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1节走向生态文明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举例说明环境爱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平安的关系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化过程。(综合思维)2.结合资料,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及措施。(人地协调观)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1.不同时代的人地关系演化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人与环境的关系采集渔猎时代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靠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加,环境遭到破坏工业社会时期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力空前增加人与自然的冲突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构成威逼现代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步向生态文明转变2.生态文明的含义: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我国的做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二、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平安1.生态文明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平安观。2.资源与环境平安观(1)强调:资源、环境平安的本质就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2)两大要求①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开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逼;②应避开资源平安和环境平安问题对国家平安、区域稳定和国际平安构成威逼。3.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平安(1)根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平安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变革发展模式。(2)主要途径①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②推动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加快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特殊提示]人类只要科学谛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敬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谨慎而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爱护环境,就能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从而保障资源平安与环境平安。1.人类对环境的相识就是人类的环境观。 ()2.农业社会没有环境问题。 ()3.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选择一次性餐具是绿色生活方式。 ()5.下列农业生产行为属于绿色农业的是()A.陡坡开垦 B.大水漫灌C.秸秆还田 D.大量施用化肥提示:1.×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相识,就是人类的环境观。2.×在农业社会由于过度开垦耕地,也有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出现。3.√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实践。4.×选择一次性餐具,对资源来说是一种奢侈,不属于绿色生活方式。5.C[秸秆还田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维护土壤的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环境平安为爱护长江生态,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称,从2024年2月1日起,停止发放刀鲚(即长江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这意味着长江刀鱼进入全面禁捕时代,然而记者调查发觉,目前市场上仍有长江刀鱼在售。下面是漫画《小鱼的请求》。问题1(综合思维)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禁止捕捞长江刀鱼。提示:长江刀鱼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急。问题2(地理实践力)市场上我们会发觉目前仍有刀鱼在售,说明白捕捞者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提示:持续性原则。问题3(综合思维)我们应当如何去做,才能避开出现《小鱼的请求》这种局面?提示:爱护环境,转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归纳提升]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含义详细做法公允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允爱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需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爱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当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主动、务实的看法参与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二、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保障资源、环境领域的国家平安的根本1.我国必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2.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白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爱护的详细方案。据此回答1~2题。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中可以证明的有()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爱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允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1.D2.A[第1题,①说明白可持续发展中的持续性原则;②造成了森林的破坏;③导致人口增加过快;④封山育林,定期开禁,维护了资源的更新,避开了资源的过度运用。第2题,公允性既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公允,也包括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间的公允。]循环农业是漂亮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3~4题。3.最相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4.循环农业对建设漂亮乡村的主要作用有()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供应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3.D4.B[第3题,该地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甘蔗,处于亚热带地区。据此推断该农业模式最相宜的地区是闽浙丘陵。第4题,该农业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削减废弃物排放,对于提高经济效益、供应清洁能源具有重要作用。]题组1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惊慌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1~2题。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惊慌的地带是()A.1300米以下地带 B.1300~1900米地带C.2500米以上地带 D.1900~2500米地带2.2000~2008年,该地区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改变及其缘由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惊慌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惊慌1.A2.B[第1题,从题干分析,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土地面积%/人口%,视察2000年和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改变发觉,在海拔1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下降,人口百分比上升或土地面积百分比下降,人地关系趋于惊慌;1300~1900米之间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改变不大;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故A项正确。第2题,依据上题分析,1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解除C、D项;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土地面积%/人口%可知,受该地地形影响,不适合大量开垦耕地,最大可能是人口迁出,所以B项正确。]题组2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平安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漂亮中国。据此完成3~4题。3.“建设漂亮中国”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4.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漂亮中国”理念的是()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意城市发展需求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3.C4.A[第3题,在可持续发展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由材料中“生态文明”可知,“建设漂亮中国”是指要建设好生态环境,故A、B、D错误,C正确。第4题,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符合“建设漂亮中国”理念,A正确;扩大地下水开采,满意城市发展需求,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B错误;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会使湖泊的功能衰退甚至丢失,C错误;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符合我国国情,D错误。]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5~6题。5.该农业生产模式,将()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化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C.减轻农夫劳作负担D.导致严峻的农药污染6.最相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5.A6.B[第5题,读图分析,该农业生产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既解决了农业生产的土地问题,又解决了土地盐碱化问题,削减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因地制宜发展农业,A对;塘泥筑台田,对该地的整体海拔没有影响,B错;该生产模式没有节约人力的机械设施,不能减轻农夫负担,C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