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_第1页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_第2页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_第3页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_第4页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一、(每小题9分,共9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近日,“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在全网刷屏。从北国的落雪飘飘到南疆的花开陌上,从东海的粼粼波光到西域的巍巍山峦,其中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将山川美景嵌入“语文课本封面”,毫无违和感的“混搭”让人直呼“适配度拉满”。这场特殊的旅行让人们找到了()书本与现实、心灵与自然的桥梁。当你驻足北京会联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当你畅游洞庭会吟咏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当你流连西湖会沉醉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当你登临泰山会感受到“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当美景与文字(),人们认识到,______。朋友们,让我们带着热爱出发,与生活美好相遇。(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巧夺天工别具一格联结交相辉映B.鬼斧神工独具匠心连接相映成趣C.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连接交相辉映D.鬼斧神工别具一格联结相映成趣(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旅行不是为了走近自然、欣赏风景,而是为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B.旅行不仅是为了欣赏风景、走近自然,更是为了感悟人生、体验生活C.旅行不是为了欣赏风景、走近自然,而是为了感悟人生、体验生活D.旅行不仅是为了走近自然、欣赏风景,更是为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3)下列与选文中诗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望岳》杜甫唐C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姜夔宋D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登泰山记》姚鼐明二、(每小题9分,共9分)2.(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实践价值。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能够引领创造强大的发展动能。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没有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就无法形成新质生产力。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出一大批新科技和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劳动复杂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当前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的探索,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材料二:材料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理解的产物,而科技进步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断深入和提高的结果。科技进步不断创造出新的生产技术,并将其与劳动力相结合,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和扩大生产活动边界,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又都导致了生产力的跃迁,显著加快了产业变革、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引领社会发展,只有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只有有了新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科技才能进步。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往往都建立在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之上。例如,量子力学的发展推动了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等领域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生物技术、农业和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往往也会加深人们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促进理论创新;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既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能够为理论创新提供实质性的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而基础理论的创新往往需要持续的、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推进基础研究和实现基础理论创新突破,必须尊重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和基础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心,坚持长期投入、“静待花开”。材料四: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首批入驻企业天津灵境智游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春节前夕正式上线了“奇妙趣游”小程序。春节假期,许多年轻人通过小程序在线打卡盖章,深度体验古文化街的人文历史。“企业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为天津打造了一份数字化文旅地图,让古文化街‘活’起来,“动’起来。”灵境智游总经理张楠告诉记者。天津以天开园为载体和抓手,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自主创新成色越来越足,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形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截至2023年年末,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1万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9%,居全国第三。(1)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成熟的今天,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实践价值。B.新质生产力三要素中,更广范围地劳动对象是物质基础,更高科技含量劳动资料是动力源泉,高素质地劳动者队伍是条件保障。C.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基因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积极培育6G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D.自2014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到2025年升至18%。(2)结合材料三、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引领社会发展。B.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能够带来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并且直接形成新质生产力。C.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还能够为理论创新提供实质性的力量,促进基础理论认识的深化。D.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灵境智游科技有限公司上线了“奇妙趣游”小程序,为天津打造了一份数字化文旅地图。(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新质生产力的一项是A.天津大学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B.继首次实验室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后,不到两年时间,又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C.持续优化梯度培育机制,确立以基础硬件、软件系统、信创+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条。D.新一代8通道脑电采集国产芯片去年在津研发成功。三、(每小题26分,共15分)3.(2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以自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改)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煮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摭其旧事摭:拾取,找出B.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坐:因……犯罪C.而不能弭李逢吉之谤弭:安抚D.皆笃于文行笃:专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拙于世务不拘于时B.作《进学解》以自喻阙秦以利晋C.其所不能者人也其可怪也欤D.而潮人独信之深蚓无爪牙之利(3)下列对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B.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C.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例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D.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4)对选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左降,意为贬官、降职,与《琵琶行并序》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意思相同。B.“元和十二年”是皇帝年号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是干支法纪年。C.《旧唐书•韩愈传》中的“传”是文体,指人物传记,与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意思相同。D.小人,意为普通人、百姓,与《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的“小人”意思相同。(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寄养在表兄家,从小学习刻苦,不需要别人的奖励来督促。B.韩愈上过几千言的奏章论述宫市的弊端,皇帝大为生气,将他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C.韩愈忠君爱国,苏轼认为他的能力可以影响天地万物,却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事。D.韩愈在潮州任职时注重教育,政绩突出,受到百姓爱戴,朝廷为了表示对他的褒扬,为他建了新庙。(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②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7)结合文本,概括韩愈为人、为学、为官的特点。四、(27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高斋视事谢朓①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注释:①谢朓,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事,就职治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说明当时谢胱担任宣城太守一职。B.“暧暧”迷蒙隐约,“离离”若断若续;一“见”一“出”,由远及近,写出高斋建于山顶的隐秘。C.“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意思是美味的佳肴只食一味,华堂广厦只居一间。D.“空为大国忧”中的“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表现出诗人心中复杂的情绪。(2)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为本诗划分层次。(3)请结合诗句简析诗歌中的思想情感。5.(7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注:第1﹣6句中任选5句作答,第7句必须作答)(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小楼一夜听春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3)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4),因之以饥馑。(《论语》侍坐)(5)知足者富,。(《老子》四章)(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贾谊《过秦论》)(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句子是:,。五、(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乡魂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在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嘛起小嘴抗议。那些爷爷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爷爷!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原来是此地冯氏宗亲会的成员。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您家乡在哪儿?”“宁波。”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我听了,随即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他马上叫起来:“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然后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他脱口吟道:“。”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取材于冯骥才同名散文,有删改)(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首段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了读者对于乡情的思考,也为整篇文章奠定了情感基调。B.作者先说故乡只是他的一个符号,接着又说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表现出他对故乡的冷漠。C.作者写宁波人歇顶后的头顶时,用了“青亮青亮”一词,直接写出了宁波山水的聪秀灵气。D.文中对祖父娴熟地吃江螺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祖父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也体现了作者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E.忽而大发感慨、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拼命问、使劲听、脱口吟道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新加坡同乡对故乡的深厚眷恋。(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文中多次提到“宁波话”,请分析“宁波话”在文章中的作用。(5)结尾段中“共同的生命密码”一词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六、(10分)7.(6分)请运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乡土本色”“血缘和地缘”的相关内容分析现代文阅读中的乡愁与乡魂。要求:1.观点明确,言之有据;2.不超过100字。8.钱锺书说:“《红楼梦》是一部心灵全景图,它以深情浓情、微妙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真实。”请你从“人性的复杂”“社会的真实”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作品内容进行分析。要求:1.观点明确,言之有据;2.不超过100字。9.(4分)五大道的春日繁花吸引着无数游客。阳春三月,西府海棠、连翘花、玉兰花、榆叶梅、紫叶李、山碧桃等竞相绽放,为有独特历史风貌的五大道增添了无尽的春色。请你为“五大道赏花季”设计宣传语。要求:至少包含两种花;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5字。七、作文(60分)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人民日报》献给春天的演讲《向前》中,90岁高龄的演员游本昌分享了他的人生经历,18岁进入文工团开始演话剧,52岁才碰上人生中很重要的角色一济公,88岁又以爷叔这个角色再续辉煌,如今90岁的他依然努力追寻“繁花盛开”。他说“人生如登山,上一山,过一山,山山相连……而人生的乐趣就在这一山又一山之间……”阅读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作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高考语文第一次质检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每小题9分,共9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近日,“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在全网刷屏。从北国的落雪飘飘到南疆的花开陌上,从东海的粼粼波光到西域的巍巍山峦,其中有自然的(),也有人文的(),将山川美景嵌入“语文课本封面”,毫无违和感的“混搭”让人直呼“适配度拉满”。这场特殊的旅行让人们找到了()书本与现实、心灵与自然的桥梁。当你驻足北京会联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当你畅游洞庭会吟咏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当你流连西湖会沉醉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当你登临泰山会感受到“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当美景与文字(),人们认识到,______。朋友们,让我们带着热爱出发,与生活美好相遇。(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BA.巧夺天工别具一格联结交相辉映B.鬼斧神工独具匠心连接相映成趣C.巧夺天工独具匠心连接交相辉映D.鬼斧神工别具一格联结相映成趣(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DA.旅行不是为了走近自然、欣赏风景,而是为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B.旅行不仅是为了欣赏风景、走近自然,更是为了感悟人生、体验生活C.旅行不是为了欣赏风景、走近自然,而是为了感悟人生、体验生活D.旅行不仅是为了走近自然、欣赏风景,更是为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3)下列与选文中诗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A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B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望岳》杜甫唐C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姜夔宋D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登泰山记》姚鼐明【解答】(1)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大自然的造就。形容工艺高超精湛。鬼斧神工:多形容建筑、雕塑、艺术等技术精巧神奇,似非人力所能达到的。此处与“自然”搭配,应选“鬼斧神工”。别具一格: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格调。独具匠心:具有独特的想法。此处与“人文”搭配,应选“独具匠心”。联结:联系;结合;连接。连接:互相衔接;相连。此处与“书本与现实、心灵与自然”搭配,应选“连接”。交相辉映:不同光亮、色彩交织在一起,相互映照生辉。相映成趣:互相映衬、对照着,显得很有情趣,很有意味。此处与“美景与文字”搭配,应选“相映成趣”。故选B。(2)“走近自然、欣赏风景”与“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之间应为递进关系。故选D。(3)A.正确。B.错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登岳阳楼》。C.错误。《望海潮》的作者是柳永。D.错误。姚鼐是清朝人。故选A。答案:(1)B(2)D(3)A二、(每小题9分,共9分)2.(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实践价值。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新质生产力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能够引领创造强大的发展动能。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要素。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的,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跃升,没有一支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就无法形成新质生产力。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料是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源泉。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出一大批新科技和更智能、更高效、更低碳、更安全的新型生产工具,进一步解放了劳动者,劳动复杂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当前科技和产业前沿领域的探索,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的种类和形态,拓展了生产新边界,创造了生产新空间。材料二:材料三: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是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理解的产物,而科技进步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断深入和提高的结果。科技进步不断创造出新的生产技术,并将其与劳动力相结合,极大地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和扩大生产活动边界,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又都导致了生产力的跃迁,显著加快了产业变革、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引领社会发展,只有进行科技创新才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创新,只有有了新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科技才能进步。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往往都建立在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之上。例如,量子力学的发展推动了半导体技术、激光技术等领域发展;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推动了生物技术、农业和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往往也会加深人们对基础理论的认识,促进理论创新;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既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也能够为理论创新提供实质性的力量。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而基础理论的创新往往需要持续的、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推进基础研究和实现基础理论创新突破,必须尊重基础理论的发展规律和基础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和耐心,坚持长期投入、“静待花开”。材料四: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首批入驻企业天津灵境智游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春节前夕正式上线了“奇妙趣游”小程序。春节假期,许多年轻人通过小程序在线打卡盖章,深度体验古文化街的人文历史。“企业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为天津打造了一份数字化文旅地图,让古文化街‘活’起来,“动’起来。”灵境智游总经理张楠告诉记者。天津以天开园为载体和抓手,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自主创新成色越来越足,新产业新动能加快形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截至2023年年末,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1万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49%,居全国第三。(1)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A.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成熟的今天,以新质生产力塑造我国经济新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新动能既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大实践价值。B.新质生产力三要素中,更广范围地劳动对象是物质基础,更高科技含量劳动资料是动力源泉,高素质地劳动者队伍是条件保障。C.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基因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积极培育6G网络、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D.自2014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提高,到2025年升至18%。(2)结合材料三、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A.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和引领社会发展。B.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能够带来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并且直接形成新质生产力。C.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还能够为理论创新提供实质性的力量,促进基础理论认识的深化。D.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灵境智游科技有限公司上线了“奇妙趣游”小程序,为天津打造了一份数字化文旅地图。(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新质生产力的一项是CA.天津大学马雷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攻克了长期以来阻碍石墨烯电子学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B.继首次实验室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后,不到两年时间,又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糖的精准全合成。C.持续优化梯度培育机制,确立以基础硬件、软件系统、信创+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条。D.新一代8通道脑电采集国产芯片去年在津研发成功。【解答】(1)A.“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成熟的今天”错误。原文是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B.正确。C.“基因技术”属于未来产业,不属于新兴产业。D.“升至18%”化或然为必然。由图表来看,2022年以后是虚线,表示是预计。故选B。(2)B.“并且直接形成新质生产力”错误。原文是说“科技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产物,而基础理论的创新往往需要持续的、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故选B。(3)C.“基础硬件、软件系统、信创+服务”不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原文是说“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故选C。答案:(1)B(2)B(3)C三、(每小题26分,共15分)3.(2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以自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有删改)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煮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摭其旧事摭:拾取,找出B.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坐:因……犯罪C.而不能弭李逢吉之谤弭:安抚D.皆笃于文行笃:专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A.拙于世务不拘于时B.作《进学解》以自喻阙秦以利晋C.其所不能者人也其可怪也欤D.而潮人独信之深蚓无爪牙之利(3)下列对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A.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B.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C.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例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D.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4)对选文中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A.左降,意为贬官、降职,与《琵琶行并序》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的“左迁”意思相同。B.“元和十二年”是皇帝年号纪年,《赤壁赋》中“壬戌之秋”是干支法纪年。C.《旧唐书•韩愈传》中的“传”是文体,指人物传记,与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意思相同。D.小人,意为普通人、百姓,与《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的“小人”意思相同。(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韩愈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寄养在表兄家,从小学习刻苦,不需要别人的奖励来督促。B.韩愈上过几千言的奏章论述宫市的弊端,皇帝大为生气,将他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C.韩愈忠君爱国,苏轼认为他的能力可以影响天地万物,却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事。D.韩愈在潮州任职时注重教育,政绩突出,受到百姓爱戴,朝廷为了表示对他的褒扬,为他建了新庙。(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②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7)结合文本,概括韩愈为人、为学、为官的特点。【解答】(1)C.句意:却不能够消除李逢吉的诽谤。弭:消除。故选C。(2)A.于:介词,对;介词,被。B.以:都是连词,表目的。C.其:代词,他;语气词,难道。D.之:助词,补语的标志;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故选B。(3)句意:自从东汉以来,儒道沦丧,文风败坏,异端邪说一起出现。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异端并起”中“异端”在句中作主语,故在“异端”前断开,排除BD;“独韩文公起布衣”中省略介词“于”,应为“独韩文公起(于)布衣”,故在“布衣”后断开,排除C。故选A。(4)C.“意思相同”错。“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传”意思解释经文的著作。句意: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故选C。(5)D.“朝廷为了表示对他的褒扬,为他建了新庙”错。由“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可知,为韩愈建新庙,不是朝廷的行为。故选D(6)①洎,等到;相,担任宰相;延誉,传布名誉。译文: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极力为他传布名誉。②去国,离开京城;谪,被贬;眷恋,离开京城。译文:韩公离开京城万里而被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就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很明显的。(7)由“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可知,为人方面他性情率真、宽宏通达,善于帮助人;由“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可知,为文方面倡导古文运动,影响大;由“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可知,为官方面不擅长处理世务,多直谏。答案:(1)C(2)B(3)A(4)C(5)D(6)①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极力为他传布名誉。②韩公离开京城万里而被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就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很明显的。(7)为人:性情率真、宽宏通达,善于帮助人;为文:倡导古文运动,影响大;为官:不擅长处理世务,多直谏。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韩仲卿,不出名也没有官位。韩愈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学,不需要奖励来督促。等到考进士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在公卿之间投送,曾担任过宰相的郑余庆极力为他传布名誉,因此很快就出了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韩愈说话直爽坦率,不去刻意躲避、害怕,他的品德专一、正派,却不擅长处理世俗事务。德宗晚年的时候,朝廷中分了好几派,宰相也不专心负责世务。宫市的弊端很明显,但谏官们反复提意见皇帝也不接纳。韩愈曾经写了几千字的文章极力批判这件事,皇帝不接纳,并且很生气,把他贬到阳山县做县令,后来酌情转到江陵府作掾曹。韩愈认为自己很有才,但却常被朝廷排挤贬黜,于是写了《进学解》来自明心志,执政官看到这篇文章很同情他,因为他很有史学才能,委任他作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过了一年,又提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封为中书舍人。不久有看着韩愈不顺眼的人,找出他以前的旧事,说韩愈降职为江陵掾曹期间,荆南节度使装均用比较优厚的条件招待他,裴均的儿子裴锷凡俗鄙陋,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作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仍然称呼裴均的字。这种言论在朝廷传播开来,韩愈因此获罪被贬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担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请韩愈作他的行军司马。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人交往,不论升沉盛衰总不改变态度。他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交好,当时两位还没有名气,韩愈不辞寒暑,在公卿之间给推荐两人。后来张籍终于考中进士,在仕途上很顺利,之后韩愈虽然通达显贵,还是常常会在办完公事空闲的时候,与他们谈话会餐、论文作诗,和过去一样。而遇到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就像对待奴仆那样,瞪起眼睛不予理睬。韩愈也很能奖掖鼓励后进,(后生)十有六七吃住在他家里,虽然有时弄得早饭也供应不上,但仍然和颜悦色毫不介意。(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自从东汉以来,道德丧失,文风败坏,佛、道等邪说一齐出现。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犯了皇帝的恼怒,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专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从前,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学问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确实不错啊,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有地位的人学了道理,就会爱护人民;地位低的人学了道理,就容易治理。”潮州人敬奉韩公,吃喝的时候必定要祭祀他,水灾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于神灵的事,必定到祠庙里去祈祷。可是祠庙在州官衙门大堂的后面,百姓以为进出不方便。前任州官想申请朝廷建造新的祠庙,没有成功。元佑五年,朝散郎王涤先生来担任这个州的知州,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老百姓心悦诚服以后,便下命令说:“愿意重新修建韩公祠庙的人,就来听从命令。”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赶来参加这项工程。在州城南面七里选了一块好地方,一年后新庙就建成了。有人说:“韩公离开京城万里而被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就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很明显的。”我说:“不是这样的,韩公的神灵在人间,好比水在地上,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别深厚,思念得十分恳切,祭祀时涌起悲伤的感觉,就像见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说水只在这个地方,难道有这个道理的吗?”元丰元年,皇帝下诏书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庙的匾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四、(27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高斋视事谢朓①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注释:①谢朓,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视事,就职治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多指政事言,说明当时谢胱担任宣城太守一职。B.“暧暧”迷蒙隐约,“离离”若断若续;一“见”一“出”,由远及近,写出高斋建于山顶的隐秘。C.“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意思是美味的佳肴只食一味,华堂广厦只居一间。D.“空为大国忧”中的“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表现出诗人心中复杂的情绪。(2)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为本诗划分层次。(3)请结合诗句简析诗歌中的思想情感。【解答】(1)B.“由远及近”错误,应为由近及远。故选B。(2)1至4句“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为第一层,描写高斋所见周边景物,如“青山”“白日”“江村”“海树”;5至8句“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为第二层,记叙高斋中的生活,如盥洗、秉笔、吃饭、驾车等。9至12句“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为第三层,抒发内心的复杂情感。(3)由“凭轩方秉笔”“连驾止容膝”可知,表达高雅的情趣与志向;由“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可知,表达隐居的愿望及对官场的厌恶;由“空为大国忧”可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答案:(1)B(2)1至4句为第一层,描写高斋周边景物;5至8句为第二层,记叙高斋中的生活;9至12句为第三层,抒发内心的情感。(3)高雅的情趣与志向;隐居的愿望;对官场的厌恶;忧国忧民的情怀。5.(7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注:第1﹣6句中任选5句作答,第7句必须作答)(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4)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论语》侍坐)(5)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四章)(6)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解答】故答案为:(1)怅寥廓(重点字:寥)(2)深巷明朝卖杏花(重点字:巷)(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字:钩)(4)加之以师旅(重点字:旅)(5)强行者有志(重点字:强)(6)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重点字:报)(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重点字:知)五、(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乡魂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在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嘛起小嘴抗议。那些爷爷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爷爷!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原来是此地冯氏宗亲会的成员。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您家乡在哪儿?”“宁波。”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我听了,随即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他马上叫起来:“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然后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他脱口吟道:“。”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取材于冯骥才同名散文,有删改)(1)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D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D.今时明月他乡客,旧地故人往日情(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CA.文章首段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发了读者对于乡情的思考,也为整篇文章奠定了情感基调。B.作者先说故乡只是他的一个符号,接着又说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表现出他对故乡的冷漠。C.作者写宁波人歇顶后的头顶时,用了“青亮青亮”一词,直接写出了宁波山水的聪秀灵气。D.文中对祖父娴熟地吃江螺的描写,不仅展示了祖父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也体现了作者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E.忽而大发感慨、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拼命问、使劲听、脱口吟道等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出新加坡同乡对故乡的深厚眷恋。(3)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4)文中多次提到“宁波话”,请分析“宁波话”在文章中的作用。(5)结尾段中“共同的生命密码”一词含义丰富,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解答】(1)A.意思是: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B.意思是: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C.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D.意思是:在明亮的月光下,我却是身处他乡,而往日的回忆与感情仍在我心头萦绕。符合文中意思。故选D。(2)B.“表现出他对故乡的冷漠”错误,结合“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可知。C.“直接写出了”错误,结合“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可知,是间接。故选BC。(3)结合“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可知,运用比喻,将“我与故乡的情感连接”比作“一张闲置的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我面对故乡时情感上的迷茫与陌生;连用两个问句,写出了我对与故乡进行情感沟通的期待与渴望。(4)①结合“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可知,宁波话触发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是作者与故乡情感连接的纽带与媒介。②结合“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可知,宁波话承载着故乡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传承,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体现了语言在身份认同中的重要作用。(5)①结合“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可知,共同的乡音乡愁:同乡同姓,血脉相通;②结合“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可知,共同的情感追求:守望相助、同喜同贺;③结合“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可知,共同的文化观:同种同族,历史传承。答案:(1)D(2)BC(3)运用比喻,将“我与故乡的情感连接”比作“一张闲置的琴”,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我面对故乡时情感上的迷茫与陌生;连用两个问句,写出了我对与故乡进行情感沟通的期待与渴望。(4)①宁波话触发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是作者与故乡情感连接的纽带与媒介。②宁波话承载着故乡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传承,是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体现了语言在身份认同中的重要作用。(5)①共同的乡音乡愁:同乡同姓,血脉相通;②共同的情感追求:守望相助、同喜同贺;③共同的文化观:同种同族,历史传承。六、(10分)7.(6分)请运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乡土本色”“血缘和地缘”的相关内容分析现代文阅读中的乡愁与乡魂。要求:1.观点明确,言之有据;2.不超过100字。【解答】回答本题,应掌握《乡土中国》里“乡土本色”“血缘和地缘”的相关内容。乡土性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人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对家乡的眷念、对家乡文化的依恋。血缘和地缘: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地缘则是血缘的投影。之后结合现代文阅读《乡魂》宁波虽不是作者的出生地,却悄然成为作者的故乡作答。从乡土性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人们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对家乡的眷念、对家乡文化的依恋的角度看,原文说“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可见作者对宁波这个地方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这是对故乡文化的依恋的体现。从血缘和地缘上看,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地缘则是血缘的投影。对故乡的印象与情感可以以血缘为纽带,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宁波不是作者的出生地,却因家人的血缘的缘故,悄然成为作者心中的故乡。生活中作者对宁波口音耳濡目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