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56年,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标志着中国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以下关于该计算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B.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C.能够完成简单的科学计算和工业控制任务D.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电子计算机技术2、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下关于该事件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促使中国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发步伐C.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D.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国家的军事压力3、《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的是()A.原子弹和氢弹B.水火箭和地空导弹C.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D.导弹和卫星4、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下列关于其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农业实现了自给自足B.促进了全球粮食产量的大幅提升C.实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D.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5、在以下我国重大科技成就中,哪一项属于在“两弹一星”时期取得的?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C.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D.1983年邓小平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6、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的高新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A.1995年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载人飞船B.1997年研制成功“银河-Ⅰ”亿次巨型计算机C.1999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D.2003年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7、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是:A.超优水稻B.豪优水稻C.杂交水稻1号D.杂交水稻2号8、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A.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B.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飞行成功D.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9、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以下关于袁隆平及其杂交水稻的正确描述是: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全球粮食产量大幅提升C.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只是提高了水稻的口感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农业发展没有太大影响10、以下关于“两弹一星”的正确说法是:A.“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探月卫星B.“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C.“两弹一星”指的是导弹、氢弹和探月卫星D.“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探月卫星11、《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是指: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第一颗氢弹C.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D.中国第一座核电站12、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核能时代?A.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B.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C.钓鱼岛核电站的建成D.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建成13、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什么卫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东方红一号B.风云一号C.嫦娥一号D.东方红二号14、1997年,我国成功研制出什么,这是我国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操作系统?A.Windows95B.Windows98C.WindowsNTD.Linux15、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一成果被称为“东方魔稻”。以下关于这一成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了水稻的产量B.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C.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D.袁隆平因此获得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16、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以下关于“东方红一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B.采用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平台C.成功进行了轨道飞行和科学实验D.其成功发射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是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几项重大科技成就: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1984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97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一号”。请列举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四项重大科技成就。请简要说明我国在科技事业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第二题:分析我国“两弹一星”科技成就的意义,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其对国防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1994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一号”;201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结合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第四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标志着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此后,我国在航天、原子能、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例如,2003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2008年,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2016年,我国首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根据材料一,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56年,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标志着中国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以下关于该计算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B.属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C.能够完成简单的科学计算和工业控制任务D.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电子计算机技术答案:D解析:D选项“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电子计算机技术”表述过于绝对。虽然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完全掌握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当时,中国在电子计算机技术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A、B、C选项描述正确。2、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以下关于该事件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促使中国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发步伐C.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D.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周边国家的军事压力答案:B解析:B选项“促使中国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发步伐”表述错误。实际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使得中国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但并没有直接促使中国加快核武器研发步伐。相反,此后中国对外宣布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并在一定时期内放缓了核武器研发步伐。A、C、D选项描述正确。3、《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指的是()A.原子弹和氢弹B.水火箭和地空导弹C.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D.导弹和卫星答案:A解析:《两弹一星》是指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的重大科技成就。其中“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故选A。其他选项B、C、D均不符合“两弹一星”的定义。4、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下列关于其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农业实现了自给自足B.促进了全球粮食产量的大幅提升C.实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D.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答案:B解析:袁隆平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在1973年首次成功,这一成就极大地提高了水稻产量,对于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选项B“促进了全球粮食产量的大幅提升”正确。选项A“标志着中国农业实现了自给自足”过于绝对,选项C“实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和选项D“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是这一成就的主要意义。5、在以下我国重大科技成就中,哪一项属于在“两弹一星”时期取得的?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C.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D.1983年邓小平提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答案:B解析:选项A和C分别属于“两弹”和农业科技领域的成就,选项D则属于政治领域的成就。而选项B正确地描述了在“两弹一星”时期(1964年至1970年)我国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历史事件。因此,答案为B。6、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的高新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A.1995年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载人飞船B.1997年研制成功“银河-Ⅰ”亿次巨型计算机C.1999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D.2003年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答案:C解析:选项A、B和D分别涉及航天、计算机和航天探测等高新技术领域,且时间点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而选项C提到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时间为2008年,不属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成就。因此,答案为C。7、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是:A.超优水稻B.豪优水稻C.杂交水稻1号D.杂交水稻2号答案:C解析: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品种是杂交水稻1号,这一成就在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东方魔稻”。选项A、B为后来的杂交水稻品种,选项D并非袁隆平首次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因此,正确答案为C。8、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A.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B.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飞行成功D.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答案:B解析: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首次飞行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则是我国空间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一步。而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是1964年研制成功的,虽然是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但并非重大科技成就。因此,正确答案为B。9、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以下关于袁隆平及其杂交水稻的正确描述是: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B.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全球粮食产量大幅提升C.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只是提高了水稻的口感D.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对农业发展没有太大影响答案:B解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对粮食产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粮食产量,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A虽然表述部分正确,但没有涵盖全球范围;选项C和D则与事实不符。10、以下关于“两弹一星”的正确说法是:A.“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探月卫星B.“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C.“两弹一星”指的是导弹、氢弹和探月卫星D.“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探月卫星答案:B解析:“两弹一星”指的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以及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其他选项中的项目与“两弹一星”的定义不符。11、《两弹一星》中的“一星”是指: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第一颗氢弹C.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D.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答案:C解析:在“两弹一星”中,“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卫星。195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开始。因此,正确答案为C。A、B两项属于“两弹”中的内容,D项属于能源领域,与“两弹一星”无关,故排除。12、下列哪项科技成就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核能时代?A.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B.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C.钓鱼岛核电站的建成D.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建成答案:D解析:中国第一座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于1985年正式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核能时代。因此,正确答案为D。A项是航天领域的成就,B项是火箭发射领域的成就,C项是核电站的名称,但并非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故排除。13、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出什么卫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东方红一号B.风云一号C.嫦娥一号D.东方红二号答案:A解析:东方红一号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因此,正确答案是A。14、1997年,我国成功研制出什么,这是我国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操作系统?A.Windows95B.Windows98C.WindowsNTD.Linux答案:D解析:Linux是我国第一个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由我国科学家在1997年成功研制。因此,正确答案是D。其他选项均为国外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15、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一成果被称为“东方魔稻”。以下关于这一成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高了水稻的产量B.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C.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D.袁隆平因此获得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答案:D解析:袁隆平因为其在杂交水稻领域的贡献,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但这并不是他个人获得的称号,而是国际社会对其贡献的认可。因此,选项D的描述不正确。其他选项A、B、C都是对袁隆平杂交水稻成果的正确描述。16、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发射成功,以下关于“东方红一号”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B.采用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平台C.成功进行了轨道飞行和科学实验D.其成功发射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答案:D解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确实标志着我国进入航天时代,并且采用了东方红一号卫星平台,成功进行了轨道飞行和科学实验。实际上,我国在1970年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后,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而不是选项D中所说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因此,选项D的描述不正确。其他选项A、B、C都是对“东方红一号”的正确描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是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几项重大科技成就: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被誉为“东方魔稻”。1984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997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一号”。请列举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四项重大科技成就。请简要说明我国在科技事业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答案:我国建国以来取得的四项重大科技成就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1997年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一号”发射成功。我国在科技事业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政策;(2)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3)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4)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二题:分析我国“两弹一星”科技成就的意义,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其对国防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答案:意义:(1)政治意义: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国际地位,打破了当时核大国的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2)科技意义: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后续科技成就奠定了基础。(3)经济意义: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1)国防影响: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研制,使我国拥有了核威慑力量,提高了国防安全系数,增强了国家的军事防御能力。(2)经济发展:航天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解析:本题要求考生分析我国“两弹一星”科技成就的意义,并结合具体事例说明其对国防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解答时,考生应从政治、科技、经济三个方面阐述“两弹一星”的意义,并举例说明其对国防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从政治意义方面,考生可以说明“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使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维护了世界和平。其次,从科技意义方面,考生可以指出“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为后续科技成就奠定了基础。最后,从经济意义方面,考生可以举例说明航天技术的突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技术等,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举例说明时,考生可以提及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研制提高了国防安全系数,增强了国家的军事防御能力,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第三题: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世纪5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1994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导航卫星“北斗一号”;2013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结合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答案:特点:重大科技成就不断涌现,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科技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涉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果,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制定了一系列科技发展战略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锅炉制造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铲运机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铅锌冶炼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山西省建筑安全员B证(项目经理)考试题库
- 2025年青海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虹膜识别机系统市场经营状况及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5年天津市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相容剂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质锅炉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店面转让 合同范本
- 小学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口算题(共300题)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技能培训专题方案
- 高速公路隧道管理站专业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
-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节目播音主持》课件
- 2015 年全国高校俄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试卷
- T∕CCCMHPIE 1.3-2016 植物提取物 橙皮苷
- 土石坝设计毕业设计
- 一季责任制整体护理持续改进实例
- 清华抬头信纸
- 毫火针疗法PPT课件
- 三年级部编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