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深珠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深珠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深珠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深珠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深珠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三·十一月·广深珠联考地理试题命题人:珠海市第一中学审题人:珠海市第一中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信息点涂黑,不按要求填涂的,答卷无效。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总分48分)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从宋朝的“江浙熟,天下足”,到明朝中后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以及此前的“中原熟,天下足”,到如今已经演变成“东北熟,天下足”。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平均粮食商品率达70%以上的东北粮食主产区,也让“南粮北调”成为历史,代之以“北粮南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四次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禀赋变更 B.区域经济发展变化C.灌溉技术持续改进 D.区域气候周期变化2.与“南粮北调”相比,“北粮南运”会导致粮食()A.出口数量扩大 B.储存难度增加 C.流通效率提高 D.运输成本上升【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变化缓慢,对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影响很小,故A选项错误;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四次显著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不同,故B选项正确;灌溉技术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四次变化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错误;气候是较为稳定的,区域气候周期变化幅度较小,不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因素,故D选项错误。故选B。【2题详解】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为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出口数量少,A选项错误;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储存难度降低,B选项错误;会增加稻谷南运,增大稻谷区域供需差异,流通效率降低,C选项错误;我国南方人口较密集,居民有喜食稻米的习惯,稻谷的需求量比北方大,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大量稻谷南运,使运输成本上升,D正确。故选D。【点睛】“南粮北调”转变为“北粮南运”:原因的首先从自然规律上说,过去农业靠天吃饭,气候是决定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雨水多、温度条件好的南方地区,自然就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北方适合作物生殖生长即籽粒产量和质量形成的气候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同时北方丰富的耕地资源占有优势。因此,从数量和质量上来说,北方产粮的优势愈发凸显。从经济规律出发,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市场经济发育得较快,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资本更多投入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或者其他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南方粮食产量也相应减少。由于湖陆热力差异,鄱阳湖周边形成明显的湖陆风环流。湖陆风起、止时刻具有季节变化。下图是鄱阳湖某监测站2010-2015年湖陆风起止时刻及其频次统计图,四条曲线表示湖风开始、湖风停止、陆风开始、陆风停止时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四条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陆风开始、湖风停止、陆风停止、湖风开始B.陆风停止、湖风开始、陆风开始、湖风停止C.湖风开始、陆风停止、湖风停止、陆风开始D.湖风停止、陆风开始、湖风开始、陆风停止4.与冬季相比,鄱阳湖夏季湖风起、止时刻()A开始晚,结束晚 B.开始早,结束早C.开始早,结束晚 D.开始晚,结束早【答案】3.A4.C【解析】【3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一般而言,白天湖面为高压,陆地为低压,吹湖风,夜间相反吹陆风;从图中可看出,①曲线从傍晚开始,说明为陆风开始时刻曲线,③曲线从傍晚开始,早晨上升较为明显,12点之前达到峰值,说明为陆风在12点前停止,为陆风停止时刻曲线,④曲线从日出后开始,说明为湖风开始,到12点后达到峰值;②曲线在21时左右开始,说明应为陆风开始之后的湖风停止时刻曲线。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解】湖陆风的转变,实际上是由湖与陆的温度变化而导致的,白天陆地升温快,温度高于湖泊,陆地气压低于湖泊,以湖风为主;夜晚陆地降温快,温度低于湖泊,陆地气压高于湖泊,以陆风为主。冬季昼短,日出较晚,陆地升温后温度高于湖泊的时刻较晚,即湖风开始晚;夏季昼长,日出时间早,陆地升温时间早,湖风开始早;冬季日落较早,陆地降温使得温度低于湖泊的时刻较早,即湖风结束早;夏季日落时间晚,陆地温度低于湖泊温度的时间晚,湖风结束的时间晚,由此可知鄱阳湖夏季湖风弃置时刻开始早,结束晚,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海陆风在近地面有两个局地环流组分,即日间由海洋吹向陆地的海风和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陆风。某时刻,冷锋锋线位于我国东部37°N附近,该冷锋系统属于锋面气旋的一部分,锋线呈东西走向。下图是此刻该锋线附近气温、气压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未来一段时间甲地()①气温上升②气温下降③气压先升后降④气压先降后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此刻乙地出现()A.偏南风 B.偏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答案】5.D6.B【解析】5题详解】北半球冷锋向南移动,图示时刻,甲地处于冷锋过境前的位置。该冷锋锋线位于低压槽,冷锋过境伴随低压槽过境。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甲地气温下降,气压先降后升,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6题详解】根据图文材料,可推测乙地气压场如下图所示。此刻乙地出现偏北风(风向如图中箭头所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在锋面气旋中,一般位置偏左的是冷锋,位置偏右的是暖锋。原因是左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气团推动暖气团的运动;右侧锋面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气团推动冷气团的运动。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导致图示海域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风速 B.洋流 C.海水深度 D.潮汐8.目前波浪能开发规模还比较小,主要因为()①市场需求不足②开发成本高③破坏生态环境④稳定性差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答案】7.C8.B【解析】【7题详解】由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南部的波浪能密度较北部密集,南部波浪能密度大于北部,其原因受海域水深的影响;从等深线数值及分布分析,北部沿海海域数值小,分布稀疏,表明北部海域大陆架宽、浅,海底摩擦作用较大,波浪能密度较小;南部海域水深,摩擦作用小,波浪能密度较大,C正确。而洋流、风速南北差异、潮汐差异不大,因此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波浪能主要是由风把能量传递给海洋而产生的,它实质上是吸收了风能而形成的,风能属于不稳定的能源,因此波浪能稳定性差,开发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不适宜大规模开发,②④正确,B选项正确。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大,①错误,AC错误。波浪能属于清洁能源,对生态环境影响小,③错误,D错误。故选B。【点睛】波浪能的大小与波高与周期有关,波浪的波高和周期与该波浪形成地点的地理位置、常年风向、风力、潮汐时间、海水深度、海床形状、海床坡度等因素有关。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形态(a)及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有关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南河道洪水期为主流②北河道枯水期为主流③南河道枯水期为主流④北河道洪水期为主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根据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可知()A.北河道宽浅,南河道窄深 B.北河道窄深,南河道宽浅C.北河道宽深,南河道窄浅 D.北河道窄浅,南河道窄浅【答案】9.C10.A【解析】【分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在年内流量小于20000m3/s时,南河道分流比高于北河道,在年内流量分流比大于20000m3/s时,北河道分流比高于南河道。由此可判断,南河道枯水期为主流,北河道洪水期为主流,因此①②错误;③④正确。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10题详解】根据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可知,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分汊之间的沙岛称为河心洲。河心洲的雏形是水下淤积的浅滩。如果有某个浅滩逐渐稳定和堆高,就有可能在枯水期不被淹没,出露为心滩,将水流分向它的两侧,形成两股汊道。两股汊道逐步被拓宽,变弯,其中的环状流就会进一步将心滩加大加高。经过几次大洪水以后,心滩被堆高到超出浅滩水位,生长植物,进一步稳定,就成为河心洲。河成壶穴是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由急流旋转携带沙砾石磨蚀河床而形成,一般集中分布在瀑布下方或坡度较陡的急滩上。旺苍县龙潭子河某瀑布的上游河段发育了部分壶穴群。调查发现,该处河床基岩以坚硬的硅质砾岩为主,中间夹杂着石英砂岩。下图为该处壶穴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该处壶穴群主要发育在瀑布以上河段,说明()A.该段河床较柔软 B.该段河床较坚硬C.该段河流流速快 D.该段河流流速慢12.壶穴形态一般呈圆形、椭圆形,但该处的壶穴多呈不规则形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①水流速度的影响②岩石性质的影响③构造节理的影响④携带物质的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由材料“河成壶穴是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由急流旋转携带沙砾石磨蚀河床而形成,其集中分布在瀑布下方或坡度较陡的急滩上”可知,水流速度快是形成壶穴群的必要条件,C正确,D错误;河床较柔软容易被侵蚀,难以形成壶穴,A错误;由材料“该处河床基岩以坚硬的硅质砾岩为主,中间夹杂着石英砂岩”可知,岩石中间的较软,外面的较硬,B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水流速度的作用是相同的,①错误;岩石性质的差异,受侵蚀的程度有差异,因此,出现不同的形态,②正确;构造节理不同,流水侵蚀的方向不同,形成不同的形状,③正确;携带物质对形状的影响小,④错误,D正确,ABC错。故选D。【点睛】壶穴是一种近似壶形的凹坑,一般位于基岩河床上,是河流上游经常出现的一种流水地貌,是由水流挟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磨蚀基岩河床形成的凹坑,主要分布在瀑布、跌水的陡崖下方以及坡度较陡的急滩。秦岭-大巴山区域(秦巴山区)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过渡地带。下图意秦巴山区部分典型山地:神农架(31.75°N,110.37°E)、光雾山(32.35°N,106.83°E)、太白山(34.03°N,107.32°E)的垂直自然带谱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影响太白山和光雾山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差异的主导因素是()①海陆位置②纬度位置③海拔高度④大气环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造成常绿阔叶林带宽度(上、下限高差)在神农架南坡与光雾山南坡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基面高度【答案】13.B14.D【解析】【13题详解】光雾山位于(32.35°N,106.83°E),太白山位于(34.03°N,107.32°E),太白山纬度位置高于光雾山,导致两山基带自然带不同,②正确;光雾山海拔大约2300m,使得山顶未出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草甸,受海拔高度影响,而太白山海拔更高,自然带谱更加丰富,③正确;从经度位置可以看出,太白山和光雾山海陆位置相差不大,①错误;植被主要受水热组合影响,太白山和光雾山位置相差不大,大气环流不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读图可知,神农架南坡常绿阔叶林带带幅整体宽于光雾山南坡。两座山地的南坡基带均为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条件差异不大,ABC错误;图中可见,光雾山基面高度高于神农架,受山地基面高度对带幅向上的挤压作用影响,光雾山常绿阔叶带带幅窄于神农架,D正确。故选D。【点睛】山地垂直地域分异:1、规律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2、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3、同一山体南坡同类自然带分布海拔高于北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彗星是太阳系中的一类小天体,当其接近太阳时,由于太阳辐射和太阳风的作用,彗星的挥发物升华而形成彗尾。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在2024年9月27日过近日点,10月12日过近地点。左图为珠海(22°N,113°E)摄影师拍摄的彗星升起的照片。右图示意彗星到访期间天体位置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摄影师拍摄照片的日期和大致位置是()A9月27日,丙处 B.9月27日,丁处C.10月12日,甲处 D.10月2日,乙处16.若10月12日后的一周每天坚持在同一地点进行观测,我们会发现该彗星()A.高度变大 B.亮度变大 C.落下越来越早 D.慧尾越来越长【答案】15.A16.A【解析】15题详解】由题中图及材料可知,摄影师拍摄照片的时间在晚上,丁处和乙处为白天,与图片不符,BD选项错误;根据图中信息,9月27日彗星开始变得可见,据图中信息可知,9月27日彗星距太阳最近,照片为彗星升起的时间,应接近日出时间,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丙为日出前,更接近日出,A选项正确;10月12日彗星距离太阳较远,在甲处看到的彗星应在西方天空,图中为彗星升起照片,应在东方升起,D选项错误;故选A。【16题详解】彗星轨道与地球的轨道不存在共面性,具有一定的夹角,10月12日后,彗星距离地球越来越远,观测到彗星的高度越来越高,A选项正确;根据题意,10月12日过近地点,10月12日后,彗星距离地球越来越远,距离太阳也越来越远,亮度变小,B选项错误;10月12日后彗星距离地球越来越远,高度越来越高,可供观测时间越来越长,落下时间较晚,C选项错误;10月12日后,彗星距离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远,彗星表面物质挥发的越来越少,彗尾变得越来越短,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彗星晚上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与彗星与太阳的远近有关;彗星轨道与八大行星的轨道不具备共面性,在地球上观测的彗星高度随彗星与地球的距离变化而变化。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总分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黟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境内多山,面积约857km2,其中耕地面积约为40km2(6万亩),户籍人口约934万人(2022年)。改革开放后,黟县人口显著外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该县人口明显回流。下图示意黟县范围,下表示意黟县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前后从业变化。从事行业回流前(人)回流后(人)农业019加工制造业10015建筑业350交通运输业65零售业1562住宿餐饮业44146娱乐业465其他行业3633(1)指出改革开放后黟县人口外流的目的地,并从黟县角度说明原因。(2)简述黟外出务工人员在回流前的行业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3)许多地区的乡村回流人口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但黟县的回流人口主要在景点附近从事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试分析原因。【答案】(1)长三角地区。黟县距长三角近;人均耕地少;(或答:境内多山耕地面积小,耕地分散;农业产出少、产值低,经济收入有限;人口较多,农业剩余劳动力丰富。)(2)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业(必答)、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和娱乐业。(改革开放初期)长三角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快,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大;黟县教育水平较低、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普遍较差,大多从事门槛较低的行业。(3)黟县山地多、工业用地少(或工业基础薄弱),加工制造业用工需求少;当地旅游资源丰富,大量的游客为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带来市场(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旅游业形成集聚效应)【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人口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推拉理论、人口分布及人文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材料表中显示回流前,人员从事加工制造业和住宿餐饮以及娱乐业较多,可知改革开放后黟县人口外流目的地是长三角地区。因为长三角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改革开放后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主要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且黟县距长三角近;由题中信息可知黟县境内多山,耕地面积较少,人均耕地少导致导致人均收入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业产出少、产业链不完善,产品的附加值低导致产值低,经济收入有限,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导致人口大量外流。【小问2详解】由材料可知人口回流前加工制造业回流前为100人、住宿餐饮44人、娱乐业44人,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和娱乐业。改革开放初期,长江三角洲位于沿海地区,位置便利,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于人口的集聚作用较强,城市化速度快,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用工需求大;黟县处于内地地区,开放水平不如长三角地区,且经济发展较差,人口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普遍较差,大多从事门槛较低的行业。【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黟县并没有支柱产业,人口大量外流,劳动力较少,难以发展;且黟县山地多、平坦地面较少,工业用地少,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不如长三角地区,加工制造业用工需求少;材料可知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黟县经济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而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为了获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扩大黟县旅游业的游客承载量,必须进行基础设施和服务业的配套完善,导致人口回流后从事住宿餐饮业的较多,能够快速增加回流居民民的经济收入。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阿拉斯加地区冰川广布。该地区秋季南下冷空气逐渐活跃,降雪主要集中在冬季。发源于北部山区的铜河向南注入阿拉斯加湾,并形成了三角洲。观测表明,阿拉斯加湾地区秋季沙尘暴频发。下图为某年10月一次发生在铜河三角洲的沙尘暴场景。(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阿拉斯加湾地区沙尘暴的形成过程。(2)阿拉斯加湾地区沙尘暴秋季发生频率高于夏季与冬季,试分别说明原因。(3)解释阿拉斯加湾地区渔业发达的自然原因。【答案】(1)冰川侵蚀(磨蚀)基岩产生的大量细小碎屑物(泥沙),被流水搬运至河床与三角洲沉积;秋季,裸露的河床与三角洲受偏北风吹蚀、搬运,形成沙尘暴。(2)相比于夏季:秋季盛行偏北风,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强;气温下降,冰川融水少,河流水位低,河床、三角洲裸露、干燥。相比于冬季:河床、三角洲积雪覆盖少,易起沙。(3)海域面积广(或湾海岸曲折、岛屿众多,)利于鱼类栖息、繁衍;(风、河流)为阿拉斯加湾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充足(浮游生物多);沿岸有暖流,水温适宜;气温低,有利于渔业产品的冷冻、存储。【解析】【分析】本题以阿拉斯加地区为材料,涉及沙尘暴和阿拉斯加湾地区渔业发达的自然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小问1详解】阿拉斯加地区冰川广布,该地区秋季南下冷空气逐渐活跃,降雪主要集中在冬季。冰川侵蚀(磨蚀)基岩产生的大量细小碎屑物(泥沙),发源于北部山区的铜河向南注入阿拉斯加湾,被流水搬运至河床与三角洲沉积;秋季,裸露的河床与三角洲受偏北风吹蚀、搬运,形成沙尘暴。【小问2详解】相比于夏季:阿拉斯加位于极地东风带内,秋季以后,由于南北温差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