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基坑监测方案_第1页
中建基坑监测方案_第2页
中建基坑监测方案_第3页
中建基坑监测方案_第4页
中建基坑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南老年人大学二期新建项目

基坑监测方案

(C类方案)

编制单位: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济南老年人大学二期新建项目

编制人:葛增俊

日期:2023-3-1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3

第二章工程概况..............................................................................................................................................3

2.1工程建设概况表......................................................................................................................................................3

2.2周边环境.................................................................................................................................................................4

2.3工程地质条件.........................................................................................................................................................4

2.4水文地质条件.........................................................................................................................................................5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7

3.1监测目的.................................................................................................................................................................7

3.2监测内容.................................................................................................................................................................7

3.2.1巡视检查内容.................................................................................................................................................7

第四章监测方案..............................................................................................................................................8

第五章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埋设........................................................................................................................8

5.2水准基准点.............................................................................................................................................................1

5.3监测点.....................................................................................................................................................................1

5.3.1坡顶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点.........................................................................................................................1

5.3.2地下水位监测点.............................................................................................................................................1

第六章检测精度要求及监测方法......................................................................................................................1

6.1平面控制点.............................................................................................................................................................1

6.2水准基准点.............................................................................................................................................................2

6.3监测方法.................................................................................................................................................................3

6.3.1坡顶水平位移.................................................................................................................................................3

坡顶竖向位移.........................................................................................................................................................4

6.3.3地下水位监测.................................................................................................................................................5

6.3.4巡视检查.........................................................................................................................................................6

第七章观测周期..............................................................................................................................................7

7.1监测周期..................................................................................................................................................................7

7.2监测频率..................................................................................................................................................................7

第八章监测报警值...........................................................................................................................................8

第九章监测频率..............................................................................................................................................9

第十章应急预案..............................................................................................................................................9

第十一章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10

11.1监测数据整理......................................................................................................................................................10

11.2监测信息反馈......................................................................................................................................................10

11.3信息反馈内容......................................................................................................................................................11

第十二章质量保证措施.................................................................................................................................11

12.1质量目标..............................................................................................................................................................11

12.2监测质量保证组织措施......................................................................................................................................12

12.3监测质量保证制度措施......................................................................................................................................12

12.4监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12

12.5仪器安装施工质量控制......................................................................................................................................12

第十三章控制措施.........................................................................................................................................12

11.1安全目标及控制措施.........................................................................................................................................12

13.2质量目标及控制措施.........................................................................................................................................15

13.3环境目标及控制措施.........................................................................................................................................16

第十四章监测点布置图.................................................................................................................................18

第十五章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9

第一章编制依据

序号类别文件名称编号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23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技术规程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6《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2018】37号文

鲁建质安字〔2018〕15

7安全技术规程号

8济建发〔2016〕18号

9其他《济南老年人大学校区二期新建项目基坑工程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建设概况表

济南老年人大学二期新建

工程名称工程性质教育

项目工程总承包(EPC)

建设规模

260956946.60元工程地址

(造价)

规划净用地47166.60㎡总建筑面积44713.16㎡

一标段相关设计(含方案、初步施工图

设计)、采购、施工、检测、测绘、调

建设单位项目承包范围试、验收、保修及相关手续办理(完成

不动产权初始登记手续)等全过程工程

总承包。

设计单位

主要分包工地基与基础、装饰装修、防水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通风与空调、

程电梯工程、智能建筑系统等

勘察单位山东省地矿测绘院质量

监理单位合工期457天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同

总承包单位安全

司要

质量监督单求绿色

位施工

工程主要功教育

能或用途

2.2周边环境

场区北侧为一标段二标段分界线,地下车库外墙线距离机关事业服务中心最近距离约

15m,西北角距离现状居委会最近约14m;

场区西侧为佛山静院小区,地下室外墙线距离建筑红线约13m,距离小区最近约21m;

场区南侧为千佛山南路,地下室外墙线距离建筑红线19.24-26.67m;

场区东侧为省计委培训宿舍及省计委培训中心,与场区相接部门高差较大,存在高度约

4.5米挡墙,地下车库外边线距离挡墙约14.5m。

2.3工程地质条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影响基坑开挖的地层有5层,分述如下:

⑴填土(Q42ml):主要分布在场地表层,分为素填土和杂填土,在场地内普遍分布。

①素填土:褐黄色,可塑,稍密,稍湿;以粉土、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系、少量碎石。

①1杂填土:杂色,松散;主要成分为碎石、砖块、灰渣等建筑垃圾。

层厚:0.20~7.00m;层底标高:23.39~28.71m。

2、粉土、粉质粘土、细砂(Q4al):该层以粉土为主,夹粉质粘土、细砂透镜体。

②粉土:褐黄色~灰黄色,稍密,湿;刀切面粗糙,振动析水,含氧化铁斑点。

②1粉质粘土:褐黄色~黄褐色,可塑;刀切面较光滑,含氧化铁条纹。

②2细砂:褐黄色,稍密,稍湿,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混褐黄色粘性土。该层仅在

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

层厚:1.40~7.00m;层底深度:3.00~9.00m;层底标高:20.20~25.34m。

3、粉质粘土、粉土、细砂、卵石(Q4al+pl):该层以粉质粘土为主。

③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可塑,局部硬塑;刀切面较光滑,零星碎贝壳,局部粘

粒含量较高。

③1粉土:灰黄色,稍密,湿;刀切面粗糙,振动析水,含氧化铁斑点、灰色条纹。该

层呈薄层状分布,局部透镜体状分布。

③2细砂:灰黄色,稍密,稍湿,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混灰黄色粘性土。该层仅在

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

③3卵石:杂色,稍密;母岩成分为石灰岩,亚圆形,粒径2-6cm,含量约50%,混灰

黄色粘性土或细砂。该层仅在92#钻孔呈透镜体状分布。

层厚:2.90~8.30m;层底深度:8.50~15.10m;层底标高:13.65~20.00m。

4、粉质粘土混姜石(Q4al+pl):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较普遍。

④粉质粘土混姜石:浅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铁锰氧化物、粘粒一般,混姜石,粒

径1~3厘米,姜石含量一般20~30%,局部姜石含量较少。

层厚:0.70~6.00m;层底深度:11.70~17.40m;层底标高:11.83~17.53m。

5、粉质粘土、细砂(Q3al+pl):该层以粉质粘土为主。

⑤粉质粘土:浅棕黄色,可塑~硬塑;刀切面较光滑,含铁锰氧化物、少量姜石、中砂,

粘粒一般,局部粘粒较高为粘土。

⑤1细砂:灰黄色,稍密~中密,湿;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混棕黄色粘性土。该层

仅在部分钻孔呈透镜体状分布。

层厚:7.00~14.30m;层底深度:22.00~28.50m;层底标高:0.43~7.00m。

6、粉质粘土、细砂、胶结砂岩、卵石、粘土(Q3al+pl):该层以粉质粘土为主。

⑥粉质粘土:棕黄色,可塑~硬塑;刀切面较光滑,含铁锰氧化物、混少量姜石、细砂,

粘粒一般。该层普遍分布。

依据勘察报告各层土的设计参数如下表:

2.4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水理性质,场区地下水主要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该类型地下水的动态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人工开采的双重影响。地下水年内水位动态

表现为:10~5月份(翌年)枯水、平水期,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状态,水位埋深一般在+40m

左右,至5月底下降到最低点;丰水期6~9月份地下水位开始上升,水位埋深一般在+45m

左右,至10月份水位升至最高点,年内水位变化幅度为4~6m。因该类型水在大气降水后

滞后10~20天左右开始回升。

地下水埋藏较深,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据调查访问,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在

50m左右,标高在+40m左右。

2.5基坑支护形式

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基坑划分为6个剖面

进行设计。

1-1剖面:开挖深度1.45m-2.70m,按照1:0.6放坡,挂网喷护,详见图纸;

2-2剖面:开挖深度4.15m,按照1:0.5放坡,设置二道土钉,详见图纸;

3-3剖面:开挖深度6.75m-7.00m,按照1:0.4放坡,设置四道土钉,详见图纸;

4-4剖面:开挖深度5.85m-6.95m,按照1:0.4放坡,设置三道土钉,一道预应力土钉,

详见图纸;

5-5剖面:开挖深度5.85mm,按照1:0.3放坡,设置三道土钉,详见图纸;

6-6剖面:开挖深度4.05m-4.60m,按照1:0.7放坡,挂网喷护,详见图纸;

第三章监测目的及监测内容

3.1监测目的

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周边环境稳定和安全;为基坑周边环境进行

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确保周边建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分析监测数据的变化,

并结合现场安全情况,指导合理施工,为信息化施工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根据监测分析结果调整施工参数,现场施工管

理和技术人员可根据监测数据和成果判断工程是否安全。

(2)作为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设计计算中未曾考虑的各种复杂因素,都可以

通过对现场监测结果分析加以局部修改和完善。

(3)作为施工开挖方案修改的依据:根据工程施工的结果来判断和鉴别原设计方案是

否安全和适当,必要时还需对原开挖方案进行局部的调整和修改。

(4)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

和相邻的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有全面的了解,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反馈,并采取必要的工程应急措施,以确保工程

的顺利进行。

3.2监测内容

(1)基坑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2)基坑顶部竖向位移监测;

(3)周边建筑沉降监测;

(4)周边道路沉降监测。

3.2.1巡视检查内容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均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

尺等工具以及摄像等设备。巡检内容包括:

巡视检查项目序号巡视检查具体内容备注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支护结构

2坡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施工阶段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3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1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周边环境2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巡视检查项目序号巡视检查具体内容备注

1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监测设施2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3有无影响监测工作的障碍物;

第四章监测方案

根据规范要求本工程基准点、平面控制点布设要求如下:

拟在3倍基坑以外稳定的地方埋设4个稳定的平面控制点以及3个稳定的水准基准点作

为本次监测的控制点(平面控制点和水准基准点为共用点),根据现场踏勘,此次变形基准

点选在场区外北侧和南侧空地上。

根据设计方案及相关测量规范,本次监测的项目包括:

基坑及边坡坡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位移监测点沿基坑周边均匀布置,在基坑边

的中部亦布置监测点,间距约20m,共布设监测点28个;

周边路面沉降监测,沿东侧重力式挡土墙边均匀布置,间距约15m,共布设7个;

周边建筑监测,根据现场周边建筑物的分部情况,共布设27个。

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第十四章)。

第五章基准点及监测点的埋设

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区域外坚实稳固且通视条件好的地方,埋设3个稳定的控制点组

成监测控制网,点号为“A1~A3”。为保证监测工作的简单易行且提高观测精度的要求、消除测

站的对中误差,水平位移控制点采用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形式埋设,并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

中误差不应大于0.5mm。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示意图见图1。

图1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示意图(单位:mm)

工作基点的布设受现场施工工况影响很大,如场地的临时围墙、场地内材料的堆放、临

时建筑物等等,我单位会针对不同的情况调整工作基点的位置,以满足规范要求。

5.2水准基准点

基准点埋设:水准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区域外坚实稳定的地方,保证在整个监测过程中

的稳定,根据现场情况可采用混凝土普通水准标石,采用深埋式水准标石,其点位应避开

交通干道主路、地下管线、松软填土、及其震动区以及其他可能使标石、标志破坏的地方。

5.3监测点

5.3.1坡顶水平及竖向位移监测点

坡顶监测点布设在基坑边坡顶部,距离坑开挖上口约30~50cm处,以便于架设对中装

置。拟采用长度为50cm直径20mm的钢筋,并刻有固定螺纹,涂红油漆作好点号,测点间

距一般在15-20米左右(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要求),位移点采用浅埋方

法埋设监测标志,其同时用于水平位移监测及竖向位移监测。

图5.3.1坡顶竖向位移监测点埋设样图

5.3.2地下水位监测点

采用钻机成孔埋设方式,钻机成孔时首先成108mm的孔,然后将PVC管埋入孔内,填

充中粗砂,上部砌砖保护。

第六章检测精度要求及监测方法

6.1平面控制点

选用仪器:莱卡TCA2003全站仪,标称精度:测角0.5″,测距0.37mm+0.14ppm。

联测:控制点定期进行联测,精度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相关技术的要求或根

据现场情况建立独立的监测控制网。

平差计算:观测数据可利用“南方平差易”进行严密平差,取得控制点的坐标数据。

本工程采用Leica0.5″全站仪进行观测,在各工作基点上分别设站,测得各观测点

的角度和边长,每测站各观测4个测回,具体操作应满足下列精度要求:

1.水平角方向法应满足以下要求,具体如下表:

1

仪器类别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半测回归零一测回内2C同一方向值各测回

差差互差互差

DJ052353

2.电磁波测距应满足二级测量精度要求,具体如下表

级别仪器等级精度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间较差限

(mm)值(mm)

二级≤343

3.水平位移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测量精度要求,具体如下表

等级平均边长边长中误差角度中误差

(m)(mm)(")

二级≤300±3.0±1.5

各级测角、测边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网,其三角形内角不宜小于30°;当

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宜优先使用边角网,在边角

网中应以测边为主,加测部分角度,并合理配置测角和测边的精度。后期对水平位移监测

控制网进行检测,边长较差需满足:

∆d/D<1/70000(mm)(∆d边长较差)。

根据各等级控制网适用范围,本基坑按照二级要求布设。

6.2水准基准点

选用仪器:TrimbleDiNi03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0.3mm/km,读数精度为

0.1mm。

联测:水准基准点采用独立假定高程基准,采用闭合导(附和)路线进行联测,精度

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一级水准测量技术的要求,往返闭合差应小于0.3nmm,控

制网按下列技术要求施测,布设成一闭合环。具体测量精度需满足一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具体精度要求如下:

1.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视线高度

仪器类型标尺类型(m)(m)距累积差(m)

(m)

DiNi03铟钢条码≤30≤0.7≤1.0≥0.5

注:前后视距累积差指由测段开始至每一测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最短视线长度

不宜小于3m。

2.水准测量测站观测限差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本工程使用DINI03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故对同一尺面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

2

读数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执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控制网测量时不得大于

0.5mm。

3.工作基点的精度及闭合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0.45≤±0.3

注:n为测段的测站数。

控制网中工作基点起始点的高程值,可从等级水准点或导线点上引测。该数值一经测

定,可作为工作基点的起始高程值。

4.控制网的测量

控制网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测量。还应:

(1)控制网采用往返测量,往返测奇数站执行后前前后、偶数站执行前后后前。

(2)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且工作基点上必须为偶数站。由往测

转向返测时,两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

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3)本工程的基准点为等级水准点,控制网测量时从等级水准点起测,附合到另一

水准点上;若条件不允许,可以采用假设高程。

控制网的复测:控制网复测周期应根据点位的稳定情况确定,一般宜2-3个月复测一

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适当缩短观测时间间隔,点位稳定后可适当延长观测时间的间隔。

当检测成果出现异常,或测区受到不可抗力影响时,应及时进行复测。

平差计算:水准基准点高程通过严密平差得到基坑坡顶高程。

6.3监测方法

6.3.1坡顶水平位移

测试仪器:莱卡TS30全站仪,标称精度:测角0.5″,测距0.37mm+0.14ppm。

1.水平角方向法应满足以下要求,具体如下表:

仪器类别两次照准目标读数半测回归零一测回内2C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

差差互差差

DJ052353

2.电磁波测距应满足二级测量精度要求,具体如下表

级别仪器等级精度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间较差限值

(mm)(mm)

二级≤343

3

3.水平位移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测量精度要求,具体如下表

等级平均边长边长中误差角度中误差

(m)(mm)(")

二级≤300±3.0±1.5

各级测角、测边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网,其三角形内角不宜小于30°;当

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时,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宜优先使用边角网,在边角

网中应以测边为主,加测部分角度,并合理配置测角和测边的精度。后期对水平位移监测

控制网进行检测,边长较差需满足:

∆d/D<1/70000(mm)(∆d边长较差)。

观测方法: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控制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

个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极点连线和两个已知

点连线的夹角的方法。如图:

A、B已知点,C、C'

A点为待求坐标点C

β'C'

S

β

S'

B

测定待求点YAYCB坐标时,先计算已知点0A、B的方位角

BA180/

XAXB

测定角度β和边长BC,根据公式

计算BC方位角:BCBA

计算C点坐标:

XCXBSCOSBC

YCYBSSINBC

坡顶竖向位移

测试仪器:TrimbleDiNi03电子水准仪,标称精度:±0.3mm/km,读数精度为

0.1mm。

观测方法: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二级水准测量技术的要求,往返闭合差应小于

1.0nmm要求,形成闭和/附和观测路线,具体精度如下:

6.3.2.1沉降测量的精度要求

(1)沉降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应按二级精度要求施

测,具体精度如下表的规定:

4

标尺仪器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积视线高度(m)

类型类型(m)(m)差(m)

铟钢条码DiNi03≤50≤2.0≤3.0≥0.3

(2)沉降测量测站观测限差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本工程使用DINI03电子水准仪进行测量,故对同一尺面两次读数差不设限差,两次

读数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执行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测量时不得大于0.7mm。

(3)沉降观测点的精度及闭合差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mm)

≤±1.5≤±1.0

注:n为测段的测站数。

6.3.2.2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同时还应:

(1)根据工作场地实际情况,首次观测采用往返测量,往返测量时奇数站后前前后、

偶数站前后后前。其余沉降观测采用单程测量,观测模式为后前前后。

(2)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标尺的水准器和i角进行检查。当发现观测成果

出现异常情况并认为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进行检验和校正。

(3)每测段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

的倾斜螺旋和测微鼓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

(4)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点位变动迹象、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物基础和

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出草图。

(5)每次观测时做好气象资料记录。

(6)每次观测时,应尽量使系统误差保持不变,以便系统误差在沉降值中得以消除。

为此,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②使用固定的仪器、标尺等设备;

③尽可能由同一观测人员观测。

用精密水准仪测出各观测点的高程,经计算后可得到基坑坡顶监测点的沉降或隆起变

化情况。

6.3.3地下水位监测

6.3.3.1地下水位观测仪器

5

使用电测水位计进行观测。

6.3.3.2地下水位观测孔的布设

充分利用设计方案的地下水位观测孔做地下水位监测点,共计1眼。水位观测孔由基

坑支护施工单位施工。

6.3.3.3地下水位观测

地下水位观测设备采用电测水位仪,观测精度为0.5cm,其工作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水为导体,当测头接触到地下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此时读取与测头连接的标尺刻

度,此读数为水位与固定测点的垂直距离,再通过固定测点的标高及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换

算成从地面算起的水位埋深及水位标高。

电源

报警器

地下水

地下水位计算

在施工前由水位计测出初始水位H0在施工过程中测出的高程为Hn,则高差

HHnH0即为地下水位变化值。

6.3.4巡视检查

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内,每天应由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巡视检查以目测为主,可辅

以锤、B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检查内容包括:

表6.3.3-1基坑工程巡视检查一览表

巡视检查项目巡视检查内容备注

1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支护结构2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3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

4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施工工况5基坑开挖分段长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6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7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周边环境8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

9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监测设施10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

6

巡视检查项目巡视检查内容备注

11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

1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巡视检查情况应做好记录

并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巡视检查如发现异常和危险情况,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及其他相关单位。

第七章观测周期

7.1监测周期

基坑工程监测工作应贯穿于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全过程。监测期应从土方开挖前

开始监测,直至基坑回填为止。

7.2监测频率

1)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可按下表确定监测频率:根据土方开挖进

度,建议执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的有关规定。监测项

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

基坑施工和使用期间,每天均应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表7.2基坑及支护结构监测频率

施工进程监测频率

≤H/31次/3d

开挖深度(m)H/3-2H/31次/2d

H/3-H1次/d

≤72次/1d

7~141次/1d

底板浇筑后时间(d)

14~281次/2d

>281次/3d

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高监测频

率:

1)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7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支护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基坑出现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设计;

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异常情况。

第八章监测报警值

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

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监测报警值由基坑工程设计方确定。

表8-1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监测报警值

累计值

变化速率

变形特征相对基坑深度

绝对值(mm)(mm/d)

(h)控制值

1-1、1’-1’剖面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350.7%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