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50: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50: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50: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50: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我的自读必备】一、走近作者 一蓑烟雨,一生清欢——苏轼生平: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为嘉祐年间进士。他既反对王安石比较激进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马光废新法,因而在新旧两党间均受排斥,仕途十分坎坷。苏轼的诗、词、文中,数量最多、对后人的影响也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的篇章。

成就:其诗今存2700多首,风格多样,或雄奇奔放,或富于理趣,或简淡自然。他和南宋的辛弃疾形成了词坛上的“苏辛”豪放词派。他散文成就也很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代表作品:诗《饮湖上,初晴后雨》,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文集《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弃疾生平: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山东历城人。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人入侵,辛弃疾等突骑渡江与宋廷联络,次年率义军归宋。一生力主抗金。曾多次上书,陈抗金恢复大略,均未被采纳。后罢官闲居二十余年,宁宗嘉泰三年(1203)又被起用,此后被派往镇江任知府,为北伐做准备,因反对韩侂胄立即出兵的计划,又被罢官。开禧元年(1205)回铅山隐居,两年后忧愤而死。

成就: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代表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如花绚烂,如花飘零——李清照生平:李清照(1084—约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幼受文学艺术熏陶。十八岁适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家庭生活平静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流落异地,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

成就:她的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独辟蹊径,语言清丽,在艺术上独有成就,被称为“易安体”。她是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代表作品:著有《漱玉词》。前期代表作有《如梦令》二首,《一剪梅》《醉花阴》等;后期有《永遇乐》《武陵春》《渔家傲》《声声慢》等。【高山景行】苏东坡向王安石认错有一天,苏东坡拜见时任宰相的王安石,王安石外出办事未归。苏东坡在等候时见书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这里,苏东坡就信手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到了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日大风。一天,风停歇后,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一派西风萧瑟的景象。这时,苏东坡猛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来,不禁目瞪口呆,连忙提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二、探寻背景以旷达情怀沉淀人生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壮士暮年的慷慨悲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秋天,辛弃疾已66岁。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谈伐金而不做实际准备。闲废已久的辛弃疾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但辛弃疾仍想以自己的风烛残年为国立功,故到任后,他积极为军事进攻做准备,同时又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这首词就是作者此时内心感受的真实表达。壮士暮年的慷慨悲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秋天,辛弃疾已66岁。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谈伐金而不做实际准备。闲废已久的辛弃疾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但辛弃疾仍想以自己的风烛残年为国立功,故到任后,他积极为军事进攻做准备,同时又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这首词就是作者此时内心感受的真实表达。秋声唱断几多愁——《声声慢(寻寻觅觅)》

《声声慢(寻寻觅觅)》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据考证,这是她亡夫不久所作。此时的词人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文物丧失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悲痛。面对眼前萧瑟的秋景,她不禁愁绪满怀,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秋声唱断几多愁——《声声慢(寻寻觅觅)》

《声声慢(寻寻觅觅)》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据考证,这是她亡夫不久所作。此时的词人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丈夫病死、文物丧失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悲痛。面对眼前萧瑟的秋景,她不禁愁绪满怀,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三、相关链接

1.名家评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2.名家评苏、辛词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3.名家评李清照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郑振铎【我的自读达标】一、音形识记1.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宋词之美,美得让人沉醉。让我们重回到羽扇纶巾、杯酒酹月的岁月,去重温那个烟波浩渺的古宋朝代。似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李清照看满地黄花,伤容颜憔悴;有怀报国、无路请缨的辛弃疾寻舞榭歌台,叹风流不存。A.lún

lèi

qiáo

xièB.lǔn lēi jiāo xiēC.ɡuān lēi jiāo xiēD.ɡuān lèi qiáo xiè﹒﹒﹒﹒【解析】选D。四个加点字的读音依次为:ɡuān、lèi、qiáo、xiè。【我的自读达标】一、音形识记1.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宋词之美,美得让人沉醉。让我们重回到羽扇纶巾、杯酒酹月的岁月,去重温那个烟波浩渺的古宋朝代。似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李清照看满地黄花,伤容颜憔悴;有怀报国、无路请缨的辛弃疾寻舞榭歌台,叹风流不存。A.lún

lèi

qiáo

xièB.lǔn lēi jiāo xiēC.ɡuān lēi jiāo xiēD.ɡuān lèi qiáo xiè﹒﹒﹒﹒【解析】选D。四个加点字的读音依次为:ɡuān、lèi、qiáo、xiè。2.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

)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把气吞海岳的豪情融汇在盛衰荣辱、兴亡成败的刀兵鏖战之中;把英雄和美人统贯在风光之内;把强大与弱小、智慧和力量的较量摆放在墙橹灰烟之间;辛弃疾把抗金复国的壮志融汇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恢宏气势之中,把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安放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之间,把战争烽火和苟且偷安的对照摆放在百姓的歌舞升平之中。A.鏖战B.墙橹C.巷陌D.烽火﹒﹒﹒﹒﹒﹒﹒﹒【解析】选B。应为“樯橹”。2.下面一段文字中加点词有错误的一项是 (

)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把气吞海岳的豪情融汇在盛衰荣辱、兴亡成败的刀兵鏖战之中;把英雄和美人统贯在风光之内;把强大与弱小、智慧和力量的较量摆放在墙橹灰烟之间;辛弃疾把抗金复国的壮志融汇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恢宏气势之中,把时光流逝、岁月不居的感慨安放在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之间,把战争烽火和苟且偷安的对照摆放在百姓的歌舞升平之中。A.鏖战B.墙橹C.巷陌D.烽火﹒﹒﹒﹒﹒﹒﹒﹒【解析】选B。应为“樯橹”。二、内容感知1.下面对三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词开篇即景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B.辛词上阕即景抒情,由眼前之景联想起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的英雄人物,目的是歌咏他们的丰功伟业。C.辛词中多处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D.情景交融是李词在写作方面最为突出的特点。【解析】选B。目的是借歌咏历史人物的伟业来对韩侂冑之流进行讽刺和劝诫。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追怀的是哪个历史人物?写了什么事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周瑜。赤壁之战的丰功伟绩。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到了哪几个和京口有关的英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孙权、刘裕。4.《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词眼是“愁”。研读提能·探究学习【我理解我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目标一:赏析诗歌的语言1.这首词写景部分用词洗练生动,着墨不多,却能表现出气势雄伟的“江山如画”的景象,请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明确】词语表达效果手法乱写出了山石之险怪②夸张穿①写出山崖直插云霄之高峻惊江水之汹涌④拟人拍③写出江水搏击江岸之有力卷写出波涛翻滚力量之浩大⑥比喻雪⑤写出了浪花之汹涌目标二:赏析诗歌的形象2.作者塑造的周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词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塑造了一个年轻有为、英姿勃发、气度儒雅、镇定自若的儒将形象。“小乔初嫁了”写其美满婚姻,以美人来衬英雄,显得英雄更加年轻有为;“雄姿英发”突出其英姿勃发的气质;“羽扇纶巾”是对他服饰装扮的描写,体现他儒雅的风度;“谈笑间”写他在大敌当前从容淡定,胸有成竹的神态;“樯橹灰飞烟灭”则突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作者塑造周瑜的形象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目标一:赏析诗歌的用典艺术3.这首词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请找出并分析各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明确】(1)孙权:表达敬仰和向往之情,以及英雄不再,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2)刘裕:表达敬仰之情以及抗金的决心。(3)刘义隆:借古讽今,旨在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出兵,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4)拓跋焘:表达了自己的隐忧,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和悲愤之情。(5)廉颇:表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目标二:赏析诗歌的对比手法4.这首词多处巧用对比,请找出并具体赏析。【明确】(1)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

(2)把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用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3)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4)用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询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声声慢(寻寻觅觅)目标一:赏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5.《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词人是怎样借助这些意象表现愁情的?【明确】(1)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2)晚风:渲染愁情,环境的寒衬内心的冷,写出词人独居生活的凄惨;(3)过雁:象征离愁,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悲痛和怀乡之思;(4)黄花:暗喻憔悴的容颜与孤苦飘零的处境;(5)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凄凉悲伤的象征;(6)细雨:哀伤、愁丝的象征。目标二:赏析精妙的语言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三句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所抒发的感情在层次上有什么不同?【明确】这三句运用了叠字的表现手法,感情上层层递进。第一句,写人的动作神态,似在寻找失去的东西,追索过往的陈迹;第二句,写环境的凄凉、寂寞;第三句,写内心世界的愁苦、哀伤。“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她想寻觅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最终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既是周围的客观环境又是作者的心境写照。“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地描写出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我思悟我提高】1.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点拨】所蕴含的感情基调是昂扬的。原因如下:(1)“人生如梦”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作者此时年近“知命”,功业未成,看着滚滚江水,就自然会感到生命的短暂。因此,“人生如梦”的感慨也实属正常。(2)“一尊还酹江月”是作者向江月诉说壮志难酬的苦闷。作者的感慨是与周瑜对比之后发出的,其实这种对比的本身就是作者奋发向上的积极表现,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旷达之情。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的特点是多用典故,有人说辛弃疾的词有“掉书袋”(讥讽人爱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的毛病,你是怎么认为的?【点拨】综观全词,用典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它所用的除了末尾廉颇一事之外,都是有关镇江的史实,是“京口怀古”这个题目应有的内容,况且这些典故,都和这首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词人借助典故仰慕古人,感慨身世,借古讽今,抒发情怀,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并不是“掉书袋”。3.试分析《声声慢(寻寻觅觅)》的结句之妙。【点拨】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的?“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的个人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这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我实践我飞跃】1.《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品,而且都是怀古诗,但在情感抒发方面也有所不同,试比较它们在情感抒发方面的异同。参考示例:同:(1)手法上都有借景抒情,借古讽今,讽刺当朝皇帝昏庸无能,不赏识、不重用像自己一样有才华的人。(2)都用了典故及比喻、对比等手法。“卷起千堆雪”,以“雪”喻浪花;“气吞万里如虎”,以“虎”喻刘裕征战的气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与周瑜对比,《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刘裕父子,辛弃疾与廉颇都形成对比。

(3)情感上,都通过对英雄豪杰的赞扬,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更主要地抒发了积极进取的豪放之情。异:(1)手法上,苏词以写景、怀人为主,而辛词以叙事为主。另外苏词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多少豪杰”及小乔衬周郎,而辛词未体现。(2)情感上,苏词紧扣个人际遇,重在感伤自己,借写周瑜抒写自己想建功立业的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而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来谈自己的战略见解,更主要的是借颂扬孙权等英雄来斥责贪图享乐、苟且偷安的统治者,流露出忧民忧国的情怀,体现出一种深沉悲愤的豪放。2.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它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南飞的大雁,满地的落菊,梧桐和细雨。试着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对“宋词”的理解。(200字左右)参考示例:示例一:宋词就是一方雕花轩窗,窗里的人正对镜梳妆,窗外归人已是泪千行。宋词就是一株雨后芭蕉,忧愁和雨滴滑落黄昏,叹息隔窗点滴到天明。宋词就是一条夕阳小径,花香氤氲但满地落红,独自徘徊中捡拾往事。示例二:宋词就是浮在线装书页上的一弯残月,即使你掩合书卷,清辉依然在书内晶莹,更会在你心里洒下一片温柔的凄冷。宋词就是几案上茗烟渐消的半盏温茶,萧瑟的盏中依稀可辨过往的芬芳,呷一口虽然余味犹存,却掩不住曲终人散的涩苦。念奴娇˙赤壁怀古咏赤壁慕周瑜叹自己大江东去乱石惊涛江山如画风流人物雄姿英发战功卓著贬官黄州早生华发人生如梦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缅怀仰慕英雄豪杰年岁将老壮志难酬怀古伤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反思现实追慕英雄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寻常巷陌—寄奴曾经气如虎封狼居胥—草草赢得仓皇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路不堪回首—佛狸祠神鸦社鼓风流被雨打风吹去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声声慢正伤心憔悴损乍暖还寒酒淡风急雁过相识黄花满地独守窗下梧桐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念奴娇˙赤壁怀古咏赤壁慕周瑜叹自己大江东去乱石惊涛江山如画风流人物雄姿英发战功卓著贬官黄州早生华发人生如梦时光飞逝物是人非缅怀仰慕英雄豪杰年岁将老壮志难酬怀古伤今(3)情感上,都通过对英雄豪杰的赞扬,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更主要地抒发了积极进取的豪放之情。异:(1)手法上,苏词以写景、怀人为主,而辛词以叙事为主。另外苏词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多少豪杰”及小乔衬周郎,而辛词未体现。(2)情感上,苏词紧扣个人际遇,重在感伤自己,借写周瑜抒写自己想建功立业的豪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感慨;而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来谈自己的战略见解,更主要的是借颂扬孙权等英雄来斥责贪图享乐、苟且偷安的统治者,流露出忧民忧国的情怀,体现出一种深沉悲愤的豪放。二、探寻背景以旷达情怀沉淀人生风雨——《念奴娇·赤壁怀古》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往黄州做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他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而他于元丰五年写下的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堪称其豪放词的代表作。【高山景行】苏东坡向王安石认错有一天,苏东坡拜见时任宰相的王安石,王安石外出办事未归。苏东坡在等候时见书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这里,苏东坡就信手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成就:辛弃疾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量、质量,皆冠两宋。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代表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壮士暮年的慷慨悲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秋天,辛弃疾已66岁。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谈伐金而不做实际准备。闲废已久的辛弃疾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镇江防要地京口。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但辛弃疾仍想以自己的风烛残年为国立功,故到任后,他积极为军事进攻做准备,同时又对韩侂胄的轻敌冒进感到忧心忡忡。这首词就是作者此时内心感受的真实表达。【高山景行】苏东坡向王安石认错有一天,苏东坡拜见时任宰相的王安石,王安石外出办事未归。苏东坡在等候时见书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这里,苏东坡就信手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