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甘肃省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摸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血浆的理化特性相对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首要表现。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低于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C.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D.葡萄糖、CO2、尿素都可以在血浆中存在【答案】B【分析】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中物质:(1)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液中运输:水、无机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核苷酸等;(2)细胞分泌物: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3)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详解】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且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A正确;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B错误;C、毛细血管壁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成为组织液的成分,C正确;D、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气体和激素等,即葡萄糖、CO2、尿素都可以在血浆中存在,D正确。故选B。2.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膀胱内的尿液 B.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C.肺泡腔内的气体 D.小肠腔内的消化液【答案】B【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详解】A、膀胱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其内的尿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不符合题意,A错误;B、大脑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属于人体内环境,符合题意,B正确;C、肺泡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其腔内的气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不符合题意,C错误;D、小肠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小肠腔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3.人体局部内环境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不同的体液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由①②③④组成B.②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多于③中的C.①中产生的CO2一般不会使内环境的pH发生明显变化D.剧烈运动导致机体大量产热,从而使体温明显升高【答案】C【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①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③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高于②中的蛋白质含量,B错误;C、因为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①中产生的CO2一般不会使内环境的pH发生明显变化,C正确;D、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剧烈运动时,机体的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会增加,机体的体温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C。4.取甲、乙两个试管,向甲试管内加入血浆,乙试管内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加入酸或碱后,pH恒定不变【答案】D【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解】A、实验设计要符合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A正确;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B正确;C、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故实验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C正确;D、实验结果反映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维持相对恒定,变化幅度很小,D错误。故选D。5.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B.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C.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D.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答案】C【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因为机体接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信号后会分泌抗利尿激素,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A正确;B、人是恒温动物,正常人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调节使体温总是接近37℃,B正确;C、血浆pH的维持与血浆的缓冲物质有关系,缓冲物质成对存在,往往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错误;D、正常人体每一天的排水量差不多,排水的主要方式有出汗和排尿,故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D正确。故选C。6.“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pH大致相同,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它含有HCO、H2PO等离子有关C.无氧呼吸时,丙酮酸在内环境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略有降低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酸碱平衡的基础【答案】C【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血浆中有缓冲物质,能将正常人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A正确;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它含有HCO3-/H2CO3、HPO42-/H2PO4-等离子有关,B正确;C、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成乳酸,C错误;D、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酸碱平衡的基础,D正确。故选C。7.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B.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D【分析】稳态不局限于内环境的范畴,包括四个水平,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隐态调节、酶活性的稳态调节,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个体水平上存在血压和心率的稳态,群体水平上存在种群数量变化的隐态、生态系统的稳态等。【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属于分子水平的稳态,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属于细胞水平上的稳态,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属于器官水平上的稳态,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D错误。故选D。8.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通过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并以特定姿势入水的运动,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时相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起跳时深呼吸的完成与脑干密切相关B.跳水时能保持动作平衡与小脑密切相关C.调节跳水运动完成的低级中枢在下丘脑D.在空中完成特定动作离不开大脑皮层的参与【答案】C【分析】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是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还能调节生物节律;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详解】A、起跳时深呼吸的完成与脑干密切相关,A正确;B、小脑可维持身体平衡,所以跳水时能保持动作平衡与小脑密切相关,B正确;C、调节跳水运动完成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错误;D、调节人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在空中完成特定动作离不开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C。9.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答案】C【分析】长跑剧烈运动中,机体产生乳酸与NaHCO3相互作用,使pH依旧维持在7.35-7.45,失水过多,使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可以降低细胞外液中渗透压。【详解】A、由于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因此乳酸进入血液不会导致血浆pH明显变化,A错误;B、大量消耗葡萄糖,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可以补充血糖,所以血糖浓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C、大量失钠,由于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因此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C正确;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D错误。故选C。10.如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轴突,丙是细胞体,戊是树突B.该结构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神经元生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树突D.戊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A【分析】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详解】A、据图分析,甲是树突,丙是细胞体,戊是神经末梢(轴突末梢),A错误;B、该结构是神经元结构图,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B正确;C、神经元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树突,即图中的甲,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C正确;D、戊是神经末梢(轴突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D正确。故选A。1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器指的是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末梢,其对刺激作出应答的表现为肌肉收缩B.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然后经过传入神经到达效应器C.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中只有感受器接受刺激才能产生兴奋D.反射能够完成的前提是反射弧各环节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答案】D【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和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详解】A、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B、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B错误;C、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都能产生兴奋,C错误;D、反射完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完整的反射弧,二需要适宜的外界刺激,所以反射能够完成的前提是反射弧各环节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D正确。故选D。12.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A→BC.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答案】C【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传导示意图。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动作电位,即内正外负,所以兴奋部位是A,A错误;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是A,因此兴奋传导的方向为A→C、A→B,B错误;C、局部电流膜内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膜外与此相反,因此,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正确;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传导方向相同,D错误。故选C。13.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答案】B【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解】A、如果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浓度增加,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过度传递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A不符合题意;B、如果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递减弱,会缓解兴奋过度传递引起的肌肉痉挛,可达到治疗目的,B符合题意;C、如果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能有效降解,导致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持续结合,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C不符合题意;D、如果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答案】C【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B错误;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时相反的,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时不一样的。例如,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D错误。故选C。15.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C.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答案】C【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详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6.水疱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答案】正确【详解】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正确。17.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答案】错误【详解】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不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故错误。18.细胞质基质、核液属于体液。()【答案】正确【详解】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核液属于体液。19.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答案】正确【详解】正确。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称为细胞外液或者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故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20.二氧化碳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错误【详解】二氧化碳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也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该说法错误。21.所有生物都可以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答案】错误【详解】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有可能有反射,而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反射活动。故错误。22.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答案】错误【详解】由于低级中枢还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故错误。23.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答案】错误【详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表述错误。24.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内环境。()【答案】错误【详解】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可以直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故错误。25.人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答案】错误【详解】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反应,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故错误。26.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答案】正确【详解】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以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该说法正确。27.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错误【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详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故错误。28.神经末梢位于树突和轴突的末端,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详解】神经末梢是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的末端,神经细胞遍布全身,因此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末梢是用来接收和传出信息的,这句话是正确的。29.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则几乎是无限的()【答案】错误【详解】非条件反射生下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条件反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后天形成,数量无限多,故错误。30.兴奋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错误【详解】当兴奋传到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突触小体)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细胞,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化学信号→电信号,表述错误。三、填空题(共40分)31.科研人员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轻轻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组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该后肢___________发生屈腿反射;如果刺激的是传出神经,该后肢__________发生屈腿反射(填“能”或“不能”)。(3)从该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以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填“能”或“不能”)。【答案】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后肢肌肉)⑥.不能⑦.不能⑧.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反射就不能完成⑨.不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详解】(1)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结合屈腿反射的情境,屈腿反射的反射弧组成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后肢肌肉)。(2)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该后肢不能发生屈腿反射,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反射就不能完成。如果刺激的是传出神经,能完成屈腿反应,但缺少反射的完整环节,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不构成反射,该后肢不能发生屈腿反射。(3)从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反射就不能完成。(4)从以上实验结果不能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实验并没有反映大脑对屈腿反射的控制,只是说明了在没有大脑的情况下屈腿反射依旧可以完成32.下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_______,A代表______,B代表_______,C代表________;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______。(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_________;E________。【答案】(1)①.内环境(细胞外液)②.血浆③.组织液④.淋巴液⑤.B组织液(2)①.消化系统②.泌尿系统【分析】图示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成分可以相互转化,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汇入血液循环。【小问1详解】内环境(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虚线框内包括组织液、淋巴液、血浆,表示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和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而淋巴液单向回流到血管,由B→C→A可知,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皮肤被烫伤形成的水泡,其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为图中的B
组织液。【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营养物质需要通过D进入血液循环,所以D是消化系统;尿素、尿酸、水等通过E系统排出体外,所以E是泌尿系统。33.下面表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姓名:XXXXX医院化验单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17IU/L0--45肌酐CRE1.9mg/dL0.5--1.5尿素氮BUN14.6mg/dL6.0-23.0血清葡萄糖GLU223mg/dL60--110甘油三酯TG217mg/dL50-.200总胆固醇TCH179mg/dL150--220(1)图中的_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图中__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2)血清葡萄糖存在于图中的____(填序号),血中的葡糖分子被细胞利用,至少要通过___层磷脂分子。(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答案】(1)①.①③④②.②(2)①.④②.6(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分析】分析甲图: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其中肌酐、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值。分析乙图:①为淋巴,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⑤为红细胞。【小问1详解】分析乙图:①为淋巴,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⑤为红细胞。细胞外液由①淋巴、③组织液和④血浆组成。因为组织细胞消耗氧气,②细胞内液氧气浓度最低。【小问2详解】血清葡萄糖存在于图中的④血浆。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细胞利用,要通过3层细胞膜(出毛细血管2层,进组织细胞1层),6层磷脂分子。【小问3详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34.下图为某同学在医院取手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刺激图甲中的④处,结合图乙分析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该变化是由________引起的。(2)③处的结构称为突触,是由____;______;_______。(3)刺激图甲中的①处,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该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_____(填写图丙中的数字)释放,作用于_______(填写图丙中的数字),所以兴奋具有____的特点,是因为_____。【答案】(1)①.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②.Na+内流(2)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3)①.4②.6③.单向传递④.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小问1详解】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其中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突触(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甲图中的④是传出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即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膜两侧的电位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所以刺激甲图中的④,④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由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是Na+内流引起的。【小问2详解】图丙是突触结构图,其中1是突触小体、2是线粒体、3是突触小泡、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③处的结构称为突触,是由4是突触前膜、5是突触间隙、6是突触后膜组成。【小问3详解】刺激甲图中的①,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③处完成传递过程,这是因为甲图中的③是一突触(丙图为该突触的放大图),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丙图中的4)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丙图中的6),所以兴奋具有单向传递的特点(甲图中兴奋由右向左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甘肃省兰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摸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血浆的理化特性相对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首要表现。下列关于血浆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低于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C.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D.葡萄糖、CO2、尿素都可以在血浆中存在【答案】B【分析】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中物质:(1)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液中运输:水、无机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核苷酸等;(2)细胞分泌物: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3)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详解】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且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A正确;B、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淋巴中蛋白质的含量,B错误;C、毛细血管壁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血浆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成为组织液的成分,C正确;D、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液运送的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气体和激素等,即葡萄糖、CO2、尿素都可以在血浆中存在,D正确。故选B。2.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膀胱内的尿液 B.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C.肺泡腔内的气体 D.小肠腔内的消化液【答案】B【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详解】A、膀胱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其内的尿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不符合题意,A错误;B、大脑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属于人体内环境,符合题意,B正确;C、肺泡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其腔内的气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不符合题意,C错误;D、小肠与外界直接相通,因此小肠腔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B。3.人体局部内环境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不同的体液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由①②③④组成B.②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多于③中的C.①中产生的CO2一般不会使内环境的pH发生明显变化D.剧烈运动导致机体大量产热,从而使体温明显升高【答案】C【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①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③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高于②中的蛋白质含量,B错误;C、因为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①中产生的CO2一般不会使内环境的pH发生明显变化,C正确;D、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剧烈运动时,机体的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会增加,机体的体温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故选C。4.取甲、乙两个试管,向甲试管内加入血浆,乙试管内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加入酸或碱后,pH恒定不变【答案】D【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详解】A、实验设计要符合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A正确;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充分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B正确;C、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故实验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C正确;D、实验结果反映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维持相对恒定,变化幅度很小,D错误。故选D。5.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B.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C.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D.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答案】C【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因为机体接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信号后会分泌抗利尿激素,以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A正确;B、人是恒温动物,正常人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调节使体温总是接近37℃,B正确;C、血浆pH的维持与血浆的缓冲物质有关系,缓冲物质成对存在,往往由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错误;D、正常人体每一天的排水量差不多,排水的主要方式有出汗和排尿,故喝水多则尿多,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D正确。故选C。6.“酸碱体质理论”有两种错误观点:其一,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纠正偏酸的体质就能维持健康;其二,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下列关于人体酸碱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pH大致相同,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它含有HCO、H2PO等离子有关C.无氧呼吸时,丙酮酸在内环境中转化成乳酸会导致人体血浆的pH略有降低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酸碱平衡的基础【答案】C【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血浆中有缓冲物质,能将正常人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不会因食物的酸碱性而剧烈变化,A正确;B、正常人血浆pH的维持与它含有HCO3-/H2CO3、HPO42-/H2PO4-等离子有关,B正确;C、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成乳酸,C错误;D、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内环境酸碱平衡的基础,D正确。故选C。7.下列关于稳态概念的理解中,错误的是()A.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B.在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C.在器官水平上,存在心脏活动的稳态(血压、心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D【分析】稳态不局限于内环境的范畴,包括四个水平,分子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隐态调节、酶活性的稳态调节,细胞水平上存在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个体水平上存在血压和心率的稳态,群体水平上存在种群数量变化的隐态、生态系统的稳态等。【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属于分子水平的稳态,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稳态属于细胞水平上的稳态,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心脏活动的稳态、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稳态等属于器官水平上的稳态,C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D错误。故选D。8.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通过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并以特定姿势入水的运动,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跳水运动员在跳水时相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起跳时深呼吸的完成与脑干密切相关B.跳水时能保持动作平衡与小脑密切相关C.调节跳水运动完成的低级中枢在下丘脑D.在空中完成特定动作离不开大脑皮层的参与【答案】C【分析】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小脑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是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还能调节生物节律;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详解】A、起跳时深呼吸的完成与脑干密切相关,A正确;B、小脑可维持身体平衡,所以跳水时能保持动作平衡与小脑密切相关,B正确;C、调节跳水运动完成的低级中枢在脊髓,C错误;D、调节人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在空中完成特定动作离不开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C。9.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答案】C【分析】长跑剧烈运动中,机体产生乳酸与NaHCO3相互作用,使pH依旧维持在7.35-7.45,失水过多,使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比赛结束后,运动员可适量补充水分,可以降低细胞外液中渗透压。【详解】A、由于血浆中存在酸碱缓冲物质,因此乳酸进入血液不会导致血浆pH明显变化,A错误;B、大量消耗葡萄糖,由于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可以补充血糖,所以血糖浓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C、大量失钠,由于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因此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C正确;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D错误。故选C。10.如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轴突,丙是细胞体,戊是树突B.该结构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神经元生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树突D.戊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A【分析】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轴突是胞体发出的长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人的神经系统是由几百亿到上千亿个神经细胞以及为数更多的支持细胞(即胶质细胞)构成的。【详解】A、据图分析,甲是树突,丙是细胞体,戊是神经末梢(轴突末梢),A错误;B、该结构是神经元结构图,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B正确;C、神经元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树突,即图中的甲,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C正确;D、戊是神经末梢(轴突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D正确。故选A。11.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器指的是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末梢,其对刺激作出应答的表现为肌肉收缩B.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然后经过传入神经到达效应器C.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中只有感受器接受刺激才能产生兴奋D.反射能够完成的前提是反射弧各环节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答案】D【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感受刺激。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传入神经将兴奋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兴奋进行分析综合)、传出神经(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和效应器(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详解】A、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B、神经中枢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B错误;C、反射弧的各组成部分都能产生兴奋,C错误;D、反射完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完整的反射弧,二需要适宜的外界刺激,所以反射能够完成的前提是反射弧各环节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D正确。故选D。12.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A→BC.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答案】C【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传导示意图。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详解】A、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动作电位,即内正外负,所以兴奋部位是A,A错误;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是A,因此兴奋传导的方向为A→C、A→B,B错误;C、局部电流膜内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膜外与此相反,因此,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正确;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传导方向相同,D错误。故选C。13.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答案】B【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详解】A、如果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浓度增加,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过度传递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A不符合题意;B、如果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递减弱,会缓解兴奋过度传递引起的肌肉痉挛,可达到治疗目的,B符合题意;C、如果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能有效降解,导致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持续结合,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C不符合题意;D、如果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答案】C【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详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A错误;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自主神经,B错误;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内脏器官的作用时相反的,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状态下对内脏器官的活动所起的作用时不一样的。例如,当人体处于兴奋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胃肠蠕动减弱;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加强,D错误。故选C。15.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神经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能运动,针刺无感觉C.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答案】C【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详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16.水疱自行消失的原因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答案】正确【详解】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是组织液,组织液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正确。17.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答案】错误【详解】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因此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不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故错误。18.细胞质基质、核液属于体液。()【答案】正确【详解】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质基质、核液属于体液。19.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答案】正确【详解】正确。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也称为细胞外液或者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故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20.二氧化碳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错误【详解】二氧化碳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也作为体液调节因子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该说法错误。21.所有生物都可以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答案】错误【详解】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才有可能有反射,而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反射活动。故错误。22.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答案】错误【详解】由于低级中枢还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故错误。23.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答案】错误【详解】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表述错误。24.单细胞生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内环境。()【答案】错误【详解】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可以直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故错误。25.人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答案】错误【详解】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碳酸氢钠反应,使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故错误。26.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答案】正确【详解】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所以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该说法正确。27.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答案】错误【分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之一,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这三个区域。【详解】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故错误。28.神经末梢位于树突和轴突的末端,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详解】神经末梢是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的末端,神经细胞遍布全身,因此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末梢是用来接收和传出信息的,这句话是正确的。29.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则几乎是无限的()【答案】错误【详解】非条件反射生下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条件反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后天形成,数量无限多,故错误。30.兴奋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错误【详解】当兴奋传到神经元的轴突末端(突触小体)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相应的受体细胞,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化学信号→电信号,表述错误。三、填空题(共40分)31.科研人员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轻轻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屈腿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组成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针破坏脊髓后,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该后肢___________发生屈腿反射;如果刺激的是传出神经,该后肢__________发生屈腿反射(填“能”或“不能”)。(3)从该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以上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填“能”或“不能”)。【答案】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后肢肌肉)⑥.不能⑦.不能⑧.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反射就不能完成⑨.不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详解】(1)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结合屈腿反射的情境,屈腿反射的反射弧组成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检测卷带答案
- 教案-市场营销学
- 酶解法提高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
- 新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册分章节)含答案
- 最经典净水厂施工组织设计
- 能源大数据分析理论与实践 课件 12.电力大数据分析
- 高一化学成长训练: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2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
- 2024高中语文精读课文二第5课2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二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 推动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 重庆市綦江区篆塘镇白坪村建筑用砂岩矿采矿权评估报告
- 甘肃社火100首歌词
- 行政查房情况记录表
- GB/T 2315-2000电力金具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 腹主动脉瘤的护理查房
- 内部往来转账通知单
- 星级酒店每日防火巡查记录本
- 中石化erp系统操作手册
-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中化学必修1思维导图(Word版zj)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