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地理试卷(中图版(2019))(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地理试卷(中图版(2019))(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地理试卷(中图版(2019))(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地理试卷(中图版(2019))(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地理试卷(中图版(2019))(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中图版(2019))(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2023年6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将杜鹃座恒星L168-9命名为“丹凤”,将围绕着它公转的行星L168-9b命名为“青鸾”。下图示意“丹凤”与“青鸾”天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天体系统中,天体“青鸾”所处的最低一级是(

)A.太阳系B.“丹凤”恒星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下列关于天体“丹凤”的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以太阳为公转中心B.与地球体积相当C.表面可能存在生命D.由炽热气体组成【答案】1.B2.D【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杜鹃座恒星L168-9与它的行星L168-9b被命名为“丹凤”和“青鸾”,“丹凤”属于恒星,而“青鸾”属于“丹凤”的行星,所以“丹凤”和“青鸾”组成了恒星系统,形成“丹凤”恒星系,同太阳系等级相同,B正确;银河系包含太阳系、“丹凤”恒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且级别较高,ACD错误。故选B。2.天体“丹凤”属于恒星,属于“丹凤”恒星系,中心天体就是天体“丹凤”,A错误;恒星质量和体积较大,不可能与地球体积相当,B错误;由炽热气体组成,表面不可能存在生命,C错误,D正确。故选D。“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地球处于十字的中心,构成“十字架”形结构。下图为北极上空俯视的“十字连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小行星带位于图中(

)A.丙和丁两行星轨道之间B.乙和地球两行星轨道之间C.乙和木星两行星轨道之间D.丁和木星两行星轨道之间4.图中所示位置的月相最接近下图的(

)A.B.C.D.【答案】3.C4.B【解析】3.根据图中各行星距日远近可知,甲为金星、乙为火星、丁为土星、丙为天王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4.上弦月通常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左右,其形状为半圆形,亮面朝西。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月球位于太阳的东侧,且与太阳和地球形成直角,符合上弦月的特征,B选项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情况。A选项的新月在农历初一出现,此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图中位置不符;C选项的满月在农历十五左右出现,此时月球与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也不符合图中位置;D选项的下弦月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左右出现,亮面朝东,与图中位置也不相符。故选B。地球南北极附近各有一个磁极,磁纬度可用于衡量距离南北磁极的远近(磁极的磁纬度为90°,离磁极越近,磁纬度越高),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度地区。受2023年12月1日北京时间20时到23时发生的磁暴影响,华北北部地区此期间罕见地观察到了极光现象。下图为全球磁纬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磁北极大致位于(

)A.太平洋北部B.亚洲北部C.欧洲北部D.北美洲北部6.与磁暴发生相关的地理现象是(

)A.地震B.构造运动C.强对流天气D.太阳活动【答案】5.D6.D【解析】5.由图可知,磁纬度等值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在北半球北美洲附近,磁纬度等值线向南凸,由此推断,磁北极大致位于北美洲北部,D正确,排除ABC。故选D。6.磁暴现象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与地震、构造运动、强对流天气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居民自发自用,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近年来,内蒙古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屋顶,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增收。下图示意内蒙古某地光伏屋顶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

)A.第一季度(1-3月)B.第二季度(4-6月)C.第三季度(7-9月)D.第四季度(10-12月)8.包括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在内,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7.B8.B【解析】7.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发电量减上网电量等于居民用电量,即二者的差值越大,居民用电量越大。结合图可判断出4-7月居民用电量较其他月份更大,即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第二季度(4-6月份),B正确,ACD错误。故选B。8.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①②④正确;地球火山爆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柳沟乡(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9.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①圈层B.软流层C.③圈层D.②圈层10.图2中序号所在圈层(

)A.②是岩浆发源地B.④是最活跃的圈层C.⑤密度上下均一D.③是岩石圈层的一部分【答案】9.D10.D【解析】9.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是生物圈,②是地壳,③是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④是水圈,⑤是大气圈。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位于地壳,D正确,排除ABC。故选D。10.结合所学知识,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②是地壳,排除A;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④是水圈,排除B;⑤是大气圈,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排除C;③是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是岩石圈层的一部分,D正确。故选D。2023年12月18日,在经历了一系列小地震后,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一座火山开始喷发。大量岩浆从地面向天空喷发,同时还伴有少量烟雾和火山灰。完成下面小题。11.冰岛熔岩裂隙中的岩浆主要来自(

)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12.此次火山喷发蔓延出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11.B12.A【解析】11.据所学可知,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由所学知识可知,蔓延的火山灰物质首先进入大气圈,经过沉降过程落然后进入水圈、生物圈,最后在地表沉积,进入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珍珠滩瀑布海拔2443米,瀑布高21米,宽162米,是九寨沟内一个典型的组合景观,是电视剧《西游记》片头中唐僧师徒牵马涉水的地方。下图示意珍珠滩瀑布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

)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14.景观图中(

)A.涉及的各圈层间存在着物质迁移B.植被所属圈层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C.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D.水流所属圈层只由液态水组成【答案】13.D14.A【解析】13.由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属于水圈、森林属于生物圈、河谷底部或图中露出水面的地表属于岩石圈,蓝天属于大气圈。因此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涉及的各圈层间通过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进行着物质和能量迁移,A正确;植被所属圈层是生物圈,不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错误;物质运动的能量既有来自地球内部的,也有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的内能、重力势能及太阳辐射(重力势能和太阳辐射属于地球外部),C错误;水流所属圈层是水圈,水圈包括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水,D错误。故选A。2023年5月,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又有新发现,科考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鱼龙属古老的海洋鱼类。下表为青藏高原某考察点发现的生物化石汇总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物种类别名称动物菊石(海洋无脊椎动物)、鱼龙、披毛犀、北极狐植物云杉(针叶林)、榕树(阔叶林)、银杏15.青藏高原鱼龙生存时期至今,考察点所在地(

)A.气候趋于暖湿化B.气候趋于冷湿化C.地壳处于抬升中D.地壳处于下沉中16.下列物种在考察地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是(

)A.菊石-鱼龙-榕树-云杉B.菊石-鱼龙-云杉-榕树C.鱼龙-菊石-榕树-云杉D.鱼龙-菊石-云杉-榕树【答案】15.C16.B【解析】15.依据材料“鱼龙属古老的海洋鱼类”,故鱼龙生存时期青藏高原地区属于海洋环境,而目前珠穆朗玛峰地区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说明考察点所在地以地壳抬升运动为主,地壳不断隆起,气候趋于高寒化(冷干化),C正确,ABD错。故选C。16.由所学知识可知,菊石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鱼龙属古老的海洋鱼类,属于海洋脊椎动物,依据生物进化历程可知,菊石出现的时间早于鱼龙,云杉和榕树属于陆地生物,出现时间晚于菊石和鱼龙,其中云杉属于陆地裸子植物,榕树属于被子植物,故云杉出现的时间早于榕树,综上所述,四物种在考察地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是菊石-鱼龙-云杉-榕树,B正确,ACD错。故选B。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下左图甲为恐龙化石,乙为三叶虫化石,下右图为地质年代表(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关于图示化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生物主要在海洋活动B.乙生物主要在陆地活动C.甲、乙生物都生活在暖湿时期D.甲生物出现时间晚于乙生物18.研究古生物化石有助于(

)①研究气候变化②研究海陆变迁③研究生命进化过程④研究地球的起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7.D18.A【解析】17.根据所学知识,甲图为恐龙化石,恐龙活跃于中生代,生活在陆地上,乙图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主要活跃于古生代,生活在海洋中,AB选项错误;从图中来看,中生代时期暖干为主,C错误;明显恐龙要晚于三叶虫,D正确。故选D。18.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有助于研究地球气候的演化、研究海陆变迁、研究生命的进化过程等,但和研究地球起源无关,因为地球起源之初几乎没有古生物存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19.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A.地球地质时期的温暖期B.人类历史时期的温暖期C.地球地质时期的寒冷期D.人类历史时期的寒冷期【答案】C【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与现代海岸线相比,图示距今2万—1.5万年前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到台湾岛、海南岛一带,海平面较低,陆地面积较大,说明当时比现在寒冷得多,大量水以固态冰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及高山地区,导致海面下降;即此时气候处于地质时期寒冷期,C正确,排除ABD。故选C。暑假,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分别到全国的一些著名景点进行了研学考察,并在微信群里分享了各自拍摄的照片(见图)。完成下面小题。20.甲、乙丙、丁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拍摄地对应正确的是(

)A.甲——青藏高原B.乙——云贵高原C.丙——黄土高原D.丁——塔里木盆地21.图示地貌景观中,成因与可溶性岩石、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20.D21.A【解析】20.根据形态判断,甲为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A错误;乙为黄土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B错误;丙为角峰等冰川侵蚀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山地区,C错误;丁为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是重要分布区之一,D正确。故选D。21.根据形态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喀斯特地貌、风积地层、冰川地貌、风蚀地貌。四种地貌中只有喀斯特地貌(甲)是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溶蚀而成,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风蚀坑的形成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其他作用影响的一系列气候地貌过程。风蚀坑形态主要由风沙流塑造,当携沙气流进入风蚀坑系统,会形成独特的气流场结构。下图为风蚀坑的结构及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风蚀坑常见于(

)A.海岸沙地B.干旱沙漠C.冲积平原D.森林裸地23.乙-丁-戊沙粒大小的变化特征是(

)A.一直变大B.先变大,再变小C.一直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答案】22.A23.D【解析】22.风蚀坑广泛分布在沙质海岸、湖岸和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区沙质草原等环境中,是固定沙丘(或沙地)开始活化的明显标志,是其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的最直接反映,结合沙质化、植被覆盖、人类活动影响的特征,可知风蚀坑常见于海岸沙地,A正确;干旱沙漠植被覆盖度低,不利于风蚀坑的形成,B错误;冲积平原和森林裸地不具备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的条件,CD错误。故选A。23.由乙到丁是风力沉积作用,随着搬运距离不断变远,颗粒逐渐变细,至沙脊处(丁)颗粒最小;而由丁到戊是重力沉积作用,颗粒大的受重力作用可以滚至更远的地方堆积,因此从丁到戊颗粒逐渐变大。综上所述,乙-丁-戊沙粒大小的变化特征是先变小,再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黄河三角洲是一典型扇形三角洲,由黄河多次改道和决口泛滥而形成,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陆地之一。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扩张速度减缓。下图为黄河三角洲2020年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形成黄河三角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25.黄河三角洲扩张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上游植被恢复较好②海平面上升③黄河径流量减少④工农业用水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24.C25.A【解析】24.三角洲为典型的流水堆积地貌,形成三角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流水沉(堆)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本题关注“速度”,黄河三角洲泥沙主要来自上中游地区,近年来,随着植被恢复,水土流失的治理,使得中上游地区输沙量呈减少趋势,①正确;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对三角洲沉积的泥沙侵蚀迁移作用增强,也是黄河三角洲近年来增长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②正确;黄河径流量和工农业用水没有明显变化,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近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天入地、通江达海……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研究表明,着陆点附近的月球表面金属来源可能与星际物质有关。本次嫦娥四号任务之一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将在一个高18cm,直径16cm的高度密封抗压容器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进行实验。实验中的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简介。材料二:位于新疆沙雅县的塔里木油田,突破国外垄断,采用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进行油气生产。2023年2月,果勒3C钻井钻至9360米,为该油田目前最深钻井。(1)“月面微型生态圈”需要克服的是月球上的、、等条件。月球表面金属的形成原因可能是。(8分)(2)材料中提到的昆虫,最早出现在代(填地质年代),在该地质年代内地表主要植被是,是主要期(填能源)。(6分)(3)果勒3C钻井达到的最深处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请在下图中绘制出在该圈层内地震波波速变化图。(4分)【答案】(1)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缺失大气,辐射较强月球没有大气,易受陨石等星际物质撞击(2)古生蕨类成煤(3)地壳【解析】(1)“月面微型生态圈”需要克服的是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缺失大气、辐射较强等条件。月球表面金属的形成原因可能是月球没有大气,易受陨石等星际物质撞击,陨石中可能含有金属物质,在撞击过程中留在了月球表面。(2)材料中提到的昆虫,无脊椎动物最早出现在古生代。古生代时期蕨类植物繁盛。古生代是主要成煤期。(3)根据材料可知,果勒3C钻井钻至9360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在该圈层内地震波波速变化图: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波速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具体绘图如下:27.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波段。(4分)(2)台湾岛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是。(2分)(3)图示各直辖市中,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小,原因是。(6分)(4)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许多城市推广。试从能源利用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4分)【答案】(1)电磁波可见光(2)西南多东北少(3)重庆盆地地形,地势较低;降水多,阴雨天多;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4)理由: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局限性:易受天气影响,能量不稳定。【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2)结合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可看出,台湾岛的年太阳辐射从西南向东北递减,西南多东北少。(3)结合所学知识,我国直辖市中,重庆地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较低,中间低,四周高,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因此;降水多,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较弱。(4)结合所学知识,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但是太阳能能量易受天气、昼夜变化影响,能量不稳定。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广东省罗定市苹墙镇属喀斯特地貌,是全市唯一兼有丘陵、盆地和喀斯特地貌的历史文化名镇。在峰林之下分布有千亩良田,构成山水画卷,使苹塘镇获得“中国美丽田园”等一系列称号。下图示意苹塘镇某地的喀斯特地貌剖面图。(1)从岩石和气候角度简述苹塘镇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4分)(2)结合发育形态,分别说出图中ABC表示的喀斯特地貌名称,及其演化的先后顺序。(6分)(3)评价喀斯特地貌对苹塘镇的影响。(6分)【答案】(1)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广泛;夏季降水丰富,气候湿热,流水溶蚀和堆积作用明显,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2)图中ABC分别表示的是峰丛、峰林、孤峰。演化的顺序依次是:峰丛-峰林-孤峰。(3)地表石灰岩广布,地表水易下渗,导致农业生产缺水;土层薄,土壤较为贫瘠;地形起伏,不利于集中连片发展农业;不利于交通建设,对外联系不便;丰富了当地地貌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等。【解析】(1)喀斯特地貌是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或重新沉淀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苹塘镇喀斯特地貌发育条件,从岩石角度,该地应有广泛分布的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其次,要有充足的降水,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气候湿热,流水溶蚀和堆积作用明显,喀斯特地貌发育充分。(2)图中A山体基部相连,为峰丛;B峰体上部挺立高大,基部仅稍许相连者,为峰林;C为喀斯特平原上的孤立山峰,为孤峰。在流水溶蚀作用不断进行过程中,喀斯特地貌的峰丛逐渐变为峰林,再形成孤峰、残丘。(3)喀斯特地貌区地表石灰岩广布,地下暗河发育,地表水易下渗,导致农业生产缺水;喀斯特地貌区流水溶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土层薄,土壤较为贫瘠;喀斯特地貌区地表崎岖不平,地形起伏,不利于集中连片发展农业;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交通建设,对外联系不便;形成了溶洞、石林等众多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丰富了当地地貌景观,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等。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中图版(2019))(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二章第一节】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2023年6月1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将杜鹃座恒星L168-9命名为“丹凤”,将围绕着它公转的行星L168-9b命名为“青鸾”。下图示意“丹凤”与“青鸾”天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天体系统中,天体“青鸾”所处的最低一级是(

)A.太阳系B.“丹凤”恒星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下列关于天体“丹凤”的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A.以太阳为公转中心B.与地球体积相当C.表面可能存在生命D.由炽热气体组成【答案】1.B2.D【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杜鹃座恒星L168-9与它的行星L168-9b被命名为“丹凤”和“青鸾”,“丹凤”属于恒星,而“青鸾”属于“丹凤”的行星,所以“丹凤”和“青鸾”组成了恒星系统,形成“丹凤”恒星系,同太阳系等级相同,B正确;银河系包含太阳系、“丹凤”恒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级别相同且级别较高,ACD错误。故选B。2.天体“丹凤”属于恒星,属于“丹凤”恒星系,中心天体就是天体“丹凤”,A错误;恒星质量和体积较大,不可能与地球体积相当,B错误;由炽热气体组成,表面不可能存在生命,C错误,D正确。故选D。“十字连星”是指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地球处于十字的中心,构成“十字架”形结构。下图为北极上空俯视的“十字连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小行星带位于图中(

)A.丙和丁两行星轨道之间B.乙和地球两行星轨道之间C.乙和木星两行星轨道之间D.丁和木星两行星轨道之间4.图中所示位置的月相最接近下图的(

)A.B.C.D.【答案】3.C4.B【解析】3.根据图中各行星距日远近可知,甲为金星、乙为火星、丁为土星、丙为天王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4.上弦月通常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左右,其形状为半圆形,亮面朝西。在图中所示的位置,月球位于太阳的东侧,且与太阳和地球形成直角,符合上弦月的特征,B选项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情况。A选项的新月在农历初一出现,此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图中位置不符;C选项的满月在农历十五左右出现,此时月球与太阳分别位于地球的两侧,也不符合图中位置;D选项的下弦月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左右出现,亮面朝东,与图中位置也不相符。故选B。地球南北极附近各有一个磁极,磁纬度可用于衡量距离南北磁极的远近(磁极的磁纬度为90°,离磁极越近,磁纬度越高),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度地区。受2023年12月1日北京时间20时到23时发生的磁暴影响,华北北部地区此期间罕见地观察到了极光现象。下图为全球磁纬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磁北极大致位于(

)A.太平洋北部B.亚洲北部C.欧洲北部D.北美洲北部6.与磁暴发生相关的地理现象是(

)A.地震B.构造运动C.强对流天气D.太阳活动【答案】5.D6.D【解析】5.由图可知,磁纬度等值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在北半球北美洲附近,磁纬度等值线向南凸,由此推断,磁北极大致位于北美洲北部,D正确,排除ABC。故选D。6.磁暴现象是由太阳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与地震、构造运动、强对流天气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居民自发自用,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近年来,内蒙古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屋顶,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增收。下图示意内蒙古某地光伏屋顶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

)A.第一季度(1-3月)B.第二季度(4-6月)C.第三季度(7-9月)D.第四季度(10-12月)8.包括利用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在内,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7.B8.B【解析】7.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发电量减上网电量等于居民用电量,即二者的差值越大,居民用电量越大。结合图可判断出4-7月居民用电量较其他月份更大,即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第二季度(4-6月份),B正确,ACD错误。故选B。8.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满足生物生长发育;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①②④正确;地球火山爆发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错误。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柳沟乡(北纬35.70度,东经102.79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9.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①圈层B.软流层C.③圈层D.②圈层10.图2中序号所在圈层(

)A.②是岩浆发源地B.④是最活跃的圈层C.⑤密度上下均一D.③是岩石圈层的一部分【答案】9.D10.D【解析】9.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是生物圈,②是地壳,③是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④是水圈,⑤是大气圈。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位于地壳,D正确,排除ABC。故选D。10.结合所学知识,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②是地壳,排除A;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④是水圈,排除B;⑤是大气圈,密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排除C;③是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是岩石圈层的一部分,D正确。故选D。2023年12月18日,在经历了一系列小地震后,冰岛雷克雅内斯半岛一座火山开始喷发。大量岩浆从地面向天空喷发,同时还伴有少量烟雾和火山灰。完成下面小题。11.冰岛熔岩裂隙中的岩浆主要来自(

)A.地壳B.地幔C.地核D.岩石圈12.此次火山喷发蔓延出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11.B12.A【解析】11.据所学可知,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由所学知识可知,蔓延的火山灰物质首先进入大气圈,经过沉降过程落然后进入水圈、生物圈,最后在地表沉积,进入岩石圈,A正确,BCD错误,故选A。珍珠滩瀑布海拔2443米,瀑布高21米,宽162米,是九寨沟内一个典型的组合景观,是电视剧《西游记》片头中唐僧师徒牵马涉水的地方。下图示意珍珠滩瀑布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

)A.水圈、生物圈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大气圈、水圈、岩石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14.景观图中(

)A.涉及的各圈层间存在着物质迁移B.植被所属圈层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C.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地球内部D.水流所属圈层只由液态水组成【答案】13.D14.A【解析】13.由所学知识可知,瀑布属于水圈、森林属于生物圈、河谷底部或图中露出水面的地表属于岩石圈,蓝天属于大气圈。因此景观图中涉及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涉及的各圈层间通过大气运动、水循环、生物活动、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进行着物质和能量迁移,A正确;植被所属圈层是生物圈,不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B错误;物质运动的能量既有来自地球内部的,也有来自地球外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的内能、重力势能及太阳辐射(重力势能和太阳辐射属于地球外部),C错误;水流所属圈层是水圈,水圈包括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水,D错误。故选A。2023年5月,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又有新发现,科考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地区发现喜马拉雅鱼龙化石,鱼龙属古老的海洋鱼类。下表为青藏高原某考察点发现的生物化石汇总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物种类别名称动物菊石(海洋无脊椎动物)、鱼龙、披毛犀、北极狐植物云杉(针叶林)、榕树(阔叶林)、银杏15.青藏高原鱼龙生存时期至今,考察点所在地(

)A.气候趋于暖湿化B.气候趋于冷湿化C.地壳处于抬升中D.地壳处于下沉中16.下列物种在考察地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是(

)A.菊石-鱼龙-榕树-云杉B.菊石-鱼龙-云杉-榕树C.鱼龙-菊石-榕树-云杉D.鱼龙-菊石-云杉-榕树【答案】15.C16.B【解析】15.依据材料“鱼龙属古老的海洋鱼类”,故鱼龙生存时期青藏高原地区属于海洋环境,而目前珠穆朗玛峰地区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说明考察点所在地以地壳抬升运动为主,地壳不断隆起,气候趋于高寒化(冷干化),C正确,ABD错。故选C。16.由所学知识可知,菊石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鱼龙属古老的海洋鱼类,属于海洋脊椎动物,依据生物进化历程可知,菊石出现的时间早于鱼龙,云杉和榕树属于陆地生物,出现时间晚于菊石和鱼龙,其中云杉属于陆地裸子植物,榕树属于被子植物,故云杉出现的时间早于榕树,综上所述,四物种在考察地出现的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是菊石-鱼龙-云杉-榕树,B正确,ACD错。故选B。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下左图甲为恐龙化石,乙为三叶虫化石,下右图为地质年代表(部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下列关于图示化石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生物主要在海洋活动B.乙生物主要在陆地活动C.甲、乙生物都生活在暖湿时期D.甲生物出现时间晚于乙生物18.研究古生物化石有助于(

)①研究气候变化②研究海陆变迁③研究生命进化过程④研究地球的起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7.D18.A【解析】17.根据所学知识,甲图为恐龙化石,恐龙活跃于中生代,生活在陆地上,乙图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主要活跃于古生代,生活在海洋中,AB选项错误;从图中来看,中生代时期暖干为主,C错误;明显恐龙要晚于三叶虫,D正确。故选D。18.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有助于研究地球气候的演化、研究海陆变迁、研究生命的进化过程等,但和研究地球起源无关,因为地球起源之初几乎没有古生物存在,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19.下图为距今2万—1.5万年前(属新生代)亚洲东部海岸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图示时期,全球气候正处于(

)A.地球地质时期的温暖期B.人类历史时期的温暖期C.地球地质时期的寒冷期D.人类历史时期的寒冷期【答案】C【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与现代海岸线相比,图示距今2万—1.5万年前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到台湾岛、海南岛一带,海平面较低,陆地面积较大,说明当时比现在寒冷得多,大量水以固态冰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及高山地区,导致海面下降;即此时气候处于地质时期寒冷期,C正确,排除ABD。故选C。暑假,小明和他的同学们分别到全国的一些著名景点进行了研学考察,并在微信群里分享了各自拍摄的照片(见图)。完成下面小题。20.甲、乙丙、丁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拍摄地对应正确的是(

)A.甲——青藏高原B.乙——云贵高原C.丙——黄土高原D.丁——塔里木盆地21.图示地貌景观中,成因与可溶性岩石、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A.甲B.乙C.丙D.丁【答案】20.D21.A【解析】20.根据形态判断,甲为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A错误;乙为黄土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B错误;丙为角峰等冰川侵蚀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山地区,C错误;丁为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形成,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是重要分布区之一,D正确。故选D。21.根据形态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为喀斯特地貌、风积地层、冰川地貌、风蚀地貌。四种地貌中只有喀斯特地貌(甲)是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溶蚀而成,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风蚀坑的形成是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且具有植被覆盖的地区,以风为动力,并受人类活动等其他作用影响的一系列气候地貌过程。风蚀坑形态主要由风沙流塑造,当携沙气流进入风蚀坑系统,会形成独特的气流场结构。下图为风蚀坑的结构及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风蚀坑常见于(

)A.海岸沙地B.干旱沙漠C.冲积平原D.森林裸地23.乙-丁-戊沙粒大小的变化特征是(

)A.一直变大B.先变大,再变小C.一直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答案】22.A23.D【解析】22.风蚀坑广泛分布在沙质海岸、湖岸和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区沙质草原等环境中,是固定沙丘(或沙地)开始活化的明显标志,是其对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的最直接反映,结合沙质化、植被覆盖、人类活动影响的特征,可知风蚀坑常见于海岸沙地,A正确;干旱沙漠植被覆盖度低,不利于风蚀坑的形成,B错误;冲积平原和森林裸地不具备在地表富含沙源沉积物的条件,CD错误。故选A。23.由乙到丁是风力沉积作用,随着搬运距离不断变远,颗粒逐渐变细,至沙脊处(丁)颗粒最小;而由丁到戊是重力沉积作用,颗粒大的受重力作用可以滚至更远的地方堆积,因此从丁到戊颗粒逐渐变大。综上所述,乙-丁-戊沙粒大小的变化特征是先变小,再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黄河三角洲是一典型扇形三角洲,由黄河多次改道和决口泛滥而形成,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陆地之一。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扩张速度减缓。下图为黄河三角洲2020年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形成黄河三角洲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B.海浪侵蚀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25.黄河三角洲扩张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上游植被恢复较好②海平面上升③黄河径流量减少④工农业用水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24.C25.A【解析】24.三角洲为典型的流水堆积地貌,形成三角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流水沉(堆)积,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本题关注“速度”,黄河三角洲泥沙主要来自上中游地区,近年来,随着植被恢复,水土流失的治理,使得中上游地区输沙量呈减少趋势,①正确;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对三角洲沉积的泥沙侵蚀迁移作用增强,也是黄河三角洲近年来增长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②正确;黄河径流量和工农业用水没有明显变化,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Ⅱ卷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近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天入地、通江达海……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研究表明,着陆点附近的月球表面金属来源可能与星际物质有关。本次嫦娥四号任务之一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将在一个高18cm,直径16cm的高度密封抗压容器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进行实验。实验中的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下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简介。材料二:位于新疆沙雅县的塔里木油田,突破国外垄断,采用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进行油气生产。2023年2月,果勒3C钻井钻至9360米,为该油田目前最深钻井。(1)“月面微型生态圈”需要克服的是月球上的、、等条件。月球表面金属的形成原因可能是。(8分)(2)材料中提到的昆虫,最早出现在代(填地质年代),在该地质年代内地表主要植被是,是主要期(填能源)。(6分)(3)果勒3C钻井达到的最深处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请在下图中绘制出在该圈层内地震波波速变化图。(4分)【答案】(1)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缺失大气,辐射较强月球没有大气,易受陨石等星际物质撞击(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