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练习题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第二章神经调节.............................................................12
第三章体液调节.............................................................22
第四章免疫调节.............................................................34
第五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45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
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全部属于体液的是()
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液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
泪液⑨细胞液⑩胃液
A.③④⑥⑦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④⑤⑦⑨D.①②③④⑤⑦
解析:①胆汁、②胰液、⑩胃液属于消化液,不属于体液;⑤原尿、⑧泪液与外界
环境相通,不属于体液;⑨细胞液是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③血
浆、④淋巴液、⑦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⑥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液,
属于体液。
答案:A
2.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的主要移动方向不包括()
A.血浆一组织液B.组织液一血浆
C.淋巴液一组织液D.淋巴液一血浆
解析:淋巴液不能回渗回组织液。
答案:c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就是细胞内液
B.细胞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
D.胰岛素、纤维素、维生素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解析: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A项错误;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参与内环境的形成
和维持,B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项错误;
胰岛素、维生素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纤维素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项
错误。
答案:B
4.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图中方框内应该是
------------氧气、养料।氧气、养料।---------
外界环境«—-------------«n细胞
介「兄I二氧化碳、废物-----------1二氧化碳、废物臼理J
A.内环境B.大脑
C.脊髓D.肌肉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故图中方框内应填内环境。
答案:A
5.肺泡中的02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在此过程中通过的生物膜共有()
A.6层B.8层
C.9层D.n层
解析:肺泡中的首先穿过肺泡壁(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扩散到毛细血
管内,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红细胞(1层膜)与血红蛋白结合,又与之
分离出红细胞(1层膜),再穿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中
的线粒体(2层膜)内,参与有氧呼吸。所以在此过程中共通过H层生物膜。
答案:D
6.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对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不会因稳态失调患病,但有可能患遗传病等。
答案:C
7.剧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会()
A.大于7.45B.小于7.35
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
解析:人体剧烈运动时部分组织细胞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内的缓
冲物质反应,从而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o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影响稳态因素的是()
A.温度B.酶
C.pHD.渗透压
解析:适宜的温度、pH可以保证酶活性,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渗透压可以维
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所以,温度、pH和渗透压均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
素。酶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答案:B
9.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毛细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解析: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可知,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
入淋巴管内参与淋巴液的形成,淋巴液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班氏丝虫寄
生在人体毛细淋巴管内后,淋巴循环受阻,淋巴液不能顺利进入血浆内,毛细淋巴
管内的淋巴液增加,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的过程受阻,从而造成组织液的积累,
使人体下肢出现肿胀现象。
答案:B
10.当人在轻度缺氧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
B,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增加
C.线粒体中酶的数量增加
D.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加
解析:当人在轻度缺氧环境中生活时,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会增加,这样可以运输更多的来满足人体对的需要,A项正确;轻度缺氧时,细
胞内线粒体数量增多,线粒体中的酶活性增强、含量增多,使细胞利用的能力增
强,B、C两项正确;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能再合成血红蛋白,因此红细胞中血
红蛋白的数量不会增加,D项错误。
答案:D
11.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容易“中暑”。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
A.酶促反应速率加快B.病原体感染
C.渗透压下降D.细胞代谢紊乱
解析:人“中暑”是由于外界炎热的环境超过了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限度,使机
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D
12.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战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寒冷时尿液增多
D.在困乏时打哈欠
解析:寒战是骨骼肌收缩,能增加机体的产热量,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而并非内环
境稳态失调;出现水肿,表明内环境稳态失调;寒冷时皮肤通过汗腺排出的水分减
少,通过排尿排出的水分相应增多,属于正常的机体调节;人困乏的时候打哈欠,
以提醒人体大脑已经疲劳,属于正常的机体调节。
答案:B
13.下列生理过程是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
B.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C.Na2c与H2c(X反应生成NaHCU
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解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质中,不属于内环境中的反应;食物中的蛋白质
消化分解成氨基酸发生在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内环
境;Na2c与H2c反应生成NaHCOa可以在血浆中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
内,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C
14.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A.①中的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只能通过肺和肾两个器官完成
B.肝中①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③
C.淋巴细胞可与②或①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从物质角度比较,①②③的主要区别是③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蛋白
解析:血浆中的代谢废物排到外界环境可通过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来完成,A项错
误;在血糖浓度升高时,肝可以迅速合成肝糖原,此时肝中血浆的葡萄糖浓度低于
组织液,B项错误;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液或血浆中,可直接与淋巴液或血浆进行
物质交换,C项正确;与血浆相比,淋巴液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少的可溶性蛋白,D项
错误。
答案:C
15.下图中的①~④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导致水肿
B.与乙端相比,甲端的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增多
C.②中含有胆固醇、抗体、尿素、乳酸等物质
D.①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解析:水肿可由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引起,A项错误;如果该部位位于消化道,则
饭后血液从乙端流向甲端时,营养物质增加,B项错误;血浆中含有胆固醇、抗体、
尿素、乳酸等物质,C项正确;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所以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无机盐有关,D项错误。
答案:C
16.下列有关“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了生物材料中不具有缓冲对
B.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坐标,以酸或碱的滴数为纵坐标
C.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对照
D.用生物材料处理的结果与缓冲液处理的结果完全相同
解析:该实验说明了生物材料中具有缓冲对,A项错误;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
或碱的滴数为横坐标,以pH为纵坐标,B项错误;本实验每一组都进行了自身前后
对照,C项正确;用生物材料处理的结果与缓冲液处理的结果不可能完全相同,D项
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0分)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
学成分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
要条件。
⑴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
是。
⑵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主要包括o
⑶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为
(4)尝试在下图中构建人体肝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细胞内液间。2、C0,扩
散的模型(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的扩散,用虚线箭头表示C02的扩散;不考
虑C0,进入成熟红细胞的情况)。
血浆
I成熟红细胞细胞嬴
组织液
解析:⑴毛细血管壁细胞外侧是组织液,内侧是血浆,因此其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
渗透压和酸碱度。⑶目前普遍认为,人体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为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4)人体肝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细胞内液
间。2、C0,扩散的模型见答案图。
答案:(1)血浆和组织液(2)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
⑶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4)如下图所示
18.(12分)下图为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
血液流动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②与③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别是,②的渗透压
主要与的含量有关。
⑵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那么
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包括和o
(3)C0,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角度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红细胞中的0?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共穿过层生物膜。
⑸如果婴儿以奶粉为主食,当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时,婴儿的头部会发生浮肿,
其主要原因是(填序号)增多所致。
⑹若图中细胞是肺泡上皮细胞,则A端的。2浓度于B端;若图中细胞是肝
细胞,则A端的尿素浓度于B端。(均填“高”“低”或“不能确定”)
解析:(1)图中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二者在成分上的主要差别是血浆中蛋白质
含量较多。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2)内环境稳态主
要指其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稳定的状态。(3)C0?的运输方式为
自由扩散,即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组织细胞中的CO2浓度高于毛细血管中的C02
浓度,故C0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4)有氧呼吸利用Oz的场所在线粒体内
膜,0,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经过红细胞(1层膜)、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
胞(1层膜)、线粒体(2层膜),共6层生物膜。(5)浮肿属于蛋白质摄入不足造成营
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原因是③组织液增多。(6)血管中血液的流向是从A端流
向B端,肺泡的作用主要是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经过肺泡后的血液中0?浓度
更高,故若图中细胞是肺泡上皮细胞,A端02浓度低于B端;肝细胞代谢能产生尿素
等有毒废物,故A端的尿素浓度低于B端。
答案:(1)②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盐(2)组成成分理化性质
(3)C0?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即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组织细胞中的C0?浓度
高于毛细血管中的CO2浓度,故CO?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组织细胞
(4)6⑸③⑹低低
19.(15分)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一消化道I③
~1-
拼*A(占体重的4%~5%)\d④
D
⑤
/子七(占体重的15%~20%)a
c⑦
C(占体重的4*50%)、b
甲乙
⑴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中的液
体增多,最终将会引起组织水肿,其水的来源为(填字母),通过
(填字母和名称)转移。
⑵④与①⑥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中含有较多的;①④⑥合称
为,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③生活的
具体内环境是。
⑶血液中的。2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序号和箭头表
不)。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1]o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
图乙中(填序号)内存在着。
解析:(1)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使B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液中水的来源为A血浆和C细胞内液。(2)图乙中④血浆与①淋巴液、⑥组织
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④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①④⑥合称为细胞外液。
④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③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
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3)红细胞内的0?被组织细胞利用的途径为⑤红
细胞一④血浆一③毛细血管壁细胞一⑥组织液一⑦组织细胞一线粒体,即
⑤一④一③一⑥一⑦。CO?是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⑦组织
细胞。⑷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因为血浆中含
有许多的缓冲对,进入体内的酸性物质可与缓冲对中的碱性物质反应,从而使pH
基本不变。
答案:(1)B组织液A、Cb细胞膜、a毛细血管壁
⑵蛋白质细胞外液无机盐、蛋白质组织液和血浆
(3)⑤一④一③一⑥一⑦⑦组织细胞
⑷不会④缓冲对
20.(8分)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下面为某人的血液生化检
查化验单。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值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0U/L0~45
肌酎CRE1.9mg/dL0.5~1.5
尿素氮BUN14.6mg/dL6.0~23.0
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
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
总胆固醇TCHO179mg/dL150^220
(1)目前普遍认为,正常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是O
⑵每种成分含量的参考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
⑶该化验单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参考值的原因可能是,
有大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入血浆。
(4)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比参考值高,提示可能患有病。
解析:(1)正常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2)
每种成分含量的参考值不是一个常数,而是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内环境中
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胞内酶,该化验单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参考值,可能
的原因是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使大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进入血浆。
⑷化验单中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比参考值高,说明该人的血糖含量高,很可能患有
糖尿病。
答案:(1)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⑵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
⑶细胞膜通透性增大
⑷糖尿
21.(15分)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来验证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对。
⑴实验原理:血液中含有许多酸碱缓冲物质,如H2cOs和NaHCO:“当碱性物质进入
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发生作用,当酸性物质(如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
发生作用,最终使血液pH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⑵实验步骤:
①取4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
②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柠檬酸钠(质量浓度为0.1g/mL),然后将等量的
正常人的新鲜血液注入1号和3号试管中,再向2号和4号试管中加入
③分别从1号和2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向1号和2号试管中各
加入等量的Na2co“搅拌后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1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
ApHb2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pH”
实验结果:ApH.(填“〉”或“〈”)"比,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④分别从3号和4号试管中取少量液体,测定pH并记录。然后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各
加入等量____________,测定pH并记录。3号试管pH变化量记作ApH3,4号试管pH
变化量记作△pH」。
实验结果:ApH3(填“>”或“〈”)"乩,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结论:o
解析:碱性物质会与血液中的H2c发生反应,酸性物质会与NaHCOs发生作用。本题
是验证性实验,设置的空白对照中应加入的是等量蒸储水。血液中H2CO3和NaHCOs
会分别与N&CO3和乳酸发生作用,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答案:(1)H2CO3NaHC03(2)②等量蒸储水
③〈血液中H2c与N&COs发生作用,形成NaHC03,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④乳酸〈血液中NaHCOs与乳酸发生作甩生成乳酸钠和H2c()3,H2c会分解成比0
和CO2,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⑶血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在相
对稳定状态
第二章神经调节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
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了神经系统
B.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C.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构成外周
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答案:A
2.呼吸中枢、缩手反射中枢、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脊髓、大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
C.脑干、脊髓、小脑D.脊髓、脊髓、脑干
解析: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
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脊髓中有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因
此呼吸中枢、缩手反射中枢、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脑干、脊髓、小
脑。
答案:C
3.考试时,人常常精神紧张、心跳加快,引起这些反应的是()
A.自主神经B.交感神经
C.副交感神经D.植物性神经
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为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交感神经的活动主
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副交感神经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
答案:B
4.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C.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D.细胞膜内外1、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解析: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造成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A
项正确;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导,B项错误;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内正外负,C项正确;Na+内流和K,外流造成膜电位的变化,这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
的基础,D项正确。
答案:B
5.下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示意图,在a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
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题图中由于存在突触,所以刺激a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在神经纤
维上双向传导,故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②③。
答案:C
6.有机磷农药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能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
递质的突触来说,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C.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的受体被破坏
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解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
碱,因此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后,乙酰胆碱不会被分解,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
使得突触后膜持续性的兴奋。
答案:B
7.膝跳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并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均消耗ATP
B.均发生膜电位变化
C.均发生物质的跨膜运输
D.前者双向传导,后者单向传递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均消耗ATP、均发生膜电位变
化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递的。
答案:D
8.下列行为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是()
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听到预备上课的铃声就准备好课本和笔记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解析: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中的语言中枢、视觉
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A项错误;听到预备上课的铃声就准备好课本和笔记涉及大
脑皮层的高级中枢中的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B项错误;叩击膝盖
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是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无直接联系,C项正确;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涉及大脑的
记忆功能,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有直接关系,D项错误。
答案:C
9.下图中,当你专心答题时,参与的区域主要有()
H区
人金区和S区B.S区和V区
C,W区和H区D.V区和W区
解析:答题时,要看懂题意并写出答案,参与的区域主要有V区和W区。
答案:D
10.下列关于排尿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
B.成年人的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C.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D.尿检时主动排尿不属于反射
解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
弱,A项正确;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活动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属于条件反
射,B项错误;排尿中枢位于脊髓和大脑皮层,产生尿意的部位在大脑皮层,C项正
确;尿检时主动排尿是直接受大脑皮层控制的,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
射,D项正确。
答案:B
11.下列能够说明人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用针刺人的指尖,先缩手然后才感觉到痛
B.在医院做尿检时,没有尿意也能排出尿液
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损伤,人不能讲话
D.短时记忆通过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时记忆
解析:缩手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感觉到痛说明兴奋传至大脑皮层,
但是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排尿反射的低级
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在医院做尿检时,没有尿意也能排出尿液,说
明低级中枢受到高级中枢的控制,B项符合题意;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损伤,导致
人不能讲话,不能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C项不符合题意;短时记
忆通过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时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体现,不能说明高级中
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2.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短时记忆不断重复可能会形成长时记忆
B.外界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输入会形成感觉性记忆
C.学习过程中反复刺激多种感官,有助于长时记忆的形成
D.短时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
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因此短时记忆不断重复可能会形成长时
记忆,A项正确、D项错误;外界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式输入会形成感觉
性记忆,B项正确;学习过程中反复刺激多种感官,有助于长时记忆的形成,C项正
确。
答案:D
13.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反射弧
___________A___________
,/一,,,,一',
感受器神经中拓口传出神经H效应器
,I
刺激.......................................一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v
反射
A.图示结构为反射的结构基础,至少含有两个神经元
B.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
C.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奋
D.在完成反射活动时涉及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解析:一个反射弧至少由两个神经元组成,A项正确;在人体中,高级中枢位于脑,
低级中枢位于脊髓,B项正确;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突
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即不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
奋,C项错误;当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
相互转换,D项正确。
答案:C
14.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
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
B.两个反射的神经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解析: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这属于非条件
反射,其神经中枢在脊髓;该人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
射性地把手缩回,这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
答案:C
15.下图中,在蛙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将这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在a
处给予刺激后,不会发生的是()
r-CEH
+、,f+
U]
ahc.d
A.a处膜外为负电位
B.bd段的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C.a处的兴奋将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到d处
D.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偏转,偏转的方向和角度都不同
解析: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此时该处膜外为负电位,A项不符
合题意;a处的兴奋尚未传到b处或已经过d处时,bd段的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
等,B项不符合题意;a处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将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到d处,C项不符合题意;电表指针将发生两次偏转,偏转的方向不同,但角度相
同,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6.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C「通道开放,使C「
内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神经元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抑制其动作电位形成
C.甘氨酸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膜电位的变化
解析: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K,外流使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A项错
误;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导致cr内流,进而使
内负外正的膜电位增大,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B、D两项正确;神经递质是由突触
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的,C项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8分)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
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排尿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低级
中枢位于。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
控制,该高级中枢位于o
⑶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
排尿。
解析:(1)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
后膜电位变化,兴奋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正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
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所以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
向的。(2)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可以通过大脑
皮层有意识地控制排尿。⑶当膀胱内储尿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内的感受器
受到刺激而兴奋,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反射低级中枢;同时由脊
髓再把膀胱充胀的信息上传至大脑皮层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并产生尿意;大脑
皮层产生的兴奋下传,将储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尿液进入尿道,刺激尿道上的
感受器,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再次传到脊髓的神经中枢,促进排尿。
答案:(1)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2)脊髓大
脑皮层(3)感受器
18.(12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一一。一〈”表示从
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及神经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图乙为突触的亚显
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图甲代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①代表,⑤是由及
________构成的。
⑵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填字母)。
⑶图乙中C0?浓度最高处在[]中,该结构可以为兴奋的传递提
供。
⑷在图乙中,兴奋的传递形式是。
解析:⑴若图甲代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①代表感受器,⑤代表效应器,由传出
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构成。⑵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
单向传递。d点受刺激可以产生兴奋,c与d在同一个神经元上,也可以产生兴奋;e
位于突触的后一个神经元,兴奋也可以传递过去;a、b位于突触的前一个神经元,
不能产生兴奋。(3)在细胞结构中C02浓度最高的是线粒体,线粒体可以为生命活
动提供能量。⑷图乙中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进行的,该过程中信号变化是
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
答案:(1)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其所支配的肌肉(2)c、e(3)⑧线粒体
能量(4)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19.(12分)研究发现,某些毒品可以导致神经递质一一多巴胺的含量增加,从而使
人上瘾,且极难戒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后,可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
经元,最终在产生愉悦感。
⑵在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某种毒品会(填“促
进”“抑制”或“不影响”)多巴胺的回收,从而延长“愉悦感”的时间。
⑶毒品海洛因属于阿片类药物,在正常人体的一些器官中,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
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
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了内源性
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
虑、忽冷忽热等“戒断反应”。由于毒品对人危害巨大,应远离毒品!
解析:(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感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⑵神经递质被回收后,
兴奋及相应的愉悦感随之消失,故推测毒品延长“愉悦感”时间是通过抑制多巴
胺的回收。(3)由题干信息可知,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
和行为,故海洛因建立的平衡机制是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
答案:(1)(特异性)受体大脑皮层(2)抑制(3)抑制
20.(16分)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
节,神经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下图甲是反射弧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图乙是
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甲所示的反射弧中,表示感受器的是(填图中序号),感受器的作用
是。
⑵研究发现,某镇痛药是通过作用于图甲中的突触而起作用的o从兴奋传递的角
度分析,该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
⑶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内外的电位表现,在A、B、C中属于未兴奋部
位的是。B、C之间能够产生局部电流,原因
是。
⑷以图甲中的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利用电表测定其受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
(如下图)。若在b点右侧给予刺激,则电表指针的偏转情况依次是④一
____________-④。
解析:⑴分析可知,图甲中①为感受器,②为效应器,③为突触。感受器的作用是
感受刺激,产生兴奋。(2)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涉及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神经
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由于某镇痛药是通过作用于
图甲中的突触而起作用的,则镇痛药可能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
体结合,也可能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从而阻断兴奋的传递。(3)图乙中A、
C处于未兴奋状态,B处于兴奋状态,因此B、C之间存在电位差,导致电荷发生了定
向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4)当刺激还未传至b点时,a点和b点都为静息电位,电
表指针偏转情况为图④;当神经冲动由右向左传导时,b点首先出现动作电位,a点
为静息电位,电表指针偏转情况为图③;紧接着b点恢复为静息电位,两电极处电
位相同,此时电表指针偏转情况为图④;神经冲动继续向左传导,当传导到a点
时,a点出现动作电位,b点为静息电位,则电表指针偏转情况为图①;之后a点恢复
为静息电位,两电极处电位相同,则电表指针偏转情况为图④,所以整个过程的变
化是④一③一④一①一④。
答案:(1)①感受刺激、产生兴奋(2)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
体结合(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3)A、CB、C之间存在电位差,电荷会
发生定向移动(4)③一④一①
21.(12分)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科学实验证明,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交感神经,心跳加快;电刺激与心脏相连
的副交感神经,心跳减慢。这说明心跳快慢(心率)受调节。
⑵某研究者用电刺激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心跳也加快。推测是由于电刺
激交感神经后引起肾上腺髓质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心
脏,促进心跳加快。现有甲、乙两只小白兔,其中甲兔已剥离出支配肾上腺髓质的
交感神经(但未切断),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
①分别测定甲、乙两只小白兔的,并记录。
②电刺激甲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立刻用等渗溶液提取甲兔的肾上腺髓
质组织液并制成提取液。
③将,检测其心率。若乙兔心跳加快,则推测正确,
否则推测不正确。此实验过程中,心跳快慢(心率)受调节。
解析:⑴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交感神经,心跳加快;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副交感
神经,心跳减慢。这说明心跳快慢受神经系统的支配。(2)题中推测心跳加快受交
感神经的支配,也受肾上腺髓质分泌物的调节,如果要对该推测进行验证需设计
实验。①实验之前首先测定甲、乙两只小白兔的心率作为对照。②电刺激甲兔支
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引起甲兔心率加快,然后迅速提取甲兔肾上腺髓质的
组织液并制成提取液。③将提取液注射到乙兔体内,观察乙兔心率的变化。由于
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和结论有两种。若乙兔心跳加快,则推测正确;若
乙兔心跳没有加快,则推测不正确。此实验过程中,心跳快慢(心率)受神经一体液
调节。
答案:(1)神经(2)①心率②交感神经③提取液注射到乙兔体内神经一体
液
第三章体液调节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
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达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黏膜在一定刺激下产生的,能促
进胰腺分泌胰液,A项正确;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
消化食物,B项正确;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输送到胰腺,促
进胰液分泌,该过程中包含体液调节,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D
2.斯他林和贝利斯为了验证假设,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黏膜与稀盐
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下列关于对照
组的处理,他们不可能采取的是()
A.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狗
B.剪去同样的一段小肠
C.静脉注射等量、等浓度的盐酸
D.注射等量的胰高血糖素
解析: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小肠黏膜细胞在盐酸的作用下,可能产生了
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题干中
的实验为实验组,那么对照组要排除稀盐酸的影响,因此对照组的设计为选取生
理状态相同的狗,剪去同样的一段小肠,将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注射到狗的静脉
中,观察能否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答案:D
3.下列结构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
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
D.卵巢、胰腺、肝
解析:唾液腺和肠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由导管输送到消化道,而消化道不属于
内环境,A项错误;肾上腺、甲状腺、胰岛都是内分泌腺,其分泌物直接排放到内环
境,B项正确;汗腺、皮脂腺是外分泌腺,其分泌物由导管输送到体外,C项错误;肝
和胰腺的外分泌部都属于外分泌腺,其分泌物由导管输送到消化道,D项错误。
答案:B
4.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
B.激素都可以用双缩胭试剂进行检测
C.下丘脑、垂体都能分泌多种激素
D.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又属于内分泌系统
解析:激素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机体起调节作用,A项正确;激素的化学本
质可能为多肽、蛋白质、氨基酸的衍生物或类固醇等,所以有些激素不可以用双
缩服试剂进行检测,B项错误;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
等,垂体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C项正确;下丘脑中有多种神经中枢,
同时又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激素,D项正确。
答案:B
5.下列关于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能存在于内环境中
B.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作用的靶细胞都相同
D.都是信息分子,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解析: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内环境的组织液中,激素需经过体液运输,二者都能存
在于内环境中,A项正确;神经递质是小分子有机物,如乙酰胆碱,激素的化学本质
不都是蛋白质,如甲状腺激素,B项错误;神经递质的靶细胞是与之接触的神经细
胞等,激素的靶细胞范围较广,C项错误;神经递质和激素都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
谢,D项错误。
答案:A
6.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饥饿时肝糖原可以转化成血糖
B.人体血糖浓度为3.9~6.1mmol/L
C.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
D.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
解析: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A项正确;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为3.9飞.1mmol/L,B项正确;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C
项错误;胰岛素可以通过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等降低血糖浓度,D
项正确。
答案:C
7.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受神经一体液调节
B.血糖的含量升高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
C.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D.尿液中只要检测出葡萄糖,就是患有糖尿病
解析:血糖是在神经系统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共同调节下维持平衡
的,A项正确;血糖的含量升高可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B项错误;人体内有
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C项错误;尿液
中检测出葡萄糖不一定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D项错
误。
答案:A
8.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
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
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解析:垂体可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A项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其
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B项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所有细
胞起作用,既能作用于下丘脑又能作用于垂体,C项错误;下丘脑既能传导神经冲
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
系,D项正确。
答案:D
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的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比较长
B.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
C.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D.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不会影响神经调节
解析:生命活动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影响的。
答案:D
10.夏季,正常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会引起()
A.汗腺分泌活动增强
B.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D.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
解析:正常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间后,汗腺分泌活动减弱,皮肤毛细血管
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A、B两项错误;正常人从炎热环境进入低温空调房
间后,下丘脑作为体温调节中枢,会产生兴奋,C项正确;垂体不分泌甲状腺激素,
而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D项错误。
答案:C
11.吃的食物过咸时,人们会产生渴的感觉。与渴感产生有关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
位于()
A.下丘脑和下丘脑
B.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D.口腔上皮细胞和下丘脑
解析: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进而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
感受器,其产生的兴奋就会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
答案:C
12.当人饮水不足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B.血浆渗透压升高
C.产生渴感
D.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解析:当人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进而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
器,其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同时还会导致抗利尿激
素的含量升高,从而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答案:A
13.人体内某一内分泌调节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激素H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
合后,会导致()
A.血糖浓度不变
B.血糖浓度升高
C.肝糖原水解加快
D.靶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加快
解析:激素H为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促进靶细胞内葡萄糖的氧
化分解,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答案:D
14.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下丘脑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图中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④⑤表示反馈调节
C.如果饮食中碘含量不足,TRH、TSH分泌将增加
D.当体内TSH受体被破坏时,将引起甲状腺功能亢奋
解析:寒冷时,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项正确;据图分
析,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④⑤表示反馈调节,B项正确;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
原料,如果饮食中碘含量不足,则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会通过反馈调节使TRH、
TSH分泌增加,C项正确;当体内TSH受体被破坏时,TSH不能和受体正常结合,甲状
腺激素分泌会减少,将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D项错误。
答案:D
15.科研小组准备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方案的描述错
误的是()
A.用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B.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之一
C.将实验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D.两组体重出现差异是生长激素导致的
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可用正在进行生长发育
的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切除法切除垂体进行实验;以体重变化或发育状况作为
检测指标;依据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减少实验误差,需要随机将实验鼠分成
两组,且对照组需要手术,但不切除垂体,以排除手术伤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垂
体分泌的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有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两组出现的生长
差异不能简单地判断为是生长激素导致的。
答案:D
16.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
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
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a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初期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B.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增加
C.给丙注射胰岛素能够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D.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两人空腹时的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不
同
解析:人体血糖浓度一般维持相对稳定,当人运动时,运动初期比段血糖消耗量大
于产生量,血糖浓度降低,A项正确;切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胰高血
糖素的增加,B项正确;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表明其能正常分泌胰岛素,但含
有的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使胰岛素不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注射胰岛素
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C项错误;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两人空腹时的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 《强冲击带电孔缝板诱导微波辐射经孔缝的传播特性》
- 2025养老院护工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 2024外墙砖环保建材采购与施工监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宠物租赁与宠物美容服务套餐合同
- 2024年物联网解决方案开发与实施合同
- 2025年度塑料模具制造与模具行业技术交流合同
- 2024年蟹塘承包养殖与科技研发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班主任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3YD-9无线电力负荷监控系统合作协议书
-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含答案)3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设计原则和要求
- 2024重庆空港贵宾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工作平台梁格体系钢结构课程设计
- 静脉留置针穿刺冲封管及拔管图解流程参考模板
- 航道课程设计
- 单工序落料模设计说明书
- 中海油海外市场拓展的具体规划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