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版) 课件 第十章 传统医药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版) 课件 第十章 传统医药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版) 课件 第十章 传统医药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版) 课件 第十章 传统医药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第二版) 课件 第十章 传统医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传统医药项目一:传统医药概述任务一:传统医药的文化特征和价值传统医药概述壹01

中医中药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药学,如藏族的藏医藏药、蒙古族的蒙医蒙药、苗族的苗医苗药、瑶族的瑶医瑶药等,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传统医药主要指:02传统医药认为健康是以人体的平衡为基础,疾病的发生是身体或精神失去平衡所致,因此传统医药致力于用不同的治疗手段重新建立人体的平衡;传统医学重视个体,因人而异施以不同治疗方法;传统医药应用整体治疗方法,它考虑一个人在生态中的全部关系,通常不仅仅治疗身体的局部病位;传统医药的发展早于现代医药,传统疗法已实践了数千年。传统医药具有下面特征:中医中药是我国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学体系,包括阴阳五行、经络、病因病理等学说,其基本特点为治疗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中药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药的采集、炮制,对药性、药量、配方、服用等的分析,都建立在对植物学的深入认识上,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藏医藏药、蒙医蒙药等少数民族医学药学体系,也都具有诊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独特方法和特殊功效。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医药”项目中,包括入选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医针灸、藏医药浴法,以及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共9个项目,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中的“传统医药”项目中,包括了中医养生、传统中医药文化、蒙医药等8个项目,它们都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杰出代表。到目前为止,入选了五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共目23项。传统医药的文化特征贰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医疗实践的积累和升华,在它形成初期吸收了古代先贤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华,其发展、创新、传播也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烙印,并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传统医药是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借鉴、吸收、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科学、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了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征的中医理论体系,历经千年传承而不衰。传统医药中医药理论是在古代哲学思想指导下,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以阴阳五行作为说理工具,指导医学实践,推动医学学术发展。古代哲学思想被借鉴、融合在中医理论中,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思想智慧和文化精髓,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医理论中医学认为天文、地理、人事是一个有机整体。天人合一,形神一体。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以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去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等问题,从而形成了人(生理、心理)——自然——社会的整体医学模式。强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察人事、方可为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一统整体观体现。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观阴平阳秘、动静互涵的恒动观天地万物本源于一气,人之生死由乎气。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阴阳的对立统一是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中医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生命过程,指导防病治病。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动静平衡观的体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防治观中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未病之先。这种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是传统文化

中防微杜渐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人命至重以人为本的医德观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在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把人的生命价值视为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不为名利、潜心医术志存救济、仁爱至尊、认真负责作为医德的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伦和谐价值观的体现。传统医药的文化价值叁在数千年的医药活动中,中医药形成了道法自然的生命观、形神兼顾的健康观、整体平衡的思维观、辨证论治的诊疗观和大医精诚的道德观等核心价值观念,构建了以人为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框架体系。这种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医药文化最具特色的内涵。正是由于这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中医药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数千年来中医药学薪火相传,历久不息,并不断发展创新,逐渐向海外传播。中医药学的健康观和医疗实践的成功,将为人类提供新的医学模式,成为世界新医学和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十年来,中医药学不仅在中国得到健康发展,而且加速向世界传播,中国针灸技术已经传播到二百多个国家,中医中药出口近二百个国家。中医药学顺应了世界医学发展的趋势,满足了世界人民医疗保健的需求。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深奥,文字古朴简约,技术变化玄妙。中医药学的医疗模式,是一种以人为本,以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相结合的综合医学模式,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数最多的传统医学体系。也是我国最有希望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小节结束!

第十章传统医药项目二: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概述壹同仁堂从1723年开始“承办官药”直至1911年,在长达188年的时间里,同仁堂遵照皇家挑选药材标准、恪守皇宫秘方和制药方法,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同仁堂与清宫太医院、御药房之间有机的融合和影响,形成了同仁堂中医药的特殊风格和传统知识。北京同仁堂是中国传统医药中闻名遐迩的老字号,始建于1669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经营理念讲信义重人和质量观同心同德仁术仁风企业精神同修仁德济世养生自律意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经营哲学以义为上义利共生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将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和优秀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特点鲜明的企业文化同仁堂一直秉承“炮炙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其产品可概括为“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同仁堂中医药的特点贰(1)配本来源广泛有经典中医药著作中的古方、名方,有民间流传的验方,有乐氏祖传秘方,有出自清宫名医之手的珍贵良方等。(2)收集了大量清宫配方至今,同仁堂还保存着清宫太医院收藏的同仁堂配方簿等。比如“牛黄清心丸处方”,牛黄清心丸属温润共剂,补散同方,辛凉协调,不寒不燥,是治疗体质虚弱、虚火上炎而兼风痰百病的上选珍贵方剂。同仁堂始终使用这个清宫秘方及其工艺,保持其工艺特点和当年供奉御药的高质量标准。(3)对配本进行反复研究常言道:“一方易得,一效难求。”同仁堂对每一种中成药的处方,都要明确主治病症,广集诸家学说对此病症的论述,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对处方配伍的原则、药物品味功能、患者用药后的疗效反应,进行反复研究和调整,力求中成药处方精善、有效。(4)对质量严格把控同仁堂凡购进的中成药、西药都要进行验证报批,每一种成药必须有批准文号、注册商标、出厂日期及合格证。对贵重的中成药必须拆箱检验无误后才能在柜台上出售,从外地进货的千余种中药材必须报批报验,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购进,并且在上柜台前都要重新加工,除去杂质,保证纯度。本小节结束!

第十章传统医药项目三:针灸针灸概述壹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内病外治”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草,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针灸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贰1.针灸的文化核心针灸学汲取了中国儒释道及佛教文化,融入了冶炼、金属工艺、制药、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其理论的形成是无以计数的针灸师的临床经验结晶,具有强大的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针灸具有文化与科学二重性,是朴素的天人合一文化生态观在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医术。针灸是华夏先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传统医疗技艺,从最早的砭石为针到银针、梅花针、电针、红外针、激光针等,针灸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针灸疗法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针灸师和患者的关系即人类学研究对象中的“我者”和“他者”,古代的针灸师在施针之前,往往会在自己(我者)身上做试验后才在患者(他者)身上应用,可见,针灸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医疗文化和德性文化,一种在原生态文化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德技结合的智性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天地人合的精神价值观、整体文化观的思维方式以及以人为本的医德文化,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的文化密码,是维护中国传统医学文化身份和文化话语权的基本依据。针灸文化针灸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珍贵的文化资源。2.针灸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针灸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医学领域的重要历史成果。2010年针灸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针灸“申遗”成功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张显了针灸个性文化;针灸文化作为文化载体,搭建起了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对接、中国医学与世界医学对接的桥梁,作为国际交流的名片,代表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国家医疗软实力。3.针灸是绿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