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如何深刻:巧用关联词增加议论纵深_第1页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如何深刻:巧用关联词增加议论纵深_第2页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如何深刻:巧用关联词增加议论纵深_第3页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如何深刻:巧用关联词增加议论纵深_第4页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如何深刻:巧用关联词增加议论纵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议论文如何写得深刻——关联词的使用技巧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从命题导向看,都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侧重于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与思维品质。然而,考生在写作时,常常出现缺少严密推理与理性思辨的现象,说理空洞,思路不清,论证无力。实践证明,在议论文写作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关联词,既能达到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又能让说理深刻透彻,更具说服力。在议论文写作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用关联词连接,就能起到“收”与“放”的独特效果。“收”即在段或篇章中用关联词语将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放”则是通过关联句式将道理进行阐释。一、不同关联词在议论上的作用:1、并列关系,让说理气势恢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论述几种情况或一种情况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运用并列关系论证,往往能增强气势,进而增强说服力。【示例1】现在处于18岁的我,与2035年处于18岁的你,都要做时代的弄潮儿,都要不负美好飭青春,都要为圆中国梦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你我携手,共圆中国梦》)【点评】作者以并列句式强调了青年一代应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主旨,同时增强了读者的认同感。【示例2】随着时代巨轮的缓缓前行,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不驰于空想,应不鹜于虚声,应不随波逐流,而应一步一个脚印,抓紧祖国的纤绳,迈.向新时代的幸福。(《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点评】作者通过并列的“应不”句式展示了社会上诸多不良现象,然后指出正确的做法,为新时代青年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递进关系,让说理由浅入深语段中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示例】的确,人不仅为自己而活,也为他人活。试想,若一个人只考虑自己的需求,那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展?所以,人渴望“被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这不仅仅使人摆脱小我,关注大我,也促使个人为社会乃至国家的建设贡献应有之力。(《人永远活在自身之外》)【点评】递进之中连用反问,突出了人应当融入社会并有所作为的论点,观点鲜明有力。3、选择关系,让说理由此及彼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示例】养孩子几乎是毎个人必经的修行,与其不停地想到底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到底怎么给孩子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把自己人生中最有价值的那部分传承给孩子。这才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事情。(《什么才是好的教育》)4、转折关系,让说理对比鲜明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示例】国家是天,天高任鸟飞;国家是海,海阔凭鱼跃。然而,天空需要鸟的矫健,海洋需要鱼的活力,国家需要青年的付出与奉献。所以,让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一起唱响新时代,拥抱新辉煌。(《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点评】作者通过比喻,再转折表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家和时代对青年人成长的意义,内涵丰富而深刻。★5、假设关系,让说理由虚变实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示例】“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卒,然而又有多少人终生困于自己的生不逢时而最终郁郁而终。如那个错生在帝王家的亡国诗人李煜,如那个最忧愤了一生最终病死的贾谊。倘若他们能正视自己的年代,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一些什么,那么历史会否有所不同?”不论我们生在繁华的时代,抑或萧条的岁月,都应当拿出自己的力量。那不是残忍的力量,不是无情的力量,它或许微弱并伴随苦难,却能在深渊中带来光明,在坚韧中捍卫我们的爱——这便是生逢其时的全部诠释。《生逢其时,更需实干》假设论证的用法一般是先列举某个事实,从另一个角度假设事件的另一种可能,两相对比之下,达到强化论点,使论证更有力度的目的。(一)反面假设反面假设是先列举正面事例,然后假设事例的反向发展,通过两种不同结局的对比,引导读者发现论点。【示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孙中山开辟新时代的毅力和“大衣哥”背后的努力拼搏我们铭记在心;然而世界上又何尝不是伟人层出不穷,走进世界历史,一对夫妇被我们所熟知。其中尤以居里夫人更是耳闻能详,她是放射元素镭的发现者,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在他生活的年代里,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十分简陋,缺少必要的防护措施。但是,这并没有压倒她追寻科学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心存动力身不停息,居里夫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实验室里。坚持、永不放弃是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论点)假如世界没有了坚持的精神,雨水还能否击穿岩石?孙中山还能否开辟新时代?居里夫人还能否发现镭元素?我想结果就像仲永一样,凭借着先天的聪慧,高傲自满,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坚持学习,天资聪慧必然会消失,只弄得一事无成,荒废了时光。由此看来:坚持才是走向成功的钥匙,没有这把钥匙怎么能打开成功的大门呢?(论点)【点评】为论证“坚持、永不放弃是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例文先列举了孙中山先生和居里夫人因坚持取得成功的事例,然后假设“世界没有了坚持”,运用设问回答了这样的情况会造成的后果——一事无成,原本的事例对论点起到了正面论证的作用,证明“坚持是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而假设的例子则起反面论证之效,证明“没有坚持便会一事无成”,两相结合,论证了坚持对于成功的重要意义。(二)正向假设正向假设即列举与论点相反的事例,从正面论证的角度假设事件的发展,以此论证观点。【示例】《细节决定成败》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单位及至国家,细节的重要性几乎无处、无时不显现在我们面前。(论点)有的家庭因为平时没有能够处理好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结果矛盾、积怨日益加深,最终甚至分道扬镳;有的工程、项目,因为不注重细节上的严谨,留下安全隐患,甚至酿成重大事故。“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揪紧了国人的心,几十个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教训中,同样有个细节的问题。相关部门公布的动车事故报告中指出,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上道使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重要诱因。假如铁道部不是像那个船主那么“粗心”,假如具体施工建设者能够像那位漆工一样,发现某些细节上的问题,能够主动、及时、“顺便”把漏洞补上,难道不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吗?(假设论证)【点评】例文的论点是“细节决定成败”,以甬温线铁路交通事故为例,这一事故从反面论证了细节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假设事例的正向发展论证注重细节能够避免悲剧,两种情况一比对,得失一目了然,论证更具说服力。6、条件关系,让说理推断合理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示例1】人生的本质亦如此。只有与众不同且富有价值,不断进取,才会始终被需要;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会成为无可替代的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需要不一样》)【点评】作者以条件关系的句式阐明道理,揭示主旨,论证深刻透彻而一目了然。【示例2】只要……就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中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只要用美好的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人生,就会赢得许许多多的成功、快乐,从而拥有无穷无尽的幸福。7、因果关系,让说理因果分明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那就、便、又何必)……。【示例】孔子曾言“勇者无畏”“现在的中国人为何成为勇者?因为那些奉献自我飭专家,因为那些数十年如一日的匠人,也因为那些祖祖辈辈热血奋斗的普通人。(考场佳作《未来已来》)【点评】作者运用因果分析,解读了当代中国人勇敢无畏的原因,简单明了,耐人寻味。【经典语段示例】《爱你恨你,分数带来心中最痛的殇》我们一直把分数作为赏罚的标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把走应试教育道路作为核心;一味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是因为应试教育的思想牢牢控制着每一个家长和教师的心灵,它是一枚充满诱惑的毒果,依然毒害着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当孩子的成绩发生变化,亲爱的家长,您为什么不想一想:分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试题增加了难度,还是因为孩子身体不适,或是因为粗心而导致?孩子分数减少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面对孩子成绩的变化,家长们应该了解、分析成绩变化的原因,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如果只根据分数来决定奖惩,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只能给孩子带来痛苦,却无助于孩子的成长啊。【点评】这个语段主要运用了表示原因的关联词语“因为”,分两个层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一个层次是剖析“把分数作为赏罚标准”的原因,两个“是因为”领起两个原因句,分别指出了“走应试教育道路为核心”和“应试思想控制家长和老师”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对现象的认识到对原因的揭示,因果分明,逻辑清晰。第二个层次是用“是因为”“还是因为”“或只因为”等三个关联词形成一组选择关系,举例说明了分数变化可能的原因。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了“孩子分数减少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结论。正是因为有了三个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引导的原因分析,后面“原因多样”这一结论才让人很自然地就能够信服。在此基础上,“如果……,只能……,却……”引导的结论句就更加有力量了,“以分数定奖惩无助于孩子的成长”这样的论点也就在层层的原因分析之下成立了。【模考真题】毕淑敏说:“对于现代文明进程而言,科学及其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是文明进步的明显标志。知识和控制自然能力的增长、新工具和工艺的增加,这种种一切都使得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舒适。但相比古代人可谓简陋的科技水平,现代人的幸福感真的保持了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吗?”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范文】当我们走失了幸福时代的列车风驰电掣,科技是最强健的引擎。而人们的幸福感,却似乎是在蜗行速度,甚至呈倒退之势。(抛出作文话题)无怪乎,毕淑敏有了诛心一问:“现代人的幸福感真的保持了与科技同比例的增长吗?”我们陡然发现,科技与幸福的脚步一快一慢,我们在渐渐地走失了幸福。(简要引述、关联材料)诚然,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让生活变得无比方便、快捷、高效和舒适。我们足不出户,购物到家,外卖上门,还不方便?我们微信视频,千里之遥成咫尺之距,还不快捷?我们轻点手机,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开展业务,还不高效?我们一个电话,有人代驾代购代办代跑腿,还不舒适?(列举现实的场景,写科技对生活的正面影响)但是,这一切只说明我们生活在变好,而不代表我们过得很幸福。相反,我们觉得时光飞逝,步履匆匆,身体倦怠,心灵困顿。我们吃着盒饭,而渐渐远离了“妈妈的味道”和家的烟火气;我们开着视频,任由情感在网线数据传输中失温、淡漠;我们实现了万物互联,却又感到了新的寂寥、惶惑和不安;我们万事皆可“代”,而丧失了体验五味生活的欲望与机能。车越开越小,房子越住越大,幸福的气息却越来越稀薄。(笔锋一转,对应上文的场景,陈述科技的负面影响,幸福感的遗失)于是,我们常常怀念简单甚至简陋、贫乏甚至贫苦的生活,因为在那样的黑白色岁月里,我们始终有满满的生活仪式感,四周也充盈着浓浓的幸福感。一间矮矮的平房里,一盏昏黄的灯光下,一碗妈妈下的面,一根五毛钱的冰棍,一件逢年过节的新衣,一个围炉夜话的场景,都让我们觉得,一切可亲,人间值得。(回忆过去简单的幸福)那么,我们能怪科技褫夺了我们的幸福吗?恐怕不能。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事实上,科技是没有原罪的,出问题的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失衡、倾斜与塌陷。可能物质享受的心像野马在脱缰,可能欲望的洪流淹没了我们情感的堤坝,于是,幸福也和我们渐渐失去了联络。在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学会如何驾驭科技,让它做驯服的“宠物”。而不是肆虐的“怪兽”,成了一门新课程。(分析原因,如何找回幸福的感觉)当我们走失了幸福,请记得停下匆匆的脚步,不必追赶科技的快车,等一等落下的灵魂。这样,再面对“毕淑敏之问”,我们就能坦然地回答:“幸福感的增长,可以与科技同比例。”(总结全文,回扣材料,照应开篇)二、用关联词打开写作思路关联词背后实际上是思维方式在议论文写作中哪部分最需要运用关系联词体现严密的论述能力?开头对观点的阐释;主体段中对论据与观点的粘连;结尾段的总结。作文材料:现象、问题、结果1、多想想结果的原因原因→结果(原因)→结果多维分析原因: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从多个方面找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表面原因,深层原因;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迟到:迟到的原因迟到的结果【示例】康熙为什么要向他的敌人敬酒?因为他明白,是对手带给他的压力,逼迫他努力地投入到“斗争”中,并想办法成为胜利者。因为在同对手的对抗中,才能真正地磨练自己、强壮自己;因为有了对手,才让他从软弱走向强大,建立了一个盛世。从这一意义上说,你的对手是你前进的动力,是你成功的催化剂。2、多想想条件的结果【示例】假如杜甫在那个时局纷乱的年代不堪命运的捉弄而随波逐流,假如他无法正视如黄叶般飘摇孤寂的生命而丧失人生的意志,假如他无法承担失意、离索的痛楚而放弃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么,他怎能吟出不朽的“诗史”之作而震古烁今?正因为那份对痛苦的淡然,才能让杜甫在西南一隅活出了“月白清风一草堂”的旷达,从而成就了他的璀璨人生!3、多想想对比的情况正面——反面一分为二【示例】一个时代科技的发展不应该只是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或者物质的丰富,更多的应该是让生活过得更有诗意与人情,如果我们捧着功能越来越齐全的手机在不断滑动,却记不起住在对面的邻居的脸;如果我们在随手拍下的几千张数码相片中,却找不到让自己铭记的瞬间;那这不仅是科技的悲哀,更是人类文明的悲哀。因此,让我们呼吁,勿让科技发展冲淡了人情味。4、多想想发展与变化过去→现在→未来【示例】别用时间去等待,只要你珍惜每一天,并且充实地度过,那迎接你的将是美好的将来;只要你努力拼搏,不虚度年华,慰劳你的将是劳动的收获。但如果我们只是用时间来等待,坐吃山空,那我们失去的不仅是永不返回的时间,还有金钱也买不回的生命。三、使用关联词的注意事项:1、明确要表达的意思,找准所要使用的关联词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①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②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③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2、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①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②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③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①虽然今天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②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小不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4、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①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②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第二句是假设关系的句子,前面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因为缺少与“如果”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句中的结果就不明确,让人读后也有一种话未说完的感觉。要是在“把这件事情办好”之前加上“就能”,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5、特殊关联的种类需要根据语意确定“即使…也…”它可能表示转折,也可能表示假设。后分句通常都为否定句,也可以转换成意义相近的肯定句,(下面的例句中,左边的后分句为否定句式,右边的后分句为肯定句式,注意比较)。类似的还有:“就是…也…”,“就算…也…”,“纵是…也…”,“纵算…也…”,“纵然…也…”等。(1)如果所涉前提已经存在,则表示转折。通常搭配为:“即使…也没有…”,肯定句则为“即使…也…”。“即使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他也没有任何怨言!”“即使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他也一如既往地尽心尽责!”(2)如果所涉前提尚未存在或认为不应该存在时,则表示假设。通常搭配为:“即使…也不能…”,有时也用“即使…也没有…”,肯定句则为“即使…也应该…”。“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不能有任何松懈!”,“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没有理由有任何松懈!”“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应该鼓足干劲、一往无前!”“即使非要这样做,你也不能瞒着大家伙吧?”“即使非要这样做,你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