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赛项规程
赛项序号:67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名称: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
专业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
1
一、竞赛目的
(一)聚焦“三服务”,提高大赛品牌的贡献度和美誉度。
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
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依托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
理职业技能比赛,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类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
养。
(二)对接“四新”,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胜任力。
立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实际工作场景,依据职业标准和生产
实际,紧密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人才培
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等改革创新,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
(三)聚焦“三融”,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推动职普融通,优化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促进产教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和产业互补互融、共生共长、双向赋能。
推进科教融汇,加快科学技术融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提升
学生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综合职业能力。
(四)坚持“四促”,引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比赛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引领“三教”改革,
检验选手从事生产一线数据采集与处理、曲线测设、施工放样以
2
及城市三维建模等方面的真实水平。
通过本项目竞赛,使高职学生能熟练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数
据处理及数字地形测绘,促进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
革;推进高职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的人
才培养模式,为资源环境与安全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测绘与地理信
息技能型人才。
二、竞赛内容
(一)赛项考核范围、内容结构及成绩比例。
1.赛项考查的技术技能和涵盖的职业典型工作任务。
坚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本赛项主要考查学生对测绘地理
空间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实践能力、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测
绘精神的涵养深度。涵盖精密控制测量、精密工程放样、大比例
尺地形图测绘、城市三维建模等职业典型工作任务。
2.检验的专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
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本赛项旨在检验学生从事
测绘和地理信息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岗位所需的测绘野外数据采
集、数据处理、曲线测设、施工放样、数字地形测绘、三维建模
等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3.创新、创意的范围与方向。
坚持守正创新、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赛项依据测绘和地理信
息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加入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建
3
模等测绘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提升学生技术技能创新
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凡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规定的
比赛任务,取得合格成果,且按照申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
参加理论知识考试(该成绩不计入技能竞赛成绩),成绩合格者
可按颁发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或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
库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4.竞赛内容结构、成绩比例。
坚持模块组合、团队协作。选择地理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
典型工作任务,分两个模块,模块一分设2个任务,模块二分设
4个任务,赛项从模块一中选择1个任务,模块二中选择2个任
务(由专家组在赛前抽签决定,并在赛前说明会上公布):
模块一(2选1):数字测图、城市三维建模。
模块二(4选2):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曲线测设、施工
放样。
内容包括:
(1)数字测图:利用国产GNSS接收机、全站仪和数字测图
软件,按照外业数字测图规程和地形图图式要求测绘数字地形
图,提交DWG格式数字地形图。
(2)城市三维建模:利用国产虚拟仿真平台,模拟实际生
产作业流程,按照相关规范生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数字线划
图,提交相应成果数据。
(3)水准测量:完成规定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和
4
成果整理,提交合格成果。
(4)导线测量:完成规定附合导线的观测、记录、计算和
成果整理,提交合格成果。
(5)曲线测设:依据给定的测设参数,计算放样元素,利
用全站仪在实地测设相应点位,并对测设成果现场检核测量。
(6)施工放样:根据大赛提供的待定点坐标和电子设计图
获取放样点位坐标,计算放样元素,利用全站仪放样待定点,并
对测设成果现场检核测量。
赛项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分,满分100分,其中,模块一为
40分、模块二为60分(比赛2个任务,每个任务30分),各
参赛队总成绩为两个模块得分之和。
(二)赛项模块、比赛时长及分值配比。
根据赛项目标设置2个模块,再细化为6个工作任务,具体
赛项模块、比赛时长及分值配比见表1。
表1赛项模块、比赛时长及分值配比
模块工作任务主要内容比赛时长分值
利用国产GNSS接收机和数字测图软
件,按照外业数字测图规程和地形图图
数字测图式要求测绘数字地形图,提交DWG格式180分钟
数字地形图。
模块一40分
(2选1)利用国产虚拟仿真平台,模拟实际生
城市三维建产作业流程,按照相关规范生产倾斜
模摄影三维模型和数字线划图,提交相180分钟
应成果数据。
完成规定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
水准测量算和成果整理,提交合格成果。90分钟60分
模块二完成规定附合导线的观测、记录、计(每
(4选2)导线测量算和成果整理,提交合格成果。60分钟个任
务30
依据给定的测设参数,计算放样元分)
曲线测设素,利用全站仪在实地测设相应点60分钟
5
模块工作任务主要内容比赛时长分值
位,并对测设成果现场检核测量。
根据大赛提供的待定点坐标和电子
设计图获取放样点位坐标,计算放样
施工放样元素,利用全站仪放样待定点,并对60分钟
测设成果现场检核测量。
三、竞赛时间
竞赛共三天,分为准备阶段、比赛阶段和总结阶段,其中比
赛阶段共2天,具体竞赛日常安排见表2。
表2竞赛日程安排表
序号日期时间内容备注
18:00-12:00参赛队伍报到
215:00-15:30开幕式
315:30-16:30选手熟悉赛场
第一天准备阶段
415:30-16:30领队、指导教师会议
516:30-17:00赛项说明、分组抽签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
618:30-19:30技能等级考试理论考试
707:00-07:30各单项检录
807:30-08:00仪器领取与检查
908:00-12:00各单项竞赛
第二天
1013:30-14:00各单项检录
1114:00-14:30仪器领取与检查比赛阶段
1214:30-18:30各单项竞赛
1307:00-07:30各单项检录
第三天
14上午07:30-08:00仪器领取与检查
1508:00-12:00各单项竞赛
1613:30-15:30成绩公示、查询与申诉
第三天
17下午15:30-17:30师生座谈会、赛项总结会总结阶段
18
6
竞赛地点: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竞赛场次安排:全部参赛队通过抽签分为A、B二个大组,
顺序安排见表3,最终具体安排以比赛指南为准。
表3竞赛场次安排表
时间A组B组
第二天上午任务1任务2
第二天下午任务2任务1
第三天上午任务3任务3
四、竞赛试题
本赛项不设理论考试,对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核,技能竞赛
题为公开试题,见本赛项规程的竞赛内容。
(一)模块一竞赛样题
1.1:500、1:1000数字测图竞赛样题
如图1所示,K01、K02、K03为控制点,请利用国产GNSS
接收机或全站仪按测图要求测绘1:500数字图。测图要求按赛项
技术规程。
控制点坐标如下:
K01:X=1901.667mY=2880.822mH=170.244m
K02:X=1802.985mY=2762.218mH=170.078m
K03:X=1714.228mY=2805.325mH=167.969m
7
图11:500数字测图竞赛场地示意图
上交成果:数据采集的原始文件、野外数据采集草图和dwg
格式的地形图文件。
总分100分,其中竞赛用时成绩满分15分,实操及成果质
量满分85分。
2.城市三维建模竞赛样题
城市三维建模赛项的场地由大赛裁判委员会根据虚拟仿真
平台指定竞赛区域,选定仿真场景环境及摄区。仿真摄区内地物、
地貌丰富,虚拟仿真竞赛系统能满足所有参赛队伍同时比赛。本
赛项要求参赛选手在虚拟仿真环境内采用仿真无人机系统采集
外业影像数据后,再按照相关规范生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数字
8
线划图。虚拟仿真外业工作及内业绘图与编辑均在规定的计算机
机房完成,大赛提供统一配置的计算机与虚拟仿真平台。
(1)作业要求
①利用虚拟仿真平台进行虚拟场景内无人机低空倾斜摄影
测量数据采集,在规定时间内对竞赛制定摄区进行踏勘模拟、航
线规划、航摄飞行、像控点布设等。
②对虚拟场景中采集到的航摄数据进行预处理、空三解算、
控制网平差、模型生产、模型输出等。
③对OSGB格式的实景三维模型进行裸眼三维绘图,完成仿
真摄区的外业调绘、DLG编辑、质量检查、图廓整饰、成果输出
等。
(2)上交成果
①数字线划图文件(.dwg和.pdf)。
②虚拟仿真平台对应的成果数据文件。
(3)竞赛内容见表4
表4城市三维建模竞赛内容
竞赛项目竞赛内容考核要点
理解作业要求,对虚拟摄区内高层建筑、起飞场地等
现场踏勘进行踏勘
根据精度要求及现场情况设计地面像控点布设方案,作业规范性与
像控点布设在虚拟场景中施测。本次竞赛采用特征点像控布设方安全性、像控点
案布设合理性、空
设备组装检查并按安全操作规范组装虚拟无人机航测设备三精度评定、空
间参考系、数据
航线规划及根据大赛给定的摄区范围、地面分辨率等要求在虚拟预处理及模型
航摄地面站中进行航线规划及航摄,导出外业航摄数据至生产、裸眼三维
本地计算机绘图、成果质量
数据预整理在建模软件中整理外业航摄数据并创建工程检查
在建模软件中进行自由网空中三角测量、地面像控点
空三解算选点刺点、控制网平差并生成空三精度报告
9
竞赛项目竞赛内容考核要点
在建模软件中生产OSGB格式的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后
模型生产续的裸眼三维绘图
DLG采集编
辑按照1:500地形图图示规范在OSGB模型基础上采集
外业调绘及编辑地形图要素,并结合摄区场景做外业调绘与补测
补测
质量检查评定成果数据的拓扑关系是否存在不合理和错误
图廓整饰按照1:500地形图规范进行图廓整饰
成果输出按照竞赛要求输出正确格式的地形图成果
总分100分,其中竞赛用时成绩满分15分,操作及成果质
量满分85分。
(二)模块二竞赛样题
1.二、三等水准测量竞赛样题
如图2所示闭合水准路线,已知A01点高程为136.653m,
测算B04、C01和D03点的高程,测算要求按赛项技术规程。
C01
B04
D03
A
01
图2二等水准测量竞赛路线示意图
10
上交成果:二等水准测量竞赛成果,包括观测手簿、高程误
差配赋表和高程点成果表。
说明:参赛队现场抽签点位,组成水准路线。
总分100分,其中竞赛用时成绩满分15分,实操及成果质
量满分85分。
2.一、二级导线测量竞赛样题
如图3所示导线,其中A、B为已知点,P1、P2为待定点,
测算待定点坐标,测算要求按赛项技术规程。
控制点坐标如下:
A:X=1901.667mY=2880.822m
B:X=1882.985mY=2992.218m
图3一级导线测量竞赛路线示意图
11
上交成果:导线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包括观测手簿、导线平
差计算表和导线点成果表。
说明:参赛队现场抽签决定导线路线。
总分100分,其中竞赛用时成绩满分15分,实操及成果质
量满分85分。
3.曲线测设竞赛样题
某城市道路曲线ZD0、JD1的坐标,JD1的里程、圆曲线半
径、缓和曲线长、转向角值等数据如表5所示。请按要求使用非
程序型函数计算器计算曲线主点ZH、HY、QZ及里程为DK59+980、
DK60+010中桩点的坐标,共计算5个点。然后,根据现场已知
测站点O、定向点A、定向检核点B,坐标数据见表6,使用全站
仪点放样功能进行DK59+980、DK60+010中桩点的放样,共放样
2个点。控制点和待放样曲线之间关系如图4所示。
表5道路曲线已知数据表
点圆曲线缓和曲
名X坐标/mY坐标/m里程半径/m线长/m转向角
ZD13839740.535292656.825
18°26′32.6″
JD13851193.966291813.296DK60+176.4121500120(右)
表6控制点坐标
点名X坐标/mY坐标/m备注
测站点O3851013.680291843.391
定向点A3851010.192291793.513
定向检核点B3851014.553291793.399
12
图4曲线测设示意图
实施步骤:
(1)计算道路曲线常数、要素、主点里程、主点及若干曲
线中桩点坐标。
(2)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后视方向点,测量检核点坐标,
对已知控制点进行检核。
(3)根据中桩点坐标计算数据,使用全站仪点放样功能进
行曲线中桩点实地放样,并在地面上做好标记。
(4)测设工作结束后,根据给出的第二套测站数据和定向
点数据对测设点进行检核测量。
上交成果:曲线常数、要素、主点里程及曲线中桩坐标计算
成果和检测测设点坐标,测设点的检核测量坐标。
说明:参赛队现场抽签决定测站点,赛场设立共用定向点和
检核点。
总分100分,其中竞赛用时成绩满分15分,实操及成果质
量满分85分。
4.施工放样竞赛样题
13
已知测站点、定向点和检查点的坐标:
表7控制点坐标
序号点名X坐标/mY坐标/m备注
1F1206113.643483623.256测站
2F0206088.576483660.125后视
3F2206190.132483524.016定向
(1)要求在实地测设三个点:
表8设计点坐标
序号点名X坐标/mY坐标/m
1A1206136.429483635.632
2B1206138.769483653.645
3C1206140.658483658.496
(2)用测站点、定向点和检查点的第二套坐标:
表9控制点坐标
序号点名X坐标/mY坐标/m备注
1F1636113.643383623.256测站
2F0636088.576383660.125后视
3F2636190.132383524.016定向
测量测设出的三个点的坐标。
上交成果:测站到测设点的边长、方位角和三个测设点的检
测坐标。
总分100分,其中竞赛用时成绩满分15分,实操及成果质
14
量满分85分。
五、竞赛规则
(一)参赛资格。
参见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地理空间信息
采集与处理》赛项实施方案。
(二)遵循准则。
1.学生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出场顺序、位置由抽签决定,不得擅自变更、调
整。
3.参赛选手提前15分钟进入赛场,并按照指定位号参加比
赛。迟到15分钟者,取消比赛资格;比赛开始15分钟后,选手
方可离开赛场。
4.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
经裁判同意。选手若需休息、饮水或去洗手间等,耗用时间计算
在比赛时间内。
5.比赛结束时,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
拖延比赛时间。选手操作完成后,在《实际操作现场记录表》上
签名确认,方可离开赛场。
6.水准测量参赛选手及观测顺序要求
(1)比赛时,各参赛队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大
赛执委会提供带有编号的、不同颜色的比赛服装以示区分,4名
15
队员选定不同编号的衣服,一旦选定后,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
否则视为违规),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的测量
任务。
(2)水准路线的起始点及待测点由赛项执委会事先确定,
赛前抽签确定各参赛队所观测的路线。
(3)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固定点之间的路线)
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如下:
第1测段(已知点A1到B1号未知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
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
责水准尺安置;
第2测段(B1号未知点到C1号未知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
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
负责水准尺安置;
第3测段(C1号未知点到D1号未知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
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
负责水准尺安置;
第4测段(D1号未知点到已知点A1)由本组4号选手独立
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
责水准尺安置。
(4)数据记录必须用赛项执委会提供的记录手簿,由负责
记录的选手用铅笔当场准确无误地填写到相应栏内,并及时计算
和填写表中其它数据,要求记录。规范完整、符合记录规定、计
16
算准确,记录的数字与文字力求清晰、整洁,不得潦草;分米、
米以上原始数据不得连环划改,如有违反均需扣分;观测数据不
得用橡皮擦,刀片刮;观测数据必须原始真实,严禁弄虚作假,
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原始记录错误应使用直尺单线划改,并注明
划改原因。
(5)各参赛队4名队员协作完成二或三等水准测量成果计
算。计算所用的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由赛项执委会提供,计算表
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等。高程误差配赋计
算,不允许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算器。内业计算表可以用橡皮擦,
但必须保持整洁、清晰。
(6)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总时间为90分钟,超出规定时间
将终止比赛。
(7)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搬动必须正确,仪
器在迁站过程中不必装箱和带箱,仪器箱必须关闭并放在起始测
站旁。
(8)观测计算采用连续计时的方法,即裁判宣布比赛开始
(选手拿到题目)到选手上交成果计算表和本队外业观测记录
表、并将仪器装箱放回原处后结束。比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
终止比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
需经裁判员报裁判长同意后作特殊处理。比赛过程中,选手若休
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比赛时间内。如果选手提
前结束比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
17
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和计算,经裁判
同意可提前离开赛场。比赛期间,意外受伤或生病,导致队员缺
席,参赛队自动退出该项比赛。
(9)观测结束后,仪器装箱并收拢脚架回到出发处,在指
定位置发放计算器等执委会提供的仪器设备,进行水准测量内业
计算,计算完成上交成果。高差闭合差分配采用与路线长度成比
例的近似平差原则,计算所用计算器由执委会提供,比赛前由裁
判委员会清除内存。
(10)参赛队上交成果计算表和外业观测记录表,计时结束。
参赛队若认为成果不符合技术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可重算或重
测。重算或重测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11)参赛选手应规范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不
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选手的观测,经劝告无效者取消比赛资格。
(12)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操作技能竞赛除携带
比赛必备的用具(如笔、尺等)外,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和工
具书。所有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一律不得带入比赛现场。
(13)记录和计算表格,不得带离比赛场地,否则成绩无效。
(14)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沿规定的路线行进,不得跨
越警戒线,否则取消比赛资格,视线可以穿越。
7.二等水准测量观测与计算要求
(1)观测使用赛项规定的仪器设备,2m标尺,尺垫(2.5KG),
测站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及其累积、视线高度和水准仪重复测
18
量次数等按表10规定。
表10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2m标尺)
前后视两次读数电子水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累积视线高度所得高差准仪重测段、
(m)距差差(m)之差复测量环线闭
(m)(m)(mm)次数合差
≥3且≤50≤1.5≤6.0≥0.55且≤1.80≤0.6n≥2次≤4
注:L为路线的总长度,以km为单位。
(2)参赛队信息只在竞赛成果资料封面规定的位置填写,
成果资料内部的任何位置不得填写与竞赛测量数据无关的任何
信息。
(3)竞赛使用2.5KG尺垫,可以不使用撑杆,也可以自带
撑杆。
(4)竞赛过程中不得携带仪器设备跑步。
(5)竞赛记录及计算均必须使用赛项执委会统一提供的《二
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成果》本。记录及计算一律使用铅笔填写,
记录完整。观测记录的数字与文字力求清晰,整洁,不得潦草;
按测量顺序记录,不空栏;不空页、不撕页;不得转抄成果;不
得涂改、就字改字;不得连环划改;不得用橡皮擦,刀片刮。平
差计算表可以用橡皮擦,但必须保持整洁,字迹清晰,不得划改。
(6)水准路线采用单程观测,每测站读两次高差,奇数站
观测水准尺的顺序为:后-前-前-后;偶数站观测水准尺的顺序
为:前-后-后-前。
(7)同一标尺两次读数不设限差,但两次读数所测高差之
19
差应满足上表的规定。
(8)观测记录的错误数字与文字应单横线正规划去,在其
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与文字,并在备考栏注明原因:“测错”/
“记错”,计算错误不必注明原因。
(9)因测站观测误差超限,在本站检查发现后可立即重测
(在备注栏注明“重测”),重测必须变换仪器高。若迁站后才
发现,应回到本测段的起点重测。
(10)无论何种原因使尺垫移动或翻动,应退回到本测段的
起点重测。
(11)超限成果应当正规划去,超限重测的应在备考栏注明
“超限”。
(12)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13)每测站的记录和计算全部完成后方可迁站。
(14)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必须轮换,每人观测1测段、
记录1测段。
(15)现场完成高程误差配赋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项执委
会提供的计算器。
(16)竞赛结束,参赛队上交成果的同时,应将仪器脚架收
好计时结束。
(17)高程误差配赋计算,按照测绘规定的“4舍6进、5
看奇偶”的取舍原则,距离取位到0.1m,高差中数及其改正数
取位到0.00001m,高程取位到0.001m;计算表中必须写出闭合
20
差和闭合差允许值。每个参赛队完成外业观测后,在现场完成高
程误差配赋计算,并填写高程点成果表。
8.导线测量参赛选手及观测顺序要求
(1)各参赛队将选手分别编号为1、2、3、4号(大赛组
委会提供带有编号的、不同颜色的比赛服装以示区分,4名队员
自行选定不同编号的队服,一旦选定后,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
否则视为违规),按规则要求独立完成指定导线的测量任务。
(2)每位选手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和记录计算,具体方案
如下:
A测站点由本队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
手进行记录、计算,3、4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
P1测站点由本队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3号选
手进行记录、计算,1、4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
P2测站点由本队3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4号选
手进行记录、计算,1、2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
B测站点由本队4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
手进行记录、计算,2、3号选手负责安置棱镜。
9.导线测量观测与计算要求
(1)观测按方向观测法观测,技术要求按表11规定。
表11一级导线测量基本技术要求
水平角测量(2"级仪器)距离测量
同一方向值一测回
测回数各测回较差内2C互差限测回数每半测回读一测回读数
限差差(往/返)数读数次数差
21
水平角测量(2"级仪器)距离测量
212"18"125mm
闭合
方位角闭合差10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5000
注:表中n为测站数,距离测量一测回是全站仪盘左盘右各测量一
次的过程。
(2)竞赛时每队只能使用三个脚架,不得使用三联脚架法
施测,所有点位都必须使用脚架,不得采用其它对中装置。
(3)参赛队员轮流完成导线的全部观测,每人观测1测站、
记录1测站。转站时仪器必须装箱,棱镜可以不装箱。测量过程
中仪器必须始终有人看守,岗位轮换选手不能离开脚架。
(4)只在《导线测量记录计算成果》封面规定的位置填写
参赛队的有关信息,成果资料内部任何位置不得填写与竞赛测量
数据无关的符号及信息。
(5)现场完成导线成果计算,不允许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
算器。
(6)观测按测回法观测,应按规定安置度盘:第一测回:大
于0°00′00″,第二测回:大于90°00′00″。
(7)距离测量时,温度及气压等气象改正由观测者在赛前
设置,比赛中不必再设置。
(8)角度及距离测量成果使用铅笔记录计算,应记录完整,
记录的数字与文字清晰,整洁,不得潦草;按测量顺序记录,不
22
空栏;不空页、不撕页;不得转抄;不得涂改、就字改字;不得连环
涂改;不得用橡皮擦,刀片刮。平差计算表可以用橡皮擦,但必须
保持整洁,字迹清晰,不得划改。
(9)错误成果与文字应用单线正规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正
确的数字与文字,并在备考栏注明原因:“测错”或“记错”,
计算错误不必注明原因。
(10)角度记录手簿中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
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连环划改。
(11)距离测量时不得提前记录重复的测量距离。厘米和毫
米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分米以上(含)数值的读记错误可在现
场更正。
(12)测站超限可以重测,可以重测第一测回,也可以重测
第二测回。错误成果应当正规划去,并应在备考栏注明“超限”。
(13)坐标计算的取位。角度及角度改正数取位至整秒,边
长、坐标增量及其改正数、坐标计算结果均取位至0.001m。
(14)赛项采用连续计时的方法,选手拿到试题裁判宣布比
赛开始,选手上交成果计算表和本队外业观测记录表、并将仪器
装箱、脚架收好放回原处比赛结束。竞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
终止比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
需经裁判员报裁判长同意后作特殊处理。竞赛过程中,选手若休
息、饮水或上洗手间,一律计算在操作比赛时间内。如果选手提
前结束竞赛,应举手向裁判员示意。竞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
23
在案,选手提前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和计算,经裁判
同意可提前离开赛场。比赛期间,意外受伤或生病,导致队员缺
席,参赛队自动退出该项比赛。
(15)外业观测结束后,仪器装箱并收拢脚架回到出发处,
参赛队员到指定计算区,领取计算器和已知起算数据,进行闭合
导线平差计算。角度闭合差分配采取“整数分配,余数分给短边
邻角”的原则,计算所用非编程计算器由大赛组委会提供。比赛
过程中,不得使用非赛会提供的计算器,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成绩为0。
(16)如果参赛队计算结果超限,在规定时间内可重算或重
测直到计算结果符合技术要求,重算或重测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
赛时间内。
(17)参赛选手应规范作业,注意测量安全及仪器保护,不
允许妨碍或阻挡其他选手的观测,裁判警告后仍不改正,判该队
成果二类。迁站时不允许出现不顾安全的狂跑现象。
(18)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操作技能比赛除携带
比赛必备的用具(如笔、尺等)外,不得带入任何技术资料和工
具书。所有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
(19)记录和计算表格,不得带离比赛场地,否则成绩无效。
(20)比赛过程中现场裁判监督仪器使用、观测、记录、计
算的规范性,防止出现人员、仪器安全事故,经提醒恶意不改者,
现场裁判有权取消其比赛成绩。
24
(21)导线近似平差计算表中必须写出方位角闭合差、相对
闭合差。相对闭合差必须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计算表可以用橡
皮擦,但必须保持整洁,字迹清晰。
10.数字测图测量要求
(1)各参赛队选手应共同完成规定区域内碎部点数据采集
和编辑成图,选手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可以不轮换。
(2)碎部点数据采集模式只限用GNSS卫星定位仪和全站
仪采集数据的“草图法”,不得采用“电子平板”或其它方式。
(3)采集数据仪器设备,必须使用GNSS卫星定位仪和全
站仪进行数据采集,但以上二种仪器设备必须分时段使用,不能
同时使用。
(4)利用全站仪采集外业数据时,不得使用免棱镜测距功
能。
(5)上交成果中不得包含与参赛队及选手有关的任何信息。
(6)草图必须绘在赛项执委会配发的数字测图野外草图本
上。
11.数字测图技术要求
(1)图根控制点的数量不做要求,地面可不做标志,但图
上仅表示作为全站仪测站点的图根控制点。
(2)按规范要求和大赛规定表示等高线和高程注记点。
(3)绘图:按图式要求进行点、线、面状地物绘制和文字、
数字、符号注记。注记的文字字体采用绘图软件默认字体。
25
(4)图廓整饰内容:采用任意分幅(四角坐标注记坐标单
位为米,取整至50米)、图名、测图比例尺、内图廓线及其四
角的坐标注记、外图廓线、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等高距、图式
版本和测图时间。(图上不注记测图单位、接图表、图号、密级、
直线比例尺、附注及其作业员信息等内容)。
六、竞赛环境
(一)竞赛环境安静、整洁。须设立紧急疏散通道,医疗服
务站。
(二)比赛场地可容纳5-6组队同时比赛,且满足赛项比赛
所需的设备设施。
(三)比赛场地开放,允许参赛队领队、指导教师、行业专
家、企业领导、媒体工作者及其他社会人员在规定区域观摩参赛
选手比赛,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方法影响比赛进行,保证比赛公开、
公正、透明。
(四)赛场有志愿服务人员、配备医护人员、医疗室,同时
有治安人员维护比赛现场秩序与卫生。
(五)赛场内布设有明显易读的点位标志和路线标示,赛场
周边有隔离标示或护栏,确保选手不受外界影响参加竞赛。
各赛项赛场情况:
1.水准测量赛场情况
(1)水准线路为水泥硬化路面,线路长度约1.2km左右。
26
(2)场地能设置多条闭合水准路线,能满足5-6个队同时
比赛。
(3)每条水准路线由3个待求点和1个已知点组成。
2.导线测量赛场情况
(1)导线测量场地为硬化地面,导线边长约150m左右。
(2)场地设置多条附合导线,能满足5-6个队同时比赛。
(3)每条附合导线由2个已知点和2个待定点组成。
3.数字测图赛场情况
(1)数字测图竞赛场地地形地貌较齐全。
(2)测图场地面积约200m×150m,通视条件良好,能满足
多个队同时比赛。
(3)赛项执委会为每个参赛队提供3个控制点。
(4)内业编辑成图在规定的计算机机房完成,赛会提供计
算机。
4.施工放样赛场情况
(1)施工放样场地为硬化地面,场地面积约100m×100m。
(2)场地设置10个已知平面控制点,能满足5-6个队同时
比赛。
5.城市三维建模赛场情况
(1)城市三维建模赛场由赛项执委会根据虚拟仿真平台指
定竞赛区域选定仿真场景及测区。
(2)仿真测区地物、地貌丰富,虚拟仿真竞赛平台能满足
27
所有参赛队伍同时比赛。
(3)仿真外业测量及内业编辑成图均在规定的计算机机房
完成,由竞赛承办方提供计算机等竞赛设备和软件。
七、技术规范
《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赛项是以教育部颁布的职业
学校相关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以下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技能要
求为标准。
1.《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规程》GB/T
14912-2017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1:500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1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6.《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络实时动态测量(RTK)规范》GB/T
39616-2020
7.《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
8.《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
9.《倾斜数字航空摄影技术规程》GB/T39610-2020
10.《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CJJ/T157-2010
11.《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CH/Z3001-2010
28
12.《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CH/Z3002-2010
13.《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CH/T3004-2021
14.《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CH/T3003-2021
15.《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CH/T3006-2011
16.《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一部分:1:500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
CH/T3007.1-2011
17.《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
GB/T7930-2008
18.《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
GB/T7931-2008
19.《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22
2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19
21.《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22.《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23.大地测量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8-03-01
24.摄影测量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8-03-02
25.地图绘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8-03-03
26.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8-03-04
27.不动产测绘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编码:4-08-03-05
29
28.本赛项技术规程
八、技术平台
竞赛使用的所有软件平台、仪器、附件及计算工具由承办校
提供或自带。
技术平台:
(一)计算工具。
每个参赛队配备:计算器2个、三角板1付,铅笔4支,削
笔刀1个和橡皮1块。
(二)数字测图软硬件及附件。
1.国产GNSS接收机(RTK测量标称精度:平面精度宜优于
±(10+2×10-6×D)mm;高程精度宜优于±(20+2×10-6×D)mm)
流动站1套,所需手机网络通信卡各参赛队自备。
2.安装数字测图软件、CAD及其配套软件的计算机1台。
3.5m钢卷尺1把。
4.当地CORS工作站及其配套设备。
5.国产全站仪(标称精度宜优于2″/2+3ppm)1台、配套棱镜
(含基座)2个、三脚架3个等。
(三)城市三维建模仪器设备。
1.安装国产城市三维建模数据采集与处理虚拟仿真平台。平
台能够基于仿真无人机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数据采集,并生产实景
30
三维模型,最后利用生产的实景三维模型裸眼绘制数字线划图,
完成仿真摄区的外业调绘、DLG编辑、质量检查、图廓整饰和成
果输出。
2.系统支持:Windows10/64位
3.CPU:IntelCorei7十代处理器以上,内核数不少于8个。
4.内存:64GB
5.显卡:NVIDIA显卡、显存8GB及以上,且型号不低于GTX
1660(不支持ADM显卡)
6.硬盘空间:固态硬盘,至少可用空间300GB以上。
(四)水准测量仪器设备。
1.国产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宜优于±1mm/km)1台、木制三
脚架1个、3m数码标尺1对、撑杆2个及尺台(3kg)2个。
2.50m测绳(自备或根据参赛队的要求配发)。
(五)导线测量、曲线测设、施工放样仪器设备。
国产全站仪(标称精度宜优于2″/2+3ppm)1台、配套棱镜
(含基座)2个、三脚架3个等。
九、评分标准
(一)制订原则。
大赛裁判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以教育部
颁布的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
31
应知、应会的要求为评分原则,依据参赛选手整体表现综合评定,
全面评价参赛选手职业技能水平。
(二)评分方法。
1.裁判员选聘。按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和裁判工作管理
办法相关制度建立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裁判库。
裁判长由大赛裁判委员会向大赛组委会推荐,由大赛组委会聘
任。裁判长组建裁判组,执行裁判长负责制。
2.裁判员人数。总人数为17人(其中裁判长1人,裁判员
16人)。
3.竞赛成绩主要从参赛队的作业速度、成果质量两个方面计
算,采用百分制。其中成果质量总分85分,按评分标准计算;
作业速度总分15分,按各组竞赛用时计算。两项成绩相加成绩
高者优先。
在两队成绩完全相同时,分别按以下顺序排名:
(1)数字测图、城市三维建模:①质量成绩高;②精度检
查分高;③漏测地物少;④图面整饰美观。
(2)水准测量:①质量成绩高;②重测次数少;③划改少;
④记录、计算成果表整洁。
(3)导线测量:①质量成绩高;②测站重测次数少;③划
改次数少;④记录、计算成果表整洁。
(4)曲线测设、施工放样:①质量成绩高;②精度检查分
32
高。
4.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竞赛,且成果符合要求者按竞赛评分成
绩确定名次。凡因超限或其它原因被定性为二类成果的不参加评
奖。
5.对于竞赛过程中伪造数据者,取消该队全部竞赛资格。并
报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办公室通报批评。
6.成绩审核方法。各分项竞赛过程和成果评分均由裁判员签
字,现场工作人员对裁判员的成绩进行核对无误后送至统分室进
行成绩录入。成绩录入完毕后,工作人员交换岗位进行核对,无
误后,按照各项成绩所占比例统计选手最终成绩,打印完毕交至
裁判长审核签字)。
7.成绩公布方法。所有分赛项评判完毕,成绩录入审核无误
后,由裁判长在成绩汇总表上签字并通过通告栏进行公布)。
(三)评分标准。
三个独立任务时间分占15%,质量分占85%。数字测图、城
市三维建模应在180分钟内完成,水准测量应在90分钟内完成,
导线测量、曲线测设、施工放样应在60分钟内完成。
1.竞赛用时成绩评分标准
各队的作业速度得分Si计算公式为:
33
式中:T1为所有参赛队中用时最少的竞赛时间。
Tn所有参赛队中不超过规定最大时长的队伍中用时最多的
竞赛时间。
T为各队的实际用时。i
2.竞赛成果质量评分标准
(1)水准测量成果质量评分标准
成果质量从观测质量和测量成果精度等方面考虑进行分类:
①不合格成果
不合格成果称为二类成果,凡出现以下任一情况即为二类成
果,该任务成绩计为零分。
a.原始观测记录用橡皮擦;
b.每测段测站数非偶数;
c.视线长度、视线高度、前后视距差及其累计差、两次读数
所得高差之差超限;
d.原始记录连环涂改;
e.水准路线闭合差超限;
f.手簿内部出现与测量数据无关的文字、符号等内容。
②观测与记录评分标准
a.测量过程
表12水准测量过程评分表
评测内容评分标准扣分备注
携带仪器设备(标尺)跑步警告无效,跑一步扣1分
34
评测内容评分标准扣分备注
每人观测1测段、记录1测段违规一次扣2分
骑跨三脚架腿观测违规一次扣1分
测站记录计算未完成就迁站违规一次扣2分
记录转抄违规一次扣2分
测站重测不变换仪器高违规一次扣2分
违规显示高差违规一次扣2分
使用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出现一次扣2分
故意干扰别人测量造成重测后果的扣10分
观测手簿用橡皮擦违规二类
仪器设备水准仪及标尺摔倒落地直接取消资格
故意遮挡其他参赛队观测裁判劝阻无效直接取消资格
其它违规记录
合计扣分
注:取消资格即取消本项任务竞赛资格,且本项任务成绩计为零分。
b.成果质量
表13水准测量成果评分表
评测内容评分标准扣分备注
每测段测站数为偶数奇数测站二类
视线长度、视线高度、前后视距差前
观测站限差后视距累计差、高差较差等超限二类
测
与观测记录连环涂改二类
记
录记录手簿出现与测量数据无关的文字、符号等二类
手簿记录空栏或空页空1栏扣2分,空1页扣5分
35
评测内容评分标准扣分备注
手簿计算每缺少一项或错误一处扣1分
就字改字、字迹模糊影响识读,一处
记录规范性扣2分。
手簿划改不用尺子或不
是单横线违规一处扣1分,最多扣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派劳务雇用合同
- 天津工厂租赁合同
- 公司短期借款合同书
- 劳务合同居间协议
- 农副食品采购合同
- 木门购销安装合同范本
- 科技鉴证合同范本
- 2024年辽宁省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环境整治机械合同范本
- 加工合同范本模板
- 眼科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留置胃管技术操作
-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单元测试A卷基础夯实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泵房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幼儿园安全制度
- 2025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人工智能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全面剖析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23年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红星美凯龙租赁合同
- 水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