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34分)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显示,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达到500亿颗,其中有大约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对“金发姑娘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这一地区的温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的表面可能存在大气层2.下列有关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中的日地距离 B.适宜的温度——地球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C.液态水——地球大气的成分 D.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结合下图完成3~4题。3.“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便脱离了()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4.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层稀薄的原因可能是()A.运动速度慢 B.距日距离远 C.质量与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5.如图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于2012年7月6日拍摄的太阳耀斑爆发时的图像。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6.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 C.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D.光球层对应的活动是耀斑狮子座流星雨被称为流星雨之王,其母彗星是每33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坦普尔•塔特尔彗星(55P/Tempel﹣Tuttle),狮子座流星雨出现于每年11月14日至21日,11月17日左右达到极大。完成7~8题。7.坦普尔•塔特尔彗星所在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8.流星发光的原因是流星体()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与地球大气发生摩擦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9.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地热能 B.核能 C.煤炭 D.潮汐能2019年11月12日晚8点多,日本九州鹿儿岛的樱岛火山接连爆发,有网友拍摄到罕见“火山雷”现象,月色之下,火山喷发的瞬间如烟花般绚丽,令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魔力与威能。读图,完成10~11题。10.形成“火山雷”的火山灰()A.喷出过程中经过莫霍界面 B.来源于上地幔的顶部 C.飘散在大气中使夜晚温度进一步降低 D.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没有什么正面影响11.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12.中生代末期,盛极一时却突然销声匿迹的是()A.恐龙 B.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动物13.行星表面引力过小难以形成大气层,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引力过大妨碍星球表面物质的运动,下列叙述与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有密切关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14.下列地区中,太阳辐射最高的是()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15.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 B.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不同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16.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据此完成“神舟十三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太阳的太阳风、耀斑等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风、耀斑分别出现于太阳大气的哪一层()A.日冕层、色球层 B.日冕层、光球层 C.色球层、光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17.下列物体能称为天体的是()A.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正在升空的卫星 B.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出现的陨石 C.在轨道上正在运行的空间站 D.从上海飞往广州的飞机二、综合题(共26分)18.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1)地震波F表示波,在界面B处地震波E变化情况为(两个字表达)。(2)图中界面A是面,B是面。(3)图中圈层C是,D层物质呈态。19.读“地层与化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按先后顺序填写字母,字母大写)A.哺乳动物B.爬行动物C.海生无脊椎动物D.脊椎动物(2)地层①②③④中最新的是(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即可),所属的地质年代是。④所属的地质年代是能源的主要生成期。(3)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是。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三、综合题(共24分)20.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比较A,B,C,D的气压值,气压最大的是。(2)若该图所反映的是海陆热力性质的昼夜差异,据图判断,此时该地为(填“夜”或“昼”)。(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处垂直方向气流做运动。(4)仅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若B位于A地的东面,那么AB之间的风向为风,CD之间的风向为风。21.如图为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源于和南海。(2)台风过境乙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气压变化:先(升高或降低),后(升高或降低)。风速变化:先(增大或减小),后(增大或减小)。(3)该台风的行进路径是什么?说出丁地此时的主要风向?路径:方向。风向:风。四、单选题(共16分)如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及我国某地2021年3月8日和9日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22~24题。22.与8日相比,该地9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①减弱,③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减弱2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 B.② C.③ D.④24.秋天,农民往往会用在田边烧湿草的方法来减轻寒潮损失,这一做法利用的主要原理是()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乘载着三名航天员从400km左右的太空轨道进入大气层,当到达距地面10km高度的地方打开降落伞,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据此完成25~27题。25.“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期间经历的温度变化可能是()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26.当降落伞打开时,“神舟十二号”飞船位于()A.电离层 B.臭氧层 C.对流层 D.平流层27.当“神舟十二号”飞船穿越平流层时()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能见度高 C.气流垂直运动显著 D.氧气稠密1998年6月长江流域发生连续暴雨,干流连续6次出现了大洪峰和高水位,造成特大洪水。完成28~29题。28.造成此次特大洪水的自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夏季高温,冰川融水过多 B.锋面活动持续停留在长江流域 C.台风影响造成连续暴雨 D.我国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连续的暴雨很正常29.造成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人为原因是()①流域内普降暴雨②上游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下降③下游围湖造田,行洪区被农田和建筑占据④下游入海口处挖沙、采沙现象严重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2-2023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川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共34分)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显示,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达到500亿颗,其中有大约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适居区。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对“金发姑娘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这一地区的温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的表面可能存在大气层【分析】由题文信息可知:“金发姑娘区”,是适居区。适居区的温度应不太高,也不太低,适宜生命存在;适居区应不仅有液态水的存在,还有气态水存在;适居区的宇宙环境应比较安全;适居区星球的表面应存在大气层。【解答】解:A.适居区的温度应不太高,也不太低,适宜生命存在,故A正确;适居区应不仅有液态水的存在,还有气态水存在,故B错误;C.适居区的宇宙环境应比较安全,故C正确;D.适居区星球的表面应存在大气层,故D正确。故选:B。2.下列有关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中的日地距离 B.适宜的温度——地球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C.液态水——地球大气的成分 D.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液态水的存在。【解答】解: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加上长期的演化形成了地球上适合生物呼吸的、以氮氧为主的大气,A错误。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适中,形成了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D正确,B错误。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与地球表面的温度适中息息相关,与地球大气的成分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结合下图完成3~4题。3.“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便脱离了()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分析】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解答】解:“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绕转火星公转,脱离了地月系的范围,依然在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范围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层稀薄的原因可能是()A.运动速度慢 B.距日距离远 C.质量与体积小 D.公转周期长【分析】火星环境具有寒冷、干旱、低大气密度的特点。【解答】解:火星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小,产生的引力较小,形成的大气层较薄,C正确。火星大气层稀薄与火星的运动速度、距日距离和公转周期无关,ABD错误。故选:C。5.如图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于2012年7月6日拍摄的太阳耀斑爆发时的图像。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分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平均周期为11年。【解答】解:根据观测发现,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即相邻两个太阳活动极大年之间的平均间隔约为11年,题意表明,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则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应约为11年前,即2000~2001年,A正确,BCD错误。故选:A。6.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 C.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 D.光球层对应的活动是耀斑【分析】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会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色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耀斑会扰乱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日冕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会使地球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解答】解:黑子和耀斑往往同时出现,故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会频繁爆发,A错。流星雨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产生的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B错。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是太阳活动主要标志,C对。光球层的主要太阳活动是黑子,D错。故选:C。狮子座流星雨被称为流星雨之王,其母彗星是每33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坦普尔•塔特尔彗星(55P/Tempel﹣Tuttle),狮子座流星雨出现于每年11月14日至21日,11月17日左右达到极大。完成7~8题。7.坦普尔•塔特尔彗星所在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分析】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解答】解:根据材料,坦普尔•塔特尔彗星绕着太阳公转,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其所属的天体系统中最低级别的是太阳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8.流星发光的原因是流星体()A.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B.捕获太阳带电粒子 C.与地球大气发生摩擦 D.反射太阳短波辐射【分析】流星体属于天体,其本身不能发光,是受到地球的引力到达地球大气层,高速运动的流星体和地球大气剧烈摩擦燃烧而产生的现象。【解答】解:流星是指运行的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故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9.以下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地热能 B.核能 C.煤炭 D.潮汐能【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有利部分):①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和热资源,促进生物生长;②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③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太阳能热水器)和间接能源(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④太阳辐射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传输和物质交换等。【解答】解:地热能是自于地球的内部的能量,与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无关,A错误。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与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无关,B错误。潮汐是由于太阳和月球之间的引力形成的,D错误。煤炭、石油是在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辐射能,C正确。故选:C。2019年11月12日晚8点多,日本九州鹿儿岛的樱岛火山接连爆发,有网友拍摄到罕见“火山雷”现象,月色之下,火山喷发的瞬间如烟花般绚丽,令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魔力与威能。读图,完成10~11题。10.形成“火山雷”的火山灰()A.喷出过程中经过莫霍界面 B.来源于上地幔的顶部 C.飘散在大气中使夜晚温度进一步降低 D.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没有什么正面影响【分析】地球内部圈层自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地幔以莫霍界面为界,地幔和地核以古登堡界面为界。火山灰会增强土壤肥力,利用农业生产。【解答】解:形成“火山雷”的火山灰是岩浆的构成物质之一,一般认为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其喷出过程经过软流层之上的莫霍界面,A正确。形成“火山雷”的火山灰来自于上地幔,但不是上地幔的顶部,B错误。火山灰在夜晚时会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当地夜晚温度偏高,C错误。火山灰飘落到土壤中会增强土壤的肥力,对居民的农业生产产生正面影响,D错误。故选:A。11.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分析】地表以下为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表以上为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由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固体岩石组成。【解答】解:喷发而出的火山灰先是漂浮于大气圈,随着重力作用和降水等作用影响,火山灰渗入进生物圈和水圈,最终回归地表重新进入岩石圈。故选:B。12.中生代末期,盛极一时却突然销声匿迹的是()A.恐龙 B.被子植物 C.哺乳动物 D.两栖动物【分析】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解答】解:在地质时期有两大生物灭绝时期: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A正确。目前被子植物、哺乳动物没有大规模灭绝,BC错误。古老的两栖动物是在古生代末期灭绝,不是在中生低末期,D错误。故选:A。13.行星表面引力过小难以形成大气层,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引力过大妨碍星球表面物质的运动,下列叙述与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有密切关系的是()A.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B.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D.地球自转周期适中【分析】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③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④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⑤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解答】解: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是地球具有适宜温度的条件,B、C、D错。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经过漫长的大气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A对。故选:A。14.下列地区中,太阳辐射最高的是()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珠江三角洲【分析】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和日照长短。【解答】解:太阳辐射在地表面分布不均匀,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透明度好,晴天多,因而成为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C正确。故选:C。15.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 B.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不同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分析】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存在生命。【解答】解: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所以D正确。故选:D。16.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员翟志刚、王亚平身着我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据此完成“神舟十三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可能受到来自太阳的太阳风、耀斑等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风、耀斑分别出现于太阳大气的哪一层()A.日冕层、色球层 B.日冕层、光球层 C.色球层、光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分析】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解答】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太阳风是发生在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故A正确。故选:A。17.下列物体能称为天体的是()A.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正在升空的卫星 B.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出现的陨石 C.在轨道上正在运行的空间站 D.从上海飞往广州的飞机【分析】判读一种东西是不是天体,主要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必须存在于宇宙中;天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即天体具有独立性。【解答】解: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正在升空的卫星没有脱离开地球大气层,不具有独立性,不是天体,A错误。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出现的陨石和从上海飞往广州的飞机,是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BD错误。在轨道上正在运行的空间站独立存在于宇宙,属于人造天体,C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共26分)18.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以下问题。(1)地震波F表示纵波,在界面B处地震波E变化情况为下降(两个字表达)。(2)图中界面A是莫霍面,B是古登堡面。(3)图中圈层C是地幔,D层物质呈液态。【分析】(1)地震波有两种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2)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3)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解答】解:(1)结合所学可知,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其中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读图可知,横坐标为传播速度,F的传播速度比E快,故F为纵波;地震波经过界面B时波速变化情况是:横波(E波)消失,纵波(F波)速度迅速下降。(2)读图可知,地震波经过图中界面A时,横波与纵波速度明显增加,则A为莫霍面;地震波经过图中界面B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则B为古登堡面。(3)图中圈层C位于莫霍面(界面A)和古登堡面(界面B)之间,是地幔;由于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突然消失,说明到外核时物质状态发生了改变,根据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一特点可判断,外核物质可能是液态或熔融态。故答案为:(1)纵;下降(2)莫霍;古登堡(3)地幔;液19.读“地层与化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C、D、B。(按先后顺序填写字母,字母大写)A.哺乳动物B.爬行动物C.海生无脊椎动物D.脊椎动物(2)地层①②③④中最新的是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即可),所属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④所属的地质年代是煤炭能源的主要生成期。(3)石炭纪—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是C。A.干燥,冷热多变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湿润,森林茂密D.寒冷,冰雪广【分析】(1)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2)中生代始于2.45亿年前,这个时期地壳平静而气候温暖,裸子植物(尤其是苏铁类)是主要的陆地植物,早期出现的爬行动物是主要的陆地脊椎动物,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在这个时期,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它们是由古爬行动物进化形成的。中生代末期地球上曾发生了某种事件,导致恐龙和其他许多物种的灭绝.最早的哺乳动物是从三叠纪的似哺乳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3)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全球范围内有三个大的成煤期:①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成煤植物主要是孢子植物,主要煤种为烟煤和无烟煤。②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裸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和烟煤。③新生代的第三纪。成煤植物主要是被子植物,主要煤种为褐煤,其次为泥炭,也有部分年轻烟煤。【解答】解:(1)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生物的演化呈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特征。呈现从海生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再到爬行动物的演变过程。故图中地层中动物化石经历的演化过程是CDB。(2)地层①②③④中最新的是位于最上层的①含恐龙化石层,所属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④所属的地质年代是寒武纪时期,是主要的成煤期。(3)煤炭是地质时期的森林等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由此可推知石炭﹣二叠纪时期气候湿润,森林茂密,C正确,排除ABD,故选C。故答案为:(1)C;D;B(2)①;中生代;煤炭(3)C三、综合题(共24分)20.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比较A,B,C,D的气压值,气压最大的是B。(2)若该图所反映的是海陆热力性质的昼夜差异,据图判断,此时该地为昼(填“夜”或“昼”)。(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处垂直方向气流做上升运动。(4)仅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若B位于A地的东面,那么AB之间的风向为东南风,CD之间的风向为北风。【分析】(1)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2)近地面陆地受热不均匀,受热比较多的地区,地面相对受热,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受热比较少的地区,地面相对冷却,大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着高低气压,大气由高压往低压运动。(3)近地面相对受热,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近地面相对冷却,近地面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为高压。(4)由于在近地面,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解答】解:(1)结合图示可知,AB位于近地面,A地等压面凸向低空,为低压;B地等压面凸向高空,B为高压,也就是气压B>A;CD位于高空,根据等压面凸向变化规律,气压C>D;近地面气压始终大于高空气压,所以ABCD四地的气压值最大的是B。(2)据图判断,该地近地面海洋等压线凸向高空,表明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陆地等压面凸向低空,表明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也就是此时是陆地近地面气温高于海洋表明上空,应是昼。(3)结合图示等压线分布情况,仅考虑热力因素,A地近地面热,形成低气压,气流上升。(4)若B位于A地的东面,结合该图等压线分布情况可知,近地面大气由B地流向A地,且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合力,最终大气向右偏斜穿等压线转形成东南风。高空CD之间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最终大气向右偏转和风向平行形成北风。故答案为:(1)B(2)昼(3)上升(4)东南;北21.如图为登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源于东海和南海。(2)台风过境乙地前后,该地气压和风速有何变化?气压变化:先降低(升高或降低),后升高(升高或降低)。风速变化:先增大(增大或减小),后减小(增大或减小)。(3)该台风的行进路径是什么?说出丁地此时的主要风向?路径:自东南向西北移动方向。风向:西南风。【分析】(1)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产生于热带洋面上,中心附近风力12级及以上。台风一般在夏秋季节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2)气旋(低压中心),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中心),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3)等值线图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先整体描述,再关注特殊。【解答】解:(1)影响我国的台风多发源于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东海和南海海域。(2)台风为一低压中心,过境时气压先降低后升高;台风的结构分为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其中旋涡风雨区风力最大。故台风过境乙地前后,风速先增大后减小。(3)该台风的行进路径是自东南向西北移动,沿着海岸线逆时针移动,丁地此时的主要风向西南风,台风属于低压,风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故形成西南风。故答案为:(1)东海(2)降低;升高;增大;减小(3)自东南向西北移动;西南四、单选题(共16分)如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及我国某地2021年3月8日和9日天气示意图。据此完成22~24题。22.与8日相比,该地9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①减弱,③增强 B.②减弱,③增强 C.②增强,③减弱 D.②增强,④减弱【分析】晴天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阴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阴天低,因此晴天的昼夜温差较阴天大。【解答】解: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地面辐射;气温日较差指最高温和最低温之差。9日气温日较差小,天气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气温不是很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增强,夜晚的温度不会很低。所以温差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地球吸收了太阳光后,除去反射回太空的部分,其他大部分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大气的作用,大气能减弱地球热能的反射作用,而且可以存储这些热量,除了辐射,其他形式的热传递都要通过物质,大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把热量保存在地表。【解答】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为地面辐射。结合图可以看出,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地面辐射,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24.秋天,农民往往会用在田边烧湿草的方法来减轻寒潮损失,这一做法利用的主要原理是()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减弱【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射向地面使得地面增温,大地的温度通过地面辐射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来自大地的热量之后增温,同时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气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解答】解:①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烟雾多,对①没有影响;A错误。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烟雾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少,温度低。B错误。利用田边烧湿草,制造烟雾,③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度高,预防寒潮。烟雾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少。④地面辐射减弱,温度低。不能预防寒潮,C正确,D错误。故选:C。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乘载着三名航天员从400km左右的太空轨道进入大气层,当到达距地面10km高度的地方打开降落伞,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风着陆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据此完成25~27题。25.“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期间经历的温度变化可能是()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分析】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原因有二个,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量来源是来自于地面,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另外一个原因是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能保存的热量越少,气温越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而上升,主要是因为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