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_第1页
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_第2页
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_第3页
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_第4页
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TOC\o"1-2"\h\u8082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9191.1项目背景 3228391.2项目目标 33578第2章纸浆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4242492.1原料准备 4121862.1.1原料选购 47822.1.2原料运输与储存 4184552.1.3原料处理 4178502.2纸浆制造 414802.2.1蒸煮 4320452.2.2洗涤与筛选 423072.2.3打浆 513782.3纸浆加工 537902.3.1添加剂混合 572592.3.2纸浆浓缩 5179102.3.3成型与干燥 59046第三章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技术概述 5188953.1自动化控制系统 5294433.2信息化管理系统 6225913.3数据分析与优化 68696第四章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7175884.1控制系统架构 7225834.1.1系统架构概述 7307764.1.2系统架构设计 7244584.2关键设备选型 837804.2.1PLC选型 8245654.2.2DCS选型 8257214.3控制系统实施 8288224.3.1系统安装与调试 8147084.3.2系统运行与维护 810409第五章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923805.1信息管理系统架构 9311175.2数据采集与传输 9234245.3系统集成与应用 98692第6章数据分析与优化 10154576.1数据分析方法 10193746.1.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10190026.1.2数据分析方法概述 10124606.2生产过程优化 10247716.2.1生产参数优化 10187296.2.2生产调度优化 10320346.2.3质量控制优化 11215406.3能源消耗优化 1118036.3.1能源消耗数据分析 11216376.3.2能源消耗优化策略 1120408第7章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选型 11124617.1纸浆制备设备 11240207.1.1概述 11202877.1.2备料系统设备选型 1155187.1.3制浆系统设备选型 1190527.1.4洗浆系统设备选型 1216467.2纸浆加工设备 12275727.2.1概述 12134737.2.2漂白设备选型 12171667.2.3改性设备选型 1286637.2.4成型设备选型 12220807.3辅助设备 12148257.3.1概述 12293547.3.2输送设备选型 12107267.3.3储存设备选型 13311447.3.4检测设备选型 137215第8章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安装与调试 13267908.1设备安装 13273388.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3252698.1.2设备安装流程 1384798.1.3安装注意事项 13204298.2设备调试 13124678.2.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318268.2.2设备调试流程 1463028.2.3调试注意事项 14259198.3验收与交付 14322078.3.1验收标准 14296258.3.2验收流程 14251828.3.3交付要求 1514265第9章生产与运营管理 15236729.1生产计划管理 1596569.1.1计划编制 15291039.1.2计划执行 15276709.1.3计划调整 1586209.2质量管理 1649859.2.1质量目标制定 16173049.2.2质量保证体系 16110309.2.3质量改进 16132459.3设备维护与保养 16103229.3.1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6315269.3.2设备维护保养措施 177263第十章项目实施与效益分析 171056910.1项目实施步骤 171426710.1.1项目启动与筹备 17614810.1.2技术研发与试验 17480110.1.3设备安装与调试 172161310.1.4生产线优化与调整 171118210.1.5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173156410.2投资与成本分析 171990210.2.1投资估算 17363810.2.2成本分析 172926810.2.3资金筹措与使用 181193310.3效益评估与展望 182977010.3.1效益评估 182210410.3.2市场前景分析 182838110.3.3技术创新与升级 18855810.3.4项目可持续发展 181147110.3.5合作与拓展 18第1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项目背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造纸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国家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纸浆生产与加工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能耗高、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下等。为了提高造纸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度重视造纸行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智能化改造。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对造纸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项目旨在研究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以期为我国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1.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如下:(1)分析造纸行业现状,梳理纸浆生产与加工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2)研究智能化技术在纸浆生产与加工中的应用,包括自动化控制、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方面。(3)设计一套具有较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轻污染。(4)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造纸企业提供技术支持。(5)推动造纸行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6)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第2章纸浆生产工艺流程概述2.1原料准备纸浆生产的原料准备是整个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原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生产需求。以下是原料准备的主要步骤:2.1.1原料选购原料选购需遵循质量、价格、供应稳定性等多方面因素。在我国,造纸行业常用的原料有木浆、竹浆、草浆等。选购原料时,需对原料的产地、品种、质量等进行严格筛选。2.1.2原料运输与储存原料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原料不受污染、损坏,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原料储存时,要选择干燥、通风、防潮的场所,避免原料受潮、发霉、变质。2.1.3原料处理原料处理主要包括原料的筛选、清洗、破碎等环节。筛选可去除原料中的杂质,提高原料的纯净度;清洗可去除原料表面的灰尘、泥土等;破碎可减小原料的体积,便于后续生产。2.2纸浆制造纸浆制造是造纸行业中的核心环节,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2.2.1蒸煮蒸煮是将原料与化学药品混合,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使原料中的木质素分离,从而得到纸浆。蒸煮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以保证纸浆质量。2.2.2洗涤与筛选洗涤与筛选是对蒸煮后的纸浆进行清洗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纸浆的纯净度。洗涤过程可减少纸浆中的残碱,降低污染;筛选可分离出合格纸浆,为后续加工环节提供优质原料。2.2.3打浆打浆是将洗涤、筛选后的纸浆进行机械处理,使其纤维细化、分散,提高纸浆的抄造功能。打浆过程中,要控制好打浆度、纤维长度等参数,以满足不同纸张的生产需求。2.3纸浆加工纸浆加工是对制得的纸浆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特定纸张的生产要求。以下是纸浆加工的主要环节:2.3.1添加剂混合根据纸张的功能要求,向纸浆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如填料、染料、助剂等。添加剂混合要均匀,以保证纸张质量。2.3.2纸浆浓缩纸浆浓缩是将纸浆中的水分蒸发,提高纸浆的浓度,以便于后续的抄造环节。纸浆浓缩过程中,要控制好水分、温度等参数,避免纸浆发生降解。2.3.3成型与干燥成型是将浓缩后的纸浆均匀地涂布在抄造网上,形成湿纸幅。干燥是将湿纸幅中的水分蒸发,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纸张。成型与干燥过程中,要控制好纸浆的流量、速度、温度等参数,以保证纸张的质量。第三章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技术概述3.1自动化控制系统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在造纸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监控设备等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纸浆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纸浆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制备环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原料进行精确称量、配比和输送,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2)蒸煮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蒸煮工艺要求,自动调节蒸汽压力、温度等参数,保证蒸煮过程稳定、高效。(3)洗涤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洗涤过程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调整洗涤用水量、洗涤时间等参数,提高洗涤效果。(4)筛选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筛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筛选过程顺利进行,提高纸浆质量。(5)浓缩环节: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浓缩工艺要求,自动调节浓缩设备的工作参数,提高浓缩效率。3.2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集成、处理和分析,为生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生产数据采集: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原料消耗、生产产量、设备运行状态等。(2)生产调度:根据生产计划,自动进行生产任务分配,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调度。(3)设备管理: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预防设备故障。(4)质量管理:对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5)库存管理:实时掌握库存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降低库存成本。3.3数据分析与优化在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过程中,数据分析与优化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生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发觉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为生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数据分析与优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生产效率分析:分析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找出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2)能源消耗分析: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情况,找出能源浪费环节,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3)设备运行状态分析: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发觉设备故障的潜在原因,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4)产品质量分析:分析产品质量数据,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提高产品质量。(5)生产成本分析:分析生产成本数据,找出成本控制的潜在问题,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以上数据分析与优化,可以有效提高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的效率,推动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4.1控制系统架构4.1.1系统架构概述在造纸行业中,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的实现,离不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支持。本方案设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架构,以实现对纸浆生产线各环节的实时监控与控制。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现场仪表层: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用于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层。(2)控制层:主要由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DCS组成,负责对现场仪表层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3)通讯层:负责实现现场仪表层与控制层、控制层与监控层之间的数据传输。(4)监控层:主要包括操作员工作站、工程师工作站等,用于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并对生产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4.1.2系统架构设计(1)现场仪表层设计:根据生产过程中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测。(2)控制层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根据不同生产环节的需求,选用合适的PLC和DCS模块,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3)通讯层设计:采用工业以太网和现场总线技术,实现各层次之间的数据传输。(4)监控层设计:根据操作员和工程师的需求,设计易于操作的人机界面,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4.2关键设备选型4.2.1PLC选型根据纸浆生产线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高功能、可靠性和易扩展性的PLC。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处理能力:保证PLC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以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数据处理和逻辑控制的需求。(2)可扩展性:选择可扩展性强的PLC,便于后期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3)可靠性:选用具有高可靠性的PLC,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4)兼容性:保证PLC与其他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等)的兼容性。4.2.2DCS选型根据纸浆生产线的实际需求,选择具有高功能、可靠性和易扩展性的DCS。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系统容量:保证DCS具有足够的系统容量,以满足生产过程中对数据处理和控制的需求。(2)控制策略:选择具有丰富控制策略的DCS,以满足不同生产环节的控制需求。(3)可靠性:选用具有高可靠性的DCS,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4)兼容性:保证DCS与其他设备(如传感器、执行器等)的兼容性。4.3控制系统实施4.3.1系统安装与调试(1)按照设计要求,将现场仪表、PLC、DCS等设备安装到位。(2)对现场仪表进行校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3)对PLC和DCS进行编程,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4)进行系统调试,保证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功能正常运行。4.3.2系统运行与维护(1)定期对现场仪表进行校验和维护,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2)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觉并解决潜在问题。(3)对PLC和DCS进行定期升级和优化,提高系统功能。(4)建立完善的运行日志和故障记录,为系统维护提供依据。(5)定期对操作员和工程师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系统的熟练度和维护能力。第五章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5.1信息管理系统架构信息管理系统架构是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与决策支持。系统架构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感知层:通过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2)传输层: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WIFI、4G/5G等。(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数据处理层包括数据库、数据挖掘、数据清洗等模块。(4)决策层:根据数据处理层提供的数据,进行智能决策,制定生产计划、优化生产流程等。5.2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与传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环节,其关键在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1)数据采集: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包括原料、成品、设备状态等。(2)数据传输: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传输过程中,需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5.3系统集成与应用系统集成与应用是将各个子系统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协同作业。(1)系统集成:将生产过程、设备监控、质量检测、库存管理等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分析。(2)应用开发:针对造纸行业的特点,开发适用于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的应用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维护系统、质量追溯系统等。(3)协同作业: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4)智能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智能化。第6章数据分析与优化6.1数据分析方法6.1.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在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生产现场的数据进行收集与预处理。数据来源包括生产设备、传感器、检测仪器等。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标准化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6.1.2数据分析方法概述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以下对这些方法进行简要介绍:(1)统计分析:通过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揭示生产过程中的规律和趋势。(2)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发觉生产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生产优化提供依据。(3)聚类分析:将相似的数据分为一类,发觉生产过程中的相似性,有助于优化生产策略。(4)时间序列分析:对生产过程中的历史数据进行研究,预测未来的生产趋势和可能的问题。6.2生产过程优化6.2.1生产参数优化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包括原材料配比、生产速度、温度、湿度等。优化目标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6.2.2生产调度优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实现生产任务的合理分配,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设备闲置时间。6.2.3质量控制优化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发觉潜在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6.3能源消耗优化6.3.1能源消耗数据分析通过收集造纸行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数据,分析能耗分布、能耗变化趋势等,为能源消耗优化提供依据。6.3.2能源消耗优化策略(1)设备优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生产设备进行优化,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生产工艺优化:调整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3)能源回收利用:通过数据分析,发觉能源回收利用的潜在机会,提高能源利用率。(4)管理优化: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员工节能意识,降低能源消耗。通过以上措施,实现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优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第7章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选型7.1纸浆制备设备7.1.1概述纸浆制备设备是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备料系统、制浆系统和洗浆系统。在选择纸浆制备设备时,需充分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自动化程度、能耗及环保功能等因素。7.1.2备料系统设备选型备料系统主要包括削片机、筛选机、木片洗涤机等设备。削片机用于将木材切成规定尺寸的木片,其选型应考虑切削速度、切削精度和切削效率等因素。筛选机用于筛选合格木片,选型时应关注筛选精度、处理能力和能耗。木片洗涤机用于清洗木片,去除杂质,选型时应考虑洗涤效果、处理能力和环保功能。7.1.3制浆系统设备选型制浆系统主要包括蒸煮器、磨浆机、筛浆机等设备。蒸煮器用于蒸煮木片,提取纸浆,选型时应关注蒸煮压力、蒸煮温度和能耗。磨浆机用于将蒸煮后的木片磨成纸浆,选型时应考虑磨浆效率、能耗和磨浆质量。筛浆机用于筛选合格纸浆,选型时应关注筛选精度、处理能力和能耗。7.1.4洗浆系统设备选型洗浆系统主要包括洗浆机、浓缩机、脱墨机等设备。洗浆机用于清洗纸浆,去除杂质,选型时应考虑洗涤效果、处理能力和环保功能。浓缩机用于浓缩纸浆,提高浓度,选型时应关注浓缩效率、能耗和设备稳定性。脱墨机用于去除废纸浆中的油墨,选型时应考虑脱墨效果、处理能力和环保功能。7.2纸浆加工设备7.2.1概述纸浆加工设备主要包括漂白设备、改性设备、成型设备等。在选择纸浆加工设备时,需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自动化程度、能耗及环保功能等因素。7.2.2漂白设备选型漂白设备用于提高纸浆的白度,主要包括氧化漂白设备和非氧化漂白设备。选型时应关注漂白效果、能耗、环保功能以及设备的稳定性。7.2.3改性设备选型改性设备用于改善纸浆的功能,如增强强度、提高柔韧性等。选型时应考虑改性效果、设备自动化程度、能耗及环保功能。7.2.4成型设备选型成型设备用于将纸浆制成纸张,主要包括造纸机、压光机、切纸机等。选型时应关注设备的生产能力、自动化程度、能耗及纸张质量。7.3辅助设备7.3.1概述辅助设备是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包括输送设备、储存设备、检测设备等。7.3.2输送设备选型输送设备用于将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在生产线中运输。选型时应考虑输送能力、输送距离、能耗和环保功能。7.3.3储存设备选型储存设备用于储存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选型时应考虑储存容量、储存方式、能耗和环保功能。7.3.4检测设备选型检测设备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浓度、温度、压力等。选型时应考虑检测精度、设备稳定性、能耗和环保功能。第8章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安装与调试8.1设备安装8.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的安装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根据设备清单,确认设备型号、数量及附件;(2)对安装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保证安装条件满足设备安装要求;(3)准备安装所需的工具、仪器及辅助设备;(4)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其具备安装和调试能力。8.1.2设备安装流程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的安装流程如下:(1)按照设备说明书,对设备进行拆箱、检查,确认设备完好;(2)根据设备安装图,进行设备定位、安装;(3)连接设备电源、水源、气源等,保证设备正常运行;(4)安装设备附件,如传感器、控制器等;(5)对设备进行初步调试,保证设备运行稳定。8.1.3安装注意事项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设备安装位置准确,满足生产工艺要求;(2)保证设备连接牢固,避免运行中出现松动现象;(3)对设备进行防震处理,降低设备运行噪音;(4)保证设备安装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8.2设备调试8.2.1调试前的准备工作在设备调试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安装是否到位,连接是否牢固;(2)检查设备电源、水源、气源等是否正常;(3)对设备进行清洁,保证设备表面无污垢;(4)检查设备附件是否安装正确,传感器、控制器等是否正常工作。8.2.2设备调试流程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的调试流程如下:(1)按照设备说明书,对设备进行初步调试,确认设备运行稳定;(2)对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包括产量、质量、能耗等方面;(3)对设备进行优化调整,提高设备运行效率;(4)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5)对设备进行长期运行监测,保证设备运行稳定。8.2.3调试注意事项在设备调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调试,避免操作失误;(2)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觉异常立即停车检查;(3)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设备运行稳定;(4)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操作技能。8.3验收与交付8.3.1验收标准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的验收标准如下:(1)设备安装到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2)设备运行稳定,功能达到设计指标;(3)设备安全可靠,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安全标准;(4)设备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操作,具备独立操作能力。8.3.2验收流程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设备的验收流程如下:(1)设备安装完成后,组织验收小组进行验收;(2)验收小组对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安装、调试符合要求;(3)验收小组对设备进行试运行,验证设备功能;(4)验收小组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认其操作能力;(5)验收合格后,设备交付使用。8.3.3交付要求在设备交付使用前,需满足以下要求:(1)设备安装、调试完毕,验收合格;(2)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具备独立操作能力;(3)提供设备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手册等相关资料;(4)设备保修期内的售后服务保障。第9章生产与运营管理9.1生产计划管理9.1.1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管理的核心在于编制科学、合理、高效的生产计划。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中,生产计划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前提,保证生产计划与市场变化相适应;(2)充分考虑生产资源,包括原材料、设备、人力等;(3)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4)合理配置生产任务,提高生产效率。9.1.2计划执行生产计划的执行是生产计划管理的关键环节。为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生产调度,保证生产任务按时完成;(2)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保证生产秩序井然;(4)建立生产计划跟踪与反馈机制,及时调整生产计划。9.1.3计划调整生产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计划与实际生产存在偏差。此时,应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保证生产目标的实现。计划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1)保证生产计划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3)避免频繁调整,以免影响生产秩序。9.2质量管理9.2.1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应以质量目标为核心,明确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目标。造纸行业智能化纸浆生产与加工方案中,质量目标应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具体、可量化;(2)与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3)具有一定的挑战性。9.2.2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流程;(2)加强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3)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质量控制水平;(4)加强质量信息反馈,持续改进产品质量。9.2.3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