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2)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迁时空定位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标要求】了解古代的路、桥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迁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对海洋探索与全球航路建立二工业革命与交通发展三目录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四★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古代陆路和水路交通发展的表现(1)原始人习惯性的足迹形成了“路”。(2)定居之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3)新石器时代实现对马的驯化,马和马车是古代人类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4)罗马帝国把罗马和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道路通罗马”的盛况(5)秦朝6修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6)汉代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7)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8)元朝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1、古代的陆路交通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一)原始交通:①习惯性的足迹;②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③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二)人工道路:根本原因: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

1.西方: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古罗马四通八达的道路是其举世闻名的成就之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流传至今虽然转变了意思却仍然可以让人联想到其曾经的辉煌。古罗马的道路设计考虑周全,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也兼顾地形等客观条件,在道路勘察中会使用各种仪器进行测量,并根据需要运用高超的技术造桥或开凿隧道。开凿隧道方面,古罗马有成套的钻探、挖坑、掘巷道、照明、通风、打桩、运送和测量的新方法,有研究者认为直到中世纪晚期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国家能与之比肩。

古罗马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里程碑,一般设置在比较醒目的地方。碑身上有用拉丁文或希腊文刻写的碑文,上面记载着道路的名称,道路归属于那个城市管辖,该城与罗马城之间的距离,沿路将要到达下一个城市的名称和距离,还有道路的创立者或修建者的名字,目前保留下来的里程碑约有4000多个。除了里程碑外,道路两旁还会有一些界碑或木制标牌,给行人们提供了沿途的各种信息。

最初,罗马的道路建设主要用于满足军事征服的的需要,之后也成为了服务于政治统治和经济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对于生活在当时的普通民众来说,便捷的道路系统则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知识拓展】——直道与驰道1、位置不同秦驰道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而秦直道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2、用途不同秦驰道主要用交通,方便皇帝出巡,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而秦直道用途主要是军事作用,可以作为运兵通道。3、数量不同驰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道”,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就有9条。而直道只有一条,从亲代云阳通往九原郡,全长700余千米。4、速度不同直道由于道路更加笔直,道路的速度要快于驰道。材料1: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

——《史记·蒙恬列传》材料2(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

《汉书·贾山传》2.中国:材料:秦始皇时代,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在战争中大肆掠夺,罗马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交通体系异同。相同点:①加强对全国控制,巩固国家统一;②推动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③以首都为中心;④军事目的强;⑤促进交通事业发展。不同点:

①目的:秦以维护统治为目的;罗马与对外侵略相联系;

②体系:秦以公路为主、运河为辅;罗马以海运为主、公路为辅;③特征:秦交通体系呈现闭合的特点;罗马交通体系呈现开放的特点。【合作探究一】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2、有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便利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4、消极: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问题:秦与罗马全国性道路网的共同作用?【合作探究一】2.中国:(2)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连接亚、欧、北非。(3)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4)元朝: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元朝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元代驿站分布图明清时期政府通过修建道路,一方面加强了对国家统一的巩固,另一方面推动了全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活跃了商品经济市场,跨区域商人集团兴起,农业手工业区域化经营更加明显。★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古代陆路和水路交通发展的表现2、古代的水路交通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项目代表成就水路交通中国西方法国:荷兰:春秋时期已有运河秦始皇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代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开通迷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

秦并6国后,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于公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万分5军南征百粤,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大运河开凿的客观条件:①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②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③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大运河开凿的主观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②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③加强对江南产生粮食的漕运。

大运河开凿的作用:①巩固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政治局面;②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也推动了区域沿岸经济发展,③成为交通枢纽和大动脉。

元朝大运河: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元朝的大运河中,最北的一段是元代新开凿的通惠河,由元朝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支持开凿。粮食逐步以海运为主。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元代京杭大运河“裁弯取直”,体现出政治中心北移带来的影响法国米迪运河1666年10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1604-1680),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米迪运河。该运河从图卢兹到托湖,长达240公里,共动用了12000个劳动力,包括600名妇女,耗时15年,创造了在技术上领先于其时代的工程业绩。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总长度超过100公里,拥有大约90座岛屿和1,500座桥梁,使得该市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概括古代中国对海洋探索取得的成就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1)西汉,初步形成了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往印度洋。对海洋探索与全球航路建立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概括古代中国对海洋探索取得的成就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概括古代中国对海洋探索取得的成就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3)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思考:分析中国古代海洋航运事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中国有悠久的海洋航运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对海洋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贸易快速发展。秦朝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也使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汉朝和唐朝造船和航海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宋元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元朝为了补充河运不足,开创了大规模海运漕粮。明前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15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壮举。——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①战争和贸易的要求;②秦以后大一统局面(国家统一);③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④弥补陆路及河运的不足;⑤强盛的国力。【合作探究二】

材料: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东晋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政权对海外诸国的贸易呈逐渐上升趋势,“航海岁至,逾于前代矣”。隋唐时期全国统一,陆路丝绸商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扬、明、广、泉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广州“江中有婆罗门、波斯、昆仑(泛指东南亚)等舶,不计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载如山”。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广州、明州、泉州是重要海港,政府设“市舶司”、“市舶务”专管进出港手续,严禁走私贸易,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如北非的勿斯里,有效弥补了财政的不足,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

——《汉书·地理志》概括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影响影响:加强了与海外诸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增加了财政收入,刺激了国内商业和商品生产的发展;沿海港口城市兴起。特点:交通发达(或陆海丝绸之路发达);范围广泛(或远及西亚、南亚、欧洲、非洲);政策开放,政府设机构管理(或设市舶司管理)2、古代西方对海洋的探索波利尼西亚(1)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2)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3)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4)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维京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波利尼西亚人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冒险(海盗)首次横渡地中海印度洋周围开展海上贸易(非洲东海岸)太平洋诸岛活动(复活节岛)特点:①范围窄、规模小,仅为局部地区探索;②往往受制于航海技术,活动范围很有限;③主要是殖民掠夺和海上贸易思考:根据古代西方对海洋的探索的概况,分析这些探索活动有何特点?3、新航路开辟(1)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2)哥伦布到达美洲(3)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4)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问题探究:对比两副图片,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的特点。谈谈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图一宋代海外交通贸易路线示意图图二新航路开辟2、影响: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特点:区域贸易向国际贸易转变;主导国由中国变为欧洲国家1、工业革命引发西方交通变革(1)蒸汽时代①1807,富尔顿汽船②1814,斯蒂芬森蒸汽机车③19世纪上半叶,铁路成为陆路交通主干,人类步入铁路时代(2)内燃机时代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汽车②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工业革命与交通发展三★问题探究:19世纪初,在“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分别发生了什么革命性的事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交通运输业的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材料:如果海上及陆地上的交通没有同时发生革命,工业和农业就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在铁路与运河沿线出现了新的工业区,铁路与运河能将产品运往遥远的市场。港口扩大了,以应付贸易的发展。1851年,在伦敦举行了第一届万国博览会,此时在全世界的铁路中,在全世界海洋上的远航船中,有一半属于英国。——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2、影响:①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本的流动,②促进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③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1、事件: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2、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1)陆路交通①1881唐胥铁路,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②1909京张铁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③到1911年外国人控制90%以上铁路线(2)水路交通①19世纪60年代“黄鹄号”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②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思考:分析近代以来中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②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③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中国的交通业。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材料1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部分是靠外国资金建设起来的,经营权也大部分落入外国公司或外国政府手中:1894年自主铁路为21%,以后便在6.9%--15.7%之间波动。1937年,中国铁路总长21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材料2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西方传人的。对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来说,轮船传入中国最早,其次是火车和飞机。1829年4月,一艘从孟加拉开出的小轮船驶抵广州城,这是到达中国的第一艘轮船。到20世纪初,轮船已航行在中国各大可通航的水域以及沿海港口。【合作探究三】①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具有半殖民地性质。②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业开始近代化进程,但受到本国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发展十分缓慢。③交通工具(运输业)地域发展不平衡,城市比乡村显著。④各种交通工具同时并存。⑤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建筑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占总比率的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思考: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

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1册影响:①推动了铁路工业及相关的近代工矿业的发展。

②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推动社会转型。

③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陋习。⑤(弊端)成为列强侵略和征服中国的工具。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若地势阻隔,不能相通,故必铁路成,则万里之外,旦夕可至;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使中国各省铁路全通,则国家气象大变:商民货物之蕃息,当增十倍;国家岁入之数,亦增十倍。至于调兵之捷速,可省多营;转漕无阻,可备海梗;民间无差徭科派之困,官吏无驿站办差之累。

——张謇《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张謇全集》第1册影响:①推动了铁路工业及相关的近代工矿业的发展。

②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推动社会转型。

③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了民族凝聚力。④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陋习。⑤(弊端)成为列强侵略和征服中国的工具。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铁路建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各地区经济往来,影响深远。思考:请结合史实,举例说明人类交通变迁对社会的影响?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四清江浦(今江苏淮安主城区)因京杭大运河崛起,又因漕运路线改变和津浦铁路开通而衰。郑州位于京汉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其发展因此超过洛阳和开封。伊利运河的开凿客观上促使纽约逐渐发展为国际化经济和金融中心。通海运河使曼彻斯特迅速崛起。2、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格局变化。明朝的民信局收据1897年大清邮政官局晚清的电话局3、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带动社会生活的变化。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近代国家邮政的开端古代邮驿主要为官方服务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2024·安徽高考·4)1311年,朝廷遣官至江浙议海运事。尝令海船自扬子江逆流而上,至江东宁国、池、饶、建康等处运粮,然航道险阻,“粮船俱坏,岁岁有之。又湖广、江西之粮运至真州(今江苏仪征、六合一带)泊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宜”。于是将嘉兴、松江秋粮,及江淮、江浙财赋都总管府岁征之粮一并海运。这说明,元代()A.江南粮食商品化程度高

B.税粮北运促进海运发展C.长江流域经济趋于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