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会计规范操作手册TOC\o"1-2"\h\u2895第1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411151.1财务会计组织结构及职责 4294381.1.1财务会计部门设置 4134251.1.2岗位职责 4143261.2会计核算原则与要求 4179151.2.1会计核算原则 4167981.2.2会计核算要求 5203061.3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 539151.3.1会计科目设置 549421.3.2账户设置 5322361.4会计凭证与账簿管理 5211981.4.1会计凭证管理 5276181.4.2账簿管理 56059第2章货币资金管理规范 6134962.1现金管理 6112702.1.1现金收入 629822.1.2现金支出 6187782.1.3现金保管 6130452.1.4现金核算 693932.2银行存款管理 6163232.2.1银行账户管理 6271182.2.2银行存款收入 6216932.2.3银行存款支出 615522.2.4银行存款核对 7214432.3其他货币资金管理 7247882.3.1外埠存款管理 7178132.3.2信用证保证金管理 7266602.3.3存出投资款管理 7286622.3.4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79261第3章应收账款管理规范 756173.1应收账款基础知识 72863.1.1定义与分类 7315123.1.2应收账款的管理原则 891773.2应收账款核算 8189393.2.1核算方法 823273.2.2核算科目 8161743.3坏账准备与坏账处理 8273483.3.1坏账准备的计提 8178083.3.2坏账的处理 815373.4应收票据管理 9219373.4.1应收票据的取得 9273343.4.2应收票据的核算 9147313.4.3应收票据的风险管理 95086第4章存货管理规范 979184.1存货分类与计量 996854.1.1存货分类 9302794.1.2存货计量 9320484.2存货采购与入库 9186054.2.1存货采购 9109424.2.2入库管理 10182714.3存货盘点与处置 10142564.3.1存货盘点 10102574.3.2存货处置 1059244.4存货跌价准备 10155444.4.1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 1064664.4.2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1027327第5章固定资产管理规范 1051605.1固定资产分类与计量 1012185.1.1分类 10228255.1.2计量 11254105.2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 113135.2.1增加固定资产 11153545.2.2减少固定资产 11126635.3固定资产折旧与摊销 11298715.3.1折旧方法 11166855.3.2折旧范围 11219405.3.3折旧年限 12135125.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249645.4.1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 12239535.4.2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125355.4.3减值准备的转回 1211312第6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规范 124706.1无形资产核算 12297586.1.1核算范围 12136736.1.2初始计量 1244666.1.3后续计量 1293886.1.4减值测试 1390056.1.5处置 13134536.2投资性房地产 13310916.2.1核算范围 1383586.2.2初始计量 13262536.2.3后续计量 13191456.2.4折旧与摊销 137506.2.5处置 13224986.3长期待摊费用 1374426.3.1核算范围 1332776.3.2初始计量 1375286.3.3摊销 13130876.3.4减值测试 1498716.3.5处置 1419697第7章负债管理规范 14154637.1短期借款 14225637.1.1短期借款的定义 14206797.1.2短期借款的会计处理 1494077.1.3短期借款的利息处理 14191677.2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 1480277.2.1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定义 1416657.2.2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会计处理 14142577.2.3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支付 14294217.3应交税费 1532667.3.1应交税费的定义 15299147.3.2应交税费的会计处理 1549237.3.3应交税费的缴纳 1535277.4长期借款与长期应付款 15204837.4.1长期借款与长期应付款的定义 1568797.4.2长期借款与长期应付款的会计处理 15204927.4.3长期借款与长期应付款的利息处理 1520468第8章所有者权益管理规范 1540668.1实收资本(股本) 15305558.1.1定义与概念 15226748.1.2记账与核算 1514648.2资本公积 1612408.2.1定义与概念 16186708.2.2记账与核算 16309088.3盈余公积 16296518.3.1定义与概念 1699818.3.2记账与核算 1652158.4未分配利润 1669158.4.1定义与概念 16123958.4.2记账与核算 1629484第9章收入、费用及利润管理规范 17259079.1收入确认与核算 17221879.1.1收入定义 1721189.1.2收入确认原则 1729139.1.3收入核算方法 17318719.2费用确认与核算 17131269.2.1费用定义 17174689.2.2费用确认原则 17139259.2.3费用核算方法 18250829.3利润形成与分配 18177879.3.1利润形成 18253249.3.2利润分配 186869.4补助 1829029.4.1补助定义 1823099.4.2补助确认与核算 1868319.4.3补助核算方法 184224第10章财务报告与分析规范 19353710.1财务报告概述 19716610.2资产负债表 191428210.3利润表 191826510.4现金流量表 19359110.5财务报表分析 20第1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1财务会计组织结构及职责1.1.1财务会计部门设置财务会计部门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关键部门。应根据企业规模、业务特点和管理工作需要,合理设置财务会计机构,保证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1.1.2岗位职责明确财务会计部门各岗位职责,实行岗位责任制,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主要包括以下岗位:(1)会计主管:负责财务会计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2)会计核算岗:负责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包括原始凭证审核、记账、编制财务报表等。(3)财务管理岗:负责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预算编制与执行等工作。(4)税务管理岗:负责企业税务申报、税收筹划等工作。1.2会计核算原则与要求1.2.1会计核算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费用、利润应在实际发生时确认。(2)历史成本原则:资产、负债应以购入或发生时的成本计价。(3)一致性原则:会计处理方法应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4)实际成本原则:成本费用应以实际发生的金额计量。1.2.2会计核算要求(1)及时性:保证会计信息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2)准确性: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无误。(3)合法性: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保证会计核算合法合规。(4)全面性:全面反映企业经济业务,不得遗漏。1.3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1.3.1会计科目设置根据企业特点和业务需要,参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设置以下会计科目:(1)资产类科目: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2)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承担的债务。(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4)成本类科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5)损益类科目: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收入、费用、利润等情况。1.3.2账户设置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开设相应的账户,进行会计核算。账户应清晰、准确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1.4会计凭证与账簿管理1.4.1会计凭证管理(1)原始凭证:反映企业经济业务事实,作为记账依据。(2)记账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3)凭证审核: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进行审核,保证真实、合法、准确。1.4.2账簿管理(1)总账: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2)明细账:详细反映企业某一特定项目的经济业务。(3)日记账:逐日逐笔记录经济业务。(4)账簿登记:按照会计凭证,及时、准确地登记各类账簿。(5)账簿核对:定期进行账簿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第2章货币资金管理规范2.1现金管理2.1.1现金收入(1)保证现金收入来源合法、合规;(2)严格按照我国现金管理规定,对现金收入进行核算、保管和使用;(3)建立健全现金收入内部控制制度,保证现金收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2.1.2现金支出(1)明确现金支出范围,严格按照我国现金管理规定执行;(2)加强现金支出的审批流程,保证现金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3)对大额现金支出实施重点监控,防范资金风险。2.1.3现金保管(1)设立专门的现金保管人员,实行现金保管责任制;(2)制定现金保管制度,保证现金安全、完整;(3)定期进行现金盘点,保证现金账务相符。2.1.4现金核算(1)遵循我国现金会计核算规定,准确记录现金收支情况;(2)建立健全现金日记账,及时登记现金收支业务;(3)定期与银行对账,保证现金账务准确无误。2.2银行存款管理2.2.1银行账户管理(1)根据企业需求,合理设置银行账户;(2)严格遵守我国银行账户管理规定,保证银行账户的合规性;(3)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监控,防范资金风险。2.2.2银行存款收入(1)准确记录银行存款收入,保证资金来源合法、合规;(2)及时办理银行存款收入手续,保证资金及时到账;(3)建立健全银行存款收入内部控制制度,防范收入流失。2.2.3银行存款支出(1)明确银行存款支出范围,严格执行审批流程;(2)合理安排银行存款支出,保证企业正常运营;(3)加强大额银行存款支出的监控,防范资金风险。2.2.4银行存款核对(1)定期与银行进行对账,保证银行存款账务准确无误;(2)发觉差异及时查明原因,保证银行存款安全;(3)建立健全银行存款核对制度,防范银行存款风险。2.3其他货币资金管理2.3.1外埠存款管理(1)明确外埠存款的用途和期限,保证合规性;(2)加强外埠存款的监控,防范资金风险;(3)准确记录外埠存款的收支情况,保证账务准确。2.3.2信用证保证金管理(1)严格遵守信用证保证金的相关规定,保证合规性;(2)加强信用证保证金的保管和核算,防范资金风险;(3)及时解冻信用证保证金,保证企业资金正常流转。2.3.3存出投资款管理(1)明确存出投资款的性质和用途,保证合规性;(2)加强存出投资款的审批和监控,防范资金风险;(3)建立健全存出投资款的核算制度,保证资金安全。2.3.4其他货币资金核算(1)遵循我国会计准则,准确记录其他货币资金的收支情况;(2)建立健全其他货币资金日记账,及时登记业务;(3)定期与其他货币资金账户进行对账,保证账务准确无误。第3章应收账款管理规范3.1应收账款基础知识3.1.1定义与分类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形成的,尚未收回的款项。应收账款包括销售应收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等。3.1.2应收账款的管理原则应收账款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保证应收账款的形成、核算及回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2)真实性原则: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不得虚构或夸大;(3)及时性原则:及时记录、核算应收账款,保证账款回收的及时性;(4)风险控制原则:合理评估应收账款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坏账损失。3.2应收账款核算3.2.1核算方法应收账款的核算采用借贷记账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确认应收账款;(2)收到客户付款时,核销应收账款;(3)定期对账,保证应收账款余额的准确性;(4)按月计提坏账准备。3.2.2核算科目应收账款的核算科目包括:(1)应收账款;(2)预收账款;(3)坏账准备;(4)应收票据。3.3坏账准备与坏账处理3.3.1坏账准备的计提企业应按月对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根据历史损失经验、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3.3.2坏账的处理当应收账款确实无法收回时,应进行坏账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确认坏账;(2)核销应收账款;(3)冲减坏账准备;(4)报批及备案。3.4应收票据管理3.4.1应收票据的取得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如收到客户支付的票据,应确认应收票据。3.4.2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票据的核算包括:(1)确认应收票据;(2)票据到期收回款项;(3)票据贴现或背书转让;(4)到期未收回票据的处理。3.4.3应收票据的风险管理企业应加强应收票据的风险管理,包括:(1)评估票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2)监控票据到期日,保证及时收回款项;(3)建立票据贴现和背书转让的相关制度;(4)对逾期未收回的票据采取法律手段维权。第4章存货管理规范4.1存货分类与计量4.1.1存货分类存货应根据其性质、用途和保管要求,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成品、辅助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类别。4.1.2存货计量存货的计量应采用实际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量方法,并保持一致性。(1)实际成本法: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组成。(2)标准成本法:存货的成本按照预定的标准成本进行计算。4.2存货采购与入库4.2.1存货采购企业应建立健全存货采购制度,明确采购权限、程序和责任。采购时应充分调查市场,比较价格、质量、服务等因素,保证采购成本合理。4.2.2入库管理(1)存货到达仓库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并由相关人员签字确认。(2)仓库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对存货进行分类、分区、分层存放,保证存货安全、整齐、便于查找。(3)入库的存货应与采购订单、送货单等进行核对,保证数量、品种、规格一致。4.3存货盘点与处置4.3.1存货盘点(1)企业应定期进行存货盘点,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盘点。(2)盘点过程中应保证存货数量、品种、规格与账面记录一致。(3)对盘点结果进行分析,查找差异原因,及时调整账面记录。4.3.2存货处置(1)企业应建立健全存货处置制度,明确处置权限、程序和责任。(2)存货处置包括销售、捐赠、报废等,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3)存货处置过程中,应保证处置价格合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4.4存货跌价准备4.4.1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对存货进行跌价测试,根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提取跌价准备。4.4.2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1)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2)存货跌价准备可以转回,但需在原已提取的跌价准备范围内。(3)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和转回,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第5章固定资产管理规范5.1固定资产分类与计量5.1.1分类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且单位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应按其使用功能、预计使用年限、价值大小等因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房屋及建筑物;(2)机器设备;(3)运输工具;(4)电子设备;(5)其他固定资产。5.1.2计量固定资产的计量应遵循以下原则:(1)历史成本原则: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以购入或自行建造时的实际成本为基础;(2)重置成本原则:在后续计量中,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重置,以反映其当前市场价值;(3)可回收金额原则: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金额时,应对其进行减值。5.2固定资产增加与减少5.2.1增加固定资产企业增加固定资产的方式主要包括购买、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等。增加固定资产时,应按实际成本计入固定资产账户,并按其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5.2.2减少固定资产企业减少固定资产的方式主要包括出售、报废、捐赠、置换等。减少固定资产时,应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计算固定资产清理收益或损失。5.3固定资产折旧与摊销5.3.1折旧方法企业应采用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一种或多种折旧方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5.3.2折旧范围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包括:(1)房屋及建筑物;(2)机器设备;(3)运输工具;(4)电子设备;(5)其他固定资产。5.3.3折旧年限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功能、技术进步等因素,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5.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4.1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回收金额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4.2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企业应采用单项资产减值测试和资产组合减值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4.3减值准备的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但在后续会计期间,如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高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可以停止计提减值准备。第6章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规范6.1无形资产核算6.1.1核算范围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企业应按照我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无形资产进行核算。6.1.2初始计量企业取得无形资产时,应按其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应按照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6.1.3后续计量无形资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企业应按期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将摊销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残值应合理确定,并保持一贯性。6.1.4减值测试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发生减值,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并将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6.1.5处置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6.2投资性房地产6.2.1核算范围投资性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已出租的建筑物。6.2.2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应采用成本模式。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6.2.3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公允价值模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按期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公允价值变动调整。6.2.4折旧与摊销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建筑物应计提折旧,土地使用权应进行摊销。折旧和摊销方法、年限和残值应合理确定,并保持一贯性。6.2.5处置企业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6.3长期待摊费用6.3.1核算范围长期待摊费用主要包括企业为获取长期经济利益而发生的预付费用、租赁费用、广告费用等。6.3.2初始计量长期待摊费用应在发生时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6.3.3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应在其经济利益预期实现的期间内进行摊销,摊销方法、年限和残值应合理确定,并保持一贯性。6.3.4减值测试如长期待摊费用发生减值,企业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并将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6.3.5处置企业处置相关资产时,应将长期待摊费用的账面价值转入当期损益。第7章负债管理规范7.1短期借款7.1.1短期借款的定义短期借款指企业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从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借款。7.1.2短期借款的会计处理企业应按实际借入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7.1.3短期借款的利息处理短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7.2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7.2.1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定义应付账款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因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等产生的尚未支付的款项;应付票据指企业为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等而签发的、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一定金额的票据。7.2.2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会计处理企业应按照实际发生的应付金额,借记“库存商品”、“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应付票据”或“应付账款”科目。7.2.3应付账款与应付票据的支付企业在支付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时,应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应付票据”或“应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7.3应交税费7.3.1应交税费的定义应交税费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7.3.2应交税费的会计处理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交税费金额,借记“应交税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7.3.3应交税费的缴纳企业在缴纳应交税费时,应按照实际缴纳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科目。7.4长期借款与长期应付款7.4.1长期借款与长期应付款的定义长期借款指企业从金融机构或其他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一年的借款;长期应付款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承诺在一年以上支付的款项。7.4.2长期借款与长期应付款的会计处理企业应按照实际借入或产生的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金额,借记“在建工程”、“长期借款”等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或“长期借款”科目。7.4.3长期借款与长期应付款的利息处理长期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长期应付款的利息处理同理。在还款时,应按照实际还款金额,借记“长期应付款”或“长期借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第8章所有者权益管理规范8.1实收资本(股本)8.1.1定义与概念实收资本,又称股本,是指公司从股东处依法筹集的,用以证明股东在公司中所有权及承担有限责任的资本。实收资本应按股份的面值或约定价值计量。8.1.2记账与核算实收资本的记账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股份的面值或约定价值记账;(2)实收资本发生变动时,应及时调整;(3)实收资本的增减变动,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办理。8.2资本公积8.2.1定义与概念资本公积是指公司通过非经常性交易或其他非经营性活动形成的,超过实收资本部分的资本积累。主要包括:资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等。8.2.2记账与核算资本公积的记账与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资本公积应单独核算;(2)资本公积的变动需明确来源及依据;(3)资本公积不得用于分配利润。8.3盈余公积8.3.1定义与概念盈余公积是指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专门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发放现金股利等目的的公积金。8.3.2记账与核算盈余公积的记账与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盈余公积应单独核算;(2)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及用途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3)盈余公积的增减变动应及时调整。8.4未分配利润8.4.1定义与概念未分配利润是指公司历年累计实现的税后利润,在扣除应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已分配的现金股利后的余额。8.4.2记账与核算未分配利润的记账与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未分配利润应在年度终了后进行核算;(2)未分配利润的分配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股东会决议;(3)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应及时调整。注意:以上各节内容仅作为财务会计规范操作手册的章节概述,具体操作细节请参照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实际业务情况。第9章收入、费用及利润管理规范9.1收入确认与核算9.1.1收入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或其他方式,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9.1.2收入确认原则企业应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确认收入:(1)已经将商品或劳务转让给买方,且买方已取得对该商品或劳务的控制权;(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4)收入的产生与已承诺的商品或劳务的交付相一致。9.1.3收入核算方法企业应根据收入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收入核算:(1)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方法:包括全额确认法、分期收款法等;(2)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方法:包括完成合同法、百分比法等;(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方法:包括租赁收入确认法、利息收入确认法等。9.2费用确认与核算9.2.1费用定义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9.2.2费用确认原则企业应在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确认费用:(1)费用与收入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费用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3)费用产生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4)费用的产生与已承诺的商品或劳务的交付相一致。9.2.3费用核算方法企业应根据费用的具体性质和用途,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费用核算:(1)直接费用核算:直接计入成本或费用对象的费用;(2)间接费用核算:按照一定分配标准分摊至成本或费用对象的费用;(3)期间费用核算:在当期损益中直接计入的费用。9.3利润形成与分配9.3.1利润形成企业的利润形成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1)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矩形坯(粗钢)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商业车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翻晒机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网络印刷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腈纶脱泡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蓬安县康复产业
- 流程培训课件名称
- 2025幼儿园环境保护意识提升计划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计划
- 2025年其他零售服务合作协议书
- 防化的相关知识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武汉四调)
- 青少年科技创新知识讲座
- 2025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风电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 植物地理学课件 苔原(最终版)学习资料
- 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舞蹈学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学前儿童情感教育的家庭实践策略
- 解析: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中考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 无人机事故应急响应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