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得分姓名学号

一、积累(20分)

801班将开展主题为“我和我的祖国"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新闻,知祖国风彩】

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了诺贝尔奖的由来。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与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起感受了bǐng()息敛声的一刹那。《消息二则》,让我们感受到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è()的气势。《一着惊海天》,让我们了解到,为了这“一着”,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累倒在试验场,无怨无悔,_________________。沃野平畴、深山密林、滔滔海浪与万里蓝天的受阅官兵一起引háng()高歌,歌唱祖国的繁荣富强。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

(1)bǐng()息敛声(2)重重阻è()(3)引háng()高歌

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无声无息B.默默无闻C.悄无声息D.费尽心机

【观电影,感时代精粹】

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以22.06亿高票房和全平台评分第一的双高成绩登顶国庆档票房冠军。

影视快讯

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银幕

时光网讯9月30日,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银幕。影片立足普通人讲述大时代,成为新时代最能抓住人心的电影。随着点映开启,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口碑也刷爆全网,88岁的老人观影后动情说道:“看完这部电影我抑制不住地流泪,这片子贴近群众、震撼人心!这七十年,我们的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中国人挺不起腰杆,如今我们挺起脊梁走向国际。年轻人们,你们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代。我爱我们的祖国!”

>宣传海报

影人感言

香港回归是我们人生历史的一个部分,我个人没有当作是在拍电影,我把它当作一场人生经历,跟现在的年轻人分享。

演员惠某

我们要拍的这部电影主题是历史瞬间、共同回忆,电影主角是艰苦奋斗的平凡的中国人,表达我们普通的个体和祖国大事件相遇在一起,碰撞出来的能量。我们最大的愿望是,用温情的故事,拍摄出活跃着的活生生的中国人。

总导演陈某

影视评论

比想象的还要好看,真情流露,无比动人。七个故事,全是最重要的历史时刻里,最平凡的小人物的故事。是光芒背后的小事,是伟大之下的普通。七位导演都着眼于“小"来做文章,可是却拍出了真性情、大情怀。

制片人、影评人吴某

3.“新闻引语”是指报道中引用新闻中所涉及人物说的话。请结合相关新闻知识,简析“影视快讯"中画线部分引语的妙处。(2分)

4.某报记者观影后采访了陈某、惠某、吴某三人。请你依据“影人感言”和“影视评论"信息,推测记者提出的采访问题。(4分)

采访对象陈某、惠某、吴某

采访问题(1)陈某:___________

(2)惠某:作为一个资深演艺人士,您对于自己的表演是否满意(3)吴某:_______

5.观察宣传海报图片,结合上述资料,向同学们介绍其构图设计及寓意。(4分)

6.古诗文名句填空。(5分)

(1)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___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

(2)___,瑟瑟谷中风。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3)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____________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4)曹操的《龟虽寿》中“___,___”两句,用老马作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事业的看法,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5)八年级的学习难度一下子增加了许多,整个班级笼罩着一种焦躁不安的情绪,请借用《赠从弟(其二)》中借物喻人、极有劝勉之意的句子鼓励大家:“____________。"

二、阅读(54分)

(一)名著阅读(8分)

7.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节选),结合阅读积累,请举例谈谈红军长征“近乎奇迹”的理由。(4分)

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发生在路上某个地方,总共有十五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息下来的一百天——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8.班级开展“红军英雄形象大讨论"活动,小宇和小丽展开了辩论,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纪实作品的特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小宇:斯诺给予毛泽东很高的评价。你看,说他是蒋介石悬赏25万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的大难不死的传奇人物,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政治家,让我们感觉毛泽东非常崇高,很了不起。

小丽:我不同意,我觉得斯诺分明就是抹黑他。你看,写他光着头在街上走,和农民谈话聊天;十三岁时与父亲吵架,离家出走,非常叛逆,分明是个熊孩子的形象;他还否认毛泽东是中国的“救星”。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胡子宏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雪白。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让您分享我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人是种地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

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我无心听校长的讲话,随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

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窗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我扬扬手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扯扯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一张鲜红的奖状。我下意识地走向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一刹那,我的泪水涌出眼眶,我手指窗外……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校长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风雪呼啸着涌入礼堂,父亲跨进来,抖落身上的一层雪花。

⑨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

⑩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本文有删改)

9.请根据提示,把下面“我”的父亲的心情变化补充完整。(4分)

看到成绩单时,父亲___;拒绝父亲参加家长大会时,父亲_________;父亲走进学校礼堂时,-----;“我"和父亲一起走出礼堂时,___。

10.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2)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

11.小说多次描写风雪,其作用是什么(4分)

1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4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0分)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竟然是这些

《人民日报》每两个月评选一次好标题,每次10个左右,分为一、二、三等奖,2017年一共评选了好标题64个。

作为全国媒体人业务标杆的《人民日报》,其好标题有很多“会说话”,而且说得有味,说得有理,让人耳目一新,连连点赞。

《人民日报》2017年1月至2月好标题

等次序号标题

一等奖1(引题)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主题)再见,玉米你好,蔬菜

2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

二等奖3(引题)宁夏西吉县村医牟天明四十年拖着病腿(主题)深一脚,浅一脚巡诊不觉遥

4(引题)广西恭城坚守“生态立县"30余年(主题)11任县委书记一根接力棒

5三流服务白瞎了一流设施

6物我两忘渺沧海寄托无限在人间

7没有监督的信任是放任

(三只眼传媒2018—05—10)

《人民日报》好标题到底好在哪

一、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

新闻说事实,标题是开场。开场说得好,才能吸引受众往下看。口语化标题,使用群众的生活用语,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汁原味,讲出的话有生活气息,更能体现人情味儿,这样会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A一个东北农民的种植转型记(引题)

再见,玉米你好,蔬菜(主题)

这个标题构思巧妙、新颖别致,以全票当选一等奖。

叙述式的引题写实,点出种植转型这一关键词;拟人化的主题简明直白,表明种植转型内容;口语化的表达活泼亲切、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了解种植结构调整这一重大农业政策。

B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

春节过后,人们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岗位,里面装的不仅仅是一样样的具体实物,更是一份份浓浓的亲情。象征着离家远行的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个标题也是全票当选一等奖。

二、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

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把群众的口头语原封不动进行呈现,而是要对这些原生态语言进行加工、提炼,在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让标题更加形象、生动,突显文化品位。

一是语感强,对称美。中文表达讲究修辞,体现博大精深的文化。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

劳动致富这条路,不怕苦,就怕堵

该文是“补民生短板,咱们加油干”系列报道的首篇,刊发于2017年11月3日17版。文章将采访对象的原话提炼并制成标题,道出了劳动者们坚韧不拔、希望靠双手奋斗出幸福生活的决心和信心,也揭示出目前有些地方由于社会管理不当,人为阻滞百姓劳动致富的现实。口语化的表达,朴实无华、简洁平实,直戳

问题实质,一针见血,很有力度,为相关部门防“堵"疏“堵”提供了启示。

二是语意丰,有理趣。中国的汉字,本身就有强大的文化魅力。看似平常的话语,放在不同的标题语境下,能产生不同的解读,蕴藏的辩证、双关、悬疑等哲理也能让人拍案叫绝。

82岁的张纪淮,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人工影响天气所的办公室(引题)一辈子都在琢磨云的脾气(主题)

这组标题准确生动地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引题交代了主人公的姓名和82岁的高龄,以及工作单位和工作日上午仍时常去办公室上班的忙碌安排,有情节,有故事;主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对风云变化的研究比喻成“琢磨云的脾气”,增强了画面感,既有文采,又显情怀。“琢磨”一词尤其用得妙,耐人寻味。

三、口语化要有时代感

时代的特点也会在标题中留下印记,短标题的流行和网络化标题的广泛使用,体现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特点。

读题时代,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易读易懂易传播。网络流行语用在题中,也能跟上时尚节拍。2010年11月10日,当“给力"首登《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时,曾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如今,网言网语在报纸上的使用已非常普遍。用得准确,会让读者感觉亲近、自然。

来源:长江微信公众号(综合研究事儿、金台新声、新闻与写作)

(运城网信备案号120011)

(选自微信公众号“三只眼传媒”,有删改)

13.[新闻阅读·参与讨论]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人民日报》评选年度好标题的意义。(3分)

【链接材料】有人在朋友圈里晒了一组文章标题的变迁:原文刊在《人民日报》上,标题是《给勇于担当的纪检干部“撑腰"》,到了一些网站那里,变成《纪检干部遭威胁:别把事办绝了,你家住址我知道》;到了另一些网站那里,变成《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遭威胁对方称“别把事办绝”》;还有诸如《人民日报:有纪检干部坚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民日报刊文:有纪检监察干部宁愿送人情也不愿做黑脸包公》。

14.[新闻阅读·反思文本]文章在阐述“口语化要体现人情味儿”这一观点时,用了两个例子(见文中A、B),哪个更切合这一观点并简述理由。(3分)

15.[新闻阅读·试拟标题]就新闻税费红利对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意义这一内容,你认为下面的标题哪一个更好请选择并阐述理由。(4分)

A.降税少费促经济_________B.税费降低了,经济上来了

C.税费对经济的影响_________D.税费“红包"激活经济“细胞”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梦赏心亭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⑦柳色深。

【注释】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释】①几希:很少。②未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⑥金瓯:指国土完固。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16.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你告诉他()是正确的。(3分)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17.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18.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请你一一回答他。(4分)

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其他类型吗

你: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1)___的“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

你:(2)属于___,因为____________。

19.文末提及张丽华的墓,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3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6分)

泛舟后溪

唐·羊士谔①

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

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注释】①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_、___的特点。(2分)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三、写作(46分)

21.歌曲《国家》中唱道:“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城市是我们美丽的家,请你向来宾推荐本市一处美景或一种美食,并写出你的推荐词。(推荐词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语言得体)(6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俞敏洪在《一堆散乱的砖头》一文中写道:

“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第一单元测试卷

1.(1)屏(2)遏(3)吭

2.B

3.①该新闻通过直接引用88岁老人对《我和我的祖国》的评价,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②使行文富于变化,避免了语言的模式化,提升了可读性;③在一瞬间将读者置于新闻人物面前,让读者亲身感受新闻的环境与过程;④直观体现该部影片获得的好口碑,充分揭示这则新闻要表现的核心内容。(回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4.示例:(1)作为总导演,您最想借这部影片告诉大家些什么(3)作为一个制片人、影评人,您认为这部“命题作文”的电影拍得如何(或您为什么给这部片子打这样高的分数)

5.示例:一双手从海里掬出一带清新淡雅的山水,两手间是一句歌词“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手指和海中间打出片名“我和我的祖国”。寓示着电影拍摄的方式和主题——用电影的手段截取几个祖国历史中的重要片段(浪花)来反映祖国的变化,展示国民的爱国、报国的情怀。

6.(1)此物何足贵(2)亭亭山上松(3)柴门何萧条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5)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7.示例:第五次反“围剿“__________________,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爬雪山,表明红军长征遇到的困难之大,战斗之残酷,行军之艰苦,可谓是奇迹;长征二万五千里,突破10个军阀包围,到过几十年没人去过的地方,作为大规模的战略转移,这是一个奇迹;每到一处开群众大会,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加入队伍中来,这是一个奇迹;红军战士北上抗日的决心和士气没有动摇,精神抖擞,这是一个奇迹;从南方转移到陕北,这对中日苏的命运起到决定性作用,到达了目的地,为以后敌后抗日斗争奠定了基础,这个远大的战略眼光是奇迹。

8.赞同小宇的观点。斯诺对毛泽东的描写,没有抹黑毛泽东的意思。他带着外界对毛泽东的传闻,用他耳闻目睹的生活细节,如实客观地报道了他采访毛泽东的过程,用事实说话,通过描述毛的舌淡举止,追溯他青少年时的故事,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探寻他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这体现了斯诺的实录精神,体现了纪实作品的真实性。斯诺否认毛泽东是中国的“救星”,让伟人从神坛走下来,从普通人的视角还原人物,展出了一个平易近人、不拘小节的毛泽东,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伟人的平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是纪实作品文学性的具体表现。

9.非常开心震惊、难受自豪自信

10.(1)运用了神态描写,逼真地写出了父亲笑容一下子凝滞的神情,表现了父亲的心情由兴奋到难过、失落、无奈的急遽变化的过程。(2)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急于离家的情形,从而表现出“我"决定不让父亲参加家长会的痛苦、愧疚、矛盾的心理。(意思对即可)

11.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衬托“我”自卑而苦涩的心情。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渲染苍凉凝重的氛围。

12.通过写父亲不顾儿子阻拦,冒雪参加家长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憨厚朴实、疼爱理解孩子、贫穷却不自卑的父亲形象。

13.示例:从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有些新闻标题常常断章取义、哗众取宠,误导读者。所以,《人民日报》作为媒体人业务的标杆,进行年度好标题评选活动非常有意义,能纠正不良风气,引导新闻发布者遵守职业操守,也提醒读者要注意甄别新闻标题,不要被误导。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解答本题应先初步感知文章,读懂链接材料的内容,理解链接材料的内容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归纳出答案要点。从链接材料可以看出,同样一则新闻,不同媒体转载的过程中换成了不同的标题,但这些标题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反而容易误导读者。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评选年度好标题能纠正不良风气,引导新闻发布者遵守职业操守,也提醒读者要注意甄别新闻标题。

14.B理由:“行李箱再大,也装不下一个家”,标题既口语化又充满人情味儿,非常贴切地写出了春节过后人们离开家乡、重返工作岗位时,行李箱空间再大,都装不下远行人对家的思念与依恋,标题准确地击中了读者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力地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解析:A标题体现了口语化不是普通大白话的特点;B标题既口语化又充满人情味儿。

15.示例:选A,标题口语化,但又不是大白话,言简意赅。选B,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语感强,具有对称美。新闻标题中运用对仗,能够使标题呈现平衡感与对称美,不仅利于税费与经济关系的表述,还能有效提升报道的文化气质。选C,标题短而精,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