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0群落及其演替第一关小题自助餐自选狂刷eq\a\vs4\al(题组一)刷基础小卷——固知识1.[2023·陕西咸阳高三检测]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变化有关B.群落演替都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C.群落演替是由群落外部环境条件决定的D.植物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2.下列关于群落演替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B.初生演替中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C.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D.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3.[2023·景德镇一中高三月考]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4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生产者B.表中5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群落C.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只有鱼甲和鱼乙4.[2023·河北唐山模拟]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5.[2023·合肥市高三调研]森林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等,下列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类群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B.森林群落的形成速度受土壤、气候和物种迁移等因素的影响C.适度砍伐森林可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人类活动影响森林群落演替速度,但不会改变演替的方向eq\a\vs4\al(题组二)刷提升小卷——培素养6.[2023·陕西汉中三模]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可体现生物之间存在种间互助的关系C.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D.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7.[2023·衡水中学模拟]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如我国大兴安岭森林边缘,具有呈狭带状分布的林缘草甸,每平方米植物种数达30种以上,明显高于其内侧的森林群落与外侧的草原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更高B.群落交错区的种间竞争更激烈C.群落交错区的恢复力稳定性更强D.群落交错区的环境复杂,演替速度更快8.[2023·江西宜春奉新高三月考]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而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中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9.[2023·青岛68中检测]某兴趣小组研究放牧对草场物种丰富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呈下降趋势B.调查物种丰富度时,不能对采集到的数据取平均值C.过度放牧会导致群落结构改变,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能保证高寒草甸不发生演替10.[2023·北京西城区期末]某人工移栽的竹林在无人管理后发生演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eq\x(竹林)→eq\x(竹子与阔叶树种的混交林)→eq\x(麻栎林)A.竹林在无人管理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竹林中的物种最终都会被麻栎林中的物种取代C.麻栎林的自我调节能力高于人工移栽的竹林D.该演替是植物相互竞争的结果,与非生物环境无关11.[2023·浙江模拟]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B.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C.对群落的保护,不仅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也需要保护其优势种D.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12.[2023·浙江模拟]近年来,某空军运输搜救团用飞机将草籽或树种播撒在荒山或沙地,使它们变为丰饶的绿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寸草不生的沙地演变为绿洲属于初生演替B.让绿洲自然发展,就可以形成顶极群落——森林C.上述过程说明人类活动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方向进行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中不同的种群可能处于不同的年龄结构13.[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下表为某退耕农田40年间草本、灌木及乔木物种种类数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份14152540乔木0001423灌木0341219草本植物2827263034总计2830305676A.40年间该退耕农田区域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B.群落对光照的利用率增加,不同物种的生态位无重叠C.40年后该区域内部物种还发生一些变化,说明演替是永恒延续的D.15~40年间草本植物种类一直增加,因此草本一直是该群落的优势种14.[2023·浙江嘉兴一模]毛竹无性繁殖能力强,在土层肥沃湿润、阳光照射相对较少的环境下,毛竹可以经营养繁殖而迅速成林,成林后会极大地抑制其他乔木和灌木的生长。毛竹是浙江常见的竹子。竹笋可食用,竹子可加工为生活和工业用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天目山区域有一定面积的人工种植。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工管理的疏忽,人工竹林入侵天目山保护区内的原生森林。研究人员对天目山某样地进行森林植被恢复研究,将毛竹林采用机械作业方式进行皆伐,皆伐是指在全部砍除地上部分的同时去除地下竹鞭,并进行深层翻土。下列关于样地恢复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优势植物种类会发生改变B.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稳定C.阴生植物的生物量持续减少D.样地的恢复过程属于初生演替15.[2023·山东一模]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0~20年期间,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增长呈“J”形曲线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C.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与负反馈调节有关D.草原生物群落由于生物种类少,不存在垂直结构eq\a\vs4\al(题组三)刷真题小卷——登顶峰16.[2022·全国乙卷]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17.[2022·海南卷]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C.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D.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18.[2022·浙江卷]某海域甲、乙两种浮游动物昼夜分布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甲有趋光性,乙有避光性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C.乙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19.[2021·山东卷]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种间关系是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第二关大题自助餐自选精做eq\a\vs4\al(题组一)种群和群落的综合考查1.[2022·重庆卷]入侵植物水葫芦曾经在我国多地泛滥成灾。研究人员对某水域水葫芦入侵前后的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见如表:调查时段物种数植物类型优势种入侵前Ⅰ100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龙须眼子菜等多种入侵后Ⅱ22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水葫芦、龙须眼子菜Ⅲ10浮水植物水葫芦(1)Ⅰ时段,该水域群落具有明显的________结构;Ⅱ时段,沉水植物消失,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面积应根据种群个体数进行调整。Ⅲ时段群落中仍有龙须眼子菜,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取样面积应比Ⅱ时段________。(3)在Ⅲ时段对水葫芦进行有效治理,群落物种数和植物类型会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q\a\vs4\al(题组二)群落结构和演替的综合考查2.[2022·山东卷]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频度级1%~20%21%~40%41%~60%61%~80%81%~100%ABCDE(1)若植物甲为该群落的优势种,则植物甲的频度最可能属于________级,而调查发现该频度级中的植物乙不是优势种,则乙的种群密度和分布范围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2)若某草地植物物种的频度级符合上图所示比例关系,且属于D频度级的植物有16种,则该草地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为________种。(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__(填标号)。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B.甲的种群密度C.甲的植株高度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4)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30群落及其演替第一关小题自助餐自选狂刷1.D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诸多因素有关,A错误;自然群落演替的方向与环境条件有关,人类因素使群落可能变得简单,如围湖造田等,B错误;群落演替是由群落内部和外部共同决定的,C错误;植物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乔木适宜强光照,灌木、草本需要光照依次减弱,分层现象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D正确。2.C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一些生物会消失,另外一些生物会出现,就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A正确;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生物的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强,B正确;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称为丰富度,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C错误;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正确。3.C水蚤是浮游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A错误;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生物,表中5种生物全部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群落,B错误;据食物链可知,河虾捕食水蚤,同时河虾和水蚤都以小球藻为食物,故河虾与水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C正确;根据食物链可知,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鱼甲、鱼乙、河虾,D错误。4.C物种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切记不可忽略,需要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错误;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B错误;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而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范围小,宜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D错误。5.D区分不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是植物类群的差异,A正确;森林群落的形成速度受土壤、气候和物种迁移等因素的影响,B正确;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适度砍伐森林可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森林群落的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错误。6.B由于受资源因素的限制,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A正确;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蜾蠃幼虫就拿螟蛉作食物,蜾蠃是一种寄生蜂,但以螟蛉为食,所以体现了捕食关系,B错误;培养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间竞争加剧,则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C正确;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在垂直方向上体现了分层现象,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正确。7.C群落的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比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群落交错区的物种丰富度更高,A正确;由于生物种类更多,群落交错区的种间竞争更激烈,B正确;群落的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比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群落交错区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恢复力稳定性更弱,C错误;群落交错区的环境复杂,生物种类更多,演替速度更快,D正确。8.C实施退耕还林后,环境变好,资源空间相对充足,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A正确;在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第3阶段中,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个优势种可取代另一个优势种,但前一个优势种一般不会消亡,只是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如图中第3阶段,甲、乙两种群仍然存在,C错误;图中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物种丰富度增大,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D正确。9.D根据图示分析,该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均呈下降趋势,A正确;调查物种丰富度时,由于所有物种都应统计,不能有漏统漏记的情况,所以对统计数据不存在取平均值,B正确;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自我调节能力减弱,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群落演替的发生不会因为某一因素的介入而停止,所以即使维持牧草和放牧数量的适宜比例,在高寒草甸的群落同样也会发生群落演替,只是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与原来有差别而已,D错误。10.C根据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可知,竹林在无人管理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项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会被替代,并不是所有物种会被取而代之,B项错误;分析可知,麻栎林的营养结构比人工移栽的竹林的复杂,故麻栎林的自我调节能力高于人工移栽的竹林,C项正确;非生物环境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项错误。11.A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时会发生竞争,且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以致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有可能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有部分重叠时,往往通过自然选择作用使各自的生态位发生变化,从而减少或排除竞争,使得它们共同生存下来,这种现象称为生态位分化,A错误;优势种通常是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生活力强的物种,能够凭借自己的数量和生活力对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起决定性的作用,B正确;若把优势种去除,必然会导致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因此,对群落的保护,不仅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也需要保护其优势种,C正确;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如陆地群落主要包括森林群落、草原群落、荒漠群落和苔原群落,D正确。12.B寸草不生的沙地属于没有任何植物及其繁殖体的裸地,演变为绿洲属于初生演替,A正确;让绿洲自然发展,最终会形成顶极群落,但顶极群落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只有在合适的气候条件下才能形成森林,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通过人类活动可以让荒山或沙地演替为绿洲,说明人类活动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方向进行,C正确;演替过程中,群落中不同种群可能处于不同的年龄结构,D正确。13.A从表中只能看出,40年间物种数量在增加,说明物种丰富度在不断增加,A正确;群落对光照的利用率增加,种间竞争加剧会使种群之间竞争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错误;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达到稳定状态就不再演替,C错误;该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随着演替类型不断发生变化,D错误。14.A样地中原来的优势植物是毛竹,经过恢复处理后,优势植物种类会发生改变,A正确;在演替的过程中,植物的种类会发生变化,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遮蔽空间,动物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毛竹在土层肥沃湿润、阳光照射相对较少的环境下,属于阴生植物,最初恢复的过程中阴生植物的生物量减少,但后期有遮荫的大型植物后会增加,C错误;该样地有一定的土壤条件,样地的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15.C食草动物进入早期,缺乏天敌且生存压力小,其种群数增长大致呈“J”形曲线,但并不是“J”形曲线,A错误;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虽然a确实是最大数量,但根据食草动物后续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知,此时的环境不能维持这个数量,所以a不是环境容纳量,B错误;食草动物和植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二者通过捕食关系实现了数量上的相互制约,表现为同期不同时的变化,该变化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草原生物群落尽管生物种类少,也存在较简单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16.A在垂直方向上,森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①③正确;森林群落中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②错误;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④正确;群落结构的形成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⑤正确;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除了光照,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水分、无机盐等,⑥错误。17.A由图可知,岛屿距离大陆越近,物种迁入率越高,岛屿面积越小,物种灭亡率越高。面积相同时,S1<S2,S3<S4,故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目越少,A错误;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物种迁入率越高,灭亡率越低,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正确;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如物种数为S4时,可判断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C、D正确。18.D甲、乙在午夜黑暗的情况下均上浮,中午时均下沉,说明甲、乙都具有避光性,A错误;大部分乙分布在该海域较深处,不太可能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B错误;乙是一个种群,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甲、乙的昼夜分布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D正确。19.A放入螺后,L中的甲藻数量大幅度减少,并减小到较低水平,此时间段L中乙藻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丙藻数量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说明螺在甲藻减少的情况下主要捕食乙藻,即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荧光型高压汞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花丝镶嵌产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净身出户协议书范本与财产分割及债权处理
- 二零二五年度口腔诊所医生医疗纠纷处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手车二手车交易税收筹划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损害赔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企业实习生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生态公园草皮养护与管理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装修质量保证与业主满意度调查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与共享出行模式合作合同
- 复变函数论 钟玉泉 第四版 课后习题答案详解解析
- 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实操培训
- 《学习地图》课件
- 尿源性脓毒血症护理
- 日本留学中介签约合同
- 《地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功能规范》
- 框架借款协议书(2篇)
- 物业防恐防暴演练课件
-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DB12-T 3034-2023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服务规范
- 销售人员岗位职责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