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扭曲的公司社会责任_第1页
被扭曲的公司社会责任_第2页
被扭曲的公司社会责任_第3页
被扭曲的公司社会责任_第4页
被扭曲的公司社会责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扭曲的公司社会责任——兼评《公司法》第5条第1款的规定张帅关键词:生产守则/公司社会责任/相关利益团体/互动和博弈内容提要:文章从对跨国公司生产守则运动推行的实际效果的空间,跨国公司、供应商、工人等相关利益团体,是基于何种理由,5条第1一现实所应持的立场。2005年10月27年1月15条第1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时中国的实践中是否可行?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的话,那是因为外部1自恰的因子,我们根本不能期待它像所宣称的那样被实现?如果这种承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的形成是内外因素合力的结果的话,那么,具体的症结又是在哪里呢?一、被扭曲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负载着“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的生产守样一些现实的问题:怎样评价跨国公司推行生产守则的动机?推行生产守则所产生的成本,在跨国公司与供应商之间是如何分摊的?生产守则在多大程度上使所在公司的劳工状况有所改善?“公司社会责任研究”课题组[①]对深圳、东莞的部分供应商、工人进行访谈的结果表明:推行生产守则,虽然或多或少的改变了所和方式,以及一些政府官员的观念,但这些变化更多仅仅是停留在“通知、写入、表明和承诺”等话语层面,实践层面的规避、扭曲仍然不可避免。现实的场景令人沮丧:生产守则运动的效果是微弱的,运动无法遏止中国劳工社会地位下降的整体局面。[1]别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对这些现象背后的制度现实可行性的探2因应?为什么漠视?为什么规避?为什么扭曲?在这里,首先展开对相关做着计算,籍此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怎样评价跨国公司推行生产守则的动机呢?我们可以看到,推行打破沙锅问到底呢?至于实际运作中生产守则是否真的被推行,在实监督生产守则的落实,牢牢的控制供应链的末梢,对跨国公司来说,它们没有时间、没有信息、没有激励,既不经济,更不必要。3是不是也会像自己一样支持与落实生产守则呢?——的订单竞争中处假资料,教工人说假话,聘请顾问公司辅导,甚至花钱买SA8000的是它所不想看到的,但这已经是最不坏的选择了。4现呢!他们往往对此抱着一种“理性的冷漠”态度:在劳动力几乎是采取的诉诸法律方式的个体努力又与事何补呢?为权利而斗争的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呢?为什么是其他人而不是自己去“搭便车”呢?他们或者采取底层的逻辑,拳头解决问题,诉诸暴力;或者利用所谓“弱者的武器”:诸如偷懒、怠工、开小差等,进行“日常抵抗”;但多数人还是采取了忍耐的态度,寻求私下的解决。更何况,他们已经发“转厂”,直到找到一个相对“好”的工厂。这种“守则疲乏综合会转嫁到工人和消费者身上。本的目的?为什么相关利益群体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却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承诺与现实之间愈发拉大的距离?5和利益诉求;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至少在形式上接受这一异质不可避免的。事实上,这种因为法意和人心,法制和人身彼此背离而引发的,的法”。二、以话语的形式存在的公司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被我国一些理和公司的社会责任。”这不免有言过其实之嫌了。事实上,从1924年谢尔顿提出这个6个问题也远要比公司法学者热心。80余年来,在公司法学领域对这1931~1932年伯利和多德那场以“董事和经理应当为谁服务”为的主题展开的讨论中,在弗里德曼“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4]的响亮的反对声好的那个点。法律的问题实在有太多尚需廓清的地方:营利上的,相关的或不相关的,价值主义态度的或工具主义态度的可能是在关公战秦琼,大家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着同一个概念!72.围绕着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公司法理论上的妥当性、社会的期后的工作则仅仅是为这个“先定后审”附会些适合这一判断的概念和命题而已,其目的,或者是为了说服别人,或者是为了说服自己!互斗争的武器罢了。”体法律制度——如德国与荷兰的劳动者参加制度——的展开。相反,着边际的争吵中迷失实质问题所在。8会舆论等种种社会关系,会直接影响到相关利益群体各方的强弱对见之于现时的中国,作为一种舶来品,公司社会责任更是主要被作为刻在操作层面上引发可欲的变化。强制性的变迁需要有自发性的基是司法者,都应该立基于现实的可行性,保持谨慎的态度。三、被神话的公司社会责任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以为,在公司立法、司法上,对公司遵守法律强制性或禁止9性展开讨论:(一)从外部的因素来考量有着自己运行的逻辑,它应该更世俗的关注事实和结果本身。(二)从内部的因素来考量的可行性的缺失,则是我们不得不总要直面的现实:股东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它事实上为公司管理层、控股股东违反对10一方的利益。[5]由于缺乏统一的业绩评价体系,事实上公司管理层公司社会责任,逃避因其决策失误所应承担的责任打开方便之门。2.尽管“公司得利但社会不得利,或者是公司不得利但社会得和利益冲突。[6]具体到一家公司:股东偏好获取尽可能多的投资收益;债权人偏好丰厚的利率和债权的安全收回;员工偏好高工资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客户偏好价廉物美;供应商偏好高价出货;当地居民偏好优美清洁的环境和就业机会;政府偏好稳定的增加税收,等等。因某一特定时间为标准来判断公司管理层是否牺牲了公司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可以被类型化的、动态的、多少有点模糊的过程。割裂,我们会常常发现自己站在“三岔口”前,无论怎么做,结果必然是“残缺”的。四、理性对待公司社会责任念能指明方向的沃土。12人权、教育和慈善目的的捐赠?等等,一一展开讨论。并对不同的问成或是反对。断规则”尺度的情况下,无论是作为原则性条款还是在具体规定中,5条第1尺度,使得公司的董事、经理不至于籍这一原则性规定为所欲为。将这些内容技术性的归到公司社会责任的项下,而是能否在非计划、13代价来改变其行为的方式;这也并不妨碍公司基于长远利益的考量,去做事前的判断的。量,公司可以选择性的违法、犯罪的观点,笔者认为不免荒腔走板。甚至,笔者对一些公司高调的,但或许是言不由衷的遵守伦理原则、最好的选择。毋宁说,笔者所强烈反对的,只是公权力或其载体,出14己最佳利益的最佳裁判者呢?5条第1企业自治光谱两端的问题的探讨。注释:[作者简介]经济法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法研究。[①]为了解与跨国公司生产守则相关的五类人群——跨国公司度,从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间,由谭深副研究员组织的“公200名政15府官员、50家工厂的500名工人、80家工厂的200名管理者(含28名企业主)、52名跨国公司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和274名消费者。[②]美国各州的公司法中虽然有许多保护和增进公司股东之外也缺乏对公司社会责任的一般性规定。[③]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2005年2月25日在十届人的界定。但必须指出:其一,严格来说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说明》并不具备法律上的效力,至多是探究立法者原意的一种参考;其二,对本文所要讨论的第5条第1论证,事实上我们还是可以对它作多重的解释。[④]一部分相关利益团体乃至团体内部的一部分人。[参考文献]16[1]佟新.全球化下中国劳动制度变迁的轨迹——以“公司社会责任”的运作为案例的分析[A].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88.[3]施天涛.公司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