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制定_第1页
标准工时制定_第2页
标准工时制定_第3页
标准工时制定_第4页
标准工时制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工时制定IE基础知识培训标准工时的作用制定标准工时总的来说:是为了回答完成指定的任务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可应用于计算:---每小时、每天、每月…的产量---为满足产能要求需要多少人、多少设备、及其他资源---用于评估生产作业方法、生产效率---平衡工作量(如用于流水线平衡)---计件工资制定的依据---成本核算标准工时

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员工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作业时间标准工时的测定条件适宜的操作条件由普通熟练程度的员工来操作用的是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作业速度是正常的速度完成的是标准作业量测定标准工时的方法秒表测定法(stopwatchtimestudy)工作抽样(worksampling)预定时间制(predeterminedtimestandard)其他方法:回归分析法(regressionanalysis)……秒表时间测定工具:秒表、写字板、记录表格观测对象:直接操作员工/作业视频适用于

-单纯/重复的人工操作或机器作业

-操作时间不长的作业

-操作对象单一的作业

预定时间标准---基于动作分析的一种标准工时制定方法;将某一作业分解成不同的标准动作工序,利用标准动作工序的标准时间数据,可计算出该作业的标准作业时间。预定时间标准的优点不用直接面对操作工人,避免了因操作工人受工时测定者的影响而不能正常发挥。标准作业工序的时间数据是大量统计的结果,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更快获得作业时间标准,而不必等到实际生产才测定。缺点是:对工时测定者的要求较高,需要有良好的经验,受过相关训练,才可制定出准确的工时。预定时间制常用的分析方法MOD法:将操作分解为移动、抓取、放置三种基本动作,每种动作根据移动的距离、物体的形状、大小、重量,抓取、放置的复杂程度,分成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对应的标准时间。(时间测量单位:1MOD=0.129秒)MTM法:基于更细化的动作分解的一种时间测量方法。(时间测量单位:1TMU=0.000001小时)ONE1秒表时间测定法

标准工时制定步骤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X评比+宽放第一步:收集资料第二步:划分操作工序第三步:测时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第五步:确定宽放时间第六步:制定标准时间工作步骤一.测时的方法及时值的记录

测时的方法为:1.归零法:第一工序开始,开动秒表,第一工序结束时,即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使表针回复到零位。次一工序开始,再开动秒表。2.连续测时法:当第一工序开始时,开动秒表,在整个测时过程中不使秒表指针回零,而任其继续走动,仅当每一工序完毕时看指针并记录其表面时间(R值)。待全部记录完毕,再将两相邻工序的表面时间相减,以求得每一工序时间(T值)。第三步:测时二.剔除异常值美国机械工程协会(SAM)对异常值定义为:“某一工序的秒表读数,由于一些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差法,如下:第三步:测时设对某一操作工序观测n次,所得时间为:x1,x2,x3,---xn

则平均值为:

x=x1+x2+x3+---+xnn=xin标准差为:=(x1-x)2+(x2-x)2+---(xn-x)2_n=(xi-x)2n说明:i=1n以表示第三步:测时正常值为x3内的数值,超过者为异常值。例如,某一操作工序观测20次(其中漏记一次,记为M),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21,20,28,21,20,20,22,M,20则:x=xin=39919=21=(xi-x)2n=7819=2.02=2控制上限UCL=21+(3x2)=27;控制LCL=21-(3x2)=1528的数值大于27,在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剔除。第三步:测时三.决定观测次数计算观测次数的公式如下(误差为5%,可靠度为95%):N=ni=1nxi2-(i=1nxi)2i=1nxi2xi---每一次秒表读数;n--试行先观测的次数例如,某一工序试行观测10次,结果如下:7,5,6,8,7,6,7,6,6,7平均误差5%,可靠度95%,问需观测多少次?先求i=1nxi和(i=1nxi)2,列表如下:40第三步:测时ixi(xi)2合计1234567891075687676676549253664493649363649429代入公式得:N=4010X429-(65)2652=24.6=25(次)已测了10次,需再测15次。第三步:测时四.决定每一工序的平均操作时间剔除了异常值后,每一操作工序所有时间值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该工序的平均操作时间。即:每一工序的平均操作时间=(观测时间值)观测次数

第三步:测时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1.评比与正常时间上述平均操作时间为该操作者的平均操作时间,因此人的动作可能比标准动作快,也可能比标准动作慢,所以还不能作为标准时间,必须利用“评比”予以修正,使其成为不快不慢的正常时间。所谓“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所认为的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因此,时间研究人员必须能在自己头脑中建立一个理想的速度(正常速度),然后再根据这个理想速度去评比操作者动作的快慢。理想速度(正常速度)的建立,有以下几种国际公认的:走行:平均体力的男子,不带任何负荷,在平坦道路上以4.8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分发扑克牌:30秒内将52张扑克牌分成四堆的速度。插销子:将30只销子插入到30只孔内,用0.41分钟。时间研究人员必须通过训练,逐渐在自己头脑中建立起正常速度的标准,以便能正确判断。2302308080图中230和80为发牌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2.评比尺度

评比时需将观测到的操作者的速度与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精确比较,所以必需有具体的数字表示其快慢,为此必须有一个评比的尺度,通常采用以下两法:60分法100分法这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之上,凡观测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60分或100分。观测速度大予理想速度的就给予60或100分以上的分数;如观测速度小于理想速度则给予60或100分以下的分数。至于60分或100分以上或以下多少分,则全凭经验与判断。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3.工序观测时间与正常时间的关系正常时间=每个操作工序的观测时间X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式中:正常评比为60分法为60分,100分法为100分

研究人员的评比即研究人员对操作人员所给予

的分数。举例如下:观测时间为18秒你的评比为8060分法100分法正常时间=18X8060=24秒观测时间为18秒你的评比为133正常时间=18X133100=24秒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4.评比时的注意事项有效操作用力大小困难操作需要思考的操作5.决定正常时间的代表值整个操作的正常时间为每个操作工序的观测时间乘以每个工序的评比百分率(时间研究人员的评比/正常评比)相加,并除以观测次数:正常时间=(工序观测时间X工序评比百分率)观测次数=(工序正常时间)观测次数熟练程度(skill)---观测对象的熟练水平努力程度(effort)---观测对象作业时的专注程度作业连贯性(consistency)---作业过程的连贯性作业环境(condition)---观测场所的环境状况第四步:评定正常时间第五步:确定宽放时间1.宽放时间的种类私事宽放疲劳宽放F=T-tTx100%F--疲劳宽放值,T--连续工作中,结束时的单个零件的工作时间t--连续工作中,开始时的单个零件工作时间程序宽放作为补偿操作者因其从事的操作内发生强迫等待的时间,如机器发生故障等。周期动作宽放时间各因素的宽放值标准时间的构成1、实质时间

指在该作业的基本内容下,以规则性并周期地作业所产生的实际时间。2、宽裕时间

指持续性之作业时,需要之正常宽放。

标准时间=实质时间×(1+宽放率)

宽放率:A、

物的宽裕:作业宽裕B、人的宽裕:需要宽裕

疲劳宽裕

宽裕时间宽裕率=×100%

实质时间

作业宽裕:主要是材料、零件、机器或工具等关系在连续作业过程中偶然可能产生之非正规的作业要素时间,如:零件掉落地上要捡起,工作台偶尔要清理,工具可能出现不适用的情况。说明:需要宽裕:

指连贯性的工作中,会因生理上的需要可能之中断时间,如:上洗手间、喝水等。疲劳宽裕:

指在作业中产生的工作疲劳会降低工作速度,疲劳宽裕为弥补其时间。

一般宽裕通常的宽裕率为实质时间的10%~20%说明:3、时间观测方法1)秒表观测

使用工具:

秒表、观测板、记录纸、记数器。2)作业要素分割

将每一个工位分割成作业动素,再把作业要素分成动作要素。3、时间观测方法(3)观测次数不少于10个(4)观测对象之选定

对象最好是效率在平均以上或担任该项工作的时间6个月至一年为宜。(5)观测的作法A、将观测板挂在左手与左腕且支持在左胸前,被观测者的动作部分与秒表成一直线。B、观测者斜后方1.5~2.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