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开发方案_第1页
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开发方案_第2页
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开发方案_第3页
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开发方案_第4页
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开发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开发方案TOC\o"1-2"\h\u30376第一章绪论 2297731.1研究背景 2294061.2研究目的与意义 3216581.3国内外研究现状 32888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3140882.1功能需求 3230692.1.1系统架构 4319552.1.2数据采集与传输 4133082.1.3数据处理与分析 4100032.1.4智能控制 4247832.1.5用户管理 493482.1.6信息展示 4186462.2功能需求 517932.2.1响应时间 578852.2.2数据存储容量 595872.2.3系统并发能力 562882.3可靠性需求 557522.3.1系统稳定性 545322.3.2数据安全性 543752.3.3设备故障处理 540602.4用户需求 5277022.4.1用户界面 679012.4.2用户权限管理 6314122.4.3用户反馈与建议 627381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6126263.1系统总体架构 6290723.2模块划分 7114643.3系统工作流程 79594第四章硬件选型与设计 786444.1传感器选型 724204.2控制器选型 8198784.3数据传输设备选型 87292第五章软件系统设计 9302485.1软件架构设计 934025.2数据库设计 9141775.3界面设计 1058465.4功能模块设计 106847第六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11137876.1硬件集成 1117716.2软件集成 11101726.3系统调试 1222455第七章系统功能优化 12259037.1算法优化 1298547.2数据处理优化 1380877.3系统稳定性优化 1320140第八章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13158728.1安全性分析 13223318.1.1系统安全设计原则 13325288.1.2安全措施 14290388.2可靠性分析 14203348.2.1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 14322748.2.2可靠性措施 1482998.3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5220218.3.1风险评估 15104858.3.2应对措施 1514305第九章系统部署与运维 1528399.1系统部署 1530589.1.1部署目标 15272919.1.2部署环境 15309449.1.3部署流程 1596039.2运维策略 16222009.2.1运维团队 1695829.2.2运维制度 16151649.2.3运维工具 16146439.3维护与升级 17290839.3.1维护策略 1782379.3.2升级策略 17258第十章项目总结与展望 173201810.1项目总结 171655210.2项目不足与改进方向 172157410.3市场前景与展望 18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智能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作为智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1.2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开发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的:(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实现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智能决策与自动化控制,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2)降低劳动成本:利用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减少人工参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生态效益。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升级。(2)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通过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农民可以实现增收节支,提高生活水平。(3)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研究与开发,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1.3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在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方面已有较多研究与实践。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在智能农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遥感监测、智能温室等。这些研究成果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对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加大了对智能农业的支持力度。在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方面,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如智能温室、智能灌溉系统、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深入探讨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开发方案,以期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2.1.1系统架构系统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作物生长环境参数,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2)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服务器。(3)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作物生长状况报告。(4)智能控制模块:根据作物生长状况报告,自动调节灌溉、施肥、光照等设备。(5)用户管理模块:实现对用户的注册、登录、权限管理等功能。(6)信息展示模块:展示作物生长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2.1.2数据采集与传输(1)支持多种传感器接入,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2)支持有线和无线数据传输方式。(3)数据传输过程中具备数据加密功能,保证数据安全。2.1.3数据处理与分析(1)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作物生长状况报告。(2)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导出、分析等功能。(3)具备数据可视化功能,便于用户直观了解作物生长状况。2.1.4智能控制(1)根据作物生长状况报告,自动调节灌溉、施肥、光照等设备。(2)支持手动控制功能,方便用户调整设备参数。(3)具备故障诊断功能,及时发觉并解决设备故障。2.1.5用户管理(1)支持用户注册、登录功能。(2)具备权限管理功能,保证系统安全。(3)支持用户信息修改、找回密码等功能。2.1.6信息展示(1)展示作物生长数据、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2)支持数据图表展示,便于用户分析。(3)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及时通知用户处理异常情况。2.2功能需求2.2.1响应时间系统响应时间应满足以下要求:(1)数据采集模块:≤1秒(2)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5秒(3)智能控制模块:≤3秒2.2.2数据存储容量系统应具备以下数据存储容量:(1)单日数据存储容量:≥10GB(2)历史数据存储容量:≥100GB2.2.3系统并发能力系统应具备以下并发能力:(1)在线用户数:≥1000(2)并发访问量:≥100002.3可靠性需求2.3.1系统稳定性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应保持稳定,无异常情况发生。2.3.2数据安全性系统应具备以下数据安全性:(1)数据传输加密(2)数据存储加密(3)具备数据备份功能2.3.3设备故障处理系统应具备以下设备故障处理能力:(1)自动检测设备故障(2)及时通知用户处理故障(3)提供故障排查建议2.4用户需求2.4.1用户界面系统用户界面应具备以下特点:(1)简洁易用,操作方便(2)支持多种设备访问,如电脑、手机等(3)具备数据可视化功能2.4.2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用户权限管理功能:(1)支持用户注册、登录(2)支持用户权限设置(3)支持用户信息修改、找回密码等功能2.4.3用户反馈与建议系统应提供以下用户反馈与建议渠道:(1)在线客服(2)用户反馈邮箱(3)用户社区论坛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3.1系统总体架构本节主要阐述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系统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种植环境中的各类数据,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以及植物生长状况数据。(2)数据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保证数据的安全、实时传输。(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计算和存储,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4)决策层:根据数据处理层提供的数据,制定相应的种植管理策略,如浇水、施肥、光照调节等。(5)执行层:根据决策层的指令,实现对种植环境的自动化控制,如自动灌溉、自动施肥等。(6)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展示种植环境数据、管理策略等信息,支持用户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监控。3.2模块划分根据系统总体架构,将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划分为以下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实时采集种植环境数据和植物生长状况数据。(2)数据传输模块:实现数据的安全、实时传输。(3)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计算和存储。(4)决策模块:根据数据处理层提供的数据,制定种植管理策略。(5)执行模块:实现对种植环境的自动化控制。(6)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展示系统信息,支持用户操作。(7)系统监控模块: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3系统工作流程(1)数据采集:系统启动后,数据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种植环境数据和植物生长状况数据。(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层。(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计算和存储,为决策层提供数据支持。(4)决策制定:决策模块根据数据处理层提供的数据,制定相应的种植管理策略。(5)执行控制:执行模块根据决策层的指令,实现对种植环境的自动化控制。(6)数据展示:用户界面模块展示种植环境数据、管理策略等信息,支持用户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监控。(7)系统监控:系统监控模块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措施。(8)循环迭代:系统不断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决策、执行等环节,实现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第四章硬件选型与设计4.1传感器选型传感器作为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功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在选择传感器时,主要考虑其测量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因素。对于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我们选用了DS18B20和DHT11型号。DS18B20具有高精度、强抗干扰能力、远距离传输等特点,适用于环境温度的监测;DHT11则具有快速响应、抗干扰能力强、低功耗等优点,适用于环境湿度的监测。土壤湿度传感器选用的是YL69型号,该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为灌溉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光照强度传感器选用的是BH1750型号,该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宽量程、低功耗等特点,能够准确测量光照强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光照环境。4.2控制器选型控制器作为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大脑,主要负责对各种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在选择控制器时,主要考虑其功能、稳定性、可扩展性和成本等因素。本方案选用的是ArduinoUnoR3开发板,该开发板具有以下特点:(1)功能稳定:Arduino是一款成熟的开源微控制器平台,具有丰富的硬件资源和软件支持;(2)可扩展性强:Arduino支持丰富的扩展模块,方便实现各种功能;(3)成本较低:Arduino开发板和传感器等配件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4)社区支持:Arduino拥有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可以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和资源。4.3数据传输设备选型数据传输设备主要负责将采集到的各种传感器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或终端设备,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展示。在选择数据传输设备时,主要考虑其传输速度、稳定性、距离和成本等因素。本方案选用了以下数据传输设备:(1)无线传输模块:选用ESP8266模块,该模块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性好、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实现传感器数据与服务器之间的无线传输;(2)有线传输模块:选用RS485模块,该模块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稳定性高等特点,适用于远距离数据传输;(3)终端设备:选用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WiFi或蓝牙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方便用户实时查看和管理植物生长状况。通过以上硬件选型与设计,本方案能够实现对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实时监测、控制和数据处理,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智能的种植管理体验。第五章软件系统设计5.1软件架构设计本节主要阐述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软件架构设计。为了保证系统的高效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我们采用了分层架构模式。(1)表示层:负责与用户交互,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表示层主要包括Web端和移动端应用。(2)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包括数据处理、业务规则等。业务逻辑层主要包括各种业务处理模块。(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数据访问层主要包括数据访问接口和数据访问实现。(4)基础设施层: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如数据库、缓存、消息队列等。5.2数据库设计本节主要介绍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数据库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数据表结构清晰,字段命名规范。(2)数据表之间通过外键进行关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3)合理设计索引,提高数据查询效率。(4)数据表字段类型和长度合理,避免数据冗余。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表:(1)用户表:存储用户基本信息。(2)种植基地表:存储种植基地基本信息。(3)作物表:存储作物信息。(4)土壤表:存储土壤信息。(5)气象表:存储气象信息。(6)设备表:存储设备信息。(7)种植计划表:存储种植计划信息。5.3界面设计本节主要介绍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界面设计。界面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简洁明了,易于操作。(2)界面布局合理,符合用户使用习惯。(3)色彩搭配和谐,视觉效果舒适。(4)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种终端设备。界面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登录界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2)主页界面:展示种植基地概览、作物生长状况、气象信息等。(3)种植基地管理界面:添加、修改、删除种植基地信息。(4)作物管理界面:添加、修改、删除作物信息。(5)土壤管理界面:添加、修改、删除土壤信息。(6)气象管理界面:添加、修改、删除气象信息。(7)设备管理界面:添加、修改、删除设备信息。(8)种植计划管理界面:添加、修改、删除种植计划信息。5.4功能模块设计本节主要介绍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控制等功能。(2)种植基地管理模块:负责种植基地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3)作物管理模块:负责作物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4)土壤管理模块:负责土壤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5)气象管理模块:负责气象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6)设备管理模块:负责设备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7)种植计划管理模块:负责种植计划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8)数据统计与分析模块:对种植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决策依据。(9)系统设置模块:负责系统参数设置、日志管理等功能。第六章系统集成与调试6.1硬件集成硬件集成是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将各类硬件设备按照系统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和连接,保证硬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下是硬件集成的主要步骤:(1)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系统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硬件设备,并进行采购。(2)硬件安装与连接:将选定的硬件设备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保证设备之间的连接正确可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传感器安装:将温度、湿度、光照等传感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控制器安装:将控制器安装在便于操作和维护的位置,并连接相应的电源和信号线。执行器安装:根据系统需求,安装相应的执行器,如电磁阀、水泵等,并连接信号线和电源。(3)硬件调试:对安装完毕的硬件设备进行调试,保证各设备工作正常,满足系统设计要求。6.2软件集成软件集成是将各软件模块按照系统设计要求进行整合,实现数据交互和功能协同的过程。以下是软件集成的主要步骤:(1)模块划分:根据系统设计,将软件功能划分为多个模块,如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等。(2)模块开发:按照模块划分,分别开发各个软件模块,实现相应的功能。(3)模块集成:将开发完成的软件模块进行集成,保证模块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和数据交互。(4)接口设计:设计软件模块之间的接口,保证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稳定可靠。(5)软件调试:对集成后的软件系统进行调试,检查各个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保证系统整体运行稳定。6.3系统调试系统调试是保证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系统调试的主要步骤:(1)硬件调试:对硬件系统进行调试,检查设备安装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可靠,设备工作是否正常。(2)软件调试:对软件系统进行调试,检查各个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数据交互是否稳定。(3)系统联合调试:将硬件和软件系统联合调试,模拟实际种植环境,检验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和稳定性。(4)功能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包括响应速度、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保证系统满足设计要求。(5)故障排查:在系统调试过程中,及时发觉并解决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行。(6)优化与调整:根据调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第七章系统功能优化7.1算法优化在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开发过程中,算法优化是提升系统功能的关键环节。以下是针对本平台算法优化的几个方面:(1)优化算法结构:对现有算法进行梳理,去除冗余环节,提高算法执行效率。例如,在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采用分布式处理技术,减少数据传输时间。(2)改进算法策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调整算法参数,提高算法适应性。如采用动态调整策略,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和气候变化,实时调整算法参数。(3)引入先进算法:研究并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遗传算法等,提高系统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7.2数据处理优化数据处理是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核心环节,以下是针对数据处理优化的几个方面:(1)数据清洗: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去重、缺失值处理等,提高数据质量。同时采用数据预处理技术,降低数据维度,提高数据处理效率。(2)数据存储:优化数据存储结构,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内存数据库,提高数据读写速度。采用数据压缩技术,降低数据存储成本。(3)数据挖掘: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例如,采用关联规则挖掘,发觉作物生长与气候、土壤等因素之间的关系。7.3系统稳定性优化系统稳定性是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运行的关键保障,以下是针对系统稳定性优化的几个方面:(1)硬件优化:选用高功能硬件设备,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同时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系统抗故障能力。(2)软件优化:对软件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采用异常处理机制,保证系统在遇到错误时能够及时恢复。(3)网络优化:提高网络传输速度,降低延迟。采用网络冗余设计,提高系统抗网络故障能力。(4)安全防护:加强系统安全防护,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隐私。同时定期更新系统补丁,提高系统抗攻击能力。(5)监控与维护:建立完善的系统监控体系,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第八章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8.1安全性分析8.1.1系统安全设计原则本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在安全性设计方面,遵循以下原则:(1)数据安全:保证平台数据传输、存储和访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2)功能安全:保证平台各项功能正常运行,防止非法访问、破坏和滥用。(3)网络安全:保证平台与外部网络的连接安全,防止网络攻击、病毒感染和恶意代码传播。(4)设备安全:保证平台所涉及的硬件设备安全可靠,防止设备损坏、故障和非法操作。8.1.2安全措施(1)数据加密: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对传输和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安全。(2)身份认证:采用多因素认证、动态令牌等手段,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3)访问控制: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对平台功能进行访问控制,防止非法操作。(4)日志审计:记录系统运行日志,对异常行为进行追踪和分析,提高系统安全性。(5)安全防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等措施,提高系统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8.2可靠性分析8.2.1系统可靠性设计原则本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在可靠性设计方面,遵循以下原则:(1)高可用性:保证平台在硬件故障、网络故障等异常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2)高稳定性:保证平台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功能和稳定性。(3)高容错性:保证平台在部分硬件或网络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不影响整体功能。8.2.2可靠性措施(1)冗余设计:对关键设备进行冗余配置,提高系统抗故障能力。(2)负载均衡:采用负载均衡技术,提高系统并发处理能力。(3)故障检测与自愈: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发觉故障后自动切换至备用设备,实现故障自愈。(4)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平台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并提供数据恢复功能。(5)系统优化:对平台进行功能优化,提高系统运行效率。8.3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8.3.1风险评估(1)数据安全风险:数据泄露、篡改和丢失。(2)网络安全风险:网络攻击、病毒感染和恶意代码传播。(3)设备安全风险:设备损坏、故障和非法操作。(4)系统稳定性风险:系统崩溃、功能下降和功能异常。8.3.2应对措施(1)数据安全:采用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措施,保证数据安全。(2)网络安全: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等措施,提高网络安全性。(3)设备安全: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更换故障设备,防止设备损坏。(4)系统稳定性:采用冗余设计、负载均衡、故障检测与自愈等技术,提高系统稳定性。第九章系统部署与运维9.1系统部署9.1.1部署目标系统部署的目的是保证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在各种植基地的稳定运行,提高平台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9.1.2部署环境为保证系统部署的顺利进行,需保证以下环境准备就绪:(1)硬件环境: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等;(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3)网络环境:保证网络畅通,满足系统运行需求。9.1.3部署流程系统部署流程如下:(1)系统安装:根据硬件和软件环境,安装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2)应用部署:将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应用部署到服务器上;(3)数据迁移:将历史数据迁移到新系统中;(4)系统配置:根据实际需求,配置系统参数;(5)测试验证:对部署后的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保证系统稳定可靠;(6)上线运行:系统经过测试验证后,正式上线运行。9.2运维策略9.2.1运维团队建立专业的运维团队,负责智能种植管理自动化平台的运维工作。团队成员需具备以下能力:(1)熟悉平台架构和业务流程;(2)具备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运维技能;(3)具备故障排查和应急处理能力。9.2.2运维制度制定完善的运维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运维流程:明确运维工作的流程,包括故障处理、系统升级、数据备份等;(2)运维日志:记录运维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便于故障排查;(3)运维权限:设定运维人员的权限,保证运维安全;(4)运维培训:定期组织运维人员培训,提高运维水平。9.2.3运维工具使用专业的运维工具,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以下为常用的运维工具:(1)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关键指标;(2)日志分析系统:分析系统日志,发觉故障原因;(3)自动化部署工具:自动化部署应用和数据库,提高部署效率;(4)备份恢复工具: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实现数据快速恢复。9.3维护与升级9.3.1维护策略(1)定期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