度与面积;——修复方式和时间安排(确定到小班材种、伐区清理、病虫害处理及其它技术措施要求(技术、嫁接技术、复壮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内容——用工量概算、修复费用概算、收支概算及物资消耗量计算(落实到小班——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措施(确定到小班);——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彩印件——林业部门审批意见;——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作业设计说明书;6——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投资概算表;——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小班作业设计一览表;——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小班作业设计位置图,比例尺1:10000。——树种调整重新配置方式;——水土严重流失区、风沙区的乔灌配置技术、固土固沙技术方式;——长期水土流失,土地肥力贫瘠改良技术方式。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的采取以——伐区公示在采伐许可证发放前进行,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在乡镇林业站和伐区周边最近的一个或数个居民点范围内进行。7——开展上岗培训,包括作业流程、修复方式、林木采伐、营造林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小班中有国家级保护物种,在作业设计中注明保护物种名称、分布、保护措施等。——在每个流程开始时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让作业人员掌握有关技术要求;——按照设计要求,保护好作业区内的国家级保护植物;——作业过程中做好护林防火与施工安全工作。——调查设计卡片;实施退化人工防护林修复的经营单位,建立专项技术8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宜侧重于电子信息档案的建立,主要管理设计文件、批9 村林班小班小地名面积地类林种树种修复方式修复时间苗龄苗木等级补植树种补植株数采伐强度采伐树种采伐株数采伐蓄积保留树种保留株数抚育强度采伐树种采伐株数封育类型封育方式机械围栏长度生物围栏长度主要病虫害受害株数防治方式树种面积树种面积a)适用条件:适合在林(冠)下有林间空地、天窗等栽植更新树种条件的退化林分。针阔混交、紫穗槐等。苗木规格云杉、冷杉、油松、红松、樟子松采用3-4年生苗木,整地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60×60×60cm;五角枫、花曲柳、刺槐、锦鸡儿、紫穗槐等采用1-2年生苗木,整地采用穴状整地,规b)模式特点:可以更新成复层异龄针阔混交、乔灌混交林,达到人工近自然的生a)适用条件:选择生长衰退、防护功能下降、郁闭度0.2以下,枯死(含濒死)比例大于31%或达优良树种,营造带状、块状、株(行)间、不规则或网格方式b)模式特点:便于形成针阔、乔灌混交林,林分结构稳定,减少病虫a)适用条件:选择林分衰退、林木生长下降、生态防护功能显著降低,枯死(含濒死)比例大于31%或达到刺槐成过熟林。更新树种:根系发达,保持水土能a)适用条件:辽西北沙区、地势比较平坦、立地条件较好的地块,选择生长衰退、防护功能明显下降或枯死木(含濒死木)占小班株数40%以上的林分。更新树种:阔叶、针叶b)模式特点:便于形成以樟子松为主、多树种并存的植物群落,增强整a)林分选择:树木均匀分布、密度适宜、品种优良、林木生长过程健壮,水土条件相对较好的杨——伐根培土或伐根培土后扣膜萌芽更新技术。春季树木萌动前,伐根培土(厚度5cm左右),或待萌条长至10cm后薄膜,至20——切断伐根侧根促进根蘖苗萌发技术——大机械拉沟断根根蘖更新技术——机械钻坑根蘖更新技术。),的苗。翌年春季树液萌动前保留一株生长健壮苗(一般更新当年除蘖3~4次,第2年除蘖1~2次)。每次除蘖对定株点萌芽苗培土加固,清理杂草灌木。在更新当年侧芽长至2cm左右对保留萌条抹芽萌条2/3处以下嫩芽;第2年、第3年对保留萌条适当修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发现,及时救治。护林管理及时到位,避a)技术要点:选择林木分布均匀、密度适中、根系具有一定活力的杨树成过熟林。对于整株树杆b)时间选择:嫁接当年春季采伐待更新林c)伐根高度:伐根高度保留5~8cm,d)嫁接地清理:伐后及时清理,做到“集中采伐,及时清理,随时嫁接”。e)换代品种选择:经鉴定或经认定、审定的杨树良种,且适宜于本地区发展,生长迅速,抗f)接穗采集处理:选择一年生接穗枝条,一般为1+1或2+1一年生枝,生长健壮、无病害或机械损——嫁接时间:以树液流动开始时进行最好。背面再削1cm长短削面,呈一长一短楔形。接穗削好后含于口中,防止削面表层单宁物质受氧化不利于——嫁接方法:砧木断面皮层与木质部之间插入接穗,使接穗形成层与砧木形成层紧密接触。取湿土封土,抖碎后覆盖嫁接部位,避免对接穗造成碰撞。封土高度以高于接穗顶端——除萌:及时去除伐根萌发萌条,做到除小、除早、除净,除萌后补覆一层湿土,第新枝长至1米左右时,抹掉所有侧枝,确保主干健康快速生长。一般嫁接成活苗木需进行4~5次抹长;落叶后入冬前浇1次封冻水。第2年在萌发期、生长期和——除草:每年松土除草3次。在嫁接后3~5年内行间间作,以矮稞作物为主,以耕代管。a)适用条件:针叶纯林改针阔混交或针针混交更新模式。在生长状态逐渐衰退、防护功能明显下格为50×50×50cm,造林密度1.5×1.5m。造林均采b)模式特点:针叶纯林更新为针阔混交,改善油松、樟子松原有生长环境,将油松、樟子松纯林改造成以油松、樟子松为主、多树种并存的植物群b)模式特点:增加林内通风、透光,降低杨树初植密度、减少杨树病虫害的a)适用条件:蚕场带状皆伐更新改造,在放养能力、年产量逐年下降或已废弃多年的蚕场采用带穴状整地70×70×70cm,客土造林;落叶松采用2年生苗木;采用穴状整地40×40×40cm,b)模式特点:易形成针阔混交林。通过客土,改良因原有放蚕所导致的土地沙化、板结,改善栽a)适用条件:针对密度过大、生长不良的油松、樟子松退化林分,采取疏伐、透光伐、生修枝、浇水、施肥、补植补造等方式改造,采伐强度控制在20%以内。选择补植适生优良树种,形成针b)模式特点:调整密度,改善林分结构,提高稳定性和综合效益。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力,增加a)适用条件:初植密度高的刺槐、杨树退化林分,采取疏伐、透光伐、生长伐及必要修枝,清除b)模式特点:降低个体间矛盾,增强林木生活空间,促进林木生长。加大树种混交比例,提升修7年开始,平茬间隔期4~6年为宜;根茎以下10cm;平茬后进行封禁保护,加强管护及抚育管理,避免b)模式特点:不破坏地表植被,改善灌木林生长状况,提高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功能,同时为地设间距不得超过4m。地上部分横向均匀布设5~8道,斜拉交叉2道,横线和斜线交叉结点处,要用14号张强度大于500kg/m。水泥柱横截面规格为120mm×120mm,内设4根φ8冷拔钢筋,混凝土标号为200b)模式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封山育林成本相对较低,适应范围广,推进速度快的优势,全面恢复a)适用条件:在人、畜、车辆易进入封育范围内的地段栽植刺榆2行~3行,形成紧密结构的生物栽植刺榆即可以起到生物围栏的作用,又可以起到防风固沙、一次在成虫羽化5%时释放总蜂量的20%~30%,成虫羽化率达30%时,再次释放总放蜂量的a)适用条件:蛹期、卵期人工摘除茧蛹、卵块,在处理时应注意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保护。12月a)适用条件:清除树干胸径以下枝条,在树干胸径处用毒绳绑成一道封闭环。毒绳可根据各地经a)适用条件:用手动喷雾器将配备好的药剂在树干喷施成宽1a)适用条件:用毒笔在树干胸径处画2道宽1cm的封闭毒环,两环间相距2cm~5cm。毒笔可根据各蛾防治时,应先喷施药剂处理被害树及附近区域后,再剪除并a)适用条件:老熟幼虫化蛹前,用谷草、稻草或草帘等物,上松下紧围绑于树下离地面1m~1.5ma)适用条件:冬春季节,在虫口密度较高地区,人工挖出石缝、瓦砾下或地表枯枝落叶中越冬的蛹,集中堆于沙坑,坑口用纱网封口以保护天敌,待成虫羽化后a)适用条件:老熟幼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